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

06-01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案例: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要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虚心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了不起,感觉很好,就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其次,要为改进而反思;反思固然重要,但我们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应是为了改进而反思,要有改进、调整、行动的能力,反思出自己的问题后,要分析原因,思考改进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出一个行动计划,规定时间,在预期的期限内取得改进的实际效果。再次,要坚持每天反思,每事反思,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好写日记、周记、工作记录等,把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会促进自己进一步反思,渐渐地就形成了反思的习惯。最后,要努力达到较高的反思水平,低层次的反思水平只关注教育的现象,只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是什么”的结论,高层次的反思水平关注的是“原因分析”,是一种“为什么”的水平,如果教师的反思行为达不到原因分析的水平,就很难找到正确改进的途径。

二、要学会“教学反思”的方法

1、交流探讨。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教学的实际与体会,从中发现问题,或请别人就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发表意见,从交流中反思教学的得失。

2、对比研究。同样的课,我们可以去听优秀教师怎样上课,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进行比较。这样的方法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往往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想法。

3、信息研究。反思教学过程,想一想为什么某个问题幼儿普遍掌握得很好或者很不好,认真回想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yJS21.cOM

三、要学会撰写“教学反思”文章。

“教学反思”类的文章可大可小,我阅读过几十个字的反思文章,字字切中要害,实际上越短小的文章越不好写,要有较高的文字功力,我们不妨把反思的角度选择小一点,从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进行反思,力争把某一点反思得“透”一点;然后才练习写阶段性的反思文章,力争写成个案研究文章,通过对个案的反思来检测教学策略是否得当,从而深化对教与学规律的认识,提高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学反思”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实验性反思,教师以某一实验课题为依托,通过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将会使自己不再停留在简单地解释教育现象上,而是更关注教育现象发生发展的更深层原因,这时,你就会感觉你的知识已明显不够用,必将促进你更加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经过类似多次的循环往复,你必将从中学会教学和学习,你也必将会从一个“教书型”的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如能做到这一点,你已经是一个骨干教师中的骨干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案例:关于“魔鬼”的教学


一、案例描述:

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在示范画太阳,要求幼儿学习用蜡笔间色法画太阳。老师先画好了轮廓,然后示范怎样涂色,,老师用了玫瑰红给太阳涂,由于蜡笔涂色不均匀,陈宇航说:“噢!象魔鬼一样!”肖永鹏也叫起来:“嘻嘻!象魔鬼!”别的小朋友笑起来,小声的议论。老师停下来,生气地说:“嗯!小朋友学本领要认真,不能乱说话,是不是?”“是!”全班回答的很整齐,大家安静下来看老师继续示范。过了一会儿,魏嘉融又小声地说:“象魔鬼一样!”老师当作没听见,继续示范,示范完了,小朋友开始画画。

二、分析:

在这个美术活动中,当孩子提出了自己对画的感受“象魔鬼一样”,离开了教师原先的教育目的,教师为了按计划完成自己的教学,对孩子的这一想象,采取了否定、不理睬的方法,让教学继续按计划完成。其实这做法,丧失了教育的良机。我们看到当孩子提出这样的说法时,是有孩子对画的认识感受,虽然这个感受“象魔鬼一样”,离开教师预定的计划相差太多,但它是孩子在活动中自己体验感受,我们不妨听听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然后请孩子一起想法来纠正,甚至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进一步地进行新创造,相信这样的学习会使孩子在美术活动中真正表现自己心中的画。

三、反思:

从这个活动中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什么的学习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新《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强调孩子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体验,我们只有把教育教学活动定位于体验的“教与学”,才能抓住一个与孩子智慧相关的核心要素,点燃起孩子的智慧的火花.,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为儿童提供可共攀缘的“脚手架”。也许这样做,对我们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要注意我们不能犯的错误是一边放掉了许多促进孩子发展的可贵机会,一边却又在孩子并不需要的时候,强迫孩子学习。

案例:反思教学


背景:

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在这个总的课题下又延伸出了一个小主题:“好吃的蔬菜”,由于这种活动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而且是看的见,摸的着的,孩子特别的感兴趣,于是结合这个主题,我在预设英语教学内容时就安排了一些蔬菜类的单词,如:番茄(tomato)、黄瓜(cucumber)等等,还出示了一些实物,让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甚至是吃吃看,孩子的学习能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又趁热打铁的教了一首关于吃的数来宝,在幼儿基本掌握后,我就要求孩子们根据学过的单词对数来宝进行改编,原本以为孩子们在改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很快就运用学过的单词对数来宝进行了改编,兴趣异常的高,思维似乎也活跃了许多,在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教育活动中,真切的感受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教的轻松,孩子学的开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思考:

1、在没有实物情况下如何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2、主题活动究竟如何更好的与英语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使课程真正实现整合?

