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1500字模板9篇

01-20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教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案有助于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篇好的教案包括哪些要素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1)

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教”道破了阅读教学的天机。“教”怎样达到“不教”呢?它的关键在“教”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懂得一篇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学生阅读方法。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自能阅读,教师才可能“不教”。

我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根据大纲对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重视学法指导,着力让学生掌握“读懂写景段落的方法”。

一、整体入手感知结构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写景文章,开头简介小兴安岭的位置、大小,然后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其美丽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文章按“总──分──总”的方式成文。我抓住这一结构特点,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设计了几个问题,指导学生整体理解:

1、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小兴安岭在我国什么地方?它是一座山还是连成一片的山?

3、划出全文的中心句。

4、课文中间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这样整体组织阅读,既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又初步渗透了文章的结构方式及划分意义段的方法。

二、指导精读掌握学法

指导学生精读描写小兴安岭“春天”景色的第2自然段,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初读,找出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首先,我让学生划出句序,看看每一句在写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将写同一景物的句子合并,再概括说说写了哪些景物,通过这化大为小的读句法,学生很快弄清第1句写树木,第2句写积雪的小溪,3、4句写小鹿,5、6句写原木。

2、再读,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写这些景物呢?带着这个问题,按上面找出的景物层次,一层一层地细读,抓出特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雪水、小溪是兴安岭的宝贵物产,那随水流淌似舰队前进的木排更是小兴安岭特有的景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小兴安岭春季景色特点──大地解冻,生机勃勃。

3、精读,品味形象优美的词句:

小兴安岭春天“景色”的美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美表现出来的,这种表现,是作者写作技巧的直接展现,更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因此,引导学生品味那些用得精当、巧妙、形象的词句,是理解课文的需要,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需要。

如“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一词既写出了枝条快速生长的样子,又避免了与后文“长出”的重复,显得贴切生动。“小鹿在溪边散步……侧着脑袋欣赏自己”。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鹿的活泼、可爱。原木“像一支舰队在前进”,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原木的气势,展现了春天小兴安岭的盎然生机。教学中,我一方面采用换词、比较分析等方法品味遣词造句的功力,另一方面,借助投影、创造情境,采用各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促进学生联想小兴安岭的自然美,品味作者的语言美。

三、指导自学迁移学法

根据上述“春天”一段的阅读训练,师生共同总结出阅读写景段落的方法:

1、初读,找景物。

2、再读,抓特点。

3、精读,品词句。

运用这一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夏”、“秋”、“冬”三个自然段,其中“夏”可半扶,指导迁移学法,“秋”、“冬”则全放,使学法巩固熟练,从而实现学法的顺利迁移。

阅读写景段落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经过举一反三的训练,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形成了自学能力,也就达到了“教”为“不教”的目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认读词语卡片。

二、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喜欢的语句。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

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

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拓展活动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③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抽出新枝长出嫩叶

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秋落叶飞舞果实累累

冬树上积雪动物过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三、设计理念:

依据课文“总—分—总”的构篇形式,在初步了解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最后的总结段入手,由“一年四季景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逆推至前文的阅读。在细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一年四季景物的特点。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大阅读教学观理念,拟按“自主—合作—精读—拓展”四个学习阶段开展教学。

教学流程

导入:(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向往的情感。)教师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引发思考。

(一)自主学习阶段:

1.课件出示自主学习要求:①读正确;②读通顺;③读中思。

2.自学反馈:通过读课题,知道什么?读课文,知道什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相机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树多景美

分:春夏秋冬

总:大花园巨大宝库

(二)合作学习阶段:

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讨论。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组织议论。(这时不要求学生回答得全面、深刻。)

2.合作成果交流。

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介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景色的段落,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有顺序的描写方法。这篇课文,画面感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

(三)精读学习阶段:

