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飞往读后感1000字(模板11篇)

01-12

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一筹莫展?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阅读感受,阅读过程之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感触,可以用读后感的形式记录。以下为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收集整理的飞往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飞往读后感 篇1

这本书应该称之为原生家庭之痛。

人之为人,父母给了你生命,然后,家庭开始了对你的第一轮塑造,你的价值观、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你接人待物的态度无不留下家庭的烙印、父母的影响。然后,你步入学校,学校开始了第二轮塑造,老师和同学们的思想行为会影响到你,课本知识会重塑你,宗教、哲学、政治信念、意识形态教条都会深刻改变你,这些被称为知识、智慧或信念的东西超越了家族传承,是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集体智慧,它们隐居于字里行间,寻找一切可能的空白大脑,不由分说地进行灌输。再后来,你步入社会,你把家庭传承和学校教育应用于社会实践,你发现这是一个更大的课堂,必须调适自我才能适应社会,社会成了那个终极塑造者。

在这几轮塑造中,你也并非完全被动,你有有限的选择权利,有汰旧布新、扬弃旧习甚至反叛旧识的机会。家庭、学校、社会对你的塑造和你自己的选择最终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你的投胎和你的选择多多少少有些宿命的因素。当你回想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不管它们包含了多少主观因素,你都可以找到一个替罪羊,把你某一方面的痛苦或不满归咎于它,痛诋之、声讨之、活埋之。

这书的作者似乎就干了这样一件事,她解开了她生长于斯的家庭的疤痕给所有人看,她有一个偏执的精神不太健全的父亲,有一个隐忍、顺从、不作为的母亲,有荧光指路的兄长,也有神思错乱、虐待狂似的哥哥。他的父亲对政府和公立机构不信任,他们兄妹没接受学校教育,生病也不去医院,他父亲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对抗政府和应对世界末日的准备工作。他的执念给家庭带来痛苦和危险,每个家人都伤痕累累,而这些灾难被那个充满宗教狂热的父亲视为上帝的眷顾。这样的成长环境是那些来自正常家庭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术精英,其生活轨迹、心路历程和奋斗的艰辛一定充满故事性。

一个没有经历过贫苦生活的人,不可能明白贫苦生活意味着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精神和肉体虐待的人,不可能体会遭受虐待的感受;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可能感受疾病或残疾的痛苦;一个被理解被尊重且沐浴爱中的人,不可能体会被亲人孤立的痛楚;一个习惯于一种理念、一种是非、一种价值的心灵,不可能懂得多元价值世界的广大和自由;一个被教条捆绑的族群,不可能创造生活的奇迹也难以和其他族群和平共处。这部书提供了许多可以共情的生活体验。比《悲惨世界》悲惨,比《呼啸山庄》真实,不及《罪与罚》压抑,不似《复活》可得救赎,因此,它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拓展心灵体验。

太过正常的生活限制了我们对非正常生活的想象力,因此,你需要体悟作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对于我们不了解的世界,可共情可宽容,不可随意评判。

飞往读后感 篇2

这是一个天蒙蒙亮的早晨,坐在桌子前,开始了我的笔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写的励志题材的小说,该书上市首周便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位置!而34岁的作者——美国作家,历史学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名字随之家喻户晓。她一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甚至连著名的比尔盖茨也对她的作品赞誉有加!

随后,这部书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被分销到世界各地,起初我听到这本书时,我以为会是技能类书籍,不管在app上的榜单还是纸质书的榜单,它都名列前茅,于是前不久我带着求知的态度开始翻阅这本书,想知道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和干货能做到畅销这么久仍旧经久不衰,比尔盖茨都赞不绝口。于是我带着这种疑问,开始仔细阅读。

读过之后,跟我想象的有些差距,它不是一本技能书,也不是那些煽动人心的鸡汤文,作品朴实无华,作者在行文时并没有堆砌华丽的词藻,有些文字甚至略显粗糙,它娓娓道来的是一份淳朴和自然的真实故事,就是在这份淳朴的自然中我看到了有这么一种人,面对这样的原生家庭,她勇敢的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这部作品回甘回韵。

飞往读后感 篇3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塔拉·韦斯特弗

她,是一个平凡无奇的大山女孩;她,曾站在山脚下,眼前是一座看似无法翻越的大山;山的那边,是教育,是希望,是新世界;她,曾不断徘徊;但是她,跨越了。

她就是塔拉·韦斯特弗。她在17岁前未曾踏入教室,却成功地进入了哈佛、剑桥,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许多人只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从未知道,她逃离的是怎样一座大山?她付出的、放弃的,究竟有多少?

