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关于民间故事10篇

12-19

中华一直以来都很富有神秘色彩,流传的小故事更是颇为有趣,因此,我们常常会从某些地方听说这些故事,这种故事对于大家来讲是非常猎奇的,大家对民间故事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栏目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关于民间故事》,欢迎你的品鉴!

关于民间故事(篇1)

事情发生在 1944 年 9 月 19 日,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近结束,苏军已大举反攻,将德国法西斯军队从苏联的国上上赶出去。城市已经被攻下来了,只是河上的那座桥和一个小小的桥头堡还在德寇的手里。

19 日那天天没亮,5 名红军战士决定去进行偷袭,他们得穿过一个小广场,广场上也有德军。当他们弯着腰向前急奔的当儿,对岸的迫击炮猛的开火,炮火是那么猛烈,足足轰了半个小时。当炮火略有停歇时,两个受了轻伤的红军战士拖着两个重伤员爬了回去,留下一具尸体直挺挺地躺在广场的正中。

兴许德军被红军刚才的那次袭击吓怕了,他们不吝惜炮弹,一刻不停地开着炮,轰隆轰隆,没完没了。

奉命去攻克桥头堡的连长说,这会儿别再冒险去拖尸体了,等攻下桥头堡再去葬他吧。只是一直等到太阳落了山,德寇的炮火还没收住。

在广场的边上有一堆高高的瓦砾,也不知道以前是什么建筑物。可是就在这堆废墙下有一个地窖,那里面住着一个名叫玛丽亚的老太太,她没有八十也已超过了七十,她的丈夫是个守桥人。在她丈夫死后,她就独自住在这幢楼里。楼房坍塌时,她才住进了地窖。

到 19 日那天,她搬进地窖有 4 天了。

她干瘦佝偻,腮帮完全瘪进去,背弯得像一把半截子入士的人了,但她还顽强地活着,像在与德国鬼子比一比谁的寿命更长似的。

19 日的那天一早,她清清楚楚地看见 5 名俄罗斯士兵,跑到与她只一道铁栅之隔的广场上去。她亲眼看见万恶的德寇对着这 5 个小伙子开的炮,炮弹呼啸着落在广场上,在他们 5 个人的周围爆炸,炸出一个个弹坑来。她急坏了,竟忘记了危险,从地窖里探出半截身子来,用她嘶哑衰弱的声音叫他们:小伙子!小伙子们!我的孩子快,快来,快上我这里来!她坚信她那个地窖是刀枪不入、炮弹轰不进的铜墙铁壁,然而就在这时,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就在她的鼻子底下炸开了,气浪和巨响震昏了这位老太太,将她一下子抛起来,脑袋撞在墙上,她失去了知觉。

等她清醒过来时,她看见 5 个俄罗斯士兵已只剩下 1 个。那个战士侧着身子舒舒坦坦地躺着,一手直伸,一手枕在自己的头下,看上去睡得甚是适意。她喊他:喂,小伙子!喂喂,我的孩子,过来!你听见我的声音吗?

然而这一个一声不吭,也不改变他的姿势,她终于明白过来,这个小伙子是牺牲了。德寇又开火了,炮弹像冰雹一般地朝小广场上落,溅起了一股股黑色的泥柱。那个俄罗斯青年依然故我地躺在老地方,并不理睬周围发生的一切。

老态龙钟的玛丽亚盯着这个牺牲的小伙子半天,一眨不眨地,她想跟人家夸一夸这位视死如归的勇士,可是周围连一个生灵也没有,就连与她日夜厮守的那头家猫也已被德寇的弹片击中而死于非命了。这位老太太沉思了一阵,然后,从仅有的那只包袱里摸索了半天,摸出了一件东西,将它放在常披的黑披巾中,开始缓缓爬出了地窖。她不会跑,更爬不动,只是迷迷痴痴地信步走向广场,每走一步都像马上要倒下去似的,但她终于没有倒下来。

前面有一道毁坏了的铁栅挡住了她的去路,她跳不过去,也不能俯下身来爬过去,她的体力已不允许她这样干,唯一的办法是慢慢儿绕过去。这时德寇的炮弹还在发疯似的向这块小广场倾泻,只是玛丽亚老太太像有神灵呵护似的,竟没有一颗是落在她的附近,她就这样,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到了这位苏军战士的身边。她蹲下来,喘了好一会粗气,然后蓄了蓄力气,使劲将他翻了过来。这个战士非常年轻,脸色十分苍白。她慢条斯理地抚平了他的头发,将他那双业已僵硬的手交叠在他的胸口,接着,她紧挨着他坐了下来。

关于民间故事(篇2)

黄河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

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关于民间故事(篇3)

良心:民间故事

有一个很古老的,说的是有姐妹俩个人。姐姐虽然双目失明,但却巧于纺织,勤俭治家,日子过得非常踏实。妹妹虽然耳聪目明,身体健康,却好吃懒做,疏于理家,日子过得非常凄惶。

每当没有粮食断炊时,妹妹就到姐姐家借些吃的。她借粮食的时候拿一只箩子,箩口朝上把粮食满满地装上,让姐姐用手摸一摸,以证实自己借了多少。还时箩口深箩底浅,也是满满地装上了粮食,让姐姐用手摸一摸,以证实自己还得足够了。其实箩口深箩底线,她用这种方法欺骗了姐姐,占了姐姐一辈子的便宜。

后来姐姐平静的老死。妹妹也要老死的时候,回忆了一辈子所做过的事情,幡然醒悟,觉得自己愧对于姐姐,愧对于自己的良心,死后怎么也合不上眼睛。

故事到这儿并没有结束。来世,妹妹投生成一只母鸡,天天去野外觅食,回到家给姐姐下蛋,一天一个,从未间断过。几年后汗尽力干,再也生不下一个蛋时候,面对姐姐的家人,这只母鸡突然开口说话了:仰箩借粮扣箩还,妹妹欠姐几十年。说完便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亏欠别人。亏欠别人的同时你也亏欠了自己的良心。当你亏欠了别人的时候,别人也许浑然不知,也许心知肚明但不与计较。但是自己的良心却会时时不安,折磨你一生一世。

