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治疗护理:学龄前能矫治

03-02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多动症治疗护理:学龄前能矫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学龄前心理行为矫治上学后正规系统治疗

背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日前称,一些多动症药物可能会引发患者的心脏健康问题,应在产品说明中加注最严重级别的安全警告。受到美药管局关注的药物包括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Ritalin和英国希雷制药集团生产的Adderall等。对于美国FDA的警示,首都儿科研究所内科主任医师李尔珍提醒说,这个结果对医生和家长来说,应该在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治疗上要更加慎重。因为在警告中的Ritalin,就是临床中常用的利他林。利他林已经过了数十年的临床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药物。但也确实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睡眠减少、食欲下降、头疼等。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出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健康问题,在临床中,李主任还没有遇到过。这些副作用在药物说明书中都有说明,正规医院往往会直接把药物副作用告诉家长,结果有些家长因为害怕副作用而不愿意接受治疗,转而去一些小诊所治疗,轻信所谓的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宣传。但这样往往会让孩子得不到正规治疗,反而会耽误了系统诊治,

家长绝不能因为害怕出现副作用而拒绝给孩子用药。真正确诊孩子患有多动症并进行正规的药物等综合治疗,应该在孩子六七岁上学后。因为孩子在3~5岁时,虽然可能出现好动、爱捣乱等一些多动症的倾向,但由于此时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注意力无法长期保持集中,有些行为是儿童在气质特性方面如适应性、活动度和分心等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这时诊断为多动症是不妥当的,不要急于进行药物治疗。但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太合群、坐不住、爱惹事等等,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神经精神科,进行相关检查,排除“多动”的可能,也进一步排查有无其他疾病。

如果有多动倾向,应该积极进行心理行为矫治。这种矫治可以在医院的心理科或神经科进行,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科普书籍和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方法得当,很多孩子在学龄前就可以恢复正常。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多动症治疗护理:早期调治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病之一,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宁,还可伴随有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

十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儿童多动症的早期症状并不认识或重视,往往等到患儿症状十分明显时才投医问药,此时,孩子的多动症虽可能治好,但已耽误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宝贵时间,故早期治疗尤其重要。

药物治疗。据研究,儿童多动症患儿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可能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某一种,故临床上常用促进这类神经递质释放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这类药物以利它林为代表,近期疗效十分显著,但注意下午4时以后禁服,星期日、节假日应停药。本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淡漠、抑郁,家长不可自行滥用,即使专科医生应用时也必须密切观察。

行为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一心不二用的习惯,如吃饭时不看图书、不看电视,做作业时不玩玩具等。应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实施注意力集中训练。对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者,开始可让其每日1-2次定时听故事,或让其自己读书每次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学龄期以后能每次集中注意力听故事或阅读45分钟以上者,为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标准。

对精力过剩的患儿,可让其多参加打球、跑步等户外活动,不应要求这类儿童变为一个十分文静温顺的孩子。

家长、教师及同学不要歧视打骂多动症患儿,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损伤其自尊心。发现其品质中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但对患儿的打架伤人等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等破坏性行为以及说谎逃学等不端行为,应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坚决制止,不可袒护。

由于儿童多动症是由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综合症,因此治疗应采用相对应的综合治疗手段,且一定要经过儿童精神病专科医生的确诊后对症治疗。

学龄前孩子的交谈方式


9~18个月。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学会用手,便迫不及待地到处尝试,眼前的任何东西都想碰一碰,但这并不是有意捣乱,只是对身边的一切都十分新奇而已。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因此特别需要有人看管,以免受到意外的伤害。

此时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瞪眼睛或皱眉头就可以让小孩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必要给他们做更多的解释,只需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明确的答复(可以或不可以)就行。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耐住性子,有时一个信息需要重复几遍甚至几十遍,他们才能记住。完全没有必要为此发脾气,因为孩子还没有更多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能够较早度过这个阶段的孩子,到3~4岁时就会比较听话。