1.抓关键句、关键词精读片段,学习写法。

例: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小兴安岭什么季节的景色?这个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并在书上做上记号。(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抓关键词“抽出”“汇成”“淙淙”“映在”“原木”等细读品味,感知春景美,学习写法。

2.分小组精读,交流、展示(夏、秋、冬季节)。

教材在文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表象,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相互说一说或者画一画自己想象到的景色。

(合作学习与精读学习阶段,视学情可有机融合。)

(四)拓展学习阶段:

1.学有所得:畅谈学习收获。

2.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词语替换练习):①我会说;②我会写。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

2.结合本地(黄山、太平湖等地风景)实际,仿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二、范读课文(听课文朗读)。

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提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说自然段段意。

(1)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2)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3)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4)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5)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6)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名句。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能够找出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下面就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第2-5自然段。

2-5自然段。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请用“―――”画在书上。

(2)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季节描写的景物

2.选读课文,领悟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述,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找出来多读几遍,然后谈一谈为什么喜欢。

(2)班上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句展开想象,谈出看法。学生谈到哪个季节,就相机处理哪个季节。

春天: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春天…..

夏天:出示夏天图片,你觉得夏天美在哪里?

秋天:出示秋天的动画。

冬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冬天的雪景?

四、总结。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同时写了小兴安岭的富有,为人们创造财富。所以课文最后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它们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开发,当然也需要我们的保护。

五、综合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

2.写生字词,读课文。

板书设计:

春:树木小溪小鹿原木

夏:树木雾草地野花

白华栎树松柏

秋:

落叶山葡萄榛子

冬:树上西北风黒熊松鼠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抽新枝春水涨

夏枝叶密野花开花园

秋叶飞舞果子熟宝库

冬树积雪动物躲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

2.一首优美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整体感知

1.交流资料,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

师: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

(1)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花园宝库)

(2)齐读最后一段。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板书:春夏秋冬)

3.提示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去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二、赏读课文,感受美景

1.学习春天,掌握学习方法。

⑴过渡语: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a.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b.划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和词语,并读给同组的同学听。

⑵自由读,同组交流读。

⑶学生汇报好词、好句。(板书:抽出新枝)

⑷(配乐播放课件)指导朗读,感受美景。

⑸想象画面,背诵课文。(配乐)

[6]归纳学习方法。

2.合作学习夏、秋、冬三个季节。

过渡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小组合作学习)

3.品读好词、佳句,感受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景。

学生汇报好词、佳句,老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板书:葱葱茏茏、硕果累累、雪中藏宝)

4.老师当导游引领学生欣赏小兴安岭夏、秋、冬的美景。(配乐播放课件)

5、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第1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在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美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什么景物?(树木)

齐读第1自然段。(板书:绿色海洋)

三、激情总结,拓展欣赏

配乐播放课件,欣赏自然风光图片。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出示课件)小练笔: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

绿色海洋

春抽出新枝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夏葱葱茏茏

秋果实累累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6)

课时目标:

1、抓住季节特点理解课文,体会准确用词;

2、选背春、夏、秋、冬中的一段。

教学过程:

一、抽读1、6自然段。

说说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美丽、富饶)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默读填表:(课后练习2)。

2、标句明意:这句说了什么?

3、品词析句: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抽、汇)

4、概括特点:春天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长嫩叶、春水涨)

5、体会情感:(喜爱)自读、抽读、赛读;

6、归纳学法:

默读填表标句明意品词析句概括特点感情朗诵

三、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分组选学3、4、5自然段,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1)填表情况;(2)读句明意;(3)好词好句;(4)季节特点;(5)感情朗读;(6)质疑问难。

(重点体会夏天一段,导读导背。)

四、总体把握,感情朗读

1、分组朗读,1、6自然段齐读;2、3、4自然段分读。

2、作者按四季变化、抓住季节特点来观察的,谁能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不同特点吗?(略)

3、选背自己喜欢的季节(一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7)

