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缺的“课”,学校真的没法“补”

08-11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父母缺的“课”,学校真的没法“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家庭教育遗留的问题,学校教育无法从根本上弥补,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一下忙。”

不少父母以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或者遗留的问题,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得以弥补和矫正,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不以为意,而对学校教育充满期待。

事实不是这样的。

家庭教育遗留的问题,学校教育无法从根本上弥补,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一下忙。”

一个不再咬指甲的小牛

第二天,小牛进入班级。孩子们很快接纳了这个新伙伴,日子过得平静安详。

一周之后,班级的数学老师小杨偶然遇到了小牛的前班主任。对方告知,小牛是出名的捣蛋大王,经常带着一大帮人大闹课堂,专跟老师作对。他转学的时候,老师们夹道欢送,热烈鼓掌,成为一大笑谈。

听到这些,杨老师并不意外,她猜到小牛不是个省事的孩子,要帮助他,需要等待时机。

杨老师发现小牛总是咬指甲,十个手指甲,个个颜色粉红,伤痕累累,有的已经发炎、肿胀。

心理学上说,这样的孩子,通常是过多被批评指责,或缺少陪伴,没有安全感,或缺乏督促监管,坏习惯难改。

帮助孩子矫正坏习惯,一是要陪伴,二是从正面积极引导,而不是反面强化它的坏处。比如一节课没咬手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于是杨老师和小牛做了协定:“半个月不咬手,我请你吃肉;你要再咬手,你请我吃肉。”

半个月后,小牛把指甲剪得干干净净给杨老师看,这是从他5岁到15岁的十年间第一次剪手指甲。

但小牛谢绝了老师请吃肉。

他说:“老师,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讨论过这件事,我们都认为,咬手指甲是我5岁就有的坏习惯,从来没有人敦促我改。我转学到咱们班才不到一个月,你都帮我改掉了,我应该请你吃肉才对!”——这个曾经想方设法抵触老师的孩子,不仅改掉了坏毛病,还懂得感恩。

人见人爱的“暖男”小牛

有一天小牛对杨老师说:“老师,你发现没有?专注学习,独立思考或乐于助人的时候,我特别帅!因为你说过,这些时候我都目光炯炯,你还说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内心外化出来的帅才是真的帅!”

杨老师感到很温暖,因为自己说过的话,小牛都记在心里。

清明节放假,杨老师辗转千里回老家为母亲扫墓。回来时,父亲指着桌子上的两大袋面包说:“这是你学生送来的。两个男孩,我问名字他们不说,其中一个穿着鲜红的运动衣,胸前有‘中国’两个大字。”——是小牛。

于是杨老师问小牛为什么送面包给她。

小牛却说:“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家爷爷的。你走了,没人做饭给他吃,我俩就凑钱买了六样口味的面包,一顿吃一种口味,吃两天你就回来啦。”

……

“亲其师,信其道。”小牛的学习成绩也随之不断进步,并以优异的成绩、平和的心态、开朗的性格毕业。杨老师把小牛作为自己的教学成果,在很多场合与人分享。小牛暴躁的父亲,也对杨老师和任课教师们感激不尽,早忘记了之前的摩擦。

结果似乎皆大欢喜。

把我的一生交给孩子是最好的幸福

杨老师在教学一线30年,担任班主任25年,不仅与这本书的案例中的人物有接触,而且有过深度交流,与他们共同成长。杨老师希望通过这本书,以学校教育连接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二者既有融通也有碰撞,既有和谐也有锋芒。

《好老师教你做好父母》中的内容来源大致有三条渠道:一部分取材于她的教学经历,一部分取材于她的育女经历,还有一部分杂糅各种受访对象受教育、教育人的经历或者心灵感悟。力争寻找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力争不辜负每一个拿到这本书的家长、教师和孩子。让大家打开这本书,都有值得阅读和思考之处。

正如杨卫平老师在书中为自己写道:“把我的一生交给孩子,是最好的幸福。”

令家教君意外的是,杨老师选择了一个失败的案例作为整本书的开篇头文。她用小标题写道“我最终没能帮到他”,一个老师的遗憾和惋惜跃于纸上,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写下这个故事时,杨卫平在主人公小牛同学身上寄托的希望和最终叹息的收场。或许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父母,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班里转来个红发“小混混”

八年级开学第一天,杨老师见到了这样一个转学生小牛:胸前斜挎着空瘪的书包,染过的暗红色头发盖住半个脸,斜着肩膀曲着腿站着,全身还轻微的摇晃——分明是一个小混混!

