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国外家长这样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父母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外国父母却热衷于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德国法律明确规定,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父母干家务活。德国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个“小工厂”。里面有工作台及各种规格的螺丝、钉子、垫圈、管件、电子元件等材料,从简易工具到现代化工具,从木工、瓦工工具到钳工、焊工工具应有尽有。孩子对这些材料和工具充满了好奇,大人则会教给孩子做一些其力所能及的事。譬如,家里简单的刷墙、铺地板、拉电线、家用电器的维修、上下水管道问题的解决等,孩子会积极参与到父母中来,一起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日本很多家庭都建有自己的家庭实验室。父母亲会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把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现象通过做实验来教给孩子知识,孩子们会睁着大眼睛,露出惊喜的神色,从而增加了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美国有个“手工制作日”。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上午,孩子们会早早来到建材城,领取大人们为他们准备的原材料,然后按照图纸一步一步地加工。制作完毕,活动组织者会给孩子发一张认定书,上面有孩子的名字和成绩,每个孩子还能领到一枚建材城特制的纪念章。m.yJS21.COM

荷兰设有“儿童木工营”。每年暑假,会有几百个5岁至12岁的男孩女孩,每人手持制作工具,涌进奈梅根市杜根伯贺区儿童木工营。孩子们在进入木工营后,会选择自己的伙伴,共同商讨,然后在5天之内搭盖出共同设计的房屋。虽然只是一些废弃的木料,但是凭借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盖出了各种各样的房屋。有的建成了平房、有的建成了二层楼,有楼梯可以上下,房间里用野花、野草、树木枝叶装饰点缀着,房屋的造型也是各式各样: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漂亮极了,让人大开眼界。

这些国外孩子在手工实践中娱乐,在娱乐中不断创新,极大地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他们长大成人后自主创业的基础。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借鉴和学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美国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培养


我家宝贝都是在三岁左右进的类似于幼儿园的私立小学学前班,主要图的是这里有正式的执照幼教,原本是寄希望于老师的知识启蒙。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除了每天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老师们带他们做得最多的,还真不是识字,写字,数数这类智力启蒙,而是各类手工!

我家宝贝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会给妈妈展示他们的手工制品,我记得当时老师的话是:三岁左右正是孩子们手上小肌肉群发育时期,让孩子们学习使用各种家用工具会提高孩子们的手指灵活度。

记得某次家长会,贝贝老师就曾经夸奖我家贝贝的手指非常灵活,可以把老师在纸上画的小青蛙完整的剪出正确的形状。孩子们几乎每天回家都有小礼物带给妈妈,有时是一幅画,有时是剪纸,或者是一朵花,一张卡这样的小手工制品。

不仅如此,幼儿园的老师还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又贴近生活的劳动技能:比如带孩子们到户外的小花园里进行各类田间游戏,顺便传授给孩子们植物生长的原理;贝贝幼儿园的老师们还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了厨艺课,每个周三带孩子们做饼干,蛋糕,甚至苹果酱等等孩子们爱吃的小食品 . . . . . . 等等,这也算是在实践中学习吧,既好玩又有趣,就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知不觉的就有了进步。

学校:各种课题鼓励孩子动手

上了小学,按说总该以功课为主,少玩这些“没用”的手工游戏了吧?其实不然,虽说孩子们专门做手工的时间缩短了一些,但孩子们动手能力培养却用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充----那就是做课题。

美国小朋友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会让他们用简单的材料做各类有趣的课题,就拿我家宝儿来说,他的老师就曾经用一个纸板剪出来的小人做过很多文章,最早的一个小人,是用来学词汇,比如我家宝儿的英文名字是Daniel,那么他就要用这个小人装饰出以字母D打头的一个人物形象,比如医生,Doctor,或者是舞蹈家, Dancer,最后宝儿选择的是医生,我们就用蓝色的纸板做出听诊器挂在小人的脖子上,再画出白大褂和眼镜,一个严肃的医生形象就出来了。

后来陆续这样的课题很多,宝儿先后用这小人做过蜘蛛人,小和尚,还有姜饼人等等,我曾经戏言过宝儿的老师,简直把小纸人用到了极致,不过由此也可以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给他们一个小纸人,孩子们就会给你无数的可能!最令我惊奇的是仿佛万物都可以拿来做为孩子的手工材料,比如软糖可以拿来做分子结构,还可以用来搭房子(标准的糖果屋哈!),空心粉可以用来作画,就是孩子们最爱吃的小麦圈也可以用来做手工 . . . . . . 。

上学的孩子们动手能力自然不是学前班的幼儿可比,老师还经常启发小朋友们用手头上简单的环保材料,比如卫生纸的纸筒内芯,饮料瓶,甚至鞋盒子,他们可以用这些东西还原书中的一个场景(阅读类课题),做出海底生物世界,一个动物园(科学类课题),我甚至见过孩子们用冰棍筷子搭出来的艾菲尔铁塔(手工类课题)!