18个月~2岁半。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喜欢展示自己的“威力”,开始学会顶嘴,并且具有攻击性。如果说9~18个月时他们还是“冒险家”的话,现在可就成了“入侵者”和“灭绝者”。你会发现他经常打甚至咬其他小朋友,为了好玩而揪小狗的鼻子或尾巴。这时孩子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是哭就是闹,令人头疼。不妨时不时让他们碰点钉子,让他明白花瓶掉在地上会摔碎,小狗不是玩具,咬人会使别人受伤等等。为了摆脱纠缠,你还可以试图向他说明,规矩并不是爸爸、妈妈定的,它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伤害别人。同时他自己也受这些规矩的保护,比他大的人也不能随便欺负他等等。这个时期是对父母耐心的一次考验,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这样做非但于事无补,还会将暴躁的性格传染给孩子。平息怒火,耐心地向他解释原因,效果会好得多,这样还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克制。

2岁半~5岁。

这是个问题成堆的年龄,几乎每句话里都有个“为什么”。此时,在教育孩子时应比以往更注重方式、方法,要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孩子开始向外界,尤其是身边的人模仿学习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及孩子在和什么人接触。

从这个时期开始,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正常活动,比如当他正在画画时,你可以先提醒他,不久就要吃饭了,而不是要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画笔。在家庭生活中也应给予他们一席之地,暗示他们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但注意不要模糊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要使他们明白,父母在家里具有绝对的权威。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孩子一岁时抢小朋友的玩具,因为他以为凡是看见的就是自己的;两岁时,他不肯让别人玩他的小车,因为他不懂分享;三岁时,他常把“不”挂在嘴边,因为他要自己“做主”。我们明白孩子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等他慢慢长大。

即便不考虑孩子们性格上的差异,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父母们正在逐渐意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罚方法也应该有所转变。那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最佳处理方式是什么呢?

年龄不同,规矩不同

1岁大的孩子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典型行为:开始认知语言,懂得一句话里字词的前后关系了;他们还不了解外界的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比如说,他们并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会碎的;一旦他们想要,他们就要马上得到,让1岁的孩子等待简直是太困难的事情了。他们没有行为和情绪控制的能力。

父母怎么办:

·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给孩子做示范,告诉他哪些行为是正确的,但是不要坚决要求孩子一定做到。成人说话的语气和面部表情是让孩子明白教诲的最好方式。说话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是反应不要过于强烈。

·管理的重点要放在预防工作上。保证家里的一切设施对孩子来说都是安全摆放的,把容易摔碎的东西都收起来。

·可以用安慰和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使他停止哭闹。

2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的生活被自己情绪的巨大波动和起伏所占据。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和情绪。

典型行为:不断地对外界作出一些尝试,想知道其他人的反应是什么;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传达自己强烈的情感,有时候,他们的情绪甚至会高度膨胀,无法控制;他们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东西都能够得到,所以就频繁地大发脾气和哭闹。

父母怎么办:

·将与孩子抗争的激烈程度降到最低点。清楚地向孩子阐述你的期望是什么,而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不要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只给他一些简单的选择就行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予一些物质刺激让他与父母合作而不是对抗。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这个年龄的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停地试探你。

·帮助孩子控制他的情绪。如果他打人,那么就教导他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气愤,而且要向孩子解释:“我们不打人,打人会使别人受伤的。”

*谨慎对待孩子的大发脾气。有时可以冷处理,不理睬他的哭闹和发脾气,更不能妥协,但是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闹为止,然后再给他讲道理。不主张处罚孩子,也不能让孩子独自呆在房间里悔过,但是可以把哭闹的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静下来。

3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情绪。

典型行为:在父母的要求中,孩子们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他们也愿意去按父母说的做,比如睡觉前要洗漱。但是,父母别指望孩子能够始终合作;他们能够理解原因和结果这个概念了;孩子发脾气和哭闹仍会经常发生。他还会噘嘴生气了或者哭哭啼啼地抱怨。不过,他能够慢慢地更好地应付挫折了。

父母怎么办:

