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上小学了大班教案(汇总10篇)

01-26

教学信息量大,美感强,视觉刺激强是每个优秀教案的前提,身为教师,认真撰写教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教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我们为你整理的上小学了大班教案,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1】

实录一:

在大班的最后阶段,我们开展了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为的是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在一次老师组织的集体谈话课上,讨论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时,浩浩举起小手强烈要求回答,他说:我听我妈妈说的,小学生作业不完成,上课不认真要被老师罚站的。话音刚落,其他幼儿也发表了同感,似乎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似的。

实录二:

在区角欢乐小学的游戏中,一次老师以角色身份进入询问上课情况,发现睿睿很自觉地站在一边靠墙处,就问小老师怎么回事,小老师理直气壮地回答道:睿睿今天让他写字不好好写,所以请他罚站。而睿睿似乎也显的心甘情愿。

思考:

孩子们在上小学主题中时不时所表现出的消极的游戏情节出乎老师当初预设的学习目的,给自己带来了困惑,大班的孩子们已渐渐懂得从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也不会仅仅满足于老师所说的关于小学的事,而似乎他们有自己对于入小学所关心的话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不能回避,其次可以与一些家长作沟通,引导家长尽量传递积极的信息给孩子们,以有利于孩子们顺利入学,不致于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者,通过实地的参观小学,开展采访小学里的小学生和老师等学习活动,消除孩子们已有的错误认识,以更积极地心态入学。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他们面对着一次身心的转折,孩子们对进入小学学习有疑虑、有期望、更有担心,这就让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社区有着直接的参观资源,幼儿园旁边就是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社区资源,带领孩子们去走近小学,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一、通过带领幼儿参观“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初步认识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三、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和实验活动,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

活动准备:

一、联系好幼儿园旁边的“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请小学配合做好相应准备(准备一节语文或数学课,一个科学小实验)。

二、组织谈话,了解幼儿对小学的哪些问题感兴趣。

活动过程:

一、提出参观要求

(一)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幼儿园旁边的“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小学看一看、想一想和问一问。

(二)提出参观注意事项。如:有礼貌、有秩序、保持安静等。

二、进入小学参观

(一)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二)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图书室、音乐厅、大礼堂、厕所灯。边看边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三)旁听一年级的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四)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小试验,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

三、回到幼儿园

(一)与小学里的老师、哥哥姐姐们告别,安全回到幼儿园。

(二)回教室后组织谈话活动:参观小学有感。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3】

一,背景分析:

随着六一节的来临,孩子们离开幼儿园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许多的家长在为孩子入学做着各种准备。受到家长的影响,孩子之间的谈话也会围绕着这一点。有些话题是围绕着将来要进什么小学:有六师附小、有洋泾试验学校、还有罗山小学等等;有些话题是围绕学习用品的准备:我的书包买好了,是粉红色的、我的铅笔盒子是椭圆形的、还有些话题是关于上学之后究竟要带什么,这个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可以带的.不能带的..大家七嘴八舌,究竟可不可以带呢?上小学究竟要带写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走进小学。

每一个孩子都要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也将成为他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班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在自然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走进小学》是幼儿人生必经之路,也是他们应积累的生活经验,况且班中有部分孩子的哥哥姐姐已经是小学生了。他们有了相关的经验,因此,我们开展这样一个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使幼儿自然的于小学教育有所衔接,激发他们入学的情感体验。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对新的生活充满向往和好奇,并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入学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2,知道幼儿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了解小学生所必须准备的各种用品,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

3,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以及对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并用各种形式表达。

三,主题活动内容、要求和方法

活动

内容活动要求活动方法特别的参观初步认识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心里准备。

1,与洋泾试验学校进行联系,请小学配合做好相应准备。

2,集体活动一样不一样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能大胆表述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收集有关小学生活的图片。

2,集体讨论

3,总结离园

话别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小朋友等感激之情。

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1,事先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

2,小组活动。

3,送感谢友谊互联网对毕业离园后与同伴保持交往充满渴望。

知道与同伴保持联系的常用方法,并互留联系用的信息资料。

1,事先学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地址,电话号码等。

2,集体活动。

3.相互赠送亲亲密密全家福。

1,用绘画的方式,夸张的表现自己或他人的外部特征。

2,体验和大家在一起的亲密感,增加集体归属感。1,美好的会议

2,绘画所用的工具

3,集体活动毕业诗感受诗歌中对幼儿园、对老师、同伴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把记忆最深刻的人或事编入诗歌中,并能有感情的朗诵。1,准备一只挂钟

