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科学运动

11-22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让幼儿科学运动”,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标签:教师环境活动心理启蒙教育]幼教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导读: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求科学性,特别是幼儿体育活动,更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体能全面发展和体质增强的规律,才能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其体质。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幼儿的运动,不可为急于收到“效果”而过度激烈,更不能一律化,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幼儿体力能力、智力、由轻度而容易做的活动开始,逐渐进展。

例如:单脚跳的平衡活动,大班幼儿用左右脚交替跳动,能持续5分钟;中班幼儿跳3分钟就感到累了;小班幼儿单脚站也站不稳,跳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发育不同,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活动能力也不同。为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安排每日体育活动锻炼。(1)幼儿年龄小,持久性差,承受力小,如果活动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时间长,负担量过大,幼儿容易疲劳,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由于疲劳引起的注意力力分散,有效的锻炼时间就少,(2)年龄越小的幼儿,对每一个活动的持续时间应越短,越需要多种活动的交替,轮换进行,调节其紧张的情绪,使幼儿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从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出发,科学地组织各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根据一项调查:小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很高,在体育游戏中敢为性最好;而中班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独立性也比较差;大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不强,缺乏主动的合作意识,这反映出大班幼儿合群性心理素质较差,抗挫能力的发展较为迟缓,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比较欠缺。

1、培养小班幼儿大胆、勇敢精神以情趣先导。

(1)从小班幼儿的兴趣、性格等方面进行引导,激发其良好情趣,鼓励幼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勇气。

(2)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以培养其大胆、勇敢的心理素质。

2、中班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应体现“互动性”。

由于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心理素质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这两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方法上应体现出“互动性”。

(1)经常提供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鼓励中班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m.yJS21.Com

(2)在活动中不矢时机地教给幼儿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培养独立性。

(3)鼓励、接纳幼儿,充分信任他们,激发其潜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3、大班幼儿“合作精神、抗挫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应体现“连动性”。

在体育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全合作性、抗挫能力和创造性是相互影响的,它构成了大班幼儿心理素质的一大面貌,因此,对这三项品质的培养也应体现整和性和滚动性。

(1)通过创设各种“合作”情境,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2)创设多种机会,学会协同活动,分享合作的喜悦。

(3)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一物多玩,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4)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创造性。

三、掌握幼儿个体差异,科学地进行体育煅炼。

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其遗传因子各异。就是同一年龄组的幼儿体质、个性、能力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体质强壮一些;有的幼儿体质弱一些;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内向;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活动能力弱等等。因此,体育活动也要因材施教。

1、在群体活动中,保护体弱的幼儿的健康。活动时,可以让体弱幼儿组成一组,适当减少其活动量,煅炼进度要慢一些,时间也要短些。

2、在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

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例如:在“猫捉老鼠”游戏中,通过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坚持性,规则要求每只猫必须到每个鼠洞去捉一只老鼠,要坚持把老鼠捉完,幼儿在游戏中都非常认真迅速地捉老鼠,在来来回回地钻爬过程中,幼儿的坚持性和注意力得到培养。

类似这样的游戏活动为各种性格,能力体力的幼儿创设了煅炼的条件,从中使幼儿们都能从不同方面得到煅炼,使身心和谐发展。

四、利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科学地引导体育锻炼。

1、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了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3、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之所以有空前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健儿之所以能在各项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都是我国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了我国的体育事业后继有人,就要从现在抓起,从幼儿时期抓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科学地组织体育煅炼,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远的将来更上一层楼。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浅谈幼儿科学认字教学


-->

导读:针对幼儿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认字活动,深切感受到游戏认字的快乐,想象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认字应从娃娃抓起”。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幼儿时期进行学习会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从而培养出脑细胞质量高、头脑聪明的人来。由此可见,在幼儿期开展认字教育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关键只是在于应该采用一个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认字方法,而不是过分强求,操之过急,强迫孩子学习。

