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纲要》指出,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喜欢与同伴交流,知道在与别人对话时要轮流发言,还能用短句进行讲述事件的经过,并能使别人听懂。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说话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我发现对于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来说,却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时候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要我象猜迷语去猜测很久,小班的孩子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常常是只会哭,不肯告诉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就算是几个比较会说的也最多说几个单字,想要他们把事情说清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了让小班的孩子在语言发展这一个非常重要又关键的时期真正学会说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的学习本领,我主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记得在刚刚开学一个星期的时候,我班有一个叫姚瑶的小朋友因为环境的变化,对我们老师和阿姨都感到陌生的情况下,姚瑶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一个人含着泪水坐在小椅子上不出去玩,当我们走过去和她说话时叫她和小朋友坐在一起的时候,她只是用含着眼泪的眼睛看着你,对你对她说的内容连点头摇头的反应都没有,更不要说坐到小凳子上听我讲故事了。
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别的幼儿都在教室外面活动,他们开心的在外面玩着圈和皮球,我隔着玻璃看见姚瑶在教室里面盯着梦子手里的皮球,满眼都是羡慕,我马上拿了一个新的小皮球走进教室对姚瑶说:“姚瑶,我们来玩皮球。”姚瑶一脸紧张地看着我,我笑着没有说话,只是把皮球滚到了姚瑶的脚边,姚瑶看着皮球动也不动,我又笑着说:“姚瑶,请你把球滚给我好吗?”姚瑶看了看我,眼神有点犹豫,我笑着对她点了点头。然后张开了自己的双手,姚瑶终于蹲下来把前面的球一推,球滚到了我前面。我马上笑着说:“谢谢姚瑶哦!”这时,我看到从来没有笑过的姚瑶竟然对着我笑了笑,我马上说:“姚瑶,我还要玩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到外面玩吗?这里太小了!”姚瑶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我走过去,轻轻地拉起她的手说:“来,我们和小朋友一样到外面去玩。”姚瑶竟然没有反抗,任我拉着她的手到了教室外面。那天,我在和她玩球的时候不断地和她说话,虽然他没有回答我,可是她在玩球的活动时一直在开心地笑, ,玩球的结束后当我让他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时,她竟然也没有反对,乖乖地坐在了小凳子上。
在以后的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总是有意地和她多玩玩,还特意的去摸摸她的小手,亲亲她、抱抱她,常常用亲切的语言和她交流,经过一段的时间,姚瑶终于会在我和她说话时回答我的问题了,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还能够在全班的小朋友面前念新教的儿歌。姚瑶在宽松的自由活动中变得愿意与人交谈了。
二、注重在讲故事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让小班的孩子把话说得清楚、说得完整,就必须让孩子积累一定的词汇,孩子词汇的积累不是靠一个活动或几个活动就可以完成了,而是需要在各类语言活动中不断丰富积累的。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很少,所以他们的词汇也很贫乏。因此,我注重在各类语言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参加了大班组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后,我们班的孩子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和自己学讲故事。散步前的一段时间就成了我班的讲故事时间,每当孩子们自己上来讲故事时,我就让他们先要向大家问好,再要介绍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今年几岁了,故事的题目是什么。而每次我自己讲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都会说:“今天,我讲的故事是……。”等我讲完了故事,我会要求孩子们说一说今天我讲的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上去讲故事都不会自我介绍,只会说一个题目,这时,我会一句句地教孩子们说完整话,让孩子知道话要说完整。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模仿,他们现在上去讲故事都会这样介绍:大家好,我是小(1)班的XXX,今年X岁了,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叫X。有的小朋友还会加上一句:希望大家喜欢我。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这一语言活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各种有趣的事情,还增加了词汇量,说话清楚了,完整了,自信心也增强了。
三、注重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因此,我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开设了两个娃娃家和好几个活动区域。
在一开始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在娃娃家只知道要扮演娃娃家的妈妈或者是娃娃家的爸爸,而且在游戏时也不会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就是在娃娃家走来走去,要么就是“妈妈”给“爸爸”吃东西这样的肢体语言。于是我在幼儿玩过游戏后请幼儿回去观察爸爸妈妈在家要做些什么事情,在吃东西前会怎么说。在玩游戏时我又以客人的身份去做客,和他们在游戏时交谈,引导他们在游戏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做的事情。还生成了“小主人、小客人”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开展“鸭哥哥请客”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游戏时知道怎么去做好娃娃家的主人和客人,怎样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获得了游戏的乐趣,更重要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总之,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在一日活动中鼓励、激励孩子们大胆地开口说话,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
正确的把握游戏时间发展幼儿语言,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游戏无疑最具有吸引力的,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是最高的。在游戏前,可以先询问幼儿的意见,对于游戏活动和游戏内容让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引导幼儿去探讨和沟通、交流,以确立一个游戏主题,一方面幼儿全面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幼儿思维,发挥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学会用语言去表达想法和建议。在游戏中,游戏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融入游戏中,让他们借助游戏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知。
