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宝贝共同找回丢失的感情世界

09-18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与宝贝共同找回丢失的感情世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导读:当一个孩子被两个高大的成人拒绝时,他如同在仰视一堵高墙;可是,当我们同时拒绝孩子时,却称之为“教育中的一致性”。

本书作者爱丽丝·米勒是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以研究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成因以及对其成年后的影响而著称。本书自1978年问世后至今仍畅销,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爱心与尊重最为重要,如果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凡事都只求达到父母的期望,那么渐渐地,孩子便会不再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这种看不见的心理创伤,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

对孩子的羞辱会导致什么

在一次外出散步时,我注意到在我前面几步之远有一对高个子的年轻夫妇,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在他们身旁边跑边喊。这对夫妇刚刚在路边凉亭为自己买了两支冰激凌,边走边吃,十分惬意。这个小男孩也想要一支拿在手里吃。他的母亲充满爱意地说:“宝贝,你可以从我这儿咬一口,但不能要一支整个的,因为它对你来说太凉了。”可是小男孩不想只吃一口,他伸出手来要一支整的,他母亲再一次把手拿开。他失望地哭了,但很快他的父亲又一次重复了他母亲的做法,说:“看这儿,宝贝,”父亲温和地说,“你可以吃一口我的。”“不,不要!”孩子边哭边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忘掉一切。但他很快又跑回来,嫉妒又难过地仰头盯着两个正吃得起劲的大人。一次又一次,小男孩伸手去要一支整的冰激凌,但大人们那握着宝物的手却一次次地缩回去。

小孩越是哭,他的父母越觉得有意思。他们不停地笑着,并想和他开玩笑:“你看你,这有什么要紧的,值得你这么吵闹呢?”接着,小男孩坐在地上开始朝他母亲的方向扔小石子,但他突然又站了起来,焦虑地四下张望,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否还在那里。当他的父亲吃光了自己的冰激凌之后,就把小棒递给了小男孩,自己继续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着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捡起来,但最后还是没有捡。他带着一脸的失望,孤独又伤心地哭了,哭得全身颤动。然后他驯服地走在父母身后。

我们太习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情景了,但这里我却要讲讲这个孩子的感受。显然,这个小男孩并不是因为“贪吃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伤心,因为他有很多尝一口冰激凌的机会——他伤心的是他的感情不断受到伤害和打击。他想像其他人一样用手拿着一支冰激凌,但这个愿望没有人能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要还被人开了玩笑。他面对的是两个巨人,他们互相支持,并为他们能保持一致的做法而骄傲。而小男孩呢,既孤独又难过,除了说“不”以外什么办法也没有。他也曾用明白无误的手势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但还是没有结果。他完全孤立无援了。当一个孩子被两个高大的成人拒绝时,他如同在仰视一堵高墙;可是,当我们同时拒绝孩子时,却称之为“教育中的一致性”。

为什么这对父母对孩子显而易见的悲伤满不在乎?他们当然不是缺乏爱心或冷酷的父母,那个父亲对小男孩说话时非常温柔。可是,至少在那一刻,他们表现出的却是缺乏同情。

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我们需要把这对父母也看成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这两个大孩子最后终于发现了一个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只有和这个小人相比,他们才能感到自己无比强大。哪个小孩在感到害怕时没有被大人笑话过并被告之“你没必要为这种事感到害怕”的?又有哪个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不感到羞愧和自卑——只因为自己不能正确地估计危险?请设想一下,一旦这个孩子后来有了机会,可以把这种难堪的感觉转移到另一个比自己更小的孩子身上时,他还会犹豫吗?这种经验有各种差别和形式,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当这些成人面对孩子的恐惧和无助时,他们能够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控制孩子的恐惧来驾驭自己内心无法控制的恐惧。

毫无疑问,在20年之内——如果这个小男孩有弟妹的话,也许会更短——他会重新上演吃冰激凌这一幕。不过,那时候他将占据主动地位,而比他小的那一个则将扮演弱小无助丶充满羡慕的角色——那个曾是他自己的人。现在,他终于可以将内心那个使他受尽屈辱的小男孩驱赶出去,投射到别人身上。

继续上演的童年悲剧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感情障碍的根源,往往可以在婴儿时期的适应性改变中去寻找。当孩子必须对尊重丶回应丶理解丶同情和得到感情反射这些需求进行压抑时,就会产生几种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病人无论在童年还是长大以后,都不能有意识地体验自己的某些情感,比如嫉妒,羡慕,愤怒,孤独,无助和焦虑。

