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阶段情商教育3策略

07-12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儿园阶段情商教育3策略”,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母都希望宝宝能够健康成长,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心理上也是如此。孩子能够自信、乐观地对待生活,勇敢地解决问题是每个父母所期望的。但是,很多家长却只注重对宝宝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宝宝的情商教育。其实,情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宝宝的情商不高,即使很聪明,以后也难免在性格或者心理上产生问题。

情商是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挫折能力(备注:孩子是否易生气,是否爱哭,是否做事随意,是否害怕努力)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6岁前的情感经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宝宝到四五岁时,大脑快速发育,脑容量迅速增加,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较快的阶段,比如学习能力,尤其是情商学习能力,都在这个时期得到巨大的发展。

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将影响孩子一生,儿童如果此时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现象,那么,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就会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此知之甚少,对孩子因情商弱项而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束手无策,或用批评、惩罚和管束等方式来解决,无法用科学的眼光来识别和教育。那么,在幼儿园阶段,情商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

自信心:独一无二的我自己

自信心是情商的第一要素,是从事任何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情商教育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在6岁前,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教会孩子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有些孩子尽管还不到5岁,但个性比较要强,什么事情总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稍有比不上别人的,就特别沮丧。通过情商训练师的指导,很多孩子不再这么想了。他们慢慢懂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有我的强项,别人有别人的强项,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要喜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们看到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后很是欣喜,孩子们现在也更愿意表现了。只要有了自信心,孩子就会更容易适应社会,以更好的心态迎接竞争。

魔法情绪“垃圾箱”

情绪管理是对儿童情商高低比较直接的反映。现在独生子女多,老人都宠着,加上很多幼儿园的孩子其实也并不轻松,各种课外班从不间断,所以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比如焦躁、害羞、沮丧、生气等,而且喜欢以哭闹、发脾气、打人等方式来宣泄。孩子对情绪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管理,郁结的心情就会阻碍他们积极地学习,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作息。而学习情商就是让孩子懂得怎样用健康的方式来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通过让孩子使用情绪“垃圾箱”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带回来一只样子古怪的小箱子,孩子们很兴奋地告诉家长,这是情绪“垃圾箱”,很有“魔力”的,自己所有的生气、害怕和害羞,它都能“带走”。

对此,很多家长表示,这个方法不仅对孩子奏效,就是对自己也很有用哦。

社交万人迷

3-6岁的孩子渴望友谊。有很多好朋友并且能与伙伴们愉快相处的孩子总体而言是自信、快乐的。情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孩子受人欢迎,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社交中产生一种自信,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人际技巧的具体性,包括:“如何开始一个对话”、“如何加入集体”、“结交新朋友的方式”、“我是快乐大富翁”、“开心加油站———分享”、“我可以说‘不’———拒绝的技巧”等等。这些真实具体的场景,让孩子真正掌握了建立友谊的技巧和真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实施策略


-->

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实施策略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统整了音乐、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经验,因此,它既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幼儿艺术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幼儿园戏剧教育大多以节庆演出形式出现.缺乏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专门的戏剧课程。张金梅教授带领她的团队经过6年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以3~6岁幼儿戏剧素养启蒙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关键词是“表达、创作、表演”,它既强调戏剧是幼儿的表达方式之一,也强调戏剧是幼儿艺术创作的方式之一,它是对传统戏剧教育只重视戏剧表演的一种超越。为此,本刊特以专辑的形式介绍这一课程的内容、实施途径和教育策略,敬请关注。

儿童具有戏剧天性。戏剧是儿童把握外部世界、认识自我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是以3~6岁儿童戏剧素养启蒙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一种艺术课程,旨在引导儿童用戏剧手段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逐步丰富自己的经验,进而成为一个开放、会合作、有创造力的完整的人。

一、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

当我们把戏剧看成是幼儿表达自我、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时,戏剧教育的内容就不再仅仅局限于“表演”了。在戏剧教育课程中,表达、创作和表演构成了戏剧教育的内容,它们共同承担了对儿童的“戏剧素养启蒙”。

1.戏剧表达

戏剧表达是指儿童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假想的情景中,以角色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儿童的戏剧表达从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

