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要多关爱孩子的心灵这几天我在看一本书《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看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别是看到孩子那孤独无助的心灵,我眼睛湿了。想着现实生活中,我们父母有时会打着爱与付出的口号,每天忙里忙外总抽不出空陪孩子,总带着情绪在孩子面前发泄。反省一下此时的我们是否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应该记住:"仇恨蚕食心灵",一旦我们的心被仇恨所纠缠,我们便无法快乐,生活在仇恨当中,便是生活在不幸当中,这种不幸还会传导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感到不安.
一次周末,约闺蜜xx到咖啡厅闲聊.好久不见了,发现xx整个人显得特别憔悴.刚坐下来,xx就不断的诉苦.说她儿子胆子特别小,xx的儿子二周岁了,每天晚上睡觉都要xx陪睡,白天带他外出从来不肯跟别的孩子玩在一块.整天缠着妈妈.而且特别爱哭.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哭.不知什么原因,整得xx忙里忙外的还要忙孩子精神都要奔溃了.
自己是过来人,知道要照顾一个孩子是挺不容易了.我让xx要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多带孩子到外面与其它孩子玩.xx说:唉!我最近老跟他爸吵架,哪有心情带孩子出去玩啊.有时看他烦人自己心情原本就不好,好几次都被我打了,可是每次打完看到孩子那可怜样我又心疼.
我说: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更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另外父母老是吵架孩子也会感到没有恐惧没有安全感.xx说:唉!别说了,都是我婆婆引起的,我月子的时候她从来不到医院照顾我,我要生孩子之前把她从老家接到厦门为的就是让她能照顾我的月子,我老公要上班没空,我父母身体不好.可是婆婆迷信说医院这地方身体好的人不能去,去了就会传染上疾病.不来就不来吧,等我出了医院回到家,每次孩子洗澡,婆婆都要求我自己给孩子洗,洗完澡还要我洗衣服.婆婆说她以前生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的人没那么珍贵,也要让我从走她以前的路.
说实在的,孩子是家庭矛盾的最大受害者,尽管孩子已经两周岁了,但是他还不愿与别的小朋友交流,晚上还要妈妈搂着睡着,这些情况是因为他严重缺乏安全感所致.境由心生,大人的心里充满怨气和怒气.这些会不经意地写在脸上.孩子长期对着妈妈一脸的怨气会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当他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的情景他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紧张焦虑恐惧和担忧?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成长,他怎么能获得起码的安全感呢?
我想,我们爱孩子首先要给孩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孩子在乎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温暖,有安全感。《和导盲猩猩一起历险》这里写的不只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小男孩,更是一个走出阴影、开始明白爱与被爱的男孩,一个逐渐懂事、开始积极生活的男孩。这是一次躲避孤独的逃跑,更是一次寻找爱的回归。
孩子转学后,一般独自坐公交车上学放学。偶尔在饭桌上闲聊,儿子问我和他爸爸,当我要下车时,如果人很挤,我下不去车怎么办?我们告诉孩子,你要提前往后面的车门走,如果你当时没下去,可以高声告诉司机叔叔或者阿姨,你要下车,麻烦他们等一等。孩子说,你们不知道,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我最害怕听到骂声。当我往后门挤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有的人就会骂的,骂得很难听。我心中一悸,仿佛那有些恶毒的骂声已经在我耳边响起。我能想象在他们嘴里吐出的词汇,只是,我搞不懂的是,当他们面对小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宽容一点,多一些柔和?小孩是弱者,不会还击,只能使心灵受到戕害,或者等他们长大了,转而再用这些词汇去骂别人。那如此恶性循环,社会道德安在?作为一位母亲,我真希望人人都来善待孩子,就像善待自己的小孩,让孩子们在一种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虽然社会不是真空地带,但我愿它是阳光地带。
一天,到邻居家串门,主人正在烧菜。他突然发现味精用完了,就喊来六岁的儿子:“快去小店买包味精。”兵兵正玩得起劲,一时没反应过来。当父亲的认为儿子不乐意,马上说:“只要你去买味精,爸爸同意你买一块冰砖。”这句话马上引起了兵兵的注意,但孩子却说:“我买了一副棋子后,妈妈规定这个星期不买冰砖的。怎么又买啦?”当父亲的并不理会这些,不耐烦地催着孩子:“别啰嗦,快点去。”说着,掏出一把钞票,从中抽出一张10元的甩给了儿子。十几分钟后,兵兵一手拿着找回的钱,一手拿着大冰砖边走边吃,,腋下夹着一包味精。父亲露出满意的神情。很快,饭菜端上了桌,可兵兵一点食欲也没有。