关于民间故事(篇4)

民间故事:黑鹰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高加索。

天气闷热得很,树木稀少的阿乌尔草原,整个儿暴露在一一光之下。一个剃光头的乞丐来到小镇上。他蹲在一间平顶屋边,两眼四处打量着,这时,一个骁勇的骑手,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头戴高皮帽,腰拴短刀,十分英武。这人名叫哈桑。只见他连马蹬也不踩,轻巧而准确地一跃就上了马。光头乞丐一直盯着他。

地面上的鸽子被他这一突然的动作吃了一惊,扑楞楞飞了起来。霎时间,白的、灰的、棕的翅膀拍打、晃动起来,布满了空中。忽然,一道黑色的闪电“嘶”地一声,把鸽群劈作了两半,哈桑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黑色的老鹰正腾空而起,它的爪子里抓着一只已死的鸽子。

哈桑叫起来:“黑鹰!好厉害!看它抓鸟儿连地也不沾。”

哈桑把缰绳一提,打着马沿街追了下去。但是,一眨巴眼功夫,黑鹰就不见了,仿佛溶化在空气里一般。

打这一天起,哈桑像着了魔一样,他一大早就跨上马背,一直要到夜幕降临寸回家,成日价在草原上转悠,指望能再次见到黑鹰。因为哈桑善于驯鹰,他挺喜欢用鹰来打猎。自从见了这头黑鹰以后,他的魂都被摄去了。

一个星期后,哈桑再一次见到了它,当时太一一还没有从山后升起来,黄莺在欢歌,山雀在抓蚱蜢,鹧鸽在叫唤。猛的,灌木后面箭一般地发出一声哨声,一个影子飞速向前扑来,马上,鹧鸪的羽一毛一纷飞,坠一落到了地上,它的背上赫然踩着那只沉重的黑鹰。

哈桑见了,惊喜得差点儿叫出来:正是它!

哈桑知道鹰的脾气。每一头鹰都有它自己猎食的地盘。既然它在这儿猎鸟,那么,这儿就是它的领地,它是会回来的。

哈桑已在做捕鹰的准备工作了。他先在开阔的草地上张起了网,挂网的绳子一直通到树下。再在离网五十步远的地方撤下一把谷子,放上一只引一诱黑鹰来捕捉的鸽子,鸽子的脚上拴着一根又细又长的绳子,也通到树下。他自个儿躲在树背后。

也不知等待了多少时候,终于,这头黑鹰出现了。哈桑深深吸了口气。

等黑鹰飞到离树大约一百五十步远的地方时,他忙不迭扯了扯细绳子。马上,鸽子的白翅膀像信号旗一般地在地面上闪动起来。就在这一刹那间,黑鹰仿佛在空中顿了一顿,然后,它拐了一个弯,像一颗石子似的朝鸽子横冲下来。

哈桑慌忙又扯了扯拉着鸽子的细绳,鸽子在空中给绊了一下,一个倒栽葱跌了下来,“啪”的一声着地了。哈桑拖动绳子,这时才发现拖过来的只有那只鸽子,而黑鹰则已张开翅膀,躺在地上不动了。原来,由于哈桑的过分紧张,他将绳子扯早了,就在鸽子落到地上的同时,黑鹰没抓住已贴地面的鸽子,而自己则一头碰在坚一硬的地面上了。

哈桑失望地从藏身处爬出来,朝黑鹰走去。只见黑鹰的胸脯贴地躺着,一双大眼睛被一层浅白色的眼皮半掩着。它缓缓地张开眼看着哈桑走来,看着他跪下将手伸了过去。黑鹰突然一翻,侧过身一子。哈桑还来不及缩手,它的那双铁爪已经扎进了他的衣袖,然后,它一抽一搐着拍打了一会翅膀就断气了。

哈桑紧紧地捧住自己的脑袋。他不能原谅自己,这头健壮的黑鹰几乎等于是他亲手杀死的。看来,它还是一只母鹰。

这样过去了好些日子,有一天,那个神秘的光头乞丐来到了哈桑的面前,说:“先生,赐点烟吧,祝您万事如意..好止先生得知,小的找了好久,终于在山里找到黑鹰的窝了。就在那里有一只雄鹰,还有几只幼鹰。先生如果能帮我搞到这些幼鹰,小的愿意奉送两只。”

是吗?真有这样的事?哈桑的雄心陡起,他知道,从小养起的黑鹰更容易驯服啊。

他嚯地站了起来:“走!”

他已热血沸腾,再也不可阻遏了。

他俩骑上马,足足跑了一天,在太一一下山前,终于来到了一座山脚下。

光头乞丐指了指窄小的峡谷,对哈桑说:“路很难走,鹰窝就在悬崖上。”

峡谷越走越深,山也越高越陡。哈桑仍然勇敢地朝前走去,而光头乞丐已在打退堂鼓了。他哭丧着脸,祈求着要他明天再说。而哈桑却一声不吭,自管向前走。

一一影沿峡谷横扫过来,很快就变得一一团一漆黑。闪过一道耀眼的电光后,狂怒的雷和倾盆大雨先后袭来。而哈桑并不因此而却步。他跳下马,放马走在前面,而自己则抓住了马尾,继续摸一着黑登山。

他就是这样登上了狭隘的山口,并在那里的一块草地上过了一一夜。

第二天,当哈桑醒来的时候,强烈的曙光已经驱散了夜间的黑暗,离他不远,马儿在安宁地吃草。

哈桑站起来向高处眺望,只见一边是深渊,一边是高一耸的岩壁,岩壁上有两个幽暗的深坑,一块石头突出在上面那个深坑的上方。一只黑鹰正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仿佛是石头做的,挺拔而坚一硬。石头的下面有东西在蠕一动,那是幼鹰。

哈桑趴在岩石后面,心里想:这下瞧我的了!