如:在进行人物角色扮演中,每一个幼儿对于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在游戏活动中,对于幼儿对角色的理解和表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幼儿站在角色的立场,用角色的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去表达,多听听幼儿的声音,多给予幼儿表现如:在进行人物角色扮演中,每一个幼儿对于自己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在游戏活动中,对于幼儿对角色的理解和表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幼儿站在角色的立场,用角色的形态和语言表达方式去表达,多听听幼儿的声音,多给予幼儿表现的平台,多参与幼儿沟通和交流中,以重视幼儿自身的发展和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在游戏后,让幼儿对游戏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幼儿提供练习说话和自评的机会。如:你们今天玩什么了?玩的开心么?等等,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穷”、“停顿”等情况,一般这种情况是幼儿回忆或组织语言的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又要耐心,不能随意打断,可以适当的从旁进行引导,让幼儿能够通过语言进行完整的表达,并且对于幼儿的表现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表现欲和表达动力。
在幼儿进行语言表达时,对别的幼儿要进行约束,培养幼儿善于倾听和良好的沟通习惯。
区域活动游戏是对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最有帮助。原因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现实场景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再现。能帮助孩子们仿习社会性行为,有利于他们按自己的意愿与兴趣自主开展游戏活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张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运用中进行的,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愉悦情绪体验,有利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让幼儿获得语言经验的区域游戏活动。因此,要想使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获得有效的经验,就要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游戏活动,在与区域游戏活动提供的语言环境充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纲要》为准绳,积极探寻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着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获得语言内容的经验,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教育作用,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与不同区域游戏活动的种类以及教育作用来选择、指导游戏活动,不同区域游戏的目的性各不相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选择不同的区域活动游戏并加以科学化的指导,尊重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保证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不同区域游戏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到轻松、愉快,对同伴友爱、谦让,发挥创造性,彰显主体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当幼儿谈论妈妈或西瓜时,幼儿们所说的是某一个或若干个话题,便是所谓的语言内容。
研究认为个人化的语言话题常常受三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文化背景和语言种类的制约。其二是儿童发展规律的制约。比如,虽然三岁幼儿与五岁幼儿都具有玩球经验,但他们谈论的话题内容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其三是语言环境的制约。来自不同居住区域与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会有各自熟悉与喜爱的话题。
幼儿语言内容的发展取决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在记忆中表征的有关世界上各种物体和事件的信息),幼儿的生活内容(周围人、物和事件)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鼓励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民主的语言交往环境,有效设计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要注重不同区域游戏活动的场景布置、空间的设计以及各种游戏材料的选择与合理搭配等。充分尊重幼儿,以支持、肯定、接纳、鼓励的态度,给幼儿们信心与支持,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充分地释放自己、表现自己、发展自己,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要积极采纳并吸收幼儿的建议并邀请幼儿一起参与不同区域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保证幼儿的自由、和谐发展,让幼儿积累游戏活动的有关知识,活动语言内容的经验,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主动发展。
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获得语言形式的经验,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形式是指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系统和系列规则。幼儿应掌握的语言形式包括:
1.语音(含音素、音节,同时包含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2.词法,幼儿在学说话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掌握大量的词汇,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体词汇和介词、连词、代词等功能词汇,以及这些词汇之间的组合关系。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变异词汇,例如,变异的动词、名词等。
3.句法,即幼儿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应掌握的关于组合词变成句的方式。
语音、词法、句法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语音与词汇之间密不可分,紧密相联,词汇与句子结构相联系在一起。认识语言形式的这一特性,对于设计和组织区域游戏活动尤为重要。
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经验。一般来说,幼儿需要获得如下几方面的语言运用经验:
1.了解语言在交流中所能发挥的各种功能,以及为了发挥其功能而使用的适当的表达方式;
2.对要求随时调节语言使用方式的语境和听者的特征有所知觉,能敏锐地察觉其中随时发生的变化,包括对听者反馈的敏感;
3.知道适合于不同听者和角色特征的各种语言使用类型,随时调节语言的清晰度和礼貌程度;
4.能从各种语言的使用方式中推断出说者的意图,并能作出相应的回答反应。