于是杨老师对小牛和陪同前来妈妈说:“回去把头发理一理,颜色也恢复黑色。还有,孩子,你得有一个像样的站姿,下午再来好不好?”

母子离去后,小牛爸爸气势汹汹地打来电话:“你会不会当老师啊?我儿子有什么不好,你告诉我,我在家里摆平他!你不能不让他上学吧!”小牛爸爸纠缠了好久,在电话里声嘶力竭……

下午,小牛在父母的陪同下回来,头发剪过也还原了黑色,但还是长,于是要求他再剪。小牛爸爸暴跳如雷:“你这么为难我们,当心我到教育局告你!”

小牛妈妈试图用眼神阻止丈夫,但根本无效。

杨老师没有退步,以她的经验,帮助一个孩子要先从改变形象开始,绝没有错。

我最终没能帮到他

小牛上了高中,还经常回来看老师们。在杨老师眼中,他还是那么体贴、可爱。

可是半年之后的寒假,小牛和小伙伴一起回学校的时候,小伙伴说:“老师,他又开始咬指甲了!”

小牛说:“现在的老师同学,不像你们一样懂我,他们不管我……”

其实,他所说的“管”,就是一种集体的安全感。所谓“没有人管他”就是觉得不被爱。他原先是为一个集体,一群爱他的老师同学而改变自己,当这个集体解散,他就回到最初的状态了。

一个靠别人“管”的孩子,是缺乏意志力的。而意志力的培养训练,越早越好。习惯的养成很复杂,坚持、奖赏、监管、时机等都是影响因素。孩子念初中以后,也有意志力磨练成功的,但极少。

从这个角度说,孩子小时候,父母责任重大。习惯的养成,仅靠学校是不行的,因为教师有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学生,他不可能帮每个个体建立最恰当的成长习惯。一个教师培养的习惯,可能到别的教师那里,又不奏效了。总之,孩子的成长,最强有力的依靠,是父母。

小牛爸爸脾气暴躁,孩子从小在家里就被他训斥,不知不觉也像他一样暴脾气。以暴躁来抵抗暴躁,是人的本能。

果然,不久,小牛和同学发生矛盾,大打出手,后果很严重,校方很生气,他被劝退。

换到另一所学校,只念了不到一个月,小牛又和班主任发生激烈的争吵。他总觉得老师偏心,找他茬儿,于是,他逃课一周。

小牛说那些老师都不理解他。

杨老师心里很难过。之前在班级里,小牛对大家那么好,是因为大家爱他,他回报大家,而不是因为他懂得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杨老师最终没能帮到他。

请给你的孩子安全感

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大部分应该由家庭和父母来给予。在学校,他则要受不同教师的不同教育,教师们的学识、眼界、胸怀、性格与教育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中小学他要受12年的学校教育,学校和班主任最少要换4个,任课老师换得更勤了。这些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可能是个完整统一的链条。哪个老师对他口味了,他就在那个时段成长好一点;不对口味了,他的弱点就成了盲点。

卢梭曾经说过:“如果几种教育在一个学生身上相互冲突,那么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

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学校教育无法纠正和弥补。

该父母承担的责任,父母只能担着。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在学校生活中左右冲突。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两条相同的河流,更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书中所写,可能有你孩子的影子,但并不是你孩子的全部。如果你从一个案例,看到更多的孩子,得打更多的思考,找到教育的规律,那么无论对于身为父母的你、对于孩子甚至对于作者而言,都是最大的幸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现在孩子缺的是什么?


