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03-04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2008-04-2910:45]作者:佚名出处:医网录入:longxin

关键字:宝宝本能咬东西宝宝怕生有利成长

导读:很多大人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宝宝的一些举动,并试图去阻止或改正。其实,宝宝的有些举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比如孩子下面的一些举动,就是有利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很多大人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宝宝的一些举动,并试图去阻止或改正。其实,宝宝的有些举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比如孩子下面的一些举动,就是有利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将东西放到嘴里咬m.YjS21.coM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呵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家长应该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用用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怕生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6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事实上,“怕生”不是宝宝越大越没出息,而是一种成长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正确的引导法应该是,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地搬运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并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此时应该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亲子游戏


一.亲子身体锻炼的几个项目

1、让孩子在模仿活动中锻炼身体。模仿小鸟飞、小鸭走、小兔跳、小马跑等;也可模仿穿衣服、穿裤子、刷牙、洗脸等生活动作;还可模仿一些成人的动作如打车汽、抬东西走等。这些动作来源于生活,形象生动,孩子愿意接受,可以达到很好的锻炼目的。

2、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小游戏。如二人三足走、听指挥做动作等,孩子在这些游戏感觉有趣、愉快,从而促进了大肌肉的锻炼。

3、与孩子共同制作一些小玩具。如沙包、软飞盘、降落伞等,这样利于孩子手臂及身体的活动。

二.锻炼手指的小游戏

张开小小手

孩子四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可以教宝宝拿玩具,然后让宝宝张开手把玩具给父母。在反复的游戏中,锻炼孩子小肌肉的动作,使宝宝的手变得更灵活。

虫虫、虫虫飞

孩子会坐了以后,妈妈用自己的双手分别握着宝宝的双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宝宝的食指,教他食指尖对拢又分开,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虫虫、虫虫飞”。

折手帕

父母可以用干净的手绢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父母先把手绢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让宝宝观察。然后父母可以用手绢折成小玩意给宝宝玩。宝宝在开心的游戏中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自己折手绢。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宝宝小手指,也让宝宝认识了各种形状。

三.锻炼大肌肉的游戏

拉大锯

目的:1、加强对宝宝腰背肌的锻炼

2、培养愉快的的亲子感情

背背驮驮

目的:1、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腰部力量

2、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玩法:家长与孩子背靠着背,手臂挽着手臂,开始玩背背驮驮的游戏。家长弯腰背起孩子,接着孩子弯腰背背家长。边背边有节奏的说:“背背驮驮”。

揪尾巴

目的:1、促进孩子大肌肉的发展

2、锻炼孩子躲闪的能力

玩法:1、将彩色皱纹纸的三分之一塞进彼此的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

2、家长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面站好,同时数“一,二,三”,然后开始挪动,互相想办法揪对方的“尾巴”,同时还不能让对方揪住自己的尾巴。

开飞机

目的:训练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腰部的力量。

玩法:爸爸双手夹住孩子的胳肢窝,把孩子举起。孩子用双腿夹紧爸爸的腰部,身体前倾,同时两臂侧平举,作成机翼状。

爸爸转动身体,与孩子一起说儿歌,念完最后一句,把孩子送到妈妈的怀里。

儿歌:我是一架小飞机,

张开翅膀飞呀飞,

围着妈妈转三圈,

落在妈妈怀抱里。”

“五四”PK“六三”?哪种学制更有利于成长


在人们习惯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后,一种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近年来也在部分学校里推行或试点。不久前,北京市丰台区公布“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尝试“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学制改革。一石又起千层浪,关于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这一改革是利是弊?

