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菲世界》有感模板12篇

01-20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看《苏菲世界》有感模板12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1】

夜深了。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世界,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屈指可数的房屋亮着灯,月亮和星辰在夜空中窥探大地……

世界为何要存在?人是什么?

眼前的世界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但它真的存在吗?《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提到,世界就是一杯魔术师从魔术帽中拉出来的一只白兔。不过,这位魔术师到底是谁呢?是上帝吗?好极了,或许就是上帝。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可是大多数人都习惯将世界看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很少有人顺着兔子皮毛上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上帝看个清楚。

苏菲接到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是谁?

这个问题真是令人十分困惑。你也许会很快答出自己的名字,但那个叫做你的名字的人又是谁呢?

苏菲想到自己的父亲原本打算将自己取名为“莉莉”,那她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同样的,这本书的书名也会随之变成《莉莉的世界》,那它会不会变成另外一本书?这真是很别扭。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与苏菲同样的经历,家人们原本打算将我取名为“安琪”。我学着苏菲的样子,在镜子里做出与镜中人握手的样子,并说:

“你好,我的名字叫安琪。”

这不是太荒谬了吗?我的名字并不是安琪,却对镜中人说自己是安琪,完全不对劲。

都说人是有自己的权利的,可人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选择自己的性格与长相,甚至不能选择自己是否要做人。这些都太离奇了。

这一切或许是上帝的恶作剧。上帝的手造就了太多纤细灵巧的孩子,累了,也会造就出一个不太伶俐的孩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上帝从来没有创造过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这些都可以被称为“谜团”,而苏菲对于这些谜团感到困惑,于是另一个人物终于现身了——艾伯特,苏菲的哲学老师。

艾伯特顺着历史给苏菲讲解了许多有关哲学的思想。与此同时,苏菲也收到了许多关于席德的神秘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艾伯特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存在,他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活在一个少校的心灵中。那位少校名为“艾伯特”,而“席德”是他的女儿。艾伯特写了一本《苏菲的世界》,以此作为席德的十五岁生日礼物。艾伯特说这份礼物会愈来愈大,而且可以用一辈子。

《苏菲的世界》致力于探索生命的起源,历程与世界的奥秘。它将读者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境界,你会去探讨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2】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的一本非常有哲理的哲学小说,让我读后深有感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枯燥,而且非常难以琢磨。但是自从我读了《苏菲的世界》之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

《苏菲的世界》是通过一封封神秘而又引人深思的来信把我深深的吸引,带领我走进哲学的王国,遨游哲学的世界。每一个个深奥的问题,经过深深地思考,去领悟哲学的道理:

一、我是谁?

“我是谁?”这是苏菲收到的第一封神秘的来信,从此引发了她对身边一系列事物的思考甚至对整个世界、宇宙的思考。

虽然很少有人真正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了“我就是我”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名字由“苏菲”变成了“菲苏”,那么你到底是“苏菲”还是“菲苏”呢?有时候我也会想“我到底是谁?又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呢?”书上说:“存在即是合理”,意思是说存在的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就不会存在,因此我便这样合理的存在了吧!

就像我站在鲁迅的故居里,鲁迅先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而我又站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突然之间我感觉人活着是件多么美妙、神奇的事啊!而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神秘啊!

二、要有好奇心

书中来信的神秘人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是啊,我们学习要有好奇心,做事要有好奇心,活着更要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懂得更多的东西,可见有好奇心是一件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许多人小时候就有好奇心,但是长大了之后,想法现实了,也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却丢失了好奇心;此时此刻,我也悲哀的发现我也正渐渐的习惯这个世界,认为有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奇迹,没有悬念,更没有什么魔法,一切都是真理,一切都存在了,一切都是合理的,那边不用再去思考,不用去求知,不用有好奇心。

有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这也是因为每个孩子都还没有丢失最初的好奇心吧!

三、没有至善至恶

大家都认为世界上有善良和邪恶,而那些神话、电影、戏剧、演义都在极力地宣誓“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善良)的”、“正义(善良)必胜”等等,,渐渐地人们也被这些看法所“感染”了,认为好人就是代表正义(善良),坏人就是代表邪恶,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当我看完书中第三章后,我的看法就变了。

我跟着苏菲的步伐,深深地思考,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而这些善恶都是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如果大多数人认为某种事物是好的,那么这种事物就会被推崇为善的代表,反之就会被人们唾弃为恶的代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任何事物无论是至善还是至恶,似乎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我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

……

说实话,哲学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课题,让人不得不去不断地深思,而我就好比一个刚刚步入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就如那布满夜空的星尘,但是,我相信,我总有一天也会成长起来,也会沿着哲学的阶梯,一步步地爬到处,去仔细地审视哲学这个大世界的!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3】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在放学回到家后,发现了一封奇怪的信。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探索一场哲学之旅,苏菲了解了许多哲学家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苏菲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离齐。

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它不仅是一下讲述每个哲学家和那些根本问题,而且是一本最简明的哲学入门书。对很多初学者来说想要了解哲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选择和考虑的。这本书中结合了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它不仅拥有哲学探索和侦探解谜,还有幻想和字宙观,让人更加心胸开阔,从这本书中的内容读起来,确实有一些悬幻,却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尽管有些人感觉这书的内容很深奥!

