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不可忽视

09-23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嫉妒心理不可忽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导读: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家长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

6岁的玲玲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一个周末,玲玲妈妈的同事带着自己两岁的儿子到玲玲家玩,妈妈很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并开心地逗同事的儿子玩耍。刚开始,玲玲也挤过去亲了亲小弟弟,但没过多久,她就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妈妈抱着小弟弟,一点也没有放下的意思,还又亲又笑的,她觉得受到了冷落。

于是,玲玲开始大声唱歌,可没人注意她,玲玲又跳起了自己最擅长的舞蹈,可是还是没有人理她,终于,玲玲忍不住了,她忽然间摔坏了自己的杯子,然后坐在地板上放声大哭,把妈妈的同事和妈妈弄得非常尴尬。

孩子爱嫉妒别人,闹情绪,往往会让家长担心,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笔者采访了龅牙兔儿童情商乐的蔺老师。

问: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吗?

答:你说得很对,嫉妒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人类心理中动物本能的表现。儿童的嫉妒是儿童将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作比较而产生的消极情感体验,是指当儿童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或有什么好的东西,自己当时却无法胜过或拥有,便会产生的一种不安、烦恼、痛苦、怨恨并企图破坏他人优越感的复杂情感。在龅牙兔的情商训练课中,儿童是在情绪管理类课程中会学习到嫉妒相关的观念和处理技巧。

问:在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1、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

孩子最初的嫉妒总是与自己的爸爸妈妈等身边亲近的人有关,当大人们疼爱别的孩子时,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哭闹、反叛等,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倒退行为,故意做出比自己实际年龄幼稚的行为,以期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2、对获得自己父母或老师表扬的其他的儿童怀有敌对情绪。

当别的孩子受到了家长、老师表扬时,往往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孩子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孩子的缺点或不足之处,甚至尽管有些事与其他孩子的受表扬无任何关联,如“他的爸爸是个拉三轮车的”等等。

3、对拥有比自己玩具、用品、零食多而又不和自己共享的伙伴进行排斥。

一般情况下,儿童都很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用品、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益处。但当同伴们不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们分享时,他们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如损害同伴的玩具、孤立同伴等。

问:嫉妒对孩子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答:嫉妒是一种破坏性因素,它对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儿童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不良的心理体验之中,情绪上便会产生压抑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器官功能减弱,机体协调出现障碍。而这种障碍又会加剧不良的心理体验,使儿童产生诸如忧愁、怀疑、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此外,嫉妒还会影响孩子对事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容易使孩子产生偏见,产生怨天尤人的思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最终抑制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问:孩子出现了嫉妒心理,父母应该怎么做?

答:1、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

受认识水平的局限,儿童对他人拥有而自己不具备或无法拥有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种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的心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如兵兵会唱一首我不会唱的歌,明明有一辆新玩具车等等。只有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才能从具体事情着手解决孩子的嫉妒心理。这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

2、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做情绪疏导

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甚至自然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样掺杂着诸多的社会因素,它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心理反应。因此,父母切勿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行为进行批评,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以便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

3、帮助孩子正确分析与他人产生差距的原因

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一般不具备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嫉妒简单地归责于自己或所嫉妒的对象,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因此,父母应帮助全面分析造成自己孩子和所嫉妒对象之间的差距产生的原因,这些差距能否缩短,以及缩短差距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确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4、培养孩子养成豁达乐观的性格

平时应教育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和长处,但同时各人也都有各人的劣势和短处,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道理。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正视别人的优势和长处,欣赏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从而能够学习、借鉴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喝彩。

嫉妒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战胜它。让我们用理智和耐心,把孩子心中的那份酸,化作生活中的甜。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处理孩子嫉妒心理


你是否发现,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奖或亲近其他孩子时,你的孩子经常会发脾气或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他嫉妒情绪的表现。

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出现这些嫉妒情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担心失去爱

当孩子看到家长疼爱别的孩子时,会担心自己永远失去他们的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失去父母的爱更让人害怕、不安和气愤呢?为把父母的爱夺回来,孩子就通过这些情绪和行为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好胜心理