罗伯特是一个三十一岁的男子,他从来不敢哭或显露悲伤,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使他所爱的母亲不高兴和不知所措。这个极为敏感的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被他的母亲给否定了。这个母亲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曾在集中营里生活过,但是她从来都不提起这件事。直到她的儿子长大了并开始问问题时,她才告诉他,她曾是目睹自己父母走进毒气室的八十个孩子之一。当时这八十个孩子当中没有一个人哭。因为“保持愉快”的特性曾在她的童年救过她的性命,所以她自己孩子的眼泪就威胁了她的平衡感。这个儿子一生都想要快活起来,但他只能以强迫性的反常方式来表达他偶尔出现的真实自我和感情。在他明白了它们的真实意义之前,这个沉重的事实一直让他感到不自如丶羞耻和迷茫。

一个人在童年时反抗这种控制是完全无力的。悲剧在于,只要他的父母拒绝面对他们自己的过去,那么他们对这种控制也同样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父母自己的压抑得不到解决,他们童年的悲剧就会无意识地在自己孩子身上继续上演。

另外一个例子也许能把这一观念讲得更清楚:有一个父亲小时候经常受到他母亲周期性精神分裂症的惊吓,又很少有人对他进行解释,所以他长大以后的一大乐事就是给自己心爱的小女儿讲恐怖故事。他毫无例外地总是先嘲笑她的胆小,然后再告诉她:“这只不过是个编造的故事,你不用害怕,有我和你在一起呢。”这样一来,他就得以控制住孩子的恐惧,并为他自己获取无畏的感觉。他有意识的愿望是给予孩子他自己小时候曾被夺走的宝贵东西,比如保护丶安慰和来自成人的解释;但是他无意识地传给女儿的却是他自己童年的恐惧,对灾难发生的预感,以及那个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过回答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我爱的人要把我吓得要命?”

与卢梭齐名的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齐六岁就失去了父亲,尽管家里还有母亲和保姆,但他却在感情上被她们忽视了。后来,尽管他能给予其他孤儿最真诚的温暖和父爱,却在感情上忽视了自己唯一的儿子——这种做法难道是偶然的吗?他的儿子曾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后来却被认为有智力缺陷,不到三十岁就死了。儿子的悲剧使裴斯泰洛齐痛悔不已。

仍然是这个裴斯泰洛齐,后来说过一句名言:“你可以把魔鬼赶出自己的花园,但你还会在你儿子的花园里发现它。”

被隐藏的虐待

瑞典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是一个新教牧师的小儿子。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他把自己的童年描述为一个很长的关于耻辱的故事。他举例说,当他小时候尿湿了裤子时候,就会一整天被强迫穿上一件红色的衣服,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做了什么,让他以此来羞辱自己。

他还讲述了一个在他童年里反复出现的情景:他的哥哥刚刚挨了父亲的打,他的母亲在用棉花轻蘸他哥哥流血的背,而伯格曼自己则坐在一旁观看。他在叙述这件事时很冷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安。我们可以把现在的他看成是那个孩子,安静地坐着观望。可以肯定他那时没有逃走,既没有闭上眼睛也没有哭。我们不会对这个情景是事实这一点产生任何怀疑,但是它同时又是对他自己经历的一个掩盖性回忆——人们有时候确信,只有他们的兄弟姐妹才受到过羞辱,而不是他们自己。只有在治疗中,他们才能带着愤怒丶无助感和憎恨回忆起,当他们所热爱的父亲无情地暴打自己时,他们心中充满了怎样的耻辱和被遗弃的感觉。不过英格玛·伯格曼除了将自己的痛苦投射出去和加以否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方法对付他的痛苦——他可以拍电影,并借此将内心不能体验的感情转移到观众身上去。我们作为观众,就必须承受这样一个父亲的儿子必须深藏的感情。

伯格曼也后悔地提到他没能在1945年之前看穿纳粹主义(虽然作为一个少年,他常常在希特勒时期参观德国)。我认为他的盲目是他童年经验产生的后果。残酷对他来说就像他吸入的空气一样,因此后来见到的残酷又怎能引起他的注意呢?