针对幼儿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认字活动,深切感受到游戏认字的快乐,想象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一、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认读氛围。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对汉字感兴趣,产生认读的愿望,我们在班级环境布置中精心设计,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天线宝宝”的形象,并在“天线宝宝”的旁边配上相应名字的汉字,如“小波”、“拉拉”、“迪西”、“叮叮”。同时,在每个“天线宝宝”的胸口有一个电视机屏幕,我们将它设计成一个活动的汉字显示屏,把周围环境中、生活中出现较多的汉字,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汉字和在认读活动中学习的汉字等及时地展示在汉字显示屏中。这样,在美化教室环境的同时,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认读氛围。

我们常常会看见,课间或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有滋有味地进行着认读。电视机屏幕中不断更换的汉字让幼儿始终对它们充满了新鲜感,激发了幼儿认读的兴趣。孩子们常常会因为能读出自己认识的字而欣喜不已,一些原本认读水平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带动下,认读水平也有所提高了,孩子们之间形成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我们通过认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寓认于玩,在快乐游戏中认字。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模仿各类人物、动物,模拟各种事物,使愿望得到满足,兴趣得到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所以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们采取玩乐的形式认字,他们不但不觉得累,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就像让小孩无意中学话一样,不知不觉把字认识了。因此,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地把握,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认字。

“体育是智力开发的一把金钥匙”,体育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注意将体育游戏与认字活动相结合,使活动更富有情趣。如“小动物运动会”游戏,我们把原来的动物头饰用动物的汉字来代替。在四条跑道上,每条跑道的起点分别写上“游”“跳”“爬”“飞”,游戏前,教师将字卡头饰发给幼儿,请幼儿根据所拿字卡上写的动物会怎样做动作,站到相应的跑道起点。教师与大家一起检查每个人是否站对了。比赛开始,每队第一名幼儿按跑道上的字,做动作跑向终点,然后在跑回起点。第二个幼儿接着游戏,各队为自己队的“动物”加油。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游戏,同时也认读了许多汉字,且不易忘记。提供适宜的材料,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习汉字,提高了活动效率。

让幼儿玩乐的形式很多,如拍拍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操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让幼儿在欢欢快快、轻轻松松当中认识汉字。如幼儿比较喜欢玩找朋友的游戏,为了使游戏更好玩,我们给幼儿准备了许多胸饰图片,有动物类的、水果类的、人物类的……幼儿在游戏时,一部分幼儿拿字卡,另一部分幼儿戴胸饰图片,大家边唱歌边找朋友,将图片与字卡配对。有些幼儿还想到了新的玩法,他们戴上动物的胸饰去找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字卡,如“小鸡”与“虫子”、“小狗”与“肉骨头”等等。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认字活动的乐趣,也认识了许多字宝宝。

在我们班有个幼儿对汉字的敏感度较高,又特别喜欢玩上课的游戏,她喜欢做小老师,经常组织小朋友排排坐,然后拿出一些小字卡,将上面所有的字、词都读一遍,然后再请小朋友都跟着她读,这个游戏大伙都非常喜欢。这样一个小小的自发游戏,却让幼儿在娱乐的同时从同伴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

总之,在游戏中认字,增加了幼儿认字的兴趣,孩子们主动认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三、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幼儿认字,拓宽认字的渠道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更是到处都有,随时可见。只要你置身其中,汉字总会以各种形式跳到你面前,诱惑着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自己认字,把汉字变成幼儿主动学习、创造的一种过程。

1、走向社会认字

《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带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走走,认认路标,门牌号码,读读广告语;带孩子们去附近的商场、超市看看,认认标签,说说商品广告;带孩子们去公园游玩,认认动物、植物的名称,说说自己的见识。这种将认识汉字与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结合起来的“玩”,幼儿感到趣味无穷,兴致勃勃。

在组织“远足”活动时,我们将一些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大自然、大社会中进行。如:春天,我们让孩子们带着写有汉字的风筝去远足,一路上孩子们一边欣赏金黄的油菜花、随风飘拂的柳枝;一边唱着春天的歌儿,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到放风筝的地方,我们告诉幼儿风筝上写了些什么汉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观察风筝的形状,认读风筝的名字,将风筝一只一只地放飞。此时,孩子们在广场上跳跃着、奔跑着、高呼着,整个活动都充满着欢声笑语。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但轻松愉快地认识了“蝴蝶、蜜蜂、蜻蜓、鲤鱼”等汉字,还练习了走、跳跃、奔跑、平衡等体育技能,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在生活中认字