到2010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如何让学生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学制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六三”制是我国的主导学制,部分学校实行“五四”制

多年来,学术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制改革展开了多种讨论;在实践中,以北京景山学校为代表的很多中小学校也一直不断地对学制改革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它是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从建校起,学制改革就是本校教育改革试验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1982年学校把“六三”制改为“五四”制,并提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无淘汰制。另外,北京景山学校小学语文、数学都是使用本校自编教材,其中九年一贯小学语文及数学实验教材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实验教材,在全国很多学校里推广使用。

2004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五四”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就曾引发了一轮关于义务教育学制的讨论。综合全国各地的反映,大致分为三种态度:一是实行两种学制并存的自由选择,以北京为代表;二是对“五四”制暂不推行,以广州为代表;三是由“五四”制向“六三”制过渡,以湖北为代表。

北京市丰台区的《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5月公布的。纲要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通过资源共享、特色衔接等方式,重点推进东高地单位型和方庄地区型集群学校建设,并尝试“小学5年、初中4年”的学制改革。据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冯晓光介绍,该区东西狭长,学校分布较散,不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教育集群建立后,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这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师资。冯晓光举例说:“比如,一个学校缺某学科的老师,另一学校却有这一学科的富余老师,这些富余老师就可以跨校兼课。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不大,而中学阶段学习压力比较集中,如果能够改变一下学制,可以使这种状况得到缓解。”

广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将“五三”制改成了现在的“六三”制。“近几年学生上学年龄已经提前了1岁,由7岁变为6岁,学生读到六年级时也只不过 11岁左右,年龄还比较小,还是读小学比较恰当。”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钟婉明老师说:“虽然现在孩子成熟较早,青春期也来得较早,但是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还比较差。”

安徽省合肥市一些教育界的领导及专家,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学制改革问题,并且在部分学校进行了“五四”制的试验。于是,先后有合肥市长江路三小、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蚌埠路二小、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等学校进行了“五四”制试验。后来因种种原因,部分学校中途停止了试验,一直坚持的学校在艰难的探索中目标越来越明确,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育改革忌跟风,“五四”“六三”优劣见仁见智

一些“五四”和“六三”制学生的家长一起探讨后认为,个别小学读5年的同学,数学基础不如小学读6年的同学扎实,比如小数运算,课余和假期需要去补习。若读6年,就有大量时间可以不断练习,基础自然很扎实,不用去补习班。但是初中读4年确实比初中读3年的同学学习时间长、负担轻、质量高。

“小学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学阶段的任务,初中阶段4年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行了20多年学制改革的试验,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认为,“五四”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种比较好的学制。

而许多学校的老师都支持“六三”制,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教材编制较难、较深,按照5年的小学授课时间老师根本讲不完内容,因此学校出现了不停地加课的情况,学生吃不消,老师也直喊累。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的方立平老师一直提倡“五四”制。他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能使兔子振奋起来,肯定会用较少的时间跑在乌龟前头。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寄希望于兔子睡大觉,而想办法使乌龟锲而不舍,去夺取最终胜利。

有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六三”制已是我国的主导学制,不宜轻易变动。新中国成立前“六三”制曾稳定了近30年,行之有效。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复中也屡次施行“六三”制,积累了不少经验。何况,它在我国现行学制中已占主导,也是当今世界学制最通行的一种,没有必须舍弃、另起炉灶之理。而且,已有小学六年级校舍、师资等“搬”不到初中去,徒增初中办学条件的紧张,浪费本已十分短缺的教育资源。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在经过多年的“五四”制后,校长骆玲芳的看法异曲同工:“教育不能跟风。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办教育。要想改变学制,一定要做好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办学条件的准备工作。随意改变学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毕竟孩子的认知水平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提前学习,只会让学习困难生增加。”

“从‘五四’制试验的选点来看,大部分是经济文化中等程度以上的地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小学5年不一定能合格地学完原来6年的内容。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双语教学,用6年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已经很困难,再缩短一年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家永分析,选择“六三”制不必增加校舍、师资等即可实现,同时也不会导致过多的家庭教育支出,可以防止辍学流失率上升。

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前提,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可多样性

《上海教育》杂志副主编、上海教育新闻中心主任沈祖芸认为,判断一个学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生命力,最主要的还得看它是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否有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制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学校教育的性质、方针、目标、任务、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等一系列问题。义务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如何做人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义务教育的弹性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并进行与其学制配套的相关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对于学制问题,广州康乐小学的一位老师提出了新的看法,即最好不要将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应该推行九年一贯制。他说,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便于交流和成长。而且学生在心理上也不会觉得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一个坎,在同一个环境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升上去。这就需要对现有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大的整合,并加强有效的管理。