·交给孩子一些“工作”去做。不要因为他没有坚持到底完成而惩罚他,而是对他的每个努力都表现出非常赞赏。

·让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一下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放一段音乐,让孩子在音乐结束以前要作好饭前的准备工作:洗手、摆放好他的小碗和小勺、双手交叉不摸东西等着开饭。

*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虽然3岁的孩子已经发育到能够承受面壁3分钟的惩罚了,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严重发展,还是让孩子少受点挫败的折磨为好,尽早结束惩罚,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4岁大的孩子

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断发展。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学会合作,使自己的需求与其他人的达到均衡。

典型行为:更加专注于游戏和各种活动。因此,当他们玩得正起劲的时候,让他们放下玩具或者停止游戏就变得格外地困难;因为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缺什么和想要什么,所以他们会用更加强烈的方式来抱怨;有时他们会隐瞒事实的真相来满足自己个人的需要。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是在欺骗,是错误的行为。

父母怎么办:

·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去结束游戏然后再做另一件事情。

·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不要对他的哭闹过于关注,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

·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处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他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就贬低他,使他产生羞愧感。

5岁大的孩子

特点:他们能够领会父母具体的要求和规则了。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依据自己懵懂的道德意识去做事。

典型行为:开始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对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已经能够懂得遵守规则,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但是,他会超越界限试探你,看看你有什么反应;虽然距离理想的目标还很远,但是与以前比较,孩子到了5岁就能够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如果他们的欲望不能够得到满足,他们也很少摔门、打人或者大哭一场了。

父母怎么办:

·拓宽孩子的视角。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别人这样对你吗?”然后告诉孩子他这种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行为准则。

·制定并尝试一种行为管理体系。比如,每天早上把画的三张笑脸贴在墙上,如果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就把笑脸变成苦脸,并注明犯规行为是什么。一旦3个笑脸都变成苦脸,他就要受到小小的惩罚了。如果一天下来哪怕还剩了一个笑脸,也要给孩子一些鼓励。

·设一些限制使孩子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比如告诉他:“给你3分钟的时间停止大哭小叫,否则你就得自己呆在房间里不允许玩玩具了。[!--empirenews.page--]

从4岁起对孩子严格一点

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他们在4岁以前还不了解规则和行为后果之间的联系。从4岁起,我们就可以加强纪律。

制定规则:对4岁及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针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说话粗鲁无礼啦,制定一份规则清单。育儿专家建议,对于4~8岁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过5条的规则。

确定违规的后果: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写明,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好处”,如出外游玩,请朋友上家里来,或者在临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违规时,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无需警告,不用讨价还价,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做好反反复复重申规则的准备: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专家说:“在儿童这个年龄段,父母要想他们听话去做某事,或许得说上个百八十遍才行。”

规则要公平合理: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的相应特点,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岁的儿子总是在饭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岁的孩子会比4岁的时候更加能够“坐得住”,而等到8岁,他们的表现还会要好很多。

面对孩子违规的行为,父母的反应要言行一致,平静迅速:有些父母往往空发号令,光口头嚷着要怎么怎么样,譬如,“不准那样!”或者“叫你别干,我说话算话的!”但从来都不落实到真正的行动上。要记住老话——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管教技巧:新约法三章

安心拒绝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呜呜抱怨,胡搅蛮缠,软磨硬泡,总让你禁不住心软——“就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会断定,当妈妈说“不”时,其实意味着“还有机会”。然而请记住,以长远的眼光看来,妥协是有害的。一旦说了“不”,就一定要坚持。

如果孩子求你买一件你不想给他的东西,譬如含暴力的电脑游戏,或者晚饭前吃的糖块,你得说“不”,然后解释为何拒绝他。一旦你给出了解释,就别再讨价还价,谈判协商,甚至放弃刚才的主张。你要做的只不过是设下规则。你要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你是父母,有些事情你说了算。

选择措辞

“公平”和“信用”这类词对孩子很管用,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例如,当6岁的儿子坚决不肯清理桌子时,你可以说:“大家都为打扫房间出了力,你不干你那份活儿,不公平。”或者提前警告,对你5岁的女儿说:“你打算啥时候把玩具收好啊?”如果她说晚饭后会做,却没有执行,你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你没守信用!说好了要做的,现在要说到做到。”