社会:商家回馈,提供手工材料

在美国可以说整个社会对孩子们的教育都很重视,不仅是学校,就连商家各类回馈社区的行动,最后都会体现到孩子身上,比如销售各种建材的HomeDepot,各家连锁店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会为孩子们提供自己动手做家具的机会。就像今年3月份的时候,我家宝贝报名参加了一次这样的活动,商店为孩子们提供了几种孩子们比较喜欢或是实用的小模型,同时提供一定数量的家用工具,像是锤子,刷子等等,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一下家中父母组装家具的乐趣。

这类活动,不仅商家要提供机会,还需要家长努力配合,不仅要把孩子送来,还要陪着孩子一起来玩,毕竟在活动中使用的是货真价实的锤子,钉子,年纪小的小朋友没有家长的陪伴是无法独立完成的。在那里,我看到很有一些家长带着刚刚能够蹒跚走路的小朋友来玩,性子急的就自己完成组装部分,然后把油漆(商店提供的是水彩颜料代替油漆)部分交给孩子们折腾。这种活动好不好玩?不用我说,但是看拥挤的人头,很多小朋友身上一身的颜料,就可以想象它们玩得有多开心,毕竟这是一个机会孩子们可以玩大人的“玩具”,好玩不好玩在其次,难得的是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就是弄坏了家长也不会批评,不是么?

除了这类商店,有些工艺品店也会定期提供类似的机会,比如我家附近的Micheal,这是家卖各类手工艺术品的商店,他们每个月也有一天,家长交2块钱,就有店里的老师教孩子做工艺品,像是画框啊,美术贴图种种,很受小姑娘的欢迎,可惜它的规模比较小,宝儿又不太喜欢那些主题,我们倒是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

家庭:父母支持是孩子的动力

不知是否因为父母经常在厨房活动的原因,这个地方一直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在美国很多家庭主妇都很喜欢自己做各类甜点,我们也经常会受到邻居做的蛋糕和饼干,这简直成了敦亲睦邻的一大利器。美国很多母亲并不拒绝带孩子一起做厨房家务,好像这也是他们的传统之一,也许是孩子们在美国学习压力不大的缘故?美国妈妈们很少有让孩子做作业,自己做家务的习惯,通常我看到的都是母亲与孩子们一起在厨房忙碌,有时邻居甚至会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在家里做蛋糕,甚至把孩子们的生日派对办成烘培派对,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除了带孩子做家务,美国父母对孩子们要完成的各类课题也是倾力支持,我们家宝贝每次课题的手工活动,都是我们全家人的智慧结晶。

记得宝儿还是三年级学生的时候,学校某一次的课题是让孩子们自己建一座城市,每个孩子各负责一部分工作,宝儿做的是教堂,那是我们用鞋盒子剪出来的房体,然后用硬纸板搭出的尖顶和十字架;我曾经见过宝儿的同学用乐高搭出了市内游乐场,那精细的摩天轮,一看就知道小朋友们是不可能自己设计并完成的,可想而知他的父母付出了多少辛苦,可以说没有父母背后的鼓励与支持,孩子们不会有那么大的兴趣完成各类漂亮的手工设计活动。

总而言之,美国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是日积月累的手工活动锻炼出来的,而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支持与鼓励,则是孩子们创造力与兴趣的源泉。

国外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教育方式区别盘点

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常常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平等对话的状态。很多学者和教育家也将中西教育法常做对比。那么日常生活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方式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美国

美国家长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他们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既培养能力、兴趣,又注重树立自信心。而且美国人对孩子往往要求全面发展,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并且家长还会经常充当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