塔拉原是被她生活的这座大山所塑造的,她曾经十分相信父亲。但是,在父亲所认为的世界末日到来时,世界没起任何变化。在她经历了二哥肖恩的无数次暴打后,父亲依然包庇肖恩。城里外婆的礼仪、三哥泰勒的离开、其他人幸福的生活都让塔拉意识到——父亲也许是错的。她开始要求上学,真正地接受了教育。而越是了解大山之外的一切,塔拉越是意识到大山之内的愚昧。她曾试图改变家人的观念,但是他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她曾无数次想过要不要放弃新生活,换取家人的亲情。但是她逐渐地明白,父亲想驱逐的,是她自己。在三哥泰勒和五哥理查德以及其他人的支持下,她选择了离开了大山走向新世界。塔拉和两个哥哥飞往了自己的山,获得了博士学位。她另外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则留在了大山,为观念腐朽的父母打工。

塔拉的全家人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是因为教育。教育让塔拉客观地了解了山外的世界;让她看清了不同人的善恶好坏;让她接触到了思想先进的老师和同学;更让她挑战到了那些所谓的“真理”。以至于塔拉后来说:“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我想那些对教育不以为然的人应该看看塔拉的经历,看看教育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这本书讲述的不只是教育的力量,更是追梦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鸟,有一座山是我们渴望去的,但在我们周围,总有一座阻困住我们的大山。有些鸟待在贫穷之山,想去富裕之山;有些鸟待在孤独之山,想去热闹之山;有些鸟待在罪恶之山,想去正义之山;有些鸟待在疾病之山,想去健康之山……塔拉就曾待在愚昧之山,想去教育之山。如果你问塔拉是什么时候走出大山的?我会说:在她开始想要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她的心就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之后和家人的决裂,也只是她循着自己的心的方向走罢了。当一座大山限制我们的时候,就是该离去的时候了。我们要下定决心,让心先去探索自由的世界。不要让阻挠我们的大山像包袱一样牵制住我们。因为它们太重了,难以拖走,它们难以被改变成我们喜爱的样子。

然后,我们当像鸟,飞往自己的山,勇敢地做自己。

飞往读后感 篇4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讲述与命运抗争、冲破原生家庭的牢笼,最终找到真正自我的一本书。

本书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一位年轻的历史学家,十七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凭借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随后哈佛访学,剑桥读博,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了塔拉极端的童年生活:塔拉的父亲是一个固执的异类,不相信政府,孩子出生没有户口,质疑教育,从不赞成孩子们进入学校,拒绝医院,用塔拉母亲的精油和灵性疗法来做治疗。几个孩子在与父亲独断专制的抗争中,各有胜负。反抗成功的,就如同塔拉一样,远远地离开了这个地方;反抗失败的,加入了父亲的队伍,成为了父亲那样的人。

虽然这样一本回忆录,讲的是她本人,但是引起深思的,应该是我们所有人。从塔拉一家的身上,我们能够明确看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孩子总是无形中成为了父母的影子。父亲的固执,影响到了每一个孩子,那些偏执的价值观,把所有人都困在了这座山中。

塔拉常常半夜惊醒,梦到了自己依然坐在原来的废弃火车上,父亲在垃圾场干活,轰鸣的切割机声,山脚下的马鸣,以及远处的云和山。她颓废过、妥协过、失败过、迷茫过。不过最终她还是用从父亲那里学得的勇气,跟过去断了联系。

只是那座山依然还会在梦里出现,她的童年仍需要用一生来治愈。我们如同塔拉一样,父母的行为举止将我们深深影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要适应一切。我们会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跟另一个带着烙印的人交往,我们彼此难以达成一致,我们总会改掉固有习惯。这会让我们有不适感,有脱离感,背叛感。但就像塔拉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塔拉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也带来启发,帮我开启找寻真正自我的过程。

飞往读后感 篇5

父母是无法选择的!