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写的是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说目标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教材重点,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阅读,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记叙和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可创造因素对学生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可设计教学目标4。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掌握景物的特点。

说教学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一、导入,温故求新

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的美丽景色,为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可设计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领略过苹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我们曾游览过首都北京的古老时尚,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这段话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娓娓道出,学生自然会想起前面学过的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的思想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二、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桌互相讨论,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学生找出后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说说“景色诱人”是什么意思。本课比喻句较多,我将抓住这些比喻句,让学生品位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本课作者比喻的精当,弄懂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句中把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理解把小兴安岭比作花园,说明花草树木多,非常美丽;比作宝库说明物产丰富,非常富饶,再沿着“美丽、富饶”这条中心线索,理解课文顺序和作者的思路就容易了。

三、抓住题眼,突出重点

从课题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小兴安岭的美丽,我将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美丽”,找出主要段落,提问: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课文的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丰富”进行了具体介绍,这几段结构、写法相似,教师要采用“教、扶、?”的方法,重点知道学生学习“春、夏”两段,辅导学生自学“秋、冬”两段。

1、教学第二自然段:

学生听教师范读本段,边听边仔细观察“春季图”,然后说说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哪些景物进行了描写,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小兴安岭春季怎样的特点,我要引导学生品位比喻句,使学生理解小兴安岭资源丰富。最后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和背诵课文,也可采用引读法,指导学生读:春天,树_。山上的积雪_。小鹿_。溪里_。一根根原木_。学完本段后,我要进行小结:这段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寻了重点,给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扶学第三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抓住景物什么特点进行描写,这段作者用词准确、语言精练,我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如此较理解“封”、“挡”、“遮”的意思,重点演示理解“密密层层”、“浸”的意思,品位比喻句,思考:这里把、阳光、野花分别比作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读出“夏之美”来。

由于描写“夏季”一段,是四季中景色最美的一部分,我还将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闭眼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想象画而,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比较,说说想象的和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最后让学生仿照教师小结“春季”段的句式,自己小结本段段意。

3、总结学习方法,自学四、五自然段:

自学四、五自然段前,我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用投影机打出学习方法:先找哪些景物,再看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具体描写的,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学方法,分小组自学,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视指导点拨,对学习的效果要及时反馈检查,可利用练习题的形式完成。

⑴四、五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填表:

季节描写的景物春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夏天树木、晨雾、阳光、野花秋天冬天

⑵四、五自然段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描写的?填空:

()的松柏()的山葡萄

()的棒子()的蘑菇和木耳

()的人参()的积雪

⑶分别概括四、五自然段意:

补充句子:第四自然段作者抓住秋季的特点,选取了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秋天_的景象;第五自然段作者抓住冬季的特点,选取了_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象。

四、设疑引入,以读代讲

学习完重点段后,让学生思考:课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时都写到了哪种景物?(树木),为什么?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时我将让学生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先让学生自由读段,要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读出重音,以读代讲,然后让学生说说读出了什么?从哪儿读出的?最后再让学生概括本段主要讲了什么?

说效果

通过看图,体会句子的含义,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在课堂上,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感知—品位—想象—自学”四步学文,由浅入深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学生了斤毫亿了文章的内容之后,安排了一项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的训练:“闭上眼听老师读,想象一下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这样就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的趣味性。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8)

教材简析:

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篇略读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这幅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3.将阅读和欣赏结合起来,了解课文描写画面上的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题读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这可不是一般的画,这是一幅——学生接(名扬中外的画。哎?名扬中外是怎样的呢?