“现在孩子缺什么”,相信这个问题会让许多家长好好思考一番。是啊,不愁吃,不愁穿,各种玩具一大堆,大人围着孩子转,还缺什么呢?

缺批评和惩罚

鼓励表扬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拇指教育”一段时间被奉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但过度过滥的表扬会渐渐让孩子对此麻木、失去感觉。听惯了顺耳的话,时间一长就听不得批评,即使做错了也不能批评。

因此,对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无原则的赞美会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踾。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孩子只能批评不能表扬,只是表扬要掌握分寸,孩子确实经过努力取得了成绩,就要肯定赞美,注意不要泛泛夸奖,而是要明确到具体的事和行为,也不夸大其词。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纪律约束和适当的批评,如果错误比较严重,批评还可更严厉些甚至可以是惩罚,这样有助于提供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教育的不同内容,学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指头”,赞贬交替,各有侧重,既尊重孩子,有激励孩子不断进步。

缺锻炼和饥饿

体育锻炼的缺乏,衣食无忧的生活,饮食文化的繁荣,让孩子吃饱吃好的心愿,让他们没有了饥饿感,因此孩子不愿吃饭、吃得不多成了不少家长的心思。事实上,适当让孩子有饥饿感,能帮助孩子正确对待正餐,吃得更香,并且养成少吃零食的好习惯,也能调节肠胃功能。当孩子偶尔提出不想吃饭或吃得太少时,勿需大惊失色。只要确定孩子身体健康没病,家长可以让他少吃点或者不吃,只要自己坚持让孩子多活动锻炼,不贪吃零食,孩子终会觉得饥饿,自己要求吃饭的。

缺劳动和自立

父母或爷爷、奶奶辈的精心照顾和疼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孩子缺少劳动和自我服务的机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苦能力差,肢体懒惰,不仅阻碍身体的发育,还会影响智力发育。建议家长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学习必要的自我服务技能,适时的帮助和提醒,肯定鼓励的话语,耐心的等待,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的玩具物品。孩子大一点后,还可以让他在家适当的分担家庭劳务,如拣菜、修理草坪,浇水,喂养小动物,整理衣橱等,从小培养为家庭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时可以有意识地锻炼他们,让他们参加一些野营活动,接受挑战,战胜自我,长大才能成为独立、有责任心的人。

缺正确的自我意识

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一味的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中,主角都是他,会让孩子产生错觉“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我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一旦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进入幼儿园,他就很有可能由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有时会被忽视、不被重视,这时孩子可能会有失落感、挫折感。因此怎样让孩子适应其中角色的转变,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家长要学习时常进行中心点转移,不事事以孩子为先,让他适应新的变化,慢慢学会及时调整心态,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缺同伴和合作精神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劲,没人和我一起玩。”“太闷了。”建议家长可以从同事、朋友或是邻居家的孩子中挑选年龄相仿、合得来的小伙伴,定期搞些聚会、郊游等活动,甚至还可以尝试让孩子互相在同伴家做一天小客人,这样孩子不会老是觉得寂寞,而且还可以在活动中促进交往,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分享、公正等社会性意识和行为,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缺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对电视、电脑、游戏机的热衷,各类兴趣班、特长班的活动,加上钢筋水泥的城市,使得现在孩子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亲近大自然,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生活在成人精心设计好的世界里,物质虽然富有,但孩子们往往并不满足、开心,回忆起自己的孩提时代只是玩沙玩土,没有很多玩具和好吃的食物,但经常觉得很开心,至今脑海里一定还有几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看来“在蜜罐里泡得太久就觉不出甜味了”。带孩子们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吧,光脚接触泥土,在阳光下、草地上追逐,到田梗旁认认各种蔬菜、农作物等等,相信从大自然这本教科书中,孩子们会学到很多书本上、电视里学不到的知识,受益终身。

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了解孩子不自信的原因么


你的孩子有自信吗?