总之,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要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设置多样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这样,幼儿在运用语言的具体情境中,学习考虑说话情境的参与者和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充分意识到选择说话内容与方式能改变说话人与听者的关系等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们通过交流讨论,将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组、提升,不断丰富一些活动的经验。幼儿们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不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面对游戏活动中产生的问题,能有效地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去解决,使得游戏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而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有效的载体,以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交换信息都离不开语言。2~6岁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语文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须为其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
语言能力包括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我园地处边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幼儿语言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表达能力。在表达能力发展中存在“语言组织能力差,讲话声音小,表现能力弱且不敢、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等问题,这些问题仅靠平时的语言教学是解决不了的。为此,我选择了创设语言环境作为切入点,巧妙地运用语言角引导幼儿学习,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角的创设
语言角不同于图书角,图书角是单一的只供幼儿阅读的活动角,而语言角是经过精心设计,能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综合性活动角。《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个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在创设语言角时我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针对幼儿的兴趣及学习能力,把幼儿喜爱的手工、表演及游戏等内容融入其中,并在语言角设置了以下物品:
1.书刊:完整的幼儿读物;
2.表演物:木偶、指偶等各种玩偶,动物头饰;
3.手工用品:小剪手、胶水、水彩笔,废旧零散的儿童画刊、旧挂历;
4.其他:录音机、录音带(故事、儿歌等)、空磁带、磁性教具。
二、语言角的应用
(一)开放语言角
以往设置的活动角,只限于活动室内的某一角落,而且强调幼儿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这个活动角。而语言角则是开放的,并从空间、时间、对象三个方面开放。
1.开放语言角的空间,指不把幼儿局限在一个角落,而是可以到处“客串”,开放空间的要求是幼儿必须在自己结束活动时把从语言角中带出的物品放回原位。
2.开放语言角的时间,指不把幼儿局限于某一时间内,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需要把时间放宽,可以是课间也可以是离园后的一切时间。
3.开放语言角的对象,指不把进入语言角活动的对象限定在幼儿身上,应根据需要,对教师及家长同时开放语言角。
例如:一个幼儿想把自己创编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而他要借助木偶进行表演,教师应支持他把木偶带回家,第二天再把木偶带回幼儿园,并要求家长记录幼儿讲述内容。
(二)正确把握教师在语言角中的角色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应根据教育需要进行角色定位与转换。教师在语言角中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多重角色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即:要有敏锐的
观察力,通过对幼儿及活动的观察与分析,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
例如:我班幼儿娇娇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一次娇娇正在语言角给小朋友上“数学课”,我就以一个小朋友的身份加入其中,娇娇则以一个“小老师”的身份与我交流,正是对娇娇性格的正确把握,让我成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且不影响娇娇的“正常教学”。
从这个事例中,我觉得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转换尤为关键。无论教师以哪种角色介入幼儿的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介入不应该给幼儿造成压力,而应带给幼儿一种动力,促进幼儿发展。
三、语言角的作用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语言角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富有趣味性、游戏性、互动性、实践性的发展空间。教师引导幼儿有效运用语言角的各种物品,让幼儿在娱乐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一)通过复述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言角中摆放幼儿熟悉、喜欢的图书及故事录音,如:《白雪公主》、《拇指姑娘》、《青蛙王子》等,通过反复听与看,幼儿在复述故事时大多使用原文语句,在表达过程中,能用完整的句子连贯讲出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不仅能让幼儿说完整的话,还能让幼儿感受其中优美的词句。例如:《白雪公主》中,幼儿通过看图书及听故事录音,不但能用原文中的句子完整地讲述故事,还能用不同的语句和语气表现公主温柔大方的美丽形象及王后心狠手辣的恶毒形象。
(二)通过游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对幼儿掌握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指望进行大量说教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在于使其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游戏就为幼儿语言的实践提供了机会,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运用已经掌握的简单句,把它们结合起来,以便表达更为复杂的意思。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妈咪爱婴网教案频道]
然而我们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然而,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呢?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作为班主任,我一直都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积极与配班老师达成共识,同心协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几年的幼教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与语言交往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这有赖教师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在班集体中我一直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小班开始,我就坚持这种做法,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仅这样,还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在课外,我也不放弃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我都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在这种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里,经过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因为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在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