这件事看起来是很平常很简单的,但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
,就这么一件小事,带给孩子的副作用却是不少的。一是用物质刺激孩子做事,也许孩子从此就学会了索取报酬;二是随意取消原先的规定,削弱了规定的权威性,不利于孩子养成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三是快吃饭时还让孩子吃冷饮,影响孩子正常进餐;四是孩子边走路边吃东西,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据我所知,这位父亲平时并不是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他只注意了所谓的“大事”,而忽视了身边小事的教育效果。其实,教育无大事小事之分,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平凡的小事中度过的,人的良好品德、习惯应在生活小事中体现出来。同样,不良的品德习惯也是在小事中行成的。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教育子女,一言一行无不注意教育作用,特别强调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一些家长重视“大事”的教育作用,却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当作无关紧要的小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少家长都知道拿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作榜样,激励孩子。
其实用邻家小孩把好吃的留一份给奶奶、隔壁小朋友帮妈妈做事这类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来教育孩子,效果同样不错。因为孩子面前的榜样是活生生的,可信的,孩子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同时,对孩子的教育靠口头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说与做应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要求落实在行动上,从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爱劳动,就要提供劳动条件,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要求孩子为他人着想,就要鼓励支持孩子去做关心他人的事;要求孩子讲文明、讲礼貌,就要督促孩子使用礼貌用语、举止文明。这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实际的行为训练中,孩子是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晚饭后,家人看电视,我提醒xx宝喝水,在外面跑一天,得补充一下。xx爸就唠叨xx宝:在外面不要向我要饮料,口渴了喝水。回来可以榨果汁。在饮料问题上,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这一提醒,xx宝自己动手去榨果汁了,我在房间里,奶奶在洗澡,没人管他,也不知道榨了几杯,还端出来一杯送给他爸。这时只听xx宝非常高兴地请爸爸喝果汁,结果xx爸只淡淡的说了谢谢,我不喝,继续看电视,没了声响。类似的情景好多次上演,好几次,xx宝留他非常喜爱的水果,哪怕留一个给他爸,等他爸下班回来,xx宝都很高兴地对他爸说,爸爸,这是我给你留的,你吃吧。结果都是:谢谢,你吃吧,我不吃。淡然。有时我在旁边就用眼瞪他,才明白过来,才会说:呵呵呵,好,非常感谢,我吃。要是我,我就非常开心地大声说:真好吃啊,太美味了!这是xx宝留给我的!可惜很少有机会呀,因为吃东西的时候,经常是我喊着:我们平分!如果他爸不在家,xx宝总会叫着给爸爸留一点。呃,男人没那么夸张表达爱,但这一次次拒绝孩子的分享,就是拒绝孩子的爱,孩子以后怎么再给我们爱呢。
前两年,朋友们住一起的时候,涵宝儿和佳宝儿经常来家里吃饭。做了小朋友们爱吃的,端上桌,孩子们开始抢盘子,都往自己跟前儿拉。最后的结果是:放中间。这时候,只见孩子们个个拿勺子往自己碗里堆。这时候的孩子,虽然只顾自己,但也知道了不能全让自己吃,别人也得有份。再大一点,不用我们在旁边做调节员,他们之间自己解决了,放在哪里,个个满意就行。再后来,春节的时候,来了小客人,xx宝竟然知道了照顾小姐姐,给她夹喜欢吃的菜,受到了阿姨的大加赞扬。在孩子的成长中,学会分享是个漫长的过程。分享就是爱的一种表现。而我们其中不经意的举动,扼杀掉了孩子的爱的表达。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自私,懂得分享,爱父母,善待他人。如果孩子这方面出了状况,是不是得想一想,孩子从小自己就是这样对待他的:好吃的全留他,自然而然地吃独食;孩子所有事情大包大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爱孩子,自然而然,为什么孩子爱我们却被我们拒绝呢?
