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参考: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精选4篇

04-16

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篇一】

游戏目标:

1.训练触觉和四肢着地爬行的能力。

2.训练听觉和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山洞玩具

游戏方法:

1.成人中的一人趴在地上,腹部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山洞”,另一人在“山洞”的一边用小铃等发声玩具吸引幼儿,让其从“山洞”中钻过来。

2.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增加难度,出示山洞玩具,成人和宝宝一起排队从山洞内爬过,或在另一头逗引幼儿爬过来。

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篇二】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参与体育游戏的快乐。

2。锻炼钻的运动技能。

3。能动作协调的钻过山洞。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去旅行;洗刷刷。

2。山洞(拱形门八个)、铃铛八个(系在拱形门正中),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洗刷刷”做热身运动。

(重点活动幼儿的腰部及腿部)

二、游戏活动

1。出示游戏道具,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山洞的上边安装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拱形门上挂有铃铛)

教师:这个铃铛就是报警器,钻山洞的时候,如果超高了,铃铛就会响起来报警的。

我们钻山洞的时候,一定要弯下身子,不要碰着报警器啊。

2。请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1)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动作。

(2)教师讲解钻的动作要领:

弯腰屈膝、低头,身体全部钻过后再站起来。

3。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小河对面的果树林丰收了,请小朋友去收果子好吗?

但是,果树林里有一只正在睡懒觉的大灰狼,

咱们在钻过桥洞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能碰到上边的铃铛!”

规则:四组幼儿听指令出发,钻过山洞,不能碰到铃铛,

取完果子原路跑回。

4。游戏开始。

幼儿分成四组参与比赛,钻过拱形门运完全部“果子”后统计每组总数,

数量最多者获胜!可组织3—4次比赛。

要求:幼儿钻山洞时,身体和手避免碰响铃铛吵醒大灰狼。

三、活动结束

1。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余幼儿加油努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做放松练习,活动结束。

健康活动反思《我带宝贝上幼儿园》

情景描述:

不少幼儿在家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这些宝贝寄托着幼儿的依恋之情,所以在开学初,就允许幼儿带一两件喜欢的玩具来园,有带小汽车的、有带洋娃娃的、有带小熊的……这在稳定幼儿情绪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我带宝贝上幼儿园》,所以结合小班孩子的特点,我请幼儿拿上自己的宝贝玩具,并用幼儿喜爱的方式切入话题:

“你们都有些什么宝贝啊!?”

“老师也好想抱抱你的玩具小娃娃啊!”

“老师也有自己的宝贝呢,想知道吗?我要变变变……”最后告诉并拥抱幼儿说:“其实老师最喜欢的宝贝就是你们。”

等等这些,都让小班的孩子开心的不得了。

理论分析:

曾看到几个激发兴趣的方法,我想对小班孩子的激趣或许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吧!

1、幽默。

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2、要注意讲课的节奏。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节奏的变化,要有张有弛,教学节奏的掌握要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不易使孩子听清楚,而且使孩子缺乏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更易使幼儿产生紧张和疲劳。过慢的节奏,容易使幼儿精神松懈,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容易引发幼儿的一种习惯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幼儿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思所悟:

小班的孩子喜欢玩具,他们都有自己的最爱,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以小朋友们喜爱的话题入手,更便于开展教学,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

可以说这堂课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确实是太小了,又是刚刚开始正常的教学活动,自然是有许多不安分的表现:请个别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宝贝时,一些幼儿就在下面忍不住玩自己的玩具,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些现象我觉得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作为教师在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加以正确引导,这才是最最要紧的。

在让幼儿分享宝贝,交换玩具玩的时候,大多数幼儿表现很大方,愿意与同伴交换,值得表扬!

还有一点,我觉得作为教师,特别是带小班的孩子,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性格、习惯、爱好、特点等等,把握他们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这是我体会最最深的。

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篇三】

这周有幸听了陈石静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她讲到了目前幼儿园游戏的不理想状态等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值得深思。首先提出什么是游戏?“游戏是自愿自主,自由快乐的活动。游戏中的幼儿应该是快乐的,没有任何拘束的。”

游戏的过程即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然而没有料到的是,当游戏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到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时,当教师认真地把游戏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认识上的疑问和困惑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理论对实践的指问:“这是幼儿在游戏,还是教师在游戏幼儿?”“这不是教师导演的一台戏吗?”“分明是教学,何必非说成游戏?”“说是在游戏,幼儿的游戏体验在哪里?”“老师在为游戏而游戏,幼儿在为老师而游戏”等等。

然后是实践对理论的反问:“什么是游戏?”“游戏要不要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那样的话还是游戏吗?”“同一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游戏在教育过程中是内容还是形式?”“游戏是目的还是手段?”“怎样才算是做到了‘以游戏为基础活动’?”

一、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谋求游戏与教育的结合

首先,从游戏与教育的目的来看,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能力、运动能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其每一方面的发展又含有众多的内容,可以说囊括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纳入一个有计划的影响过程,通过体、智、德、美各育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只不过游戏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和教育的结果都是儿童的发展。

其次,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在游戏的自发探索过程中所涉及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对应于教育领域的游戏形式:总之,儿童的发展是游戏与教育内在联系的纽带,游戏对幼儿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幼儿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总之,儿童在游戏中的收获是儿童主动活动的结果,儿童要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则在于教师和儿童的双重努力,而由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也能转化为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那就是游戏与教育的成功结合。教师还是幼儿游戏的玩伴,因此引导幼儿如何游戏很重要。

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篇四】

我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幼儿自主游戏与学习故事的培训,听取了邵乃济老师的《在游戏中研读推进幼儿发展》和曾琴老师的《游戏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

一、多元智能理论。

我们不能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长的一般高,而是要让他在自身的水平上发展,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让孩子共同发展。

二、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对于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在西方,教育是为了孩子未来生活而所准备,我们不能只关注到孩子现在的发展,要让他将来所做准备,教孩子会生活,生活,享受生活。

三、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本。

这是人本主义的观点。教育应尊重幼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个别化指导。解放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自主选择,而不是放任。

四、桌子案例。

这个案例讲,在进行活动区活动时,两个小朋友想做一个桌子,可是这个桌子做好以后就是站不起来,于是教师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在进行指导时,不应该直接告诉幼儿经验,而应该启发幼儿发现,让幼儿想办法,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 如:引导幼儿观察桌子,发现桌子腿,特别特别用硬的东西做的,并且四条腿儿一样长。而幼儿在操作时,它会反反复复的出错,就算有一次他会成功,成功以后他还是会反复的失败,而教师就要做点睛人,当孩子成功时,就要帮助幼儿总结成功的经验,游戏让幼儿学得更活。如果幼儿在游戏中有争吵,我们要允许,并帮助他们想办法。我们承认在讨论办法,使,有时意见不一样,也会正常,幼儿也是一样,这证明他们是在想办法出主意,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让他自己来试一试,这样做可不可以,总结经验。

五、纽扣案例。

这讲的是,一个纽扣在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活动区投放了一个玩具纽扣,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新经验,新知识。我们不能局限孩子怎么玩儿,而应该让孩子拿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游戏,自己的意愿来玩儿,可进行多元思维的培养。比如说一个纽扣,我们可以按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扣眼数量……来分类。

六、制作玩具比赛。 幼儿最感兴趣、最喜欢玩的,就是自己制作的玩具。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自己来收集废旧物品,先自己讲述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玩具,然后在进行制作,最后举行一个制作玩具比赛,各位幼儿一起来参与,做自己想玩的玩具,投放到活动区进行活动。这样做,既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会玩儿,能想到怎么玩,发展多种能力。

七、教育的起点是幼儿有兴趣玩儿,教育的终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八、对比中国教育西方教育。

美国西方教育是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注重培养幼儿的能力,适应,生活无常形性。而中国的教育,是用已知知识,解决已知问题。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能更好的适应变化,只要有一点问题,就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不懂得变通。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而西方的教育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这大大说明了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差别,中国共倾向于教“好学生”,而西方更擅长教“问题学生”。

