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写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其实很简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时候成人总被一些若有似无的烦恼充斥着头脑,似乎早就淡忘了童年时候的天真烂漫。记得那天中午几个孩子来幼儿园比较早,很自然地教他们先把小手帕拿出来玩会,没多久,就看到他们拿着手帕你扔给我,我扔给你,于是我提醒他们小手帕用来折的,我说:“你们先折几个老师教你们的形状给老师看看。”可是没多久还是看到手帕满天满地到处乱飞,我终于忍不住了,对着其中一个小朋友问道:“你为什么总是不听老师的话?”他很委屈,懦懦地对我说:“老师,我们在玩扔飞机”……无语过后,好好反思,其实是啊,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理解孩子们的举动,在我们看来很无聊,可是对于小小的他们来说,也许充满了乐趣。谁没有童年,为什么孩子们大多很开心,有时候,放下过多的包袱,卸掉那些不必要的顾虑,简简单单看待一些问题,很多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当幼教这么久,在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这些小家伙也教会了我不少东西,很感谢这些亲爱的孩子们,有时候你们才是我们的老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给孩子适宜的爱——爱很简单


最近电视剧《虎妈猫爸》的重播,再度引发了以幼儿的教育为中心的热论,剧中的小主人公茜茜的生活经历生动的表现出了在当今社会中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过度保护、过于放任、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分溺爱,忽视孩子自身的需求。由此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中,试问一下我们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去关心过孩子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爱。

其实爱很简单,爱是放手,爱是相信;爱是沟通,爱是陪伴。在生活中我们要放手给孩子,让孩子亲自去参与在自己的成长中所必经的点点滴滴,要相信他们可以很好的处理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哪怕是他们处理的并不好,一个人犯错误或者失败都不要紧,关键能够意识到原因,能够总结出经验。因为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只有才亲自参与中才能让孩子们有深刻的体会。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样放手并不代表着放任,当孩子出现错误或者迷茫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我们中班有一个小朋友,之前是非常听话、懂事的一个孩子,可是忽然有这一阵子却是一直的哭闹不止。晚上在家的时候会哭着闹着不睡觉,早上哭闹着不上学,家长和老师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有效果。后来老师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把这件事情跟我说了一下,我把孩子叫到了眼前跟孩子聊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孩子才小声的说:“在幼儿园里老师只照顾哭的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也只看着小弟弟,他们都不喜欢我了”。听了孩子的话我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是我们忽略了孩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后来我把事情跟家长和老师一起做了一下沟通,家长回家后和孩子做了一下沟通,每天睡前都会抽出一段时间来陪她将一个睡前小故事;老师也会经常的关注这一些“老生”,和他们聊聊天、或者是抱一抱、亲一亲等,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喜欢每一个小朋友的。很快乐的这个孩子的脸上有布满了幸福笑容,并且还常常会提起她家的小弟弟有多么的可爱。其实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多一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多一点的沟通,孩子们的成长每天都会是幸福的、快乐的。

爱其实很简单,但是爱却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如何把握好,给孩子们一份适宜的爱是我们现在以及将来需要做的事,希望我们的孩子不再是在溺爱、保护下长成的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相信、尊重、以及陪伴下成长为参天大树。

孩子其实不小


在很多的大人眼里孩子是很小的,小到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但不是,其实孩子一点也不小。这是我今天在上社会活动《真情流露》中所感悟到的,在活动中,我出示一张哭脸,然后提问:你什么时候会哭?有的孩子说:被爸爸妈妈打屁股的时候我就会哭。还有的孩子说:打针的时候我会哭。还有的孩子说:受伤的时候我会哭。听了他们的话,我表扬了这些小朋友,但在内心中,我也想,他们所回答的都是在我的预设中,如何让他们更深的去了解伤心这一心情呢,然后我问:除了他们说的,还有什么时候你会哭?这是有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做噩梦的时候我会哭。我问:你做什么噩梦了?他说:有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吵架

,而且吵的非常的凶,爸爸抬手打碎了碗,然后跟妈妈说要离婚,那晚我就做了噩梦,梦见我醒来妈妈真的走了,不要我了,我害怕所以我哭了。在他说的时候,我看他眼里都有了泪水,听到孩子说到这里,我也有点湿润了,轻轻地走过去,抱了抱他,旁边有几个女孩子也流下了眼泪,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只是他家发生过,其他家里也发生过,是啊,大人们一直以为孩子还小,以为孩子的内心是很简单,什么事都不懂,他们只会跟你撒娇,惹你生气,但不以为然,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也有很多的想法,他们也需要别人来倾听他们,但往往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

大人们,当你生气的时候,当你们吵架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孩子,也许你无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伤害的孩子,孩子们其实一点都不小。