一个人若能在不同场合表现适当的言行举止,便称得上是个得体的人,得体的人会受到众人的欢迎和喜爱。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致力于让孩子学会许多技能,却忽略了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得体的人。
某次我开车接孩子及他的同学放学,当时车上的音响正在播放一首佛教音乐,歌词是唱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只有一句。孩子的同学问:“那是什么音乐啊?就只唱那么一句!”孩子回答:“是佛教音乐,我妈妈很喜欢。”不料这同学又脱口说了一句:“就唱一句,真可怜!”我想这孩子说的可怜,大概是指很单调,不够丰富的意思,绝无恶意,不过当时的我,听起来却有些不舒服。
又有一次在某个家庭聚会的场合,甲家的孩子看到乙家的孩子手上戴着一串佛珠,问说:“戴那个做什么?”乙家的妈妈告诉这孩子:“因为她身体有些不舒服,佛珠是给她保平安用的。”没想到甲家的孩子突然冒出一句:“保佑什么啊!我从不戴那个,我保佑我自己。”孩子没有宗教信仰,会说出这样的话可以理解,不过他唐突的话语也着实令甲妈妈和乙妈妈尴尬不堪。
以上两个例子中说话的孩子,都是上初中的青少年了,可说话依旧不顾场合及他人感受,这些都是不得体的表现。孩子在童蒙时期通常天真率直,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顾忌。成人也会被他们的童言无忌逗得哈哈大笑。可是随着年岁渐增,家长就要开始慢慢引导孩子得体地说话了。最起码,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在场的其他人的感受。率直固然可喜,但多一份体贴别人的心意,则更是一种成熟,何况现今的社会重视人际之间的互动,语言是最直接的沟通工具。
其实孩子会说唐突、冒失、不得体的话,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养方式。在大庭广众下责骂孩子,或当着众人的面数落孩子,毫不在乎他内心的感受。又或者家长本身就常常不经意地在失意的人面前表露讽刺、得意的言行。孩子从小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这些,自然很难有得体言行。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首先就得要求自己能做到待人接物皆得体,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譬如迎面看到肢体障碍者走来,幼小的孩子可能很自然会表现或说出害怕、甚至鄙视逃避对方的动作或言语。这时父母若也随声附和带孩子远离,或趁机说:“你要乖点,不乖就会像那样。”岂止是不得体而已,简直就是欺负人了,这种是最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告诉孩子:“看到他和我们不一样,你很害怕,不过你这样说出来,对方听到会很难受的。”让孩子学会体贴他人的感受,他说话自然会得体。
“得体”是源自“体贴”和“尊重”的一份心意,这是人生重要的功课,不但为人父母者要努力学习,也要同时教给孩子。
很多家长问过我一个问题: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那我问,当您把一本陌生的读物放在孩子面前,如果他问您:我读它干嘛?请问您能回答么?
所以请不要错怪孩子,孩子不是不爱阅读,而是他们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我在这里给家长三个方法建立目的性。
1、陪伴阅读
适用人群:父母陪伴较少的孩子
目的:建立"可以通过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快乐"的目的。
方法: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读给您听。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孩子会很珍惜这段时间,从而为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渴望阅读。
2、适当示弱
适用人群:性格外向,自尊心强的孩子
目的:建立"我要帮助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目的。
方法:通过示弱,例如提问"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你能去书里找一找告诉我么?""妈妈也想知道这个故事,你看完了来告诉妈妈好吗?"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产生帮助长辈的目的和成就感,因为在孩子眼里,长辈都是无所不知的,所以这样的感觉非常奇妙。
3、挖掘探索
适用人群:性格内向,爱思考的孩子。
目的:建立"我要学会"的目的性。
方法:不停地提问,例如"龟兔赛跑的故事知道么?""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呢?""他的作者是谁呢?""能给我介绍这个作者么?""这本书还有其他什么故事呢?"孩子不会就让他回去自己寻找答案。孩子的阅读兴趣就随着一个个不知道建立起来了。
不爱阅读,不要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引导的方法对不对也是重点,我的方法,不妨一试。
孩子的胡乱涂鸦在说啥?别忽视,他可能患上了抑郁症
奇怪的涂鸦
01
霍华德是一名幼儿心理教师,他就职于哥伦比亚特区的一所公立学校。上周,霍华德注意到班上有一名四岁的小女孩常独自躲在角落里画画,他偷偷的去看了一眼女孩的桌上的画作,绘画内容令人震惊:这个女孩居然在纸上涂鸦一个鲜血淋漓的人!