中国的教育,更倾向于教师为中心,而西方的教育更倾向于以幼儿为中心,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中心与幼儿中心的高级融合,既教与学的高级融合。在教育中,教师要与儿童的天性合作,尊重幼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九、教育就是尝试。

在教育中,我们就是尝试着做,当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就像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才会让幼儿发展的更好。我们既要考虑幼儿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幼儿发展的规律,让幼儿得到最好的发展。有时也许我们会失败,但每次失败都是成功经验的积累,教育就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想办法,而不是一个办法,通用到所有幼儿,不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

十、孩子是游戏的主人。

在孩子进行游戏,我们发现问题时,可以给予建议,而不是要教给孩子应该怎么做,如果这个建议孩子拒绝,那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玩。

十一、给孩子不玩的权利。

有一些孩子,在玩游戏时,他总是看别人玩儿,而不想自己动手自己去玩,“游荡”各个区。这是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许他们正在观察,别人是怎么玩儿的积累经验,好为自己玩儿的时候打下基础,也有可能,孩子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他并不想玩,但是这种孩子我们一定要多给予观察引导。 十

二、长得快的是胡萝卜,长的慢的是人生。

这句话指出,在孩子的发展中,我们不要过于心急,拔苗助长,而应该尊重孩子,静待花开,期待他的每一次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小编推荐

优文收藏: 小班老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感悟


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把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放在首要位置,尽管现在许多幼儿园每天都有开展自主游戏活动,但它应有的价值作用却极少得到发挥。许多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重视的仅仅是“游戏”这个表面形式,总是在放纵型和形式化自主游戏这两种片面和极端的形态中游离,而忽视了游戏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无所获得。那么,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真正发挥游戏的独特教育作用呢?

1.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

自主、愉悦、鼓励的游戏环境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建立游戏环境时,应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游戏氛围,在游戏过程中,和幼儿形成一种平等、友善、关心的师幼关系与互助、团结、协作的同伴关系,和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使幼儿在一个宽松、自由、有秩序、接纳、愉快的游戏环境下,主动投入到游戏中,无拘无束地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游戏,从而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

2.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

在开展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游戏内容的来源非常广泛,只要是贴近幼儿生活、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游戏活动的内容。选择自主游戏内容,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1)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

實践中,我们经常都会有所发现,幼儿会在某一时期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非常感兴趣。如果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游戏效果。如周三下午的午点是吃包子,孩子们突然对今天的包子是什么馅呀?包子是怎么包的?等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了满足小朋友的需要,周五的“美食街”活动,我带着小朋友一起和面、擀皮、准备包子馅,教小朋友怎么样包包子,蒸包子,最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亲手包的包子。小朋友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不但提高动手能力,还获得了知识和体验,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幸福感也是满满的。

(2)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适合幼儿个体发展的自主游戏有很多,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应根据幼儿个体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这类游戏的内容可以是对幼儿未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幼儿在不久的将来将要进入小学,为了帮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小学活动,我们开设了“上小学”的游戏,通过相关的知识介绍、信息传递、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幼儿了解上学前所要学习的本领,从而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任务意识,为他们上小学做好准备。

当然,游戏更多的时候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师对幼儿品质教育和关键性经验等因素的交叉作用。如这段时间幼儿园开展的晨练活动中需要用到纸棒,在开展自主游戏时,我们会有意识的开设制作纸棒的活动,让小朋友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开展晨练活动对材料的需求。不仅如此,在游戏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游戏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的对游戏内容进行调整,敏感地抓住幼儿活动中出现的教育契机,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实现目标与活动的互动,扩展游戏的教育价值。

3.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由于游戏具有主动、自发和开放的特点,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有利于幼儿在与不同材料的互动中增强感官刺激,利用材料去想象和创造,从而促进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引发新的游戏情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由此可见,幼儿游戏材料主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日常生活中的非结构性材料,是幼儿所熟悉的物品,这些物品结构多样、种类繁多,是幼儿游戏的首选材料,也最适合幼儿使用。如在游戏“加工坊”中,孩子们利用收集到的盒子等进行各种造型或装饰。有的小朋友把盒子做成一辆小汽车;有的小朋友把盒子做成一张小床……小朋友在乐此不疲的活动中收获成功。只有努力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水平。

4.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幼儿喜欢自主游戏活动,但有些孩子在活动时,就像出笼的鸟,喜欢大吵大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一定的行为规范,教师面对放任自流的孩子,不知所措,困惑多多等。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自主与规则是同步的。因此,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上。在自主游戏中,如果想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参与到制订游戏规则中,这样建立起来的游戏规则才是最被幼儿理解、接受和更愿意自觉遵守,当幼儿逐步将规则内化成自己行为的一部分时,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就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了。当然,不同年龄段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主”与“规则”的培养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5.进行适当的指导

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幼儿在进行自主性游戏时,教师是

不能参与和指导的。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当幼儿游戏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敢去介入和指导,惟恐又犯了“以老师为主导”的错误,甚至有教师在进行指导时无法把握指导的“度”,从而大大削减了游戏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在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指导游戏的主人,有教师适当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游戏水平的提高。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指导?什么时候展开指导?指导的程度是怎样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游戏开展活动中不断的探索。需要教师有效的调控与点拨和适当的帮助,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促进游戏继续延伸下去,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 6.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合作性

幼儿是游戏的探索者和游戏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主体性是自主游戏活动的核心,游戏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主体参与游戏活动的情况。因此,在自主游戏开展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每一位幼儿主动去感知、去接受、去体验,这样,幼儿获得的新知识和新体验,理解也最为深刻。

幼儿的自主游戏过程还是幼儿个体不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同、操作能力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游戏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幼儿进入游戏活动前,我们有必要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利于幼儿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确定一個比较合理的、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游戏方式。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更需要幼儿的合作,相互讨论、相互借鉴、开发思路,使游戏活动的方向更正确,环节更合理,结果更有效。

7.开展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幼儿自信心获得的重要手段,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指南》指出:“教师和幼儿都是活动的评价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和合作的过程。”游戏结束后开展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整理游戏中零散的经验,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游戏的评价,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已有经验提升的重要途径。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能让幼儿在总结―反思―实践提高―再总结―再反思的螺旋式循环体系中提升游戏水平的同时,还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真正成为游戏讲评的主人。

自主性游戏开展的研究


导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现实生活中,游戏的确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近年来,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围绕园本课程——游戏,以优化“游戏活动为特色的园本课程”为抓手,成立了园游戏中心组。

各位园长大家好,现在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幼儿园教研组近年来在自主性游戏方面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园长引领实施“二期课改”理念,探索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新途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现实生活中,游戏的确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近年来,我们在园长的带领下,围绕园本课程——游戏,以优化“游戏活动为特色的园本课程”为抓手,成立了园游戏中心组。

在园长的引领下,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观察、实践、根据“二期课改”理念,实施新的游戏课程模式,探索开展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新途径。、我们研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知道幼儿游戏的真正含义;在领略了《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关于“发展性、奠基性、差异性”的理念。我们发现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开发和组织游戏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需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保证幼儿每天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每个孩子在与环境、材料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表现,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对游戏课程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观察与反思能力。反思预设游戏中的不足,并适时调整计划,生成相关的新的游戏内容。

二.教研组的研讨过程

1、学习理论,提升素养。

教研组长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纲要》,组织教师逐条分析解读,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对幼儿正确的评价行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在游戏中“我教你学”的观念,通过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怎样的活动能促使幼儿自主活动呢?近来,我们再次学习“游戏”的相关理论,我们意识到:“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自己,满足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我们的做法。

教研组结合学习《纲要》中“以人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游戏课程深化发展的目标定位落实在以二期课改促三个发展:

其一,促幼儿发展,其二,促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其三,促课程园本化发展。

第一实施:理论研究——我们充分发挥参加区中心教研组成员的作用,及时把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来,然后带头实施,起到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对幼儿园游戏课程的研究。在学习与研究中我们认真学习《新纲要》、研究教师指导用书《游戏活动》、实施多元化游戏研究。