孩子已开始能区别好与坏时,他们都希望自己被成人肯定。但是他们又不能很好地评价自己。所以,当看到其他孩子受到表扬时,由于好胜,他一般会表现出不高兴、不服气等情绪。另外,孩子对他人拥有而自己不具备或无法拥有的东西,往往由羡慕转化为嫉妒。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嫉妒这种消极不良的情绪体验中,情绪上就会产生压抑感,久而久之,甚至会出现忧愁、怀疑、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伤。此外,嫉妒还会影响孩子对事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容易产生偏见或怨天尤人的思维习惯,从而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最终限制他的社会性发展。所以,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这种不良情绪。当发现孩子表现出嫉妒情绪时,家长要采取措施,帮助他进行消除。

1.及时发觉孩子的嫉妒

与成人相比,孩子嫉妒情绪的表现有着独特的特点。成人往往会考虑各种因素而尽量掩饰自己的嫉妒情绪,而孩子一般会通过具体言行直率地表露出来。他们通常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嫉妒是否会引起别人对自己的不良评价等后果。所以,只要家长注意观察,这一特点能够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

2.了解孩子嫉妒的直接起因

孩子产生嫉妒的直接原因往往比较琐碎,所以,父母应多留意孩子的行为,倾听他的心声,及时掌握他产生嫉妒的直接原因。只有了解他嫉妒的起因,才能从具体事情上着手解决他的嫉妒心理。这是化解其嫉妒心理的前提。

3.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了解了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后,家长应帮助他进行分析,让他明白事理。比如,如果孩子是因为惧怕失去爱而产生嫉妒心理,那么家长应加强与他的交流,让他感觉到家长是爱自己的;如果孩子是由于好胜心理造成的嫉妒心理,那么家长应帮助他分析,让他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各人都有各人的长处;如果孩子是因羡慕别人的东西转化为嫉妒,那么家长可教他用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交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4.教孩子使用恰当的宣泄方式

有些孩子不知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所以,当他处于嫉妒情绪中时,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如打人、骂人、哭闹等来表现不愉快。这就要求家长注意教育孩子使用恰当的宣泄方式,如倾述、转移注意力等。

注意孩子的嫉妒心理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十几个月大的婴儿当看到妈给别的孩子喂奶时,就会出现哭闹不安等反应。有的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嫉妒心更会上升,如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鲜艳,骑的童车新颖,便会感到不快。上学以后,有的孩子会因老师表扬同桌而嗤之以鼻;有的对小伙伴在表演节目得奖而闷闷不乐;有的见自己最好的朋友因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会莫名其妙地耿耿于怀……?

在男女孩中,嫉妒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有嫉妒心的儿童,性格怪僻,难与小伙伴相处,若不及时进行纠正,人格会进一步扭曲,灵魂受到污染,理智被摧毁,良知泯灭,长大后很难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给事业、社交带来意想不到的困境。那么,如何让孩子远离嫉妒呢?

言教身教并重。家庭是孩子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满嫉妒心家庭中的孩子,因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往往产生较强的嫉妒心。所以,家长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美好的言行来教育孩子。

当家长发现孩子显露出嫉妒心的萌芽时,不要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能冷嘲热讽,以免孩子丧失自尊,身陷嫉妒的痛苦之中。应面带微笑,静静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然后和孩子共同分析问题,在和风细雨中化解孩子心中种种不快的阴云,消除孩子因敌对情绪产生的愤怒。理解和体谅,可给孩子带来愉悦感,并将嫉妒转化为激励孩子前进的动力。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小孩子爱写爱画,遇到事儿爱问为什么。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这些作为,不是鼓励,而是呵斥指责。这种做法,极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学家指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嫉妒心。有鉴于此,家长对孩子每一长处要给予由衷的肯定和赞美,即使孩子做错了事,也要善意的指出,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对。赞扬和理解可使孩子心中充满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健康的心理使他们从小心胸开阔,大度乐观,也远离了嫉妒。

培养孩子的宽容心。如今的孩子有许多是由爷奶或外公外婆带大的,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极易形成以“我”为中心,只有克服这种“自我中心”,才能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有了宽容心,将来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和谐。

解除孩子嫉妒心理有妙招


导读:而有经验的教练父亲不希望姐妹中的任何一方在朝夕相处的手足面前产生挫败感或者优越感,更不希望她们彼此嫉妒。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嫉妒,不可能只产生于优秀的威廉姆斯姐妹之间。

美国网球名将威廉姆斯姐妹年龄相差2岁,从小一起训练,但是,她们的父亲老威廉姆斯却从来没有让她们跟对方比赛过。为什么?因为有比赛就有输赢,就有比较,而有经验的教练父亲不希望姐妹中的任何一方在朝夕相处的手足面前产生挫败感或者优越感,更不希望她们彼此嫉妒。

