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依恋是婴儿和母亲或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结,是婴儿的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它的形成与母亲或亲人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婴儿带来了愉快、安全等的感觉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的交往中出现了倾向性选择的一种表现,是婴儿认识能力提高的结果。

依恋的情感使婴儿喜欢同经常照料他的人接近,和他们相处在一起,婴儿会表现出安静、愉快、情绪积极,而当他们离开他时,婴儿则表现出似乎疯狂地寻找,尤其是对他最依恋的人——母亲,会出现哭闹,焦虑不安、不思饮食等的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尤为明显。因此,满足婴儿的这种依恋情感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依恋的情感能使他获得安全感,能给他带来勇气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帮助他在陌生的环境中消除紧张、惧怕、焦虑的情感,能使他更好地与外界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还能使婴儿产生对人信赖、产生自信,和同伴和睦相处,将来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小缺乏依恋情感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不善于与人相处,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不适应环境的后果。要满足婴儿对父母或亲人的依恋情感,父母必须要和孩子多相处、多交流,建立好早期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仅仅满足于孩子的喂养需要,情感需要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来说也同样重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婴儿更需要父母尊重


早教模式强调的是“做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当父母面对的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的大孩子时,这种理念容易接受;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0岁婴儿,很多父母会有疑问:这只是一个需要我们照顾才能生存的孩子,难道还需要尊重吗?

其实,答案需要你去选择。

面对刚出世的婴儿,是把他看成被动地吃饱喝足就够了的接受者,还是看成同成人一样,希望主动运用自己的能力控制与支配环境,需要精神交流与智慧发展的独立的人?很显然,如果你选择了前者,你处于赐予者的位置,完全有理由不去尊重;但如果选择了后者,一定会从孩子一出世就开始尊重他。

有人会认为,不管怎样看待他,对婴儿还不是一样地满足他的吃喝需要去抚养吗?其实大不一样。理念上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完全不同的0岁教养方案,也决定了孩子未来是成为一个时刻感觉自己能够控制外界环境的自信的人,还是处处受到环境压制的被动接受者。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每一个孩子从出世,就是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学习精神的探索者。他不断地伸展自己的能力所及,想尽办法去了解身边的世界,并学习控制环境,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如,他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饥饿、不舒服和与人交往的愿望;也会用伸手、蹬脚和各种动作去逐渐发展自己对外界的作用力。瞧,他与我们成人一样,都是在日复一日地设法发展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满足生存需要。

但婴儿又与成人不同,他需要强有力的支持,要求成人从婴儿成长的初始,就随时满足他这种主动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新生儿初期,虽然他还没掌握语言,但仍要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给他充满关爱的话,以满足他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安全感、交流欲望及语言发展的需要;在他能够伸手抓握时,给他设立一些游戏,像一抓绳就能有玩具飞到眼前或有变化出现,这样利于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对外界的作用,增加他发展自己能力的愿望和兴趣等。假如我们这样尊重婴儿的发展需要,一点一滴地满足着婴儿的发展愿望,孩子的每一分探索精神得到充分鼓励,每一种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就会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自信的种子便深深根植于孩子的精神世界之中。

反之,如果我们仅把0岁的婴儿看成是吃饱喝足就够了的被动接受者,无视他们的发展需求,在他不会说时就不提供充满爱意的语言,对他各种能力的萌芽也只当作无意义的动作予以忽视,那么,孩子的探索热情总是受到压制,能力发展的愿望也得不到鼓励,他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就会消退,孩子会感觉这个世界不支持他,他是无助的。与处处受到鼓励的婴儿相比,这种在无助感中成长的孩子,会大大降低对外界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在他长大后,无论怎样重建自信,根基总是摇摆的。

早期教育大师蒙特梭利告诫我们:儿童的成长没有一样是由母亲来完成的,它属于儿童自己的成就。——婴儿的语言不是来自与母亲,而来自于婴儿自觉的学习。承认儿童这种不同寻常的能力,父母要说服自己从儿童成长过程的主角位置上退出来,甘当这一成长过程的配角,他们的职责就会履行得更好。他们对儿童的帮助就显得更有价值。如果这种帮助以适当的方式给予的话,儿童就会健康成长。