他两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那黑鹰。待黑鹰展翅飞出去觅食了,他这才站起来,开始朝上攀登。

山很陡,也很危险。他在悬崖上从一块石头跳上另一块石头,竟连头也不晕。他已经忘情于那危险的把戏了。那个倒霉的光头乞丐则哼哼唧唧地跟在他后面。

一个小时过去,他已爬到了下面的一个深坑处。这里尽是黑鹰吃剩的残骸――鸽子、野鸡、鹧鸪它们的羽一毛一和骨头。

往上攀登更难了,头顶上突出着一块尖利的石头。哈桑用双手抓住了它,让整个身一子凌空挂在这万丈深渊之上。他来回摆荡了一阵,然后向上猛的一缩,坐到了石头上了。他的面前正是鹰巢。在一堆硬树枝上伏着四只一毛一茸一茸的硕一大的幼鹰。它们现在正在用黑黑的眼睛惊讶地打量着这个无畏的勇士。

哈桑将幼鹰一只又一只地塞一进怀里。小鹰啄他,用爪子抓他。

哈桑心里想:“嘿,还挺有劲呢。”

猛的,下面传来了光头乞丐的叫一声:“来了!飞来了!你得小心啊!”

哈桑知道他指的是雄黑鹰飞回来了,他赶紧一贴胸伏一在岩石上,紧紧一抓住石头,滑了下去,用脚踩在下面突出的岩石上。

就在这节骨眼上,他的背后响起了翅膀掠过的声音和响亮的“嘎嘎”声。

哈桑小心翼翼回过头来。

愤怒的黑鹰尖一叫着向他迎面袭来。

哈桑闭上了眼睛,身一子晃动了一下,然后,一松手,坠进了万丈深渊。

现在,是这个光头乞丐来到了哈桑的身边。

这个骑手躺着,一条胳膊和一条腿已经摔断了,头扭向一边。这个乞丐拔一出哈桑随身携带的匕首凑近他的嘴唇,刀面上结起了一层雾。这说明哈桑还没有死。他从哈桑的怀里掏摸了一阵,摸出了两只还活着的幼鹰来,然后丢下哈桑,独个儿骑着马回去了..

那只高大雄壮的黑鹰正停在悬崖上,时不时瞟一眼下面。下面峡谷的底部,一群食肉的秃鹫正在骑手的上方鸣叫飞旋,准备分食他的一尸一体。

关于民间故事(篇5)

金龙池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

在芦芽山极顶太子殿四周,环绕着五六个状似圆盘的小水池。这些水池大者口径可达o。5米,小者约0。3米。水池在石崖之顶,由人工凿成,虽历干百余年,至今完好无缺。池中夏有碧水如镜,冬日结冰如银。白云从崖之上空飞过,其倒影映现于池中,宛若神龙显影,腾挪飞跃,奇趣无穷,人们将这些水池称作金龙池。

关于金龙池的金龙,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远古时候,芦芽山便是一块宝地,这里麦萎双穗,禾长双株,人们过着富足美满的好光景。有一年,天上的玉皇大帝扮作秀才到民间查访,路经芦芽山时,见一老妇正在门口拣谷穗,上前问道:拣此谷穗有何用处?

老妇答道:拣出好的来年作种子,次的碾米自己吃,剩余的秕谷喂鸡喂猪。

玉帝不高兴地说:普天下的人是把最好的谷物做成供品敬神仙,你为何要留作种子呢?

老妇道:好种出好苗,神仙也难饶。

玉帝怒气冲冲地大叫道:哼,好种出好苗?若是老天不下雨,好苗也得当柴烧!

老妇没好气地反驳道:一方水土一方人,芦芽山人不信神!

玉皇大帝一听此话,暴跳如雷地吼道:一方水土一方人。哪方人氏也信神;三年不落一滴雨,看你信神不信神!说罢,愤愤然驾云而去。玉帝回到天庭,余怒未消,立即降旨,命东海龙王道:三年以内,滴水不降芦芽山!

东海龙王不敢抗旨,立即吩咐他的儿子金龙前往芦芽山,坐阵监督,不降滴雨。

那金龙本是东海龙王的第九十九个儿子,平时被龙王管束在龙宫中好不孤寂,今驾祥云飞临芦芽山上空,拨开云头向下看时,只见这里株株树木挺立,棵棵青草葱翠,朵朵山花艳丽,片片庄田茁壮;人世间男耕女织,幼童嬉戏,好一派乐陶陶的田园景象。金龙触景生情,不免对此情此境迷醉留恋起来,哪里还忍心用三年不降滴雨的残酷手段,来降灾于这块宝地呢?于是,金龙自作主张,施展神威,反而给芦芽山偏降了三寸春雨。

这事岂能瞒过玉皇大帝,他便遣金甲力士将金龙绑缚在芦芽山顶的水池之中,并且降下御旨道:小金龙不忍心降旱灾于芦芽山,那就叫他永世囚禁在这水池中!

小金龙虽然被囚于芦芽极顶水池中,但他热爱人间美景的善良之心却始终未变。他虽然身体被缚,但仍凭借没被捆绑住的尾巴的自然摆动,每日早晚力施播雨之能,将池中之水挥洒于芦芽山区。金龙每摆尾一次,芦芽山周围五里得雨。由于有了金龙的庇荫,芦芽山更加成了天旱雨淋山,无雨山不干的上乘宝地了。

关于民间故事(篇6)

