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比赛场上的小风波

05-28

众所周知,身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有关于优秀的教育笔记你知道哪些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育随笔:比赛场上的小风波”,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育随笔:比赛场上的小风波

在竞赛活动中,希望名列榜首、荣获赞誉是我们人人都向往的,即便是幼儿也是如此,但是,面对荣誉、面对第一,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在月底,我园组织了大型的亲子运动会。隆重的仪式,热闹的场面让家长和孩子们都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中。然而,就在我们的比赛活动激烈有序地进行中,一个小男生的哭啼及家长激动地情绪让场面变得不和谐起来......

原来是因为孩子在小组比赛中没有取得名次而失望哭泣,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情绪的失落,当即表露出激动的情绪,几经老师和周围人的劝解后,这场小风波才稍稍平息......

类似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可以说是常见了,时不时就有家长因为孩子没有上表演,没有受表扬等等而来向老师咨询,有的态度强硬的必须要马上不给自己孩子一个,因为孩子“伤不起”!M.Yjs21.CoM

现在的孩子都是集几家爱于一身,将孩子当做全世界的宝贝,大家都要百般呵护,百般关注,百般重视,特别是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开心,是否快乐?万般的宠溺让导致孩子形成了虚荣心强、好胜心强,这些孩子一旦在活动中,比赛中失败便以哭收场。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首先,我觉得孩子受到失败,受到挫折伤心,难过而哭是无可厚非的,孩子很小,他的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用哭闹形式来发泄情绪,我们当然理解,我们还会安慰鼓励他,给予孩子肯定,给予孩子适度的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认识任何荣誉都要努力才可以得到,想得到好名次,就要平常多努力,向别人学习,让孩子明白哭闹是换回名次的。

关键的是,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的家长,更要及时意识到自身问题的所在。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家长应注意方法方式,适当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和失败后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我会就这件事为契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指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帮助孩子明白任何活动都是为了提高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自己认真,每一点进步都是成功,都是胜利!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叶子的风波


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自由活动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和玩具。一天,老师用掉下来的树叶帮几个小朋友串起来戴在了头上,几个孩子开心极了,跑着去给小朋友们展示。

“呀!坏了!寒寒把小童的叶子弄坏了!”“你干什麽啊?”听到孩子们的喊声,我急忙跑过去,只见刚刚还是漂亮的花环现在已经是面目全非,还有一部分被寒寒踩在脚底下。

这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向我说着。“寒寒抢了小童的花环,然后还踩。”“小童让他还,他都不还!”……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容容像是一下还没有回过神来,只是愣在那什麽也没说。寒寒无辜的说:“不是我,我就是想看看。”“不是!是你抢的然后还踩!”宝宝急了,大声地说。

而此时的寒寒却站在一边仰着头、抱着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看着他的样子,原本打算替他说两句好话的我也生气了。“寒寒!去和小童道歉然后把花环修好!”呜……听到这儿,“我不去!呜……”刚刚还满不在乎的他竟然大哭了起来。

孩子们在“惹祸”后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他们的表现常常是内疚、自责,同时会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据理力争;而有的孩子自尊心强,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的态度非常强硬,然而在强硬的背后隐藏的是局促不安。寒寒的表现正是后者。我把寒寒带到一边,给他讲了道理:“如果你想要可以和容容商量或是老师帮忙,不能随意抢别人的东西。”

单独的谈话既和他讲了与人交往的方法又使他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所以寒寒的情绪很快平复了下来,还主动去找小童道歉,两个小伙伴又和好如初了,一场踩叶子的风波就这样圆满的结束了。

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突发事件,教师只有善于分析幼儿背后的心理,敏感的察觉到他的需要,及时增进与他的情感交流,消除他的不安,对他的行为给与宽容和理解。才能真正的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随笔:“眼镜”风波


