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班数学复习7的加减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复习看图中的实物进行7加减的运算。
2.通过游戏与操作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养成检查答案正确与否的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卡片与小朋友人数相等(正面数字、反面圆点),音乐带《找朋友》。
2.白色信封若干(除去7个幼儿,其他每人两只信封),7的加减实物图卡若干张,可以放进信封内,印章若干。
3."信箱"7只,数字卡7张,加减算式卡7张。"信箱"分散放置。
4.7种小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游戏《找朋友》
1. 每位幼儿戴一张卡片,音乐开始就去找小朋友,音乐结使两个数字合起来是7以内的数字,为好朋友。(可玩2-3次)。
2.请幼儿将卡片反过来数点点,听音乐继续找朋友,规则同上。
二、复习7的加减--寄信送信1.老师手里有很多信,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信寄出去,好吗?老师念算式题,幼儿讲答案,对了将信投入相应答案的信箱2.邀请7个幼儿做邮递员,负责收信、盖章、送信的任务。其他幼儿做小动物戴上头饰,大家来做寄信收信游戏。
游戏一:每个小动物拿一个信封,然后自己去取一张7的加减实物图卡,算出答案,将卡片放进信封。根据答案把信投入贴有相应数字的信箱里,回家做好。
游戏二:,邮递员到信箱里收信(一人开一只信箱),打开信检查信有没有投错,错的交给老师进行纠正。答案正确的信,答案是几,用印章在信封上盖几个戳。邮递员把信送到相应的门牌号的小动物家。
游戏三:,小动物收到信后检查信内算式题的答案是几,信封上的印章数与答案是否一样,再检查答案与门牌号码对应吗?错的交给老师,老师进行纠正。
3.按上面规则可再玩一次游戏。卡片内容可改为7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门牌号码也可改为算式题,以增加难度。
三、竞赛活动--快速口算玩抢答游戏,练习快速口算:老师念算式题,幼儿讲答案,对了将信投入相应答案的信箱里。谁答的又快又对,即可得到一份奖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记得在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7的分解组合和加减运算是作为教学内容,重点学习的,但从幼儿园改编教材以后,10以内的分解和加减运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学内容了,上学期是5以内的加减运算,孩子们学习起来,还算轻松,但下学期6,7的加减运算就有些困难。如果单纯的进行算式计算,大家就习惯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来算,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陋习,不利于孩子们思维的发现和动脑的积极性,学前孩子的运算应该是借助于一些学具,实物和图例来完成,在熟练的基础上,慢慢的学会运算,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对陋习的依赖,居然极致到对学具和图片视而不见的地步,真是悲哀!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于家长对孩子早起的错误引导,家长们总过早的让孩子们学算数,而且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极不科学,甚至是典型的错误,再就是作为老师,我们是否真正读懂《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标的因素,可怜的是孩子们,要立即改变以前的陋习,又要重新适应视物思考的过程,孩子们的劳心费力,谈何兴趣啊!
综合以上思考,计划近期召开家长会,合理指导家长形成有利于幼儿的适合幼儿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强对《指南》的学习和研讨,让我们的教学更高效准确!
相关文章《大班数学游戏活动:跳花杆》:大班数学活动跳花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跳花杆的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游戏活动跳花杆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加减法》: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加减法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要求,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帽子》:大班数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帽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各种各样的帽子教案吧。
这是大班数学复习100以内加减法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反思:
加减法对现在的大班小朋友来说已经不是初步认识的,因为大多数幼儿都在中班、大班,特别是大班第一个学期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但是我个人认为每个小朋友对于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进度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幼儿对手指算还是有点模模糊糊的,偶尔还是会忘记十位和个位的区别,有些幼儿还很天真地说:"我们在上个学期已经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怎么现在还在学啊?他们未进入小学,数学的最初兴趣就这样被破坏了,非常可惜!
作为一个手指算的老师,培养幼儿学习手指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节课教学是复习100加减法的初步简单的转化为难,上这节《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本节课的开始,我创设了"小狗狗吃骨头的故事导入,有一天,狗妈妈买了很多的狗头(出示课件),小狗狗就很喜欢吃,但它吃不到,它需要小朋友的帮忙,谁愿意帮忙?说完,然后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幼儿懂得合作的精神,同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加深加减法。
接着我把幼儿引入"迷宫"图片,看完后幼儿互相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然后指名说一说,让幼儿带这个任务去观察,去完成,既培养的幼儿的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这节课学习,让幼儿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利用我们幼儿身边比较贴近的、有趣的东西来吸引幼儿,100以内加减法对他们来说有点简单,我也不担心他们能否顺利玩游戏,所以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幼儿,让幼儿带着他们的好朋友去玩游戏,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将他们零散的知道串连起来,然后做一个总结。
总结这次的教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1、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2、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相关文章《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大班数学活动小老鼠的魔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小老鼠的魔方教案吧。
《大班数学活动:勇闯地雷阵》:大班数学活动勇闯地雷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学习横、竖序列的对应,复习9以内的加减。理解游戏规则,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活动勇闯地雷阵教案吧。
《大班数学:认识星期》: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星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一个月各有几天。通过探索、比较等方法,学会看月历,能正确地说出月历上的日期、星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认识星期教案吧。
这是大班数学活动复习8的加减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钓鱼、分鱼的活动,练习将三个数按组成关系排四道题,发展心算能力。
2.培养积极思维及创造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教具:鱼若干(鱼上面数字1~8)、猫头饰若干。
2.学具:每组若干只盆子及鱼(也有数字)。
活动过程:
一、钓鱼出示池塘,你们看有什么?(鱼)今天老师做猫妈妈,你们做小猫,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好)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钓鱼,这些鱼上都有1个数字宝宝,请小猫钓三条鱼,要求三条鱼上的三个数能排出四个算式。
1.老师先钓数字为1和8的两条鱼,请幼儿再钓一条(数字为7),可排出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1+7=8,7+1=8,8-1=7,8-7=12.刚才那么多小猫只吃这么点鱼,太少了,我们再来钓两条,多吃一点。
老师再钓数字为6和2的两条鱼,请他们补钓一条鱼(数字为8),三个数也能排四个算式。
引导幼儿说出四道算式:2+6=8,6+2=8,8-2=6,8-6=23.请幼儿独自钓三条鱼(鱼的数字分别为3.5.8或4.4.8),分别请幼儿进行三个数排四个算式的口算练习。
二、分鱼每组桌上有若干只盆子,若干条鱼1.要求各组的幼儿协作分鱼,每只盆里放三条鱼,这三条鱼上的数能排四个算式,2.幼儿动手分鱼鼓励幼儿很好地配合,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如在分鱼过程中,有一只盆里的鱼不成功,就应想办法将不同盆里的鱼进行调换,使五只盆里的三个数都能排四道题。
三、奖鱼(活动延伸)今天小猫真能干,钓了许多小鱼,猫妈妈也钓了许多大鱼,这些鱼要奖励给猫宝宝,猫妈妈有要求,要求把鱼后面的题目做对,才奖给你。(到区域角去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数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相关文章《大班数学: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大班数学活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瓢虫身上的点数》:大班数学活动瓢虫身上的点数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瓢虫身上的点数教案吧。
《大班数学教案:球和圆的不同》:大班数学活动球和圆的不同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哪个方向它都能转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球和圆的不同教案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