从这本书读来,我们可以了解每个不同哲学家的性格,兴趣爱好和他们每个人所对应的时代,

所以,对于未曾修过科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休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于他们重新温习。我们应该把哲学当着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4】

寒假里,我凑巧买到了乔斯坦·贾德的著作《苏菲的世界》。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极不寻常的信,世界像个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现。

当苏菲拆开信封看到里面写着“你是谁”的时候,她走进浴室,用手指着镜子里的自己问:“你是谁?”此时我也和苏菲一样疑惑,我是谁?我理所当然就是张亦禾啊,可是张亦禾又是谁?这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我是谁”?一瞬间,我觉得有些可笑,我居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你会觉得这也太不合理了吧!是吗?但没办法,这是事实。

“世界从何而来?”《圣经》说:“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而古人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身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五花八门的说法可真多啊。说实话,我越来越糊涂——世界到底从何而来?有人能真正知道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在苏菲的脑海里。也许,这些问题在人类的脑海中占据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有人可以解决这些疑问,而我们也不会停止思考和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人和机器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吗?机器能自己思考吗?

书里讲述了不少名人的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雅典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与人谈话时会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强迫所遇见的人运用本身的常识解答自己的疑问。这种装傻的方式,使他能够发现别人的弱点,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也照做不误。就因为这样,悲剧来临了——在公园399年,他被指控为“宣扬新的生命,腐化青年人”而定罪,不久苏格拉底服下毒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回到《苏菲的世界》的第一封信,我到底是谁呢?世界像个谜团一样在我眼前展现。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5】

前几天,我读完了一本绘本。它的名字叫做――《苏菲的礼物》。

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蜘蛛,她的名字叫做苏菲。她从小就会织各种东西,并且织得非常精美。大家都想看看苏菲最杰出的作品。苏菲年轻的时候,搬过好几次家,可是,大家都讨厌苏菲。准确的说,大家都讨厌蜘蛛。可苏菲每搬一次家,就想着为住在那的人织点什么东西。苏菲搬了四次家。最终,她把家安在――一个年轻女人的屋里。这个女人很穷,可她快生宝宝了。她对待苏菲十分友好,不仅没驱赶苏菲,还特地帮她做了一个温暖的小窝,这时的苏菲,已经很老很老了,她用余下的精力,为自己织了一条毯子,和八只袜子。几天后,宝宝诞生了,可是,他却没有一条合适的毯子,于是,年轻女人只好用房东太太那条又破又丑的围巾,做了一条和宝宝非常不搭的毛毯。苏菲用尽了她所有的力气,在临死之前,为宝宝做了一条十分精致的毛毯,并且把她的心织进了毯子的一角,最终,这条毯子成为了苏菲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

这个绘本非常简单,但是,我却被里面的主人公――苏菲,所深深的感动了。

苏菲并没有因为别人的驱赶而放弃帮助别人,并且,她懂得感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和精力织下了一条美丽的毯子。

刚开始我还有点奇怪――这条毯子是很精美,可是,苏菲的其他作品也都很优秀啊,为什么偏偏说这条毯子是苏菲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呢?后来,经过我的思考,终于得到了答案――因为这条毯子是苏菲怀着感恩的心织的,毯子里包含着苏菲的爱。使这样的一件死物,富有了灵魂。

这样的作品,的确是最杰出的!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6】

《苏菲的世界》终于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在此,写下自己的感受。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在某天回家发现了一封信,上面没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住址。于是,苏菲在这封信的背后,在一个导师的指导下,解开一个又一个世界谜团。

读后的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书中为了向大家解开世界疑点,触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一样的时期,都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的贡献是什么,他们主要评论的标题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的做了解说。每个标题都点出了该章节的主要内容,或给该书增加了很多疑点。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我受益匪浅。人生只有经历磨难,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必然的。书中的许多疑问我也想过,但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太过于生疏。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解开了哲学的奥秘,了解了哲学家的事迹,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7】

苏菲收到的陌生来信带她走进了一个她几乎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引导她的思维走进了人类更深、更本质的思考。

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不断探索。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书中的一段话令我记忆深刻:世界就像魔术师变出的白兔,人类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处,把所有一切都当作理所当然,而哲学家们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他们不断攀登白兔的毛发,目的是为了看清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义。《苏菲的世界》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苏菲的世界》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8】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1)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断寻找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另一种则是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而康德,两者都是。

康德是个哲学教授,他对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厚的理解。

“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康德认为,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对于理性,康德的理论可以说是很新颖了。