我想说明的是,即便是最严重的虐待事件,也会由于孩子强烈地想将它理想化的愿望而被隐藏起来。对此,从来也没有存在过审判,没有辩护,也没有判决。一切都深藏在过去的黑暗之中,而即使事实被暴露出来,它们也会以“为你好”的伪装形式出现。如果连最极端的身体虐待的例子都是如此,那么又怎能指望能见度更低丶更容易引起争议的精神上的折磨为人所知呢?又有谁会认真注意像小男孩和冰激凌事件中包含的那种难以察觉的歧视呢?

我从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中,都可以看到无数性质相同的例子。例如,他们不是向孩子强调“反权威”的做法,就是强调“严厉的”教养方式的好处。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的需要。一旦孩子成为满足某一个人特定目的的工具,并被他的权力所控制,那么这个孩子的自然生长过程就会遭到粗暴的干涉。我们在教育中最习以为常的做法之一,就是先砍断孩子有生命的根,然后再试图用人工的方式代替其失去的自然功能。我们压制孩子的好奇心(不能问不该问的问题),然后,当他对学习失去了自发的兴趣时,我们就会为他寻找特别的辅导。

成人让一个孩子经历羞辱感觉的做法是不易察觉和难以言说的,只有当我们对这种痛苦有足够的敏感时,我们才有希望从孩子出生第一天起就给他需要的尊重。有许多方法可以培养这种敏感的能力。比如,观察我们不认识的孩子,试着对他们的处境产生设身处地的同情。但是,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自己的命运培养同情。我们的感情总能够暴露出真实的故事,那不为别人所知的丶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去发现的故事。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丢失的“球”留下的思考


“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这是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人喜欢的一句隐喻。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往往不能敏锐地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把它很好地抛给孩子,孩子抛过来的“球”就在一瞬间丢失了。

案例描述:

案例1:鸡蛋变大了

大班科学活动“让鸡蛋浮起来”,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鸡蛋的不同后,让每个幼儿将放在自己盆中的鸡蛋放到透明的玻璃瓶子里(有水),看一看你发现什么?很多孩子说:“我发现了鸡蛋沉到下面去了。”就在此时有一个男孩子说:“我发现鸡蛋变大了。”老师看了他一眼,继续进行下面的环节:让幼儿看自己放在水中而浮起来的鸡蛋并引导幼儿猜测……

案例2:我昨天做了不开心的梦

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梦》,教师运用多媒体:一个孩子在梦中的笑容引导幼儿猜一猜:这个小朋友做了什么甜甜的梦?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着自己的想法。当请龙龙小朋友发表意见时,龙龙却说:“老师,我昨天做了不开心的梦。”老师听后边做个让其坐下的手势边说:“现在还有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朋友会做什么甜甜的梦?”我发现龙龙一坐下来后就开始与旁边的小朋友讲起话来,一会儿受到了老师的暗示批评……

案例3:我不愿意,我太累了。

体育活动“小马和骑兵”在大二班进行着,当孩子们第一次探索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骑马的方法,当请到小个子的琪琪上来展现时,琪琪摇摇头说:“我不愿意,我太累了。”老师只好无奈地请别的孩子来表演……

案例4:有一种蚊子不吸血

科学活动“夏天来了”在中三班开展,在说一说夏天的特征时,孩子们各自兴奋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说:“夏天很热。”有的孩子说:“夏天有蚊子、苍蝇。”当请到含含小朋友时,她却说:“有一种蚊子是不吸血的。”只见老师稍一迟疑,接着茫然地点点头说:“可能是刚生下来的,请坐下!”接着继续请其他幼儿说……

案例分析: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让孩子抛过来的球丢失的案例还很多,针对于自己的实践体会和与教师们的交流,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中只有教案

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师们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善于根据自己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预设外的情况往往呈现排斥心理,会觉得的是打乱自己的正常教学。因此,由于教师心中只有自己设计的教案,缺乏对教育对象的观察,对幼儿的创造发现经常表现出低敏感性,对于幼儿在教学中出现的意外言行很少关注。就像上述案例1中出现的情况,幼儿透过玻璃看到的鸡蛋是大的,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的,于是教师对于幼儿的发现不予以回应,继续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环节往下走,忽略了幼儿观察发现的科学价值,致使教案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支配了充满灵性的幼儿,从而让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变得机械化、程序化。

2、教师主导课堂

民主、平等是课堂中师幼抛接球的首要原则,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学中关注的是幼儿的动态。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在互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控制着互动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用自己的思维、想法、言行来支配幼儿,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视而不见,这样既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又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的指导作用,希望的只是孩子能接住球、接好球就可以了,这种交往使教师不能认真地、从容地、恰当地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象上述案例反映出就是幼儿主体地位的缺失,它直接或简接影响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缺乏教育智慧。