美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多于灌输,他们习惯于去引导孩子通过实践甚至是碰壁后,自己取得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而且美国人性格外放,他们并不吝啬用鼓励的话语去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美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比较重视责任教育,他们会告诉孩子做人必须要对自己负责,然后实现对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负责。

日本

在日本,日本人以“武士道精神”教育下一代,日本的家长觉得只有让孩子穿少一点才能增强孩子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御寒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在日本,家长对孩子的身体锻炼特别重视,因此日本的孩子生病的机率很小。

日本家长还会主张小孩随妈妈下厨房。有的小娃才三岁就会下厨房陪妈妈烧饭做菜,听妈妈讲烧饭做菜的故事,拣菜、洗菜这些劳动在日本孩子眼里是在做游戏,其实这种方式从小便培养了孩子爱劳动的习惯,日本孩子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也是教育的良好体现。而且,日本的学校比较注重孩子合作精神的教导,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给人的感觉都很亲和、特别有礼貌的原因。

法国

法国家长比较注重“民主教育”,法国的家庭有时会用“民主投票”制,来决定买什么样的房子和什么颜色的车子,法国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做选择,这种教育方法的规则是明确的——告知与分享。当然,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来说,法国的这种方式的确实是比较新颖。

法国父母在有孩子后会寻找独处时间,可谓见缝插针,而且家长也会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和自由的时间。他们不提倡给孩子安排补课或学习,他们认为如此做会让孩子失去生活的乐趣,体验到的只是学习的压力,这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而通常法国孩子的行为看着都十分的得体,而且,法国的小娃们他们更有耐心和自控力,他们聪明、有创造力,有艺术天分,且表达能力强。

韩国

韩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设有德育课、礼节教育。至今韩国的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养的家训挂于家中的居室。这使得韩国的青少年大多讲究礼貌、尊重长辈。韩国是受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影响颇深的一个国家,韩国人周末会经常一家子到大自然里游山玩水,韩国人认为一个不懂得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人,根本就不能爱国。

韩国非常重视幼儿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幼儿园每学期开学前,幼儿园会把当年的教学计划送给家长,每周也会把具体的活动内容计划送给家长。不过最令人称道的是,韩国幼儿园的教育在注重培养孩子的素质的同时讲究寓教于乐。

10种良好的教育孩子方法

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教导孩子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能感受得到自己与别人建立连结的意义,更能了解到自身对于别人又怎样的意义,家长想要发展孩子这方面的感觉,就可以鼓励孩子与他人多接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带孩子一起捐给慈善团体,鼓励孩子在学校多多参与义工活动,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专家指出,即使很小年龄的幼儿,都能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利于他们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鼓励孩子多运动

作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陪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链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们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笑口常开

家长要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笑会让人养成乐观的心态,利于孩子身心发育,而且,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简单的说‘很好’一类的词语,家长的赞美语言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赞美时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因为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明白,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是绝对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的认可感增加。

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是传达内心无限情感与关怀的方式,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爱。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家长请尽量停下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孩子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也请不要不耐烦。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教导孩子学会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成长,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快乐与成就感。当孩子遇到阻碍时,家长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孩子:(1)确认孩子遇到的问题。(2)让孩子描述他想解决的方式。(3)引导孩子进行解决问题的步骤。(4)决定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孩子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给孩子表现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比如孩子如果喜欢说故事,作为家长可鼓励孩子说故事给大人听。如果孩子对数字很擅长,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逛街,让他帮大人挑选合适的东西做决定。当家长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一定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其实孩子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他们需要大人的陪伴,陪着他们去经历他们的成长过程。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最重视的就是学习。所以中国的孩子学习压力非常大,因为只要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而且,很多孩子营养充足却不够强壮,是因为缺少锻炼。

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方面的确比国外的孩子要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不放也可借鉴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全方面的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让孩子自己动手


我们统计一下中国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动手工作清单,会发现: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书,第三是带出去玩。

在美国父母给孩子的动手清单中,则会发现: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阅读。

中国父母包揽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饮食,从菜市场买菜、洗菜、烹饪、端上桌、喂饭、给孩子擦嘴、收拾碗筷,整个流程,都是大人在忙,不仅孩子没有参与进来,甚至孩子本身自己该做的,有时也被代劳。

有些父母认为,做这些家务事,没有出息;玩玩具,玩出智力,才有出息;多读书,有知识,就有出息;出去玩,长见识,也能出息。所以,自己忙不过来,请保姆,也不让孩子参加家务事。