对于因果规律,康德也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他的想法中,因果规律仍属于心灵这部分,他认为,因果律是植根于我们内心的,“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凭借着两种因素——感观知觉和理性。

关于伦理的问题,康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理性”,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这是基本的道德法则,这套法则乃是“无上命令”。意义为: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把他当成达到其中外在目的的一个手段。

康德所说的正是人类的良心,而他所有的观点,都离不开二字:理性。

理性,一种强有力、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人为的东西,一切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的东西,不是本能,而是自身的理性,自身的努力。

虽说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为了道德需要需设上帝以及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康德提出的“无上命令”让我有感而发。良心理性是人类所有的,当为了某种利益时,我们又是否会失去理性,而达成某种利益呢?可以说,康德对于理性的理解及观点,是很有深度的。我想,人性必有理性,理性中若有了目的,那良心可能会消失。有了理性,才会有自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算彻底的自由。

康德指引了一条路,他打破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僵局。书上写道,他的墓碑上有一句话:“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他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有超越良心与理性所存在。康德如一束光,照亮了哲学之路。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2)

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因为它是本有趣的哲学书。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对一定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哲学。她表明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会发现哲学的殿堂,不断去探索、实践。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

最初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苏菲正符合,所以她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跨入哲学的殿堂。

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一下,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对吗?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同时,艾伯特向他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

《苏菲的世界》,即是哲学的殿堂,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理,并了解了欧洲哲学史。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如苏菲踏入哲学的殿堂一样,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3)

窗外,雨淅沥沥,正是读书的意境。我坐在窗前,细细琢磨着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感受着苏菲的神奇经历,品味其中一些深刻的哲理。书中语言幽默,却将深奥的哲理阐述得淋漓尽致。认真品读,只觉收益颇深。

“你是谁?”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苏菲迷惑了,我也不禁哑然失笑。苏菲就是苏菲,我就是我,我就是孔韫秋呀!一页页往下翻阅,跟随着苏菲哲学性的思考,我也渐渐开始思考:那个叫孔韫秋的人又是谁呢?如果我换了一个名字,那么我是否变成另一个人了呢?

就在我为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世界从何而来”?不用说,没有人真正知道。不过我也觉得这个问题的确是应该问的。在我的认识里,世界只不过是太空中一个小小的星球,然而太空又是打哪儿来的呢?我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望着屋外细密的雨雾,在脑海里搜寻着。也许太空是早就存在的,可现存的每一件事物都有个开始吧?因此,太空一定是在某个时刻由另外一个物质造成的。那另一种物质又是什么呢?

望着窗外的雨,心久久沉浸在书中,我琢磨着好奇心、生命的意义等哲学话题,和笛卡尔、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对话,感觉自己和先前的自己好像变得不一样了。以前的我关心的只是吃饭睡觉、考试分数等等,就如同寄生在魔术师帽子里变出来的兔子毛上的小小生物,坠落到了兔毛的最低端,习惯了便无心再往上爬,它自然到不了顶尖,看不见另一片更为广阔的世界。这是何其的悲哀!更悲哀的是,习惯了这一切的我们并未察觉这份悲哀。哲学也就这样远离着我们。

阅读良久,轻轻将书合上,思绪万千。此刻,我坐在书桌前,竟然会时不时地回头看自己的身后,试图搜寻苏菲的身影。苏菲会不会正站在我的身旁,手举扳钳,准备敲我的头,以便显示她的存在?但即使她确实存在,真的从少校的故事中逃脱了出来,我却无论如何看不到她。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静静地站在窗前,琢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一部哲学启蒙书,但并不仅仅是哲学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思考。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4)

这个暑假,老师让读三本书。前两本是统一规定的,而最后一本是我需要在给的几本书中选一本的。在此,我毫不犹豫的拿起了来自挪威的乔斯坦·贾德的作品《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我很久之前就读过了。这个暑假,我重新翻开了这本书,这使我不禁回忆起了故事里许多情节。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名为苏菲的14岁少女在一次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离奇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开始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迷团一样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祈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去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想象的更诡异、更离奇。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书,我也从未思考过哲学是什么。但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像苏菲一样,去思考书中的哲学问题,有的时候我还会因为去思考一个问题而躺在床上久久睡不着觉。

其实从表面来看,这是一本哲学知识的书。但实际上,它也算得上是一本历史书,甚至是一本悬疑小说。看到后面,我越来越觉得后面的这些哲学知识枯燥乏味,但一直支撑我看完的是什么呢?是故事情节。带着这份好奇,我选择读完了它。

书中介绍哲学家时,也同时介绍了许多欧洲古代的历史文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似乎与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书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绍。而席德是谁,席德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人疑虑又将整个书变得有一点悬疑色彩。当我看到狗开口说人话,香蕉皮内写着字,苏菲的哲学老师把她叫成席德时,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这本书最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一段就是苏菲和她的好朋友乔安出去露营,然后偷偷潜入哲学老师的小木屋发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的那件事情。如今我想起那段情节我仍然有些紧张、激动、害怕。

在书的结尾,席德与她的父亲和苏菲与她的老师的位置关系完全颠倒了,原来苏菲对于席德的疑惑变成了席德对于苏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将他们换个角度,故事又会产生新的趣味。

无论是上一次读这本书或是这一次读这本书,我都感觉我已经神魂颠倒。这么快就到了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像别的读书笔记一样发出多么大的感慨,但我先说一句:多思考,多观察,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就会与苏菲一样优秀!