另一个巧点子就是表示惊讶。当孩子胡闹时,父母往往会说:“又来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现出不解和惊讶——尽管这可能需要奥斯卡明星级的演技。你可以说“你最近表现好多了,我可真没想到你会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欢小明,你心里肯定不想这么做的。”

适可而止

纪律严明并不意味着苛责甚至虐待。父母不管是制定规则还是实施惩罚,都应该心平气和,饱含关爱,注意别胁迫和恐吓孩子。

惩罚也不要过分。别老想着“该怎样才能教训教训这小子?”多想想怎样能帮助孩子达到你的期望。说到底,有效的纪律还是为孩子自己好:如果他现在对简单的规则——如“不打妹妹”或“说真话”——都置之不理,他怎么能学会在将来与人打交道时尊重朋友、坦诚待人?记住,纪律严明的目标不是权力与控制,而仅仅是为了教会孩子如何在生活中有所成就。

学龄前孩子学英语好吗


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不懂英语,在信息交流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研究还表明,学外语会促进智力的发展。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讲两种语言的幼儿比仅会讲一种语言的幼儿,在脑子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有优势。语言刺激是促进大脑细胞生长发展的要素。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给予两种语言的刺激,能促进幼儿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因此,幼儿期的英语训练对孩子是大有益处的。

那么,幼儿什么时候学英语最好呢?不少专家认为,幼儿期,特别是6岁以前,是获得外语的最佳期。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知觉发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幼儿认汉字也好,认英文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信息刺激的活动,他们把字形当成某一具体形像,像记糖果、玩具、人的相貌一样记住它们。经过多次反复,这种特殊的“形象”就储存到大脑中去了。因此幼儿学外语与成人学外语有很大差别。同时,6岁以前,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较高,且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时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逐步下降,给学外语带来困难。

幼儿学英语还具有许多成人不具备的优势,例如,他们不担心考试,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力地“玩”着学,即使讲错了,也不会遭到别人的讥笑。又如幼儿未来的时间很长,授课时并不急于增加词汇量,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来练习说讲。再加上儿童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如果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其潜力很快就会表现出来的。

要使幼儿的英语学习取得成效,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英语学习中,我们反对“成人式”的英语教学,而主张以环境熏陶、无意识记忆为主的“横式化”教学。如果把成人英语学习中的“读课文,解释词义和句子,强化练习”的模式搬到幼儿的课堂上来,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相反还会使幼儿厌恶英语,为将来学好英语设置障碍。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幼儿如同学习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一样掌握英语。幼儿学英语主要以反复地说、认字母为主,由于幼儿手部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并不要求幼儿去书写。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要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比如幼儿期,儿童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分散,那么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游戏、歌曲、故事等等,让幼儿融入其中,进而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幼儿学英语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选择一本好教材。我们所说的教材,既包括书报、画册,也包括录音、录像和电视节目。教材的形式和版本可以五花八门。选择教材要慎重,种类不宜过多,最好是录相或电视节目,然后按这本教材系统地学到底。

2.注意发音。幼儿学英语,家长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极为关注,并为孩子创设积极的英语会话气氛,对孩子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但有些父母的英语是“中国式”的,如果不加纠正地教给孩子,容易使孩子发音不准,到大时就难以纠正了。因此,父母教孩子要注意发音,如果自己说不准,应尽量让孩子跟老师或电视学。

学龄前儿童如何学外语


学前儿童能否学习外语,又该如何学习外语?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其主管语言活动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仅具备学习外语的能力,而且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相比,学前儿童在学习的目的性、坚持性、理解力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语言学习上具有的良好的潜力。

那么,学前儿童从多大开始适于学习外语呢?如果处于一个完全的双语环境,例如父母一方说英语,另一方说汉语,而其他同伴也说两种语言,那么,学习两种语言可以自然地同步进行。但在我国,很少具备完全的双语环境,儿童主要是在汉语的环境下,在有限的时间、地点,以有限的方式接触有限的外语。在这种环境下,儿童在较好地掌握了母语后(一般在两三岁),开始外语的学习较为适当。

那么,学前儿童应当如何学习外语呢?