因此,平时我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例如:在《小鸡在哪里》故事里的几个动词:小花鸡蹲在盆子里,小黄鸡钻在椅子下,小黑鸡站在石头上,小白鸡躲在树后面。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我就请四名幼儿分别做蹲、站、钻、躲的动作,使幼儿初步理解这几个动词的含义,然后又通过游戏的方法,将“蹲、站、钻、躲”进行消化。又如在《会爆炸的苹果》的故事中,学习:“勤劳的”小猪、“狡猾的”狐狸这两个形容词,在幼儿理解词义后,我利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动脑筋,尝试运用这两个形容词去讲述:勤劳的…… ;狡猾的……。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幼儿的词汇量不断增多,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呢?这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我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话,如:在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和《百货商场》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请问你要买什么?”“我要买……”,“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我还经常利用一些复述故事、仿编诗歌,如《小猫钓鱼》《小猴卖圈》《三只蝴蝶》《云彩和风儿》《梳子》等等,在这些有趣的故事里,首先让幼儿理解故事里面的重点词、重点句,然后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小猫钓鱼》的故事中,我和小朋友一起讨论,讲述:小猫钓鱼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结果一条鱼也没钓到。接着我就要求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有的孩子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并进行讲述。“上课时,我三心二意,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看看那,结果什么也不会。”这样练习,对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
另外,还利用创编诗歌的方法,让幼儿把话说得更加连贯、流畅。如仿编诗歌《云彩和风儿》、《梳子》,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幼儿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我抓住幼儿这一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按诗歌的格式,创编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样子。如,有些幼儿编到:天上的风儿真能干,天上的云彩真有趣。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小蝴蝶,蝴蝶飞呀飞,飞到花丛中找朋友;吹呀吹,云彩变成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想要捉害虫;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大象,大象正在河里高兴地洗澡。……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当然,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去做,这就要靠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去发现、去总结。
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人类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
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在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关键期。因此,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形成一个敢说、爱说、多说、会说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也应当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不仅促进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的发展,而且也帮助他们做好学习书面语言的准备工作;不仅提高幼儿日常交往语言的水平,而且锻炼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语言能力。下面结合实践中,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与作会:
一、建立融洽良好的教育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调节驱动幼儿内部动因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心理上的沟通,关系上的平等,它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去发挥。著名教育家赞可天说:“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教师对幼儿要关注、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信任、多表扬、多鼓励及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只有在幼儿从教师的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爱和自己的价值时,才能体验到听的乐趣和满足,才会获得说的勇气和自信,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与帮助。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参与幼儿的对话,努力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尊重他们的良好愿望与建议,尤其是比较小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甚至是不懂,作为教师更要多与孩子沟通,为他们创设自由表达、自由发展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到幼儿园少有压力、少有拘束,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在良好的气氛中乐于交流、敢于表达。例如:幼儿午睡前或上床后他们会叽叽喳喳地讲话、呼唤同伴,玩一些小游戏等等,有的会请求教师帮助,有的向同伴或教师讲述某件事情。这时,教师不必加以阻止,可稍微在适应的时间给予提醒安全或其它注意的问题,因为这种同伴间和师生间的相互交谈,可为幼儿提供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尽量在这种良好的语言教育氛围中,培养幼儿“敢说、爱说”,把握好语言表达的机会。