教育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是教师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教育功底的展现。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师要能够敏锐地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随时灵活地作出回应。可是由于教师缺乏教育实践智慧,往往对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显得束手无策,为了

让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教师往往采用的方法是不理睬、忽视、茫然应付一下等,致使有价值的球在瞬间丢失。就像上述案例3,孩子们在第一次探索骑马的方法后,琪琪坚决不肯上来再骑的原因就是“我太累了”,如果教师能够敏锐地感觉到教育的契机,那教师就会请孩子说一说是什么原因这么累,或者等其稍作休息后再请其表演,从孩子的累中捕捉契机,生成精彩。

4、缺少相应知识

丰富的知识是是教师拓展教学,丰厚教学内容的基础。就象上述案例4,由于教师对“是不是真的有蚊子不吸血”不能肯定,对幼儿的回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模糊地回应了一句:“可能是刚生下来的,请坐下!”这不仅易让孩子们形成错误概念,还中断了幼儿有价值的发现。如果,教师心中了解“雄蚊是不吸血”这个科学知识,那我想教师就能够沉着地回应孩子,掀起教学的小热潮。

反思与策略:

1、善于学习反思,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需要智慧,教师的智慧源于自己渊博的知识、勤于反思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教师要善于反思,多用批判的眼光,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作反思的对象,从目标、过程、师幼互动、环境创设、材料的利用、幼儿的学习状态、教学策略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思考。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多次“推销”自己的成功保障,那就是谁能够每天学习每天写一遍教学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可见学习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2、转变教育观念,确定幼儿的主体地位。

怎么样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映射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尊重幼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师幼双方要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尊重接纳幼儿的想法、感受、行为。善于用眼睛去捕捉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善于用耳朵去倾听来自孩子不同的声音,善于用心灵去感受、去思考活动的精彩和困惑,将幼儿的学习放在一个开放化的广阔教育空间,真正体现《纲要》精神: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3、捕捉动态资源,调整预设方案。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取其精义,并将之融入教学过程。就像案例“鸡蛋变大了”中,男孩的发现是教师没有预计到的,但是透过凸出来的水瓶子看鸡蛋变大了是事实存在的,此时,如果教师不被“死”教案限制,恰当引导幼儿探讨:你怎么发现鸡蛋变大的?然后再组织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给幼儿提供充分表达、探究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肯定幼儿的探索又可以将捕捉的信息发挥出教育价值。因此,教师不要死抱“预设”,而要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对来自幼儿中的动态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因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

与一岁半宝贝的语言沟通


导读:一岁半的宝贝,如果说话早的应该可以说很多话了吧!可然儿并不属于说话早的孩子,在我的期盼加焦急中、在全家人的“辛勤栽培”中、在然儿自身的“聪明好学”中,好在现在也可以“照葫芦画瓢”的说出好多话了,只是有时候说出来的话,令人费解。

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然儿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听到召唤,我得赶紧凑上前去领取命令,细声细气的问声:“儿子,有没有尿尿?”很多时候得到的答案是然儿晃着小脑袋懒洋洋的吐出一句“没有!”,再问:“喝不喝奶粉?”,接下来听到的多是然儿一声憨憨的笑,再加上一个字“嗯!”“咕咚、咕咚”一大瓶奶粉儿子没几下就给搞定,然后拿着空瓶子,往你面前一摆,二只小手一摊,拉着懒洋洋的长调,告诉你:“没!~”床上的功课基本完毕,顶多躺在被子上再放赖一会,小家伙便会不安份起来,站到床边,用手指着地上,表情严肃又焦急的说要求“下地!”,所以你想继续躺在床上睡懒觉的事,只能到梦里想去吧!

儿子的命令就是“圣旨”,是万万不能违背的,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给穿好衣服,穿上袜子和鞋子,把他扔到地上去“自由活动”,要不然等待你的就是一连串委屈的哭声了。

一般只要七点多一点,然儿姥姥就要来家里“接班”了,只要门铃一响,然儿肯定会第一个冲到门边,见姥姥一进屋,然儿便会热情的叫上一句“咬咬”(这是然儿叫姥姥的特有发音),随后跟上姥爷进来,然儿又会亲亲的叫上一句“咬爷”(咬字意义同上),叫得姥姥、姥爷是心花儿怒放!

