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子的名言73条

01-2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名人名言都不陌生吧,名人格言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层次,有哪些一定要收藏的名人格言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老子的名言》, 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老子的名言(篇1)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11、慎始如终,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

12、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5、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关于老子的名言(篇2)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2、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合,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3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修之人,守真朴之道,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持一守中而能有所悟) ----《道德经》

3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3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3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关于老子的名言(篇3)

37、好买深,君子胜德,像个傻子。

38、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9、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1、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4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46、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

47、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5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道德经》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5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老子的名言(篇4)

5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8、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0、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61、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6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4、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6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本有生灭,这是周行不始的规律)(而修道之法在虚静,虚心止静可以观万物象)

69、“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即挫掉锐气,超脱纠纷,含敛光耀,混同尘俗。昏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个性、菱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消解。

7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7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7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