二、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探索和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没有了兴趣,再重要的学习活动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幼儿年龄小,他们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若运用外部压力迫使孩子被动说话,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引起厌学情绪。孙子所言极是:“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进而才能“乐在其中”,达到“乐于”的境界。因此,能否激起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此,教师更要采用多种形式调节调动孩子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新颖的情景来引导幼儿“说”。
1、语言教学情景化。大部分语言教学内容,如故事、诗歌、看图讲述等都是叙事性的,具有不同的背景、人物及情节。在教学过程中,除利用挂图、贴绒、录音机等直观教具外,可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把这些情景内容情景化,化静为动,让幼儿在表演活动中练习口语。如故事《狐狸和兔子》教学中,我引导幼儿先理解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还用了简单的道具(大积木、椅子、桌子等)布置了一间房子,让幼儿分别戴上狐狸、兔子、小狗等头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又如看图讲述《奶奶、对不起》教学时,在幼儿理解图片内容之后,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奶奶,另外请两位小朋友扮演小明和小刚,进行表演和对话练习,幼儿兴趣就很高了。
2、利用游戏情景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重要形式”,因而都是要利用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中大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好胜心理,安排一次小辩论活动请幼儿把自己组获胜的理由讲出来,看看谁说得有道理,随机的辩论活动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都可以形成一种刺激,能引起幼儿说的反应,而在活动中,自由交往,这就为幼儿提供了随意说话的机会,他们在活动时心情舒畅,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例如我们创设一些区域,让幼儿在特定的游戏情景中出于对各种角色之间联系的需要,相互间自然地进行对话,这种以游戏的形式相互交往,使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不爱交往的孩子有意无意地说得多了,交往也多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常用角色的口吻去与幼儿聊天,耐心猜测幼儿表达的意思,并用正确的普通话讲述,诱导幼儿不知不觉地说起来,不会觉得别扭。
3、抓紧日常生活有利的情景
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一些突发的情景,教师可灵活抓住这些情景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例如:全班幼儿在上课时,忽然下起了大雨,于是可让幼儿说说“天气突然变成怎么样了?”等等一些观察的问题,启发幼儿对这些情景的兴趣,就会兴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谈起来了这种特定情景下的随机语言练习,幼儿印象特别深刻,特别喜欢说。
三、增加口语练习的形式
日常交谈。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幼儿来园,饭后、离园等分散的时间,有计划地和幼儿交谈,让他们说说看到的或听到的新鲜事,或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说,与同伴交流。多带幼儿到外散步,谈自己的所见所闻,久而久之使幼儿积累口语表达的经验,培养表达的良好习惯。
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多说。每天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将感受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大胆的集体面前表达出来。如:生日会、故事会、猜谜会等等。让幼儿在语言实践中多多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四、从会模仿到会仿编,让幼儿学会说。
1、会模仿。
(1)成人的榜样模仿。语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成人间的谈话、与幼儿之间的交流,都给幼儿起着语言示范,而模仿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种重要的内化能力。班图拉曾经讲过:“儿童学习语言、获时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与模仿。”幼儿的模仿力极强,他们会把所看到的各种活动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榜样,不管好坏和对错,他们常盲目地模仿成人,这就要求成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2)动画片模仿。利用动画片让幼儿模仿也是一具很好的教育方法,由于幼儿的口语发展是从具体形象的语言模仿过渡到创造性的语言发展过程,而动画片连续的故事情节,丰富的表情,悦耳的音乐,对话深受幼儿喜爱。这种具体形象的动画片软件,符合幼儿的感知韵律,为什么语言的模仿提供了条件。
2、会仿编。
发展幼儿表达能力是进行语言教育的目的,要让幼儿由敢说、爱说、多说到会说,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幼儿才能自己组织语言正确地表达。幼儿思维具体形式,利用看中说,做中说,想中说的方法进行仿编活动,让幼儿感受、了解语言的结构,仿照创造出新的语言内容,达到会仿编。这一过程,幼儿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而熟悉和了解语言运用的规则,掌握语言的形式,最终达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以上只是我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中的一些点滴体会,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空白点,需要做新的努力,新的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人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人类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训练的结果。
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加强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帮助幼儿较好地发展语言方面的能力。
教师是幼儿“说”的镜子和向导
小班幼儿处于“模仿期”,经常会“照葫芦画瓢”地讲述老师讲过的故事。所以,老师的故事表述就是孩子“说”的一面镜子,老师在讲述时要给小班幼儿一个正确的示范和向导,帮助幼儿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
1.引导幼儿进入“想说”的行列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都听得清楚;速度适当指的是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老师声情并茂的展示,才使孩子有了模仿的对象,激发了孩子模仿的兴趣,展示出了孩子“想说”的状态。
2.激发幼儿步入“敢说”的队伍
故事一定要新颖,不要总沉寂在传统的故事中。虽然过去的童话、故事都比较经典,但大多数家长已经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了,所以孩子们就失去了对这个故事的期待,少了一些新鲜感。这时,作为老师的我,就将小班的传统故事《小熊请客》适当地改编了一下讲给孩子们听。刚开始时孩子们还以为是听过的那个《小熊请客》,感兴趣的人很少。可是,当我真正开始讲述时,发现他们都非常投入地在听我的故事,和我一起感受新故事中的小熊请的不仅有小猫、小狗,还有狐狸。为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狐狸变好了,小熊就请它了!”“狐狸救小熊了!”“狐狸饿得不行了,小熊就请它吃饭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故事有了惊喜,有了悬念,自然而然就激起了他们“敢说”的意愿了。
