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
韦铭是个上学期才转来的小男孩,刚来的时候,挺规规矩矩的,有时还显得很沉默,一付心事重重的样子。可是没过多久,他便开始显现出“本性”:课上课下时不时去招惹旁边的同伴,惹得大家怨声载道;喜欢不顾时间地点地玩自己的玩具,往往大家都整队好了,他还在慢吞吞地弄他的小玩意;喜欢在小椅子上不停地扭动身子,摸摸这碰碰那的,一副懒散迷蒙的样子……这样的一个孩子,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常规秩序,我和班级老师曾经教育过多次,奈何收效甚微,当面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一转身却故态重萌。
目标与措施:
目标1:具有良好地规则意识,能够遵守班级的各项规则。
措施:
1.通过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活动,帮助其了解班级的各项规则,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规则意识。
2.随时发现随时教育,即根据孩子出现的违反规则现象,及时进行制止与教育。
3.赋予任务。在孩子担任小组长期间,多多鼓励多多支持,使其享受到遵守规则带来的快乐。
4.与家长联系,让其在家中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参与家中的一些任务之中。
目标2: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地玩,学会友爱谦让、团结合作。
措施:
1.勇于交朋友。鼓励孩子多多与同伴交朋友,一起游戏。
2.善于交朋友。在与同伴游戏中,引导幼儿遵守同伴间游戏的规则,知道友爱谦让的小朋友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3.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平时不要太宠爱孩子,遇事多与孩子讲道理,使孩子能够明事理,不无理取闹。
目标3:能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措施:
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眼神、身体动作等暗示手段,随时随地地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积极开动小脑筋。
2.在操作活动中,多多帮助孩子,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与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在家中多与孩子做些有关学习的游戏,帮助幼儿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在交流中提升规则意识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是由儿童们自己商定的,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区域活动体现了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规则的制定,需要老师和孩子一起来完成。并在游戏中不断修改与完善。例如,在表演区活动中,开始时孩子是漫无目的地各自玩耍,一会儿就觉得没有意思,于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商量最初的游戏规则:谁负责化妆、谁负责照相、谁负责表演、谁负责乐器演奏,在游戏中,孩子们自己确定规则,自己解决问题,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他们相互影响,不断磨合,以自己的方式构建着游戏的程序和规则,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创造性。由于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就更具约束力,其规则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但是幼儿生活在集体中,与同伴进行交往,遵守集体的规则,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自己对集体的作用。为此,老师设的一些让孩子之间有交流、有碰撞的团体游戏,而尽可能避免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体活动。如在手工区“我是小巧手”的活动中,为了增加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编织、一人帮助,不仅加快了编织速度,还培养了相互配合的能力。通过游戏,幼儿知道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知道游戏的快乐是由大家创造的,要想快乐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
幼儿通过游戏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如在建构区搭建“美丽村”的游戏中,“美丽村”的工程还没有完工,忽然有一个孩子提议改搭汽车,这个建议马上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经过协商,孩子们决定先搭完“美丽村”,再搭汽车。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使用规则来减少矛盾。通过游戏中的冲突与合作,孩子们体验着规则的公正与互惠。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满足幼儿交往需要的活动空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提升规则意识。
教育随笔: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演员
教师真的很值得敬佩,教师的职责很多,教师的事物很杂。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演员,学校是他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扮演着众多的角色,诸如: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等等。舞台赋予了每一个角色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我们教师用心细细琢磨角色的精髓,将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当然,这绝非一件易事!就拿教师,尤其新教师,要做好一个研究者来说吧。新教师入职之初困惑和问题是比较多的,他们不知所措于课堂教学,繁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焦头烂额于学生的调皮捣蛋……他们也想做个好的研究者,却发现自己原来已经如此身心俱疲,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做科研的理由。“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而我们究竟该怎样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我想我们得学会更加聪明的工作而非更加努力的工作,教师事务再繁忙,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协调好。当然,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科研是孤立于教学之外或与之平行的第二职业”的话,那么,你也许不会扮演好研究者这个重要的角色。听了丁校长的话,至少我有了一种意识,那就是——我要把我的研究工作贯穿于我的日常教学中,从孩子中来,用在孩子上。