在穆勒的《论自由》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将一个生命带到世上这一件事本身,就是人类人生活中最需要付起责任的行为之一。只知降生而不考虑其祸福,如此轻率地担起此项责任,除非所降生命至少会有过上合意生活的一般机会,否则就是对那一生命的犯罪。

但这本书的父母,并不是没有担起责任,而是因为自身的原因,限制了所降生命的发展。

在我看来,这个父亲的精神已经不正常了,更为可怕的是,原本行为还算正常的母亲也渐渐向父亲靠拢,“女人们如何生活,又如何死去,命运早已注定。由勇士们决定,也由女人们自己决定。像沙粒般数不清的选择,层层压缩,聚结成沉积物,变成岩石,直到最后化为坚固的磐石”。在这本书一开始,母亲便教主人公“闭嘴艺术”,而到这本书的最后,其实贯彻“闭嘴艺术”的恰是这位母亲本人。

很多时候,我在思考,如果主人公的母亲没有选择这样一个父亲,故事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而使父亲成为这样,是否真的与躁狂症有关?

爷爷是一个沉默的人,爷爷奶奶家的地板一直都是雪白的,而爸爸,对于上完厕所不洗手这件事,却能说出“我教了他们怎么不尿在手上”,是什么样的故事,使爸爸成为这样的性格?不仅疯狂地反对政府,甚至还拒绝孩子们接受教育。

但是,却也无法指责这个父亲,当塔拉在教堂唱歌时、当塔拉去英国读书时,都觉得心里的某个角落被刺痛了,其实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的方式让人无法理解。

与父亲相同的角色是肖恩。我一直以为,肖恩是因为头部受伤才性情大变,但随着故事发展,当奥黛丽给塔拉发去邮件,当泰勒跟塔拉沟通后,才发现,其实肖恩是父亲的另一个形象。父亲想通过精神洗脑控制每一个人,而肖恩,则是用拳头。他仿佛打遍天下无敌人一般,利用拳头控制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但他也有让人觉得暖心的一面,当塔拉被父亲要求去操作大剪刀时,身体还没复原的肖恩为了照顾她,跟父亲妥协了,并与她一起操纵大剪刀。两人一起开着大货车出行,他叫她“小妹”,但是,后来“小妹”变成了“少妇”“黑鬼”。

但是,当塔拉与肖恩曾经的女友艾琳联系时,艾琳说肖恩朝她尖叫,骂她是个妓女时,塔拉这样写道:“我的思绪被这个词攫住了。我没有告诉她,那是我的专属词汇。”这个“专属词汇”让我感到一阵恶寒。

塔拉一面反抗父亲和肖恩,但其实也被他们影响了,比如她对奥黛丽五岁的女儿说:“如果你表现得像个孩子,”我说,“我就把你当孩子对待。”这句话肖恩也对她说过,但是她原封不动地对另一个孩子说了出来。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就算受了教育,原生家庭带去的影响,能被改变吗?能让人对此产生疑问的还有泰勒,泰勒是这个家庭第一个去求学的人,虽然他成为了科学家,但是他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并且七个孩子都在进行家庭教育。

在剑桥大学时,塔拉对克里博士说“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我说,“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当时的塔拉只是为了回答克里博士的问题,但仿佛也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她的人生,盖过干草棚盖过屋顶的她,怎会怕高空的风呢?但是,人生该惧怕的又怎会只是风呢,还有脚下的地啊!