《苏菲的世界》,是精彩的世界!再读一次,也仍然精彩!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5)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是人出生以来就会有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终极哲学问题,也是所有人至今未解答成功的谜团。

十四岁的苏菲不断的接收到一封封不同寻常的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不过,她通过她充沛的知识逃离了“世界”,可是这一切都被席德看在眼里。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是苏菲,她依靠在那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常人无法触及的奥秘,才能与艾伯特逃离“世界”。

这本书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不禁感到惊奇,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感到怀疑,不过更让我吃惊不已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为何拥有如此高的悟性,也许是我们已经忘了当初对这世界的好奇,也或许是我们已经淡忘了世界。这一点从艾伯特身亡就可以看出,因为他对世界报以好奇,对我们的生活感到惊奇,所以他才会去探究,去深入,哲学家的疯狂。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人不过是宇宙的蚂蚁,当我们重新打开对世界好奇之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所以才需要像他们这样的哲学家来帮我们来产生他们那“正确的思想”。这本书会唤醒所有人对内心早已沉封的好奇与关怀。他解释了人生的同物,潜至繁琐小事,深至世界,人心,哲学,使这本书让人更加诱发探索,思考。

人如果未背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快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做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因为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这才是苏菲的世界的真谛,不应该如此吗?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6)

“你认为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这个问题似乎很好回答。毕竟,每天清晨我们睁开双眼,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这个为我们熟知的世界。一草一木,再平常不过了。可自认为熟悉的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苏菲的世界》让我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许多年前,我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地球外还有宇宙。而发现这一切后,我们说这是科学的力量。但实际上,哲学家们早已领先提出并思考过了这个问题,只是他们的回答往往不被那个时代接受而已。那些哲学家们其实就是“兔毛顶端的人”。如果将这个世界看成一只巨大的兔子,我们就是躲在兔毛深处安享现状的人。而努力向上攀爬妄图站在兔毛顶处,去看清世界的,就是哲学家。

每个人生来就是哲学家,他们充满好奇心,周围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未知的。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走在路上,忽然就飘在空中觉得奇怪,也不会觉得1+1=3有什么不对。他们没有成为哲学家,是因为在逐渐认识世界同时也在逐渐丧失好奇心。

所以,我们根本不了解世界。我们自认为的“熟知”不过是在舒适区待久了后潜意识里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说,不是我们熟悉世界,而是世界熟悉我们。

这一切都是《苏菲的世界》里艾伯特教会我和我的朋友苏菲的。他是我们共同的哲学老师。

最聪明的人是谁?艾伯特带着我们回到了古雅典。我们见到了学者苏格拉底并了解了他的一生。神谕说苏格拉底是整个雅典最聪明的人,可苏格拉底自已却认为他一无所知。他这样以为的,也因此成为了哲学家,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并且永不放弃。他是站在兔毛最顶端的人。我们也寻到了最终的答案: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已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生命的意义何在?当你时时刻刻被人监视被人控制而得不到自由时,你或许会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星尘。生命存在于宇宙之中就是点点星尘。他们渺小不起眼,但在短暂的生命之中无刻不在绽放星光。

很奇怪不是吗?每个人其实都长的一模一样,我们都是从一个理型的模子里刻出来的。就像,不论一匹马长成什么模样,你都能做到一眼看出,这是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奇妙,光彩绚丽。

这是苏菲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打开它,你会被不由自主地吸引进去,你会走过不同的时代,希腊、文艺复兴、中世纪,见到不同的人,柏拉图、黑格尔、达尔文。它领着你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脚下是世界,头顶是宇宙,一览无余。你会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已。

就像一个尚在襁袍中的婴儿,第一次看到世界时,内心的感动。

读名著《苏菲的世界》心得感想(篇7)

很不容易读完了。确切地说应该是啃完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歇一段读一段,因为如果一口气读完的话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后果。也会像席德一样好奇,忍不住翻讲义夹的最后几页一样,我也在看的受不了的时候翻了最后一页,没看明白,也庆幸还好没有失掉好奇心。

其实我就是凭着强烈的好奇心啃下去的,对世界,对人生,对本质,对哲学,对故事的好奇心,也算是小孩子的一种天性吧。小孩子。14岁也是小孩子哈,不想长大,长大了就不会有童话。

觉得在这么一段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世界史了解个大概,物理,生物什么的简单的该学的也都学完了,所以对书中涉及的一些貌似不是哲学范畴的知识不会感到迷惑。反而会有一种更清楚的认识,明白了它们和我们存在的意义。

