纲要点击:
《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镜头一
“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玩切西瓜的游戏,老师却发现周波小朋友玩了一会儿就走开了。于是就请他们和大家一起来玩,可孩子们却说不爱玩。这么有趣的游戏他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老师走到游戏着的孩子们中间,高兴地说:“你们玩得真快乐,我也参加好吗?”小朋友们听了都高兴地围过来,有的拉老师的手,有的牵老师的衣襟;有的让老师当切西瓜人,有的让老师大西瓜。孩子们玩的开心极了。站在一旁的小朋友先是专注的看,没过多久就全部参加到游戏中来了。游戏结束时,杨禹小朋友还天真的对老师说:“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镜头二:
“老师,我是真的有小便!”
诚鑫是个令老师头痛的孩子。每次同伴们都在专心地操作活动,惟独他安静不下来,东张西望还嚷嚷要小便。老师并不理他,因为老师认为,诚鑫常常是没事找事,不让他去也不会尿裤子。而此时,莹莹也小心地说:“老师,我也小便。”老师点点头,莹莹就去了卫生间。诚鑫又说:“老师,我是真的有小便!”“等会吧,你先把这个做完。”诚鑫无奈地坐下了。
二、分析
《纲要》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案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耐心是不同的,导致的教育结果也绝对不会一样。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难发现,幼儿对教师态度的体验是最敏感、最细微的。当教师以亲切、活泼、愉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时,幼儿的情绪会极度兴奋和愉快;当教师以沉闷、焦虑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时,幼儿的情绪会极度抑郁。
案例一中的老师知道亲切和蔼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才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灵活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在与老师的愉快交往中,由衷地发出:“老师,今天我们太高兴了!”的感叹。而案例二中的诚鑫不会因为“等一会儿”而安静下来,相反会从“与莹莹不平等”的比较中,体验无奈,滋生愤懑之情。
三、反思
1、尊重幼儿,平等相待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与对象交往时,往往先在心理上将对方归人某一类别,然后再确定对待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诚鑫和莹莹都要小便,但是由于老师将诚鑫列入了“就爱没事找事”一类,而将莹莹列入了“胆小、听话”一类,在这样印象支持下,面对两个孩子的相同需要,老师作出了不同的判断和处理。老师对待诚鑫的方式可能是下意识反应,也可能是用心良苦,但是,不能排除这有可能是老师在消极心态指导下的消极对待。
幼儿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情感、爱好和兴趣、要求与愿望,教师要尊重幼儿人格和自尊心,平等相待,给幼儿以应有的地位和权利。我们提倡“微笑服务”“蹲着与幼儿说话”等教育行为,要求教师要理智地去爱每一个来自不同家庭、能力性格兴趣各异的孩子,把对孩子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细节。让幼儿生活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受老师爱的温暖,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既是老师的重要责任,也是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
2、轻松愉快,和谐发展
作为老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基。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教育的任务不能只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更应该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因为,幼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对幼儿在不同情绪下学习词汇、语言、进行智力操作的实验结果都说明,愉快和兴奋是幼儿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恐惧和紧张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愉快的情绪往往能促使儿童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试想,诚鑫在老师消极对待下,对老师失去了信任和亲近感,参与各类活动的兴趣会下降,自我调控能力会降低。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会严重影响他社会性行为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健康。
当教师对幼儿的某一行为及时表现出高兴、鼓励、赞赏的态度时,大多数幼儿会整天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状态中,表现为轻松、愉快,愿意听老师的话,做事注意力集中,有积极性等。如果老师多给诚鑫情感上的理解支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闪光的一面。哪怕是老师无意中流露的一句关怀的、鼓励的、赞赏的话,也会使他从中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
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一个孩子。“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尊重差异,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再学《纲要》有感
《纲要》总则第五条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再读《纲要》,我对个别差异的感受比较深,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幼儿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就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幼儿,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自主学习。如区域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投放了“数字接龙”,让幼儿巩固数概念,可有些孩子就是喜欢把那些卡片当扑克牌玩,并且玩得不亦乐乎,不也同样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吗,孩子的自主发展不就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吗?
