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的古诗合集(59篇)

11-24

中华文化连绵不绝,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为了陶冶我们的情操,我们可以赏析解读白居易古诗,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穿越千年的情感。白居易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内心一动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唐代白居易的古诗,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阴德自然宜有庆,

皇天可得道无知。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

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一珠甚小还惭蚌,

八子虽多不羡鸦。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

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蕃东节度钵阐布,

忽见新城当要路。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自筑盐州十馀载,

左衽毡裘不犯塞。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诸边急警劳戍人,唯此一道无烟尘。灵夏潜安谁复辨,

秦原暗通何处见。鄜州驿路好马来,长安药肆黄蓍贱。

城盐州,盐州未城天子忧。德宗按图自定计,

非关将略与庙谋。吾闻高宗中宗世,北虏猖狂最难制。

韩公创筑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汉兵。东西亘绝数千里,

耳冷不闻胡马声。如今边将非无策,心笑韩公筑城壁。

相看养寇为身谋,各握强兵固恩泽。愿分今日边将恩,

褒赠韩公封子孙。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6)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

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

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

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

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泛潭菱点镜,沉浦月生钩。

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

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辞章留凤阁,班籍寄龙楼。

病惬官曹静,闲惭俸禄优。琴书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济世才无取,谋身智不周。应须共心语,万事一时休。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7)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8)

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骨肉能几人,各在天一端。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南北五千里,吾身在中间。

欲去病未能,欲住心不安。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

自我向道来,于今六七年。炼成不二性,消尽千万缘。

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岂是药无效,病多难尽蠲。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9)

昨夜霜一降,杀君庭中槐。干叶不待黄,索索飞下来。

怜君感节物,晨起步前阶。临风蹋叶立,半日颜色哀。

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何人不欢乐,君独心悠哉。

白日头上走,朱颜镜中颓。平生青云心,销化成死灰。

我今赠一言,胜饮酒千杯。其言虽甚鄙,可破悒悒怀。

朱门有勋贵,陋巷有颜回。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0)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誓不弃尔于斯须。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文赏析

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的。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的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情况,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参考:“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即《大林寺桃花》)。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2)

兽乐在山谷,鱼乐在陂池。虫乐在深草,鸟乐在高枝。

所乐虽不同,同归适其宜。不以彼易此,况论是与非。

而我何所乐,所乐在分司。分司有何乐,乐哉人不知。

官优有禄料,职散无羁縻。懒与道相近,钝将闲自随。

昨朝拜表回,今晚行香归。归来北窗下,解巾脱尘衣。

冷泉灌我顶,暖水濯四肢。体中幸无疾,卧任清风吹。

心中又无事,坐任白日移。或开书一篇,或引酒一卮。

但得如今日,终身无厌时。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3)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全文赏析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是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农民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过得十分痛苦,后一部分写作者在这样的大寒天却是深掩房门,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盖,既无挨饿受冻之苦,又无下田劳动之勤。诗人把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痛苦作了对比,深深感到惭愧和内疚,以致发出“自问是何人?”的慨叹。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亲逝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退居于下邽渭村(今陕西渭南县境)老家。退居期间,他身体多病,生活困窘,曾得到元稹等友人的大力接济。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期间的元和“八年十二月”。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当系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4)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尔无弟兄。

抚养虽骄騃,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5)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二年戮李锜,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油油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濛濛。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珮何锵锵,将相及王公。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6)

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如彼音与律,宛转旋为宫。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当壮已先衰,暂泰还长穷。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

懵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7)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8)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19)

亦知世是休明世,自想身非富贵身。但恐人间为长物,

不如林下作遗民。游依二室成三友,住近双林当四邻。

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香山闲宿一千夜,

梓泽连游十六春。是客相逢皆故旧,无僧每见不殷勤。

药停有喜闲销疾,金尽无忧醉忘贫。补绽衣裳愧妻女,

支持酒肉赖交亲。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

洛堰鱼鲜供取足,游村果熟馈争新。诗章人与传千首,

寿命天教过七旬。点检一生徼幸事,东都除我更无人。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0)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全文赏析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写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1)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2)

故人对酒叹,叹我在天涯。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问我为司马,官意复如何。答云且勿叹,听我为君歌。