我有一双算较大的眼睛,别看我的眼睛大,其实它都是每天摘戴隐形眼睛时给掰大的,我妈常说:“你那眼睛要是摘掉隐形眼镜就跟瞎子的眼睛没什么两样了。”为了不让我的这双“大眼”与瞎子同归一类,这几天眼睛常常发炎的我就去眼镜店里配了一副自以为很漂亮的眼镜。这一天早上,我戴着这副眼镜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刚踏进教室,我就发现孩子们的问好声背后好像多了些指指点点的议论声,起初我也没在意他们在说什么,后来在户外活动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手上拿着玩具不玩,而是眼睛很好奇的一直往我身上打转,我越想越纳闷:这帮孩子今天是怎么啦?对我比对他们手上的玩具还感兴趣噎,难道我今天特有魅力吗?这时,郭老师朝我走来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叫了起来:“啊----你今天怎么戴眼镜了?”我才知道我的“魅力”所在——眼镜。于是,在早谈中我就让孩子讨论一个完全超出我事先安排的话题《老师的眼镜》。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这样谈论着:师:你们觉得丁老师戴的眼镜漂亮吗?幼儿你一句、我一句:不漂亮!师:为什么呢?甬鑫:因为眼镜太大了。欣欣:老师没戴眼镜比戴眼镜漂亮。吴靖:因为镜片的形状像熊猫的眼睛不好看。啸禹:那镜片很厚不漂亮。洋洋:因为你近视了,戴眼镜就不漂亮。…………师:你们都说老师的眼镜不漂亮,那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眼镜漂亮而且又适合老师戴的呢?你们来帮忙设计设计,好吗?滢滢:应该小一点的。(指镜片)雅玲:应该给镜片涂上颜色才漂亮。甬鑫:老师要是戴星星的眼镜(镜片为星星形状),那就很漂亮,因为星星会一闪一闪的。依琳:不不,应该像美少女战士戴的那种心形的眼镜,人家女孩子都戴那种才漂亮。明泰:戴弯弯的月亮形的好看,这样看起来笑咪咪的。铭宾:像奥特曼的眼镜才漂亮。啸禹:近视本来就不漂亮,再戴怎么好看的眼镜也都不漂亮。师:啸禹说得真棒!眼睛近视了就不漂亮,那我们应该怎样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漂亮呢?依琳:那就不要近视啊。洋洋:不在太阳下看书、写字,就不会近视。铭钦:电视不要看太久,不然眼睛就会不漂亮。俊贤:玩电脑也不能玩太久。依泓:不能用脏手揉眼睛。江铭:妈妈还说不能躺在床上看书,不然也会近视的。…………从幼儿入园到谈话的整个活动过程中,留给了我特别深的印象,给了我许多启发。启发之一,重视幼儿观察发现的,及时捕捉幼儿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随机教育,易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纲要》的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早谈《老师的眼镜》并不是当天所预定的谈话内容,但是孩子们所观察发现的,为我们的随机教育,开启了一个“动力源”,在早谈中一下子把我和孩子们的谈话欲望“吊”了起来,从谈眼镜不漂亮的原因到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眼镜,以及谈到如何保护眼睛,无不让我发现孩子们小脑袋里的想法,从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的“动力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是随处可见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是否能做个有心人去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施教切入口。启发之二,孩子是真实的再现,我们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能让孩子真实的心灵染上虚假的“斑点”。新《纲要》明确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一句句强有力的“不漂亮”,确实是让我傻了眼,但是我并没有因为孩子们的“嫌弃”,而感到生气或懊恼,反而觉得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的真实回答,启发了我设计、提出有利于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问题,并再次让幼儿真实的反应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令人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若是我一下子就否定孩子“不漂亮”的这个回答,按自己设计的问题强调“眼镜是漂亮的”,并请孩子们说说“为什么漂亮”,或许孩子们能让你“牵着鼻子走”,说出许许多多“漂亮的原因”,但试问:这是孩子想说的、喜欢说的吗?是孩子的内心真实的感受吗?若不是,孩子的内心深处又会怎么想的呢?这样的谈话能起到怎样的教育效果呢?……过去,我们的活动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我们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在活动中的想法和感受,若出现不同想法的幼儿,常常置之不理或强制幼儿放弃,这样的教育不但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思考和求知欲,还会抑制幼儿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开动脑筋、拓展思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启发之三,孩子的创新意识,在于老师的发掘与支持。孩子的创新意识往往是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条件刺激下产生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就如:让孩子们设计讨论“什么样的眼镜才漂亮?”的着个问题,是孩子们在讨论“不漂亮”的原因下刺激产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具有高素质,能迅速及时地提出有利于发掘幼儿创新意识的问题,然后对幼儿的每个新想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予以支持。在整个活动中,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我能提出发掘幼儿创新意识的问题,但对于幼儿在回答中的每个新想法没能给予肯定及支持他们将自己说的“设计想法”附注于行动,没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得到新的结论和经验,可能他们的心理上也的不到最大的满足,或许还会阻碍幼儿更大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随笔:读书风波