相信每一位父母最大的期望都是让孩子成才。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获取“成功”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就是自信。因此,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认识从生命的初期就开始尊重孩子的重要意义,抛掉做孩子的权威,设计、指挥他们的观念,确立科学的早期教育方案,那样才会为孩子奠定一生自信的稳固基石。

婴儿发信号,父母要回应


婴儿发信号,父母要回应

有的母亲认为一哭就抱会养成好抱的习惯,而横下心来对啼哭的宝宝置之不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目前婴儿的心理卫生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实婴儿期的许多心理问题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满足婴儿的心理需要与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同样重要。

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给家人带来很多欢乐。别以为他只会吃奶、睡觉或是大声哭泣,许多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甚至出生前,他们的感觉器官已经十分发达,甚至能有选择地做出反应。婴儿的这些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由于婴幼儿具有各种心理活动能力,因此,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和不良的环境因素,以及本身的生物学因素,都有可能使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

婴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只能通过哭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他发出的信号总是得不到回应,婴儿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状态”。婴儿会得到一种经验,即他们自己不能控制自身的环境,因而逐渐放弃对环境的探索,当婴儿得不到回应性环境时,他只能学会放弃,这些婴儿常常表现出冷漠、被动和退缩,反应迟钝,发育缓慢。因此,不必担心好抱成癖,想抱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把宝宝抱在怀里。

怎样才能够避免对妈妈过分依恋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基本上在孩子生病或疲劳时会非常依恋妈妈,这时候妈妈也会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

这种母子依恋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孩子,除了自己的妈妈外,对其他人都很排斥,这样下去总是会让妈妈觉得非常累,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孩子对妈妈过分依恋。

过分的依恋对于孩子发展有着很多不利的影响,过分依恋妈妈,会让孩子对别的事物缺少兴趣、会阻碍兴趣爱好的发展,孩子会减少和别人相处的机会。在孩子上学了以后,也会非常不适应,还容易生病,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

要解决孩子对母亲过分依恋,就要逐渐让孩子与其他人多接触,让孩子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环境,这样可以看到许多树木花草、汽车、更多的人,高楼大厦等,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对其他事物和人的兴趣,逐渐地熟悉了环境后。

孩子会主动要求到外面去,见到陌生人也不害怕了,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逐渐克服对母亲的过分依恋。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学到、看到更多的事物和人,对孩子的视、听感知觉器官也是一个很好的刺激,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

在与其他人或小朋友接触的过程中,也会学到一些本领,更可喜的是,在孩子2岁以后上幼儿园时,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大大减少了困扰母亲的烦恼。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婴儿的社会关系,总的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他们主要是同照看人发生接触,而一般情况照看人是父母。如果是别的人,如保姆、祖父母等,情况也是一样的。

父母与婴儿间的神秘色彩

一、母-婴同步性

母亲和婴儿之间,似乎多少有些神秘的色彩,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婴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宝宝的时候,宝宝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她的到来。这种紧密协调的关系被称为母-婴同步性。据观察,仅仅几个星期的婴儿的在接触母亲时就会睁开和合上眼睛。母亲和她的小宝宝之间存在着类似“交谈”的关系,在许多方面相似于成人间的对话,只是婴儿不会用词而已。

这样的交流如何进行的呢?一个母亲也许凝视着她的小宝宝,平静地等待着他谈话、动作。当小宝宝天真地做出了反应时,母亲也许通过模仿婴儿的姿势,或者对着婴儿微笑,说某些事情来回答婴儿。母亲每这样做一次,中间都略有停顿,以给婴儿一个轮流“交谈”的机会,好像婴儿在这种交流中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当这种交流持续时,宝宝明显地表现了紧张,他的动作和声音不仅变得更频繁,而且更突然和不稳定。在某些时候,宝宝放松和打断这种紧张,不去注视他的母亲,而是用一小会儿时间注视或触摸其他的物体。在一个适当的间隙之后,母亲和宝宝都又回到对彼此的注意上去,继续开始了他们的交流。

直到宝宝几个月时,这种母-婴之间的协调活动仍就保持着。但这时的交流有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小宝宝开始主动影响他的母亲,他友善地同母亲微笑,注视并咿咿呀呀地谈话。这种母-婴同步性强化着母亲和宝宝的关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宝宝成年以后与家庭的关系。