啃到一半,到休姆的时候是最难受的,看不下去。读柏拉图那段的时候刚刚开始享受的一点点幸福感马上就没了,还好到后来的浪漫主义也重拾那种阅读的快感。说实话,到浪漫主义我就顿悟了,原来我是个享乐主义者啊。之后也意识到自己活在美感阶段。也就对自己的好吃懒做混吃等死游手好闲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以及再往后就是这两天看的达尔文的这章提到《浮士德》里的一句话“一世人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须把眼儿闭。”虽说也对前面浮士德的那一段总结有着和苏菲同样赞同欣赏的感受,但基于一个享乐主义者深层的悲观态度,对魔鬼的这句不无认同。也许,每个人心里,潜意识里有太多我们未知的东西,这些可能蕴藏着一个魔鬼,悄悄地,消失在梦中。

而书中说,席德,是个天使。

关于席德佳和苏菲亚之间的那段我还记得,虽然没有苏菲那样好的记忆,包括上面那一段也是重新翻书才打出来(我怎么可能那么清楚地记得魔鬼说的话!),也许是作者反讽的技巧太娴熟了吧。也许这也是我可以尝试的东西。

而这两天的阅读最大的收获与达尔文,马克思,宇宙什么的无关,惊奇地为自己大晚上突如其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找到了答案。就是为什么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在群里发疯说的那些话,那些疯话,包括前天晚上对某孩子发疯的话,原来都是在做自然联想。做自己潜意识的灵媒,貌似有一点成效了啊。虽说总发疯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的确是一种非常特殊奇妙的感觉,淋漓尽致,仿佛就找到了本质。无奈的是灵光总是乍现......

这种特殊奇妙的感觉用语言无法形容,这也是读完整本书的感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因为在读书的时候很自然地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找到了解释就会很兴奋,很惊喜。明白了很多生活中细微之处见真理。原来我们所要的,都可以在哲学中找到答案。很早以前心里就有类似的冲动,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才明白,那是潜意识中哲学的力量。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存在类似的感受,就像当初JEFF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说一定要看啊。事实证明,太值了。哲学家所做的,和教师不同的就是教师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报酬,而哲学家是基于一种类似天赋使命的职责,要给一个答案。我猜这也是作者写书的初衷吧。作为高中哲学教师,致力于人的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JosteinGarrder他老人家就是艾伯特。教年轻的苏菲们在15岁之际一些赋予人生以意义的哲学知识。我们,就是苏菲。这世界,是我们永远要探索下去,每代人都要重新问一遍的未知题。

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Jostein已经用反讽明确地告诉读者们要重新读几遍,然后才会获得更多乐趣。

这是一部哲学史,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束指引方向的光。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食指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没有几页了,就要结束了。就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很奇怪,怅然若失。苏菲和艾伯特最终成功了,逃出了少校的意念,但是,他们之后的生活又该怎样继续?那一场荒谬的花园宴会,唯一理性的哲学演讲,少校给席德讲述宇宙的奥秘,在少校丰富的想象力中不断出现的童话故事主人公,用尽毕生心血写的一部送给女儿作为生日礼物的一本哲学启蒙书。这些,就在苏菲和艾伯特弄断了锁住船的绳子,使席德意识到了空气中他们的存在,和爸爸要一起划船的对话中,结束了。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就好像走一路风光无限的旅行,沿途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甚至不惜停歇,停在半路,却又被好奇和其它神秘力量拽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直到终点才明白旅行的意义,直到结局才意识到那样脆弱,最不愿面对的,最不可避免的,结束。

那轰然的一响,我们也是星尘。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9】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

《苏菲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个世界是真是假,我们无从得知。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的哲学问题令原本不屑一顾的我疑惑。生命是一场梦境吗?或真的只是某个人脑子里无关紧要的一些电磁波?世间万物真的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么?我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还是只是一本书中的人物?这个世界真的是我看到的那样吗?人本质上还真的是人吗?读完这本书的我对这个我早已习惯的世界产生了疑惑。

苏菲在收到神秘信之前,生活循规蹈矩,平平常常,收到神秘信之后,世界像谜团一样在这个14岁的懵懂少女面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想象的更怪异、更离奇……

我觉得真正神秘的是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他一直在教苏菲知识,又可以使古城雅典从废墟中兴起,可以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话,他太神秘了!最后他们到席德的.世界,艾伯特仍几乎无所不知。而“柏克莱”“柏客来”这两个名字贯穿了整本书,隐隐约约的一条暗线,发挥了大作用——最后,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被柏克莱的一个理论推演而来。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令人不知不觉便深陷其中,它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唤醒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第一次读时,那些一大段一大段的哲学知识令我皱眉。但不知不觉中,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到现在,《苏菲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我。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经典的哲学启蒙书,以小说的形式交给我们知识,是一本好书。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可以通过想象,这两个哲学社会问题会成为萦绕全书甚至需要我们自己人生的疑问,因为他们这是对终极的拷问,对本源的发问。

——你是谁?

