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过分依赖

06-08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学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如何动笔写一篇教育笔记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育随笔:过分依赖”,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育随笔:过分依赖

我们班有一位叫林的小朋友,已经上过了一年的托班,可是到现在上小班了,每天妈妈送他来幼儿园的时候,他还是要哭一哭,从一开学到现在,从来没间断过。每天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每天哭完了以后,到了幼儿园正常进行教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好了,不再有人哭了,他还是会有一些情绪,这让我感到奇怪,再怎么说,他都已经上了一年的幼儿园,应该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怎么孩子天天这样哭呢?

后来我向他的妈妈询问了一下,了解了一些情况,原来他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不怎么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早上在家吃完饭再来幼儿园送的很迟,中午很早过来把孩子接回家吃饭,下午也就不来了,根本就没有像现在这样把他放在幼儿园一整天。

而且,现在上小班了,妈妈还是丢不开手,早上来了以后,看孩子一哭,就舍不得走,站在窗户外面看着孩子,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一看到妈妈,就会哭的更厉害。

后来我就找到了他的妈妈,把他的这些情况都和他妈妈说了,他妈妈也表示,确实是因为有些放心不下,怕他吃不好,睡不好。想在那里偷偷的看看,看他是不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了,可是没想到,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帮到孩子,还让孩子不愿意自己独立,和妈妈谈过以后,妈妈表示,以后要在这些方面改进改进,后来,妈妈每次把他送到幼儿园以后,转身就走,一点也不留恋,哭就让他哭一会,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习惯,每次妈妈一走,孩子就开始哭,但是真的看不到妈妈了,过了两分钟,孩子也就不哭了,开始自己吃饭了,

并且每次在幼儿园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马上就对他们提出表扬,这样,慢慢的孩子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了,早上,妈妈送他来幼儿园的时候他也不哭了,还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回家吧,再见,妈妈也很高兴孩子能有这样的表现。

其实,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可以做好,家长并不需要去帮忙,去什么都替孩子包办,孩子自己能吃饭就让他自己吃,能自己完成的事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完成呢,这样,在孩子的心中还有一定的成就感,什么事都是你们帮孩子做的话,到最后,只是养成了孩子的一种依赖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爱依赖的孩子


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手工折纸课,要教孩子们折飞机,应该说飞机的折法不太复杂难折。本节课开始,我首先讲解了一下飞机的折法,让孩子们先认真的听,等我折完后,再让孩子们动手试着去折。可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手里刚拿到纸就喊:“老师,我不会折。”我奇怪的看过去,心想我还没折那!我笑着说:“先认真的看老师折,我相信你一定会的。”我开始教孩子们一步步的折,过了一会,又有孩子喊:“老师,我不会折。”接着把自己的折纸给了同桌的伙伴折。我走了过去,笑着说:“老师刚才看你听的很认真,不要怕折不好,自己先试着折折,有不会的地方,老师来帮助你。”他动手试着折叠了起来,有的孩子总想依赖他人,想要其他人来帮助他完成。

老师和家长都期望孩子们能自己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动手完成某件事,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利于激发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幼儿园安全教育随笔:不要过分限制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纵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

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教育随笔《家长过分保护对孩子的伤害》


身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很好,也都理所当然地想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不让他们受苦。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存在着很多过度保护的事例,那么过度保护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一、影响孩子的社会性

一个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是很难融入到社会中去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父母和最亲近的人,没有在交往中得到经验,自然也就会存在很多问题。一旦进入社会,不清楚与人交往的手段和方法,大概率会形成孤僻、依赖的性格,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他们只学会了小部分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这些道理中很有可能某些部分还是狭隘的。

二、压抑孩子的求知欲

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的很多能力都会被掩盖,甚至压制,他们无法舒适的施展自己的才能。父母若采取过度保护的态度,势必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予以满足,这样不但会压制他们对活动的动机,还降低他们对外界事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能力不能得到完全发挥。这样子的孩子在学习中,很难完全投入进去,注意力不集中的话也会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类似的挫折倘若越来越频繁,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自然也就不强了。

三、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家长过度保护,一旦到了应该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年龄,却没有丝毫为别人着想的行为,就会被人指责自私自利。很多孩子,在父母迟暮时依旧不会主动帮助父母,甚至依旧不断向父母索取,所以现在的社会上啃老族越来越多。一味的溺爱以及过度保护,对孩子没有丝毫好处,只会让孩子的人生变得不堪。