交流理解:

(名扬中外,指名声很大。名扬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

是啊,“中”指的是哪些人知道?外呢?是啊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知道,如此大名声就叫——名扬中外

2、和它意思差不多的词有些什么呢?(名扬天下、闻名天下、闻名四海、中外闻名~~)

3、读题齐读

小朋友们真是会积累,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吧。(听你们读的题目,我感觉到这幅画名声只传到不远的地方,再读。)

二、初读感知

这么大名声的画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老师有两个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想一想,你了解了关于这幅画的那些信息?把关键信息用横线画出

三、检查交流

文中带拼音的几个生字,你会念了吗?我请小老师来读读看

1、字词检查

A.、出示:船工道士摊贩官吏

指名读,其余人跟读。

你知道为什么这些词放在一起吗?

(这些词都表示的是不同的行业。)

是啊,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一些行业,你还知道哪些行业呢?

(医生、农民、生意人、车夫……)

把这么多的行业概括起来,可以用哪个词?

(各行各业、三百六十行)

点击出示:是啊,三百六十行就是社会上各种行业的总称,来一起再来读读。

B、点击出示:作坊溜达一乘轿子

又有一组词来考大家了,哪个小老师想来试试。指名带读。

这几个词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多音字)

齐读多音字

“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工具一般比较简陋。

“溜达”:指导轻声。

“一乘轿子”:指导理解意思,一乘表示数量词,形容马、兵车、轿子。我们来看看轿子是怎么样的(出示轿子的图片)

2、交流(预设):

咱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词语难不倒大家,那么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呢?

a.我知道了画上的人很多。

哦,你可真会发现,能用一个词来说人多吗?

人山人海(师板书)

b.还有什么了解?

我知道了画的作者是张择端。

哦,你知道了画的(作者)再次大声告诉大家作者是谁?

(生大声地读)张择端

c.我了解到这幅画叫《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你了解到了这幅画的(名称)和(内容)请再次自豪地告诉大家。

d.我了解到这幅画已经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你了解了(年代)。

e.我知道画有528厘米,宽有24.8厘米,就是画的(大小)

(老师边比划)大家看,从黑板的这头到那边的墙壁,大概就是5米多;让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宽度(用长尺比划)总体来说,它是一卷长长的画。

f.我了解到这幅画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是的,这让我们知道了它的(保存地)。

g.我还知道这幅画描写的街市很热闹。

是啊,课文描写了画里热闹的街市。(板书:街市热闹)

h.读了课文,我知道画里桥北头的情景很生动。

哦,你可真厉害,桥北头传神的情景也看到了。(板书:情景传神)

i.课文的最后一节,你又能了解些什么?

这幅画很有价值,能让现代人看到800年前的情景。难怪历史学家们说:“《清明上河图》,是一部反映北宋生活的百科全书。”这就是这幅画的历史价值。板书(历史价值)

3、分析文章结构

教师引述:

1、出示第一自然段,一个小小的段落,告诉我们这么多内容,它告诉了我们画的作者、名称、大小、内容、年代和保存地。

我们一起来大声得读一读这小节,齐读。

2、是啊,作者先简单介绍了画的(概况)(板书),接着具体描绘了画面的内容,它先介绍画中——(生接:人山人海)再介绍——(街市热闹),还介绍了桥北头——(情景传神);课文结尾,作者还介绍了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四、图文结合,感悟“名扬中外”的理由

(一)、小朋友真是不得了,读了一遍课文,大家就迅速掌握了课文的大概内容。想看看这幅画吗?

播放:清明上河图全图。教师边做讲解。

欣赏了这幅画,你想说些什么?

(这真是一幅举世无双的画。这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

(二)、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名扬中外呢?边看插图,边默读2、3、4小节,思考:课文写了画上的哪些内容?图画名扬中外的原因是什么?