这里的“模仿”是指用身体(或言语)对人、动物、事物各种特性及其细节进行动态性再现、复制的能力。小班幼儿主要模仿熟悉的人或动物。如模仿小兔子跳、小老鼠偷吃食物、妈妈对宝宝说话的温柔语气等。中班幼儿主要模仿常见的人物或动物,如模仿小鸭和母鸭散步、游泳、觅食的动作和神态,模仿绘本中狐狸要吃掉小猪时凶恶的表情和小猪害怕狐狸的表情,并能初步模仿常见的过生日、吃饭、洗澡等生活事件的过程。大班幼儿通过模仿学习一些新的经验,如餐厅礼仪等。在模仿过程中,幼儿需要调动以往的经验,并借助感官,用表情、动作、声音和言语表达出来。幼儿的模仿可以不完全相同,通常带有他们自己对模仿对象的理解,是他们自己特有的表达。

这里的“造型”在对于身体而言时,是指用身体塑造静止形态的能力;在对于言语和声音而言时,更多的是指角色的音质,包括角色特有的音色、音速、语气和语调等特点。造型是静态的、瞬间的,是对身体运动的一种静止化,凸显瞬间的表情、动作、声音和言语特质及个性。小班幼儿可以是对熟悉的水果、小动物之类的造型:中班幼儿造型的范围和丰富程度都有所扩展,例如可以是大树和小鸟、顽皮的猴子和着急的老汉、富有爱心的爸爸和儿子等角色;大班幼儿的造型则更注重细节,比如海底世界里水草丛的不同形态、将军和士兵的不同表情、花木兰着女儿装和男儿装时的不同气质等。

这里的“控制”是指对身体运动和言语的快慢、动静、轻重、高低、大小、远近等相对性的把握。戏剧表达不仅仅是张扬的,也是有一定约束力的。这种约束力被一定情景所规定,并彰显戏剧的张力。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用动作表现快慢、轻重、高低、大小、长短等,用声音表现音量的大小等。中班幼儿对动作的轻重、方位等的表现都会有所控制。大班幼儿可增加对“远近”的控制,如用不同的音量表现小丑鱼远远地看见爸爸和回到爸爸身边时的情景。

这里的“情感”是指基于情感体验与理解的角色情感共鸣与表现。情感贯穿于戏剧表达的全过程,在模仿、造型、控制过程中都伴随即时的情感体验、理解、共鸣。比较而言,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情感表现是按从简单到较为复杂、从外显到逐步内隐的规律变化的。

2.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的主体是幼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在虚构的情景中将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可感知的行动,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幼儿戏剧与成人戏剧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成人戏剧倡导“剧本创作先行”理念,而幼儿戏剧是以“角色创作”(或角色塑造)为先,在角色造型、性格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创作情节和场景。

就角色塑造而言,在一个场景中,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塑造的角色数量可由少到多。在小班,一个角色可与多个同一的角色互动。比如,小班戏剧主题活动“可爱的鼠小弟”,一个鼠小弟角色与多个幼儿扮演的大象(或猴子、长颈鹿等)互动。到大班,角色可增加到五六个。此外,从小班到大班,在角色塑造的内涵上可逐步从角色的外貌过渡到角色的行为特征、心理活动。比如,小班幼儿在扮演小兔、小熊、小老鼠时,只要能表现这些动物的体态、姿态即可,而大班幼儿扮演小丑鱼时就要表现出小丑鱼离家后各种复杂的情绪变化:开心、紧张、害怕、孤单、想念等。

情节的创作要紧紧围绕戏剧冲突展开。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现戏剧冲突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对戏剧冲突解决的不同看法.需要通过集体协商形成相对一致的观点。教师既可入戏,扮演其中的角色,以高支配的方式引导幼儿创作;也可出戏,不扮演任何角色。以低支配的方式帮助幼儿创作。前者更适合小年龄幼儿的戏剧创作或者有难度的戏剧创作,后者适合大年龄幼儿的戏剧创作或者难度不大的戏剧创作。例如,在中班戏剧主题活动“大树和小鸟”的情节创作环节,砍树人要砍树,破坏大树和小鸟的家园是冲突点,由此发展出了大树和小鸟失去了森林家园、小鸟寻找各种解决办法、砍树人变成种树人、大家重建美好森林家园等一系列情节。教师只为幼儿设计戏剧冲突,情节的发展需交给幼儿去创作。