3、英语教学应该怎样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在活动中究竟该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分析:

在二期课改的促动下,我们的英语教学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更何况,语言的习得是需要环境的,虽然说三至六岁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但毕竟英语对孩子而言是陌生的,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孩子对将来学习的一种兴趣,我们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的知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学的唯一目标,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包括智力、情感、语言、音乐等多方面的,如果为了追求一时的结果,而抹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那么,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英语教学不应该把它作为一种任务强加于孩子,否则受苦的还是孩子。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适合孩子、孩子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内容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才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尽量为孩子创设好的语言环境,身体力行,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

案例:教学反思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给幼儿灌输一些成语不但能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教会幼儿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为幼儿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纲要》也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贯彻《纲要》的思想也发挥我的创意,使我制定了这节语言的成语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下来,让幼儿既能体验到运用成语的乐趣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也让我有以下几点的感悟。

一、教学新发现——创编成语操

有时候为了帮助幼儿记忆,如:“龙腾虎跃”在教学上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会做出其动作来诠释其意、记忆其词,这样会更形象的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幼儿也非常感兴趣,喜欢边说成语边用动作来表达,并且气氛相当活跃,利用这一点,我也跟着幼儿的感觉走,给成语创编比较形象的动作,这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让幼儿通过成语操掌握了一百个成语,所以活动的第一个为环节是让幼儿边说成语边做成语操来引出主体,单就这一个成语操就让幼儿如获至宝,幼儿非常喜欢边动边说,让动作帮助幼儿记忆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成语的方法,用一个动作就让幼儿想到了一个成语,比如我做一个吃饭的动作,就会让幼儿联想到许多成语,如:细嚼慢咽、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津津有味,色香味美,狼吞虎咽等等。我想着这以后还能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以后每次上体育课可以让幼儿先复习一下成语操来进行准备活动,让成语成为一种表演才艺的技能,幼儿也会乐其不惫,又加深记忆这些成语了,多好!

二、知识要巩固——现学要现用

教师在不断的教幼儿成语后,要让所学的成语在生活中发生作用,那就需要做到及时的巩固运用,这也叫成语活用。在教学中我出示大灰狼,他们会想到:穷凶极恶、狼吞虎咽,看到猴子他们会想到:上窜下跳、精灵古怪,甚至看到漂亮的女孩他们会形容为:亭亭玉立、如花似玉、出水芙蓉、小巧玲珑等等。教学活动完后,发现孩子们也会用一些成语来形容周围的事物。

在教学中我不放过每一个教孩子的机会,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引发出一个成语,如我做一个讲悄悄话的动作,可以让幼儿用“窃窃私语”来形容。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过生日,我让每位幼儿都说一个成语作为祝福送给小寿星,幼儿争先恐后的说了很多,如:万事如意,茁壮成长,岁岁平安,年年有余,一帆风顺······

三、渗透在生活中——正确引导幼儿

通过这次成语教学,幼儿对成语越来越感兴趣。但是幼儿在运用成语中也会出现一些因成语运用不当而出现的笑话,需要老师和家长朋友及时帮助纠正。有一次家长对我说他的孩子现在可以认识好多的成语了,有一次这位家长在做黄花菜,她的女儿看到说道:“妈妈!你在做‘黄花晚节’是不是啊?”。还会经常听到小朋友之间要是闹得不愉快,就会听到某某小朋友很气愤的说:“我不跟你玩了,我要跟你一刀两断!”随着幼儿成语量的日积月累,幼儿都有一种像把成语表达出来的欲望,出现用词不当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纠正的,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运用方法,不要滥用成语。

总之,通过成语的教学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堂《游成语王国》真的似乎把幼儿带进了一个成语的王国,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纲要》所说的要本着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的语言教学从这点出发或许能更好的让幼儿全面掌握语言。

案例:关于圣诞联欢会后的反思


前两天,我们班开始布置教室,迎接圣诞节那天的亲子联欢会。孩子们为这次联欢会做了漂亮拉花,还有的孩子把自己家的圣诞老人和小灯笼拿来布置教室,他们都觉得自己布置的教室最漂亮。

