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科学探索区》

09-24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科学探索区》”,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磁铁可以吸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实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3、幼儿做实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好玩的多面镜

活动目标:

在了解两面镜夹角变化与物体数量变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三角镜夹角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玩两面镜,并引出如何制作三面镜。

2、幼儿对三面镜进行探索,了解三面镜的夹角变化与物体成像的规律。

3、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物体与两面镜、三面镜成像的规律。

搭纸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形状与纸的承受力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搭桥,并试一试桥的承受力,引出如何让桥变结实。

2、幼儿尝试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增加纸的承受力。

3、幼儿相互讨论,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玩斜坡(一)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尝试,了解同一种形状、大小、材料的球在斜坡上滚动的速度与斜坡的高度、曲直有关。

活动过程:

1、幼儿比较高度不同的斜坡、曲直不同的斜坡。

2、先猜测物体滚动的速度,再动手实验,观察并讨论物体滚动时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3、教师小结:同一种物体在高的斜坡、直的斜坡上滚动的速度快。

玩斜坡(二)

活动目标:

比较同一高度、同一曲直的斜坡上,不同大小、不同重轻的物体在斜坡上滚动时速度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两组斜坡:一组是同一高度的直斜坡;另一组是同一高度的弯斜坡。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两组斜坡上尝试。

2、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斜坡上,什么东西滚下来最快?什么东西滚下来最慢?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

3、教师小结:在同样的斜坡上,轻的、体积大的物体滚下来速度快,反之依然。

瓶中吸物

活动目标:

1、体验磁铁隔瓶吸物的乐趣。

2、探索瓶中物体运动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出示瓶子,放入一些铁制小东西,问:不把瓶口朝下,怎样取出这些小东西?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吸铁功能,把瓶中物体吸出。

2、幼儿操作,并讨论:瓶口用盖子盖好时与没有瓶盖着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有盖子时容易吸,反之难吸,为什么?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神奇的吸管

活动目标:

通过吸乒乓球的尝试,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用吸管吸乒乓球。

2、吸管除了可以吸动乒乓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乒乓球滚到你所想的位置?幼儿讨论(用吸管吹乒乓球)3、幼儿尝试吸动或吹动其他物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交换各自的经验。

跳舞的纸屑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物体更多的有趣现象。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激起幼儿探索兴趣。

1、谁来想个办法,使纸屑吸起来?

2、幼儿相互结伴探索。

3、请幼儿说一说探索结果。

二、比较纸摩擦和毛皮摩擦后吸纸屑的不同现象。

幼儿探索,相互交流。

三、整理好操作材料。

四、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物体,找一找什么东西也会吸起来?

探索飞机模型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除了鸟儿,还有谁能在天上飞?""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飞机是什么样的?"

二、看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的好处。

1、你们知道飞机有哪些用途吗?

2、向幼儿介绍各种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功用。

3、飞机是谁制造的?他们是怎样制造的?

三、了解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四、回班级选择材料制造飞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大班科学科学探索区教案


这是大班科学科学探索区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科学探索区

磁铁可以吸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 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 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 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 引发

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 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 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 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 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 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 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 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 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 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

电的实验。

2、 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 幼儿自由实验。

4、 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 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 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 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3、 幼儿做实验。

4、 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 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 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 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 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 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 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 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 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 操作一:每个

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 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 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 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 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 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 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 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 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 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 再次操作。

4、 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好玩的多面镜

活动目标:

在了解两面镜夹角变化与物体数量变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三角镜夹角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活动过程:

1、 带领幼儿进入

活动室玩两面镜,并引出如何制作三面镜。

2、 幼儿对三面镜进行探索,了解三面镜的夹角变化与物体成像的规律。

3、 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物体与两面镜、三面镜成像的规律。

搭纸桥

活动目标:

1、 了解纸的形状与纸的承受力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活动过程:

1、 幼儿自由搭桥,并试一试桥的承受力,引出如何让桥变结实。

2、 幼儿尝试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增加纸的承受力。

3、 幼儿相互讨论,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玩斜坡(一)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尝试,了解同一种形状、大小、材料的球在斜坡上滚动的速度与斜坡的高度、曲直有关。

