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

04-21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专家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月9日是奥运会首个正式比赛日。精彩的赛事却挡不住桂林市民听讲座的热情,当天下午的“大讲坛”的讲座主题是百姓关注的子女教育,因此上座率很高。全国十佳心理教师、首师大桂林附中心理辅导中心主任高永金,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无师自通的

高老师认为,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恰当。在讲座中,他批判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比如分数高乖巧即是好孩子、对孩子过分关爱、物质刺激是万能法宝、“棍棒之下出孝子”等。

他认为,家长首先要走出“教育无师自通”的误区。“不少父母认为没必要花精力去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加之从父辈那儿得来的一些教育观念,每当在孩子教育上遇到困惑,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造成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分数高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高老师觉得不一定。他说,家长要走出重智育、轻德育、轻实践的误区,走出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与心智发展规律的误区。只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和读书成绩,会忽视人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人格、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老师觉得,家长要走出过分保护孩子的误区。此外,过分干涉孩子的行为也要不得。孩子在玩,一些家长不断提醒甚至大声喊“这样玩不对,那样玩不行”;玩的时间太长,该停下了,又喊“坐地上太凉,要拿个垫子垫上”。长期下来,会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上学后不能专注听讲和做作业,发展到最后就是多动症,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以至厌倦学习、讨厌父母。

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的烦恼

相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家长了解之后能有针对性地观察和理解孩子,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中的烦恼。高老师详细介绍了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台下的家长们听得很认真。

婴幼儿时期是早期智力开发、行为习惯培养、心理素质教育的时期。如果放松教育,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再进行矫正就十分困难。高老师举例说,幼儿和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越好,对他后期安全感的建立以及与人交往的顺畅会打下坚实基础。7个月时,孩子能辨认父母的特征,被别人抱时会认生地哭,家长就要赶快抱回来,不要让他产生恐惧。

他认为,小学四年级、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是心理成长的三个重要阶段,家长们要高度重视,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四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一是开始进入难以指导的叛逆时期。二是只要指导得当,大多数开始喜欢看书。三是“自我”观念开始成形。“孩子不愿意再被当成小孩子看待,家长就不要强求他一定要听自己的话,可以给他时间思考,让他看看应不应该听从家长的意见。引导孩子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对孩子喜爱但有损健康的事,如迷恋网络游戏、崇拜各种明星等,家长不能粗暴地禁止,而要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激发他们对歌舞、绘画、舞蹈、书法、下棋、体育的兴趣。”

初二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学上讲是进入了一个断乳期。青春期身体变化大,孩子的情绪波动也大,自控能力较差。没有刚进初中的新鲜,也感觉不到初三的升学压力,学习积极性会有所下降,有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兴趣爱好狭窄,女生爱看言情小说,爱打扮,男生沉迷网络游戏等。

高老师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反叛心理很强,家长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予以理解和宽容,不要大惊小怪。在教育方法上更要讲道理,态度不要太粗暴,语言不要挖苦。不过,看言情小说和沉迷网络游戏这两样,家长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

到了高二,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益明显。有些学生严重偏科,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对此,家长要正确对待成绩波动,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一旦出现反常状态,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要关注孩子的交往圈子,加强对孩子进行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人际交往的感受和技巧。

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器

到底怎样做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高老师认为,首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原则:理智施爱、欣赏鼓励、期望引导、因材施教、心灵沟通。他强调,期望是推动孩子成长进步的积极力量,但期望要掌握尺度,不要期望过高,要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桃子。

在讲座中高老师给现场家长支了几招:

一是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器”。高老师说,“望子成龙”是我们的期望。但期望不等于现实,神童是凤毛麟角,大多数是普通人。“器”是有用之物,可大可小,可方可圆,可精可粗,无时不用,都为世间所需。“望子成器”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符合了实际,是什么材成什么器,是小马驹就让他跑得更快,是牛犊就让他负重而道远,不该强求孩子都成“龙。

二是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家长要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要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熟悉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听取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家长还要正确引导孩子走好人生路,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是与孩子多交流。多和孩子谈心,但不要再加压。孩子们在心智上多已逐渐成熟,他们已能够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长能做到的,应该是把家变成一个避风港,一个让孩子能够放松的地方,让孩子在家得到放松与调整,使孩子增强自信心,自觉地排除困难。

