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 看数字做点卡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 看数字印图形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 看实物贴数字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 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接触并认识了数字,初步懂得数的实际意义。本活动旨在通过按数捡蛋、数蛋、玩“偷蛋”、帮鸡妈妈数蛋等游戏形式,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能排除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干扰,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不漏数,说出总数。 点评:教师的选材和设计思路好。《指南》指出:幼儿对基数意义的理解是从他们的数数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正是数数,特勋是数数的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反思起到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点评:老师拟定的巨标较恰当,把“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数学较为抽象。小班幼儿学习数学需要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捡的蛋应和篮子上的数字一致。 (2)提问:你捡了几个蛋?(检验幼儿捡的蛋是否和数字对应。) (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点评:教师注重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的环境。布置一片草地,草地上有许多蛋,准备的蛋盘可以装2—5个不等的蛋。蛋盘的洞和上面贴的数字一样,引导幼儿按数字捡蛋,渗透按数取物。让幼儿在捡蛋过程中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幼儿非常感兴趣。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通过提问和再次捡蛋进行指导,促进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准备的蛋大小不一,让幼儿感知数数是不受大小限制的。 2.“数蛋” ——学习有序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谁来帮帮我? (3)师幼交流:发现一排蛋盘点数的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盘、圆形的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圆形蛋盘的点数顺序—一顺时针方向数,不重复数。 (6)小结:不管蛋怎么排,有序地数数可以避免数错。 点评:数学活动一般是属于高结构的内容,教师在此环节先选择退位,请幼儿来帮老师数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然后再出示不同排列形式的蛋,以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数蛋,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难良的教学原则。 3.游戏:《小老鼠偷蛋》——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点数。 (1)教师介绍玩法、规则:当听到“睡着了”时,小朋友要闭上眼睛。 (2)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老鼠偷蛋”,启发幼儿数数自己的蛋是否被老鼠偷吃了,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点评:此环节教师设计了《小老鼠偷蛋》的游戏,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调动幼儿反复数数的兴趣,并有机渗透比较多与少,引导幼儿说说被小老鼠偷走蛋后,你手里的蛋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少了几个? 4.游戏:《帮鸡妈妈数蛋》——进一步学习点数排列方式不一的数量物。 (1)送蛋:请幼儿将蛋盘里的蛋数一数,并送到相应数字的仓库里。 (2)幼儿点数卡片上的蛋:鸡妈妈生了多少蛋?请你们帮助它数数好吗?数好了也将它放在相应的仓库里。 (3)小结:不管蛋怎么排——紧紧地挨在一起,或是间隔的,或是躲在后面的,或者装在不一样形状的盘子里的,小朋友都能将它们有序地数清楚,并放在相应的仓库里。鸡妈妈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点评:此环节教师再次设计了游戏情节,以帮鸡妈妈数蛋的形式进一步巩固点数不同排列方式的蛋,调动幼儿反复数数的兴趣,并渗透归类摆放,同时又提高难良——从点数实物蛋过渡到点数卡片上的蛋,因为卡片上后排的蛋只能看到一部分,需要幼儿认真观察和正确点数。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活动B标。
教材分析“小帮手”活动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求同”。按物体的属性求同和分类,建立幼儿初步的集合观念,是小班幼儿可以获得的数学关键经验之一。这里说的属性是指事物的特性,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用途等,求同就是挑出其中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本次活动选取了幼儿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袜子和常见的手套作为学具和教具,引导幼儿用袜子和手套进行配对、求同。
活动目标1.观察袜子、手套的特征(大小、颜色、图案),能将相同的袜子、手套进行配对。
2.初步理解“一双”的含义.了解成双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愿意参加活动,能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有按实物标记将物体分类的经验,认识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2.物质准备:晾衣架、夹子各若干,袜子每人一双,手套人手一副,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1.我们的袜子。
师:看看,你的小脚上穿着什么呀?你的袜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只呢?两只一样吗?哪里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观察自己的袜子.初步感知两只袜子的大小、颜色、图案相同,知道什么是“一双”。
2.晾袜子。
(1)展现晾袜子的场景,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妈妈洗了许多的袜子,还没来得及晾,你们愿意帮忙吗?
(2)出示一只袜子,引导幼儿观察、配对。
师:一双袜子要晾在一个衣架上,那这只袜子应该晾在哪里呢?谁愿意试一试?
个别幼儿示范将相同的袜子晾在一起,师幼共同检验。
师:为什么把它们晾在这里?
引导幼儿说出两只袜子的相同特征。
(3)幼儿操作,将相同的袜子配对。
师:还有些袜子没有来得及晾在衣架上,请你们每人拿一只袜子,找到它的好朋友.把它们夹在一起。你们愿意帮忙吗?
(4)幼儿集体游戏,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寻找的过程。
师:袜子都晾好了吗?袜子一双一双晾在一起了吗?
集体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收手套。
(1)介绍游戏玩法。
师:今天妈妈很高兴,大家都很爱劳动。瞧,妈妈洗的手套也晒干了,我们一起把它们收下来吧。什么样的手套放在一起呢?把同样的一副手套用夹子夹起来放在篓子里哦!
(2)幼儿操作,迁移匹配袜子的经验,将相同的手套放在一起。教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一双”(一副1)。
(3)相互检查配对结果。
师:都放好了吗?我们来看一看有没有都放对。
4.结束活动。
师:谢谢你们帮妈妈晾了袜子,还收了手套,我们穿鞋子回家吧。我们脚上两只鞋子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引导幼儿找两只一样的鞋子穿起来。
中班观摩课
一、活动科目:数学
二、活动内容:《小熊请客一》
三、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
2、图:三条鱼、四条虫、两个红萝卜。
3、1~6数字卡片三份及教学课件。
五、活动过程
1、教学课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请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请小猫 3)我要去请小鸡 4)我要去请小白兔
5)小熊给自己的好朋友准备了好吃的分别是鱼、毛毛虫、红萝卜。
6)笨笨要所有的小朋友来和他的好朋友玩游戏,你们也会有小礼物的!看看我给朋友准备的食物分别是多少?
7)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教学课件。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教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表扬及奖励。
六、活动结束
1、小朋友太聪明了,那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们的礼物是什么?让老师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
活动小结: 八、活动反思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