场景的创设是融入角色塑造和情节创作过程中的,即角色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出现的,随着情节的发展,场景也会有变化。“场景”需要一定的布景或装置来表现。但是,对于幼儿园戏剧教育而言,为了鼓励幼儿的想象,也为了教师的方便易行,场景可以完全是空的,教师和幼儿可通过共同协商,将一个活动空间想象成一个房间、一片草地、一片树林、一块田地等。教师和幼儿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标志将一个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场景,如用两条线表示河流,河流两岸的场景便自然形成;用一条线表示大门,门里门外的场景就此形成。

3.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在戏剧教育课程中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指幼儿自己的“表演”:戏剧作品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作的;“表演”发生在幼儿园的各种空间,而不是正式的剧场;在幼儿相对熟悉一个角色之后,角色是可以经常变化的,而不必像成人演员一样扮演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在一个班级中,演员与观众是流动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剧情细节可以让幼儿自由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一种开放式的表演,和成人演出的“儿童剧”有很大的不同。

戏剧表演看起来是戏剧成果的展示,其实其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幼儿是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是如何与其他角色交流的,是如何恰当地处理舞台空间(上下场、站位和走位等)的,是如何与观众互动的。教师无需急于求成,更忌拔苗助长,而要基于幼儿戏剧经验的不断建构,帮助幼儿积累舞台表演经验。

戏剧表演的样式(体裁)以音乐剧、木偶戏、哑剧、话剧为主。不同年龄的幼儿,戏剧表演的样式可不同,小班幼儿以音乐剧表演为主,初步开展话剧表演;中班继续开展音乐剧表演,丰富木偶戏、话剧表演经验;大班继续丰富音乐剧、木偶戏、话剧的表演经验,开始表演哑剧。这是对儿童戏剧能力和戏剧表演样式特性综合加以考虑的结果。学前儿童的戏剧表达多以肢体动作为主,言语表达难度较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借助乐曲、歌曲、舞蹈以及木偶等辅助手段。[1]

二、幼儿园戏剧教育的途径

儿童戏剧教育作为儿童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像美术教育、音乐教育那样进入幼儿园课程呢?结合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我们试着通过戏剧游戏、戏剧主题活动和戏剧工作坊三种途径将戏剧教育与幼儿园已有课程加以整合。

1.戏剧游戏

戏剧游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动作与表情、声音与语言进行感知、想象和表达的游戏活动。这一组织形态以其简短(3~5分钟左右)、有趣、灵活的特色,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主要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等待环节开展。此外,戏剧游戏也可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去,作为教学手段加以运用。例如,在绘本教学中,戏剧游戏的运用可以使幼儿对绘本人物、情节、主题的体验更立体,表达更生动,理解更深刻。

教育随笔: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提高3-4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宽松的谈话氛围;在日常谈话中、在家庭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做一名善听的教师,这样,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3至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形。也就是说3-4岁的幼儿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最关键时期。但通过与3-4岁幼儿的接触后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以下现象:3-4岁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幼儿能较好的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针对以上的现象,结合自己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探讨,个人认为采用“谈话法”可以有效的促进3-4岁幼儿口语的发展。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基于3-4岁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使用谈话方法更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一、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二、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

(一)教师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与单个幼儿或少数幼儿谈话中,可以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以下谈谈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幼儿虽然已有3-4岁,但仍有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如我班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幼儿慢慢的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并放慢讲话的速度,要求幼儿将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话讲清楚。

2、代词使用混乱代词的使用对3-4岁的幼儿来说相对较抽象和较困难。他们较分不清“你”、“我”、“他”的关系。如:我班的小朋友在开学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们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拿出各自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孩子学说短句:“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他的***”。从而让他分清三个代词分别所代表的对象。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3-4岁的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如:有一个4岁的幼儿对我说“我有新笔,妈妈买的,昨天。”这就是幼儿因上述原因出现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指导教幼儿学习说话时应先想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顺序来讲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儿会讲较短的一句完整的话了。

(二)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三、家庭中的日常谈话对幼儿口语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发展口语的很多有利条件。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印象和理解。家长应善于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四、做一名善听的老师

老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从孩子的讲述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首先要细心,并善于引导孩子对你讲心里话的欲望孩子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我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孩子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我轻轻的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其次,当孩子向你倾诉时,你应该当一名好听众,先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容的关注,我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平时,为培养孩子向老师倾诉的好习惯,我注意在平时发展与孩子亲密友好、互相信任的关系。有时还向孩子透露自己的需要及情绪,让孩子知道:原来老师的“心理话”都会对我说呀,我的话也要对老师说。最后我想说“做个善听的老师真好!