当14岁的索菲收到这封信时,她一定很开心。但她第二次想的时候,她很困惑。我是谁?她走到镜子前,想象自己不是苏菲,叫莉莉。试着把自己叫到镜子前眨眼,但不起作用。所以在哲学课上,问题就像影子一样,缠着她。最后,她发现事情比她想象的还要奇怪。她,苏菲,是少校为庆祝希德十五岁生日而虚构的人物,少校控制着她的思想和行动。但更讽刺的是,少校,他创造了苏菲的世界,但他是由我们创造的。

这故事就像个无底洞。很神奇,但也让我们思考。我们也是被创造出来,住在另一个生物的脑子里的吗?那我们是什么?单纯的人?还是作家小说里的人物?还是一场梦?我们有自我意识吗?还是有人在控制局面?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运吗?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在哲学史上,成千上万的大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最有洞察力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我思故我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辈子都在问问题,弄清楚我们到底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信光我的立场,有五六百的书,这些图书的图书世界。试想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力作,作者创建一个虚拟地球,数十亿的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你是为您量身定制每个项目的作者,你的生活是有点思维下的情况下,你最终会由笔者主导。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你只要打开门的小运动,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想想你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在科学与哲学上,这都造成社会恐慌。科学上意味着企业所有学生科学发展定律都具有不确定性。哲学上意味着探寻的本源可能影响并不是一种客观方面存在。我们的世界成为了自己一个非常脆弱而不稳定的肥皂泡。而这种精神世界,正是苏菲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苏菲并没有放弃。结束这本书的,她拿起扳手敲了敲Sid的额头,和喜德齐骆驼跟踪的感觉。这真像一个福音!也许我们做什么,它可以带来影响到了另一个世界。

人生是星尘,我们是星尘,世界发展也是星尘。

我们都很美。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3)

《苏菲的世界》记述了众多哲学家。但,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我认为还是马克思。

因为,马克思是首位将哲学与实际的社会学、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思考、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的变化推动,并且将社会的物质、经济、社会条件称为社会基础,将社会的思想、规则、宗教、科学等称为上层构造。

并且,马克思指出了上层构造与社会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基础决定上层构造,上层构造也能影响基础。

马克思的成就还体现在对于阶级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时候,阶层冲突都存在,它只会缓和,不会消失,并且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弊端,提出共产主义构想,影响深远。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这是我读了他的哲学观点后最大的感受。马克思是哲学家中第一个切实关心到无产阶级恶劣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学家一样,埋头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这类过于空泛、对于现实毫无价值的终极问题,而是敏锐地抓住了现有社会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共产主义制度。尽管依然局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顽固等因素,但马克思依旧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是一名开拓者。

同时,他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的一种特质,也是令人敬佩的。马克思主义指出,黑格尔哲学本末倒置。马克思将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归结为物质,是一种典型的唯物主义。黑格尔则将这种力量归结于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义的感觉。马克思将物质放在第一位,说明他对命运的一种不相信,对于人类力量的坚定信念。而这,便是马克思的思想中最为可贵的一种特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4)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那么,《苏菲的世界》,也就是“智慧的世界”。哲学,便是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智慧的学说。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时时萦绕,排解不开。于是我开始追随艾伯特和苏菲的脚步,展开了这场在哲学世界里的游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我思故我在。”这个少女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一面“魔镜”……每件事物都是线索,每件事物也都是新的谜团。

苏菲边走边想,一个个新的哲学天地展现在她的面前。事情的真相,原来竟是如此。果真是“我思故我在。”可是“我思故我在”是真的吗?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它让我感到恐惧。或许作者就是想让我们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吧。

有时候我会想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我认为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没有多少人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在这么大的世界中,我无法去探究和断定这么浩瀚这么伟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终有一天,有人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仔细审视“魔术师”。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5)

如果人类的大脑简单到可以理解,那我们还是会愚笨到无法理解它。

如果浩渺如烟的自然万物,伊始只是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沙石,我们还是会问,沙石又是从何而来。

如果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梦境,面前的你我只不过是一缕云烟,那我们的经历又有何意义,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

如果我们只是一层缥缈的星尘,那我们所走过的昨日,所念念不忘的过去,所震撼的悠悠文明历史又在哪里?我又是谁?

“爸,你说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思考的呢?”

“嗯,大概是神经什么的一些组织在运行吧。”

“神经是怎么工作的呢?”