倒腾

徐琴

相救

清朝咸丰年间,关东有个大药商叫朱清吾,不仅身材高大魁梧,医道也很是出名,在各地开有十多家分号药铺,不到四十岁就成了富甲一方的财东家。这天傍晚,朱清吾押运着从河南安国采购回来的药材,刚到了松花江边,就见从上游漂下来的冰凌子里有一个黄不拉焦的脑袋在水里忽上忽下地窜一动,眼见着出一水面的时候少,进水里的时候多,朱清吾再也按捺不住了,把白铜水烟袋往伙计的手里一塞,几下脱了羊羔皮袄,就要下江救人。伙计一见急了:“东家,你虎啊,这江下去了能不能上得来呀。再说了,这是开江的水,后果你比我明白,即使不被水拔得一抽一筋丢命,恐怕后半辈子也得落下个残疾。”朱清吾停了一下,但还是从腰上拿出了那瓶焐得热一乎一乎的二锅头,咚咚灌了两口,把麻花辫子好好盘了盘,一个猛子扎进了江水里。

过了好一会,朱清吾总算上来了,脸冻得像个紫茄子,手里拖着个像死了一般的人,刚出一水,就一个趔趄栽倒在岸上,上下牙齿撞击的“得得”直响。伙计早就准备好了两件羊皮大氅,把两个人像捆药材一样一围,上了绳索,放到了车上。一顿鞭子,把个马车赶得飞快,不一会,就到了大车店,把俩人放到了滋啦烙人的炕头上,每人都给从头到脚捂上了两床大棉被,还嫌不够,冲着掌柜的大喊:“快点往灶坑里加柴禾,炕席糊了算我的!”

直到半夜时分,被窝里才传出了微弱的哼唧声,伙计把早已准备好的姜汤水递上,俩人趁热喝了,又被伙计把头摁回了被窝继续发汗。

第二天天刚亮,伙计爬起来一看,吓得“嗷”地叫了一声。这一喊,把朱清吾也从被窝里喊了出来,顺着伙计的目光一看,连他也愣了:昨天冒死救起的这个人黄头发,高鼻梁,一双瓦蓝瓦蓝的鹰眼正死呆呆地看着伙计,原来是一个外国人!朱清吾一下泄一了气,又躺回了被窝。

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朱清吾捅了捅外国人,比划了一个吃饭的动作,没想到这个外国人说了一句纯正的“谢谢”,把个朱清吾和伙计又吓了一跳。通过交谈,朱清吾得知,这个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人叫查理,英国人,是个来吉林传教的教堂神父,昨天为了少走一段路,想从还封冻着的松花江上穿过,没想到春天的冰面内里已经疏松,咔吧一声开裂,掉进了水里。查理说:“我都准备好r要见上帝,没想到遇到了朱先生。”伙计说:“那朱先生就是你的上帝。”查理摇了摇头,三个人一顿大笑。

交往

大约过了半个月,这天,朱清吾正在柜上盘点账目,忽然拨打算盘的手被轻轻地摁住了,抬头一看,原来是查理站在了面前,手里还拎着几个锦缎包装的盒子。朱清吾赶紧把查理让进了客厅,一阵不胜感激救命之恩的寒暄过后,查理打开了带来的锦缎盒子。说道:“朱先生,您是这个世界上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的人,这个恩情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天,我给您带来了你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福寿膏,以表寸心,还望笑纳。”

朱清吾拿起一块,掰一开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说道:“真是上等的烟土,想必是从你们大英帝国运来的吧?”

查理说:“是,也只有像您这样的成功人士,才配享受这样上好的东西。”朱清吾喊来了伙计,拿来了两套烟具,邀请查理一同吸食,查理坚决地摆手拒绝,朱清吾看了查理一眼,只得自己吸了几口二

看着朱清吾吸食鸦片,查理的脸上现出了按捺不住的兴奋,竖一起了大拇指夸道:“朱先生不愧是富甲一方的绅士,连吸烟都这样优雅。”朱清吾淡淡地笑了笑:“哪里哪里,一点小小的一爱一好,让查理先生破费。”查理说道:“朱先生,向上帝祈祷之余,我还兼任大英帝国江城吉林烟土公司销一售总代理,希望与先生有着更好的合作。”

不久,查理又给朱清吾送来了几盒烟土。这次,查理临走时,朱清吾也让伙计拿了个锦盒给他,查理打开一看,见里面是一些用蜜蜡包裹一着的药丸。查理问道:“朱先生,这药有什么功效?”朱清吾笑了笑:“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天机不可泄漏。晚间用温水冲服,保证您和夫人能度过一个今生最难忘的良宵!”

果然,第二天查理就让人送来了一个单子,一下要了很大的一批货并预付了定金,朱清吾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反目

一连三个多月,朱清吾也没有看到查理,货倒是定了不少,按期有教堂的中国差人前来提货。后来朱清吾也不结算差价,查理用烟土抵顶蜜丸的货款,来了个货换货,两头乐。

这天,朱清吾正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没想到查理来了。这次手上没再拎着烟土,而是一个非常一精一致的自鸣钟。查理把这架钟摆上了八仙桌,拧了几下发条,拨到了整点,随着一阵音乐声响起,一群西方美一女造型的小人从里面出来跳舞,把个朱清吾看得出了神,连说真是没见过的好东西。

见朱清吾高兴,查理不失时机地说道:“朱先生,这样好的礼品和这样好的心情,您难道不想庆祝一下么?”朱清吾愣了一下,问道:“查理先生的意思是……”查理忙说道:“按你们中国人的习惯,高兴时吸上几口烟泡,岂不更妙?”朱清吾说道:“查理先生有所不知,我吸大烟虽已上瘾,但此乃恶习,已戒了。”

“戒了?”查理一听,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了地上:不相信地又问了一句:“朱先生真的戒了?你用什么方法戒的?难道就不痛苦吗?”

朱清吾笑了:“查理先生,别忘了我是中医世家。自你们大英帝国的鸦片进入大清国时起,我就开始研究用中药进行戒除,现在终于成功了,许多人服且了我研制的中药,都已成功戒掉r大烟,身一体恢复得很好,难道你没看出我的身一体没有什么变化吗?”

查理仔细一看,见朱清吾果然体壮如牛,声若洪钟,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点没有“大烟鬼”的形销骨立的猥琐神态。

查理一一沉着脸,不一一不一一地说:“朱先生,你自己戒除烟瘾也就罢了,何必把戒药送给其他人,而且还是免费的,你这不是明摆着断我财路吗?”

