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06-21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优秀的教育笔记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一个创造鞋子的人,要去了解和感受那些穿鞋人的感受和需要。

在红黄蓝事件中,教师用极端手段让孩子听话不是爱,威胁孩子不是爱,这不是教育而是管教。爱是深切的理解。在孩子发生矛盾或是犯错误时,我们处理孩子事情应换位思考,宽容处理。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去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区分对错,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承认错误并改正就好。周恩来都说过“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对于一个成年人都避免不了犯错,何况是一个正在接受道理与认知的孩子。恐吓与威胁只会让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犯同样的错误,而得不到真正的认知、成长与改变。

你是否也曾发现当你用好心情去做事时,一切进展都会水到渠成,几乎避免了破坏性的发生,然而当你心情很糟糕,往往事事不顺,不好的事情都接踵而至。同样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和善、耐心、公平这样能使幼儿心情愉快,孩子们也会开心快乐的进行一日活动,听进去你的活动安排,喜欢做活动中的事情。我们白天围着孩子工作转,下班后也会产生种种家务事,过得充实而又忙碌,避免不了都有烦恼,但我们要替生活中的情绪找到合适的宣泄渠道,不带入工作中。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局面,先冷静下来,过一会情绪好了再进行处理。

“虐童事件”的刷屏让我们被推到风口浪尖,都很无奈更加无助,但个人代表不了群体,个案代表不了全部,百万分之一代表不了百分之99.9999。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仍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您知道后一定会暖化您那早已充满偏见与冰冻的心。

“我爱的第一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幼师的心声。作为同仁你一定深有体会,几十个孩子和自己在一起,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一个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神经总是紧绷的,怕孩子摔跤,怕孩子打架,怕孩子发生意外。吃饭时要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有的要添一两次,有的一口都不肯吃,这时你还得去猜他的想法,根据他的情况给他讲道理,哄他吃菜、喝汤不挑食。曾经安静的女神们只有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时,有时候会变成一只兔子等等......爱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每天清晨一个个大大的拥抱,激发整日的工作动力。“早上好,抱一个。”还记得刚入园时张开双臂蹲下去迎接孩子,他的害羞,生疏与闪躲,每天坚持拉近与孩子的情感,直到现在远远地听到一声“阿姨,早上好”,奔跑而来的拥抱,趁我不注意悄悄地挠挠我……暖暖的幸福充斥着每一个清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素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了解幼儿,循循善诱,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孩子,用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化孩子,理解孩子,用善良的底线去尊重孩子。真正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就是这样“无论你调皮还是可爱,我都视你如珍宝。”最后,愿我们的孩子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磕磕碰碰也是一种成长


在代班的这么多年中,看着这么小、这么可爱的孩子时,母性的光辉和教师的职责也深深地提醒着自己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然而,在集体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在不同的角色中,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试着从家长、从孩子、从老师的角度分析,仍然觉得:磕磕碰碰也是一种成长。我想和大家来谈一谈:孩子们在生活中、在集体活动中“磕碰”到,家长应该怎么办?

离开了父母时时庇佑的港湾,在度过分离焦虑,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他们就会像一匹匹小野马一样,逐渐被幼儿园的新鲜所吸引,他们跑、跳,他们高兴地尖叫,玩的不亦乐乎。但接踵而来的是在所难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块,脸上划一下…

其实,在幼儿园,老师组织一堂课,都会全面考虑安全因素、活动量,制定安全目标,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空间里活动。幼儿园也为了孩子们减少磕碰现象,做了各种安全措施。幼儿园更是配备了校医,随时为孩子们处理。

孩子年龄小,疼痛神经不是特别发达,转移注意力也快,所以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了;有的孩子绊倒后会使劲的大哭,也许并不疼,但是孩子认为自己摔倒了就是受委屈了,撒娇的惯性使其大哭;也有的孩子会主动跑过去给老师报告。但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伤,孩子都会一笑了之……