飞往读后感 篇6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

逃离,找到新的信仰。

在人生即将步入25岁的前两年,我每天每天在跟自己说的是“快逃”。昨天还在写,我的每次逃离都是没有目的的逃离,并且逃离本身就只是逃离,而逃离过后又陷入原来的牢笼。

我一直没有跨出找信仰的那第一步,因为懦弱,又因为着急。着急丢掉原有信仰怎么继续目前的生活,着急生活的不可控和改变。着急又懦弱是我自己为自己总结用亲手贴上的标签。

我在阅读时感到感动,那种感动就像是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气势磅礴的日出,或者就像是书的封面,作者童年,少年时候生活着的那个山谷,山本身就是作者书写的笔。M.YJS21.coM

“他们信仰虔诚,而我们身体力行”。这对我触动很大的一句话。他是概括,概括塔拉在这里生活的那十几年的本质是什么。是父亲引导下的“身体力行”。她很久以后才接受自己拥有“不确定”的权利,可其实,没有允许自己不确定之前甚至都没有拥有感受的权利,所有的决定都交给了上帝。最重要的,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与塔拉父亲身体力行所类似的长辈。这是一件极其让人奔溃的事情,以至于在我面对她的时候我需要做好心理建设——我的奶奶。她是信仰佛教至极的人。读到塔拉的那一章节我马上就想起了我的奶奶。同样的她身体不适的时候父母将其送至医院途中她在讲的仍旧是要去某个能够显灵的“菩萨”那里求佛,并且对待医疗极其不配合甚至充满咒骂。种种我都不忍再描述更多,很显然,只是这样的行为也给作为亲人的我们带来了一些很不好的感受。

肖恩,这个曾今带着塔拉在洛杉矶州际公路上吃奇多的哥哥所带来的冲击不比必像慢性毒药一样父亲的思想所带来的冲击小。他曾经叫塔拉小妹,和他一起看电影,一起工作都是可以回忆的快乐。“小妓女”“鱼眼睛”这些都是他留下的痕迹。甚至在成年后再次面对他们也会希望16岁的自己能够再走出来,一个不会被伤害的女孩。

之后去剑桥去哈佛,一开始的改变是无法适应的,我为她着急,“快逃吧,快丢掉这些”。可事实是哪有这么简单呢,反思自己那些已经给你机会变成更好的人的时刻你有抓住吗?

那个能够再哈佛屋顶笔直站在风里的人可以是你吗?

看完书才发现在最前面写着献给泰勒。泰勒的旧唱片,泰勒积攒五年的铅笔屑。都是回忆时候明亮的东西。

这些事情好像都不能谈原谅或者不原谅,对于父亲,母亲,肖恩,还有后来一起反抗又背叛的亲人。塔拉说她是背叛自己家族的那一个人。不是,就算是也没关系。不要背叛自己的灵魂,找到新的信仰。那将比驯服一匹马,从大机械上摔下来都恐怖和艰难的多,一个人是真的要从自己的经历走出来。

飞往读后感 篇7

教育不再像过往一样,需要承担起人们想摆脱贫困,走向富贵的强烈欲望。作为一名教育的工作者我试图追问过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当阅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我的内心则多了一种充满力量的声音。

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如果你选择主动学习,那么你将重塑一个全新的自己,但如果你选择被动接受知识,那么你将被别人塑造,塑造成一个别人想要的你!

这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永远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受原生家庭挫磨的不止塔拉一个,但选择反抗的却只有塔拉那个性格古怪的哥哥泰勒。

泰勒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违抗父亲的命令,独自一人离开巴克峰上大学,去追寻他想要的生活。他还鼓励塔拉:“是时候离开了,塔拉。对你来说,这儿是最糟糕的地方,去我去的地方吧,去上大学。”泰勒的话在塔拉的心中播下一粒好奇的种子:沉闷的废料场外是否真的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为了逃离,塔拉在替父亲干活的间歇偷偷自学,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她终于收获了一个奇迹——杨百翰大学入学通知书。

新的考验随之而来,大学是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当塔拉第一次走进真正的课堂,才发现自己和同学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但她并没有沮丧,凭借毅力和信念,塔拉不仅从不及格生成为全优生,还获得了去剑桥大学交换的机会。

继而在那里攻读硕士,又成为哈佛大学访学者,最后获得了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就这样,塔拉通过读书,一步一步悄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瞥见了她渴望的新世界。

正如塔拉所说:“教育给我新世界,给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读书,永远普通人逆袭最容易的一条路。当你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见识也就越来越广,你就会拥有全新的视角和自信心,获得新生的力量。哪怕将来跌落繁琐,经常读书的人,面对同样的逆境,也能有不一样的心境,更有不一样的将来!