幼儿的情商教育 园本课题班


提起EQ(情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这个在近几年才极度宣扬起来的心理学研究的产物,到底包括哪些具体的指数?体现在孩子身上有哪些特点?及其培养高智商孩子的关键是什么?人类一直重视人的智力开发,并且有一个衡量智力的测试系统――智商(IQ),也称为智力商数。现代西方一些杰出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在人的智力商数以下,还存在着另一个人类智力的参数,即情商,也称情绪智慧,简称EQ。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为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为: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

一、情商概念的提出

情商不像智商通过测试可计算出来,为了便于人们接受,沿用了商。最早提出

情商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梅耶教授,他在1990年把情商描述为由3种

能力组成的结构。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

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

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以自己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

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

5、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由此,人们以格尔曼提出的情商概念为标准,进行探讨。格尔曼还通过实验证

明,在情商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情绪的控制力量是关键。

二、幼儿商情的特点

较高水平的情商,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它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一项

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子积累了多少知

识,而是看其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例如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好奇心,是否知

道何种行为较恰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成份。一般

来讲,高情商的幼儿都具有以下特点:

1、自信心强:自信心是任何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情商的重要内容。自信是不

论什么时候有何目标,都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能力和决心都能达到。

2、好奇心强: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想弄个明白。

3、自制力强: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时是善于迫使自己去完

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是善于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良好:指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在与其他幼儿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和

体验(如关心、喜悦、爱护等)占主导地位,而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如厌恶、破坏

等)少一些。

5、具有良好的情绪:情商高的孩子活泼开朗,对人热情、诚恳,经常保持愉

快。许多研究与事实也表明良好的情绪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

6、同情心强:指能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这是培养爱人、爱物的基础。

三、高情商幼儿的培养

情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

情商的早期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情商的早期培养过程中,家庭、幼儿园起着重

要的作用。

1、家庭――情感发展的基石家庭是幼儿学习情商的第一所学校。在家里,他

们将学到许多基本信息知识,如他们的自我观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

己的感觉,如何判读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

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世界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想要孩子具有高情商,

家长必须力争做到:

(1)加强自身的情感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基本的情商。

(2)对孩子细心一些,发现孩子情绪不佳时,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努力

去了解引起孩子情绪不佳的前因后果,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法抚平情绪。

(3)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促进其情商的发展。

2、幼儿园――情商发展的关键在我国,情商教育还不是一个十分普及的名称,

很多家庭不能为孩子打下稳固的人生根基,社会便成为矫正孩子情绪与社会能力不

足的重要后盾。由于入园率的升高幼儿园就更有机会教导孩子人生的基本道理。作

为幼儿的直接教导者――幼儿教师,在培养幼儿高情商方面应做到:

(1)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每天都应带着高昂情绪走入幼儿园,给幼儿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渲染。

(2)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千万不要偏爱其一个或某部分幼儿。

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被忽略的幼儿易冲动,看问题偏激等等。

(3)要积极地,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

好奇心,这不仅是情商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长久以来,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研究还很缺乏。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班级管理又特别重要。在长期担任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我深深感悟到,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一)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

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的创设,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一个班级行为常规的形成,需要班级教师、保育员、家长几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尽量做好家长工作和保教协调工作。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尤其小班幼儿,这点对他们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小班时期是养成各种常规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营造好与家庭相似的宽松、温馨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我班在孩子入学不久,就召开了班级管理会议,就“如何接待新入园的幼儿及家长”以及“如何养成良好常规”进行了共同商讨,达成一致意见,统一行动。每天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孩子们很快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的亲近上。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是班级管理的前提。孩子适应了班集体的生活,融入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在大家的协调统一的默契配合下,逐步养成了一日活动常规。