第二实施:环境研究——我们就进行环境创设,开展了对游戏活动环境的研究。

针对环境现状,我们组织教师在研读《纲要》与《指南》后,进行游戏活动环境开发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结合《纲要》的理念,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积极开发游戏活动的资源。

第三实施:行为研究——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开展行为研究,积极探索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与教师行为。从幼儿行为中,我们首先研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各种经验与行为表现;其次研究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如:模仿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挑战性学习);从教师行为中,我们研究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探索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生成活动的回应策略(保护性措施、环境创设、介入策略、帮助与协调……)。

第四,教师参与课程运作研究,确立教师在游戏活动开发中的地位并发挥作用。

第五,实施案例研究——在游戏活动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案例积累,促进教师在游戏活动研究中的专业化发展。我们经常用摄像机把教师的游戏活动录下来,然后进行实例剖析:幼儿的交往行为、各班在分享交流中教师的提问等。通过这样的研究促使我们的教师在过程中——关注幼儿、了解幼儿、优化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通过这些学习、研究,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提高了教师对游戏活动环境创设能力的进一步认识。并不断促使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同时不断地进行行为反思、与教育调整;提高了教师对游戏活动设计能力与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性。促进了幼儿发展。

分享交流。

游戏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旨在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平等沟通。有感受,共分享;有经验,共交流;有问题,共探讨,为每个孩子创设在感觉自我的同时,也感受他人的机会。以往我们的分享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幼儿做听众,缺乏共鸣,更谈不上互动了。二期课改强调“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关注孩子的多元智能表现,更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孩子,也更注重教师和孩子间的互动。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就分享交流部分展开了讨论:在不同的年龄段,分享应有不同的侧重。小班年龄的孩子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来培养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而在中、大班,则应更多地激发其创造性意识、再探索的欲望、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合作上的成功。实践中,我们的教师还会将孩子正在探讨的经验、过程过早的揭示。这样一来,阻碍了其它幼儿的再思考、再发现的机会,通过一次的学习,一次次的争论,一次次的案例剖析,我们终于悟出了道理:如何在分享中挖掘孩子原有经验,教师如何提升孩子的经验,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分享中能把自己的活动感受表达出来,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帮助,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此时教师更应该是一个欣赏者,旁听者。穿针引线,或简短地提问引导,或夸张地疑惑、鼓励,尽可能让多一些的孩子发表自己的感受。

三、今天游戏活动中的分享交流

下面我把今天小、中、大班的分享交流与大家介绍一下:

小班今天游戏分享的重点围绕了和大班哥哥姐姐的互动、通过“娃娃家吃火锅”的情节引出小班宝宝不怕冷以及用各种办法让自己暖活起来。首先小班老师引出今天“小舞台”怎么那么高兴?让小班的孩子知道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表演节目是多么的开心,也让孩子通过上来表演节目,其他幼儿为他们伴奏、拍手鼓励,让孩子们感受愉快,体验成功的喜悦。

老师通过“娃娃家吃火锅”的情节让幼儿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提出“除了吃火锅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暖活起来呢?孩子们能想出许多办法,知道冬天要不怕冷,早早来幼儿园。最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在快乐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中班的平行游戏,孩子们打破原有班级的界限,自主的参与另一班的一些游戏,分享交流是围绕孩子们最近感兴趣的迎新年话题展开的。要过年了,我们有许多孩子要回家乡过年,爸爸妈妈在家商谅买车票的事情,孩子听在耳朵里,于是生成出了“上海南站”的游戏主题。在做小小建筑师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吸引了祖国各地以及外国朋友来上海游玩。原来的火车站太小了,所以要造一个大的车站,让这些朋友能来去方便些。而且到南站的车子特别方便,有地铁、轻轨、还有许多公交车。昨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出到南站的人很多,可是许多人找不到公共厕所?今天游戏中,孩子们造出了一个漂亮的厕中班的平行游戏,孩子们打破原有班级的界限,自主的参与另一班的一些游戏,分享交流是围绕孩子们最近感兴趣的迎新年话题展开的。要过年了,我们有许多孩子要回家乡过年,爸爸妈妈在家商谅买车票的事情,孩子听在耳朵里,于是生成出了“上海南站”的游戏主题。在做小小建筑师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吸引了祖国各地以及外国朋友来上海游玩。原来的火车站太小了,所以要造一个大的车站,让这些朋友能来去方便些。而且到南站的车子特别方便,有地铁、轻跪、还有许多公交车。昨天孩子们在游戏中提出到南站的人很多,可是许多人找不到公共厕所?今天游戏中,孩子们造出了一个漂亮的厕所。可是又出现了问题,就是有许多司机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孩子们在分享中想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相信在明天的游戏中孩子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游戏又会深入下去的。

大班今天游戏分享的重点围绕了孩子们最近的兴趣点“八宝茶楼”、“超市里的串串烧”展开讨论的,其中孩子们对八宝茶楼里各种各样的茶非常感兴趣,通过之前游戏的分享,孩子们自己去查资料,他们知道了不同茶的用途如枸杞茶有明目的功效、胖大海茶喝了对嗓子有好处、玫瑰花茶有美容的作用等等。今天我将一个新的问题抛给了孩子:“什么叫八宝茶?八宝茶里有哪八个宝贝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出了许多,我再将孩子们说的进行了总结,让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经验提升,在以后的游戏中孩子们就可以自己创造出不同的八宝茶,还可以自己再去找一些游戏中没有的茶叶,游戏也就此更加丰富了。

另外孩子们对超市里的串串烧很感兴趣,教师也提供了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制作,我今天深入其中,然后在分享中提出“天气很冷,这个肉串吃下去冷冰冰的,胃很不舒服,引导孩子们想出各种办法,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改装玩具,寻找替代物。

以上就是我们在开展自主性游戏中的一些体会,希望各位园长、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范文参考]小班游戏钻山洞教案精选一篇


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对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影响巨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感知觉及肢体活动。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幼儿游戏需持有比较科学和客观的态度。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范文参考]小班游戏钻山洞教案精选一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的:

培养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游戏玩法:

幼儿和家长分别站在起点,幼儿钻过山洞,家长也钻过山洞,接着家长拉着幼儿的手走过独木桥,再拉着幼儿小手走过小变路,到终点后,家长和幼儿手拉手跑回起点,快者为胜。

游戏规则:

家长要和小孩一样钻过山洞,拉着往回走的时候不能抱,只能用手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自主性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模仿成人,扮演各种角色,乐在其中。而小班幼儿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规则意识差,在自主游戏中往往随心所欲,随时可能偏离主题,甚至忘记自己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想方设法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让幼儿乐于参与、善于参与,促使幼儿想象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和个性品质等在游戏中得到良好发展。

一、以材料为媒介的观察指导

维果羡基认为教育应当定位于幼儿现有心智发展状态的“最近发展区”。这对于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投放与调整,同样是有必要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通过对玩具、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能力得到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可自主地选择各种材料、器具和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创造。教师应该敏感于幼儿的表现,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对角色游戏材料作出适当的调整与丰富,使游戏内容更趋丰富,以此满足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改变游戏材料,改善游戏秩序

为了丰富游戏内容,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就会投放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游戏材料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时的需要,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提高,他们就会寻求新的材料来替代原来的材料。

案例1:

游戏时间开始了,小顾客们冲到小吃店,挤在营业窗口,嘴里说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弄得收银员无从下手,直接喊来了服务员,服务员手忙脚乱地拿着各种食物给小顾客,小顾客们叽叽喳喳地拿着食物坐到餐桌边吃起来,吃完钱一扔就离开了,小吃都留在了桌子上,弄得服务员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分析与措施:

通过观察反思,发现小吃店材料的投放不全面,应为小吃店准备一份菜单拿在服务员的手里,这样小客人一来,请服务员有意识地去招呼客人请客人点餐,避免了小客人直接去收银员那里拿菜。这样也弥补了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差的特点。以菜单为媒介进行介入,帮助幼儿有秩序、有意识地点餐、进餐、付钱的过程,拓展了幼儿的游戏经验。

(二)拓宽幼儿视野,拓展游戏情节

在幼儿有了多次的游戏经验后,他们会说出一些提议来满足对游戏的喜爱。从而激发幼儿对游戏的热情,促进游戏的开展。

案例2:

几个幼儿一起来到宠物店,各自认领了—只宠物来玩耍,他们畅谈着自己带宠物的“经验”:幼儿A说在我们家有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巧克力,我妈妈还给它买了新衣服呢,它穿了太可爱了!”