我们将认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每天把菜谱写在黑板上,在教师给小朋友分菜时,让幼儿看看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记住菜名。这样反复多次后,再进行第二步,我们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先看看菜谱,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当幼儿看到吃过的菜名时,就读出它的名字,当幼儿说不出时,我们再利用该菜的味道、形状,提醒幼儿回忆或出示盘中的菜,加深幼儿记忆。这样,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然记忆,轻松地认读了一些菜名中的汉字。

班中很多幼儿对广告、影视节目、包装纸等感兴趣,我们就让幼儿自己动手收集身边的商标,包装袋等。接着指导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归类,然后定期在活动室中展示或以游戏的方式在同伴之间交流。积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认字,幼儿动手又动脑,使他们牢牢记住了这些汉字。

四、挖掘《幼儿认读丛书》中有趣的内容,开拓认字空间。

《小雨滴》是幼儿认读丛书中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小雨滴从空中落下的优美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雨是幼儿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东西,它从天空落向何处?能激起幼儿丰富的想象,于是我就从这里切入:“你们见过雨吗?雨像什么?你知道雨会落到什么地方吗?”我展开话题,让幼儿自由地讨论和交流,气氛特别好,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小河里;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屋顶上,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树叶上,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马路上……我准备了许多的字卡,与幼儿所说的事物相匹配,并且以奖励的方式把字卡送给小朋友,这样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活动效果出奇得好。幼儿不但欣赏了图片和散文的美,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对老师事先没想到、没准备的字卡,有的幼儿还追问道:“汽车的字宝宝呢?桥的字宝宝呢?”为了满足幼儿认读的需要,我还手写了很多汉字呢!可见,只要善于挖掘《幼儿认读丛书》中有趣的内容,教师发挥的余地,幼儿学习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有了这广阔的空间,幼儿认读的欲望潜滋暗长。

汉字是瑰宝,幼儿则是探宝的“天才”,只要给予良好的认字环境,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他们就会像如同学会口语一样,快快乐乐地认得更多的汉字,这无疑能让幼儿提早阅读,使孩子长上顺风耳、千里眼,去认识大千世界,开阔眼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引导幼儿科学认字教育上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谈幼儿科学认读活动的有效方法


-->

幼儿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需要,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望和独特的认知方法。特别是幼儿在语言方面是敏感期,对于汉字的象形特点感兴趣,乐意把事物与文字相互联系,大胆地去表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可见,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对幼儿进行早期的科学认读,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把图像、声音、语义、符号整合在一起,从而认识汉字。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增强了兴趣,培养了能力,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认读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是一种早期的、全面的启蒙教育。我在促进幼儿科学认读的实践活动中,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愉快、主动地进行认读。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寻找激发幼儿认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体现幼儿科学认读的作用。现谈谈我在实施科学认读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方法。

一、游戏活动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倡导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儿童学习的有效性。教育家程颐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王阳民也强调,教学必须顺应儿童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朱熹更主张:在“咏歌舞蹈”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因此,幼儿游戏动机的发展,符合幼儿活动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以游戏的形式与进行认读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身心需要。在汉字游戏中自然、科学的认读。

在“红红的苹果”的认读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玩了送水果的游戏,孩子们一边送实物水果,一边认识了“香蕉”、“苹果”、“桃子”的汉字,并能积极地认读这些文字。在“水果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能主动地参与游戏,仔细观察卡片上的文字,响亮地认读水果的名称,然后扮演了不同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菠萝、西瓜、枇杷,高兴地念儿歌“某某水果变变变”,念完儿歌,做一个好看的身体造型。接着再换个字宝宝做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学过的新的水果汉字。能积极地去认读,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又如:在认识“我们的五官”的活动中,我与幼儿以歌曲对唱的形式,老师唱着问:眼睛在哪里?