尊重儿童的差异性是尊重儿童的重要内涵之一。在《纲要》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每个领域的指导要点都体现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这一重要原则。如艺术部分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各种艺术表现活动,强调的是个性化的表现。艺术教育必须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实现,每一门类的艺术有着自身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幼儿音乐教育有歌唱活动、韵律活动、乐器演奏、欣赏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有绘画、手工、欣赏活动;儿童文学教育有文学欣赏、文学创造活动等,即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有不同。如:美术中的手工,又可分为纸工、泥工、布艺、制作等;文学创造活动又分朗诵、复述、表演、创编等。同时,美术与音乐,美术与文学,音乐与文学的不同综合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多元艺术文化,构成了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幼儿在了解、接触、学习了许多艺术表现形式:如画画、折纸、泥塑、唱歌、跳舞、表演、演奏、朗诵、讲故事等以后,就会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方式来真实地、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孩子的表现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我们在幼儿绘画教学的选材上更多地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经验、能表现他们所思所想及喜怒哀乐的主题。如:《快乐的星期天》、《春游》、《我喜欢的小动物》、《美丽的花园》,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小画笔无拘束地尽情渲泄心中的情感和美好的想象,迸发幼儿创造的火花。
教师要接纳幼儿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要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幼儿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表达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还要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以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注重幼儿异口同声的说出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要记住,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而艺术的表现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美”的答案却有许多。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接纳幼儿的差异性,支持并引导幼儿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进行探索。让
幼儿体验感知,在感受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理解,从而使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努力实践《纲要》的新精神。
以人为本关注幼儿发展
近期在幼儿园党政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我积极参加了开学前的政治学习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多次学习我强烈地感受,幼教工作者肩上担负着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责任,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构筑新型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新型的师幼关系必须有明确的学生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幼儿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共生共长的互动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赢得幼儿的尊重和爱戴。
二、要了解关心幼儿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孩子都由爷爷奶奶等祖辈们一手带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普遍较差。胆小、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如:小班的孩子刚刚离开家庭生活,他们面对幼儿集体生活产生了诸多不适应,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就必须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循循善诱,从生活、游戏、学习、运动四方面教育幼儿,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逐步接纳老师,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三、要注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教师培养的是人材,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的幼儿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仅仅追求教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幼儿的负担,把幼儿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幼儿的智力,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中心,始终要把孩子放在主体地位。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的特点开展各类活动,使幼儿园的每位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要与家长携手共促孩子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是我们有效施教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应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只有家园携手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付出的爱心的质是如何,量是多少;教师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友谊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后得到的快感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和孩子之间、园舍之间和睦相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自己人格尊严和职业满足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这种种的种种都取决于教师是不是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不是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样也是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人格素质,是不是以服务的心去对待每一个成长中的幼儿。
总之,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立足实际,踏踏实实做好教育工作,我们的孩子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
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班老师,我们要下足功夫做教案课件,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让小朋友们感受知识的力量。怎么才能让中班健康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时刻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皮肤的功能,对认识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通过观察,了解皮肤,注意保护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尽量不受到损伤。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张。
2、放大镜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皮肤。
(1)教师:你们知道我们身体最外面一层表皮是什么吗?请你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有皮肤?
(2)观察认识皮肤。
提问:皮肤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皮肤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皮肤上有什么?(汗毛)用放大镜看一看,皮肤又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什么颜色的皮肤? 出示挂图,观察皮肤的剖面图以及不同肤色的儿童,直观感受皮肤组织的构成和不同人种的肤色。
2、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幼儿讨论了解皮肤的作用。
(1)摸摸自己的脸、拍打自己的皮肤,你有什么感觉?
(2)让几名幼儿去冷水池洗手,提问:当你洗手时有什么感觉?
(3)让幼儿去摸摸自己身上的衣服,摸摸桌子和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4)你身体哪些地方的皮肤最怕痒?让幼儿说说,再挠一挠,还可以和同伴一起相互挠一挠,感知体验皮肤痒痒的趣味。
(5)如果尖锐的东西划伤了皮肤,会怎样呢?
(6)人如果没有皮肤行吗?