四、使孩子能力低下

替孩子包办打理好一切,会直接导致孩子的能力低下。因为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体验生活,所有想要的都会得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所退化。在本应该学习的阶段,却由于家长的保护,让孩子没有机会去尝试,在各个方面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这种爱护的结果势必是不好的。

父母一味地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着,这也怕,那也怕,干这个也不行,干那个也不许。不允许孩子“到外面闯荡一番”,连走出家门半步都要管着看着,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失去探索和冒险的精神,长此以往,孩子如何才能在长大后脱离父母的怀抱去独当一面。要想改掉过度保护,家长就得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

从现在起,试着让你的孩子去完成他们该自己做的事情吧,从小事做起,孩子们需要去经历,才能大声得说:“我可以做得很好!”只有在父母的信任与传授当中,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笔记:《我不再依赖您》


教育笔记:《我不再依赖您》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宝贝,很多孩子都是家长一手包办代替,致使导致了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遇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去解决。

中班下学期的孩子马上面临着上大班,有的孩子还不会自己穿鞋子、自己扣纽扣、自己擦屁股……这是一件让人值得反思的的事情。于是,在剩下的日子里,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会慢慢独立。

有一次,进图书角看书的时候,然然便跑过来告状:“老师,这是我先拿到的,洋洋抢我的书。”搬小椅子时,突然悦悦便喊:“老师,我明明搬过椅子了,可是怎么找不到了……”这样的场景,真的一点也不陌生,几乎是天天都能见到。当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告诉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

为了让孩子尽量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这一天,我和幼儿一起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有的幼儿说:“看见书本可以自己放回原来的地方。”有的说:“板凳没有了,自己重新搬一个就可以了。”有的说:“遇到问题,可以两个人说一说,不能打架……”经过谈话讨论,幼儿也想出了许多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之后,我和幼儿达成共识,遇到问题先自己尝试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找老师帮忙。自从这次讨论以后,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慢慢独立起来,这是值得开心与欣慰的!

孩子的依赖


今天下午,入园时间刚过,小朋友们都在户外活动,这时伟伟的妈妈带着他来到幼儿园,只见他边走边哭,拉着妈妈的手不肯离开,我走过去对他进行劝说,但一点用也没有,他妈妈没有办法,硬把他塞在我手里急急的走了.在平时伟伟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今天的表现让我意外,我想一定有别的原因.于是我把他抱起来,问他什么原因使他这样依赖妈妈.刚开始,他什么也不说,我便慢慢开导他,你今天吃饭了吗?吃的什么饭?谁给你做的?好吃不好吃等等,等他不哭了,我又问:"你为什么不愿意来幼儿园,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你了,还是别的原因,这时,他告诉我:老师,不是我不愿意来幼儿园,是我舍不得妈妈,昨天晚上我听妈妈对爸爸说她要出差,要去很长一段时间,妈妈走后我会很想她.于是我明白了他哭的原因,然后我拉着他的手对他说:妈妈有工作,工作需要她到哪里她就应该到哪里,你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要支持妈妈的工作,在幼儿园,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疼你爱你,关心你.等妈妈出差回来发现你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妈妈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这样吗?他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再找妈妈,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便对他格外照顾,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慢慢的,他对妈妈的依赖变淡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老师和蔼亲切的态度,使孩子获得满足,安全的感受,而正是这些满足和感受让孩子感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以依赖.

不依赖哭泣


每当来到教室门口,尤其是半日开放活动后,涵涵总是拖着家人不让走,在开放日前一天,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快要升入小学了,要学会勇敢,不要总是依赖家人,是不是?”说完就听到大家很有士气的回答:“是!”

第二天,开放日结束后,文文突然说道:“老师,涵涵又哭了,她不让妈妈走”。我一看她,正用着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让妈妈带我回家。其实从开学到现在,只要是周一她就哭,是因为太依赖家人了,哭有用吗?回答是没用。但是在孩子的想法中,他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每次他们有什么不乐意或者不愿做什么事时,只要一哭问题全都能解决。因此就造成了他们认为哭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她家人走后,也不吃饭,于是我要假装不在意她哭,走到她面前告诉她:“你不要哭了,妈妈回家吃饭去了,你很勇敢的,你可以像小鸟一样,白天自已飞翔找食物吃,晚上回家找妈妈。”说完后,她哭得更凶了,但我没有再安慰她,过了一会儿,她感觉自己没有指望了似的,哭声渐渐地小了,我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心软。否则她永远不会让妈妈或姥姥走,会认为哭是解决办法。这时候,小朋友们都在大口大口地吃饭,我就在那炫耀着:某某小朋友吃得真好,还有你吃的很香……不停地夸着其他小朋友,不停的说饭菜的香,希望他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了一会儿,我发觉教室里突然安静了,原来她不哭了。正准备吃饭了,见到此状,我高兴极了,“我说的吧,你可以的,你真勇敢啊……”鼓励她,肯定她是可以的。之后几天,她都是笑着跟妈妈或姥姥说再见。