他最后说,优秀的家长站在山顶上,成竹在胸引着孩子登高峰,事半功倍。负责的家长站在山腰间,陪着孩子攀高峰,事几功几。糊涂的家长站在山脚下,晕头转向跟着孩子摸高峰,事倍功半。孩子尚未成熟,我们仍需努力。若要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必须天天向上。

这段话得到了很多的掌声,被很多家长记在本子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谈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家长是最清楚的!但是就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孩子就是最好的!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社会是个大群体,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就像是老师对待孩子们一样,一视同仁!相信每一个从事幼教工作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细心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孩子,他们是天真是无邪的,什么事情都不懂,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相信每一个做爸爸妈妈的家长朋友都能体会!因为你们的耐心教导与细心照顾才有了孩子今天的快乐成长!

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把大人都问住,您是会说行啦,问的太多了别问了,还是会说这个妈妈不知道,那让我们一起去查一查吧!前者看起来一件事情解决了,可是那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后会变得很少提问,而后者就大大提高孩子的兴趣,喜欢去学习,自觉去学习,现在有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一个是孩子的童年太单调了,大家都居住在城市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楼房,邻里间比较的疏远,孩子们的同伴又少,只能和家长在一起,特别是爷爷奶奶,问题更严重,因为自己的孙子所以特别的疼爱,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恃宠成娇,这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上幼儿园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二是,家长期望太高,逼的孩子太紧,现在在幼儿园就开始有特长班了,那么小就开始学习,家长给孩子报班孩子就没有游戏的时间!渴望游戏的心里致使孩子讨厌学习,不爱学习!

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你们会怎么办,孩子就是不出成绩,逼着学,打着学,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能这样的情况都有,总会有成功的,但是有的时候还孩子,你是打我也不听,讲道理也不听,那样怎么办?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孩子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也挺纠结!就像老师对待孩子一样,其实,她们是爱每一孩子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看着他们一天天的成长直到他们走了,回忆这段时间其实孩子们记得是老师的好!走在路上就会看见孩子们和老师们打招呼!那一刻,在家长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样的高兴,一样的脸上带笑.....

其实这一刻的微笑是老师用这一年的时间换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今天这个孩子不小心刮伤了,老师要和家长解释,赔礼道歉,明天这个小朋友被那个小朋友打了,老师要说明,没有好好的看好孩子,你跳舞的时候老师帮你纠正动作不小心碰了你一下,把你碰到了,你还要跟孩子解释,道歉!孩子当时可能会明白,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万一身上留下伤痕,身为家长的你肯定会问一下,再有孩子表达不清楚家长肯定会误会老师是故意的!

可是生活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或许那个小朋友摔一下,就有可能骨折,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随时随地的看着孩子们,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安全过后就是孩子的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们都是最好的,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可是人无完人,上帝在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关上另外一扇门!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就是不好好的学习,不遵守纪律,老师是怎么说我都不听,有的老师可能教育的时候语言过激,孩子就会以为老师实在骂他,有的老师可能脾气不好的可能会扯扯他的衣服,孩子就会以为那是再打他!

其实家长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还会出手打孩子!身为老师就不能打孩子,第一是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二是身体上的伤害。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及时的和家长沟通,让孩子的监护人来继续教育,来达到我们最开始的目标!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孩子表现好了不仅仅是家长的骄傲也是标着这个幼儿园优秀的象征!

其实作家长的也非常的不容易,每天要照顾还得吃穿,每天去接送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要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那个家长会不心疼,毕竟是自己心头上的一块肉,有的时候家长可能会不好意思说,有的时候也可能会是孩子表达不清楚,那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去找负责的老师,或是当时在场的老师问明白了,这是为了大家好,万一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什么误会就不好了,老师就是要不断地吸取更多意见,才能把自己全部武装好,才能教育好幼儿!家长朋友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只要你怀着尊重的态度,解决问题的精神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育儿心得: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是心存敬畏的”,这是朋友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优秀如她,在这个问题上竟然是这么谨慎。那么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普通的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了。孩子,是生活在未来世界的个体,他们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对待一个未来世界的智慧生物能不谨慎吗?