幼儿B说:“我们家也有一只小狗,它最喜欢吃肉,我上次还帮它洗澡呢!”两个幼儿说说笑笑,然后带着各自认领的宠物去其他地方玩了,玩了一会儿,就把宠物送回了宠物店,接着又去其他的游戏区玩了。在游戏讲评时,我问幼儿:“宠物店好玩吗?”幼儿回答:“好玩!”我又问:“怎么让宠物店变得越来越好玩呢?”幼儿们想了一会,一幼儿说:“可以给宠物梳头!”“嗯!给宠物化妆!”我连忙接住他的话。“可以给宠物穿衣服!”“可以给宠物买吃的!”幼儿们你一句我一句,打开了他们的想象之门。这时我趁热打铁,找了一段宠物比赛的视频,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分析与措施:

宠物店贴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单一地玩玩宠物显得枯燥,不能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动手能力、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为宠物店准备了一些化妆用品,如:梳子、蝴蝶结、头箍、皮筋、玩具、镜子等;和幼儿一起画了骨头、萝卜、小鱼等贴在牛奶盒子上,剪下来放在宠物食盆里;请幼儿回家收集了小时候的小衣服和宠物衣服带来;我们用废旧的盒子做了两个房子作为宠物们的家。这样宠物店焕然一新,许多幼儿都去宠物店为宠物梳妆、喂食、穿衣,乐趣无穷!

(三)加工游戏材料,加深合作意识

幼儿在玩的时候会打开想象的空间,想到游戏中缺乏的材料,从而使游戏终止,最后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案例3:

娃娃家的幼儿A和幼儿B分别扮演着“爸爸”和“妈妈”,他们看到小客人来了,热情地招呼着,礼貌地请小客人坐下,给客人倒了杯茶水。幼儿B抱着“宝宝”,边给“宝宝”喂饭边说,今天是“宝宝”的生日,我们要给她过生日。这时小客人激动地说:“‘宝宝’过生日啦,要吃面条!”这时,“妈妈”放下宝宝,就去厨房找些面条和蛋糕,把厨房翻了一遍也没找到面条,这下“爸爸”也急了,怎么办呢?娃娃家就出现了“宝宝”过生日没有面条的现象。游戏讲评时我们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对啊,蛋糕可以去小吃店请厨师做一个,面条可以在娃娃家‘爸爸妈妈’自己做!”下次游戏前,我为厨师准备了彩色橡皮泥,为娃娃家准备了撕纸,让“爸爸妈妈”制作“面条”。这样就不会因游戏缺乏材料而使游戏停滞,而且也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游戏加工的兴趣。

分析与措施:

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娃娃家为宝宝过生日吃蛋糕的游戏,提供了橡皮泥、撕纸等来帮助幼儿解决“宝宝过生日没蛋糕和生日面怎么办?”的问题,通过与小吃店的串联及自己的加工,满足了幼儿在娃娃家“生活”的乐趣,促进游戏的继续开展。

二、以语言为媒介的观察指导

《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要提供一个幼儿语言发展的有利条件,让语言在交流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运用不同类型的语言既能增强游戏指导的效果,又能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还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鼓励式语言:蜻蜒点水、以点盖面

幼儿需要赞美,喜欢赞美,而且期望得到表扬,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幼儿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赞美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比如之前当幼儿将小吃店的游戏材料撤得满地都是的时候,往往我生气地批评他们:“为什么把材料弄得这么乱,快点整理好!”虽然幼儿们整理了材料,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将材料弄得满地都是。因此在下一次游戏中遇到以上情况后,我换了一种方式,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谁最有礼貌,将材料整理好?”这时,材料瞬间被收拾得一干二净,而且将材料分类放好,摆放得整整齐齐!这时,我又赶紧鼓励幼儿:“哇,你们把餐架整理得太整齐了,这样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客人,祝你们生意越来越好!”幼儿都开心地笑了。

(二)建议式语言:点拨发问、和谐对话

幼儿游戏也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小班幼儿的游戏能力还不够高,在幼儿对游戏认识模糊的情况下,教师应用谨慎的语言引导幼儿。

比如上面一个案例,娃娃家的宝宝过生日没有蛋糕和生日面怎么办?在他们伤脑筋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可以怎么做,而是组织讨论,建议“爸爸”“妈妈”去小吃店请厨师做蛋糕,在家里可以做现成的面条!还有在理发店,理发师把所有理发用具放在了一个篮子上,我以建议式口吻说:“我觉得理发工具分类放的话看上去会很整齐!”宠物店中,服务员将宠物和食物放在了一起,我说“如果将宠物和食物分开放的话,是不是会更卫生?”实验下来,我觉得这样的语言方式幼儿更能够接受,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了平等和尊重,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三)指令性语言:因人施教、设疑解惑

幼儿有个体差异,有的幼儿能熟练地驾驭游戏,有的幼儿就缺乏这样的能力,对于一些严重不守纪律的幼儿,就应该用到指令性语言。在我们班就有一名幼儿,年龄比大多数幼儿小一岁,但规则意识不强,喜欢在教室里闯,游戏一开始,她就直接冲进娃娃家摆弄各种材料。这就导致“爸爸”“妈妈”经常无奈地来告状。这时教师先告诉她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可以没礼貌地去娃娃家,要先敲门!可是这样的方法对这名幼儿没有效果,那么教师就要用到指令式语言制止“请你不要在娃娃家做客了!没有礼貌的客人‘爸爸’‘妈妈’是不欢迎的!”

综上所述,在小班幼儿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灵活的策略,施以适时、适当的指导。特别是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积极介入,改善游戏材料,游戏秩序,拓展游戏情节等,并使用恰当的指导语言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帮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幼儿就能在一次又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各自与众不同的创造性,不断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指导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五大行动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与想法来使用游戏材料,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才有可能使儿童真正产生兴趣性和自主感体验。因此,我们尝试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角色选择、主题确定、讲评表达等五个方面积极建构五大“自主”行动,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一、自主建构——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创设游戏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空间场地的使用权交给幼儿,让他们在游戏前自己规划、安排场地。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游戏顺利开展,而且能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发展幼儿合理利用空间的能力。

1.固定式游戏环境的建构。幼儿园借助教室角落、走廊等空间创设了相对同定的游戏环境。这种环境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了保障,节约了时间,但现成的游戏环境扼杀了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因此,教师可建议幼儿创造性地建构部分游戏环境。如,对于已经创设好的“照相馆”,幼儿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营造新的氛围,增设大头贴、摄像机等新的设备,制作不同风格的画布作为拍摄背景等。

2.非固定式游戏环境的建构。幼儿园因场地小无法将游戏环境事先设置好,需要幼儿在每次游戏前自主选择游戏场地,规划游戏环境,这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创设、建构游戏环境的机会。如,有的幼儿将“娃娃家”设置在午睡室内,借助小床作沙发,借助整理箱作桌子。

3.半固定式游戏环境的建构。幼儿园根据场地情况设置部分游戏标记牌或背景,这种半同定的环境设置给了幼儿再次建构新环境的机会。如“点心店”的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将桌子拼成了方形、U行等不同造型,营造了不同的游戏格局。

二、自主选择——我的角色我做主

幼儿是借助游戏角色来体验生活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角色的分配、安排时,应注重让幼儿自己做主,自主选择,去尝试、体验不同角色带来的快乐。

1.邀请式。在每个游戏区中只安排一个主要角色,其他角色则由主要角色邀请加入,如“娃娃家”只设置“爸爸”角色,“妈妈”和“宝宝”则由“爸爸”去邀请。这种邀请式选择角色的方式给了幼儿更多的自主权,让幼儿有了体验多种角色的机会。