然而,在美国家庭里,通常没那么忙。一岁的孩子,自己能够吃饭了;两岁的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去学校;三岁的孩子,能帮父母分担许多家务事,浇花、喂宠物、洗袜子、擦桌子;上幼儿园后,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自理。

美国的蒙台梭利老师说:相对于父母买的玩具,孩子更喜欢参与家庭的生活,如果父母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很乐意于做事的。这派生的结果是:

1、干家务活,是“日常生活练习”,是培养孩子生活知识、锻炼精细动手最好的方式;

2、能够自我照顾,就不依赖,独立性增强,人格就会独立;

3、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许多艺术修养、创造力,都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4、生活是家庭关系的纽带,会促进亲子沟通与协作,让家庭关系更好亲密。

我们在街头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原本可以走路,却还坐在婴儿车里,由大人幸福地推着;一位四岁的孩子,原本自己可以背书包,却由老人高兴地背着,跟在孩子后面。这在大人眼里,是幸福的画面,而从孩子角度,却是那么可悲。

让孩子自己动手

中国父母喜欢规划孩子,为孩子的每件事,都设定目标,所以,孩子在成长的经历中,总是觉得是为父母在活,而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孩子表现的叛逆,实际上是他内心的挣扎。

当孩子处于叛逆状态,父母想出很多招术,诱导或镇压,让孩子顺从,继续在大人的控制之中逆来顺受。

社会把孩子的累,归咎于过早的学习,却不去正视,这种累,是孩子不希望按大人的要求去学习所致,而并非是孩子不爱学习。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是伟大的学习者,除了睡觉,他一刻不停地忙碌,他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思索什么,都是在学习,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些大人认为孩子小学前不需要学习、甚至有些教育工作也有这样的观念,这是对孩子的学习不了解所致。

孩子产生学习的状态,是在大人放手的情形,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度,来完成学习。

当你买了玩具,想好了几种教法,然后拧住孩子,让他听你教诲,你可能获得的,只是孩子的拒绝;然而,哪天孩子出于自己的兴趣,找到了这件玩具,不用你说,他玩得就很专注,而且玩出的花样,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我看到一位两岁的孩子,埋头操作插座圆柱体,抓住抓柄,把圆柱体一个一个放到插穴中;做错了,再重来一遍,压根没想到找大人帮忙。对于这个年龄,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在自主的环境里,孩子不被干扰,他全神贯注,不断思考与尝试,处于极佳的学习状态。

他学习到了什么?他三指捏得到的练习,手眼协调能力得以发展,为拿勺子吃饭、写字作了前准备;他的观察、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了练习;他把1到10的认知,以大小递增的视觉感知作为前准备,打下了数学基础;他练习了纠错,当错误发生,通过反复观察与尝试,自己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内心的满足。

孩子“学”与“不学”,取决于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我们家庭、还是幼儿园,多数没有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都把孩子当成大人的产品在揉捏造作,这样专制的“学习”,孩子自然想逃离。

当孩子逃离的时候,消极的大人,会说:“孩子太小,没必要让他学习!”;坚持的父母,会说:“孩子专注力不够,要磨练他的专注力!”

无论是放弃,还是锲尔不舍,都不是明智的方法;而明智的父母,懂得向孩子放权,让他拥有为自己生活的权利,让他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这样的孩子,没有因为自由而散漫,而是没有负担地投入学习之中,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动手能力


故事从一个泰国小女孩问妈妈“为什么豆芽菜那么畅销?”妈妈回答说“只有一个摊铺卖豆芽”,小女孩又问“那我们可以自己培育然后卖吗”开始。

小女孩的梦想从豆芽菜开始了,妈妈买了培养土、大豆种子,种到了篮子中。几天过去了,豆子是发芽了,但在阳光的直射下,都打蔫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妈妈温柔而坚定的目光看着女孩,并说“没事儿,我们再试一次”(It's OK. We can try again)。妈妈找来了关于豆芽培养的书,提到豆芽菜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中生长,经过再次努力,这次还是失败了,再去看书上提及早晚需按时浇水。虽然妈妈在女孩四年级的时候不得不辍学了,也几乎不太会读或者写,但是妈妈很擅长解决问题。下雨天,妈妈内心虽然失落,但给女儿看上去确实自信乐观的,看着雨水突然有了灵感,从外边找来了多个饮料瓶,扎上眼,绑在木棍上,成了最好的喷淋设备。