世面上有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有诸如“狼爸”、“虎妈”这类的育儿心得,但我们要扪心自问,我希望带给孩子什么,我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孩子能成为他自己,而我,是帮助孩子寻找自我的一盏灯。

父母天生是父母,不需要上岗证,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然后我们就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只是借助于我们的身体来到世界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人,他们不该成为任何人达成愿望的载体,他们只要成为他们自己就好了。人生的很多不幸在于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自己能干些什么。我们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寻找自己,有些人找到了,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找到。那些找到自我的人,于是收获了幸福,即使没有世俗的成功,但是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找到自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找到自我,收获幸福,而我能做的就是给予最大的支持。支持的一层含义就是尊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我相信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小时候,宸明有段时间不愿意分享,把自己的东西护得死死的,我会告诉他分享的快乐,但是从不强迫他分享,其他小朋友找我帮忙,我也只会说:“那是宸明的东西,你要跟他商量。”我相信总有一天宸明会自己愿意分享东西。真的没过多久,宸明出去也会大方的分享玩具了,而且他不会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他知道那不是他的东西。几个月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学习物品归属概念,学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也是全部尊重宸明的选择。英语兴趣班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因为宸明选择去那里,即使小区里就有一个英语班,接送方便,但我们还是尊重宸明的选择。我们要做的只是支持他。每次去上课都要走20多分钟,我们陪着他坚持了2年多,而且我们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支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平等,把孩子放在同等高度,平等对话,平等对待。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是有思维有情感的独立个体,有时候我们认为的思想幼稚,只是因为我们没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小王子》这本书我很喜欢,里面有段话: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所以,虽然是大人,我也还是认真的思考宸明的话语,认真的和他交流讨论问题。当然,平等是相互的,同样他也要平等的对待我。每天晚上我都和他下一局国际象棋,说好规矩,落棋无悔,否则我一样会翻脸走人。

被人尊重和平等对待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我觉得孩子从小被这样对待,会更有尊严感和自信心,才会更加从本心出发去寻找自己。龙应台的《目送》让我动容,终有一天,我们的孩子都会远行。我希望宸明你能拥有独自飞行的翅膀,砥砺前行的勇气,而我只是留在你身后的一束目光,永远追随着你的身影。

面对的教育问题


面对的教育问题

颜颜在和我玩了一会之后终于睡着了。看着她的眼睛紧闭着,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犹如天使一般,恬静美好。

但却是这样的一个“天使”在早上走进幼儿园教室的时候哇哇大哭。

之前我正牵着她的手,我们两个有说有笑的上楼。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有个小朋友上前和她打招呼,于是笑容便在这一刻凝结,接着就是颜颜的大喊大叫,嘴里说着“不给你”。因为那时候颜颜手里拿着她爱吃的水果,她可能以为这个小朋友要来抢她的东西吧。

颜颜的这种行为我也很意外。颜颜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很大方,很乐于分享的。甚至每次我给她带好吃的都会提前嘱咐她要和小朋友一起吃,吃不够的话回家妈妈在给你买。印象中她也都会照着做的。还记得前几天颜颜主动的提出要把自己的香蕉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吃呢。

可这是怎么了?是我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吗?

想想,颜颜现在28个月15天。她是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呢?

她心思细密,如果我和她说话,语调有一点异样,她都会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

她善于观察,即使颜爸和我开个玩笑或者碰我一下她都会跑过来,给我揉揉颜爸碰我的地方,然后说“妈妈不疼了,给你揉一揉吧”。

她戒备心理特别强,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

很小的时候带她出去玩,无论多好玩的地方,只要之前没去过,颜颜都不会下地,都会让我抱着,直到确定周围安全了以后才会下地疯跑着玩。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分钟。

现在呢,我们出去吃饭,因为一起吃饭的人都是颜颜不怎么见面的亲戚。所以一到饭店她也会拘谨一会,有时候也会表现的有点害怕,不过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就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了。

颜颜的这点我是知道的,也曾经庆幸过。

但是我一直以为颜颜只有对陌生人或者陌生的地方才有这样的防范意识。

我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今天,她面对她的同学还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我开始反省,真的是我的错吗?