首先,应当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并初步具备进行简单生活与日常活动交流的语言应用能力。重点是积累大量听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初步发展口头表达能力,而字母的背诵、单词的拼写、句式的强记不应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点上,家长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耐心,容忍孩子的沉默,接受孩子的延迟模仿行为,不要从一开始就催促或强迫孩子“说呀”、“认认这个词”、“快写字母”,以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把外语的学习当成苦差、负担。

其次,学前儿童学习外语,应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儿童感兴趣的、熟悉的,例如画画、过家家、吃冷饮、串门;学习的过程要能充分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身体活动。下面以英语为例,介绍几个有效的方法。

全面活动反应法(TPR)这种方法主要是由成人用英语发出活动的指令,如“Closeyoureyes,andnodyourhead(闭上眼,点点头)”然后逐步由孩子自己来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使用TPR教学法,儿童不会因为听不懂或不会说而产生焦虑、担心而回避,他们往往会应用自然的动作模仿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经过多次“指令动作”的联系,自然地听懂、学会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指令要求的动作越特别、有趣,儿童活动的兴趣就越高,其学习语言的效果也就越好。

游戏活动熏染法将语言学习与儿童日常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由成人用英语来组织儿童画画、数数、手工制作、玩娃娃家等。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成人完全用简单的英语加上手势来引导儿童游戏,只对儿童用英语提出的请求和意见进行反应,因此在特定的时候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微型的英语环境。在儿童学习的初期,成人应使用大量的手势、动作和图画来帮助儿童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随着学习的进行,成人可逐渐减少辅助方法,促使儿童学会以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

动画片学习法如果家长或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组织活动,则可以借助于录像带、VCD或游戏软件来为孩子提供学习英语的良好工具。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尽管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人物、绚丽的色彩和滑稽的情节上,但他们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就能熟悉英语的语音,并能自动地将语音与情节逐步地对应起来,这就为其进一步地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观看时,成人不要反复询问“说什么了”、“什么意思”,也不要性急地为孩子讲解,而要鼓励他们根据画面来猜测人物对话的含义,模仿人物的评议。在此基础上,成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猜,或者对照故事的说明和他们一起讨论,帮助他们逐步将对话和情节结合起来。在有条件时,也可以请英语较好的成人带着孩子一起看,重点聆听、了解、喜欢英语的目的。

此外,成人还可以利用英语歌曲、歌谣、儿歌的形式,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广泛的英语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视听经验。

教你怎样惩罚学龄前的孩子?


惩罚宝宝,是每个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孩子错误的方式之一。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惩罚。但惩罚宝宝也要讲求科学方式,一旦惩罚不当,不但对宝宝的行为起不到规范作用,更可能使宝宝的行为逆向发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惩罚宝宝,下面十个方法科学又智慧。

1、规劝

案例:与同伴吵架、抢夺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然后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完孩子的想法;灌输孩子打人、抢夺是不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建议:勿以很大声音去压住或威胁孩子;勿直接将孩子拉开,然后大声训斥孩子不是;言语间避免伤孩子的自尊心。

2、打手心

案例:打架、乱丢东西……

方式: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建议:在心情好的时候制作,可与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警惕棒的原因;处罚孩子时,先让他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处罚的原因;注意安全问题,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为主,其他部位则应避免。

3、罚坐

案例:吵闹不休、吵架……

方式:在处罚区上摆上软垫或一张椅子,可取个名字;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正对大门、不在太明显地方;限制处罚时间,或让孩子讲处罚多久的时间;处罚完后,让孩子说出今天被处罚的原因。

4、帮忙做家务

案例:乱画,乱丢东西、玩具……

方式:准备一条抹布、扫把、盆子等清洁用具,让孩子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

建议:父母应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较小的幼儿可由父母一起带领做家事;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帮忙家事时学习到什么。