其实你们很聪明


在中国娃主题中,我们让孩子认识了我们祖国的一些文化特点,其中就涉及到了让孩子们认识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课后,孩子们在吃点心的时候,突然幼儿园附近鞭炮声响起来了,孩子们一下子闹了起来。我严肃地维持秩序,待课堂安静下来后,忽然,凯锋小朋友站起来问我:“邱老师,鞭炮是不是火药做成的啊?”我顿时觉得孩子们确实很聪明,活学活用了。凯锋其实是我们班里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子,每次课上,他总是话最多,小动作最多的一个小朋友。平日里的行为习惯也很差。说实话,我们老师其实不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我们一次次提醒他,也和他的家长联系过,可是凯锋还是不改,继续“老油条”。但是,说也奇怪,虽然每次上课的时候话最多嘴部认真听讲的是他,可是每次我上完课,他就能把课堂最重要的东西给学会了,我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今天他的问题,“邱老师,鞭炮是不是火药做成的啊?”问的我都有些措手不及。我想了想,很认真的问答了他,告诉他鞭炮就是古时候的火药制成的,他告诉我,我们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会发明很多很多东西。等他长大了,也要发明很多很多东西。课后,我就对小凯锋说:“凯锋其实很聪明,知道鞭炮就是火药制成的。要是你想向我们祖先那么聪明,跟他们一样发明很多很多东西的话,那你现在就要认真听讲,上课的时候多跟老师学点本领。”小凯锋高兴地点着头,对我说:“邱老师,我一以后会发明很多东西,做个很聪明的中国人。”我微笑地看着小凯锋。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聪明的地方。之前,因为凯锋很调皮,所以,我就不喜欢他,甚至也很忽视他。现在看来,我这个做法是很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发光点,我要善于去捕捉,而不是只单一的看他的缺点而去忽视他的闪光点。我们要正确引领他们朝着他们,去挖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孩子们,其实,你们很聪明!

他其实更需要关爱


祺祺是个不爱说话,不爱告状不爱发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刚上班时,刚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话,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游戏结束,喝水时,他又来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同样的话,我想,不对,祺祺这孩子并不湖涂,为什么刚刚告诉了,现在又来问呢?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样子。下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这时他已经不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满期盼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来问老师是期盼的肯定和抚爱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反思:这说明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注太少了,以至孩子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故意提问,来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关心爱护。我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内疚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时,我非常真诚地用双手抚摸了下他的脸,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地说:“小宝宝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样动人,然后,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时,他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

我想,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观存在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便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委屈。烦恼和消沉。

教育随笔:其实我能行


阿仔小朋友的绘画潜力和动手潜力相比较较弱,因此,在每次活动中,我对他的指导和关心多于其他小朋友。但是,一段时间下来,他的绘画和动手潜力没有明显提高,最近,手工活动中发生的事情,使我对此有所感悟。

那天,我们组织剪“小兔的萝卜”的活动,小朋友都十分感兴趣,阿仔也十分投入,他拿到老师给的材料,便迫不及待的举起剪刀开始剪。但是,他歪着脑袋,翘着手指,剪的很累,剪出来的萝卜也不平整。看到这情形,便走过去,把住他的手与他一齐剪,并强调剪刀要放正,沿着轮廓线.但是,对于我的帮忙,阿仔好像并不高兴,一向嘟着嘴,我能感觉到被我握着的小手也松了劲,只是机械的随着我的节奏摆动。于是,我便停下来问他:“怎样啦?为什么不剪?不会剪不要剪,老师教了你就会了。”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然后轻轻地说:“老师,我要自己会剪的。”猛然间,这句话敲醒了我,我本想做一个指导者、帮忙者,事实上却扮演了一个干预者、破坏者。同时,我也感受到阿仔并不需要我过多的指导和帮忙。他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动手、自己操作,不管他剪得简单与否、好坏与否,只要是主动的、用心的、愉快的体验,对他来说才是需要的。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干,让他们用心主动的参加活动,幼儿园的活动才能成为他们真正需要的活动,才能更好的促进他们发展。

其实我也爱笑爱闹


年后班里转来一个新孩子亮亮。记得他刚来的时候比起别的孩子稍显得内向,沉默的多。亮亮妈妈几次询问我亮亮在园的表现,并很担心孩子是否能够顺利适应这个集体生活。我一直以为新入园的幼儿多少都会有点生疏,表现的稍显内向,所以一直宽慰亮亮妈妈。

可是时间久了,亮亮在园表现的还是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就是老师与他交流,他都是点头摇头来表示,很少看到他和别的小朋友热闹的凑在一起。

于是我和他妈妈又进行了实质意义上的一次交流。在交流中,我发现了亮亮的性格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亮亮的父母平时对孩子沟通交流很少。亲子之间的互动也仅存限于基本的生活需要,特别是亮亮的爸爸,对孩子关爱的表达方式显得很生硬。于是我就耐心引导亮亮妈妈进行正确的亲子沟通,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亮亮妈妈与我进行这次沟通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进行很大的改变,在我的推荐下买了些教育幼儿的书籍,并且重视对孩子的语言训练和习惯养成的培养。