颜颜出生到现在,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情绪波动我都有留意到。并且会翻书查找应对的解决方法。

在这一刻我脑海里,突然想“是不是我让颜颜上幼儿园上早了呢?”

我知道孩子上幼儿园最好的年龄就是30个月,因为那个时候不管心理还是生理都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可是我却在颜颜还没满20个月的时候就给她送幼儿园去了。

我一直觉得她那个时候,大小便能控制住,可以自己吃饭,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就具备上幼儿园的资格了呢。甚至我害怕颜颜刚入园适应不了,我还提前做好了功课也让她上了一阶段的“半日托”。

我真的以为颜颜可以了,她都适应了。可是颜颜今天的行为是不是就是因为她上幼儿园上早了,她害怕被抢,她没有安全感啊?

找了颜颜幼儿园的老师聊了会,老师说“颜颜挺聪明的,表达能力强也会运用很多词汇。可就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她不太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善意的。甚至别人把东西递到她手里,她还表现出不愿意的样子。也有可能因为她刚入园的时候看别人抢过,或者被抢过。”我听了真的觉得挺对不起颜颜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个好妈妈。可是我犯了多么严重的问题啊?现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哪里呢?

我不能让我的颜颜一直这样。我不在乎她在幼儿园学会了多少诗,会唱了多少歌。我只希望颜颜快乐,她能够在幼儿园交到自己的好朋友。

晚上的时候,我接颜颜回家。故作轻松的和她聊天。

我问她“你喜欢现在的幼儿园吗?”

她说“喜欢”

我说“有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总是哭,你说怎么回事呢?”

颜颜说“她想妈妈吧”

我说“是不是她的东西被人抢了啊?”

颜颜说“是玩具吧”

我又问“那小朋友的玩具被人抢了,怎么办啊?她能打人吗?”

颜颜很肯定的摇头说“不能,告老师吧”

我一直告诉颜颜“如果在幼儿园有人抢我们玩具,或者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人,因为打人不对。我们可以告诉老师”

可是在颜颜回答的这一刻,我突然想“告诉老师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为什么不让颜颜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呢?”

“颜颜我们这样哈,要是下次再有人抢你的玩具,你就对他说,我们俩一起玩吧。要是有人抢你吃的东西你就告诉他,我们换着吃好吗?”

颜颜点头说好。

想想会不会真的是我的问题呢?一直教育颜颜打不还手,一直教育颜颜要懂得分享。而这些是不是都出自于颜颜的内心感受呢?我一直都在忽略颜颜的感受了吗?

就像前几天颜颜回家告诉我,说幼儿园老师说她了。而我问的第一句就是“为什么啊”?我是不是应该低下头对她说“你生气了吗?那种感觉不好吧”

看来教育真是一门大学问。永远的学无止境。又永远的矛盾重重。

我也要更新一下思维了,好跟上颜颜成长的脚步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在妈妈的过度呵护下,不少孩子表现出了很多问题,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等表现得都很突出。

2006年7月至今年7月,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对800多名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理能力差。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甫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他说,对这些孩子行为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孩子都七八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

除了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也是表现最突出的。课题组成员程燕说,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自信心普遍较差,很多人明明有能力干好一件事,但往往在做事前先否定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此外,由于整天围着妈妈转,不少男孩在言谈举止上女性化倾向非常明显,缺少男孩应该有的阳刚气概,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性格、心理都有影响。

谈到问题的根源,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张志甫说,这些“全职妈妈”已不单单是妈妈的角色,还扮演着保姆和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把她们看做孩子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全职保姆”,她们在这些角色中的共同点就是呵护、包办,时间长了,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圈养的宠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妈妈”带出了好孩子,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案例

15岁男孩吃饭还要妈妈喂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经适应了夏令营的生活,吃饭、刷碗、叠被子、洗衣服我都会干了……请你们放心。”在军事化夏令营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自临沂的段清逸和其他营员一样,给父母写了一篇个人汇报。