当女儿问妈妈是否会有效果时,妈妈说的" Yes, we can try"( 我们可以试试) 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样管用。滋养着女孩好奇的根基,让她的知识之树无限茂盛生长。

广告中的这位妈妈在乐观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孩子“方法总比问题多”的人生哲理。其实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土壤,激发学习的无限可能(Family inspir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learning.),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故事的小女主角叫Netnapa Saelee,已经长大成人,同时获得了Sarnrak项目的奖学金,并拿到了学位,目前一直在瑞典继续研究。)

看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睿妈想到的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前两天在与好友聊天的时候聊到德国人,说德国人很擅长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所以他们的孩子独立早、思维性强,创造力也很强,而德国人的创新能力首屈一指。

后来聊到中国的孩子,现在虽然刚开放二胎,但是新一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乖宝宝。而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情况来让孩子学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才艺,看一些五六岁的甚至三四岁的孩子活得好累。学习成绩也成为了家长们严重唯一鉴定孩子是否符合自己培植期望的标准值,但这样养出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真的好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很多研究也显示:人脑中与手指相关联的神经所占面积比较大,指尖上的神经能将外界刺激传送给大脑,大脑再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以调整手的动作。平时经常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即手指多运动,大脑就会日益发达,继而促进智能的提高。这些都说明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常常教育睿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做饭和做家务活的时候也让睿宝打下手,周末常常和睿宝一起动手做点小西点,然后送给小朋友或者长辈们...... 这样进行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很积极,遇见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去做。

可能会有很多宝妈们疑惑:让孩子打下手?下厨房?那万一伤到孩子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啦~你又不是让他操刀大厨,只是打打下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面包的时候和和面,做饼干的时候挤挤造型,防护工作提前做好,安全性还是有保障哒!如果你家里的烤箱不是那种智能隔热的话,切记不要让孩子碰到,烫着不是好玩的。睿妈家里的烤箱是今年新装的方太高端智能嵌入式烤箱,所以可以放心让睿宝靠近啦。嘿嘿!

顺便传授一些睿妈烘焙小技巧:

(1) 最好参考网上的饼干配方,最好选取不需要电动打蛋器制作的饼干,孩子比较易于操作,也不会有危险。先要用电子秤称好需要的材料,装在固定的容器里,比如罐子和小碗。

(2) 把所有材料按照使用顺序从左到右放置,这样孩子会很清楚做完一个要拿哪个,不需要老问妈妈。

(3) 第一次做饼干时,要给孩子示范,如何打开罐子,如何轻轻慢慢地倒入材料,如何使用打蛋器搅拌,如何使用橡皮刮刀搅拌。示范每个动作时要缓慢、准确,不需要太多语言,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在妈妈的手上。

(4) 烤箱加热时温度会很高,但是如果妈妈提前告诉孩子,烤箱在工作时不要触碰,会烫到手。如果烫到,手会红肿,会感觉非常疼痛。孩子就会知道烤箱的危险性,他们就不会随意乱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会有危险意识,但是需要妈妈提前告知后果。(当然,如果你家也是和睿妈家一样的方太嵌入式电烤箱这种,有很好的隔热板并且是智能控制的,那就随意啦!)

作为妈妈,我对睿宝能自己动手做点心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其实,我想所有的妈妈们都有些经验,我们会发现宝宝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拒绝你的帮助,他们会努力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这些都是宝贝们自我意识的萌芽,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善于引导,努力帮助她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替代她做事情。一步步的培养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方法一: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

很多父母总是以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坏的影响。明智的父母不仅重视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发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孩子的标准,因为孩子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父母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孩子所欠缺的。

爱迪生小时候成绩特别差,被老师讥笑为智商不高的孩子,可是他的母亲并不这样认为,也没有因此对孩子失去信心,在母亲的精心引导和教育下,爱迪生建立了自己的试验室,每天动手做各种科学实验,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也曾因为学习成绩差被老师认为是低能,然而他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相对论,为世界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现代社会,是讲究孩子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社会,成绩只是孩子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反应,无法证明孩子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也许在动手实践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父母不能片面重视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父母要重视发掘孩子的潜力和能力,冲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将孩子的动手能力教育列为重要的教子课题。