其实,大部分家长是比较通情达理,认为这些小磕小碰是在所难免,在磕碰后及时与孩子沟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当孩子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某些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时,孩子一定会学会以后怎么保护好自己。提醒孩子以后活动注意安全,从自身出发内归因是明智和有效的教育手段。我们也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使得孩子更加懂得保护自己。有些家长在孩子受伤后喜欢上演大闹幼儿园的大戏,可是这样做,受伤的不仅是幼儿园和老师,还有我们要努力想要呵护的孩子们。将责任归结于别人,只会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受伤和自己的行为没有关系,都是他人原因造成的。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他们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能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责怪老师,也是家长溺爱孩子的惯用的方法,他们认为孩子磕到摔到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要为孩子负责。其实,孩子很小的磕碰是很正常的,老师很难时时关注到每个孩子,老师也只能是尽量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空间里活动,并且把孩子受伤的程度降到最轻。

儿童期家长对孩子身上的伤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以后孩子处理解决事情的方法。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其承担责任的多少。希望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茁壮成长。

表扬孩子也是一种教育


洁洁妈妈常常有意识地表扬和鼓励洁洁:“洁洁真聪明!!”“洁洁真漂亮啊!”可是,最近我们发现洁洁变得爱翘尾巴了,总认为自己比别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会自我表扬,听不进其他人的批评和意见。有一次,旁边的小朋友随口说洁洁太黑了,没有玲玲漂亮,洁洁竟然气得拿玩具扔别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不由的思索起来,在幼儿园中我们也提倡要多鼓励多表扬,那怎样的鼓励和表扬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呢?

表扬一,整体性的表扬

就是对幼儿做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强调他个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聪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表扬二,强调过程的表扬

幼儿在完成某一任务或从事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强调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认真,不错!”“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为动了小脑筋!”

表扬三,强调结果的表扬

即对幼儿某种行为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强调他的成绩。如“全答对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时候没有去争抢,真好!”“你今天吃饭很快很干净,不错哦。”

经常受到强调过程的表扬的宝宝逐渐理解到,某一行为并不等于对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赞许的,哪怕是失败了,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会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做得更好些。这样,宝宝逐渐学会了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学会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学会了勇敢地承担失败。

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吃完小点心后,浩浩小朋友问我:“老师现在到区域里去玩,不要插牌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名字的区域牌子,每个区域有规定的人数。)好不好。”“好的,你们会守规则吗?”“老师我们会的”孩子们看着我说的。他们都到自己喜欢的区角里玩了。

玩了一会儿工夫,有些孩子超出区域规定的人数,争了起来。都要玩我特意准备的新材料花生夹。我在傍边看着他们怎样处理,结果他们采用“石头、剪刀、布”方法,决定人数。我用表扬眼神来肯定孩子们的做法。

在数学区里,我用线、用彩色的花生夹串起来的样品,还把回形针以方便孩子们的使用。

“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呀?”几个孩子对着这些漂亮的材料讨论了起来。

文文小朋友说:“我知道,这是用来串项链。”

伟伟小朋友说:“这个线是放在娃娃家里的。”

还有许多小朋友说:“这些花生怎么玩的。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而我只是用信任鼓励的目光微笑地看着他们,于是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猜测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开始她们一起用花生夹来串项链,可是没有颜色的搭配。我就以商店采购员的身份出现:“这些项链就不够好看,要是在颜色上排排队呀,我把你们设计好看的项链全部收购。”于是她们就开始想别的主意了。不知是谁提出:“把它红、黄、蓝就可以串成项链了。”这个提议立即得到大多数孩子的认同。随后她们都认真按照自己的想法串成一条条漂亮的项链。当她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项链挂在脖子里,套在手腕上的时候,我从她们满足的笑容里读出了孩子们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幸福。

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味地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孩子在教师的高控制下,模仿学习,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是“放手”带给我的感悟。放手不仅让孩子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更能激发孩子自主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多的对孩子施行“放手”的原则,让他们的个性充分表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自己发现创造的乐趣!