15岁的段清逸,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前吃饭还需要妈妈喂。“从小就是妈妈喂我,我都不知道应该自己盛饭和吃饭。”段清逸说,他的妈妈就是“全职妈妈”,他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一直由妈妈教他认字、读书、学画画,每天吃饭时都是妈妈把饭端到他跟前然后喂他,刷碗、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活他从来没干过。这种生活,妈妈坚持了15年。

虽然自理能力差,但段清逸的学习成绩很好。今年7月,他顺利考取了临沂一所知名高中。高中离家比较远,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妈妈这下急了:总不能整天端着饭去学校喂孩子吧。她开始考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后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把孩子送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

段清逸的带队老师说,孩子刚来时都不知道排队打饭,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行动起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自理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打饭、洗衣服、叠被子都能干了。

专家

孩子3岁后别当“全职妈妈”

专家认为,“全职妈妈”带孩子有利有弊,但孩子3岁后,如果还自己带,弊就会大于利。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妈妈有条件成为“全职妈妈”。本次调查就发现,“全职妈妈”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都比较好。一些妈妈之所以选择自己带孩子,除担心老人或保姆对孩子照顾、教育不好外,还想通过和孩子的长期接触培养和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个出发点是对的。

但孩子3岁之后,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需要跳出家长的陪同式呵护,否则不但易导致性格变异,而且会造成视野狭隘。此外,3岁之后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再包办一切,就会使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慢慢丧失。大部分“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无形中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孩子越大,背负的压力越大。

学习育儿知识,相信自己比幼儿园老师教得好。不少“全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为自信。曹云昌说,调查也证明,很多“全职妈妈”为了教孩子,都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学了一些育儿方法,但大多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些人甚至在刻意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这很可怕。

他说,孩子3岁以前由妈妈养育,好处还是比较多的,3岁后最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带孩子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实验品,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

