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孩子们入园时,总有讲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凑在一起,讲着在家看过的电视,自己新买的衣服,爸爸妈妈答应过他们的事情……
每次活动前的点名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喊让他们安静下来,还是有几个孩子一时半会停不下来。针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让孩子做《拍手歌》的游戏,
和往常一样,课前我总是让孩子们做《拍手歌》游戏。当做完一遍时,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还没做好,就对孩子们说:“我们再做一遍,好吗?”孩子们大声说:“好。”只有高新说:“不好。”我立即瞪了他一眼,大声训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吗?”高新立刻把头一缩,脸涨得通红,不再支声。与此同时
,我又和孩子们又做了一遍。
当我把视线再次停留在高新身上时,自责便涌上心头。高薪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却对他大发脾气,这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仔细想想,我真的是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孩子们整齐一致地回答:想、要、好,孩子们也习惯了这样的回答。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孩子并不体现在某一动作,一句话语,而是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理解、宽容、欣赏的态度去研究和处理日常教学,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让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发展。
绘本中到处渗透着悬念,绘本中的悬念往往通过翻页来设置,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规划展示给幼儿的图画,让幼儿去预测故事的发展。
比如说《谁要了我的大饼》,小猪做了一块大饼,累的睡着了,等它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如此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可以吸引幼儿不停的去探索,首先小猪先是遇到了小鸟,这里我设置了“猜猜,是不是小鸟偷吃的”让幼儿去思考,让小鸟咬一口后,发现小鸟咬的形状不一样时,幼儿自然而然的又会去想到底是谁偷吃的大饼,以此类推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各咬了一口,每次幼儿发现不是这个动物咬的时候,他们都会认真的去想,到底是哪个动物咬的呢,他们会随着故事中的小猪一起去探索答案,在这么多小动物都咬了一口以后,还是没有找到谁要了大饼。最后,小猪自己咬了一口,发现和偷吃大饼的人的牙印是一样的,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让所有小朋友都大叫起来。如果在这个绘本阅读中,提前展示了每个小动物的咬大饼的牙齿印,则会让幼儿失去探究的欲望。借助悬疑,让幼儿一次次体会惊喜与失望交加的感觉。
教育随笔: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流,一转眼,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多年了。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中,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我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同样孩子们也用他们天真,坦率,真诚的爱感染着我,促使我一直奋斗在幼教的行业中。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描绘自己五彩的人生。
回想当初,只是因为喜欢小孩,我毫不犹豫的走上了幼儿教师这个岗位。开始,我是带着无限的遐想和憧憬来到孩子们中间的,可很快这些遐想和憧憬变为了泡沫。孩子们的吵闹声和没完没了的告状,判不清的案情,小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特别是我带小班时,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哭闹的孩子,哄呀,逗呀,可他们依旧哭闹。乱舞乱蹬的手脚落在我的脸上,划破了我的袜子。突然,“哗”的一声,一个孩子吐了,正巧,吐在我的新衣服上,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一种迷茫和退缩感涌了上来。我觉得我的选择错了,我动摇了。
可慢慢的,慢慢的,我发现我与孩子门在这吵闹声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我沉默时,孩子们会摇我的手,两眼望这我说;“卞老师,是我们惹你生气了吗?我们是好孩子,不惹你生气。
记得上一次语言课,故事讲了一半,我就再也说不出话好了,我不停的咳嗽,这时班上最调皮的一个小男孩走了过来说:“卞老师你坐,休息一会儿。”其他的小朋友也围了过来问;“卞老师你怎么了?卞老师你怎么了?第二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师,班里的孩子纷纷从怀里掏出胖大海,西瓜霜,金嗓子,稚声稚气地叫个不停;“老师,快吃我的胖大海”老师试试甜的西瓜霜,老师,还有我的金嗓子。望这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真的被孩子们的天真童心所感化了,这时我忽然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一个普通而光荣的职业。也就在这时,我才真正理解到这一行中的内涵,我庆幸我坚定了我的选择。
十五年过去了,我在摔摔打打中成熟了,我懂得了一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应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照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到温暖。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每当和孩子们做游戏时,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拉着我的手,为能够被老师拉着而感到高兴,还要把这高兴的事在晚上和妈妈说;“今天老师拉我的手了,老师喜欢我1孩子纯真的童心是多么宝贵。在孩子中间,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是多么吸引我,那些共同玩耍是赖皮,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有常令我以无穷的回味。而当孩子们有进步时所体验的那种成功感,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于是,我便渐渐爱上这分职业而不能自拔。这种爱是我最好的老师,这种爱,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是的,是这爱,使我对这种工作更加成熟,更加能心应手,孩子们也在爱中融化了,久而久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音符,孩子们都和我有了默契,能心饮神会。当我幸勤的汗水浇灌在孩子身上时,当我口干舌燥时,我发现孩子们忽然长大了,懂事了。猛然间,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伟大。我每天和孩子们同手,同玩,同欢笑,被童趣所感染着,我的心也在净化着,我更加不后悔我的选择。