在中大班时期,我们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而外,还注重了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

(二)、转换角色观念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者(主班教师)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所有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和阿姨包括孩子和家长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配班老师和阿姨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期我园都要分班召开家长会,以往都是由主班教师一人包办,唱独角戏。本期,我进行了改革尝试,让家长先讨论家长会应该怎样开,希望了解什么内容,对家长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根据家长意见,制订了家长会会议内容和形式。请了上届大班家长来介绍孩子入学前的准备,以及如何做好家园配合,还请了我班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经验的家长介绍育儿经验,家长会开得十分成功,反响很好。家长都说:这样的家长会我们特别乐意参加。通过这次家长会,我尝到了班级管理中角色转换的甜头。在以后的班级常规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讨论制订各种活动常规规则,孩子们表现积极,而且遵守常规特别好。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1、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根据以上情况,我们确定了在班级管理中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每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庭友好小组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家园双方要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在新《纲要》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园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幼儿园教育随笔3


老师,请喝水一天,我与瑶瑶明明一起玩游戏,由于有些感冒,喉咙很干,说话的时候轻轻的咳了一下。瑶瑶马上走到我的桌子旁,拿起我的杯子装了一些开水,递给我说老师快喝水,喝水就不咳了。明明也用手轻轻地拍我的后背,我连声地谢谢她们,她们却说:“老师,你平时也是这样关心我们的。我咳的时候,你也让我多喝水’’。原来,平日里连我自己都没察觉的举动,既然深深的埋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让她们学会了感恩。我们整天都在说该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其实我们大人自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的行为就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爱在行动中

午睡起床后,微微小朋友愣愣的坐在床上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蕾蕾小朋友在他的身边说:‘‘微微不会叠被子。’’于是,我轻轻地走到他们旁边,小声的说:“我知道微微的小手很能干,一定能把自己的被子叠好的,是吗?”微微听到后真的就动手叠起被子来,可翻来覆去老是叠不好,心里很是着急。于是,我拿来了一床同样大小的被子,让微微一步一步的跟着我叠。微微认真的看,一下一下地跟着我学。在我的指导下,他终于用反复对折的方法把被子叠好啦。看着微微眼睛闪亮闪亮的,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我的内心也甜滋滋的。

我常常带着爱,带着理智在一旁用心去关注着孩子,用鼓励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引导他们去动手,动脑,只有当孩子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疑问时才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而不是用包办代替或责备的方法,把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更多的蕴藏在关爱孩子,引导孩子的行动之中。

严慈有度

虽然说对幼儿要充满关爱,但爱也要有原则。不管幼儿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只有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才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而班级常规的形成,就要求班里的老师对幼儿的要求要持久,一致。如果这个老师这样要求,那个老师那样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就会不知所措,不知究竟该怎样做。比如,我们班伟伟是一个非常聪明又能干的孩子,经常会主动地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得老师的喜爱。一次,王老师让伟伟和她一起去准备户外活动的材料,为了让伟伟能早点去帮老师的忙,王老师就让他插队在排队喝水喝的幼儿见面。我见了之后,把王老师拉到一边,觉得她这样做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也破坏了幼儿的常规。王老师听后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欠妥,她向其他小朋友道了歉,其后让伟伟重新排到队伍的后面等候接水。后来我和班里的老师约定,不管喝水还是洗手,老师和小朋友一样,要遵守规则,排队轮候。不能因为赶时间,或是因为宠爱某个孩子而失去原则,要做到严慈有度。

小鞋子要放好

每次午睡的时候,孩子们都把鞋子扔的到处都是,说了好多次都改不了。一天午睡起床的时候,浩明光着脚丫子来找我:“老师,我找不到另外一只鞋子啦。”“你看看是不是睡在你旁边的小朋友穿错了?”“不会的,我得鞋子是有写名字的。”“好的,我们一起再找找。”

结果,我们在床的另外一边找到了那只鞋子。第二天准备午睡时,大家都坐在床边。我想,幼儿年龄小,任凭我们怎么说大道理,他们都未必明白,用游戏的口吻也许能让幼儿明白如何放好自己的鞋子。