2.轮流式。为了体现游戏角色的公正公平,教师可采用轮流方式来安排幼儿角色,如按小组或按学号轮流。这种轮流选择角色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幼儿有不同的角色体验,增进幼儿对每个游戏区的了解,也会让幼儿在每个游戏区中有创新的玩法。

3.插牌式。幼儿采用插牌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这种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但是,有的幼儿在插排时会有偏区现象,无形中影响了幼儿参与其他游戏的机会。因此,幼儿插牌时教师要根据其平时插牌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引导,鼓励幼儿在多个游戏区中游戏。

三、自主操作——我的材料我做主

为了让儿童在游戏中有充分、自由选择游戏的权利,教师应把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都呈现给儿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以及游戏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操作游戏材料。

1.可替代式材料。可替代式材料具有一定象征意义,游戏中幼儿可以进行以物代物。如,教师提供各种色彩、形状不同的泡沫、海绵、纸板。游戏中,幼儿根据需要将绿色长条形海绵替代成黄瓜、丝瓜,将白色圆形泡沫替代成土豆、鸡蛋、汤团、年糕:将咖啡色纸板替代成巧克力、饼干等。尽管这些材料不十分逼真,但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2.半成品式材料。半成品式材料是具有组合功能的材料,便于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自主操作。如“理发店”中,教师提供了浴帽和彩色纸条,幼儿可将彩色纸条粘贴在浴帽上做成各种色彩的假发套;“点心店”中,教师提供了红色皱纹纸、海绵和彩线,幼儿将海绵放于红色皱纹纸中卷成火腿肠。这种半成品材料给了幼儿更多创造性操作材料的机会。

3.一物多用式材料。一物多用式材料具有多种功能,可让幼儿在多个游戏中创造性使用。如,各种色彩的纱巾,“小舞台”的演员可以将其当做跳舞的道具,“娃娃家”的妈妈可以用作娃娃的被子。一物多用有助于幼儿开拓材料的功能,发挥材料的价值。

四、自主策划——我的主题我做主

为了凸显幼儿的自主性,教师不可包办、导演、指挥幼儿的游戏,而应放手让孩子去确定、策划游戏内容,还游戏于自然、真实的面目。

1.自主确定游戏主题。教师可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选择和确定游戏主题。如,幼儿对生活中的“奶茶屋”“蛋糕店”非常喜欢,教师可抓住这一兴趣点,引导幼儿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积极鼓励幼儿自主策划游戏流程,设计海报、宣传广告,以及收集、制作游戏材料等。

2.自主设计游戏情节。在游戏情节的丰富上,教师应鼓励孩子自主策划。如,“娃娃家”中大多孩子都喜欢待在“家”里摆弄厨房用具,招待客人。于是,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商讨,引导幼儿创新游戏情节,结果,幼儿提出还可外出旅行、拍照、观看表演、为娃娃庆祝生日等游戏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3.自主制定游戏规则。适当的游戏规则是幼儿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可让幼儿自主制定或修订游戏规则。如,“旅行团”游戏中每次游戏人数多,在工作人员只有一人的情况下显得混乱、拥挤。为此,工作人员用立体三角撑牌表示“报名中”“旅游中”“休息中”的标记,并限定每次的报名人数。这一规则的修订,让“旅行团”游戏井然有序。

五、自主表达—一我的讲评我做主

在游戏讲评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幼儿是游戏评价的主体,鼓励幼儿自主交流分享游戏中的快乐与困惑,让幼儿在讲评活动中体验自主表达、评价的快乐。

1.讲评的对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分享。如,借助图表自主讲评,教师设计游戏记录表,让幼儿在游戏中或结束前用最简洁的符号记录游戏中的开心事或困难事,为幼儿表达提供素材。又如,借助照片自主讲评。幼儿受语言表达能力限制,常常对游戏情况表达不清。教师可随时用相机记录幼儿游戏过程,然后让幼儿借助照片内容有针对性地表达分享。

2.讲评的重点以提升为关键。在游戏讲评环节,教师应把讲评重点聚焦在幼儿发展上,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解决问题、提升经验为主的讲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以关注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讲评,教师可围绕幼儿在行为习惯,同伴交往,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讲评。

[参考范文]大班游戏玩法范例(4篇)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本质在于提高学习效率。幼儿园游戏有益于提高对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兴趣。教师要注重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和室内活动区的创设。如果你是一名幼师,你会开展什么幼儿园游戏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范文]大班游戏玩法范例(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游戏玩法【篇一】

活动目的:

1.利用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攀登能力,让幼儿尝试和探索从高处往下跳的技能,提高灵敏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勇敢、果断、互相帮助、临危不惧的良好品质和自我选择、主动参与锻炼并在活动中积极动脑的意识与能力。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木制长凳8条、海棉垫2块、塑料弧形积木8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进场,四散站立;在音乐伴奏声中师生一起做热身操。

2.教师把活动器材一长凳介绍给幼儿:"长凳是用来坐的,可今天我们要用长凳做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3.鼓励幼儿自由探索长凳的各种玩法,并及时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

4.带领幼儿进行各种钻爬游戏。

①爬过"地道"--长凳横向间隔2米左右摆成一排,从长凳下爬过。

②钻过各层"地道"--将长凳两个两个叠起来,从凳子间隙中爬过。

③爬过"暗道"--将长凳并拢,从长凳下爬过后站到凳子上。

④开"火下"--将长凳横向间隔0.5米左右摆成一排,请幼儿肩搭肩从睦凳上迂回走过。

5.过"桥"游戏让幼儿自我选择从纵向放置的一个长凳、两个并排的长凳、两个并排但左右分开的长凳上用各种方法走过"桥"。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同来。

6.将两个长凳替在一起,让幼儿走过桥,从桥上跳下。然后从塑料弧形积小拼成的"弯曲桥"上走回来。

7.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示范从桥上往下跳的'正确姿势,讲解方法和要领:屈膝摆臂向上跳,前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身体下蹲。然后幼儿继续练习。

8.将二个长凳叠起来并铺好海棉垫,让幼儿自己爬上凳子走过"桥"并从"桥"上跳到垫子上。然后从一旁的塑料弧形积木拼成的"起伏桥"走同来。

9.视幼儿情况逐渐增加"桥"的高度,鼓励幼儿尝试从桥上走过并跳下。

注意事项:

①保持场地中有不同高度的"桥",让幼儿自己选择。

②教师加强保护,尤其要注意过最高的"桥"幼儿的安全。(可让配班教师协助保护。)③引导幼儿帮助爬不上凳子的同伴。

④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教师可在其过"桥"时把手伸在桥当中设置障碍,让他跨过。

10.对幼儿的表现作积极的评价,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11.幼儿四散一站立,在音乐伴奏下跟老师做放松操。

12.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这是我设计的幼儿体育《凳椅系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我自己认为是成功的,活动目的较好地完成了。通过活动,幼儿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都获得了有效的发展,勇敢、果断的个性品质也获得了很好的培养。经活动实录分析,我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要求方面、对幼儿积极鼓励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较好。对幼儿的要求方面,我没有"一刀切",而是通过放置不同高度的长凳让幼儿自由选择的方式,达到区别对待的目的。在鼓励幼儿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绪、表情、语言和眼神作为与幼儿交流的"语言"(称身势语言):在教态方面,情绪上,我是积极而兴奋的,让孩子受到感染而激发了兴趣;表情上,我是轻松自然的,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心理环境;在语言方面,我没有说"别害怕"、"不要紧张"、"没有危险的"之类的话,因为说这些话,等于是在强调危险,说得越多,幼儿就越是紧张,动作就放不开,反而容易出危险。眼神上,当有的孩子站在长凳上,犹豫不决时,我用坚决的目光看着他的眼睛,通过这扇"心灵的窗户"给他注入力量。整个过程,我用自己的表现来感染孩子、鼓舞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屈膝缓冲着地的方法,我运用的保护方法也是正确而科学的,时机把握也较好。活动结束时,又及时教育幼儿:平时单独一人或大人不在时,不能盲目练习。 活动到最后,长凳的高度增加到5个,约有130cm。有的老师提出异议,是否太高了,出了危险怎么办?实际上,这个高度并不是我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实际情况决定的。只要孩子是较轻松的跳下,情绪上保持愉快,这个高度就是适合的。而且,只要保护得当,就不会有危险。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讲,通过活动发展了从高处往下跳的能力,当遇到真正的危险时,他就能应付自如了。