心理专家建议:孩子问题,父母身上找原因


心理专家主张,家长要加强学习,善于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早解决。 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崔乐美仍旧忙碌。这位全国优秀教师退休前是当年华东师大一附中赫赫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曾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开设心理教育课。她别具一格的心理教育不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而且多次在国际国内各类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退休后她却给附近的小朋友办起了“成功起步辅导——乐美园”。是什么原因让一个高中心理教师办起了幼儿培训班?崔乐美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找她进行心理咨询的家长和学生络绎不绝,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个“怪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源自中学,中学生的问题从小学带来,而小学生的问题在于幼儿园时没有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于是,崔乐美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关注起0——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给孩子们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给年轻父母们一些有益的育儿参考,少走弯路。认汉字、做算术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据崔乐美20多年的经验,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家长来心理咨询的明显增多。其实并不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开始多起来,而是早期教育中的问题累积到这个时候开始逐渐显现,进入了暴露期。近日有一幼儿园老师来向崔乐美求救。这位老师的儿子现在就读幼儿园大班,已识字一千,会做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掌握拼音,并在外培训英语。按理说,这个孩子是够聪明了,但家长却烦恼不已,前来咨询时孩子的问题写了满满一张纸,如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进心不够,容易发脾气,不讲道理等。崔乐美简单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是孩子0——3岁的早期教育没有做好。这个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由于隔代宠爱,养成了诸多不良习惯,在家里家人习以为常并不在意,但上幼儿园后就开始暴露,成了人见人怕的小霸王,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家长的焦虑也与日俱增。崔老师问跟着一起来的小男孩:“你开心吗?”小男孩回答:“一点也不开心,没人跟我一起玩。”“那你在家里开心吗?”小男孩摇摇头:“不开心,妈妈老是要我做功课。”一旁的妈妈听孩子这么说,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说:“我从没想到孩子会这么不开心。”崔乐美说,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应该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五个方面。但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是片面的,他们认为要孩子聪明就是让他多学知识,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其实做了这么多,训练的只是孩子的记忆力,而对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明显缺失,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她建议年轻父母不妨多问问孩子“今天你开心吗?”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比多认字、多做算术更重要。先进的早教理念不能生搬硬套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相当重视,但其中也存在不少误区。崔乐美说,有的家长提倡张扬个性,这并没有错,但基本的行为规范还是要讲的,否则孩子将来会难以适应社会,难以在群体中生存。尊重孩子,这也是对的,但必须掌握一定原则。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家长给她打电话,才没说几句,在电话中她听到有小女孩一个劲地叫妈妈,然后电话就突然断了。不久崔乐美碰到这位家长说起这件事。“孩子那么焦急地叫我,一定是有需求,家长当然应该尽量满足。”那位家长的观点令崔乐美啼笑皆非,她说,孩子的正当需求是应该予以满足,但并不是说所有的需求都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满足,对孩子的需求,家长应适时适地适度地予以满足。否则一味迁就容易养成孩子自说自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就怎么的坏习惯。有个小男孩,爸爸做翻译,经常会向幼儿园请假带孩子出去应酬。去年孩子上小学了,以为上学也是可以“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每天找各种理由赖学,家长当然是不会答应的。这位爸爸形容他们家的早晨是“一团糟”。崔乐美说,这其实是家长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除了调整作息等行为上的准备外,家长更要重视孩子心理上的准备。学习环境改变了,但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以前可以随意请假,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如果心理上不能及时调整,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孩子出现的学习障碍都与他们婴幼儿时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关,而且越是小的时候不重视,长大以后的问题就越大。孩子的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从开展心理咨询的案例来看,0——3的岁孩子几乎没有,到上幼儿园逐渐多起来,中小学生最多,尤其是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问题最多、最严重。其实并不是0——3岁的孩子没有问题,而是许多家长没有发现。崔乐美在小区里锻炼时喜欢和小孩家长聊聊。前几天她碰到这样一个小孩,今年3岁,日常由保姆照看。保姆抱怨说,这孩子每个月都要跑两次医院,真奇怪,白天挺好,但晚上爸爸一回来就咳嗽,一到吃晚饭就要呕吐。崔乐美一听就明白这孩子已经有点神经质了。孩子的这些生理反应其实是想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而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一直在翻医学书查找病因。有个小女孩在“乐美园”活动时,一直眨眼睛,老师课后向家长反映,家长也搞不清什么原因,只是简单地制止。而老师在和孩子聊天时了解到,孩子一只眼睛双眼皮,一只眼睛单眼皮,家里人平时总是开玩笑说她单眼皮不好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就觉得自己那个单眼皮不好看,但她不知道怎么可以使单眼皮变成双眼皮,于是就使劲地眨眼睛,希望这样可以变成漂亮的双眼皮。这是女孩的父母所不曾想到的。[!--empirenews.page--]崔乐美说,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是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而逐渐累积而成的,她主张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做父母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的。她在“乐美园”里除了给孩子提供各种情境开发学习潜能、提升情商、培养素质,还专门为家长讲课,从理论到实践,提供全方位支撑。崔乐美的观点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的素质。

专家点拨:儿童心理小问题


□我儿子已经五年级了,做功课还一定要我陪,不陪就不做功课。我真吃不消了。

■这个问题出在你身上,因为你从他一年级开始就陪他做功课了。马上改变这个习惯。夫妻俩商量好,吃晚饭时,吃一半,先走出去一个;然后吃一会儿再走出去一个。待你们回来,他很可能已经在安安静静地做功课了。

□我孩子只喝可乐,不喝开水。我不给他,他就闹。我真没办法。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不是在“不给”,而是在“闹”。他闹了,你就“给”。他就有办法“闹”了喝,你就无法不给。你要做的是,闹也不给。

□我不是宠孩子的父亲。我儿子不爱学习,老往游戏机房跑。我常常骂他,他皮厚,麻木,老方一帖。

■你这个聪明的儿子是“胜利者”,他已经知道你的骂无用了,他能对付你的唠叨了。你的老办法已行不通了,赶快放弃从此不再骂了,走一条相反的路。做不到沉默就索性向他学习如何玩电脑。