于是,我说:“小朋友的白布鞋真干净,多像小白兔的长耳朵啊!等一会儿上床以后,请你们把小兔子的耳朵都藏在小屋里(床底下),可不要让大灰狼发现啊。”

小朋友还真的信以为真啦,他们很用心的把鞋子藏在床底下

幼儿自主阅读的教育指导策略


-->

幼儿自主阅读的教育指导策略

[摘 要]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兴趣与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园应积极关注幼儿的认知需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采用多样的阅读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指导家长选购图书、开展亲子阅读互动活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关键词] 语言教育;早期阅读;自主阅读

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面对的不仅是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还面对着不断更新的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社会。在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学会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各种知识,懂得辨别基本的是非,逐步掌握各种技能和本领,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会阅读是帮助他们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1]幼儿园应重视早期阅读的教育指导,以切实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关注幼儿的认知需要,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首先,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呵护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最喜欢的是那些以图为主、色彩鲜艳、图案形象夸张、只有少量简易文字的绘本。[2]由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认知基础和需要的差异很大,在为孩子选择读本时,教师应在了解相关读物的内容、要求、知识深浅程度的同时,注重呵护、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防止操之过急,以成人的喜好、愿望为选择标准。

其次,应注重读物的主题寓意,选择多种题材的作品。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日渐丰富以及阅读过程中新知的不断获得,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建构能力会快速增长,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欲望也会日益增强,阅读兴趣必然随着理解程度的深化、情节建构的日渐完整而逐步稳定。如对于已有一定阅读基础和经验的中大班幼儿,教师应注重读物的主题寓意,选取题材多种、具有游戏情趣和情感渲染的读物,让他们获得巨大的情绪感染和丰富的情感熏陶,潜移默化地生长起一种求真向善爱美的品性。

再次,应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兼顾不同领域的内容。不同题材的低幼读物承载着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日常生活的等。这些丰富的知识熔铸在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常常以色彩绚丽、奇妙无穷的画面和变幻莫测的情节吸引着幼儿。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幼儿既能开阔视野,又能激发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兴趣和向往科学的热情和志趣。因此,在选择读物时应注重为幼儿提供多种领域内容的作品,包括科学的、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主题课程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小班的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以各种各样的汽车为话题,引起了幼儿对汽车的探究兴趣。为此,教师选择了《胡萝卜火箭》《还有谁要上车》《坐了好久好久的列车》《莎娜的雪火车》《各种各样的车》等图画书。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材既能弥补主题课程的资源不足,又能满足幼儿的自主阅读需要、

二、采用多样的阅读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首先,应鼓励幼儿随意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二在阅读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幼儿随意阅读能让教师发现不同幼儿在阅读习惯上需要纠正的问题,并把握住个别教育的契机。为了鼓励幼儿随意翻阅图书,我们除了设置幼儿阅览室,在室内投放丰富的适合幼儿阅读的各种图画书,并保证每周每班幼儿都能进室阅读外,各班阅读区域的图书架上也定期添置和更换图画书,供幼儿自主选择、随时阅读。期间,教师进行随机观察,并督促幼儿做到自主选材、文明取书、按序翻阅、静心专注、轻声讨论、爱护读物等。由此,孩子们逐步养成了及时整理、修补图书的好习惯。

其次,应借助集体阅读活动,指导掌握阅读方法。自主阅读重在理解,而理解是建立在推理和想象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这方面,集体阅读活动就体现出了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有效指导的优越性。例如,为了指导幼儿学会有序观察绘本的画面,以正确理解故事内容,我们利用集体阅读活动引导幼儿由整体观察入手,先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大致了解绘本中的主要人物、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走向,以求对故事先有一个正确和完整的感知和领悟。这种观察方法的好处是幼儿不会偏离故事的主题,思维活动始终围绕着故事的主线展开。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进行细节观察,注意画面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对话和一些特有的色彩点缀等。对于这些细节幼儿观察得越具体、越细致,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刻。