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嫉妒,不可能只产生于优秀的威廉姆斯姐妹之间。

实例1独生子女的嫉妒

9个月的牛牛本来在自得其乐地玩沙子,妈妈的朋友过来了,带着自己的孩子金金。牛牛妈热情地打招呼,然后把金金抱在怀里亲热一下。牛牛立刻扔下眼前的沙子蛋糕,冲妈妈直伸手,意思是也要妈妈抱。妈妈把他也抱起来了,牛牛同时就把金金往外推……

实例2:姐妹间的嫉妒

双胞胎姐妹玉玉和璧璧从来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用一模一样的毛巾和牙刷,朋友问她们的母亲为什么非要如此,母亲无奈地回答:如果买不一样的东西,两个人一定会吵架。一般都是妹妹玉玉总想要璧璧的东西,而璧璧也绝对不肯跟玉玉对调,哪怕是让妹妹先挑选都不行,而玉玉看到姐姐的选择后,仍然会改变主意……

安全感,是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根源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牛牛是从温和地争取妈妈的注意——要妈妈抱他开始,一步步发展到采取排他行动——把仍然被抱在妈妈怀里的“外来者”金金往外推。玉玉对姐姐的嫉妒表现为:总是觉得璧璧的东西比自己的好。类似的嫉妒都跟孩子的安全感有关。牛牛是直接争取妈妈的关注和爱,玉玉则是通过拿到最好的东西来自我确认自己在父母那里的地位和受到的关怀。安全感,是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根源。

TIPS:孩子可能会以很多方式来展现他们的嫉妒情绪,有的孩子也许会吃手指,有的孩子可能变得脆弱易怒,爱发脾气,甚至咬人。

实例3幼儿园里的嫉妒

青青的父亲是画家,耳濡目染,青青的涂鸦之作也显得跟其他孩子很不一样,老师就常常夸奖她,还把她的画贴出来给大家看。贝贝看在眼里,在青青画画的时候,就三番五次故意往她的画上乱涂几笔搞破坏,把青青弄得委屈地大哭。老师一再批评,也制止不了贝贝。

这是幼儿园课堂上常见的一幕。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孩子的嫉妒往往由对父母关爱的争取转变成对老师的关注的争取。贝贝通过搞破坏,成功地把老师的注意力从青青的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因为批评也是一种关注。

稍大一点的孩子,嫉妒心还会从单纯地争取成年照护者的关注上慢慢过渡到对同伴能力和成就的排挤和否认上。上手工课,做纸片恐龙,东东麻利地依着线条剪出恐龙的形状,又快快地涂上了漂亮的颜色,抹上胶水,粘上彩带,最先完工,老师给了他一个小星星贴在手背上,作为表扬。旁边的毛毛立刻过来对老师说:东东今天没有写字母作业,不能给他星星。

有时候,孩子告状是因为打了闹了,有时候,则是因为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中总是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跟其他孩子相处的日寸候,往往受不了屈居第二的情况。

TIPS:

嫉妒不一定是坏事。一般来说,嫉妒会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但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时,引导得当,未必就没有积极作用,因为嫉妒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尝试自己的限度,学习协商的技巧。

消孩子嫉妒情绪的4个方法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富于幼教经验的安德鲁-格瑞先生对家长和老师如何把握和引导孩子的嫉妒情绪,提出了4条建议:

No.1应该避免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

毛毛为什么会心生妒忌?因为东东被认为是最快最好的,别人都比不上他。好胜的毛毛当然就受不了了,采取了告状的方式来扭转局面。对此,老师不妨先口头表扬东东,然后给每个孩子都发一个小星星,告诉他们,大家都很棒。

No.2应该承认孩子的感受

嫉妒是人之常情,只是孩子不懂得掩饰而已。孩子表现出嫉妒的感受时,大人不应该立刻站出来否定,而是应该给予承认和接受。比如,当牛牛试图推开金金的时候,家长不妨跟他说:“你不喜欢妈妈抱别的孩子,是吧?你觉得妈妈应该抱你,对吧?”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承认的时候,他的愤怒往往会减弱甚至消失,然后,再进行引导,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接受。