朱清吾把黄铜水烟袋往茶几上“咚”地一暾,愤怒地说道:“查理先生,大烟的害处不用我多说,你们英国人打的什么主意,难道中国人一点都不知道吗?”

查理愤愤地站起身,恶狠狠地说了句:“朱先生,你会后悔的!”

当夜,儿条黑影窜进了朱清吾的宅子,堵死了所有的房门,一把大火,把朱清吾全家老少全部烧死。

……半年后,查理回到英国,一下船,就被警察拘留了,罪名是涉嫌贩卖毒一品。原来,查理见朱清吾送的药丸对壮一一有奇效,就借着回国运送烟土的机会,把这些药丸高价卖给了上流的贵族,供他们乐。没想到久用成瘾,痛苦不堪,这些人把查理告上了法庭,一化验,药丸里面含有大烟成分,而且还是正宗的英国货。

查理被判了绞刑。行刑那天,法官问他有什么话要说,查理面向东方,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什么也没说。

关于民间故事(篇7)

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民间故事

清朝雍正年间,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

直隶总督府后院书房中,残烛摇曳。总督唐执玉仍在执卷读书。这位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直隶总督,一向为官清正廉明,口碑颇佳。

忽然,纱窗外传来阵阵凄哀的哭声,在寂静的深夜,听起来令人心里发毛。唐执玉急唤僮仆开门察看。这小书僮战战兢兢开门往后院一看,惊叫一声,便瘫软在地上。唐执玉抖擞精神,仗剑而出。只见夜色树影之下,阴森森跪着一人,面绿发红,指甲约有两寸长。这分明是一个厉鬼呀!

唐执玉顿时面色如土,但转念一想: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况且我乃堂堂钦命大员,怎能惧怕区区一个小鬼呢?于是强作镇定,朗声说道:“下跪之鬼,可有冤情?且与本官道来。”那鬼幽幽说道:“我叫冯德生,生前家住武清县,在经商途中,被强人所杀。武清县令这个昏官,抓了个无辜的良民,却任真凶逍遥法外。久仰大人青天之名,今夜打扰,望大人为我伸冤。”唐执玉急忙追问:“请问那真凶是何人?”那鬼一字一顿地说了十六个字:“一口天上,一口土里,屋后是河,宅边有柳。”言毕,翻墙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武清县两名差役解送来一名囚犯,到总督府报告凶案。唐执玉听罢案情,不由一惊,原来这正是冯德山遇害案。想起昨夜冤鬼之辞,唐执玉忙问差役:“死者在何处被杀?”差役回答说:“是在武清县柳家庄附近。”唐执玉又问:“这柳家庄后可有一条河?”差役回答:“正是。”唐执玉一拍惊堂木,传令道:“速将柳家庄名叫吴吉的人拿来!”书僮在一旁听了暗想:“一口天上,一口土里,不正是吴吉二字吗?心中对唐执玉的才智暗自佩服。”且说抓来吴吉,带上堂来,一番审问,唐执玉随即命将他押进死牢。唐执玉又把差役原先押解来的那个杀人凶犯提到堂上,对他说道:“本官一向秉公断案,你的冤情现已昭雪。我今天已烧化纸符一张,让那为你诉冤的冯德山的亡魂于三天之内送来诉状。你可暂给家人捎信,报个平安,待本官得了诉状,即可放你?”三天后的夜里,果然冤鬼又出现了。唐执玉接过那鬼递上的诉状,忽然将它一把撕碎,大喝一声:“给我将这厮拿下!”四下里埋伏的衙役一拥而上,当场把这鬼生擒。

经过审讯,真相大白:其实,这“鬼”是人装来骗唐执玉的。那凶犯杀死冯德山后被捉拿归案,为求生路,和家人商议,花重金收买了一个善于飞檐走壁的贼人,扮作冤魂,嫁祸于人。

众衙役和小书僮又惊又佩服,问唐执玉是如何识出这“冤鬼”是假扮的。唐执玉笑道:“本官从不信世上真有鬼存在。况且我观察后院墙上有明显脚蹬过的印痕,鬼的来去,会有这么笨拙吗?于是,我将计就计,引出此‘鬼’,昭明实情。”

无辜的吴吉被送回柳家庄,杀人凶犯和装鬼飞贼被依法严惩。这一段唐执玉计破“冤鬼”奇案的故事,在民间被传为佳话。

关于民间故事(篇8)

名医:民间故事

张寒玉是个医生,在当地小有名气,行医一辈子,曾收治无数危在旦夕的病人,并一一挽救了他们的性命。

靠山屯的刘二嫂,背上生了个疮。当初她慕名找到张寒玉,张寒玉“望、闻、问、切”一番后,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张大夫,我这疮厉害吗?”刘二嫂吓得脸色苍白。张寒玉说:“你这疮外表看着不咋样,也感觉不到有多疼痛,实际病毒已经侵入很深了……”刘二嫂紧盯着张寒玉的脸,说:“还有救吗?”张寒玉吸了一口气然后徐徐吐出,说:“幸亏你来得及时,再不救治就坏大事了。”

刘二嫂的脸色这才变过来。张寒玉一边配制药膏,一边安慰她:“治疗起来比较麻烦……但是,你放心,包在我身上,不出三个月便可痊愈。”“要治好得三个月啊?”刘二嫂吃了一惊。张寒玉笑了笑说:“俗话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别急,干啥事都得有个过程。特别是你身上这疮,需要平心静气,千万不能急躁……”刘二嫂懵懂地点点头。三天换一次药,刘二嫂往张寒玉的诊所跑了几十趟,终于治好了背上的疮。