“……”

我大概有好几天撑着下巴追问爸爸一些连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的问题了,然后在爸爸无言以对的时候又意识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爸,你说我为什么会问这些问题呢?”诸如此类,爸爸都是抽动着脸当作回复,我只好作罢。但我的思想可不会轻易放弃,于是它又不受控制地开始思考了。

的确,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加一的算术,两个指头很明显不够。我想到了很多关于我大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确切地说是由我的大脑提出的。用大脑去思考大脑,这就好比用公理去证明公理一样可笑,可我乐此不疲,不打算擅罢甘休。因为苏菲他们说过:“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会说放弃的。”

没错,即使上帝限制了我们爬上天堂的通道,他也无法限制我们去为揭密所做的种种努力,谁能说不会有另一片天堂呢?

世界从何而来?

是从一颗小小的卵石变成了今天这番模样吗?这不是不可能,可那最初的卵石又是从何而来呢?

是一直都存在而与上帝同在,且永不消亡的吗?那它为什么会存在呢?是一粒粒尘埃的传世奇作吗?那最开始的尘埃又来自哪里呢?

人类本着如无底洞般的求知欲来到世界,然后又借着这本能一次次地解读着养育我们人类数千年的世界。然而世界并未因此敞开怀抱,反而更显得神密、传奇。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代地进步着。世界也就这样一次次展示着它令人神往的传奇。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会放弃的,所以人们依旧在为解读世界而努力着。

的确,人类就是在求知欲的促使下探索着世界,创造着更美的未来。

如果人生只是一场梦境,你面前的一切都将是虚无,无论是父母、朋友,还是你曾认为最美的景物。那既然如此,人生不就和梦一样虚幻、毫无价值了吗?我想旧友曾问的问题: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笑了笑,这个课题对我来讲太大,而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就是那种一抓一大把的平凡的人。旧友叹了口气:“果然,你也答不出来,所以没意义,对吧?”我的笑容忽然就消失了,我想起了小学毕业后那无比灰暗的60天假期。

我不知道当时还稚气未脱的我为何会缩在屋子里思考着关于这种人生意义的大课题,但似乎有某个声音在说:“想清楚这些,你才能摆脱毕业的阴暗,更努力积极地面对未来。”这个声音一直在催促着我思考,后来好像确实有了那么一瞬的顿悟,最后的结论早已记不清了,但我却奇迹般脱离了苦海。

然后我就失去了理智般喊了出来:“每个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上帝把我们创造成了人类是有目的的!”我冷静了下来,“我们都是带着使命的安琪儿,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没错,在一个冬风呼啸的季节,一个放学后空旷的校园里,我在某种奇怪力量的促使下,说出了一段事后感觉无比深奥的话。我自己都不是特别清楚我为什么会说这些,我宁愿想信是上帝借用了我的意识,在向万物诉说着人生。

是的,我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即使它本身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哲学的意义就在于解读人生的意义。即使人生就是一场梦境,做的好梦还是噩梦,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是梦又怎样,那梦就是人生,那就请用你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你的梦。

我是谁?

我是大自然最神奇的造物——人类中的一员。没什么自然造物会比人类更加神奇,但我只是那其中的一员,就好像满头秀发中你认为微不足道的一根。我们的责任却并不微不足道。

回归最根本的生物的责任,我们是满载基因的小船,我们的责任便是传宗接代,但这并不好笑。是的,这的确是我们作为生物最根本的责任。但我们并不和其它生物一样,所以我们的责任并不只是这个。我们所承担着的还有五千多年前的祖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我们背负的便是这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上帝只是上帝,他可能创造了历史,却无法干涉历史,所以这沉甸甸的历史只能由我们来承担,历史的朝向也由我们主宰。为了几十代几万代的人类子孙,我们能做的便是努力撑住风雨,扬帆驶向光明。

如果我们当初未选择蜕变,我们会摆脱那烦人的责任枷锁,但我们就只有是一层毫无意识的缥缈的星尘了。既然选择了,又为何要逃避?又为何不去承担这历史,完成这蜕变?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6)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叫我打开门拿包裹。”索菲关上门打开信封......

苏非用手指着一个镜子里的自己说:“你是谁?”此时苏非和我的脑子里没有想得是一样的:我是谁?不用说,我是庄子婷,可是我们这个叫庄子婷的人来说又是谁?是我。得,又绕回去了:我是谁?我居然可以不知道他们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可笑行为了吗?我甚至导致无法去决定学生自己的长相、父母、家族,我更没有进行选择通过自己是人还是兽的权利,这不是中国太不应该合理发展了吗?但这些问题却是我不得存在不接受的事实。

“世界从何而来?”我不知道。老实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真正知道,对吧?