2,倾听毕业诗

3,忘不了

4,说句悄悄话。毕业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1,有感情的朗诵毕业诗

2,学习歌曲

3,分段跟唱

4,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毕业

典礼参与筹备和组织毕业典礼的活动,增加小主人意识。

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以及与老师,同伴之间的情谊,并用各种形式表达。1,师幼,家长共同布置会场

2,园长,幼儿,家长代表发言,并请家长代表向幼儿园赠送锦旗

3,幼儿用各种形式表演

四,主题活动评价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教师能按照幼儿的兴趣调整环境和提供的材料,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不断探索,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一)评价要素

1,幼儿对了解小学生活的探索兴趣

1)参观了小学,知道一些小学生活;

2)能区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

3)学会运用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并能说服他人;

4)学会按照各类用品的不同功用进行简单额分类。

2,能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

1)运用歌曲、诗歌、舞蹈等形式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2)学习使用科技产品对自己所留恋的人和事进行留影;

3)运用绘画、小制作等方法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情感;

4)能较好的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事先预定的目标。

(二)评价方法

1,激励评价观察幼儿的活动,适时地给予幼儿一些鼓励,肯定幼儿的发现,推动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2,图片、资料、作品展。幼儿收集并制作的各种作品,使幼儿获得成功得体验,增加自信心。

3,文艺会演。在毕业典礼上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情谊。

五,附录: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一: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二:入学用品

目标:1,通过讨论知道学生需要准备的各种用品及其名称。

2,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游戏用品等等。

相应汉字卡

在桌面上划分相应的格子,预备划分条

过程:一、选择入学用品。

小朋友们马上要上学了,爸爸妈妈早早的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用品。现在请你们来挑选一下,哪些用品是你上学后必须准备的?

1,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挑选,并把它们放在桌上。

(提醒幼儿爱护用品,能轻拿轻放。)

2,请小组代表发言:哪些用品是上学需要的,为什么?

(请幼儿大胆的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3,幼儿把剩余用品放在桌子底下

二,学习各种用品的归类,并给予恰当的名称。

1,上学要准备这么多用品,请你们根据它们的相同之处,来分分类。

2,每组幼儿合作对不同的用品进行分类。

3,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

4,铅笔、橡皮等都是什么时候使用?(学习时),

所以我们称它为学习用品,那么,其它用品什么时候用?称为什么用品呢?

5,幼儿讨论,并给予其它用品恰当的名称。

三,活动延伸

1,这么多的用品如何放进书包?

2,大家都想说,那么我们下一次再来讨论。

活动三:离园话别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幼儿园、对老师、对小朋友等感激之情。

2,懂得身边的人曾为自己的成长默默奉献,应该把他们铭记在心。

活动准备:数码照相机、录音磁带、各种彩色纸,纸盒、本子、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上次活动我们已经讨论出各种感谢幼儿园、感谢老师、阿姨、小朋友的方法,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所需要的材料,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去做一做、说一说

二,幼儿操作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给予适时帮助。

三,请各组代表介绍你们的方法。

四,送感谢

鼓励幼儿能运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学校生上课的基本程序及应遵守的纪律。

2.尝试书写数字和自己的姓名。

3.理解儿歌内容,并有表情地朗诵。

活动准备:

1.幼儿参观过小学,对小学有初步的感知。

2.将活动室的桌椅按小学的样子摆放。

3.幼儿自备书包与学具。

4.准备小闹钟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谈话,帮助幼儿回已参观小学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对小学的回忆。

(1)我们参观了什么小学?

(2)小学生在什么时间做操?做操时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3)小学生怎知道上课的时间到了呢?

(4)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5)下课了小学生做些什么?

(6)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小学生?