有一天,南河村的王老伯忽然患病了,昏迷不醒,气息微弱。他的儿子来福吓坏了,忙去叫张寒玉。张寒玉给王老伯号了脉,用听诊器听了心跳后,有点为难地对来福说:“你爹这病有点麻烦……还是及早准备后事吧。”闻听此话,来福眼里的泪就掉下来了:“张医生,求求你了,俺爹吃苦受累一辈子,好日子才刚刚开头……”张寒玉叹口气,说:“那我就试试看吧……咱事先说好,你爹这病我可是没一点把握,出了差错你可不能怪我啊。”来福忙说:“人的命天早定……不怪您,不怪您。”就这样,张寒玉每天早晚各去一次,去给王老伯输液。听张寒玉那样说,来福心里也没底,一方面让张寒玉给老爹治疗,一方面给老爹准备后事,请人裁缝寿衣、做棺材。张寒玉看到了也不予理会,只管按自己的意思给王老伯治疗。张寒玉给王老伯输了十多天的液,竟然把王老伯给看好了,而且又活了多年。

类似此例,还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枚举。说了这么多,意思就是说张寒山医术精湛,诊所墙上“一代名医”的锦旗名副其实。当然,这幅锦旗是病人痊愈后送来的,其他锦旗还有好多,张寒玉独独挂了这个。

张寒玉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小玉接手了诊所。继续行医看病。张小玉自小跟随父亲行医,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一方面苦读药书,一方面接受父亲的教诲,学得一身本事。

日子平淡如水,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就是五六年。诊所的生意不如父亲在世时,连全家人的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妻子就劝张小玉改行,做生意去。张小玉苦苦一笑,说:“我就会看病,你让我干什么?”妻子冷冷一笑讥讽道:“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别给我拿腔捏调。并不是人无病,是人有病不来找你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张小玉反问妻子。“因为你没有一点名气!”妻子没好气地说,“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起来你也是得爸爸的真传,医术咋没有一点长进呢?”张小玉呆呆地看着墙上那个“一代名医”的锦旗,良久无语,末了找个凳子上去把锦旗扯下来,扬言要一把火烧了。妻子没有理会张小玉,气呼呼地说:“要么你关了这个诊所,要么咱们离婚。”

张小玉重重地叹了口气,说:“老婆,我跟你说实话,我的医术确实比爸爸高。”“简直是笑话,你的医术高?你说说看,你挽救了几个人的命?”妻子质问道。张小玉盯着地上的锦旗,头也不抬地说:“我的医术高,是因为可以防患于未然,病人刚得病,我一两副药就能给治好,防止酿成大病。爸爸呢,等到病人病入膏肓,才下猛药,病人起死回生,以为他是神医。”“真的?”妻子似信非信。张小玉说:“靠山屯的刘二嫂那年得疮,本来一只鸡的钱就能治好,爸爸非让人家花了一头猪的价钱。还有,南河村的王老伯那次得病,其实没啥大事,输两天液就好,爸爸非给人家输了十几天……爸爸曾说,这样才显得人有本事,人们才信服他。现在,我终于明白他老人家的话有道理。”

妻子捡起地上“一代名医”的锦旗,抖了抖上面的尘土,说:“小玉,再挂上去!”张小玉不解地看着妻子。

妻子深情地说:“小玉,我错怪你了……这幅锦旗是给你挂的,你才是一代名医!”

关于民间故事(篇9)

民间故事:傻子的民间故事

傻女婿教徒弟

赵家畈有位名叫赵洁的年轻人,他在五岁时不小心从屋外的小路边坠入4米多高的秧田中,整个脑袋全在泥中,幸亏抢救及时,命是保住了,可大脑不太好使,成了一个半傻的人。

赵洁虽然是个半傻人,但是位长得挺帅的小伙子。只要不犯糊涂病时,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活儿干得不错、又很勤劳。犯病时,有时自言自语,有时学别人的话说。

到了该谈婚时,赵洁的父母求人说媒,终于给儿子说上了一个有三分傻的女人做媳妇,两位大人放了一半的心。

媳妇终于怀孕了,赵洁到了清醒时,也跟父母一样,乐呵呵的。

转眼到了分娩时,儿媳被公婆送到了县保健站,就是为了确保大人和孩子的安全。

孩子安全地降生了,是个大胖小子,爷爷、一奶奶一乐得合不拢嘴。赵洁一高兴,犯糊涂了,说:“我给妻子生了个大胖小子,我给妻子生了个在胖小子……”

赵洁按照母亲的吩咐,一手提着大公鸡,另一只手提着两包红糖,高高兴兴地上丈夫一娘一家报喜。

当他来到丈一母娘一的大门前高声喊道:“一娘一,我给您的女儿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特地来报喜了!”

丈一母娘一一听傻女婿的话,急急忙忙跑出来迎接傻女婿,高兴地纠正道:“你说错了,应该是我的女儿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对,你说错了,应该是我的女儿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丈一母娘一问道:“你哪来的女儿?你哪能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

赵洁走进门,接过丈一母娘一的话又说:“是呀,你哪来的女儿?你哪会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

丈一母娘一提醒道:“我有女儿,你的妻子就是我的女儿,是你没有女儿。”

“你的妻子就是我的女儿,是你没有女儿。”赵洁说完将带来的公鸡放在地上,两包红糖放在桌子上,坐下了。

丈一母娘一边倒水,边提高声音说:“我是你的丈一母娘一,女人,哪会有妻子?我的女儿就是你的妻子。明白吗?”

赵洁傻乎乎地点着头说:“明白了,明白了!我是你的丈一母娘一,我的女儿就是你的妻子,明白了!”

丈一母娘一一听傻女婿的话,就说:“对对对!你是我的丈一母娘一,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妻子!”说完,一想,说:“不对!真把我说糊涂了。你呀,工夫不大,教好了一个‘傻’徒弟――”

赵洁望着丈一母娘一嘿嘿地笑着问道:“谁教傻徒弟呀?”

丈一母娘一望着傻女婿笑着说:“是你教我这个傻徒弟!”