每一天,我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然而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要想读懂他们就要细细品位,耐心的翻看,我将为读懂这本书而无怨无悔。
近日在进行远程培训学习的时候,学了有关幼儿园教师的师德规范,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时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谨记的观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教育理念旨在尊重幼儿的自主性,而每位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背后都有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支撑着,要想教师在日常的保育教育工作中能够真正的做到尊重幼儿,那么他就要树立一个科学的教育观念,并且这个观念是其十分认同并且在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在实际的保育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有这一观念的,但是这一观念没有成为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为了达到“教学效果”和保证幼儿的安全问题,“高控”现象出现了。这是因为老师们对幼儿的态度并没有完全的转变,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儿童观上,认为幼儿是需要教师来教的,而不是自己自主发现的。同时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工作时又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加上目前幼儿园实施的是班级授课制,让教师们对幼儿又有了更多的限制。可见有了这个观念不行,必须要让其成为教师的教育理念,而面对那么多幼小的儿童,教师有需要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同时尊重幼儿的自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也常常犯这种错误。记得在小班的时候,我发现班里幼儿的绘画的能力相对的薄弱,绘画能力代表了幼儿手指的小肌肉的发展,这让我十分的着急,在绘画过程中对幼儿的要求也就更加的严格,对幼儿的限制也多了,渐渐地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不高了,原本听到画画很开心的孩子们对画画也反应平平。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我的本意是为了让幼儿的小肌肉得到发展,但是却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不偿失。在一次有关春天的绘画活动中,我改变了自己的方法,带孩子们出去感受春天,请幼儿将看到的春天说一说,互相交流,鼓励幼儿大胆的画自己喜欢的春天的模样。孩子们给我展示的画中有的没有流畅的线条,有的没有炫丽的色彩,但是画里有的时孩子们的奇特想法,有幼儿最真实的感受,比如有个幼儿说春天很暖和,他画了好几个太阳来表现这种温暖。
尊重幼儿的自主并不是等于幼儿的无限制自由,尊重幼儿的自主是建立在纪律之上的自主。著名的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蒙台梭利指出,自由并不意味着应该支持儿童毫无目的地、放任地、无规则地活动。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使人得到了自由,只有做正确事才会得到自由。既要尊重幼儿的自主,又要给予其纪律的约束,那如何做到呢,就如蒙台梭利所认为的,自由是有纪律的自由,纪律是自由基础上的纪律,纪律不是靠强制出来的,而是幼儿“一种内在的约束品质”,让幼儿自己感受到一个自由而有纪律的氛围。在一日常规活动中,区角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班级里总有几个“热门”区角,但是进区规则里往往限制了幼儿进区的人数,这就导致了很多幼儿想玩而又玩不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展了一节谈话活动,请幼儿自己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区角,引导幼儿发现现在的区角规则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幼儿说我玩不到他想要的区角,有的幼儿说玩着玩着就不想玩了,想换玩具……针对这些问题,请幼儿互相讨论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我请幼儿按照自己讨论的规则来进区角,通过一次一次的讨论,一次次的进区玩,幼儿最终对于区角的人数限制取消了,并且每个幼儿玩的区角也不限制于一个了,而是互相开放的。一开始我担心幼儿会发生争抢行为,后来我发现幼儿之间会互相的监督,在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中,幼儿的规则意识更强了。
面对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实际,如何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自主,恐怕不是那么的容易,也不仅仅是幼儿教师一方面需要努力、提升,它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有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理念,有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配合,更有整个社会大教育环境的转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我相信随着一点点的进步,终有达到的一天。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向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向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齐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齐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情绪,武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但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样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忙下,最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忙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李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这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貌,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透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教育随笔:尊重是相互的