小结:皮肤在我们人体的最外层,具有保护人体的作用。还能调节体温和接受感觉,就好像我们穿了一件奇妙的衣服。如果没有皮肤我们就没有冷、热、痒、疼痛等感觉;天热了,皮肤可以排汗、散热,天冷了,皮肤上的毛孔会紧缩,不让冷空气进入身体。
3、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怎样保护我们的皮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皮肤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1)经常清洗皮肤,例如:洗脸、洗手、洗澡、洗头等。
(2)要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净。
(3)尖锐的东西不去碰,防止戳伤或划伤皮肤。
(4)夏天穿短衣衫,走路要小心,尽量不摔跤,防止跌伤皮肤。
(5)冬天天冷,要戴手套,穿厚衣服,以防冻伤皮肤,还要每天搽点护肤油,不要让皮肤太干燥。
(6)蚊虫叮咬,脏东西不要碰,细菌也会使你的皮肤红肿或长疙瘩等。
(7)平时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8)如果你的皮肤不小心破了,要及时擦药和包扎。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百科:皮肤: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一)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二)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1.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一)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三)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可以……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单手甩绳和有节奏的单手甩绳双脚跳。
2、提高手、脚的协调性,增进下肢的力量。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点
练习甩绳和协调地边甩绳边跳。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根标准跳绳。
2、课前大多数幼儿已经学会和掌握有节奏地双脚连续向上跳的技能。
活动队形:
圆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跳绳听口令一路纵队走步入场,然后绕场地和在场地中进行圆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运动。幼儿活动手臂和双腿。
2、幼儿手持跳绳成四路纵队,各组保持一定间距面对教师站立,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跟随教师用手中的跳绳做肢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操。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3、玩绳子
师:小朋友们,大家来用绳子做各种身体锻炼活动,老师要看看谁的方法、种类多。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跳绳做走平衡、跳跃、投掷、抖甩等动作。教师给予巡回指导。
4、单人游戏。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学习进行左、右单手甩绳动作。
5、双人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一名幼儿蹲地左右甩绳,另一名幼儿双脚跳跃。可互换角色。
(1)、幼儿成圆形集体练习单手贴地甩绳,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甩绳。
(2)、教师示范两人游戏玩法:请一名幼儿示范贴地甩绳,教师双脚跳跃。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双脚跳跃时要跟着甩绳的节奏跳。
(3)、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着教师成圆形自由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3分钟、集体)
6、教师带领全体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节奏,做洗澡时的洗头、洗脸、擦背轻敲四肢等动作进行肢体放松。
7、教师和幼儿带着自己的跳绳离开操场。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吃东西应合理搭配,过多的摄入油腻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发胖。
2、引导幼儿了解过于肥胖还会影响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
3、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课前律动。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阳升的老高,小明还在睡觉,他还爱吃甜食,不爱运动,所以长得越来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欢跟他玩,小胖胖还经常生病,小朋友们知道后来小胖胖怎么样了吗?
四、新授部分:
1、请小朋友打开健康生活第5页,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讨论:
(1)为什么小胖胖会特别的胖呢?
(2)小朋友们认为太胖了有什么不好呢?
(3)小胖胖最后怎么样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教师小结:
(4)回归课本,教师领读。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样健康的饮食,观察食物金字塔回答问题,吃东西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师小结:
3、我们新学的弟子规中也有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内容,有小朋友记得的吗?谁能说说是什么内容呢?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呢?