我本蓬荜人,鄙贱剧泥沙。读书未百卷,信口嘲风花。

自从筮仕来,六命三登科。顾惭虚劣姿,所得亦已多。

散员足庇身,薄俸可资家。省分辄自愧,岂为不遇耶。

烦君对杯酒,为我一咨蹉。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3)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4)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5)

今朝览明镜,须鬓尽成丝。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尔辈且安坐,从容听我词。

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生多时。

不老即须夭,不夭即须衰。晚衰胜早夭,此理决不疑。

古人亦有言,浮生七十稀。我今欠六岁,多幸或庶几。

倘得及此限,何羡荣启期。当喜不当叹,更倾酒一卮。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6)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

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

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

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蘋洲。

菡萏红涂粉,菰蒲绿泼油。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

紫洞藏仙窟,玄泉贮怪湫。精神昂老鹤,姿彩媚潜虬。

静阅天工妙,闲窥物状幽。投竿出比目,掷果下猕猴。

味苦莲心小,浆甜蔗节稠。橘苞从自结,藕孔是谁锼。

逐日移潮信,随风变棹讴。递夫交烈火,候吏次鸣驺。

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

小宴闲谈笑,初筵雅献酬。稍催朱蜡炬,徐动碧牙筹。

圆醆飞莲子,长裾曳石榴。柘枝随画鼓,调笑从香球。

幕飏云飘槛,帘褰月露钩。舞繁红袖凝,歌切翠眉愁。

弦管宁容歇,杯盘未许收。良辰宜酩酊,卒岁好优游。

鲙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饱餐为日计,稳睡是身谋。

名愧空虚得,官知止足休。自嫌犹屑屑,众笑大悠悠。

物表疏形役,人寰足悔尤。蛾须远灯烛,兔勿近罝罘。

幻世春来梦,浮生水上沤。百忧中莫入,一醉外何求。

未死痴王湛,无儿老邓攸。蜀琴安膝上,周易在床头。

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系舟。劳君频问讯,劝我少淹留。

云雨多分散,关山苦阻修。一吟江月别,七见日星周。

珠玉传新什,鹓鸾念故俦。悬旌心宛转,束楚意绸缪。

驿舫妆青雀,官槽秣紫骝。镜湖期远泛,禹穴约冥搜。

预扫题诗壁,先开望海楼。饮思亲履舄,宿忆并衾裯.

志气吾衰也,风情子在不。应须相见后,别作一家游。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7)

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8)

贤愚类相交,人情之大率。然自古今来,几人号胶漆。

近闻屈指数,元某与白乙。旁爱及弟兄,中权避家室。

松筠与金石,未足喻坚密。在车如轮辕,在身如肘腋。

又如风云会,天使相召匹。不似势利交,有名而无实。

顷我在杭岁,值君之越日。望愁来仪迟,宴惜流景疾。

坐耀黄金带,酌酡赪玉质。酣歌口不停,狂舞衣相拂。

平生赏心事,施展十未一。会笑始哑哑,离嗟乃唧唧。

饯筵才收拾,征棹遽排比。后恨苦绵绵,前欢何卒卒。

居人色惨淡,行子心纡郁。风袂去时挥,云帆望中失。

宿酲和别思,目眩心忽忽。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

别君只如昨,芳岁换六七。俱是官家身,后期难自必。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29)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0)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道途虽远位虽卑,

月俸犹堪活妻子。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行道佐时须待命,

委身下位无为耻。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吾观九品至一品,

其间气味都相似。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1)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微之捐馆将一纪,

杓直归丘二十春。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平生定交取人窄,

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人生莫羡苦长命,

命长感旧多悲辛。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2)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

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

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

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

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

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

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

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

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

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3)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偶因明月清风夜,

忽想迁臣逐客心。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

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今日怜君岭南去,

当时笑我洛中来。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4)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5)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6)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7)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阳篮舁送葬来。北邙原边尹村畔,

月苦烟愁夜过半。妻孥兄弟号一声,十二人肠一时断。

往者何人送者谁,乐天哭别师皋时。平生分义向人尽,

今日哀冤唯我知。我知何益徒垂泪,篮舆回竿马回辔。

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伎。萧萧风树白杨影,

苍苍露草青蒿气。更就坟前哭一声,与君此别终天地。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8)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想忘也忘不了,想离去也没有理由。

身上长不出翅膀,黑白相间的头发长满了头。

因为看新落的树叶,我上了最高的楼。

傍晚的颜色没有边际,两眼茫茫然充满了愁绪。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39)