给大家出个问题:搞科研就是写文章吗?这是丁校长抛给我们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个很有价值的。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搞科研就是写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写论文并不在于会不会写的问题,更在于教师的观念问题。科研是经验的梳理、提炼,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它是解决宏观问题,解“远忧”的,而不像写文章那样也许是一些经验的总括。
这几天的讲座听了不少,每一次我都会有一些收获,每一次我都会觉得自己要努力做好的又多了一些。虽然我知道要做好不容易,但是我不会放弃,一件一件努力做好,一步一步踏实地前进,我想就算我是一只龟,我也会赢过兔子的。当然,如果可以做兔子,我不会傻傻的选择做乌龟,而是做一只勤劳的兔子,将兔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
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宽。在这个舞台上,我会从配角演到主角,从一个角色演到多个角色,为了我的观众,我会做一个好演员。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在今天,一个五岁的孩子给我这个二十八岁的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哲学课,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深刻意义。
今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涛涛非常沮丧地走到我面前,低着头,不说话,手使劲地拧着衣服,我用手摸他的衣服,果然湿了,全部都湿了。我轻轻地问他:“衣服为什么湿了?是不是洒水了?是不是开水龙头的时候,用力过大,把水溅得满身都是?”他一直低着头,红着脸,支支吾吾不说话。我接着问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涛涛还是不说话……
百问不答的小朋友,真是让老师烦躁死了。于是我便想当然地认为,责任在他自己,不然为什么不说话?不然为什么不告诉我原因?这个时候我真想发火,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快放学的时候,他居然全身湿透,他的家人会怎么认为?是我在一天中没有照顾好孩子?如果孩子因此感冒怎么办?一整天,我很辛苦,可是这一整天的辛苦,都会因为孩子的衣服湿透了而被否定。
这个时候,我正要发火,但看着他噘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给他一个思考的时间,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给他换下湿了的衣服,告诉他:“先穿老师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换下来。”接着,我开始揽着他,耐心地等。一分钟过去了,涛涛终于抬起头,说话了,他说:“老师,我刚才大便了,水冲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冲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洒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冲下去了。”
我瞬间凝噎。
涛涛接着说:“这样就不臭了。”
我紧紧地抱着涛涛,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差点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伤了孩子的心。
涛涛也紧紧地抱着我,向来,孩子抱我总是紧紧的,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们总是因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当然,并且把这个想当然当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们这些自以为是伤过孩子多少次心。
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吧,也许他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幼儿,才能教育好幼儿。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走进幼儿的心灵,拨开幼儿眼前的迷雾,点燃幼儿心中的希望之火。妞妞是这学期班内转来一位新生,长得胖胖的,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妞妞是个挺乖的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午睡也安安静静的。但就是不肯自己吃饭,每天早晨来园,他总要哭一会儿,原因就是不要吃饭。刚开始的几天,都是我们喂他吃的。同时我发现,很挑食,喜欢吃荤菜,不爱吃素菜。我想,他可能是对我们老师还不熟悉,怕老师会批评他,所以才不肯吃饭的。为了消除他的恐惧心理,一开始我并不要求他一定要把菜全部吃完,只要他把饭和喜欢吃的菜吃完就可以,而且会奖励他一个“五角星”,这样他才勉强肯吃。那天幼儿园吃青菜肉丝面,小朋友分到面以后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只有妞妞又哭着说:“我不要吃饭,我肚子不饿。”我蹲下对他说:“来,我们先尝一口,看看好吃不好吃。”“我不吃,吃了会吐的。”“吃了吐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怪你的。”说着我舀了很小的一勺喂到他嘴里,他吃下去了,并没有吐出来,我及时地表扬“不是很好吗?我们再来一口。”“我不要吃了。”“我们就吃面条和肉丝,青菜不吃也可以。”妞妞还是不肯吃。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感觉到他不吃的原因是因为心理紧张,于是我就不强迫喂他,而是跟他交谈起来,和他说一些与吃饭无关的话题。我问他,“你家里一共有几个人?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然后不经意间,往他嘴里喂上一口面,就这样不知不觉,一碗面吃完了。我说:“妞妞你看,你把面全吃完了,真了不起!”这时候妞妞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又及时地在他的额头上贴了一个五角星,并且对他说,如果以后你自己吃老师就给你贴两个。就这样,妞妞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先是早晨来园不再哭了,慢慢地他不但能自己吃饭,有时候吃完一碗还能去添第二碗呢。我想也许我说的事情不算什么,可在整个过程中,我倾注了我的爱,正是我的爱使妞妞消除了对我们老师的恐惧,从而有了改变,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爱是一剂良药,爱是一把万能钥匙,让我们一起带着爱上路,让生命中爱的河流永远奔腾不息!