教师小结:
五、拓展讨论: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中有没有过于肥胖的呢?他们都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那你应该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呢
2、关于老师刚才讲的那个小胖胖的故事,你们觉得小明变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这样对吗?为什么?而且他变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这样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七、作业:
回家观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时监督提醒改正。
活动反思
本学期我组内公开课的内容是健康领域的《小胖胖变瘦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小胖胖因为平时爱吃甜食和爱睡懒觉,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一天比一天胖,还经常生病,最后听了医生的建议,每天早起锻炼身体,使自己的身体慢慢变瘦了下来。故事贴切生活,为了把故事上的更生动有趣,我细心钻研每个教学环节,认真设计每一个提问语和过渡语。
名称:
我们的身体本领大。
目标:
1、练习由高向下跳的技能。
2、培养勇敢、大胆的意志品质。
3、教会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运动量。
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椅子若干、沙地
过程:
一、活动身体
幼儿随着音乐做游泳热身操:上肢运动、踢腿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全身运动等。
二、学习游戏
1、师:“运动员跳水时的动作是怎样的?我们在练习跳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交流从高处跳下的方法并互相学习。
2、师生共同探讨由高向下跳的动作技能:“在游泳池里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跳水?”“我们的身体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观察,对胆小有困难的孩子进行个别指导。(提醒感觉热的小朋友适当地脱掉一些衣服,累的小朋友休息一下)
四、结束游戏
1、放松运动:幼儿跟着音乐做自由放松动作。
2、幼儿唱着“我是小小运动员”的歌曲进教室。
活动目标:
1.知道指甲长了对自己身体及同伴带来的危害,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有关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的VCD,图片等。
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收看有关细菌影响身体健康的VCD,图片等。
2.让幼儿在观察、讨论、辨析、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勤剪指甲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方法。
讨论:为什么长指甲容易抓伤皮肤?被指甲抓伤的皮肤为什么红肿?
小实验:将剪下的指甲放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
3.请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介绍指甲所藏细菌,以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给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4.教育幼儿要勤剪指甲,并请家长配合教育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功能,对人体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图片
三、幼儿已有相关知识经验分析幼儿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们了解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但对于如何保护耳朵了解较少。
四、教学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以开火车形式进入活动室。
--教师出示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幼儿相互观察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前面凹进去,后面凸出来,这样的耳朵才能听得更远更清楚)。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听到过哪些声音,从而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录音、听故事。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图片学习怎样保护耳朵。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除了保护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要注意不伤害别人的耳朵。
--教师带领幼儿学小花猫走路离开活动室。
五、教师自我评析
听故事是幼儿很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通过听故事,加深了对耳朵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保护耳朵的意识。
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老师出示的图片的引导,很轻松的掌握了保护耳朵的方法。
教学内容附录伤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树公寓里安静极了,玩了一天的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鼻鼾声。
咳、咳、咳咦?是谁在咳嗽啊!噢原来是乐乐的小耳朵。欢欢和鼠标娃娃的小耳朵赶紧关切地问: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吗?乐乐的耳朵生气的说:都怪乐乐,他今天游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体里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浑身湿淋淋的,都生病了。说完乐乐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来。看到乐乐的小耳朵哭了,欢欢的小耳朵也生气的说:欢欢也不知道保护我经常带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欢欢在家里听音乐时,把音响的声音调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响,什么也听不见了。说完欢欢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难过的趴在一边。
唉鼠标娃娃的耳朵叹了一口气说:鼠标娃娃也是个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护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冻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可难受了。这不前几天鼠标娃娃还把一粒小豆子塞进了我的身体里,多亏医生把小豆子取出来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生气,最后它们决定要离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乐乐、欢欢、鼠标娃娃什么也听不见了,因为他们的小耳朵不见了,他们急得到处去找,可小耳朵们却说,只有等乐乐、欢欢、鼠标娃娃知道怎样保护他们了,它们才回来呢!小朋友们请你们帮他们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耳朵呢?
活动意图:
幼儿的耳朵是很脆弱的,生活中如何保护宝宝的耳朵,不让幼儿的耳朵受到伤害呢?日常生活中,有的幼儿喜欢掏耳朵,有的幼儿还会故意在同伴的耳朵边大声说话,这样的行为导致耳朵会受伤,耳朵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保护耳朵更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本次活动《保护耳朵》。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一些简单而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积累自我保护的经验。
中班健康《保护耳朵》教案与反思活动目标:
1、了解耳朵的特征,懂得耳朵的用处大。
2、知道耳朵可以听见声音,知道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图片:耳朵,耳垂,耳廓;数字3,?;耳环、眼镜、音乐盒。
活动重点:
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活动过程:
一、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与简单的构造1、耳朵谜语: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各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见面。
2、(出示人的耳朵图片)这是我们人类的耳朵,它象什么?
小结:看上去像数字3,也有点像一个大大的?