“你是我的傻徒弟?”赵洁用手指着丈一母娘一笑着问道。

丈一母娘一笑着点了点头。

大傻个相亲

从前有个傻子,村里人都叫他大傻个,三十好几了还没媳妇。他爹急的一团团一转。一天,他爹托人终于找下了一个,说要过两天过来先看看家里的情况跟傻子。傻子他爹怕傻子不会说话,就私下给傻子说:“傻子,要是你未来丈一母娘一问你,咱家院里的柳树咋没了,你就说收成不好,给卖了。要是问咱后院怎么乱啊,你就说,兵荒马乱的,给糟蹋了。要是问咱家怎么那么多粮食呢,你就说是你爹一娘一辛辛苦苦挣下来的。要是问,咱家门上怎么有个秀才证呢,你就说咱家一辈子出一个。”傻子点点头说记住了。他爹又考了考傻子,然后放心的回去了。

第二天,傻子未来的丈一母娘一来到傻子的家门口看见傻子在门口坐着,然后问傻子:“你爹呢。”傻子想了想他爹前天给他说的话,然后说:“收成不好,给卖了。”丈一母娘一一听这话吓一跳,然后又问:"你一娘一呢。”傻子说:“兵荒马乱的,给糟蹋了。”丈一母娘一一听这话,脸都给绿了。傻子见丈一母娘一不说话了,以为丈一母娘一同意了。心里高兴的,然后请丈一母娘一去家里。傻子未来的丈一母娘一刚一进门,就看见门口堆了一堆的猪粪,就问:“怎么这么多猪粪啊,也不打扫打扫。”傻子心里正乐呵的,听丈一母娘一这么一问,张口就说:“这是我爹跟我一娘一辛辛苦苦挣下来的。”丈一母娘一一听,心里的火一下冒出来了:“你怎么这么傻啊。”傻子现在还不知道丈一母娘一是怎么了,直接就说:“我家一辈子出一个。”傻子未来的丈一母娘一气得直接走。

傻女婿煮面条

傻女婿的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高高兴兴地去丈一母娘一家报喜。

人没有进门,就高声叫道:“一娘一,我给您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

丈一母娘一一听,急忙出门迎接女婿,高兴地说:“你说错了,应该是我的女儿给你生了个儿子。”,

“是是,我的女儿给你生了个儿子。”

“算了,你又说错了,跟你纠缠不清。”

丈一母娘一没有留女婿在家吃饭,就将家里的面条和鸡蛋交给女婿,说:“你快回家,将面条和鸡蛋煮给你的媳妇吃。下面条前水要烧开,什么叫烧开?就是水面上要有水泡翻滚,煮一会儿,再把鸡蛋打下去。”

傻女婿说:“我知道,只要水面起泡泡就行了。”

傻女婿快到家时,看见大路的外边的水凼冒出了许多水泡,说:“水开了,不用回家烧开水了。”

他跳下去,就将面条放在水里,等煮了一会儿,再把鸡蛋打破,放到水里,又煮了一会儿。

傻女婿急急忙忙跑回家,说:“媳妇,我把你一娘一给的面条和鸡蛋都煮好了,我去盛回来给你吃。”

“你去那里盛面?”

“路外的水沟里。”傻子说。

妻子一听,叹了一口气。

“你别叹气,我给了很多油,会很好吃的。面条快煮糊了我要赶快去盛回来”傻子说完就跑出了屋子。

傻子走亲

话说国道378公里处,有一村落吴家湾。

胡春花和她的傻子儿子狗崽就住在吴家湾的东头。

一日,狗崽嚷着要去外婆家玩,春花拗不过她的傻儿,就应了下来。

狗崽高高兴兴提着一妈妈一给外婆的王八出门了。走到半道,狗崽想上茅房,于是把王八搁在地上去大便,等他出来时,王八不见了。

狗崽两手空空哭着跑回家,春花见了问:“狗崽,谁欺服你了?”狗崽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春花,春花又好气又好笑,说:“你怎么不弄块马拉古(方言,石头)把王八压着呢?你以后要记着!”狗崽点点头说:“我记着了!”

春花用报纸包了12个鸡蛋叫狗崽拿给外婆补补身一子。狗崽蹦蹦跳跳再次出发,走着走着,狗崽感觉尿急,想去方便一下。他把鸡蛋放在地上,刚走了几步,想起上次的教训,于是搬来一块马拉古压在上面,说:“这回看你还跑?!”

狗崽从茅房出来,太一一已经偏西了,他急忙搬开马拉古拿上鸡蛋尽快赶路,不料鸡蛋全部破了。狗崽哭着再次跑回家,对春花说:“马拉古把鸡蛋压出把把(方言,大便)来了!”

春花听了,狠狠地揍了狗崽一顿。

傻女哭嫁

吴家湾有位大一娘一,生了个相貌不丑,弱智的女儿,叫宝丹。在农村,就算长相再丑,白痴的女人也会有男人娶的,何况宝丹的相貌不丑,只是脑袋瓜不太好使。

大一娘一不用担心女儿的婚事,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媒人上门说媒了,双方相中对了,婚事很快定了下来。

宝丹出嫁的这天早饭后,大一娘一告诉女儿:“今天,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你要哭嫁,要用哭声感谢人家来送礼,明白吗?”

傻女说:“哭,我会的。”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客人,宝丹放声大哭起来,客人听到傻女拉开破嗓子哭起来,不知是怎么回事?

大一娘一急忙走进房间,小声地附在女儿的耳边说:“哭嫁哪有你这种哭法?要哭出话来。”

“怎么哭?请一娘一教教女儿,”

“一娘一教你,你那就按一娘一教的哭。”大一娘一只好示范,就哭:“一娘一啊,爹呀。”女儿说,哭这个她会。

大一娘一走出了房间后,不一会儿来了一位客人,傻女就哭:“爹呀,一娘一啊,爹呀,一娘一啊……”

实在听不下去的大一娘一,又一次走进房间,说:“你该换个样啊。”

听话的傻女,只要有客人进屋,她就按照一娘一教的“你该换个样啊,你该换个样啊……”哭了起来。

快要气疯的大一娘一再一次走进房间,生气地说:“你不会哭嫁,就别哭了。”大一娘一说完,就走出了房间。

可她没有想到傻女儿见到来了客人就哭:“你不会哭嫁,就别哭了,你不会哭嫁,就别哭了……”

大一娘一一听,生气地走进房间,小声地告诉女儿:“宝丹,我的宝贝女儿,你不能将一娘一说的话哭出来,让别人听了笑话,你干脆不用开口哭嫁,就算有客人进房来,你也别开口说话。”

傻女见一娘一生气了,问道:“我只好装哑巴?”