为幼儿创造“敢说”的环境
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在集体场合更不敢展示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们要多为幼儿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强他们大胆表现的欲望。
自信心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就应该为他们设计一些轻松愉快的说话环境。例如,讲完故事后,给幼儿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乐于与别人交流。久而久之,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提高,而交往活动中“语言”的运用能力也随之增强了。
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一开始直接面对集体发言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在故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孩子的一举一动,多请他们回答问题,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有时候,他们并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不敢表达。教师要为他们创造宽松自由的表达氛围,激励他们敢于说话,敢于展示自我。
家园合作是幼儿“愿意说”的支持和动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的言语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引导家长科学育儿,争取家园共同配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的图书漂流活动中,每个幼儿带来三本书与大家分享。一本本引人入胜的图书就像一艘艘小船,开始了它的漂流旅程。活动中孩子可以阅读到更多的图书故事,把分享的图书带回家。“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孩子给家长讲故事”的形式增加了孩子讲述故事的次数,给孩子提供了更多“愿意说”的机会。图书漂流活动不仅为幼儿搭建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激发了幼儿爱书的兴趣和读书的热情,而且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应重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个时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孩子一生的语言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和机会,并通过与孩子交流、互动不断扩展幼儿的语言经验,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一)营造温馨的家庭亲子关系。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为孩子创设平等的语言交流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推动作用。如:家长要创设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与孩子一起参与问题的讨论;吃饭前,让孩子说说今天的饭菜和自己的喜好;睡觉前,跟孩子道声晚安,让孩子把一天中最开心的事说给自己听;外出活动后,让孩子说说自己勇敢的地方在哪里,又学会了哪些本领,活动后身体的感觉是怎样的等。这样的语言交流,不但为孩子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树立良好的语言表达典范。孩子会模仿他们听到的语言模式。父母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会成为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翻版。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扮演“爸爸”,请小朋友做“孩子”,其一言一行活脱脱是“爸爸”的样子。因此,父母的语言规范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每一位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将语言表达得诚恳、温和、妥帖和幽默,注意语调的亲切、委婉与平和,同时还要关注语言的规范和语言的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家长语言规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家庭中成人语言的音量控制。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发生语言失控,语言表达声嘶力竭。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语言表达亲切、得体,孩子的语言表述也会优雅而文明。
(三)创设一个“专注”的家庭环境。孩子往往喜欢一个故事反复听,即便只有很简单的几句话。那么家长就要反复地讲,讲几遍后可以反过来要求孩子讲给大人听,这时是最关键的,不管他们讲的多慢或是牛头不对马嘴,都尽量不要插嘴,一定等孩子讲完后再说,多鼓励,少批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孩子一生受益。
二、抓住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契机
幼儿的语言模式和词汇是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家长应多为孩子创设扩展语言学习经验的活动情境
(一)说说一天趣事。每晚睡觉前,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这对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引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家长还可以这样做,把睡觉前的“舞台”交给孩子,让孩子来说“一天新闻”、“一天趣事”。在表达的过程中,孩子就会激发讲的欲望,并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可谓“一举两得”。
(二)播放美文欣赏。家长可选择适合孩子的美文,在家里无意识的播放,让孩子欣赏,对文中出现的好词、好句,进行适当引导,进行学习和运用。
(三)表达内心感受。每个孩子都有喜怒哀乐,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有时默默无语,有时喜笑颜开。家长要发现孩子的情绪情感的变化,让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不开心”。一方面可以释放孩子的压力,分享愉悦心情,另一方面,也是孩子语言表达的良好机会,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进行语言指导。
(四)表达思维过程。从幼儿的认识特点出发,学习的前期阶段是以操作开始的感知为主的感性体验。家长应增加语言的调节作用,使感性认识逐渐清晰和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应该仅仅关注孩子作业的结果,更应该去了解孩子思维的过程,而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就可以从中窥见幼儿思维发展的水平。
(五)开展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家长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孩子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
幼儿时期是人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受后天环境、个性、主动性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应用多种方法让孩子在语言方面得到主动发展,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喜欢《教育随笔:幼儿表演游戏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表演游戏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