3、提问:看看摸一摸你身边好朋友的耳朵,告诉我发现什么?(软软的是耳垂、弯弯的是耳廓)小结:人的耳朵是长在脑袋左右两边的,是由耳垂、耳廓和内耳构成的。
二、了解耳朵的用处大人长得耳朵有什么用?
过渡语:耳朵的作用就躲在这3个数字的后面,在每一个数字后面藏着一件东西,代表耳朵的一种作用。
眼镜架在耳朵上支架的作用耳环戴在耳朵上装饰的作用音乐盒听声音的作用听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小结:耳朵的作用可真大啊,不但可以听声音,还有装饰的作用,让人变得更美丽,还有支架的作用,夹住许多的东西。
三、保护耳朵的重要性过渡语:耳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耳朵(出示图片)1、小朋友听故事2、接线员听电话3、飞行员戴耳机,接受地面上的命令4、医生戴听诊器,听出人们健康还是有病提问:耳朵这么重要,我们要不要保护耳朵呢?应该怎么保护耳朵呢?
小结:要保护好耳朵,就不要发出噪音,不能把小东西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做一个爱护耳朵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学的本领其实就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耳朵有什么用》,回去爸爸妈妈或者和同伴讲一讲。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活动效果来看,教学难度适宜,教学准备充分,视频资料、课件的运用有效帮助幼儿对动物耳朵功能的认识,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耳朵的秘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洗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勤洗手,把手洗干净可以让幼儿养成爱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孩子在幼儿园必须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而且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幼儿不会洗手,有的幼儿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儿洗手时不会用毛巾擦,有的幼儿不会用肥皂……在家里也存在很多父母包办替代的情况,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中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设计了健康活动《我爱洗手》,让孩子了解、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学会七步洗手法,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3、喜欢洗手,愿意饭前便后洗手。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重点: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活动难点:
掌握七步洗手法,能够按照步骤洗手。
活动准备:
1、图片
2、七步洗手法儿歌
3、幼儿洗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每天都要接触许多东西,所以我们的手上会有很多很多细菌,如果我们用未洗干净的小手拿东西吃,就很有可能把细菌或寄生虫卵吃到肚子里。从而造成疾病的传播。
二、1、分步出示七步洗手法图片,帮助小朋友学习和了解七步洗手法。(在讲述七步洗手法的步骤时总结出儿歌)
师:那你们知道怎样才可以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净么赶快拿出小手,和小钰老师一起学习洗手的方法吧!
2、播放幼儿洗手儿歌视频,并逐步讲述洗手儿歌,帮助幼儿理
解记忆七步洗手法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觉得步骤好多呀,有点记不住呢,没关系,我们和这个小朋友一起边洗手边念儿歌吧,这样小朋友就会记住我们洗手时应该怎么做了!
小朋友们,学会了么
二、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两只手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所以会沾上许多脏东西,如果手不干净,就很容易把脏东西吃进肚子里,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生病,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哦!
活动反思
该微课视频是以《七步洗手法》为核心录制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洗手作为孩子在园很重要的一项生活活动,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提到,孩子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且在提醒下洗手方法正确。本活动关注孩子基础性的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洗手”活动,取材孩子的生活,关注孩子生活中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孩子在生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之设计为学习活动,所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较好。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我找到了富有童趣但是又能向幼儿讲述清楚洗手步骤的图片,以及提前录制好了一个已经学会了洗手方法的小朋友的视屏,在讲解洗手步骤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活动环节设计符合中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采取图文结合,以及多媒体视频的联合讲解,帮助小朋友理解和记忆七步洗手法。活动中以图片加讲解的方式向幼儿讲述了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生动形象的让幼儿理解了手上细菌的危害,让幼儿从心里面想要洗手,喜欢上洗手,利于教师和家长在之后的生活活动中在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洗手习惯。但是在活动中仍然也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时间限制,儿歌没有着重系统地讲解,幼儿一次活动过后会出现儿歌记忆不全或者记忆混乱的情况,从而导致洗手步骤的遗漏,需要在后面的生活活动中不断强调,加深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找找、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发现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教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过程:
1.尝试发现
1)今天,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欢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仔细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
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
1)我发现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现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诉大家吧
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游戏:动一动
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游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天,你们发现人身上许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灵活,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伸活动:
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慢慢地去发现,看谁发现的小秘密多,把你们的发现记下来。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
一、设计意图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注意健康饮食十分重要,在平常生活中,由于不注意饮食健康而导致疾病,只有重视饮食卫生,才能较好地预防或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本活动以“绿色、健康、快乐”为主线,用PPT、游戏抢答等形式调动幼儿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知道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哪些食物该吃,哪些食物不宜多吃,改掉偏食、挑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活动,知道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初步区别有营养食品和垃圾食品。
2、了解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健康食品。
三、活动准备
1、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有关的PPT。
2、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小图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你平时喜欢吃什么?