著名教育学者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中提出,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我国义务教育规定为9年,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即规定了义务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性质。

因此,我国义务教育学制的改革,应走出一味着眼于学段划分的模式,在实行素质教育和弹性学制的总原则下,明确义务教育的性质,提出小学、初中的具体教育方针,确立义务教育阶段合理的培养目标、任务以及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进行其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婴儿学手语有利于提高智商


在美国,几年前,婴儿手语还是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却已成为主流现象。研究显示,2岁前,教孩子多用手势,可以促使他们更快学会说话,甚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比如,表达吃时,用食指轻触嘴巴;喝则需要拇指抬起,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状;牛奶可以用牧民挤奶的动作代替,反复握紧、张开拳头。婴儿学手语,脑瓜更聪明。

尽管教给宝宝手语好处很多,但却非常难。以下一些建议或许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一点。

1.早点教:最好在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这就像学习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教给宝宝手语也是如此。

2.从少数几个起步。例如吃、喝、爸爸、妈妈……因为吃、喝是宝宝每天都会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是最常见的,宝宝们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的或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3.让手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借助书本和网络教学。孩子总是对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怀有莫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购买教宝宝手语的录像和光盘,或一些关于儿童手语的书籍。

5.制作手语卡片。就像教孩子写字一样,你可以制作手语卡片。

6.手势与实物相联系。教宝宝手语就像教说话。所以,在教手势时,也要记住把手势与实物联系以来。

7.手语与语言相结合。手语是宝宝说话的桥梁,对于简单的容易发音的词,他会尝试着说;对于难发音的词,宝宝也会用手语表达,这样无疑会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8.循序渐进。宝宝学习手语要有合适的进度:0—8个月,以父母的手语演示为主;8—12个月的宝宝可以自己用一些手势了,父母也能从日常生活中逐渐观察到宝宝用手语表达自己;12个月以上的宝宝,往往能够更快地学习,当他们可以说出词语的时候,将会减少使用手语的频率。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几天,一直在给儿子读绘本,读到其中一本,叫做《妈妈发火了》,是韩国的一本绘本,据说还挺有名。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推崇尊重孩子的本性,不能对孩子生气、也不能对孩子大声“吼叫”。趴趴君不是否定这种观点,而是觉得这种对孩子的所谓“尊重”,却是对父母个人意志的极大践踏。我们都是人,都有克制不住生气的时候,这是真实的我们的一部分,这是真实的人生的一部分。生气的时候憋着,时间久了,难保不对身体产生什么的影响。

为了对孩子的爱,就无视父母?这样当然是不对的。对于生气,趴趴君认为应该一概理解、一概允许、一概接纳。

所以对孩子生气真的可以吗?

是的,生气可以。但是怎么生气,却是挺大的一门学问。也许小山的妈妈就是没学会怎么正确生气,才导致一切可怕后果的。

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的倡导者、畅销书《妈妈,请这样爱我》的作者林巨建议,家长在生气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就一定会没事:

1、生气时,只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去攻击孩子(的行为、思想、情绪……)

比如:孩子把你辛辛苦苦收拾好的房间,又瞬间弄乱了。

可以说:我很生气、我很失望、我很伤心……

不要说:你怎么这样!你这个混蛋!你太不像话了……

就是说我+情绪词汇,不能说你+情绪词汇。

2、实在没办法控制情绪,就请离开现场。对着空气或者马桶发泄自己的愤怒。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用无害的方式释放出一定要释放出的情绪,这是最好的选择。

3、学会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自己的生气、自己的愤怒对话。这一点比较复杂,这是林巨一直提倡的生命成长之路,也是生命教育的要义,如果有家长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温馨提示

做到上面三条原则,学会会“生气”,不仅不会造成恶果。相反,这样的“生气”反而对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别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这样去生气,反而会让彼此之间情感的纽带,更加紧密、真实。

喜欢《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成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