渐渐的,亮亮妈妈向我间断的反应孩子在家的进步表现,可是我们还是觉得亮亮在班里的表现还是那么的内向,不爱说笑,进步不是很大。

有一次,放学后班里孩子差不多都已被接走,亮亮妈妈姗姗来迟,我在门口送别亮亮,这时亮亮妈妈接了个电话,我就陪着亮亮玩,没想到亮亮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我特别的亲昵,还主动邀我一起玩游戏,我看到亮亮的笑脸和频繁的依依呀呀说的话,感到很震惊,原来他也可是这么活泼,这么爱笑。

亮亮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向我解释说孩子现在在家里很活泼,并且和他熟悉的叔叔阿姨也很能聊。只是一进幼儿园就变了个人一样,显得格外的内向。

送走亮亮后,我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孩子有双重性格?是什么让孩子在幼儿园放不开?亮亮年纪小,入园又不是和别的孩子一个起跑线。有自身原因,有家庭原因,也有一部分幼儿园班级老师的原因。我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多给一些关爱,多一些鼓励。保护孩子有效的自尊心,捕捉孩子的兴趣点,相信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教育随笔:孩子其实很能干


有许多教师对于区角活动中孩子玩玩具非常头疼,因为玩具被孩子摆弄一番后,常常被扔得满地都是,乱得简直像战场一样。孩子活动完之后,还要为孩子整理玩具、打扫“战场”。有时候,有的教师难免会想“把玩具都束之高阁”,减少孩子玩玩具的次数。但换一个角度考虑呢?如果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会怎么样呢?一举两得,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条理性和动手能力,又可以省去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如果在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可能会尽力收拾,但收拾的不太整齐、不尽人意,也可能孩子会故意磨蹭,偷工减料,马虎应付,甚至耍赖而肆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认为还不如自己收拾来得更省心,于是便又出现先前的一幕,为了省时省心又代替孩子收拾玩具,所以教师应不能妥协,需要想一些小点子或游戏策略来逐步引导孩子独立收拾玩具,比如:让幼儿把玩具送回家等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玩玩具的习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很能干,收拾的要比想象的整洁!

孩子,其实你没想象中的坏


大大的眼睛,暗淡的肤色,特别喜欢玩,这无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他是我们班的插班生----东旭小朋友。记得,这个学期奶奶刚来报名时,章老师就把奶奶带过来给我介绍,于是我跟奶奶很快认识了,当奶奶正要向我介绍他的孙子时,孩子不见了,奶奶就向底楼大叫着小孩的名字。这时,我正看到底楼一个小男孩正在玩钻洞洞游戏,一会儿往上爬,一会儿往下爬,这可如何是好啊。难道孩子竟这么顽皮吗?真是不敢想象接下去的日子。这个孩子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如此而已。简直不敢相信要上中班下学期的孩子居然如此德行,看来孩子的规矩无稽之谈。

开学初,东旭小朋友早早来幼儿园啦

,他特别喜欢玩玩具,一个劲的在那里东拼西凑,似乎幼儿园对他特别新鲜,于是,我过去跟他聊了一会,如孩子一些基本情况与家里的大致情况他都会跟我说。平时,他去上厕所或者教学活动上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会跟我说。突然感觉这孩子也挺懂事。好像并非第一次给我的印象那么差。后来的几天中,我确定这孩子真的很好玩,因为,第一次我看到了孩子口袋里带了几张扑克牌与一点小玩意,我跟奶奶交流了一番,奶奶表示孩子好玩,他也不知道怎么拿了这些东西到幼儿园。第二次我发现孩子的口袋里有一圈纸筒卷,里面塞了一个乒乓球,貌似孩子的口袋永远是一个无底洞。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都认真画起了心中那幅喜欢的画时,一个嘹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不会画。”原来,这个孩子就仅仅只会玩吗?难道就没有良好的习惯吗?那孩子的父母平时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孩子的言行举止又是如何造成的呢?对着这一些列好奇的问题,我打算跟家长做进一步的沟通。

原本想跟他父母沟通下,但每次来时,都是孩子的奶奶。那天放学后,我问奶奶情况后,奶奶跟我说孩子的父母都在嘉兴工作,基本都是奶奶带大的。其实,一个老人在外头打工本来就挺不容易的,现在还带着孩子,那孩子平时谁来管,可想而知,而且孩子从未上过幼儿园,怪不得对这里感觉特别新鲜与好奇。记得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孩子在幼儿园听不听话,不听话的话你打他好了,他妈妈以前都是打他他才听话的。”我想,其实,孩子只不过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奶奶说得严重,孩子都是靠家长教育出来的。于是,我又跟奶奶进行了一番交流。最后,奶奶连连点头,欣慰地离开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其实很简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简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