幼儿一边答:眼睛在这里!一边指着自己的眼睛。接着与幼儿认识了字宝宝“眼睛”。依次让幼儿在对唱中,认识了“耳朵、眉毛、鼻子、头发、嘴巴等文字,以轻松、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体验了认读活动的快乐,学到了知识。

在家园合作的亲子游戏中,我以让幼儿来巩固、复习所学的文字的游戏形式。请爸爸、妈妈与幼儿玩起了“给字宝宝找照片”的游戏。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请幼儿认一认后,到爸爸、妈妈的身上找照片,看谁能又快又好的找到。游戏中,爸爸、妈妈与幼儿亲切的交流,认真地把照片和字宝宝配对,产生了良好的亲子共读氛围。丰富的亲子游戏,教会了家长们引导幼儿科学认读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认读水平。

在认读活动中,我以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发展水平,针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的发展变化。精心设计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认读游戏。从幼儿的身体动作的游戏、生活游戏、动物游戏、智力游戏、问答游戏、猜谜游戏等等形式多样的游戏中,让幼儿产生了认读的兴趣,愉快地参与游戏,主动地进行认读,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幼儿在文字游戏中不仅得到了身心的愉悦,而且得到了早期科学的语言启蒙教育。

二、探究活动法

探索活动法是以探索操作和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又称发现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活动内容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

遵循《纲要》的精神:“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们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前提,让幼儿去选择、去使用材料,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进行认读活动。

首先,准备了丰富的汉字卡片、实物图片,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汉字形、音、义三者的联系,如:在认识西瓜时,让幼儿摸一摸、尝一尝、看一看,使幼儿知道了西瓜的特征,然后再让孩子认识“西瓜”的字宝宝,使孩子看到实物“西瓜”脑海里就联想起“西瓜”二字。在认读动物名称的活动中,幼儿拿着“小兔、小猫、小狗”的图片,认真地去找它们的汉字宝宝,在一次次反复的练习中,幼儿能大胆地认读动物的名称。并乐意用动作模仿小动物,幼儿积极地动手动脑。

其次,在科学认读的综合活动中,运用汉字材料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让幼儿在许多的汉字卡片中积极思考,与同伴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相互认读学习过的汉字。开展了字宝宝接龙活动、字宝宝配对、寻找同类的字宝宝等。如:让幼儿能很快地分别找出“动物”“水果”“我家的人”的字宝宝,幼儿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提高了科学认读的水平。

最后,在日常活动中,自然地渗透科学认读教育,使幼儿能随时随地地去认读,例如:在吃饭前,让孩子们去找一下今天的食谱上的字宝宝“西红柿、茭白、猪肉、青菜、红萝卜、鸡肉等,孩子们兴趣提高了,并能积极愉快的进餐了。

可见,在认读活动中,采用探索活动法能激发幼儿参与认读的愿望,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幼儿大胆地探索中,提高了智慧潜力,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自己探究,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指儿童参加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哲学观指出:事物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才能积累升华成一定的理论,实践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实践出真知”。

皮亚杰认为:“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指导,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活动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的。”同样,在认读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周围生活的环境、人与物,去发现一些有趣的汉字。知道了超市里有饼干、牛奶、糖果、饮料、烟酒、生活用品的物品,并注意起了精美包装上的文字与图案。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对与包装上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地去尝试着认一认、读一读。如:幼儿认读了:雪碧、芬达、达能阳光饼干、伊利牛奶、蒙牛、旺旺果冻等。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周围事物,学会了表达想法。

在进行“绿化河山”的认读活动前,我与幼儿郊游到了“人民公园”,让幼儿去亲近大自然,尽情的与同伴游戏,在充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到了是春天来了,人们在植树,并观察了植树的全过程,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有了活动前的准备,幼儿能积极地观察画面,大胆地描述植树的全过程,认读了各种树的名称有“柳树、松树、梧桐树、柏树、水杉树等。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尝试、体验,发现科学认读活动的乐趣,这适合幼儿的身心需要,提高了幼儿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遵循《纲要》精神:“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在认读的过程中首先,创造出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的文字环境,如: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小动物在一起,它们在分享食物,友好的相处。草地上贴着动物名称的汉字,幼儿在日常地观察、交往中知道了文字的意思,并能积极的认读。

其次,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运用了优美的声音,用音乐渲染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围绕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随后出示有关的文字来与幼儿认读。