圣诞节那天,孩子们非常高兴的和自己的家长做游戏,表演节目,取自己的圣诞礼物,教室里到处都是欢乐的景象。

我们送走了孩子和家长后,开始收拾屋子。这时,班上三个老师几乎同时发现圣诞老人,圣诞树和几个老师做的小礼物都不见了。我们决定问问孩子。

第二天,我上早班。我问孩子们:“昨天开联欢会,你们高兴吗?”“高兴!”“可是,老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联欢会后咱们班的圣诞老人和圣诞树都不见了!”孩子们都不说话了。我接着说:“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是王柄辰从家带来得,是小朋友自己的。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可别的小朋友不经你允许就把玩具带回家了,你高兴吗?”我顿了一下,问到:“现在,谁能告诉老师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在哪?”教室里安静极了,几分钟后,陈佳旭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圣诞老人:“老师,给!”接着,几个孩子也对我说:“老师,圣诞老人在我家,明天一定带来!”我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于松林对我说:“老师,圣诞树被我妈妈扔了。”“扔了?”“恩,我妈妈把礼物和圣诞树都拆开了,看见里面都是泡沫和塑料就把它扔了。”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老师和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而家长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希望各位老师和家长,为了孩子请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文明的言行为孩子做一个好的帮样!!!

案例:关于“纸的系列活动”反思随笔


从杭州回来,受到“会开放的莲花”这个活动的启发,我在班里开展了关于纸的系列活动,先让孩子收集了很多种类的纸,然后做成标本投放在活动区内,装饰在墙面上,让孩子感知纸的种类繁多。还关于纸的来源、用途、性质等话题与孩子进行了多次的讨论,讨论中,当我问到纸有什么作用时,很多孩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可以叠飞机,我发现了他们特别喜欢用纸叠飞机来玩,于是,我就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他们回家搜集家中的各种纸,然后作一个飞行比赛,看看那一种纸飞机飞的最远,请助进行文字记录或是孩子自己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第二天,孩子们都欣喜的将记录纸和飞机一同带来了,用什么纸折的都有,五花八门,记录的形势也很多,可见家长参与的很认真投入,我们从孩子带来的飞机里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种在大家面前进行飞行比赛,以示公正,我把每一个飞机都投掷完了,问孩子们谁飞的最远,根据飞机落地的情况,一看就是报纸飞机飞的最远,我问孩子:为什么报纸飞机会飞的远呢,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应为它大。原来,比赛的飞机大小不同,报纸飞机最大,所以飞的远,孩子发现这样不公平,我们就把所有的飞机都叠成一样大小的,又进行飞行,结果发现卡纸的飞机飞的最远,孩子又提出:我也想试试的要求,于是我就请了几个孩子代表投掷飞机,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投掷结果都不一样,这是问什么?孩子们又分析出来,石誉文投掷的时候总是把飞机向下,所以飞不远,得出结论,飞机的远近也和投掷的人的动作有关,为了公平,就多请几个孩子投掷,结果才会公平,最后终于得出了结果,孩子们非常的高兴,可是为什么卡纸的飞机比别的飞的远呢?孩子们说:应为它重,他头大……(详见谈话记录)。

接下来我们又一起玩了纸船盛水的的游戏,水中花的游戏等,让幼儿对纸的吸水性有了一定的经验,随着活动的发展,为了验证幼儿对纸的吸水性的认识,我们又引发了用纸来运水的游戏,一般的纸都是怕水的,然而让孩子用纸运水?这真的是一个富有挑战的任务,对于孩子来说,既有挑战性,也有兴趣性,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纸,进行运水比赛,在这次活动中,孩子真是兴致勃勃,他们不去考虑纸的吸水性,也不去考虑如何更好的去运水,只是拿起一张纸就放到水中,尧起水就运,不是纸烂在水中,就是水洒的满地都是,真是热闹极了,不一会儿满地就都是水了,很容易滑倒,现场非常的乱,就听着水哗哗的漏着,但是孩子真的是非常的感兴趣,原本还策划用这个内容进行干部三项展示的,这种结果,似乎很不尽人意,大家都表示担心。我在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去运水呢?为什么和我想象的方法不太一样,我想的是孩子应该选择渗水慢的纸,折叠成容器,装上水去运,或者干脆改变纸的性质,运用辅助材料,可是孩子为什么没有想到呢?通过分析,觉得就是经验不够,关于水、容器的经验没有,所以无法迁移到运水中来,再加上又是比赛,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快速运水上,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如何去运,就开始了运水。其实孩子的表现是正常的,真实的反应。到底这个活动