大班游戏玩法【篇二】

活动源起:让轮胎动起来

别小看幼儿园角落里堆放的废旧轮胎,经过刷新改造,轮胎变废为宝,在孩子和老师的眼里,可是顶顶好玩的玩具。轮胎怎么玩?首先,得让轮胎动起来。

滚轮胎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双手扶稳轮胎两侧,推动轮胎向前滚动,待动作熟练后可由双手滚变为单手滚,还可进行绕障碍滚。

除了滚、推、拉,还有没有其他玩法呢?如果轮胎足够多,可以将轮胎两两相对,摆成两列直线,看谁在轮胎上走得快、走得稳;也可以将轮胎呈直线或曲线放于场地上,在轮胎的圆洞中间,进行双脚跳和单脚跳。

活动过程:当轮胎遇到竹棍

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玩得更有创造性,提示孩子们把轮胎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玩。一开始,老师建议孩子们试试用竹棍滚轮胎。老师说:孩子们,现在每人一根竹棍,大家试一试,怎样用竹棍来滚轮胎呢?孩子们拿着竹棍,开始探索怎样用竹棍才能滚得快一些。

浩浩把轮胎竖着放好,然后拿住竹棍的一头,用另一头去滚轮胎,可是,滚了一会儿,轮胎就倒下了。浩浩重新把轮胎放好,用竹棍的一头轻轻地推,轮胎慢慢地滚起来了,浩浩高兴地笑了。

杰杰把竹棍穿在轮胎的中间,自己握住竹棍一头,向前滚轮胎,轮胎一下歪倒了,杰杰大声说:谁和我一起玩?旁边的真真听到了,跑过来说:咱俩一起玩吧!好啊!杰杰答应了,两个人一人握住竹棍的一头,开始滚起来,从不快到快,越滚越快了。

冉冉的个子比一般孩子要高些,两手分别握住竹棍的一头,用竹棍的中间去滚轮胎,轮胎慢慢地越滚越快,冉冉对于自己的新发现惊喜不已,一边用竹棍滚轮胎,一边高兴地喊:赶小猪喽!赶小猪喽!别的小朋友看见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学着冉冉的样子滚起轮胎来。大家玩得真高兴!

浩浩开始时用竹棍的一头滚轮胎,由于用力过大,轮胎失去平衡而倒下。后来,浩浩尝试用竹棍轻轻地推轮胎,轮胎慢慢地滚起来了,浩浩体验到用力和平衡之间的微妙关系。

杰杰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平时就善于与人合作。在轮胎游戏中,他看到轮胎倒了,马上想到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于是大声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和他一起玩,并成功合作把轮胎滚了起来,从而让自己和对方都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冉冉刚开始用两手握竹棍滚轮胎,轮胎歪歪扭扭滚不起来。但他根据自己以往的有关物体平衡的经验,慢慢摸索出窍门来:两手紧握竹棍的两头,用竹棍的中间去滚轮胎,这样容易把握住力量:一开始,轻轻用力,让轮胎滚起,慢慢加大力量,让轮胎越滚越快。老师请浩浩、杰杰和冉冉为大家示范了自己的创新玩法,浩浩、杰杰和冉冉玩得更起劲了!其他孩子也发现了轮胎新的好玩之处。

活动过程:当轮胎遇到布绳和大沙包

接下来,教师又提供了布绳、大沙包等辅助材料。这下,轮胎的玩法更多了。

琪琪和晗晗拿着一根布绳,把绳穿进轮胎的洞里,一人握住布绳的一头向前拉着走,走了几步,轮胎倒了。怎么办呢?他们两个停下来,挪了挪布绳的位置,拉着轮胎又向前走,才走了几步,轮胎又倒了。他们停下来,互相对视了下,不约而同地把轮胎挪到了布绳的中间位置,再拉着向前走,轮胎滚起来了,还滚得很平稳。

孩子们玩了一会儿轮胎,都有些累了。没人玩的轮胎也倒在了地上,孩子们顺势在轮胎上坐下休息。国伟说:我们坐在轮胎车上了!是啊,轮胎摆了长长的一排,多像一辆轮胎车啊!孩子们一下子觉得休息也是玩,坐在轮胎车上休息,多有趣呀!轮胎车不仅能用来坐,还可以用来走,好玩着呢。

琪琪和晗晗受到了同伴用竹棍滚轮胎的启发,把习得的新经验进行了迁移,改造了自己原来的玩法。当国伟看到摆成长长一排的轮胎,马上联想起火车的形象,于是进行了想像游戏,我们坐在轮胎车上了。轮胎是没有生命的,但孩子的心是活的。

活动延伸

在家里玩轮胎,地方小了点,但如果搬到社区的广场或者田野边、草地上,你会发现广阔的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所。适合4~6岁幼儿家庭的轮胎玩法有很多。一个人玩,可以轮胎竖放,手拿竹棍,赶着轮胎向前滚。两人合作,可以将布绳或竹棍从轮胎中间穿过,分别拉住布绳或竹棍的一端带动轮胎滚动前行。只要有两个轮胎、四个人,就可以比赛,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过程中。不准用手扶轮胎,如果轮胎倒地,可扶起继续游戏。

如果想创新玩法,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比如将海洋球装入轮胎,双手或单手滚动轮胎运球。如果两个以上家庭一起玩,就可以比赛了,看谁家运得最快。

大班游戏玩法【篇三】

玩绳结

先教孩子把绳子4或8折打成结。爸爸在离孩子2米处手持一塑料筐,鼓励孩子投绳进筐。刚开始时,可移动脚步,提高兴趣,以后不移动,提高技能。孩子抛进,爸爸抛出,孩子接住继续向筐内,边抛边说:“抛绳结喽。”

玩绳圈

学小鸭走路。先教孩子将绳两端各打一个结成绳圈,爸爸妈妈和孩子每人两个绳圈,双脚各踩住一个圈,双手各拉一个绳圈,一步一步如同小鸭摇摇摆摆向前走路。父母做鸭妈妈鸭爸爸。

跳绳圈

把3个绳圈放在一起或间隔一定距离,跳的方法可以变化经,单双脚跳或交替跳;绳圈排列方法可变化,如直线、三角形等,绳圈也可变化成半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套绳圈。父亲说:“看谁套绳圈套得快。”三人把绳圈从脚套入,通过身体,再从头上套住,也可以从上往下,展开比赛或挨次进行。“钻山洞了”2人将绳子套于腰间或腋下,表示山洞,另一个人可钻过或爬过山洞。爬过者作山洞,第2人再钻山洞,依次轮流进行。

踩水浪

把绳子打开平放在地上,大人抖动绳子,让幼儿踩着另一端前进。跳双杆――爸爸妈妈各持绳子两头,面对面蹲下,两绳平行,或宽或窄不断变化。幼儿跳到两绳中间,又跳出,不能踩绳,踩住为输,再轮换进行。最后,可3人跳绳,2人跳,独自跳动,或把短绳结成长绳让孩子在中间跳。

传统游戏――绳的玩法多

大班游戏玩法【篇四】

一、数●区分1和许多,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串项链材料:有开口的串链(白色的一个,红色的若干个)。

操作方法:把串链一个一个串起来,再一个一个取下来。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一个一个串起来,一个变成许多个一个一个拿下来,许多变成一个一个,观察项链由一个白色的串链和许多个红色的串链连接而成。

2.可以将串链换成雪花片、回形针等材料进行类似练习。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2、玩卡片材料:卡片若干(分别标有表示1和许多的图案)。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照1和许多分类。

指导建议:

1.幼儿已经有1和许多的概念并能简单区分。

2.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图片内容表述:一只小猫,许多小鱼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3、笔套找朋友材料:大、小笔套若干。

操作方法:将笔套一一对应插起来。

指导建议:

1.也可搜集各种带瓶盖的塑料瓶,瓶身做娃娃,瓶盖当帽子。将帽子(瓶盖)和娃娃(瓶身)一一对应,为每个娃娃戴上相应的帽子,从而发现瓶盖和瓶身在数量上是否一样多。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4、拧螺丝材料:螺丝钉、螺帽若干。

操作方法:拧螺丝。

指导建议:

1.螺丝钉和螺帽的数量可以不一样。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5、小猫吃鱼材料:操作卡片一张(画有小猫图案),小鱼若干。

操作方法:喂小猫吃鱼。

指导建议:

1.指导语:小猫肚子饿了,小朋友来喂它们吃鱼吧!