幼教随笔:玩也是一种学习


幼儿园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交往无处不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丰富多彩,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交往、合作的机会。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不断培养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好人缘!

一、玩也是一种学习

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数落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光知道玩,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会!真没出息”。不少家长认为小孩子玩过家家,玩泥工,做手工等是幼稚无知。而孩子们讲故事,背儿歌,写汉字,写数字,学加减法,才是正经事,才是到幼儿园的真正目的,才是真正的学习。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我们幼儿园教育,更注重给幼儿游戏的机会,也就是玩的权利。幼儿园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就是要让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活动。以前一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上课才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要通过上课来学习各种知识,而忽视了通过游戏活动,通过幼儿主动的玩,来让幼儿发现、尝试、探索以及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更好的、更自然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内容,它让幼儿有机会,有条件,通过玩的方法,去模仿成人的活动,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有时,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的语言交流,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家长们,玩也是一种学习,幼儿的智力发展可塑性是很大的,超前的知识训练也许会有短期效应,但其后的发展未必像某些家长所期盼的那样超乎寻常。

所以,尊敬的家长,请让你的孩子多玩一会吧,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玩的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孩子们都对“他”不满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个人卫生很差,在平时的表现中也很不敢恭维。所以他也经常得到老师的批评,其他的小朋友也对他不屑一顾。孩子们也经常告他的状。有时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告他这个那个的。我感到真是有点儿纳闷,为什么小朋友会整齐一致地对他

这么不满呢?思量良久,我想原因也许会有好多,当然我想到了自己对他的教育方式的错误,还有就是孩子的人缘。

其实,人缘也就是所谓的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良好关系而言。孩子们天天生活、学习在一起,相互间的熟悉及共同的兴趣、爱好常常会使一些人成为朋友,从而走到一起,生成了一种缘分。但是,孩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有的小朋友的霸占行为,喜欢动手等等,老师在活动中的批评或指责,印入了孩子的脑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印象,凡是一些不好的事儿总是某某某干的,同伴也就会远离他,好人缘也就无从谈起。

作为老师我进行了反思:首先应教给幼儿与人交往的语言和技巧。因为,孩子在入园前都是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之中,他们常常享受到的是一种莫大的爱和“谦让”,也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刚入园的群体生活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习与同伴交往的规则以及与他人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技巧。当有良好行为出现时,教师给予表扬,让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再次,教师教会孩子尊重他人,遵守交往规则。教师如果出现不尊重幼儿行为,幼儿就不会真正地尊重同伴了,好的人缘关系也就难以产生。最后,还必须在分享中体验交往的快乐。分享对一直以自我为中心长大的幼儿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他们心中,别人给自己是应当的,给予别人则是不行的,也可谓就是自私的。因而必须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与他人分享的机会,让他们尝到分享的快乐。

幼儿园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交往无处不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丰富多彩,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交往、合作的机会。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不断培养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好人缘!

累也是一种乐趣


我园开展了“花样玩球”这一活动,我们挑选了几名能力强的幼儿,让他们玩球,并要求他们掌握一定难度的动作,孩子们在练习这些动作时感到有难度、很累,个别孩子练习很短的时间就不想做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每天都坚持让他们练习。

一天王伟迪的妈妈来到幼儿园跟我说,不要让王伟迪玩球了,如果再让她玩球她就不来幼儿园了。听到这些后,我感到有些不理解,经过我的询问,原来王伟迪回家跟妈妈说玩球很累,她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后,就决定不让孩子玩球了。这时我想到了:怪不得这几天,王伟迪经常请假,说是肚子痛,并且做操时也很不用心,做值日也不积极,并跟小朋友说很累。玩球这一活动来培养她的吃苦、受累精神。