再有,我运用了生活展现的情境如:设计了家庭里,妈妈、爸爸的不同工作,使幼儿对于文字“妈妈、爸爸”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外,我还能把各情境有机的联系起来如:在认读活动中运用了图片再现、实物演示、言语描述的情境,让幼儿能主动地投入活动中,仔细地观察画面,老师语言的引导和实物的相应出现,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趣、更科学。

可见,在科学认读活动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的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与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直观感知的教学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在科学认读活动中,我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导下,观察图上的内容,老师加以讲解,使幼儿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观察种子的成长时,我制作了“教学课件”,让幼儿观察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瓜”的全过程,幼儿在理解中,一起认读了汉字“种子”“发芽”“种瓜”“结瓜”,并能很有趣地念“种瓜”的儿歌。

《纲要》中指出:“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带幼儿到社会场所中,对实际事物的观察获得新的知识。我与幼儿一起参观了“面粉加工厂”,在师傅的操作中,幼儿认识了“白白的面粉”,知道的面粉加工成点心的方法,懂得了人们的工作很辛苦。在幼儿讨论面粉的用途时,高兴地说出了面粉可以做“饺子”、“面包”、“馒头”、“面条”、“馄饨”,同时,幼儿也学会了分析、交流、愉快地认读一些文字。培养了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之情!

直观感知教学法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提高了幼儿认读活动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发展了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

六、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和儿童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儿童独立认读简单的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方法。

《纲要》说:“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讲述简单的图片内容和发生的生活故事,来与幼儿相互交谈,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去认识植物、动物、昆虫、身体各部位的名称,理解文字的结构、含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见,同伴间的围绕共同的文字卡片,一起来互相认认、读读。能够使幼儿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幼儿对认读方法的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提高幼儿认读的水平,发展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在科学认读活动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内容更有趣,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过程动静结合、师生互动,培养了幼儿美好的情感。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3——6岁的幼儿认读的兴趣、认读水平、语言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2004年6月

幼教随笔:让科学在大自然顺利体现


所以大自然是幼儿最喜欢的一本带有问号的书,如果教师要想把问号变成句号,只有多观察、多倾听、多思考才能明白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新奇的,是充满疑问的。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成人难以琢磨的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认真的释疑者和快乐的共享者。怎么样才能让科学探索渗透在幼儿的生活实践中呢?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目的性的设疑,允许幼儿有希奇古怪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如有一次在散步时,吴莹小朋友发现了一大群蚂蚁,其余的幼儿也“呼啦”一下全围了上去,并纷纷开始议论,有的说蚂蚁在这里找粮食呢?有的说蚂蚁在游戏呢?有的说蚂蚁在开会呢?听了这些疑问,我没有斥责他们,要求他们马上安静下来,只是在一旁说“是呀,小蚂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聚集到这里来呢?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又都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这时孩子们已初步开始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并增添了对周围大自然的探索欲望,于是我进一步向他们解释,蚂蚁为什么会聚集在一起的原因,孩子们听后恍然大悟,佩服蚂蚁还有预知天气的本领。

二、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指明方向,让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并积极进行探索。如让幼儿区分生熟鸡蛋,我在玩之前先提出要求,让幼儿知道应该怎样玩,指明方向,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那个是生的,那个是熟的,幼儿一开始没有付诸于操作,瞎猜。当他们了解了操作的重要性时,纷纷开始自觉地操作起来,开始动脑操作,并及时做好记录,这样幼儿有了明确的要求,,收获就更多了。

三、教师要对幼儿探索的结果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对下次活动的兴趣,每次的探索活动结束,不管幼儿探索的结果对错与否,作为教师应及时激励幼儿。有一次大部分幼儿发现树上的黄叶掉了下来,他们就会问树叶怎么会掉下来,而且掉下来的叶子中黄叶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表扬了这些提问的孩子,并鼓励他们自己回去种植小植物进行观察,幼儿听到老师的表扬,都表示回去仔细观察。经过一段时间我都把这事淡忘了,但还有幼儿提及此事,并向我汇报观察结果,可见幼儿对这次活动探索的兴趣有增无减进一步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所以大自然是幼儿最喜欢的一本带有问号的书,如果教师要想把问号变成句号,只有多观察、多倾听、多思考才能明白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求。