霍华德知道,这个小女孩有些特别:父亲被关进监狱,母亲也抛弃了她,小女孩目前在亲戚家寄住。之前女孩的班主任也和霍华德反映过,女孩上课时六神无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下课后也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闹。
于是霍华德邀请女孩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沙盘游戏,霍华德先让女孩自由挑选了一些模型玩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沙盘上,然后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女孩患有学龄前抑郁症。
“也许你很难想象,一个四岁的孩子居然患有抑郁症”,霍华德说道:“但这就是现实,任何人都不能视而不见。”
学龄前儿童也会患上抑郁症
02
当前,心理专家一致认为学龄前儿童也完全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这种抑郁症形成的原因不单单是由虐待或是忽视造成的,环境、遗传等其他因素也是学龄前儿童抑郁的重要原因。
学龄前儿童抑郁的情况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大众所忽视,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即使心中有不安的情绪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沟通。
所以如果孩子们不表达,父母也不会对孩子的情况上心,没人会想到几岁的小孩子可能抑郁。陷入困境的孩子无法受到帮助,唯一的倾诉渠道可能就是手中的蜡笔。
学龄前儿童抑郁症症状
03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琼·卢比教授近日发表了一篇关于学龄前儿童抑郁的论文,卢比教授认为1%至2%的学龄前儿童都会患有抑郁症。
学龄前儿童抑郁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消极易怒,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极少表现出喜悦等积极情绪,绘画内容通常为血腥暴力的场景。
卢比教授还指出,在极端状况下患有抑郁症的学龄前儿童可能试图自我伤害,这是因为相比于抑郁的青年人或者成年人,学龄前儿童不明白自己心中的悲伤和不安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可以通过治疗得以解决,所以儿童可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无药可救,甚至轻易放弃生命。
学龄前抑郁的原因
04
那么学龄前抑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研究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卢比教授认为,学龄前抑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遗传疾病,他的论文指出,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那么这些父母孩子的抑郁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三倍。
而心理咨询师海蒂·麦贝恩通过整理自己患者的病历得出:父母焦虑、同辈压力、成长环境变更等因素都会导致学龄前儿童抑郁。
此外,神经科学家则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创伤经历都会影响到大脑的白质和灰质,甚至降低了参与情绪处理的杏仁核与负责控制认知的大脑网络之间的连接,从而使人感到抑郁和不适。
学龄前抑郁的治疗方法
05
目前,心理专家推荐的儿童抑郁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因为如果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可能会给儿童带来副作用。
心理治疗师特别强调了“父母-儿童互动治疗法”的重要性,治疗师指导父母,然后父母与孩子互动抚平孩子心中的创伤,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就像成人抑郁一样,儿童抑郁也有可能复发,父母应该在孩子痊愈之后时刻保持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多和孩子拥抱、交谈和玩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初步的抑郁症状,父母应该及时向学校的心理老师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
[分割线]
目前,霍华德的治疗已初见成效,那名四岁的小女儿已经不再涂鸦一些血腥暴力的图画了。
同时,霍华德也时刻关心着其他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他说:“曾经,大众认为对学龄前孩子进行心理诊治是多此一举,但是现在这应该成为每所学校的必设事项。相信通过学校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孩子们能有更加快乐的童年。”
育儿观念:二宝来了,别忽视大宝的“心需求”
要说近日最火的话题,莫过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最近,这份甜蜜的烦恼也落在了我们家。我家有二宝,老大4岁,老二10个月,为了让这两个桄榔头和平共处,我们全家也做了不少功课,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
提前让大宝在心理上接纳二宝
从知道二宝来临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始更多地关注大宝的情绪,并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他,让他意识到即将产生的角色变化。我们会经常让他摸摸妈妈的肚子感受胎动,打趣地让他猜里面是弟弟还是妹妹,他在干什么?一起阅读《汤姆的小妹妹》,告诉他爱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而减少,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精彩。
尽可能维持大宝之前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老二刚出生那会儿,全家都围着小婴儿和妈妈转,老大因为生活节奏被打乱,经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幸好我们全家及时做出了调整,和小家伙一起商量着,重新制定了时间表,小家伙的生活这才慢慢重新回到了正轨。
为兄弟俩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邀请大宝一起帮忙照顾弟弟,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帮忙扔尿布,搬小摇篮,给弟弟讲故事等,每次大宝做完这些事,我们都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KISS。
公平处理兄弟间的冲突和矛盾
老二虽然只有10个月,却已经有意识和哥哥抢玩具了,在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会一边护住小宝,免得他受伤,一边注意分散大宝的注意力。我们会和老大商量:“哥哥已经玩过一会儿啦,现在给弟弟玩一会儿吧”或者“弟弟手痛哦,你先松松手吧”。如果老大不乐意,我们也不会强迫他让出玩具。
保证每天与大宝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单独陪伴对于大宝来说非常重要,这能够让他感受到,他在妈妈的心目当中依然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大宝入睡前的半小时亲子阅读时间就是我们母子两的独处时光,我们都非常享受这段二人世界。
总之,家里有二宝,爸爸妈妈就一定要更加耐心地倾听孩子们敏感的内心,努力关注到宝宝的情感需求,自始至终给予孩子们无私的爱。在爱的沐浴下,宝宝们才能学会去爱手足、爱父母、爱家庭。这就是我们家的一点小小心得,非常高兴能与科技幼儿园的二宝爸妈们一起分享和交流。
相信《别忽视对孩子的心灵关爱》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