书读完了,塔拉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故事也是……反思与行走如影随形,太多的困惑,值得我们用余生来思考。

放下该放下的,原谅该原谅的,成全该成全的,这或许,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教给我们最好的道理。

飞往读后感 篇8

为一位草药师母亲,我想谈谈中医!

其实很想说一说我对中医的感受,作者的母亲是为草药师,作者一家的病痛治疗过程基本都有母亲的草药来参与,但文中对草药近乎魔幻的描写或许会让人觉得不安。很久以来,中医和中药也总是处在争议的漩涡,可是中医和西医本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着手治病的啊,仅仅从西医的角度评价中医,怎么可能得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呢?

我想可以这样说,目前科学观察和检测到的东西,只占宇宙质量的4.6%-4.7%之间,我们可以把这能观测到的4.7%,其余95.3%的事物,是几乎未知的。西医是从通过已知的科学的观念、以及实验基础的支撑,医治的也是已知或者至少可以尝试研究的疾病。而中医跟西医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中医承认许多的未知,它认为人体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由未知的原因造成的。

虽然中医也和西医一样,没有办法找出未知,但中医认为,即使是未知,也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检测,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比如中药、针灸来调整和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中西医最根本的区别,两种医术体系的入手点,根本就是不同的,西医所研究的部分,不过占了5%左右的部分,凭借对5%的了解,就质疑95%的错误,这是很荒谬的。甚至西医还没有把这5%研究明白呢,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绝症了。

飞往读后感 篇9

这本书很火,火到但凡打开一个有关书的网页都能看到,到书店永远都是放在最前排,终于让我起了好奇心去买一本回来看看。

看了介绍大概知道这是讲一个从美国的村里走出来的女孩子,后来去剑桥,哈佛读书,但也知道这本书着重介绍的不是她的求学之路,可我还是好奇这样一个16岁之前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是怎么能考上天子骄子才能踏入的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可是看完书我觉得她是受了国外教育体系的好处才能获得如此机会的,也并不是她比别人多么聪明努力认真。当大多数孩子在正规的义务教育下培养出差不多的品质的时候,她的与众不同吸引了大学教授,因此才会有机会在剑桥和哈佛念书。所以这个世界说不公不平就不公平,说公平也公平。她的父母剥夺了她的教育机会,但世界用另外一种方式弥补了。

第一部分看得很慢,因为里面的故事虽然很有戏剧性,可还是没什么特别吸引我的,无非就是她的父母那”超凡脱俗“的信念和因此带给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与大部分同龄人不一般的童年经历。虽然我作为ordinarypeople是肯定不能理解那种宗教信仰,可是我早已经接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的事实,因此也没有特别震惊为什么21世纪了还有那种人存在。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所以我到后面就不太理解作者为什么那么纠结自己的世界观和父母理念的差距,也许是她父母逼得太紧了,也许是她对家人的爱太深沉了,没办法跟他们决裂吧。

第二部分我记得看得很不愉快,因为很多头破血流的事故和暴力方面描写得很赤裸裸,我都是跳着看的,因为我平时就一点都见不得血,别说是电影电视剧里的,哪怕是文字描写我都看不下去,不过看到这些本该避免的人为灾难的时候,我还是庆幸我自己从小就被保护得很好。虽说我也是村里长大的,可是没怎么经历过这种可怕的事故,所以还是觉得自己也算温室里的花草了。(难怪现在连一点血都见不得)第二部分还有让我不快的就是作者的哥哥对她持续的暴力还有父母对此的旁观,我虽然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者,但我一直坚信男人永远不可以对女人动粗,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可以。所以这点我很同情作者的遭遇,也理解她确实对此没办法,明白那种无能为力又每天活在恐惧中的感觉。

所以到了第三部分后半段,讲述她哥哥的进一步的威胁而全家人也开始不相信她的时候,我觉得作者有点精神失常,甚至开始胡言乱语了,因为这种恐惧带来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她的心里承受范围了,然后就莫名其妙结尾了。我不知道她现在有没有摆脱这个哥哥,可是那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确实觉得她的精神有点问题了。但是,这世上哪有什么精神正常的人呢,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点神经病吧。