教育随笔:多给孩子一个拥抱
今天想谈的是关于宝宝班孩子与家长分离上课的案例。宝宝班第二个月,我们准备让家长在教室外面等带宝宝们,不用陪在教室里,可是天天都有几个孩子包住爷爷奶奶哭喊着不让走,孩子们撕心的哭喊不但爷爷奶奶的心在痛,身为母亲的我也禁不住鼻子酸酸的。
可是宝宝班的孩子来幼儿园已经一个月了,不横下心来离开,也不是长久之计。因而,我事前与孩子家长商量好,来园后,陪伴孩子一会儿,等孩子们按下心来,再静静地走开,剩下的时间让老师和孩子们玩耍沟通。
几天下来,孩子们大部分都可以顺利地与家长分离,只有两三个宝宝还是依依不舍,家长离开,他们就大哭大闹,老师不能正常上课。
记得那天周二,是我上宝宝班的课,王瑞小朋友还是在哭声中与妈妈分离的,但是在课程中,也许因为我便的魔术过于吸引,王瑞竟然不哭了,放学的时候,王瑞看见妈妈兴奋地跟我说:“孙老师再见!”我也跟着高兴起来,马上蹲下来,小声的说:“瑞瑞,今天和孙老师玩的开心吗?”王瑞羞涩的点点头,“明天来还用妈妈陪吗?”他先是摇摇头,接着又点点头。“呵呵!”我笑了,伸开我的胳膊把王瑞紧紧地抱在怀里,说理一句:“瑞瑞,真可爱,老师喜欢你!明天孙老师还等你来哦!”
正好,第二天,我和宫老师换了一节课,又是我上宝宝班的课,我看到王瑞来到教室门口没哭,只是在妈妈耳边说:“妈妈,你在门口等着我!”接着过来拉着我的手。我一阵欣喜,她的妈妈静静地对我说:“昨天回到家里就跟爸爸、爷爷、奶奶说了好几遍,老师说我可爱,老师抱我了,老师喜欢我!今天来园就不哭了,真是奇迹啊!”
听到这里,我兴奋极了。从那天起,每到离园的时候,我都会把每一个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告诉他:“宝宝,老是喜欢你,明天见。”
通过这件事,我深有感触,孩子们为什么会迷恋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与他们的一种温柔、爱抚、贴心的感觉,孩子能感觉到妈妈是爱他们的,假如我们每位老师给予孩子们的都是这样的感觉,那么,孩子一定会愿意待在你的身旁,把你当做她的妈妈。
已经很久没见到水龙头流“眼泪”了,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学会了珍惜水资源。班内的孩子洗完手后经常关不关紧水龙头,为此我大伤脑筋。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我不知想了多少办法:讲道理、批评教育、彼此监督,但都不见起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了跤,哭得非常伤心,一个孩子说:“雨欣,你哭起来怎么和打开水龙头一样呀?”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你们说雨欣为什么哭呢?”“因为他摔倒了,很疼呗。”“因为小朋友都笑她,没有人帮助她。”“那你们说这样做好不好呢?”“不好”!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我笑了笑,继续对她们说:“我们班里有个“小朋友”呀,经常因为其他小朋友不理睬它而“流眼泪”,大家面面相觑。有的孩子沉不住气,“老师,你说的是谁呀?”“你们想知道吗?”我接着问。“想”“那我带你们去看一看吧。”大家好奇的跟着我来到洗手间。“就是它”。我指着水龙头说。大家被我的举动弄糊涂了。沈兰金是个小精灵:“老师,你是不是说小朋友们都不关水龙头,它就会流眼泪?”我点点头,接着说:“我们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助它呢?”“愿意”。孩子们齐声地回答,我高兴地笑了。
从此,水龙头再也不流“眼泪”了。《指南》中建议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对待事物也是一样,通过这件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关心别人,还学会了保护水资源。
今天午睡时,孩子们有秩序地躺在小床上睡觉,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陈老师,我要上厕所。”“去吧!”我回答着。“老师,我也想去小便。”我与蒋玉淳对视了一会儿,看到她的眼神,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应该去相信她。”于是也爽快的答应了她。刚答应完,又有好几个小朋友说:“老师,我要小便”、“老师,我中午喝了许多汤,要小便”。我在心里嘀咕到:“他们一定是起哄。”于是我生气地说:“不许去,闭上眼睛安静地睡觉。”
瞬间卧室又安静了,再也没有孩子说要小便了,两点钟起床的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伴随着音乐陆续地都起床了。“老师,胡婷昀的床上湿了”,一旁的薛凡琪叫起来。我连忙走过去一看,果然床上湿了一片,我生气地问她:“怎么又尿床了呢,想小便为什么不告诉我!”只见她不吭声地地下了头,这时旁边传出了一个很小的声音,“老师不让我们小便”,顿时我回想起午睡前说过的话…孩子们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当许多孩子都说要小便时,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是捣乱的,而我的一句话则伤害到其他的孩子,发生今天的事情,如果当时我能冷静地观察每一个孩子,根据个别孩子的特点分析,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规则意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