再次,应引导幼儿自主延伸阅读,加深对故事蕴意的理解。延伸阅读不同于幼儿的随意翻阅,它是有目的的阅读,指在随意或集体阅读之后,以满足幼儿对某篇阅读材料读有余兴而由幼儿自主进行的延续性阅读,它能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和加深理解故事主题,还是开展续编故事、亲子阅读等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延伸阅读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园,延伸阅读大多是在班级的阅读区域或小舞台一类的角色区进行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把曾经阅读过的故事书拿出来重新翻阅,或和小伙伴合作编演故事中的某个片段,或创编新的情节内容。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经过教师仔细观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运用智慧运用巧妙的指导会使幼儿的问题迎刃而解。

A:幼儿的操作出现问题时。

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操作问题主要是因为幼儿的动手能力的限制造成的,比如:大班幼儿在制作绣球花时,对卷花瓣这个动作掌握的不好,常出现卷不成功的现象,这时教师基于一些适当的建议,强调操作的要领就能帮助幼儿度过难关,激发幼儿下次再操作的愿望。

B:幼儿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

生活区由于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个区域,由于受到空间和材料的限制,一个区域人数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如,大班“花艺坊”制作6人,但是这天一名幼儿由于已经等了2天都没能参与到其中,所以一定要参与,甚至和其他幼儿发生了冲突,于是我让孩子们一起想办法,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可以让他当发纸和收纸渣的人,问题得到了解决。使游戏可以顺利进行。

C:幼儿创造性行为出现时。

每当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出现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如:在“手工坊”,幼儿制作鸟巢时,有个幼儿做完鸟巢给鸟巢四周粘上了许多的泡泡泥搓成的小球球,老师及时的给予肯定,再鼓励他试试看还能怎样装饰鸟巢。

D: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科学区的操作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技能才能进行,但是对于同一个操作材料,能力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科学区“好玩的多米诺”中,我将操作图卡中的图案设计成“直线”“Y型线”“蜗牛线”,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小朋友,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师应在幼儿区域区的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仅是一名指导者、引导者,而且是幼儿的一名玩伴、调解员和冷静的旁观者。要仔细观察,把握正确的时机和适时推出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真正价值,最终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和有效的发展。

教育孩子要讲究策略方法


教育孩子具体方式方法上面要讲究策略,讲究灵活,有的报纸文章上写: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也就是一个太厉害,一个太温柔。应该是两个人要厉害都厉害,教育孩子家人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生活中说的政策,政策是原则性的,不能变的,但是在策略上要灵活,我的主张是可以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这并不跟一致是对立的,它讲的是一种策略。比如说:孩子要睡觉了,躺在被窝里非要吃巧克力,爸爸说不行,如果妈妈也说不行,态度跟爸爸一样硬,孩子就会觉得大人这么厉害,这么无情啊。我姓这个问题要处理好,爸爸厉害妈妈的态度应该有些缓和,和孩子讲一些道理为什么不能吃,这样妈妈也坚持了原则,态度不一样,策略不一样,但目标都在到了“不让吃”,一致就是策略黑脸白脸这是个策略,政策是不能动摇的,策略是可以灵活的,策略是为政治服务的。

 教育孩子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我们教育孩子都是这样一个原则,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就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只许表扬不许批评,一提批评就是打击孩子,伤害孩子,这就是违背了辩证法,小孩子当然需要表扬需要鼓励,不但是小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但是不能光表扬,也还要有批评,由于孩子做的一些事情不都是对的,不是天生的就会做,不要以为我们一批评孩子就是打击孩子,伤害了孩子,我不这么看,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批评也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手段。我们对于有些孩子要多表扬,甚至越多越好,对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聋哑人、残疾人、弱智的孩子应该多表扬,甚至要夸张的表扬他。但是你不能所有的孩子都这样,光表扬不批评,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娇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我主张夸张表扬孩子。比如:孩子帮助大人做事,我们可以夸张表扬孩子,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可不能老夸张了。该表扬则表扬,该批评则批评,但是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当然如果你艺术性很强的话,你很有教育意识,甚至可以把我们常人所认为应该批评的内容变成表扬的内容,比如一个孩子做了十道题,他只做对了一道,有的家长说;"嘿!十道题就做对了一道,你怎么这么笨,简直是榆木疙瘩。”但有的家长转一角度说:嘿!我这儿子真不错,这么难的题你竟还做出了一道。这两种说法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当中克服片面性,要全面,勤思考,三思而后行。也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育笔记《幼儿园阶段情商教育3策略》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策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