A、第二小节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自读,交流。

(我仿佛看到了道士,有很长的胡须。我仿佛看到了生意人在做买卖,看到了医生,撑船的船工……)

2、指名读、哦,你看到了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人,就请你来读读你那么有感受的句子。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可见那时人丁兴旺,国太民安。

3、合作读。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不过我想和大家合作读。我来读一类,你们也来读一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师生合作读,互换后再读。

4、聚焦省略号的用意。

哦,作者描写了几种不同行业的人?(8种)是不是画上就只有8种人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从省略号看出来,各行各业的人很多。

我从画上有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看出不但人多,而且行业也不同。)

5、合作读、读出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真会读书,这些细节都写出了各行业的人多。老师来读这段开头和结尾的部分,你们来读中间的句子,我们合作来读一读。

哎?我们读的句子都表示人多,我读的句子和你们读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

(老师读的叫总的写,我们读的叫具体写。我们读的是具体写,老师读的是概括写。)

你们真有一双慧眼,不但发现了本段中的冒号,连总分总写法都读懂了。让我们合作着再来体会总分总的写法。这回,你们读总起和总结的,老师来读分述部分。

师生合作朗读。

6、小结

大家读得真好,各行各业的五百多人竟然画在一张长528厘米宽24.8厘米的纸上,画家真是了不起,这样的画的确算得上——(名扬中外)

B、学习第三节

1、热闹的街市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街市很热闹,因为人们来来往往,每个人神态都不一样。)

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交流

(边动作,边说)我看见了挑担的农民,推车的人,使劲在推。

我看见了骑着马的人,在悠闲溜达的人,赶毛驴的人。反正各种人都有。有的悠闲,有的劳苦,可见当时的人们贫富悬殊。

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人们不同的动作——“形态各异”

2、指名朗读

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相应的悠闲、辛苦之感)

齐读、做动作。请大家配上动作来读读

3、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街上的楼多,有店铺、作坊、酒楼、茶馆等等。可见当时的经济非常发达。

4、指名读、把你的感受带给大家。

5、聚焦人物的精细,朗读。

(我看到了每个人物只有一寸,有的只有黄豆那么大,却清清楚楚,这太难了。)

让我们来比划比划,(比划一寸大小、一寸等于3又1/3厘米,黄豆大小)看着大家的表情是那样的吃惊,其实老师也和大家一样。来谁愿意把这幅画带给你的吃惊展现出来。

朗读指导,带着这份惊讶之情,突出“甚至”、“清清楚楚”

6、小结

如此繁多的建筑,如此众多的人物,而且神态各异,如此细微却又刻画如此精细,这幅画的确是——(名扬中外)

C、学习第四节

1、这幅画不但描绘了人物和建筑,还记录了发生在八百多年前的生动情景。写了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

(我仿佛看见了轿子和马即将相撞的情景。

我好像看见驴子受惊的情景。

我看见了人赶驴时生动的场景。

2、朗读指导。

让我们也到八百年前,一起看看这精彩的一幕。看看你们的朗读能不能把我们带到八百年前。可以加上动作,也可以同伴合作,开始吧!

生自由练习(有的边读边表演动作)

指名朗读(把情况再读得紧急危险点,一定会把我们带到八百年前的)

生再次练读

3、总结

画得那么生动、精彩。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夸的——传神。简直神了,怪不得这幅画会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这么生动的场面在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中还有许多,作者就是选取了这个他觉得最有意思的场景具体生动描写,这个写作方法是小朋友值得学习的。

4、拓展练习,观察画面中的其他情景,说话训练

我们再来观察下画中桥北头的画面,这说说你还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五、总结全文

我们应该感谢一个人,是他记录了这一切,这个人就叫——(张择端);我们应该感谢这幅画,它让我们看到了北宋繁华的景象,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的生活。画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具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是我国灿烂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你们想知道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吗?那么,课后请同学们也去搜集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作业:1、回去看看《探索发现清明上河图》

2、仔细欣赏《清明上河图》,瞧一瞧,你还发现了哪些藏在画里的小故事?说一说,写一写吧!

3、搜集中国的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概况

各行各业的人整体

热闹的街市

桥北头局部

历史价值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篇9)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1小节。

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

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

五、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最新]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教案1500字模板9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美丽小兴安岭教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