首先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励志的感觉,甚至我觉得作者是个很被动的人,从小被动接受父母的洗脑,连上学考试这种事情都是被另外一个哥哥逼着去做的,到后来去剑桥留学,去哈佛读博士也都是教授推荐去的,面对家庭问题的时候她也一直是被动接受的那个,基本没为自己争取过什么,也没有反抗过,如果年纪小的时候因为没力气反抗,那么当她长大了可以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时候为什么还在努力逆来顺受我就不能理解了。可能确实是从小被压迫所形成的一种心理障碍导致的吧。但是她又知道教育使自己看到世界更真实的样子,她确定自己是对的而父母是错的,可还是面对坚定不移的父母的时候自己变得摇摆不定,也许不是教育让人变得不确定,只是她太在乎自己的家人(虽然这些家人很不正常),以至于不敢跟他们决绝的缘故。

飞往读后感 篇10

和想象中还挺不一样的一本书。整本读下来有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意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关于女性的史诗”。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震惊于父亲的顽固和偏执的次数倒是寥寥无几,在太多文学作品里见过太多隐秘而又顽固的执拗和不通情理后,我对于很外显的强迫倾向和控制欲的感觉反而会比较轻松。

这本书攫住我心脏的点在于女主从中逃离的过程。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设想中的逃离自己原生家庭最困难的地方应该在于认知的转变:不知逃之必要,不明离之方法,所以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本书作者的“逃离”之路推翻了我“察觉即自由”的.设想。虽然察觉就是通往自由的开始,但开始之后路会如何发展却像无理数一样,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作者接受到的教育和她的思考是她想要挣脱父亲的权威的开始。诚如作者所说她所有的奋斗,她多年来的学习,一直是为了让她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她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她自己的思想。一旦让步,丢失的便是自我。所以她必须得和这个家庭割裂。

这是教育赋予人的意义。

而割裂又何其难也?纵使那个充斥着暴力、无知、血腥的世界再怎么不堪,那也是她成长之地,是和她同呼吸共命运的家人生活之处,是她钟爱的公主,是她精神上的栖息之所。而一旦逃离,就是无可挽回的割裂和“背叛”。没有人能在没有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和一个具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存惯性的家庭割裂。即使是接受了最高等教育的作者也不能。所以作者一度崩溃,一度想要屈服。最后拯救了她的还是来自同样修读至博士的三哥的支持与信任,是同样被自己家人驱逐了的家人的接纳。能战胜爱的,也只有爱。

这本书里值得探讨的还有很多,比如爱的复杂性。我从没怀疑过的一点是,文中的一家人都彼此相爱。只是当对爱的感悟和表现形式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时,所有的以爱之名都变成了伤害。姐姐的求助和背叛、母亲的承诺与畏缩、哥哥的暴力与愧疚,这些交织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在畸形偏执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家人。世上伤人最深的事往往是你都能理解的事,因为理解,所以无法责怪,却也无法共存。“你知道我是爱你的”“我知道,那从来不是个问题”。

飞往读后感 篇11

这本书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惊讶于作者描绘情景、剖析内心的能力,特别是她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尤其细节化,详细到我甚至无法在脑海中完全还原,我和朋友说我仿佛在看她自己的故事,她一定真实经历过(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一本自传),而书中贯穿的暴力、偏执、事故本身给人带来的身体上的伤害在看的时候又过于严重,真实又不真实的矛盾感。

但是当我看到书最后作者写道感谢帮助他完成这部书的人和书中那些人物名字一样,当我最后合上这本书看到作者的名字和书中主人公的名字一样,当下很震惊,这居然真的是一本自传。

现在想来为什么作者最后能在混沌不堪、脱离社会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信仰,这得益于她选择直面内心,她会在意内心的变化,而在通过教育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现实、真相的过程中不断去解释自己的曾经和当下的疑惑,最终战胜内心的恐惧、找到自己的信仰、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导人,不是任何人思想的附属控制物,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很勇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