3.模拟小学生上课。

(1)引导幼儿模拟小学生上课时摆放课本和文具的方式。

(2)教师先示范当小学老师组织幼儿上课,再让幼儿轮流当小老师,其他人当小学生,模拟小学生上课铃响进教室,坐好,起立,问老师好……

(3)启发幼儿议一议,谁最像小学生。

(4)指导幼儿用小学练习本尝试写自己的姓名。

4.学习儿歌《上课铃》。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6】

1、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积极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想法。

3、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幼儿用书《我当小学生》。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观看小学生上课的过程,自由表达自己对小学生上课的印象。

(1)师:你们观察了小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看见了他们的哪些好行为?有什么感想?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1)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哪些行为是上课时的好行为,请将五角星涂上颜色。

(2)幼儿看幼儿用书,分辨上课时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给相应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3)教师小结:专心听讲、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都是好的行为。

3、模仿游戏我当小学生。

(1)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学生上课时的具体情境。

(2)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案.出自:.教案网)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课前准备、游戏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正确的言行。

4、教师和幼儿讨论、总结。

(1)师:你认为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哪些活动很重要?为什么?

(2)师:你们还想学习小学生进行哪些活动?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当小学生很光荣,从现在开始应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

效果检查: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上课时应该做什麽事情能踊跃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小学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萌发上学的愿望。

2.能大胆访问小学老师和小学生,并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活动准备

1.先与拟参观的小学联系,请小学做好相应准备。

2.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有初步印象。

3.事先请家长帮助把幼儿提出的有关小学的问题记录下来,夹在“问题树”上。

4.幼儿自备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和笔。

5.有条件的壳携带数码相机或录像机。

活动过程

1.参观前的准备:

(1)观看教师教学资源《走进小学》,对小学形成初步印象。

(2)向幼儿介绍要参观的小学名称及具体地点。

(3)引导幼儿观察“问题树”,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引发幼儿有目的的参观小学。

(4)提出参观的注意事项。请幼儿参观时,注意观察,寻找问题的答案。提示幼儿注意安静参观,小声讲话,以免影响哥哥姐姐上课;同时注意安全。

2.参观学校。

(1)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小学升旗仪式与幼儿园的不同。

(2)学校老师以欢迎的语气带领幼儿分别参观学校的整体环境,如教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大队部、操场、厕所、饮水处等,了解他们的功能,并比较和幼儿园的不同。

如生活方面:男女厕所在哪里?怎样区别?

学习方面:教室里的桌椅怎样摆放?讲台有什么作用?

娱乐方面:操场上有什么?可以干什么?

教师提醒幼儿回忆自己的问题,鼓励幼儿向小学老师提问。

(3)幼儿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感受学习的氛围。如“小学生的课桌上摆什么东西?小学生上课怎样回答问题?”。

(4)课后观察小学生课间10分钟,提醒幼儿记清楚课间哥哥姐姐都做了那些事。

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请小学生带幼儿活动。幼儿可向他们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请小学生回答。

3.回园组织幼儿谈话。

(1)请幼儿结合自己小本子的记录,自由发言,说一说对学校的印象。

(2)按参观顺序回忆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地方。有条件的可引导幼儿观看参观小学时的照片或录像。

(3)引导幼儿回忆“好担心”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担心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解决了吗?还有哪些担心的问题?引导幼儿一起想办法解决。

(4)小任务:请幼儿把已解决的问题答案,还想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向家长或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搜集的关于学校的资料等画下来,夹在“问题树”上,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学习资源6第4至5页,说说小学与幼儿园不同的地方。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8】

活动意图:

孩子马上要升小学了,对小学充满了向往和好奇,我们有必要更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因此开展了《我要做小学生了》这一综合活动,活动前我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小学,引起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还可以借助幼儿的这种愿望和期盼进一步对其进行各种习惯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教案来.自:教案网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了解小学生的活动时间安排.

2正确认识整点,半点,培养初步的时间概念.

3尝试自己设计一天的活动安排,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

材料与环境创设;

幼儿每人一只钟,示范用的时间,汉字卡片四幅图片,铅笔,幼儿设计的纸张.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拨时间,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难点:尝试自己合理的设计一天的活动安排.

设计思路:

本次我们的主题是上小学了,通过活动他们知道自己即将毕业,马上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因此他们很向往小学生的生活随之也更关心小学生起床,上学.做操.上课等与时间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让幼儿在入学前有一定的时间概念,学会较有规律地生活,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于是,我们结合幼儿认识时钟的整点,半点,设计了次活动,使幼小衔接的生理.心理准备落到实处.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认认拨拨

1小朋友,再过几个星期你们就要毕业了,马上要做小学生了,我知道你们心理非常高兴是吗?前几天,我们已经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那请你们说说小学生的生活与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自由发表)

师小结:原来小学生的生活与我们小朋友的幼儿园的生活有点不一样,特别是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你们知道他们是几点起床的呢?(6:00)

2师出示时间牌和汉字,并请

[1][2]下一页

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一拨

提问:6:00钟是怎么拨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

教师小结:时针指在6,分针指在12,6:00整,我们叫它整点,是啊,6点钟小学生就要起床了.