No.3应该让孩子自主解决纠纷

预先给孩子设立底线,比如不能打架等,然后,当两个年龄和能力都悬殊不大的孩子发生争执时,如果没有发展到武斗的程度,大人最好在一旁观察,而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璧璧和玉玉的母亲不妨给孩子买来类似但稍有区别的东西,让两姐妹自己分配,但同时告诉她们,如果有人哭了的话,就会把东西收回去。这样也许还是会有争吵,但是,为了顾全大局——避免东西被收回,往往总有一方会作出让步。

No.4应该保持冷静和清醒

童言无忌,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确实是直截了当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后面就没有深层次的动机。贝贝一再破坏青青的画,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次搞了“破坏”,他都会受到奖赏——对他来说,老师的批评就等于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许应该尝试给予“受害者”青青更多的抚慰和鼓励,而“忽略”贝贝——只给予他平静简约的批评。这样几次下来,贝贝得不到预期的“观众”的关注,自然就觉得没意思而可能放弃搞“破坏”了。

怎样可以克服孩子的嫉妒心理


导读:嫉妒心理在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向着自己,好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再加上心理调节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羡慕别人,渴望受到师长重视等原因,都是造成嫉妒心理的因素。

林林下午放学后对妈妈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我的手工做得好,老师却把涛涛的手工放在柜子里展览,他做的一点也不好。”当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时,林林总会闷闷不乐,而且经常故意攻击受表扬的小朋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根源是嫉妒心在作怪。

嫉妒心理在孩子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向着自己,好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再加上心理调节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羡慕别人,渴望受到师长重视等原因,都是造成嫉妒心理的因素。

孩子的嫉妒行为在大人眼里可能很孩子气,认为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下去,当孩子长大后会形成性格缺陷,变得心胸狭窄而且对别人的成绩十分仇视,最终结果是被周围人挤出局外。

作为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战胜嫉妒心理,首先要肯定他争强好胜的心理,并鼓励他在行动上超过别人。其次要让孩子接受别人的成绩,并进一步鼓励他去向小朋友学习。对自卑感强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明白成功的快乐是多方面的,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功。

你会处理孩子的嫉妒心理吗?


导读: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竞争、攻击和对立。嫉妒心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具有不良的影响,会妨碍孩子的进步。对于嫉妒心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具有很强的好胜心。虽然一定的好胜心能促使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更加努力,但是如果好胜心过强,发展成嫉妒心理,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嫉妒的火苗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熄灭它。

别人受表扬。别的孩子受了表扬,有的孩子就会暗中不服气,甚至会公开挑别人的缺点。“我儿子小学5年级,年龄不大,嫉妒心理却挺强。前几天,我带他到同事家做客。同事有一个女孩儿叫小雪,钢琴弹得特别好,当众给我们表演,几个大人就多夸了小雪几句。没想到,我儿子突然说了句,‘你弹得再好也成不了郎朗。’”张家口的陈先生说,儿子的一句话让他十分尴尬,也表现出了孩子的嫉妒心。

同学受到老师重视。有的孩子因为不被重视或与老师关系不好而嫉妒受到老师重视及与老师关系好的同学,并且常常迁怒于老师,背后议论老师,甚至对班上的某些事情采取消极的态度。“我儿子最近老是在家里说他班某个同学和班主任的坏话,后来我一打听,原来是这个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好。”邯郸夏女士对儿子的嫉妒有点莫名其妙。

本该天真单纯、心理充满阳光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心理呢?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刘毅玮教授分析说,孩子产生嫉妒心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家里,大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其次是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某,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人而不喜欢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此外,有的孩子能力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这样的孩子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经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种‘惯性’,如果有一次没受到重视和关注,就容易产生嫉妒。”

其实,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竞争、攻击和对立。嫉妒心理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具有不良的影响,会妨碍孩子的进步。对于嫉妒心强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而帮孩子克服嫉妒心,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做:

第一:建立良好的环境。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虽有多种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孩子自身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在家里,大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面议论、贬低别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因此,家长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容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第二:要正确评价孩子。家长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的评价随意拔高,过分赞赏,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印象。家长还要适当地指出孩子的长处和短处,使其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第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要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

培养孩子热情、乐群的性格和集体主义观念,也有助于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家长还应特别重视的是,千万不要溺爱孩子,因为溺爱是滋生嫉妒的温床。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宽容大度,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学到如何正确对待比自己更成功的人,使个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幼师资料《嫉妒心理不可忽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心理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