哲学问题是不可改变的吗?是也不是。关于宇宙这样的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种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数千年,我想不出有谁能够解答这些问题,人类也永远不会停止思考和探索。与此同时,随着人类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机器人会有洞察力吗?人脑是怎么工作的?人和机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些问题是很头疼的燃烧,和我们说可以实时得到解决。要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思维,生活模式的方式,我们生活在作为生活的中心,地球的宇宙一样可笑中心的时代。对我们来说,那一刻自然是最重要的,最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应该尊重未来的同样的尊重。

我们是生活的主角,人类社会则是一个地球的主角。

阅读《苏菲的世界》有感心得体会(精选篇7)

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因为它是本有趣的哲学书。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对一定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哲学。她表明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会发现哲学的殿堂,不断去探索、实践。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

最初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苏菲正符合,所以她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跨入哲学的殿堂。

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一下,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对吗?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同时,艾伯特向他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

《苏菲的世界》,即是哲学的殿堂,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理,并了解了欧洲哲学史。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如苏菲踏入哲学的殿堂一样,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10】

贾德所著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已翻译成64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4500万册,被誉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讲故事的手法,探索与思考人生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

虽然这是一本中小学生推荐必读图书,是一本最简明有趣的哲学入门书,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无法静心去看,去想,无法琢磨其思想内涵,进行定性。总觉得这些探究哲学的人想的东西太多,喜欢深究,喜欢探讨,喜欢反驳。总是在不断思索中走向清晰,解开谜团,了解真相。还真有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几分执着。可事实并不简单,往往是解开一个谜团,又进入另一个谜团。

我的教学生涯就像一个个谜团,我常常在想:我到底为什么而教,为生活,为能力,为孩子?好像都有吧!我又教给孩子们什么了,知识,能力,做人?我不得而知。我对孩子们的影响又怎样,正面的激励还是负面的消极?我希望是美好的。他们与我共处时是欣喜还是厌烦,离别时是不舍还是解脱?我想我的人缘不会很差的。可事实又怎样呢?

前几日,我前脚进办公室,后脚就有“小不点”跟上来,向我汇报刚刚发生的打斗事件:何天浩抢别人的零食,抢不到就拳眼相见,打了三个同学。那三个被打的同学气呼呼地拽着他来见我,我正准备拿出我的杀手锏——教鞭来训斥他,可他一向是个不愿接受批评的孩子,只要责备他,他就瞟白眼,一脸的敌意,一脸的不屑。用这种方法去制服他,恐怕是解决了一时,却解不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恐怕这一打,打的不是错,而是愁,而是恨。像这么骄傲的家伙,只能让他自己承认错误了。

我连忙把他拉到我的身边,问清情况,并给他分析分析打人的严重后果,最后我同意他说出的解决办法——给人道歉。他本以为一声“对不起”可以抹去他那罪恶的举动,嘴角处流露出不经意的一抹笑意,但对面的同学察觉了,当他说完一声道歉,同学并没有马上搭理,趁此,我让他向受伤的同学一个个的道歉,说着说着,他的喉咙渐渐沙哑了,眼眶里泪水也直打转,自那以后,上课总喜欢趴在桌上的他变得特别的精神,这泪水应该是心灵的洗礼吧!

都说小孩是无知的,可事实呢?他们聪颖过人,他们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只不过他们自制力很差罢了。也许我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改变,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们需要我,我需要更多的思索,需要更多的探究······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11】

《苏菲的世界》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哲学书籍。这本书以独具匠心的故事讲述深深地吸引了我,里面所蕴含的哲理给予我极大的的震撼,使我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去认知这个世界。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再从笛卡尔到康德,乃至马克思、弗洛伊德,作者乔斯坦?贾德借艾伯特之口通过哲学伟人向我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从希腊文化到中世纪,再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乃至我们这个时代,乔斯坦?贾德的笔触助我俯瞰人类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跟随哲学家们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领略人生的大智慧……

存在主义,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历代哲学家唇枪舌战,为如何认知与思考这个世界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使人类对世界、对自然、对自我有了更加先进与客观的了解,更让人类随着思想的进步而变得更有智慧、更加理性。

“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周围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这是书中“达尔文”一章中的语句。这形象的言语为我们阐释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苏菲的世界》作出了很好的解答: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应虚度光阴,倘若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做出哪怕极小的贡献,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类历史乃至浩瀚星空间留下一抹属于自己的光辉,这才不虚此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而如果碌碌无为,来去世间未留下什么,那么只会带着空虚的灵魂悄然离去,生命也就毫无意义了。

我认为,我们就是像书中苏菲那样在认知世界上懵懂无知的少年,而艾伯特则是哲学家们的代表。我们正踏着哲学的足迹,在哲学的指引下探索生命的真谛,感知世界的奥秘,挣脱心灵的桎梏,领略人生的大智慧!

正如书中前言所说:《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哲学的启蒙,思想的盛宴;品读《苏菲的世界》,感悟人生的智慧!

看《苏菲世界》有感【篇12】

今日终于读完了苏菲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可以能动地作用于社会。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论者,但又相信社会与自然一体,会生长,是一元论者。有时能体会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确实,人只是广袤的世界里的一粒灰,认识事物有不实之处,如康德所说,戴着有色眼镜,受到种种限制。

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对生活不仅是美感的体验,如祁克果所说,要进入到道德阶段,坚持按正确的去做。但不想进入宗教阶段。诚然,有时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像是宗教。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

幼师资料《看《苏菲世界》有感模板12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苏菲世界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