为什么?
(二)今天请小朋友做小小食神。
1、请你来说说:
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
观察PPT,看图说说:
白开水、饮料
鸡蛋、鱼、肯德基食品
方便面、炒面
水果(西瓜)、冰淇淋
包子、汉堡包、米饭、蔬菜
苹果、油炸食品、薯片、巧克力
早餐(油条、包子、牛奶、汉堡包等)
2、出示胖娃娃: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这么胖的?
(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许多小朋友长得高高大大,十分健壮,而有的小朋友长得瘦瘦小小或肥胖,经常生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和他们的饮食。(吃东西)的习惯有关,要多吃给我们带来健康的食品,少吃垃圾食品。
(三)出示小图,分两组进行竞赛。
规则:在小组内幼儿共同把图片上的食品,分成两组:
有营养的食品和多吃对身体有害的食品。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五、活动结束
1、
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了解自己的各种表情(笑、生气、害羞、发怒等),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知道开心的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用眼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教学准备
1.笑、生气、害羞、发怒表情的课件。
2.幼儿用书的图片(PPT)、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导入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关于眼睛的大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结构。
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由眼皮、睫毛、眼球等部分组成,眼睛里的眼球像个小球,它是会动的。
2.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3.教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我们是不是要保护好眼睛呢?()你们知道怎样做会伤害眼睛吗?
(1)幼儿集体讨论并回答。
(2)幼儿回答。教师: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将会怎么样呢?(就无法看清东西了,生活很不方便)大家想想看,如果农民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解放军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工人叔叔没有好眼睛会怎么样?医生没有好眼睛又会怎么样?
(3)幼儿思考并猜测回答,教师小结。
4.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吗?
(1)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鼓励幼儿一起跟着教师的示范做“眼睛小体操”。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眼睛都休息够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好不好?看看谁看得最远。
5.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师: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6.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师: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7.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8.教师与幼儿玩变脸游戏。
①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玩法:开始时大家一起念儿歌:嘴角弯弯,眼睛弯弯,猜猜我的心情怎么样;小嘴嘟嘟,眉毛皱皱,猜猜我的心情好不好?当儿歌念完后,一个人做表情,大家猜。
②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玩法:游戏开始时相同,只是在念完儿歌后,一个人说表情,大家做。
9.让幼儿看幼儿用书,仔细观察图片中小朋友的表情,并进行讨论。
①教师: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②幼儿观看后讨论。教师小结:笑脸代表开心快乐,这样的表情是最漂亮的,我们大家都喜欢,开心的笑还会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对待好朋友都应该笑哦!