2.指导语:是不是每只小猫都有小鱼吃了,请你们比一比小猫和小鱼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手口一致点数1~5,并能说出总数。

6、按揿纽材料:揿纽若干,操作底板若干(标有数字)。

操作方法:根据数字按上相应数量的揿纽。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所放的揿纽数量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7、娃娃夹辫子材料:身体上标有数字的娃娃卡片若干,夹子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娃娃身上的数字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8、家具展览材料:标有各种家具的卡片若干,标有数字和点子的卡片若干。

操作方法:找出与卡片上家具数目一致的数字或点子卡片。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操作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儿所使用的方法。

2.本套材料是结合家的主题制作的,可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调整材料,更改卡片上的图案。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9、拼板找朋友材料:木板若干(标有点子或数字)。

操作方法:找到数量含义一致的木板拼在一起。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幼儿所使用的方法。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0、搓丸子材料:底板若干(标有数字),橡皮泥。

操作方法:用橡皮泥搓出相应数量的丸子放在底板上。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可提供5以内的数字和10以内的数字两套材料。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1、日历材料:日历一本(左边写有数字,右边贴有表示一定数量的物体图案)。

操作方法:根据图案上物体的数量找出相应数字,或者根据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物体的图案。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2、漂亮的蝴蝶材料:蝴蝶卡片若干(一边标有点子,一边写有数字),将其剪为两半。

操作方法:拼出完整的蝴蝶(即点子数和数字相对应)。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幼儿可能会根据蝴蝶的颜色和拼合处的轮廓拼出蝴蝶,教师应逐步引导他们观察点子数量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3、小鸟回家材料:大树卡片若干(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上标有点子),小鸟卡片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鸟窝上的点子数摆上相应数量的小鸟。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的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认读数字1~5。

14、拓印数字材料:底板若干(刻有突起的数字1~5),蜡笔若干,白纸若干。

操作方法:将白纸放在底板上,用拓印的方法涂画数字的形状。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拓印的方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涂画的是数字几。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5、捏数字材料:数字底板若干,塑料垫板一块,橡皮泥。

操作方法:利用橡皮泥捏数字(可参照数字底板上的数字形状)。

指导建议:

1.还可结合美工建构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感知、认识数字,如用雪花片拼数字,用火柴棒搭数字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二、量●感知物体大小、长短、多少的不同。通过比较能找出最大最小最长最短最多最少和一样大一样长一样多,并能用语言表达。能按物体的大小、长短对物体进行顺向或逆向排序。

16、比大小材料:糖果若干,图示卡一张。

操作方法:按照图示将糖果按大小排队。

指导建议:

1.可以把糖果换成纽扣、木珠等材料,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一个和最小的一个。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17、三只熊材料:操作卡片一张,图片若干(分别标有大、中、小三套物品)。

操作方法:将卡片按要求放入操作底卡中。

指导建议:

1.观察幼儿是否按照大、中、小为熊宝宝一家找到适用的东西。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谁的碗最大,谁的碗最小,引导幼儿表述爸爸用的椅子比妈妈的大,妈妈用的椅子比爸爸的小,等等。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上学期使用。

18、比长短材料:操作底卡一张,缎带若干。

操作方法:根据底卡的提示将缎带按照长短排序。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在操作中用语言表达最长最短,并按照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19、我的家材料:可翻页的图书(左右两边的图案数目不同),写有多和少的字卡。

操作方法:每翻一页,幼儿可将左右页的图案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在多的一页上贴上多字,在少的一页上贴上少字。

指导建议:

1.可按由简到繁的顺序制作材料:两组物体数量在5以内;两组物体数量差异明显;两组物体数量超过5但未超过10,且数量差异不明显(如少1或多1)。

2.指导语:请你比一比哪边多?哪边少?

3.本材料适合小班下学期使用。

谈如何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像,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比如娃娃家游戏,医院游戏,商店游戏等等是不同主题的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到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角色游戏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与模仿,有助于幼儿学习生活及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生活和社会。在内容健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的角色,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待人接物的态度,体验他们的情感。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情景中,由于扮演角色而忘却了自我,逼真地表现所担当的角色的特性,比如在汽车游戏中,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要有礼貌地对待乘客,要认真售票、查票,还要提醒乘客要给老年人和抱小孩的让座等等。这样幼儿便学习了关心他人、尊重长辈等好的思想行为。共同的游戏意愿还可将多个幼儿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发展幼儿相互交往的能力,消除隔阂,发展正常的交往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大胆游戏,对幼儿个性培养十分必要,并且有助于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由于角色游戏是由幼儿自定主题,自由充当角色,自行设计游戏情节,它可以充分表达幼儿的个人意愿,满足幼儿渴望参加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幼儿在这种游戏中有着极大的主动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为实现游戏的愿望,需要按照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去支配与控制自己的行动,按自己的意愿作用于周围的环境,这就要求幼儿积极地、独立地去从事活动。幼儿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为达到游戏的目的,不断地、独立地解决与克服遇到的种种障碍。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正确引导、周密计划

领导创造性游戏要比有组织的游戏麻烦些,但是只要制定好游戏计划、周密地考虑好玩具的提供、角色和场地的分配等,并相信和尊重幼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不束缚他们意愿的基础上给于一定的纪律约束肯定能做好这项工作的。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的主题、结构、情节、使用的材料均与社会生活有关。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范围和游戏的需要,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应其年龄段特点的游戏题目。幼儿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幼儿个人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印象。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想象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游戏往往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必要的生活经验是幼儿选择游戏、表现和创造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对幼儿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按“小步递进”的原则,将指导建立在幼儿的发展上,选择相关主题,通过观察、介绍、讨论等手段增强幼儿对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扮演的角色或在幼儿游戏中所使用的玩具和游戏材料等来创造幼儿的想像力。角色游戏把想象活动与现实活动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实性,是虚构性与真实性巧妙结合而产生的游戏活动。如果老师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缺乏目的和游戏评价的认识,让幼儿在自己设计的主题、内容、角色和玩具中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游戏,不敢放手让幼儿自由活动,忽视幼儿的主动精神,那么幼儿在角游戏中似乎是玩得好,有内容、有主题、有情节,但其实幼儿的灵活性、主动性已被老师在游戏中无形地束缚住了,幼儿只是在机械地按程序“扮演各种角色”。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感则相对地减少了。对此我认为教师至少应给幼儿以下几种自由:第一、有选择玩具的自由。玩具是开展游戏的前提,没有了玩具和材料的游戏正如“巧媳妇难煮无米炊”一样是无论如何也开展不了的。在游戏前,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幼儿游戏的实际水平和特点,精心考虑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玩具和材料,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和促进幼儿游戏更好地开展。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可千万不能实行一人一份的“配给制”,而应把玩具和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让他们看得到,拿得到,在老师的启发下,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玩具和材料。这样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应尊重幼儿,允许幼儿有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主题的自由。但是,为了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因素,并不排斥成人的指导。例如:我班的幼儿想开一间玩具商店,但又不知道应如何玩?我则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他们去参观商场,让幼儿认识学习商场里买卖商品是如何进行的,商店里主要有些什么人,应该用什么来购买商品,而售货员和顾客之间的交往是怎样的。让幼儿通过参观活动直接感知这些知识,并把它积累起来。同样,当幼儿积累了“医院”、“理发店”、“市场”、“餐厅”等有关这方面知识以后,他们就会和同伴一起商量确定玩以上游戏的主题了,从而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第三、是幼儿在游戏开展后的自由性。展开游戏情节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任务是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丰富游戏的情节,推动游戏的发展。但是应如何指导才不会过多地干涉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主动性,这则是一门艺术了。那么必须先明确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绝不能对幼儿进行支配。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的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自由性,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在游戏展开情节的过程中,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性是促进幼儿创造才能的有利因素。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这当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而且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她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但却不可因此去支配幼儿或干预幼儿他们的决定,更不是教幼儿如何做代替他们去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印象并非全是好的,所以不是任何幼儿自发的角色游戏都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比如“烧香、拜佛”的游戏对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就有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三、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要加强随机教育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以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有效地进行随机教育,引导游戏继续开展下去。一般运用到下面几种情况下:(一)、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比如当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能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二)、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挣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三)、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如在小菜场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对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小菜市场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蔬菜,丰富“菜篮子”工程,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四)、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如在点心店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于是我就把点心店关了,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肯德基”点心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乐意参加。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活动,这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浅谈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随着新《纲要》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游戏逐渐成为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成为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而理论与实践也证明,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幼儿自由、随便地玩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不伤害身心健康就行了,教师应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在目前的游戏中,有些教师常以成人的眼光,指导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戏,急切希望孩子每一次游戏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他们总觉得孩子在游戏中,这样做不符合生活实际,那样做违反游戏规则。于是把自己所认识的现实情况一味地灌输给孩子,告诉孩子该怎样怎样玩,游戏成为老师导演的一场戏。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利就此被教师剥夺了,从而使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大受挫伤。