能不能成功,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但是,孩子感兴趣,孩子的投入,给了我信心,我相信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一定会最终成功的。

于是,我又进行了相关的铺垫活动,让他们用纸来运沙子,如何运的多?如何不漏?让孩子收集纸制品,看看为什么纸制品就不怕水?孩子具备了这些经验后,再次进行运水,也没有比赛任务,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思考氛围,孩子们竟然完全不同了。我将这个任务告诉孩子后,先请孩子进行事先计划讨论,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给同伴听,也让自己有一个思路,然后就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去验证自己的计划是否成功,孩子小心翼翼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纸,大部分选择的是手工纸,用它来折叠成小纸杯或小纸船进行运水,还有的孩子在小纸杯的外面粘贴上透明胶带,还涂上厚厚的一层蜡笔色,想让他防水,臭臭与众不同的选择了宣纸来运水,他整齐的折叠了一艘小船,我问他,你这艘船能运水吗?他说能运,我说那你试一试,结果他刚盛上水宣纸就湿透了,他没有放弃,又用透明胶带修补,但是还是没有成功,这时他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张塑料薄膜的纸运水一点也不漏,也选择了这样的纸进行运水,结果成功了,他非常的高兴。在这次活动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的那种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看到孩子那专注的神情,那种成功后的欣喜,我在想,这个活动的目的达到了。

对于一个科学活动,什么样的才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以前想象的是完美,教师表现的完美才成功,通过这次“纸的系列活动”后,我知道了,对于科学活动来说,孩子感兴趣、孩子愿意做的,能让孩子真正体验到探索的活动就是成功的科学活动,也许最终孩子探索没有成功,但是至少他去尝试了,他学会了如何去探索,如何去用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才是科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即萌发幼儿的科学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探究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也使我对科学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科学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具备科学的探索精神

如果没有教师的坚持、教师的探索,也许这次运水活动在第一次那样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夭折的,作为教师,要学会面对每一个活动的成功和失败,尤其是在面对失败的活动时,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去探索问题的根源,坚持下去,才能和孩子一起成功。

二、科学活动,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洞察力,准确地分析孩子的兴趣走向

纸的活动是一个系列的活动,在谈话中、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探索中,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教育素材,然后冷静的结合目标去分析下一步活动的走向,例如:飞机的实验、水中花试验、纸船实验等,细细看来,都有一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关系,是探索的层层深入,这样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住活动的走向,才能引导孩子一步一步的发展。

三、科学活动,不适宜采取比赛的形势

科学活动,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如果加入了比赛的环节和因素,虽与大班的孩子来说,

争强好胜自然就排到了第一位,这样,就很难集中精力去探索和研究,只会追求一种时间效应,量的效应,不利于幼儿的探索,所以在科学活动中,要根据活动谨慎使用比赛的形势,以活动的最终目标为基础。

四、科学活动,教师要准确把握孩子已有的经验

科学活动是严谨的,孩子的思维也是严谨的,往往孩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都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迁移整合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一个科学活动的时候,为幼儿提出了一个任务让幼儿去完成,作为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任务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没有,前期要进行铺垫活动,循序渐进的进行,不要一下子布置出难度较大的任务,孩子的经验少,那么成功的几率会很小。类似我第一次运水活动的那种情况,以孩子当时的经验,这种表现是十分正常的,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对于科学活动来说,最好在一个活动中新的经验不要太多,这样更便于孩子总结、归纳、内化自身的经验。

五、科学活动,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重点

在第二次的运水活动中,孩子们在用纸制作容器的时候,我观察的很仔细,越看越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用的办法真的很多,但是当第一个孩子的容器做好后,运第一次的水时,我没有关注到,当很多孩子都开始运水时,我观察的中心还是在制作容器上,这时候,对孩子的指导,尤其是运水孩子的指导就明显的不够了,因此,孩子在运水的时候所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我了解的究不够清楚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科学活动一定要把握好观察、指导的重点,什么时候观察什么,什么时候在那里观察也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这样你才能更好的控制活动,更好的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

六、科学活动,要注意资料的积累

科学活动的资料积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培养幼儿自己进行记录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资料积累的意识,资料的积累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照片、录像、录音、谈话记录,甚至是孩子操作的原始材料都是保存的资料,例如用来做实验的小船、孩子折的纸飞机、运水的容器,在活动后都可以保留,并制作成题板,将活动的过程进行展示,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回忆已有的经验,便于幼儿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内化经验。

相信《案例: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学案例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