□我女儿居然比别的男孩还调皮。有医生说她是多动症,有医生说不是。我想给她服药,又怕……

■是不是多动症,有个简单的测试办法。她当然喜欢看卡通片,是吧?好,如果她能在20-30分钟里专注地看电视,那决不是什么多动症。

□我想,儿子是男人不能动不动就哭,可我儿子一遇丁点事就哭。我很气,一哭就打。他使劲压抑,还是改不了。

■别说10岁的孩子,就是男人有泪为啥不能弹?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压抑在心里好,能哭能诉,是好事。应当说:“你要哭,就痛痛快快地哭出来。”不能压制。你如果认为动不动就哭太过分,就对他说:“你先讲再哭。”他讲着讲着,也就不哭了。

教育问题上的三大帮派


100个家长,也许就会有10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教育出好孩子,那便是好的教育方法。下面有三大教育帮派,你们属于其中一派吗?

1、严厉管教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相信“慈母多败儿”,于是他们坚持用严厉的管教方法来要求小孩。然而,这种严厉的管教往往会对小孩施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在表面绝对服从的背后,小孩也许会过分谨慎,或者压抑过度而产生叛逆心理。

2、溺爱保护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希望把最好的都给小孩,被对小孩进行绝对的保护。在溺爱保护下成长的小孩,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如此的幸福快乐,可是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好吗?过分的溺爱保护,通常会让小孩更加任性、胆小、懦弱……从而不能脱离父母。

3、不闻不问派

属于这种教育派别的父母,他们认为应该把自由还给小孩,于是他们就觉得对于小孩的一切生命都不管,就是给予小孩最大的自由。但是要知道,小孩是什么都不懂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育儿心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育儿心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转眼,可可加入幼儿园的大家庭已经快4个月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已经能很好的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真切地感受着她一点一滴的变化,感谢混六班所有老师对孩子的辛勤付出。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点点积累经验,我们并没有要求她有多聪明、多能干,一切顺其自然就好。只愿她做个善良、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她喜欢唱歌、跳舞、画画,但在陌生的环境她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属于慢热型;有时候出去玩,她看见和她年龄相仿的孩子,自己很想和他们玩但又不敢一个人上前搭话。总是用那种渴望的小眼神可怜巴巴的看着我,在我耳边窃窃私语,这表现跟在家里完全是两个人。一旦熟悉起来马上就会变成原来那个活泼好动的小疯子。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鼓励她要她主动上前搭话。她每主动一次我都会夸赞她,慢慢的她胆子也大了也不在像以前那么胆怯。我发现她对待输赢有着不同寻常的执着,不管做什么都喜欢争输赢。而且还是个输不起的孩子,在家常常和哥哥争输赢,不论是抢玩具、还是玩游戏、甚至早晨起床她都要第一个穿好下床,一旦发现别人比她快,她就会哭闹硬要重来。每次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总是哭着说赢的那个人是最棒的,她喜欢赢不喜欢输。就这样在她的影响下哥哥也和她一样喜欢争输赢。虽说好胜是孩子正常的心理,但是孩子如果把输赢看到太重,我怕影响她的成长。我们会和她一起努力把这个坏毛病改掉。

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妈妈陪着一起睡前的看书讲故事,平时生活中书就是她和哥哥的好伙伴,也只有书才能让他们安静的呆在某个角落。当他们开始上幼儿园妈妈就开始给她买各种适合她年龄段的书籍。坚持每天陪他们一起看书至少15分钟到半个小时,渐渐的孩子喜欢上了书。在给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听得很入神一动不动,孩子们的表现我感到很欣慰。每晚洗漱好睡觉前,她们就会主动从书柜找好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床前让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因为她早上有赖床的习惯和起床气,所以我们上学期间看书都是控制在半个小时结束,然后乖乖睡觉。每次睡觉她都不愿意她总是耍赖要妈妈给她讲一个小时,她觉得讲的太少自己还没看够。睡觉前还不忘把明天要看的书做好记号。有的时候给她讲,她不一定都能记住或者理解里面的内容,只要她喜欢我们也会坚持陪她一起读书。每个父母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是在摸索尝试中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想:还是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陪陪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声,还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许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喜欢《专家从心理疏导角度剖析孩子教育问题》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