活动过程:

1、 幼儿比较高度不同的斜坡、曲直不同的斜坡。

2、 先猜测物体滚动的速度,再动手实验,观察并讨论物体滚动时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3、 教师小结:同一种物体在高的斜坡、直的斜坡上滚动的速度快。

玩斜坡(二)

活动目标:

比较同一高度、同一曲直的斜坡上,不同大小、不同重轻的物体在斜坡上滚动时速度的快慢。

活动过程:

1、 分别出示两组斜坡:一组是同一高度的直斜坡;另一组是同一高度的弯斜坡。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两组斜坡上尝试。2、 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斜坡上,什么东西滚下来最快?什么东西滚下来最慢?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

3、 教师小结:在同样的斜坡上,轻的、体积大的物体滚下来速度快,反之依然。

瓶中吸物

活动目标:

1、 体验磁铁隔瓶吸物的乐趣。

2、 探索瓶中物体运动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活动过程:

1、 出示瓶子,放入一些铁制小东西,问:不把瓶口朝下,怎样取出这些小东西?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吸铁功能,把瓶中物体吸出。

2、 幼儿操作,并讨论:瓶口用盖子盖好时与没有瓶盖着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有盖子时容易吸,反之难吸,为什么?幼儿讨论。

3、 教师小结。

神奇的吸管

活动目标:

通过吸乒乓球的尝试,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 幼儿用吸管吸乒乓球。

2、 吸管除了可以吸动乒乓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乒乓球滚到你所想的位置?幼儿讨论(用吸管吹乒乓球)

3、 幼儿尝试吸动或吹动其他物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交换各自的经验。

跳舞的纸屑

活动目标:

1、 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 激发幼儿探索物体更多的有趣现象。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激起幼儿探索兴趣。

1、 谁来想个办法,使纸屑吸起来?

2、 幼儿相互结伴探索。

3、 请幼儿说一说探索结果。

二、比较纸摩擦和毛皮摩擦后吸纸屑的不同现象。

幼儿探索,相互交流。

三、整理好操作材料。

四、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物体,找一找什么东西也会吸起来?

探索飞机模型

活动目标:

1、 了解制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

2、 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 谈话:“除了鸟儿,还有谁能在天上飞?”“飞机是什么样的?”

二、 看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的好处。

1、 你们知道飞机有哪些用途吗?

2、 向幼儿介绍各种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功用。

3、 飞机是谁制造的?他们是怎样制造的?

三、 了解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四、 回班级选择材料制造飞机。

大班科学教案 有关《科学探索区》课件


磁铁可以吸什么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感知磁铁特性。

2、了解磁化现象。

活动过程:

1、课前让幼儿了解磁铁可以吸什么,再让幼儿相互自己已知的哪些物体可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行。引导幼儿进行分类。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不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能被磁铁吸的是什么材料的?

3、让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

4、磁铁不能放在什么地方?了解磁化现象。

磁力可以穿过什么

活动目标:

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想磁力可以穿过什么,并在活动室里寻找磁力可以穿过的物品。

2、幼儿分类验证材料:纸、木头、玻璃、布、瓷、植物叶子、橡胶等。

3、教师小结:磁力具有穿透性。

磁力的大小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

活动过程:

1、准备布、被子带领幼儿观察实验:磁铁能穿过布,但不能穿过被子。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磁力可以穿过布穿那不过被子?

3、师生再次实验:用磁铁透过木盒盖使别针动起来,引导幼儿认识到,随木盒盖的加厚,磁力最终动不了别针。

4、幼儿自己做实验并记录:

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磁铁和别针,让幼儿记录大小磁铁一次分别可吸多少别针。

好玩的电动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电动玩具,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让幼儿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会影响玩具的启动或静止。

活动过程:

1、准备一些电动玩具先让幼儿玩,并让幼儿思考: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2、师幼共同探索。装反电池的正负极,启发:"老师这里的玩具也有电池,谁来试试电动玩具能动起来吗?"