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在幼儿的游戏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解读者、支持者,实际指导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㈠进行有效的观察

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有效的指导,就必须以有计划的观察作为指导游戏的前提,这样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知道幼儿的游戏,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

幼儿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样困难,解决了没有,如何解决的,幼儿通常和谁一起玩等,针对不同的游戏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观察后教师应对游戏情况加以分析:为孩子提供游戏时间和空间是否合适,材料投放怎样,儿童兴趣是什么,认识经社会性有没有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教师只有在有效的观察分析后才能决定该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哪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帮助等。也只有在分析总结后才能及时调整游戏的目标。

㈡进行适宜的指导

对幼儿游戏的指导要适宜,要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帮助,使得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效促进自身富有个性的发展。

⒈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幼儿往往能玩得更有兴致。在游戏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应以平等的身份当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会使幼儿备亲切、自然,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及时施加影响,协调游戏者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游戏“乐乐服装城”中,教师以一个顾客身份参与其中,向营业员打听各种衣服与自己是否相称,并试衣请营业员参考等等,有效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高游戏水平。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参与的目的,要把握好时机与分寸,以不干预幼儿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比如,在刚才的活动中,又来顾客了,教师要及时撤退,让幼儿继续游戏,可以说:“又来顾客了,你先招呼他们吧!”营业员感到为难,这时老师说:“没关系,你这会儿生意忙,我们是老熟人了,等会儿我再来。”如此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指导,不但孩子学会如何招呼顾客,又保证了游戏的正常开展。

⒉直接给幼儿以建议和帮助

游戏的内容大多和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有关。在游戏时,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及时给予帮助,促使游戏顺利进行,满足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戏“鲜花店”中,一些孩子对于鲜花的制作与包扎成束感到困难,式样比较单一。这时教师可以直接给予帮助,指导他们怎样使花束让顾客满意;有时也可以直接教给孩子新的制作方法,激发孩子继续游戏的兴趣。

⒊鼓励幼儿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游戏前尽管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游戏材料,但实际游戏时,还是会发生材料不足的现象。常常有孩子来问我:“老师,没有XX怎么办?”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或者为他们提供某些半成品,或引导他们可以用什么替代。孩子们利用这些半成品可以创造性地玩他们自己的游戏,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在游戏“娃娃超市”时,孩子们边走边逛,从超市中买了许多的物品,并结伴同行。逛了一会儿后,竟然用买来的物品自主办成了一个家庭,而且在家里极其兴致地忙碌着,还热情地邀请朋友到他们家中做客。这是孩子们自主玩出的新游戏,教师一直注意观察,没有干涉孩子们的游戏,不久老师也被邀去做客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地发挥。

总之,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幼儿能力的发展。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幼儿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延伸,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充分战线游戏的自主性。

如何更好的开展幼儿自选游戏活动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执行,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游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幼儿自选游戏活动,首先要解决好在幼儿自选游戏中如何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更好的开展了幼儿自选游戏活动:

一、创设活动区

首先,我们学习了有关的优秀文章,使我们明确了创设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有利于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活动区有利于教师细致的观察了解幼儿,从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据我班活动区开展所发现的问题,我创设了十个活动区。例如:为了让幼儿能较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活动区,我就在美工区准备各种图形的彩纸及各种纸盒类和壳类(如瓜子,鸡蛋皮);为了提高幼儿对图书区的兴趣,我们增加了修补图书的工作;针对我班协作意识较弱的特点,开设了积木区,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互助协作,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与人合作;为了避免偏区现象的产生,我们制作了区域标志和入区登记表。除此之外,还开设了“娃娃家”“小医院”“计算区”“小商店”等活动区,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培养幼儿自主游戏,主动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的交往能力、意志品德、性格、情感、兴趣爱好等都会集中反映出来,而这些方面也只有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才能够锻炼提高,教师不能代替。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正确处理好关系,让幼儿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主动得到发展。例如: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伙伴,是开展幼儿自选游戏的主要内容。为此在活动区的物质材料准备上发动幼儿,让他们从家中带来用过的各种饮料瓶、废纸盒等物品,分别投放到小商店、娃娃家中,使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创设,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里的一部分,是班里的小主人。在幼儿选择区域时,充分尊重幼儿自己的意愿,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结伴,为幼儿游戏伙伴间相互启发、互相帮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幼儿在自选游戏活动中同步成长。

为了更好的开展自选游戏活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影响幼儿自选游戏活动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师根据层层计划中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以指导者和游戏伙伴的双重身份参与活动过程,将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结合,注重隐形性教育,用语言动作引导幼儿主动发展情节,使幼儿与教师教学相长。例如:有一次,在我的参与下,某一幼儿用小纸盒做了电视机,后来他竟然改造成了一个画片可以动的与众不同的电视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看来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真丰富。与孩子们相处,使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为以后的目标和重点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在我的带动下,幼儿游戏的兴趣空前高涨,渐渐的爱玩会玩了,游戏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的使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我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建立和执行自选游戏规则(如使用材料的取放,行为自治,一些小矛盾的解决等等),使幼儿在讨论时强化是非观念,增强自理能力,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方针,使幼儿渐渐的由爱玩、会玩到掌握技能玩出创新,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三、进行游戏评议

在游戏结束时要进行评议,特别要注意到并不是每次游戏都是成功的,对于不成功的游戏就要在小结时找原因。如:一次在积木区由于几名幼儿没有统一意见,总是发生矛盾、争吵,于是在评议时我请大家一起找原因,他们都说“应该先商量好搭什么再开始搭,就不会吵架了。”孩子们的头脑中增强了协作意识,并让幼儿在游戏后自己总结,找出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游戏中这样的现象少了许多。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创设活动区;培养幼儿自主游戏,主动发展;以及每次游戏结束后的评议等环节,有序的开展了幼儿自选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自选游戏、自动结伴、自我教育、快乐游戏的宗旨,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可以说我们开展的自选游戏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在这一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在活动区设置方面如何更为合理;材料如何更丰富,选择更有益身心健康的环保材料;教师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更好的指导幼儿游戏。这些都要通过学习、观察,通过与其他园的相互交流、观摩来不断提高,以使我们的自选游戏活动能健康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喜欢《推荐参考:小班教师如何开展自主游戏心得精选4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