方法二:相信孩子能行

孩子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上的,要想孩子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财富,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行,只有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孩子才能真正地成为天才。

实践的过程是对孩子综合能力的检验,孩子在实践中才会真正地发现和了解自己。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敢尝试或害怕失败,父母不要对此冷嘲热讽,而是要鼓励和支持孩子,让孩子肯定自己的能力。在父母的信任和鼓励下,孩子的素质会不断提高。因此,要想培养出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孩子,父母就要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能行。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似乎更有独到之处。他对小海明威的教育既严格又灵活,他会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而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他认为,事事依赖别人,会窒息孩子的才能,不能使其有所作为。

于是,在小海明威4岁的时候,父亲严肃地对他说:“孩子,别老是跟着我,自己玩去吧!”说着,就给小海明威一根鱼竿,鼓励他说:“你能行,自己去吧。”后来,父亲又给他一枝猎枪。小海明威在父亲的指点和鼓励之下,很快就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

最终,在爸爸的信任下,海明威健康长大,并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了小说创作中,在丰富的人生体验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多部杰出的作品。

孩子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会培养出独立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父母把信任传达给孩子,孩子就会树立“我能行”的心态,并在实践中不断印证这种感觉,最终干成一番大事业。

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用在现实生活中,成为自己立足于社会的基础和资本。所以,空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将知识具体为实际可操作的实践。这样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和准确,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因此,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就显得格外关键。当孩子信心不足时,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信任,告诉孩子:“你能行。”

方法三: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

孩子如果对父母存在很大的依赖感,事事都依靠父母,即使是自己可以动手做的事情也推脱给父母,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惰性,难以自觉地动手实践,甚至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愿动手。

父母要减少为孩子做事的冲动,在生活中,只要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学习上,也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这样孩子会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具备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

王伟的爸爸有一套自己的教子理论,他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的事大人不管,放手由孩子自己来做。

一天,王伟遇到一道数学难题,拿来问他,他只是给孩子说了三句话:“一是老师是怎么说的就怎么看,二是定义定理怎么讲的就怎么做,三是例题怎么运算的就怎么办。”

王伟开始不理解父亲话语的意思,爸爸耐心地告诉孩子:“告诉你方法,比告诉你一百个答案都重要。如果只是告诉你答案,下次你还是不会,因为你从此对爸爸就有了依赖。”王伟听懂了爸爸的话,通过自己的能力独立把难题解决了。?

王伟的爸爸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用了几句话就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这是每位父母都要借鉴的。减少孩子在学习上对父母的依赖,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亲自动手能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孩子会在父母的放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优秀孩子。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任性的孩子总是非常让父母感到头痛,因为他们好像总是浑身精力充沛,总是跟父母反着来。这可要怎么办才好呢?下面就来看看国外的家长是如何对待任性宝宝的吧!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一刻不停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一会儿窜到沙发上,一会儿又爬到床上,屋里被弄得凌乱不堪,他自己也浑身大汗,满脸通红;有的孩子看电视时,总爱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简直无法谈话、学习和休息,谁要说他几句,他就大吵大闹,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有的孩子常发“人来疯”,客人来了,喜欢拿着东西乱扔,一会儿投个布娃娃,一会儿又抛个小枕头,甚至能把一只拖鞋踢进一盆香喷喷的鸡汤里。

任性的孩子总是非常让父母感到头痛,因为他们好像总是浑身精力充沛,总是跟父母反着来。父母越是不允许的事情,孩子们越是玩得欢实。父母说了又不肯听,这可要怎么办才好呢?下面就来看看国外的家长是如何对待任性宝宝的吧?根据国外的一些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选用。

一、强制休息片刻

对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二、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爱在客人面前扔东西,不妨在屋里门上设一只尼龙靶盘,当客人来时,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掷,看谁扔得准。这样既满足了小孩的表现欲,又使孩子从游戏规则中学会约束自己,使无序的乱动迁移成有序的竞赛。

三、一个轻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拨弄电视机音量,你千万不要大声叫骂,不妨在他眼前做一个轻轻走动的动作,再问他:“你知道,妈妈最喜欢怎样看电视?”然后引导他把音量放小,问他:“为什么妈妈喜欢这样做?”

四、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

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只有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孩子的任性自然就会减弱了,通过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往往能让孩子远离任性。

喜欢《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国外家长这样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