有些时候,我们总说别人不礼貌,不尊重人,但其实我们先要想想,自己是否有尊重过对方,毕竟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对方的话,对方何以会来尊重你?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反过来说,只有你尊重了幼儿,幼儿才能尊重老师。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所关注,小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但与别的孩子之间很难相处,交往能力非常差,总是独来独往。在有一次上语音课,教儿歌的时候,我发现有一首新教的儿歌除了小岱掌握了,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掌握,于是我顺势请小岱来当小老师,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来教小朋友们念儿歌,小岱的聪明,小岱的认真,小岱的耐心等优点,深深得打动了其他小朋友,他在这次活动之后收获了很多好朋友,让他尝到了拥有朋友的快乐,从而产生交友的欲望,与朋友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交往能力也明显提高。在这个案例里,我始终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小岱在交往能力方面上确实不如别的孩子,但是我细心的去关注孩子,寻找他的闪光点,并且以他自身的强项去推动他的弱项。我利用小岱的优势,提供孩子一个交友的平台,为他在交往这条道路打开了第一扇门。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努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课堂上,总能见到这样一个场面:一部分幼儿踊跃地举手发言;一部分幼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很期望老师提问却不举手;还有一部分幼儿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教学之余,我经常想:同样是同龄的孩子,为什么语言表达潜力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幼儿勇敢地在群众面前表达自我的意愿或想法,充分指导、肯定他们的发言,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群众中发言的畏惧心理。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大(二)班两个老师设计不一样的游戏与活动引导其他不怎样敢在群众面前表现的孩子参与进来,孩子们的表现潜力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努力抓住每一个随机教育或与孩子谈心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我们不只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好朋友,其他的小伙伴也一样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
经过一段时光的努力,大部分幼儿的在群众表现自我的欲望都有所增强,语言表达潜力也提高了不少。只有一位小朋友仍像是躲在一个的自我小空间里,他就是吴**。吴**很少说话,能够一天不跟老师交流,也不与小朋友一齐玩耍,性格显得有些孤僻。老师向他询问一些事,他则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老师,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回答教师的问题。吴**与人交往的潜力很让我担心!于是,我们找到了家长,向他们询问了吴**在家的日常表现。吴**妈妈说,吴**在家很乖,很听话。我们推荐吴**妈妈在家也创造一些让锻炼吴**社交潜力的机会:如外出时与孩子比赛谁最有礼貌,主动向他人问好;比赛谁最勇敢能自我去问售货员买一些东西等等。但还没说完,妈妈就说:“他哪敢呀?他从来不都与陌生人说话的!”
听了家长的话,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正因为家长过度的爱护与帮忙,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意识。少了家人的提醒,孩子就不知如何独立去应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陌生的问题!如果一向这么下去,孩子的未来将变成怎样样?他该如何应对学业的难题?如何掌握生活的技能?他会与人交往吗?这些难道是家长们期望看到的吗?孩子真的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吗?还是一向以来孩子的心声已由父母家人的过度爱护所“代言”?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真诚地呼吁家长们:把孩子的发言权还给孩子吧,让孩子做自我的主人!
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学习自己独立地穿.脱衣服也可称的上是一个新的挑战。我班有一个男孩子,平时不爱说话,活动技能掌握的较慢,于是我对他格外注意,每次午睡或起床时,看到他动作笨拙,半天都穿不好衣服,就忍不住上前帮助他脱衣服.穿衣服。久而久之,他穿.脱衣服这件事就被我和阿姨代替了。偶尔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要尊重孩子的能力”,事后我反省这样的“帮助”不但没有使他获得帮助,反而养成了他依赖成人的毛病,每天睡觉时他都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正时我的帮助剥夺了他学习脱衣服的权利。我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他,于是我先清除他的依赖心理,用语言去鼓励他帮助他,让他在实践中觉得自己行,一定行。渐渐地在我的帮助下,他自己能脱衣服了。有一天,当我再要去帮助他时,他说:姚老师,我自己脱!听了这句话,我发现他的自信心在萌发。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应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尊重幼儿游戏的选择权》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