运动——我们都爱混班运动


又要开始混班运动了,孩子们情绪高昂。

在平衡区,孩子们有的玩自行车,有的玩滑板,有的则和好朋友一起把各种平衡器械组合起来:将半月摇正反交叉、横竖叠高地摆放;将竹梯、木板、轮胎架成独木桥,然后兴致勃勃、小心翼翼地走、爬过去。“当心一点,站稳了!”孩子们互相鼓励着。

在球类区,有篮球、足球、跳跳球、羊角球、响铃球等,孩子们有的用各种各样办法拍球,有的将球投向篮球架,有的坐在羊角球上边跳边互相追逐,玩得不亦乐乎。

推滚类器械也非常吸引孩子——钻进滚筒里往前爬,成了快乐的“小蜗牛”;多人合作的,则有的在外面“指挥”着,有的在里面滚爬,拿架势仿佛开着“巨型名贵车”;有的变速变向地推滚着轮胎,一会儿加速,一会儿打弯,象个“F1赛车手”……

每周五的区域性体育活动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在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器械和玩法、玩伴,充分体现“三个自由”,即选择自由、玩法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在今天的运动中孩子们情绪积极,不断体验与同伴共同玩的乐趣,不断地突发奇想,大胆尝试各种平衡、滑行、跳跃等身体运动,从而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尽管自由自在,但在一段时间后,幼儿的活动兴趣逐渐递减,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利用器械进行活动,更渴望在一定情境中活动。

让幼儿感受成功


源源是我们班上学期转来的孩子,性格较内向,不善言谈。早上入园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够积极,总是怯怯的。可是自从参加了市里的逻辑狗比赛,源源变得开心自信了许多,早上入园还没到门口,就能听见他大声的跟老师问好。我跟其妈妈交流最近源源的表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给了孩子展现的平台,孩子得到了肯定,感受到了成功,所以他自信了,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当孩子有所展现的时候,不管成绩如何,都要去鼓励孩子,引导幼儿正视自己。家长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和高要求去苛求孩子达到什么?其实任何事情只要孩子尝试了,不必去太计较得失与结果,尤其对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张云智小朋友在班内歌咏比赛的初选,让我得到了同样的体会。他告诉我由于太匆忙妈妈没给他准备伴奏带,虽然他知道效果肯定不好,但是他仍然坚信的告诉我和小朋友们:“我不用伴奏也可以唱好歌。”他的话显然有些底气不足。但是他却用他小小的声音将歌曲唱完了。当他下台时,很多小朋友对他议论纷纷。但是我却肯定的告诉小朋友,张云智做得很棒,因为他勇敢的站在老师和小朋友们面前展示自己,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因为以前的云智上课都坐不住,但是现在他能够在这么多人面前唱歌,这就是进步。我的话一说完,孩子们没有了声音,云智也很激动的看着我。我知道他的目光中折射着老师对他的肯定,也坚信他以后会好好表现的决心。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对孩子的要求不能“齐步走”,而是因人施教,循序渐进。让每个孩子都来感受成功的喜悦吧,因为成功是一个人永远勇于向前的催化剂,是自信的源泉。

让幼儿轻松进餐


所以,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在爱惜粮食、讲卫生、不挑食等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幼儿轻松愉快地进餐。

孩子的进餐,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班的强强在吃饭上,就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每次只要饭一来,别的小朋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看着他们这样吃饭的样子就感觉饭很香,可是他却对着饭发呆,发愁如何把这碗饭吃完。看着他一天天消瘦的样子,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进餐呢?我决定建立良好的进餐常规,同时让班上三位教师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制定出教育计划和手段,让常规培养持之以恒,并取得家长的紧密配合。

首先,向孩子介绍用餐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餐前的时间,向孩子们讲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保健活动、自我保护等教育活动,利用图片、课件、图书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肚子中食物的变化,在观察发现中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引起兴趣。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象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等等,使小朋友知道食物的重要性。进餐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变的很漂亮;多吃米饭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教师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在幼儿园中,教师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其次,设法激起孩子的食欲。