3、教师总结:电池的正负极的不同,会影响玩具的动或静。

4、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玩具里面装的节数也不一样。

好玩的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探索什么东西能摩擦起电。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指导幼儿用尺在丝绸、皮毛、头发上做摩擦起电的实验。

2、提出问题:尺在别的地方能摩擦起电吗?

3、幼儿自由实验。

4、小结。

分散和聚集

活动目标:

1、知道颜色聚在一起深,扩散开来淡。

2、培养幼儿爱做实验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用法。

2、提出问题:如果用滴管吸一滴红墨水滴到餐巾纸上,会发生什么情况、

3、幼儿做实验。

4、小结:当红墨水聚在一起时颜色很深,当红墨水慢慢扩大,它的颜色就淡了。

探索各种声音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

2、通过操作各种材料,体验声音的产生。

活动过程:

1、课前做实验"会跳舞的娃娃",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体验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现象。

3、用多种材料尝试,体验它们发出的不同声音。

4、师小结。

玩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观察、探索,知道各类镜子的特点及作用。

2、发展幼儿观察力,提高求知欲。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有趣的镜子,提醒大家要爱护这些镜子。

2、操作一:每个幼儿自选一种镜子,探索怎样玩的有趣。讨论:各自玩时,发现了什么?

操作二:幼儿另选几种镜子,观察照出的物体发生的变化。讨论:各自玩了哪些镜子?照出来的物体是怎样的?

操作三:根据不同的镜子照出物体的不同变化,让幼儿寻求答案。讨论:为什么镜子不同,照出的物体和原来的不同?

3、老师总结。

玩磁针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针转动的原理--指南针。

2、培养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玩磁针,并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小结。

使球停在斜坡上

活动目标:

1、探索使物体停在斜坡上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合作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提供多种材料,让小朋友自由探索。

2、小朋友相互讨论探索结果。

3、再次操作。

4、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方法、结果。

好玩的多面镜

活动目标:

在了解两面镜夹角变化与物体数量变化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三角镜夹角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玩两面镜,并引出如何制作三面镜。

2、幼儿对三面镜进行探索,了解三面镜的夹角变化与物体成像的规律。

3、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物体与两面镜、三面镜成像的规律。

搭纸桥

活动目标:

1、了解纸的形状与纸的承受力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搭桥,并试一试桥的承受力,引出如何让桥变结实。

2、幼儿尝试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增加纸的承受力。

3、幼儿相互讨论,并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

玩斜坡(一)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尝试,了解同一种形状、大小、材料的球在斜坡上滚动的速度与斜坡的高度、曲直有关。

活动过程:

1、幼儿比较高度不同的斜坡、曲直不同的斜坡。

2、先猜测物体滚动的速度,再动手实验,观察并讨论物体滚动时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3、教师小结:同一种物体在高的斜坡、直的斜坡上滚动的速度快。

玩斜坡(二)

活动目标:

比较同一高度、同一曲直的斜坡上,不同大小、不同重轻的物体在斜坡上滚动时速度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两组斜坡:一组是同一高度的直斜坡;另一组是同一高度的弯斜坡。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在两组斜坡上尝试。

2、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斜坡上,什么东西滚下来最快?什么东西滚下来最慢?为什么?幼儿相互讨论。

3、教师小结:在同样的斜坡上,轻的、体积大的物体滚下来速度快,反之依然。

瓶中吸物

活动目标:

1、体验磁铁隔瓶吸物的乐趣。

2、探索瓶中物体运动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活动过程:

1、出示瓶子,放入一些铁制小东西,问:不把瓶口朝下,怎样取出这些小东西?引导幼儿运用磁铁的吸铁功能,把瓶中物体吸出。

2、幼儿操作,并讨论:瓶口用盖子盖好时与没有瓶盖着两种情况有什么不同?得出结论:有盖子时容易吸,反之难吸,为什么?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神奇的吸管

活动目标:

通过吸乒乓球的尝试,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用吸管吸乒乓球。

2、吸管除了可以吸动乒乓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乒乓球滚到你所想的位置?幼儿讨论(用吸管吹乒乓球)3、幼儿尝试吸动或吹动其他物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交换各自的经验。

跳舞的纸屑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2、激发幼儿探索物体更多的有趣现象。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激起幼儿探索兴趣。

1、谁来想个办法,使纸屑吸起来?