3师出示起床的图片.(简单讨论如果起床晚了会怎么样呢?)

4出示图片(二)

提问:这副图片上的小朋友去干什么呢?(上学)

几点上学呢?

出示时间牌并请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一拨,告诉大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5出示7:30

提问:这是几点时候小学生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和汉字)

请幼儿上来拨一拨,并说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师小结:7:30时时针指在7和8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面,6正好时12的一半,因此也叫半点.

请每个小朋友在钟上拨一拨

6出示汉字上课,请幼儿拨钟,看看你们拨的时间和老师出示的时间一样吗?

7师小结:

刚才我们和小闹钟做了游戏,你们在拨钟时发现了哪个小秘密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二设计暑假生活时间安排表.

请幼儿设计一张暑期的生活时间表.

要求:要安排合理,一天的安排中要有休息,吃饭,运动,学习,的时间.

三交流设计的时间安排表

1幼儿交流时间安排表

2评评谁设计的最合理又好看.

上小学了大班教案【篇10】

主题说明:

再过半年,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第一次转折,时间已经很“近”了。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有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孩子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我们希望不仅在这一主题中,而且在整个学期中都把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始终。

三、环境布置:

1.墙面创设“问题树”,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小学的问题。

2.提供小闹钟,引导幼儿认识时钟,墙面上根据不同的时段配有不同的图片。如:7:00钟配有起床的图片,8:00钟配有上幼儿园的图片等。

3.墙面创设“我眼中的小学”:幼儿将自己对小学的印象画出来。

4.活动室可创设一个“向往角”。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小学校园,唤起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如:结构材料、大小纸盒及辅助材料等。

四、家园配合:

1.家长可有意识地布置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每天坚持去牛奶、报纸、到商店购买小商品,发筷子,拿拖鞋,洗澡前准备自己的物品等),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2.告知家长为孩子入学准备所需培养的习惯,以便配合教育(详见《给家长的信》)

3.双休日督促孩子试着按作息表有规律地生活。

4.家长与孩子合作,用挂历纸做两至三根纸棒。

活动反思

与建议

这一主题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小朋友通过这一主题的实施,从心理和身理上对升入小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对孩子与家长比较注重的是三方面的引导:

首先是适时适宜的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孩子们向往上小学又有所担忧成了孩子普遍的心态。“小学里怎么上厕所”“有没有点心吃?”“上小学,要去很早吗?”“迟到了,会把我们关在门外吗”等等一系列的担心的问题时刻的影响着他们。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我们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如何应对变化的“策略”更为重要。在《好担心》这一活动开展中,我们通过环境的创设、帮助孩子归纳、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幼儿没有经验的,如:小学生怎样上课?怎样做作业?有哪些可课?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引导在参观小学的时候注意观察、寻求答案。

其次,我们更注重的是实践活动的操作。如:1.我们让小朋友每天坚持背书包上幼儿园,书包里放一些学习用品,学习自己整理书包,并能保持书包的干净整洁。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习惯特别好,每天能按时来园,书包干净整洁。但也有部分孩子书包总是丢三落四,里面俨然成为了垃圾桶。同时也出现了不良现象(对同伴的学习文具好奇、羡慕,因此就占为己有)。2.情景模仿小练习----我准备做小学生:上课、下课增加互相问好的环节;上课位置的适当调整;增加一些书写、早期阅读的练习时间;改变举手姿势。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有了较初浅的经验练习。3.规则意识的制订,让小朋友时刻以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的常规有了质的飞跃。

第三,我们也十分注重家园同步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去。如:让孩子与附近熟悉的小学生进行交流;调整合理安排幼儿在家、入园的作息时间、增加阅读、书写、绘画等安静的游戏;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告知家长近阶段的培养目标、同步教育。如:1.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适应即将面临的变化。2.克服动作拖拉、没条理的不良习惯,养成动作敏捷、有条不紊的习惯。3.克服丢三落四、缺乏责任心和坚持性的特点,养成做事有恒心、有耐心的习惯。

相信通过这一主题的实施,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渡过过渡期,健康快乐地开始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荐]上小学了大班教案(汇总10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大班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