在进餐前向孩子介绍菜的名称,名称要起得有童趣,尽可能引起孩子想吃的欲望。如幼儿对某些青菜(菠菜、油菜)不太愿意吃,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说:“大力水手的午餐来了”、根椐“小兔子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儿歌,给菜起名叫做“小兔子的午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愿意做小兔子乖乖的。同时,我们又通过“包饺子”等活动,让幼儿参与制作过程,自己来“擀饺子皮”,“摘菜与洗菜”。同时教师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下菜单内容,然后告诉保健阿姨,以便保健阿姨安排下周的食谱。这样,孩子在进餐时会有一种骄傲感,从而会更加喜欢进餐了。

最后,教会孩子正确咀嚼的方法。

有人认为,正确咀嚼的方法是天生的,不用教。其实不然,有些孩子的咀嚼方法是不正确的,如有的幼儿长期以来惯用左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左侧咬肌由于长期用力,肌肉比较发达、有力,而右侧肌肉相对松弛、无力,由此出现了面部两侧的不对称,医学上称之为“因偏侧不

良咀嚼习惯导致的相对性面部不对称畸形”。教师和家长应多加注意,及时给予纠正,这样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健康。教师可通过亲身的示范、生动的故事、课件、实物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我班幼儿在吃饭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以前消瘦的幼儿现在变得又白又胖,家长们甭提多高兴啦。但我还是告诉他们,良好的进餐常规不只靠在幼儿园中获得,它还需要家园的配合,家长的配合对于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同样重要。所以,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在爱惜粮食、讲卫生、不挑食等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幼儿轻松愉快地进餐。

幼儿在运动中的个案


今天的挑战活动我们安排了“救小鸟”的主题活动。教师事先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例如:爬竹梯,过小河(走梅花桩),爬山坡(平衡板),过山洞(钻爬)等最后救得小鸟完成任务。孩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个个异常兴奋,跃跃欲试。胆大的孩子冲在前面,胆小的跟在后面。陈昊云小朋友在竹梯面前停了下来,他看了看,用脚踩了一下竹梯试了试,感觉有些犹豫。后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你快一点呀。”昊昊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气前进。在竹梯上的他战战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下。别的孩子都是手脚一起前进,可他几乎是横着前进的。也许是因为后面同伴的催促也许是太紧张,昊昊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时候一脚踩空从梯子上滑了下来。

分析:

陈昊云小朋友是我班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在平时的来园户外活动中,家长总是帮他挑好运动器械在旁边看着他玩。在其他的运动中,他不是在一旁看着就是选择一些相对简单安全的活动,带有冒险性的游戏或者是没有尝试过的器械他都不会去玩。在今天的挑战活动中,他没有完成任务。活动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行动上。虽然他终于敢尝试,但由于缺乏活动经验,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也缺乏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没有成功。

启示:

在冒险运动中,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一些大胆的孩子,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在活动中并不现眼,他们很容易被我们遗忘忽视。对于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我们要更加重视。我试想了一下几点措施:1、通过各种途径,如教学活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我带你等,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运动能力,走,跑,跳,平衡等,发展其动作的协调性。2、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其大胆自信的品质。3、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和家长多沟通,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让幼儿把话讲完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幼儿回答问题时,总会被老师粗暴地打断。

一是幼儿的回答使老师满意了,不管幼儿还想继续说什么,都马上让幼儿暂停;二是幼儿答错了或偏离了老师的意图时,教师就赶紧打断幼儿的讲话,让幼儿坐下;三是被叫起回答问题时,因心情激动,情绪紧张等原因,很想表达清楚,却往往前言不搭后语,教师便断定幼儿不会,请其坐下;再是幼儿对教师的提问,常常不经考虑就急于举手,被叫起后便想一句说一句,教师有时也明知幼儿能答对,但怕拖时间,只好终止幼儿的讲话。

教师的以上做法时不了解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表现,幼儿期儿童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还没有全部完成,思维不能像成人一样敏捷,并且具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情绪易冲动,语言的连贯性逻辑性差,自尊心强,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克服许多困难,付出极大努力,故老师应明确幼儿的这些年龄、心里特征,正切对待幼儿的回答,耐性的鼓励、诱导幼儿把话讲完。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所以,让幼儿回答问题时把话讲完,是发展幼儿各种能力的需要,也是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让幼儿科学运动》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科学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