拥有的是真正的自信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未来生活品质更高,经济前景更好、心理更健康。而不自信的孩子,未来出现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较低。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拥有自信呢?别因为孩子成绩好才表达爱,让孩子感到你无条件接纳他

你是否曾经对孩子说过:

“只要你考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玩具。”

“你要是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很多家长在接纳孩子方面存在误区,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至少,爱我是有条件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无形中附加了很多条件,并且父母更关注这些条件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研究表明,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孩子父母。

积极心理学认为,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无条件接纳,是指父母对孩子传达的爱、关注、支持和激励是无条件的,是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的。

家长日常的话语中,“只要”、“只有”、“如果”等句式,都是父母增设的条件,用这些条件去跟孩子讨价还价,似乎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表现好”是父母爱孩子的条件,孩子满足不了这个条件,就得不到父母的爱。这种附加条件的爱,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它会让孩子也学会通过这些“条件”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一旦我考试没能让爸爸妈妈满意,我就是个没用的人,爸爸妈妈从此就不喜欢我了。

因此,家长要学会将“孩子行为”和“孩子个人”区分开来看待。也就是说,无论孩子的“行为”如何,父母是否赞同都应该一直关爱、激励、接受孩子这个“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悦纳,让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支持。

可能会有家长产生疑惑:无条件接纳孩子是一味地纵容孩子吗?无条件接纳孩子不等于无条件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你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非孩子的这些“行为”,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依然需要纠正引导。

学会正确称赞孩子,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

很多家长有一个疑惑:“我平时都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经常表扬孩子, 很少批评孩子,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太自信,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呢?”有的家长会误解“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个概念。“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一味地表扬,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感觉良好”。那些建立在单纯感觉良好的“虚假自信”不是真实的自信,对孩子发展弊大于利。

小明经过刻苦训练参加学校橄榄球队员选拔赛,可惜表现欠佳,只接到一个球,而且没有实现一次传球成功。爸爸看到他难过,一味地说“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和其他人一样好”。

听了爸爸的话,小明的闷闷不乐并没有缓解。这个父亲本来怀着一番好意,看到孩子内心受到伤害,想去安慰他,想让孩子“感觉良好”。像许多父母一样,他选择无条件称赞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该方法起了反作用。

这个父亲忽略了客观事实,一味地称赞孩子的表现,让孩子觉得父亲没有真正理解他,在欺骗他。父亲毫无根据地称赞,只会使小明更加气馁,也降低了他的自信心。

著名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没有任何有效的方法可以不先教孩子“表现良好”而直接教孩子“感觉良好”的。

这位父亲可以这样做:尊重、理解孩子由失败带来的负性情绪,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一起共同接受失败这一事实;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下次“表现良好”,从而让孩子真正获得成功带来的“感觉良好”,而非追求空洞的“感觉良好”。

过于乐观的孩子往往对现实困难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往往拔高估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造成“眼高手低”,一旦遇到真正挑战,仍然会遭受挫败,影响自信心。因此,父母要学会合理称赞孩子。称赞一定是有理由的,要向孩子讲明是因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才获得的称赞。称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引导和强化,父母可以借助“称赞的理由”让孩子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再次出现,从而固化成良好的习惯。比如,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孩子主动和叔叔阿姨打招呼问好,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今天你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很懂礼貌,做得非常好。”

另外,父母要学会控制称赞的程度,使之与孩子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不要过分夸大。例如,要等孩子真正把玩具汽车安装成功后再给予称赞,并说明称赞的理由,而且不要把孩子的这个成绩当成最了不起的事情,要留着去称赞真正的更高成就,正所谓“留有余地”。

对于孩子做出的某些良好行为,父母不仅可以用口头语言,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比如给孩子一个拥抱,摸摸孩子的头,搂搂孩子的肩,这些方式有时候胜过言语。

“表现良好”是“感觉良好”的根基,孩子在表现良好之后通过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引导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乐观对待成功和失败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心理学家花费20年的时间,通过对50万名儿童和成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人群中存在悲观解释风格和乐观解释风格。自信的人面对成功和失败往往有着乐观的解释风格,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有着悲观的解释风格。