二、同父亲的相互作用

在对宝宝的影响方面,父亲和母亲确实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父亲和母亲同宝宝玩同样的游戏,但他们的方式不同。同父亲的游戏往往倾向于出现激动的情形,比如,有些父亲喜欢忽而把孩子高高举起,忽而又放在床上。同母亲相比,父亲倾向于更多的竞争感,而更少的交谈。父亲总是喜欢用更多的时间同孩子玩,而不是“交谈”。

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能以适当的形式同他们的小宝宝发生相互作用,这是无容置疑的。所以应当相信,父亲和母亲在培养、教育自己的子女中有着同样的义务和能力。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刚出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单纯可爱。可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性格。众所周知,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外家庭环境的影响则最为深远。

离园活动时,小朋友正在书写数字,王立惠的爸爸来接他时还剩一点就写完了,李老师便让家长稍等一会儿。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小淘气”姜建宇小朋友就开始捣乱了,时不时动动王立惠的笔和本,影响小朋友写字。李老师发现后变出声制止了他,可李老师刚转过身姜建宇又开始捣乱了。这下王立惠的爸爸发火了,冲着自己的孩子吼道:“你是不能揍他?笨死吧,就老实在那儿让人欺负。”李老师见状连忙上前调和,让孩子爸爸消消气。孩子们见状都吓得鸦雀无声

,王立惠唯唯诺诺的躲在李老师的身后一言不发,好似下一刻爸爸的巴掌就会落到自己身上似得。就这样李老师安抚了王立惠爸爸好长时间才让家长压下火来,带着孩子离开了。这样让我从中看到了王立惠小朋友性格形成的原因。正是因为爸爸的火爆脾气导致了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第二天,孩子来园后我特意询问了他,爸爸在家中经常发火吗?孩子点了点头。这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王立惠小朋友变了,经常会有小朋友跑到老师跟前告状说王立惠打他了。活动时间也时常能看到他违反活动规则与他人打闹的场景。但一点到他的名字却依然是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很明显孩子听了家长的话,开始慢慢变成原本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他。

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如果早期教育能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让他在被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勇敢、自信,懂得和别人友好交往,自然没有人敢随便欺负他;相反,如果家人之间行为粗野,经常互相指责、抱怨,动不动就恶言恶语,甚至暴力相向,孩子就会胆小怕事,被人欺负也不敢吭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被欺负的负能量积累到极限,就会爆发出来,这时,角色就会转换,总被欺负的孩子就会突然变成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好战分子”。

作者:于福宁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幼儿园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不是离婚对孩子有影响,而是离婚后,父母对离婚这件事的看法、父母彼此间的看法、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对孩子的态度以及社会对单亲孩子的看法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父母对待离婚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离婚后,父母是否一如既往地爱孩子。

父母离婚时常常会对孩子说:父母只是分开来住而已,对你的爱还会和过去一样,不会改变。但话是这么说,事实上是,父母离异后,常常由于种种原因——或是因对对方的怨恨,或是因不在一起生活,条件所限,总之,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与过去会有很大不同。因此, 会让孩子产生失落的感觉,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当然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伤心,刻意营造"爸爸妈妈爱你"的假象,这样的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还能说得过去,但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一下就能识破这份爱的虚假与不真实。而这种爱的谎言被戳穿后,对孩子的伤害会更大。孩子会觉得,爸妈真的是不爱自己了,说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让他们觉得很受伤,很难过,进而觉得无所依靠,没有安全感 ,甚至对社会的看法都会改变,这样的影响就是爸妈离婚后不恰当的示爱造成的,相信这种局面,谁也不愿意看到。因此,父母离异后,保持对孩子一如既往的爱,是最最重要的,如果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无法保证的话,也不要刻意回避,可以适当和孩子说明,尽量取得孩子的理解与信任,而不要欲盖弥彰,那样的话,得不偿失。

2、离婚后,父母是否能给孩子一个不相上下的生活。

所谓不相上下的生活,是指与离婚前的生活相比,不会比原来的生活更糟,起码要持平的状态。让孩子不会因父母的分开,由其中一方单独抚养,而生活水准一落千丈,那样的话,生活的落差,一定会导致孩子心理的失衡的。