家里所有的人都拿然儿当宝贝一定对待,有什么好吃的,大人舍不得吃,也都得给他留着,特别是姥爷,只要和然儿在一起,就想给他这个那个好吃的东西往嘴里塞,只可惜然儿也不是每样都可以接受的,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问他吃不吃,他会非常高兴的告诉你“七”(然儿对吃的发音),遇到不喜欢的,即便是拿到手里也会给你递回来,然后摇摇头告诉你“不七”。呵,还挺有个性!

今年沾了奥运的光,结婚的新人也特别多,特别是一到周末,周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然儿似乎对这个声音有些恐惧,一般听到响声,不管当时是在做什么,肯定会一下子扑到你怀里,然儿瞪着眼睛,小手指着外面,一本正经的告诉你“炮炮”,意思是告诉你,外面又放炮了,大人这时候肯定会一把把他搂在怀里,然后心疼的问“怕不怕”,小家伙会很无奈的低声告诉你“怕”,“怕”这个字,发音还是挺标准的!

当然,然儿现在会说的话还远不止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且一般只要大人教他学说的什么话,他基本上都可以模仿的差不多了,有的说的还有模有样,有的就不太标准了,如果不是你教的他,他要自己说出来,你还真不知是什么意思。

只是有时候看着这个一本正经的小人儿,站在你面前,象那么回事儿似的,用语言来和你沟通,而且可以听懂你说的话,按照你语言的指示去行动,感觉真的很幸福!想想看,或许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也不过如此吧!哈哈,不过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妈妈才能体会的到哦!

儿童绘画与内心世界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说歌谣、唱歌、跳舞都可以表达他们的心理活动。而对孩子来说,绘画是把自己的内涵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极好形式。当他能说话的时候,同时也伴之以涂涂画画,不管在墙上、地上、纸上总是边画边说个不停。这是由幼儿期到儿童期的表现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是表现手段的变化,由自身的身体活动进步到使用工具(树枝、泥土、石子、画笔等)涂涂画画或堆堆捏捏。另一方面,是由冲动的表现(没有想画什么的要求)进步到逐渐明确画什么和怎么画。对于儿童绘画,我们成年人一眼看去不能理解的东西很多,这是因为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认真画的画虽然看上去无法理解,其实里面包藏着心理发展的萌芽。成年人的不理解,往往压制和挫伤那些智慧的嫩芽。所以,懂得一些儿童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说,儿童画是孩子自己的“脑电图”,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出孩子自己的性格类型和思维状况,那线条的造型显示着孩子的个性、情绪、气质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趋向。

有的心理学家在研究工作中,让每个孩子画一张画。他们从画面分析看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生气勃勃、幽默、自然、富于感情,形象高大,线条生动,色彩浓艳。可以说,画中人就是他们自己。有中度自尊心的孩子,画面有些拘谨,形象不大方,重修饰,不自然。有低度自尊心的孩子画画呆板,形象拘束渺小,缺乏想象力。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征,就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出有健全性格的人。

缺铁影响母子感情


导读:贫血的人对人会很冷漠,不喜欢与人交流。陈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跟宝宝不亲,不是自己没感情,而是因为自己缺铁。

刚出生的宝宝,本来是让妈妈疼也疼不够的,可是,有的妈妈跟宝宝的感情就比别人差。日前,记者从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大医院采访时获悉,产妇缺铁不但影响自身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在母子情感交流方面也会遇到麻烦。

妈妈缺铁不爱亲生宝宝

陈女士的宝宝是去年5月份出生的,可她对宝宝似乎不太感兴趣。有时候她也觉得奇怪,怎么别人疼孩子疼到入心,可是她看到宝宝却觉得一点兴趣都没有。宝宝如果哭了,她就抱一下;宝宝要吃奶了,她就喂一下;如果宝宝不哭也不饿,她就根本懒得碰。为什么自己心里总隐约觉得是个“小包袱”呢?