大一娘一点了一下头。

傻女婿拜年

康熙年间,有一地主二千金嫁给一个傻子。快到年啦,回一娘一家傻子连句话都不会说,无奈之下,便给些金子叫他出去练习说话。

一天,傻子来到一片树林,百鸟争鸣,热闹非凡,忽然一只老鹰从空中而下,万鸟俱寂。一位秀才便说“一鸟进林,万鸟哑静。”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他继续往前走,看见有人过独木桥,一位秀才便说“双桥宜过,独木难行。”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位渔翁在一鱼池撒鱼,拉上网一条鱼也没有,一位秀才便说“一盘好水,就是没鱼,”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一片棉花地,棉花上面都开了白白的花蕾,地里旱地都裂的一条条的缝,一位秀才便说“上面花蓬蓬。底下一条缝”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一漂亮女子。一位秀才便说"雪为肌肤花为容,君子好求美人搂,"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他继续往前走,看见一个少年打他的父亲,一位秀才便说“儿子打老子,岂有此理”那少年不是他父亲的对手,便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傻子认为很好便记下来回家了。

年初二,傻子便到老丈家拜年。一进门,看见许多人正在说话,大家正在商讨傻子的事,大家都吃惊不语。傻子便说“一鸟进林,万鸟哑静”。大家一听,这吗二姑爷不憨,便大摆酒宴,盛情款待。刚上菜时,一陪酒的故意少给他一根筷子,看他怎么办?傻子便说“双桥宜过,独木难行。”大家都惊呆了,都认为是个人才,便又上鱼又上肉。大家还等傻子到来,鱼就没了,光剩下一盘水。傻子便说“一盘好水,就是没鱼”大家都大声喝彩,都说二姑爷是个人物。旁院的小一姨一子都争先恐后,花枝招展来看,头上插着一朵朵白花,下穿绿色裙子。傻子便说“上面花蓬蓬。底下一条缝”小一姨一子们一听,分明是骂人,气的叽叽喳喳喊来傻子的老丈一母娘一评一评理,傻子的老丈一母娘一虽说年龄已高,但丰韵不减当年,仍有几份姿色。傻子便说"雪为肌肤花为容,君子好求美人搂。”老丈人在一旁气的实在是忍无可忍,上去就是一耳光。傻子便说“儿子打老子,岂有此理。”陪酒的实在是看不下去啦,便都打傻子,傻子一看事情不妙,便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傻子一溜烟跑了。

哎、傻子真傻还是假傻,随历史烟云去吧。

关于民间故事(篇10)

猕猴

王从前在一座森林里,有只猕猴王,他手下有五百只大小猴子,常常在一珍?闹游戏,非常快活自在。

有一年,天候非常干旱,很久都没有下过一滴雨,山林中任何果子都没有了。

猴子们饥饿难忍,把山上能吃的东西都吃了,还是填不饱肚子。它们忽然想到,说不定国王的花园里,会有什么可吃的。

国王住在京城,离山很近,只隔着一条河。

猕猴王就带着几百只猴子,渡过了那条小河,闯进国王的花园。

看守花园的人发现一大群猴子入侵,知道事情不妙,花园要遭殃了,马上前去报告国王。

国王一听,马上下令:“小心看住这群猴子,不要让任何一只跑掉!”

侍卫们立刻集中到花园里。

猕猴王见情况危急,心中十分焦急、懊悔,心想:“都是因为我考虑不周,才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祸事!本想找点果子救命,没想到反而害了大家的一性一命。”想来想去,忽然想出一条妙计,它马上吩咐众猴:“你们快分头去找藤条,拿到我这里来,越快越好!”

猴子们分头去园里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一些粗细不一、长短不等的藤条。

猕猴王把这些藤条,很快地连接在一起,一头绑在园中的一棵大树上,然后往外跳去;藤条就差那么一点点,不够拴在园外的那棵树上。时间紧迫,不够再去找藤条,猕猴王不假思索地用手抓住藤条的一头,再用双脚勾住那棵树的树梢,叫道:“快抓着藤条爬过来!快!”

猴子们一只接一只,抓着藤条爬出花园,到了安全的地方。

可是猕猴王的两腋都磨烂了,体力不支地掉到地上,昏了猕猴王忽然讲起人话,它说:“陛下!我们一直生活在山林中,但因近来天候干旱,久久没有下过雨,别说野果子,就连能吃的树叶和草叶,都让我们吃光了,还是饥饿难忍,所以我带着猴子们闯入您的花园。罪都在我,不能怪其他猴子,请您手下留情,不要杀害它们吧!我的肉,请您用来供宫中做道新鲜菜吧!”

国王听了,十分感动,仰天叹息道:“唉!野兽虫类的王,都懂得以自己的身一体,来救其他人的一性一命;我是人的王,难道能杀害它吗?”

国王一边流下感动的眼泪,一边命人赶快给猕猴王松开捆一绑的绳套,并将宫中剩余的蔬菜、水果及粮食,都拿出来给猕猴们吃,还发布命令:“无论是谁,如果伤害了猕猴,就按照处置小偷那样严加处理。”

事后,国王对王后说:“你也看见了吧!和猕猴王相比,我的仁慈,只如同一根细细的头发而已!而它的仁义,却超过了巍峨雄伟的山哪!”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参考]关于民间故事10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故事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民间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