不相上下的生活状态不单指物质条件,还包括人际交往的状况。有些夫妻离婚后,由于婚姻关系的改变,不愿见人,怕人问,因此,就封闭自己的生活交际圈子,中断自己与朋友、亲戚的联系,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因为Ta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是封闭的,禁锢的,当然不会开心的。因此,父母离婚后,应该保持智慧的觉知、开放的心态,积极引领孩子进行正常的交往、交际——和朋友间的,和亲戚间的,让孩子的生活圈子不会因父母的离异而受影响,而是更开朗,见识更多,人生更加丰满。

3、离婚后,父母是否能理智地面对彼此

有些夫妻离婚后,对对方牢骚满腹,怨恨异常。这样的态度,难免会影响到孩子,他们夹在父母之间左右为难。试想,无论爸妈,纵然有再大的不是,毕竟是自己的至亲,哪个孩子愿意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说彼此的坏话呢?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会阻止孩子去探望已经离异的爸爸或妈妈,这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残酷和灭绝人性的。

因此,要想孩子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深受其害的话, 离异的夫妻就要收起对对方的怨恨,不要说对方的坏话,而是要维护对方的形象,树立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这样,让孩子觉得,父母离婚只是因为他们不再相爱了,而不是爸爸或妈妈的这不好那不好,继续维持父母在他们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

在这一点上,离婚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们,要学习一下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妈妈。虽然奥巴马的妈妈苏托罗18岁生下奥巴马。

奥巴马出生不到一年,他的爸爸老奥巴马获得了两个求学机会,一个是纽约新学院大学提供的足够一家三口在纽约生活的优厚奖学金,一个是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老奥巴马毫不犹豫地去了哈佛,他对苏托罗说:“我怎么能拒绝最好的教育呢?”

这是1961年,而1964年,苏托罗提出离婚,老奥巴马没有异议。此后,老奥巴马带着另一个美国女子去了肯尼亚老家工作。

看起来,苏托罗有很多理由对老奥巴马愤怒,她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生活非常拮据,而且自他们离婚后一直到1982年老奥巴马遭遇车祸去世,奥巴马只见过爸爸一次。此外,老奥巴马也没支付过赡养费,虽然妈妈也没有提出要赡养费,但这个父亲毕竟没有尽过自己的责任。

然而,苏托罗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爸爸的坏话。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爸爸,苏托罗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爸爸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她给奥巴马陈述事实,可能希望儿子能因爸爸而自豪,所以谈的都是优点,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她的这种方式都收获了很好的结果——她说的老奥巴马的这些优点,奥巴马身上都有。

不仅如此,或许更重要的收获是,妈妈这样谈到爸爸,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离婚给奥巴马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他的内心不仅不必分裂,还学到了豁达,并且也学会了如何在糟糕的情形下看到积极的一面。这可能是奥巴马现在展现出的乐观性格的重要缘由。

奥巴马当了美国总统后,在被问及“谁是你一生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时,奥巴马直言是自己的母亲,并动情地回忆了早已逝去母亲,他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同样是离异的父母,奥巴马的妈妈以她的大度和乐观,在儿子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父亲形象,而这一形象的塑造,最终受益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奥巴马了——奥巴马没有因为父母的离异,因为父亲的不负责任而自卑、怨恨,而是乐观向上,自信负责,最终当上了美国的总统。因此,对于离婚的父母来说,为了自己的孩子好,也不要说对方的坏话。

4、离婚后,尤其是妈妈是否爱自己,是否有自己的生活

无论怎样,离婚终究是不开心的事。尤其一些夫妻离婚的原因,是因为情变,或是丈夫的出轨,妻子“被离婚”,离婚属无奈之举。这样的话,有的妻子常常非常愤懑,觉得情感被骗,生活无望,自怨自艾,甚至以泪洗面,倍受打击,没有活下去的信心。如果以这种状态出现在孩子面前的话,即使不说丈夫的坏话,孩子也会把“帐”算在爸爸头上,认为由于爸爸的坏才导致了妈妈的苦,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离婚的妈妈,一定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早日摆脱旧日生活的创作,走出阴影,学会爱自己,观照自己,提升自己,找到自我的力量,找到兴趣点和自信感,这样的话,孩子看到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妈妈,他的生活才不会受到影响。

相信《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父母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建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