我以身示范与孩子们一起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在腰上不会转球,只跟孩子们讲述转球的要领,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跟孩子们一起转球,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我继续练习,累的我满头大汗,衣服湿透了,这时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说着,看,老师练的多带劲、我们也练吧,”在她的带领下,其他小朋友也拿起球转了起来。这时我对孩子们进行了随机教育,让他们知道了:虽然老师的年龄大了,但是不怕累,学会了腰上转球,他们也要象老师一样坚持练习。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劲头大了,使她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并表示今后在家中也要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

王伟迪每天都抢着做值日,做操时也很用心了,每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吃苦、受累的精神。

玩也是一种学习


在和家长谈话时,常常可以听见家长建议老师要多要求幼儿,多学几首儿歌,多写几个数字。他们把超前的知识学习当成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才是成材之道,殊不知,这恰恰是幼儿教育的误区。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我们幼儿园教育,更注重给幼儿游戏的机会,也就是玩的权利。幼儿园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就是要让游戏成为孩子的主要活动。以前一部分教师和家长都认为,上课才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只要通过上课来学习各种知识,而忽视了通过游戏活动,通过幼儿主动的玩,来让幼儿发现、尝试、探索以及积累知识和经验,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更好的、更自然的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的游戏内容,它让幼儿有机会,有条件,通过玩的方法,去模仿成人的活动,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以很好的发挥。有时,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的语言交流,能让我们教师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家长们,玩也是一种学习,幼儿的智力发展可塑性是很大的,超前的知识训练也许会有短期效应,但其后的发展未必像某些家长所期盼的那样超乎寻常。

所以,尊敬的家长,请让你的孩子多玩一会吧,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玩的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胡乱发脾气;当你忙得不可开交时孩子还对你吵闹不休……,这时的你该怎样做呢?大声训斥?揍他一顿?其实对待孩子的这种情况你也可以这样:

不理不睬也是一种管教方式。

不理不睬和奖励恰恰相反。不理不睬就是对孩子的行为不给予任何的奖励或援助――孩子犯错,父母故意视而不见。当然有许多时候对他的行为视而不见,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有时候这一招倒是很管用。

有时候在孩子发脾气时可以使用这种方式。父母甚至可以径自走出房间不理会在发雷霆的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失去观众了。

孩子干扰你时,采用视而不见的方式也有可能见效。

有时孩子干扰你,你表现得很在意,那他们便不会就此罢休。这下子他们可成功了!但如果你不理不睬,他们下次就不会在你忙得不可开交时故意吸引你的注意力,因为他们知道那根本没有用。 当然你需要事先和他们沟通,你可以告诉他说:“如果我正在和别人谈话,你要找我只要过来站在我的身边,我一定会在一分钟内看看你为什么要找我。 但要是你一直叫我,而且在旁边吵闹,我就绝不会理你。说到就一定要做到,一定要在一分钟内注意他,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孩童。

放手也是一种爱 (中班)


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想今天要和孩子们做什么?玩什么?

这几天忽然发现中班的孩子们都在偷偷的成长着,很多宝宝从刚升入中班不知道找出书上第几页的内容到现在很多宝宝已经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翻书,并且在锻炼孩子们翻书的这一过程中,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数字。这一变化让我心里很是感动。

刚接手中班的宝宝们,心里很是犯愁。孩子数量多,年龄上的差距大,对很多家长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看孩子们真诚的笑脸,真诚的信任。我就决定要对这群可爱的“小猪猪”们换种教育方式。从刚升入中班的老师帮忙提裤子到现在孩子们自觉的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这都是孩子们不小的进步。

有时候孩子们晚上等待家长为他们穿衣服

,我会在这时让他们自己动动手,其实放手有时候也是一种爱。我们只有放手让孩子们勇敢的去做才知道孩子们的缺点,才能更好的去帮助他们。

当孩子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妨多说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宝贝!”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体验别样的爱。

相信《教育随笔:工作也是一种修行》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