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

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0)

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

累就优闲秩,连操造化权。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

望苑三千日,台阶十五年。是人皆弃忘,何物不陶甄。

篮舆游嵩岭,油幢镇海壖。竹篙撑钓艇,金甲拥楼船。

雪夜寻僧舍,春朝列妓筵。长斋俨香火,密宴簇花钿。

自觉闲胜闹,遥知醉笑禅。是非分未定,会合杳无缘。

我正思扬府,君应望洛川。西来风袅袅,南去雁连连。

日落龙门外,潮生瓜步前。秋同一时尽,月共两乡圆。

旧眷交欢在,新文气调全。惭无白雪曲,难答碧云篇。

金谷诗谁赏,芜城赋众传。珠应哂鱼目,铅未伏龙泉。

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

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1)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闲隙。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2)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

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

花鬘斗薮龙蛇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须臾百辟诣阁门,

俯伏拜表贺至尊。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闻君政化甚圣明,

欲感人心致太平。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体生疾苦心憯凄,

民得和平君恺悌。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骠乐骠乐徒喧喧,

不如闻此刍荛言。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3)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碧砌红轩色未干,

去年身殁今移主。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开府之堂将军宅,

造未成时头已白。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穷奢极丽越规模,

付子传孙令保守。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君不见魏家宅,

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俭存奢失今在目,

安用高墙围大屋。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4)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5)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M.yJs21.cOM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6)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蹋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7)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全文赏析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8)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

还乡无他计,罢郡有馀资。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

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

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

想到京国日,懒放亦如斯。何必冒风水,促促赴程归。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49)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全文赏析

表面看来写的是诗人在外地为官,境遇艰苦,其实写景即是抒情,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正所谓,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愿,古来材大难为用,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0)

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馀竿。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悠哉多岁年。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飞落泉。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1)

汉武帝,初丧李夫人。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君恩不尽念未已,甘泉殿里令写真。丹青画出竟何益,

不言不笑愁杀人。又令方士合灵药,玉釜煎炼金炉焚。

九华帐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夫人之魂在何许,

香烟引到焚香处。既来何苦不须臾,缥缈悠扬还灭去。

去何速兮来何迟,是耶非耶两不知。翠蛾仿佛平生貌,

不似昭阳寝疾时。魂之不来君心苦,魂之来兮君亦悲。

背灯隔帐不得语,安用暂来还见违。伤心不独汉武帝,

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

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

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2)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全文赏析

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离开长安这牡丹花都前往东都洛阳的惜别之意溢出诗外。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同样是浅切流畅,话别之中含有深深的蔚藉。两首诗合在一起读,如话家常一般,却又含有深情,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个情深词显的优美境界。正因为这种语言浅切流畅的特点,才使诗人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几笔便勾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含不尽之意于诗外。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有典故,有想象,有夸张,有拟人,但诗的语言又是十分流畅、生动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白描手法,天然之中见真谆,发人清新之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浅切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易唱、易记,便于流传。盛唐诗人李正封有两句描写牡丹的诗: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含蓄、典雅,对仗工整;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句,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都把牡丹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但是流传至今,李正封的诗句被后人简化为国色天香,而刘禹锡的诗句却完整地为人们传咏,这个例证生动地说明浅显、流畅的诗句,更利于流传和让人接受。

唐人吟咏长安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对牡丹极大推崇,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发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许多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3)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上自非相顶,下及风水轮。胎卵湿化类,蠢蠢难具陈。

弘愿在救拔,大悲忘辛勤。无论善不善,岂间冤与亲。

抉开生盲眼,摆去烦恼尘。烛以智慧日,洒之甘露津。

千界一时度,万法无与邻。借问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4)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5)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

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

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6)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独美众所嫉,终弃出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竟埋代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7)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真珠 通 珍珠)

全文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真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真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8)

世役不我牵,身心常自若。晚出看田亩,闲行旁村落。

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

田翁逢我喜,默起具尊杓。敛手笑相延,社酒有残酌。

愧兹勤且敬,藜杖为淹泊。言动任天真,未觉农人恶。

停杯问生事,夫种妻儿获。筋力苦疲劳,衣食常单薄。

自惭禄仕者,曾不营农作。饥食无所劳,何殊卫人鹤。

唐代白居易的古诗(篇59)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其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写作背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唐代白居易的古诗合集(59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白居易古诗有哪些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