(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找朋友》。当歌曲开始时到找到朋友后要对好朋友做一个特别的表情,让朋友感到快乐。
(2)幼儿开始玩游戏,教师在一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给幼儿提供没有五官的小朋友形象,鼓励幼儿动手在上面画一画各种表情。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社会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我会在以后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培养性格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次打开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英语课本,看着这图文并茂的对话,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们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备课,也不知道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甚至还出现了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法,更不知道什么叫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才算“任务”。2005年暑假,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的英语教研员组织全市城乡英语教师进行新一轮新课标培训,展开了学习活动,观看了课堂实录。通过参与活动,我树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原则,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性格,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学模式。始终遵循着“任务型语言教学” 的原则,即语言学习是为了用而学——在用中学——学用结合。由于任务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学生的直接参与则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特征。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观察到学生要想完成老师设计的任务,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双人活动,他们需要张口说,需要用脑想,需要动手写或画,需要请教老师,更需要询问同伴,所有这些活动中学生总是在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语言材料的理解,而且学生根据任务需要还能产生新的语言,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材所设计的话题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为他们“愿意说,有话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还尽量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在这半年的教学实践中,就进行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时,我尤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的目的要明确
任务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避免为了表现任务而去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要能用到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任务一定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培养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发展学习能力。例如《Proieet Endish》第4单元第一个话题是学习询问物品价格。在设计任务时,首先从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去了解其他同学的日常消费情况,并制成表格。但如果仅让学生完成表格,只是达到了练习关于询问物品价格的句型:How much are they? How much is it? 等目标,活动不具有挑战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因此我把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每个同学统计出自己每天的平均消费,以及父母每天的工资收入,最后写出一篇调查报告来。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感受到父母育儿的不易,从而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孝敬父母。使学生真正达到了在做中学,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做人。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记忆工作。据脑科专家研究,人的大脑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有“乐趣”中枢和“痛苦”中枢,如果“乐趣”中枢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乐趣”中枢对学习和记忆影响极大。一种既无乐趣又看不见成就的学习,即使反复刺激仍不易记牢。若学习伴有乐趣或成就感,学习的效果就好。例如,教数字的时候,我请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所有的数字。学生除了收集家里的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邮编、自行车牌照、书的页码等以外,还收集了全家人穿鞋的尺码、衣服的尺码、父母的身高、自己的零用钱、过年的压岁钱等等。有的为了与众不同,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一个月吃了多少个鸡蛋,爸爸一个月抽多少支香烟。结果,——节枯燥的数字课上得热闹非凡,笑声不断。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教授26个英语字母是最枯燥的课。有的学生暑期提前学习了英语,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有的还没学过,因此又是最难教的课。我发现我们学生周围很多东西都有英文缩写,于是就请学生抄写所有带英文字·母的商标晶牌,看谁收集得多、读得准确。但是我特别嘱咐学生,看准收集得多是比一比谁的观察力敏锐,谁细心,并不是要大家去买商品。同时还教学生认识Made in China,并要学生注意看看哪些商品是中国制造的。结果学生发现很多商品上虽然标的是英文品牌,但都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这个活动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一节单调的、几乎没有内容的、学生水平不一的字母课竟然上得丰富多彩、兴趣盎然。学生们互教互学,课已完,兴未尽,这种活动学生自己延续了好几天。
三、任务的设计要形式多样、难易适度
任务的设计有难有易,学生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别,因此,完成任务的程度也会有好坏之分。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集体完成;对能力要求一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应给他们一个自我纠正的时间,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学习。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看到希望,并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氛围。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用进行时谈论所发生的事情时,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周末在家制作影集,并用英语在每张照片的旁边添加旁白。如:I’m standing/swimming 星期一把制作好的影集带到学校来,跟同学们共同欣赏影集,并做自我介绍。在完成这个任务后,同学们就一定会用现在进行时进行表达了。这个任务继续延伸一下,就是欣赏别人的影集。要求同学选一张自己感兴趣的照片,推荐给其他同学欣赏。其他同学在做介绍时,很自然地换成第三人称了。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深层次的任务,就是当合格的解说员。例:This is my mother.She’s visiting the museum.
四、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既不能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过于复杂,让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层次和梯度,要让学生时时能体验到成功。在学习“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时,我设计如下的任务:1.让学生看投影片2分钟,然后关掉,让学生说出画面中food, drink and fruit。2.Make a survey.问一个朋友,What would you like brbreakfast/lunch/supper? 然后给出调查结果。3.假如你晚上邀请朋友吃饭,据此编写一个对话。
五、任务的设计要求教师进行角色转换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激发意识。教师提出的任务型教学目标,应具有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作用。
2。参与意识。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任务型教学目标是否顺利完成,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当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3.监控意识。在任务型教学实施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现场进行观察和调控,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总之,教师在完成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掌握语言知识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设计好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把握好教师角色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是顺利完成任务型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信《尊重、关注、培养、发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思维发展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