直到最近宝宝发高烧,去抽血时发现宝宝有点贫血,医生建议她也做个血常规检查,结果同样是缺铁性贫血。医生明确告诉她,贫血的人对人会很冷漠,不喜欢与人交流。陈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跟宝宝不亲,不是自己没感情,而是因为自己缺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就缺铁对母子的感情影响做过研究,实验发现,产妇缺铁影响母子亲情,不仅母亲受影响,孩子也会出现问题。

研究人员对85名分娩10周的妈妈进行调查,发现这组产妇中,64人轻度缺铁。研究人员让1/2的缺铁妇女服用补铁营养品,9个月后,轻度缺铁但没有及时补铁的产妇,对婴儿的各种表现不敏感,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明显少于其他组,并且在情感有效性测试方面的得分不如其他两组妇女高。而缺铁妈妈的孩子对妈妈甚至有些淡漠。

越是富裕越容易铁缺乏

“30%~40%的育龄妇女都需要补铁!”江苏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的袁宝君科长告诉记者,我国曾做过调查,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10万名妇女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3。3%。江苏省特别是南京市的妇女缺铁性贫血更为严重,患病率达30%。苏南地区的妇女贫血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个别地区达到61。9%。从调查结果看,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缺铁情况越严重。贫血如今成了一种“富贵病”。

袁宝君分析,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往往对饮食的要求相应较高,不希望因为饮食而发胖,因此饮食清淡且精细,基本不食用猪肝、猪血、鸭血等铁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喜欢吃植物性食物。特别是喜欢吃菠菜等高铁含量的蔬菜,认为可以凭此来补铁。但菠菜等植物中的铁本身就不容易吸收,其中还含有草酸、鞣酸等抑制铁吸收的物质,结果可能出现越吃铁越缺的情形。

中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王净说,她在临床已经遇见过相当多的母亲缺铁,并且影响到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为感情淡薄,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与孩子的亲情。一般情况下,孕期妇女对于自身的营养状况比较注意,又会积极检查,所以不容易缺铁。但产妇产后就很少去复查,生产时的出血还会加大缺铁的可能,所以此时也需要补铁。

和孩子共同成长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席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拥有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甚至跪着的灵魂。当时我看到这段话时,真是触目惊心,感慨万千:这种无视学生人格的做法该为我们抛弃了。今天,我看了《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我欣喜地看到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关系已成为各校教育改革的基础,并且已经实施,取得了一些成功。惊喜之余,也发现有许多观点值得自己学习和思考。

尊重每个孩子。我们向来提倡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人格。很多学校都提倡教育从尊重学生开始。例如:《报告集》中济宁市师专附小教学楼的门厅上写着“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校长室门上挂着“同学,你是学校的主人,校长随时在等着你”;学校还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校服;让孩子自己自主选修课程内容;等等,这些小事中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我们相信这样的学校一定受孩子的欢迎。因此,要记住: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相信每个孩子。传统师道将教育职业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于是,学生犹如一只开口的布袋,老师的责任便是不断往里边灌装东西,但实际情况是:尽管老师一味地往里灌,仍有许多东西灌不进去,于是学生便成了一只永远立不起来的瘪空袋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例如:《报告集》中提到,年仅16岁的中国科大学生赵梅生是几乎完全靠自学考上的;有一所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让图书管理员代课,图书管理员只能教学生一些自学的本领,结果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反而大大提高了。《报告集》中还提到山东潍坊市一所中学让孩子自己全权承办军训队列比赛,孩子们举办得比老师设想得还要有创意。我们相信让孩子“主体学习,自主发展”,这样孩子才会终身受益。

支持每个孩子。首先,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和特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报告集》中提到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建立了明星激励机制,如“劳动明星”、“篮球明星”、“科技明星”,校园里群星璀璨,人人成功。而且坚持让每个孩子每学期至少得到一张奖状,3张优点卡,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特别高。并且,要支持孩子的创新。孩子们总有许多新奇的想法,有丰富的好奇心。爱迪生小时候由于好奇曾自己趴在鸡蛋上孵小鸡,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就思考:为什么不往天上掉?也许正是这些好奇促使他们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因此,不仅要保护孩子的创新火花,还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报告集》中北大附中就为孩子提供了种种激发创造力的环境,他们假期作业让孩子阅读一本科普读物,找出数学学习参考书中的三处非印刷性错误,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等。这样的假期作业会让孩子受益非浅。

向孩子学习。“向孩子学习”是这本《报告集》给我的触动最大的。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长形象。现在,教师开始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成为互动的双主体。向孩子学习就是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甚至接受学生的批评。向孩子学习还要让学生超越教师。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让孩子上台当老师,敢和你平等对话,敢挑你的毛病,敢提出和你不同的观点。教师也正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成就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教孩子的和孩子教你的一样多。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何等的幸福。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与宝贝共同找回丢失的感情世界》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世界的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