5、画画

案例:喜欢骂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动作。

方式:依家庭的情况,在固定处摆放一张小桌子(此处罚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书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后使用到这些桌子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的心理);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建议:当孩子有受伤时,先处理受伤部位再处罚;让孩子将发生的时间和做错的事情画下来;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从孩子的画中了解到,孩子犯错的心理想法;此为艺术治疗法,较不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

6、罚站

案例:故意从高处往下跳,车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规划一个处罚区,可取个名字,地点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地上铺上软垫;准备一个时钟或闹钟,计时孩子处罚的时间。

建议:处罚地点不宜太明显或正对大门,以免伤及孩子自尊;与孩子讲处罚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造成孩子更顽皮的反效果;视孩子的高度来决定垫子高度;处罚完后,询问孩子被处罚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7、看书、写字

案例:暴力倾向、说谎、顺手牵羊……

方式:选择固定处罚区铺上软垫或摆放小桌子;在处罚区里面放铅笔、画纸、彩色笔、故事书、色纸……;让孩子自己先写字或看书,化解孩子愤怒的情绪。

建议:当不能马上放下的工作时,可先叫孩子到处罚区去反省;别怒斥孩子的不是,与孩子先隔离,缓和彼此的情绪;等情绪平复后,询问孩子犯错的动机。

8、没收心爱的东西

案例:吵闹不休、乱丢东西、不收玩具……

方式: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

建议: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妈妈正在注意和关注;告诉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让孩子说出为什么犯错,和妈妈生气的原因。

9、排豆子

案例:针对耐心不足,乱丢东西等情况。

方式:准备一个盒子、盘子,里面有红色、绿色等彩色的珠,几个塑料罐子;让孩子在处罚桌上,将各种颜色的珠,摆放在正确位置。

建议: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视情况针对孩子修改来处理,可先罚站、罚坐再做处罚;此目的在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可训练手眼协调、分辨能力;完成后,让孩子知道被处罚的原因。

10、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案例:不爱刷牙、挑食、乱丢东西……

方式: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

建议:不以威胁、愤怒的态度大声对孩子说;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孩子日后表现佳时,恢复其权利。

实施惩罚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把握原则控制情绪

此外,专家也表示,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难免都会犯错,无论是无心的或是故意的,当父母在处罚孩子时,还需注意一些事情,以免造成不良的后遗症。

1、安全问题,处罚物品的材质避免过于坚硬;

2、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3、处罚的地点应选择不明显、不正对大门地方,以免伤到孩子自尊心;

4、注意措词、语气,勿以威胁、恐吓的话语对孩子说;

5、处罚内容需彻底执行,不宽容、妥协;

6、处罚后,安抚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学龄前儿童的共同特点


虽然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依然有共同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在这里进行简单的总结,以供家长参考。

1、活泼好动

幼儿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幼儿好动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儿童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

2、好奇、好问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儿童喜欢提问。

3、易冲动、自制力差

这是幼儿性格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千万不要错过0-3岁早期开发的机会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为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幼儿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幼儿又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

4、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幼儿的秘方性很强。他们很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

关注学龄前孩子的异常心理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虽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常见的心理异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异常表现1:反抗行为。他们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回答“不”,家长常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

专家点评:这种行为是自我意识独立的一种表达方式,属正常发展的表现。家长应予理解和尊重,适时地进行引导,这一阶段会很快度过。

异常表现2:发脾气。儿童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还不知道如何表达其感受,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

专家点评:小儿发脾气的原因常是疲劳、家长未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或反复批评某些行为等。在避免儿童自我伤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别留意正在发脾气的幼儿,并尽可能转移孩子注意力,事后给予安抚。不能随意惩罚幼儿,只告诉他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异常表现3:遗尿。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海明介绍说,小儿5岁以后仍会发生遗尿症。遗尿大多发生在夜间熟睡时。

专家点评:对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小儿,中医主张滋阴壮阳,如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5岁以下小儿按大人量的1/4服用。对有遗尿现象的孩子应耐心寻找原因,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园共育《多动症治疗护理:学龄前能矫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床前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