如何解释某一件好的或坏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两个重要方面:

从纵向的时间跨度看,永久性(总是VS偶尔)——认为事情是永久不断地发生,还是偶然暂时地发生;

从横向的影响范围看,普遍性(一般情况VS特殊情况)——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还是认为这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结果,是短暂的、可以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由于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是乐观解释风格,更容易获得自信心。

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永远”或者“从不”,认为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而习惯将好事视为“有时候”或者“偶尔幸运”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的,那么孩子是悲观解释风格,更容易丧失自信心,需引起父母的关注。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归因倾向可以训练,通过训练一个人的解释方式可以提高自信心。一个男孩一直被同伴排斥,他如果认为“我从来就没有朋友”、“没有人喜欢我”等,那么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自卑。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他们只是今天对我很凶”、“他们生我的气”、“我最近对他们的行为也不太好”,帮助孩子认识到现状可以改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学会怎么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归因特点。例如,学龄前的孩子容易因为一件“负面”的事情而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重视同龄人的看法和对事情的解释,有乐观解释风格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

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三方面。家长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感”。家长让孩子在“表现良好”中获得“真实自信”,就是要让孩子获得“自我胜任感”。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其实跟“重要感”和“自我胜任感”都有密切关系。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父母学校


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其实在幼儿园中,我们老师所教所传授的东西、知识、方法,都是结合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生活中很多人、事、物、现象等都是教育的题材,都可以引发幼儿的欲望、兴趣及好奇心,只要我们身边的父母都学会善于发现、挖掘、把握,那么我们身边的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成一个非常敏锐、聪明的好孩子。那么,生活中作为宝贝们最亲近的家人、大朋友,他们该如何去指导、挖掘呢?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几点看法!

1、希望每位家长每天至少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陪同孩子。

5、家中的作息时间尽可能与幼儿园的时间保持一致,坚持周末午睡的习惯!

6、勤阅读、勤浏览班级门口的各项通知及“家园栏”内容,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园的动态和班级的情况。(如需配合、完成的任务及时完成好,养成良好的习惯,给自己的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7、有关特殊的节日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让他们事先积累、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不懂的地方及时地通过查找、学习告诉孩子,使得大家一起提高!(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立夏、端午、中秋、春节、元旦等等,国家统一的节日。)

8、作为父母我们要言传深教,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孩子们学习、模仿!!

家庭教育需要“补位教育”


“补位”一词作为术语,屡见于足球比赛等体育项目,引申推广到教育领域,笔者认为可指在对青少年教育上不能出现“盲点”和“空白”。正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需要均衡、协调的营养,青少年的成长也需要全面、协调的教育。

它是一项特殊而又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全员参与,全天候关注。既需要社会各方面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又需要通力配合,加强协作。

一、知识素养“补位”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专才”,更需要“通才”。既需要科学素养,又需要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具体实践中我们要鼓励教师丰富学识。教师要通过“充电”来丰富自己。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渊博的多科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充分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大力推动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对全校学生开放学校阅览室,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放图书室,各年级开设节次不等的阅读课;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应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课外活动开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唤醒民族意识,强化人文素养;加强艺术教育,开设各种音美兴趣小组,增设艺术欣赏课,开展“学生才艺展示”等。

二、实践能力“补位”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无不映射着社会、学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缺位。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实践,这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合拍。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使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们多次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了解工农业生产;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使其感受大自然之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等。

三、情感思想“补位”

良好的思想品质、完善的个性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也看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思想心理障碍。为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感恩教育,传递“爱心祝福”,做好“亲情补位”,利用榜样示范,开设专题报告等。

总之,未成年的教育关乎民族未来,承载着党和国家的希望,需要社会各界、学校、家庭、政府能够携起手来,加强协作,消除教育“盲点”,创造良好环境,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负起责任,托起祖国的明天。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父母缺的“课”,学校真的没法“补”》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