这件事,我的处理方法虽然有点冷漠,没有管她让她哭,但是却帮她解决了不再依赖哭来解决问题,让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

过分的缠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小雨的妈妈来接他了,在他妈妈和老师谈话的时候,小雨闹着要玩手机,他妈妈就给他了。在他们要回家的时刻,老师提醒小雨妈妈要把手机放好,不要被小雨弄丢了。于是,小雨妈妈就把手机放在小雨的书包里,然后回家了。

谁知第二天,小雨妈妈就来幼儿园闹,说手机是在学校丢的,找了很久没找到,要幼儿园给一个说法,老师很无奈,明明是她自己把手机放进书包里的,她却说没有。

最后园长问小雨,有没有看到妈妈的手机。小雨说手机是在家里丢的。可小雨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硬是要在教室里找好几遍。最后不了了之。

又一次,小雨回家时,被他爸爸发现了小雨身上一点点的小瘀伤。第二天,爸爸妈妈带着小雨到学校骂老师,说:“你心怎么这么黑,连小孩都要用棍子打。”说完就到教室到处找棍子。怎么能找的到呢?老师根本就没打过小雨。最后小雨说,是自己起床时不小心弄到的。小雨的爸妈没理会小雨的话,不向老师道歉,把小雨放在幼儿园悻悻地走了。老师被这无理取闹的家长气的够呛。

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对老师过分的缠?在自己小孩面前俨然没有做好榜样,连对老师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谁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让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有没有想过小孩的未来?

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幼儿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在家里也是“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会使这样的孩子更加骄横,蛮横无理,有的家长会时不时的向老师们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希望老师们帮忙改改孩子们的坏脾气,当家长向我反映出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也挺纳闷的,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的孩子攀比心比较强,如果小朋友有的他也一定要有,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们也只能顺服,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老师的身上,而往往这些孩子最“害怕”的就是老师。我们班里有一个叫吕文慧的小朋友,她是一个有点内向但很善于表现得小女孩,她每天会穿的漂漂亮亮的,干干净净的来幼儿园,老师们都觉得她是一个好孩子,但是再喜欢也是有缺点,有让家长发愁的地方。他的妈妈跟我们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几乎每天来送她都会与我们聊聊,同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可爱的小女生,又一次我们谈到吕文慧,她的妈妈说:“我的这个宝贝真让人发愁,每天早上起来要换好几套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早上起来的很早,但是都把时间浪费在换衣服上了,连吃早饭都来不及了,不让她换就开始哭闹,不来幼儿园了,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穿的都比他漂亮,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希望老师帮我改一改她的这个坏习惯。”我说:“好的,没问题。”后来,在我们上安全课的时候,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把他叫上来了,问她:“今天早上吃饭了吗?”她说:“没吃”。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吃早饭呢?是妈妈没有给你做吗?”她委屈着说:“不是,是因为我换衣服换的,所以没有吃。”我摸着他的头说:“以后早上起床要听妈妈的话,妈妈给你买的衣服都是最漂亮的衣服,妈妈让你穿什么衣服你就穿什么衣服,有的时候是天气冷,妈妈怕你冻着就给你多穿衣服,你每天早上因为换衣服都不吃早饭,这样你的身体会不健康的,不健康你能穿什么衣服呢?”她听了我的话,开始抽泣:“老师,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妈妈给我穿什么衣服我就穿什么衣服。”我拍着她说:“这才是老师的好宝贝呢!”过了几天,她的妈妈对我说:“谢谢你了,姜老师,吕文慧最近早上早早就起来了,而且自己穿衣服呢,没有要穿这个要穿那个了。”我告诉她:“孩子不能太溺爱她了,如果一直溺爱以后会更管不了的。”每个做父母的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但在宠爱的同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宠爱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等哪一天你对她严格要求让反而觉得你是一个坏父母了,所以,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目中无人,并不能帮助他们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过分依赖》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