2、幼儿相互结伴探索。

3、请幼儿说一说探索结果。

二、比较纸摩擦和毛皮摩擦后吸纸屑的不同现象。

幼儿探索,相互交流。

三、整理好操作材料。

四、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物体,找一找什么东西也会吸起来?

探索飞机模型

活动目标:

1、了解制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

2、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除了鸟儿,还有谁能在天上飞?""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飞机是什么样的?"

二、看飞机模型,了解飞机的好处。

1、你们知道飞机有哪些用途吗?

2、向幼儿介绍各种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功用。

3、飞机是谁制造的?他们是怎样制造的?

三、了解造飞机的简单材料和过程。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四、回班级选择材料制造飞机。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蜡烛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蜡烛燃烧时的有趣现象,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

2、了解蜡烛燃烧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打火机、颜料水每人一份、每人两支蜡烛、一大一小玻璃杯每人两个,清水一碗

活动过程:

一、点蜡烛。

1、(1)、师:晚上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办?(点蜡烛、打手电筒),出示蜡烛:那你们用什么办法来点蜡烛呢?(打火机、火柴)。那么等一会我们使用打火机应注意安全。教师交代点蜡烛的方法。

(2)、先把打火机点燃,然后再把蜡烛拿到打火机上点燃。

(3)、师:那么,点燃了蜡烛,请你们观察,会又什么现象产生呢?

(4)、幼儿点蜡烛,观察。

2、幼儿回到座位。

师:刚刚,蜡烛点燃,你们看到了什么呢?(有水流出、有烟……)。哦,有的小朋友说有水流出,那蜡烛流出来的水叫蜡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火焰会怎样呢?蜡油油什么作用呢?

教师总结:蜡烛燃烧时会油蜡油流出来,蜡油滴在桌子上可起一个固定作用,它燃烧时还会冒烟,火焰会随风舞动。

二、自制蜡烛花。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蜡烛燃烧时有蜡油滴下,那么请你观察蜡油滴到水里时怎样的,再滴到桌子上看看。;本文.来源:屈;老.师.;

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教师总结:蜡油滴在水里时浮起来的,像荷叶一样。

三、蜡烛熄灭。

1、师:刚刚我们师怎样来熄灭蜡烛的?(用嘴吹的,用手扇的),现在,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我用一个玻璃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换一个被子,结果又怎样呢?

幼儿动手操作。

2、师:刚刚,我们做了实验,结果怎样呢?(蜡烛熄灭了)。那换一个被子,得出的结论又怎样呢?(还是灭了),为什么呢?

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被子里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空气没有了,人也就生存布下去了。

3、师:好,现在我们来点蜡烛,用一大一小的玻璃杯同时罩在上面,看看,又会又什么样的结果?幼儿实验。

小结: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后熄灭,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先熄灭。

四、水中的蜡烛。

师:刚刚,蜡烛和空气做游戏做得可高兴了,现在他要和水做游戏了,你们想看吗?

教师示范:先将点燃的蜡烛竖在盆子中间,然后罩上被子,你可以发现当蜡烛熄灭后,盘子里的水会到被子里去。

幼儿操作。

师:你们有没有做成功?为什么瓶外的水会到瓶子里去呢?你可以端着你的盘子去给客人老师看看,问问卡人老师为什么?也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实验,再来讨论结果。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大班科学蜡烛的探索


这是大班科学蜡烛的探索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目的: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准备: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等。

过程:

活动一 看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活动二 自制蜡烛花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现象。(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活动三 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活动四 水中的蜡烛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来的?为什么?

建议: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避免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作安全。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行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行。因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进行交流。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科学探索区》》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科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