观察实录:阅读的时间到了,每人选择好喜欢的书之后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阅读。小怡也不例外,找了一本《大卫,不可以》的绘本,翻了几下,就去换了一本,又是随意的翻了几下,又要准备去换了。我走过去阻止:“小怡,你应该再仔细的看看,不要急着换书。”星怡撅着小嘴对我说:“我都看完啦,要看下一本了。”说完又去换了一本,连续的还了五六次以后终于不换了,而是和小朋友用书搭起了房子。

分析:

孩子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画面上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连续的画面更不会考虑前因后果,所以就翻一翻,看一看热闹就完了。小怡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只是为看书而看书:有时我们要求小朋友在某个时间看书,而孩子自己没有这个愿望,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看书时就草草地翻几下,然后告诉老师“我看完了”,这自然就达不到看书的目的。

建议:

可以发挥“同伴老师”的作用。可以让幼儿选好书,然后坐下来和我一起阅读,或者找能看懂这本书的小朋友陪伴一起阅读,这样就不会因为看不懂而没有耐心,也不会为了看书而看书。同时也可以借助同伴的阅读经验,理解画面的内容,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育随笔:活动场上的孩子


教育随笔:活动场上的孩子

昊昊拿着骰子掷来掷去,一会儿看看老师,一会儿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最后掷到了数字6,嘴里说着:“6”,昊昊从筐筐里先是拿出一盏灯笼,放在KT板上,接着又从筐筐里拿出第二盏灯笼……一直取出五盏灯笼,昊昊停止了游戏看向对面的小朋友,接着昊昊又开始不停的掷骰子。指南中指出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游戏中的昊昊,不能很好的理解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不能按数取物,4~6之间的按数取物对昊昊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针对昊昊的情况,可以适当的降低游戏的难度。

晨间锻炼时,致远玩的是推着小推车绕过障碍物,致远玩了一会儿,一会儿故意的将障碍物全部撞倒,一起玩的昊昊将障碍物重新摆放好后,致远又故意的将他们撞倒,然后将障碍物装到自己的小推车里,开心的推到一旁,将障碍物全部倒出来,在玩“搭积木”的游戏。指南中指出:4~5岁的幼儿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能感受规则的意识,并能基本遵守规则。游戏中的致远开始时能遵守游戏规则,推着小推车绕过障碍物,但后来将障碍物故意撞倒,并将障碍物运到了别处,玩起了其他游戏,说明致远的规则意识比较薄弱,不能遵守相关的游戏规则。游戏时,致远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但游戏时不能遵守相关的游戏规则,在此基础上1.经常和致远玩一些带有规则的游戏,共同遵守约定好的规则,提高致远的规则意识。

2.在日常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

教育随笔:蝉引起的风波


教育随笔:蝉引起的风波

因天气有点热,户外时间我要求幼儿到树荫下凉快场所玩耍。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跑到后操场。有的幼儿玩荡秋千,有的幼儿玩小滑梯,有的幼儿在平横木上行走,还有的幼儿在土坡上滚轮胎。树荫下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忽然听到大树底下一诺和新奇吵了起来。我赶紧走过去,新奇哭着告诉我,他得到的蝉被一诺抢走了,一诺辩解说是他先得到的蝉,是我的,两人争的不可开交。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俩争吵的原因。是正浩先发现的蝉,叫来了好朋友新奇和一诺,新奇和正浩商量把蝉送给他的时侯,一诺把蝉抓到了手里并说谁先拿到的就是谁的。于是两人吵了起来。孩子们对蝉的兴趣非常大,都争着想看一诺手里的蝉。想了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告诉孩子们想不想让蝉生活在我们的教室里,孩子们高兴地跳起来,都赞成我的提议。户外活动结束,孩子们带着蝉回到教室,我找来一盆花,把蝉放到花盆里,孩子们不再抢了。接下来我问孩子们怎样让蝉长得更结实,孩子们有的说给它捉虫子吃,有的说给它树叶吃。放学我布置了一个任务,怎样让蝉更好的生长,鼓励孩子们回家了解蝉的生活习惯。第二天孩子们来到教室后的第一个任务,到花盆旁看看蝉长大了没有,观察蝉的变化。课前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蝉是吸取树根液汁存活下来的,有的幼儿告诉我,蝉唱的歌最好听,都称它是大自然的歌手,孩子们还告诉我说蝉脱下的壳能做药材给我们治病呢。

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去开启孩子的智慧大门,提高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随笔:手语风波


今天的课堂再上一堂语言课,内容是看图讲故事,为了帮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我边讲边演示着,孩子们听的可认真了,接着我请孩子们创编刚才的故事,只见琪琪没有讲述,而是在那儿手舞足蹈,同桌的小朋友都盯着她一个人看,看着她的表情和动作,我觉得非常生气,严厉地说出了她的名字,旁边的云云说:“老师,琪琪说这个图上的小朋友是聋哑人,她见过聋哑人,正在给我们打手语呢。”我看了看刚才挂图上的内容,可不是么,真的就像一个聋哑人的故事,我对着琪琪说:“你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都没有看见,你能把你的故事说给我们大家听听么?”“好的”。琪琪大声的说着自己编的故事,说完了,还说道:“老师,我昨天看了电视上有好多聋哑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还跟着学习了许多手语呢。”

都说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许多孩子的行为背后是美好的愿望和良好动机,我请全班小朋友跟着琪琪学习手语,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只要有耐心去观察了解,才能避免误读孩子的心。

中班教育随笔:电视风波


中午,看电视的时候,我总是习惯的要求孩子们,要安静,要静悄悄的,就算有很好笑的画面也只能小声笑笑就可以了。这天中午,我正忙着准备其他的事情,让孩子们走着看电视,即便有些声音我也没有去管他们,接着声音开始慢慢变大,我听到孩子们子在学习说动画片的对话。

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当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时,一个班级孩子讲话的声音分贝更是高,我们总想着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如何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却忽视了“动”的效果。学习的环境不同,所学习的到的知识内容也不同。

孩子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一句话也不讲的,孩子喜欢模仿电视角色中的对话,在没有对话的时候,孩子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当前画面的重要内容,这不正是一种学习的好机会吗,或许我们在无形中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要求孩子学会安静是对的,但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安静。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讲话的就是纪律好,常规好。就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再要求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点声音也不能发出来,而是要求他们认真观看,小声地说话,也要注意到后面的小朋友可能听不到电视机的声音,或者是会影响到他人!

教育随笔:拉臭臭风波


今天下班送完最后一个孩子后,刚准备坐下来,有位家长气冲冲地闯进班里来。生气的说:“老师,你怎么回事我们孩子拉裤子里你也不给我们换!”我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赶紧说:“不好意思,今天白天我就看见小宝有点难受,觉他可能想拉臭臭,可是劝了他好半天他也不去。直到快放学时我都关注着他担心他拉在裤子里,估计离园的时候他憋不了,我也没发现,真是不好意思,接的时候忘了跟你说一声了。”家长听了我的解释,表情有些缓和,我去抽屉给旁边给宝宝拿出换的衣服,搬个椅子放在宝宝身边,说“快让孩子换一下裤子,家长虽然有些不满,但手里已经在翻找干净衣物了。我们俩忙活了一阵,终于给孩子收拾利索。家长走的时候,我跟着他一直送出幼儿园大门,跟家长讲了一些能够帮助孩子愿意跟老师讲需求的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多鼓励孩子有事情找老师,家长的怨气全消,客气的跟我打招呼就走了。

从当了幼儿园老师的那天起,我就像一根绷紧了的皮筋儿,最怕孩子送走以后接到家长的电话。刚入班那会,看见班里那31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恨不得脚后跟都长上眼睛,可是,总有老师看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像今天的“尿裤子”事件一样,防不胜防。每年小班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不喜欢在幼儿园拉臭臭的孩子,比如,有的时候明明看着孩子的表情像是要大便,可就是不愿意去厕所,不一会就拉到裤子里了。其实拉到裤子里也不是大事,老师赶紧帮孩子换衣服,安抚情绪,很快也就没事了。老师最担心的是那些拉了裤子不和老师说的孩子,如果老师及时发现孩子表情不对,就能早早留意着孩子大便的情况:但要是老师因为其他事情没注意到,可能一时也发现不了。这不仅让孩子不舒服,也给老师的工作增加了新挑战。

当然,这时候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学习的阶段鼓励不能完全独立完成很正常。需要成人的及时帮助和鼓励

作为幼儿园老师,在小班新学期刚开始,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排便情况,对于不敢在园所拉臭臭的小朋友更要额外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另外,老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如厕小游戏、生活常规训练、腿部肌肉锻炼等方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比赛场上的小风波》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