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电影观后感1000字通用

02-09

一篇作文的诞生,需要耗费我们许多精力。保存作文相当于对回忆的珍藏,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打开思路,你是不是正在为写不出文章而苦恼?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雷锋电影观后感1000字通用”,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雷锋电影观后感 篇1

雷锋的事迹听说过,但是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今天,看完了《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

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通过此次观看,才深深的体会到雷锋精神是怎样感动每一位观众的,一幕幕的感人事迹频繁的打动着我们的心,情不自禁间热泪已划过脸颊。

我还深深的记者雷锋的那几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感人诗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弓长岭区生活和工作点燃了雷锋精神的星星之火,就是在这里,雷锋写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缺点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等20篇我们耳熟能详的光辉日记。

同时,影片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高大的雷锋,一个生动亲切的邻家大哥哥。

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

除此之外,19岁的雷锋也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青春恋情。

他和小易之间,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甚至没有一句表白,唯一拥有的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默关心和互相支持。

离开鞍钢总厂的时候,雷锋送给小易一本日记本,寄以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互勉;为了保护用于建造厂房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雷锋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水泥上,事后小易主动为他把被子烤干、缝好;而小易在明知道如果雷锋参军入伍,心爱的“雷锋哥哥”就有可能离开自己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她还是坚定地支持雷锋,展现了真爱的无私。

入伍欢送会上,小易深情脉脉地为心爱的人戴上大红花,不舍地站在雷锋身旁。

此时,她多想像旁边那对恋人一样,和雷锋离得近一点,靠得紧一点,悄悄地牵一下对方的手。

()但是,小易的手满怀期待地动了几动,终于没有得到回应,只能失望地缩回。

懵懂的雷锋,此时正沉浸在欢欣鼓舞的兴奋中。

雷锋精神同样是常读常新的。

梦想,主见和坚持,征兵消息传来,这个一直怀揣军人梦想的少年推土机手便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参军,甚至在工厂领导不支持、身体条件不符合、部队不愿接收等诸多阻力面前,他也不曾丝毫动摇过。

为了梦想成真,他用尽办法,软磨硬泡,终于打动各方,实现夙愿。

由此,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意味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更意味着主动的寻找、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追求。

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扳着指头算算,雷锋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多年了,可雷锋精神却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做为教师,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们青年教师更要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怕困难、攻坚克难,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雷锋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电影观后感 篇2

雷锋1959年8月来到坐落在这里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工作,1960年1月从这里参军入伍,虽然只在此生活了短短的142天,但雷锋精神却在这里发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雷锋20篇光辉日记就是在弓长岭生活、工作时留下的。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一个社会,永远都需要有推动精神进步的主流,而雷锋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学习雷锋,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更要注重行动。我们要把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把雷锋当做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坚持不懈,带动周围的人,最终把雷锋精神作为全社会学习的精神和道德标尺,把雷锋精神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导向,作为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财富。

我们要用心去发现身边的雷锋,用我们的行动来证明我们就是雷锋!时代在变,虽然我们不可能回到雷锋的那个年代,也不可能完全效仿雷锋,但只要我们对共产党的追求不变,雷锋精神就会永存。因此,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变化,在新时期,应继续加大雷锋精神的宣传,并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内涵,让雷锋精神具有新时代的美德注解。

雷锋所做其实也都是身边的小事,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正是因为雷锋所做的事人皆可为,人皆需要。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和社会都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关心和帮助别人。同时,要不断发掘身边的活雷锋典型,通过典型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让雷锋精神永远充满活力。

雷锋电影观后感 篇3

看了影片《雷锋》之后

晚上,我边写日记边回想昨天看的爱国主义教育片《雷锋》。雷锋同志小时候是个苦孩子,他参军时,身上还带着被地主婆用柴刀砍伤的疤痕。雷锋同志在部队当汽车兵,他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特别负责任,保养汽车从不因开车疲劳而马虎,不管出车多累,收车时,雷锋同志都要检修汽车,冲洗尘土,再小心翼翼把车开回车库,以备第二天接受新任务。

我是班干部,一般说,对老师交给的工作能认真完成,但有时却马虎不负责任。比如,有一个时期,老师把班上锁门的任务交给我我每天放学等值日组扫除完才能锁门回家。有一天,我从操场踢足球回来,看教室门敞开着,以为值日组的同学扫完地后全走了,没认真检查锁上门回家了。直到晚上,班里的王洛在他爸爸陪同下敲开我家的门,我才知道下午锁教室时把王洛的书包锁在教室里,害得他一下午没法做作业。又有一次,晚上,我看球赛,第二天早上睡过了头,等我赶到学校,同学们已在教室外等侯半天了,为此,学校扣了我们班早读纪律分,同学们直埋怨我,老师也让我总结教训。对比雷锋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相差太远了雷锋同志为什么能把工作做好呢?雷锋同志在日记中有一段话,那就是要做一颗螺丝钉,做一块铺路石,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我,却认为尽白干活,别的同学回家了,我还得关窗锁门,别的同学晚来了点没关系,我早上却得比别人早起半个小时,什么事也干不了,光惦着开门一天这样还行,天天晚锁门,早开门真紧,我心里不耐烦,所以才出现两次不愉快的事。说白了,还是我没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也没有雷锋同志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看了.电影后,我总拿雷锋司志与自己比较,雷锋同志打篮球不买汽水只喝自来水,把别人用过丢掉的牙刷,子袜捡回来,洗干净,补好,再用。可我花钱大手大脚,此阔气,此高消费。班上有的同学压岁钱能几百元几百元地收,每次

春游,吃剩的鸡蛋、面包,水果,随手就丢进垃圾筒里,毫不痛心。雷锋同志是小气吗?是没钱吗?不是,他是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保持艰苦朴素作风,认识到节约的意义,心里总想着别人,想着灾区和外国穷苦人民,而我们,比吃,比穿,

比享受,丢掉老一辈勤俭作风,这样下去不都会变成小姐,少爷,将来怎么挑起建设四化的重担。

回想到这里,我在日记上写到:我不能停留在看了电影激动、感动的一步,而要用突际行动,从一点一滴上做起,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人、做一个完全的人、无私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雷锋电影观后感 篇4

扶老奶奶过马路是我多年的夙愿。

7岁那年,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知道了什么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就是一首时代的歌、一首永恒的歌,永远召唤、引导、鼓舞、激励我们前进。”

看着老师坚定的眼神年幼的我心里荡漾起了一丝波澜。我低头望望书本,看见插图里小明(没错就是那个小明)正在扶着一个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那温暖的笑容让我内心一颤。这一刻在心里埋下了夙愿的种子。

放学后我在人群嚷嚷中物色着老奶奶。

突然看到隔壁班暗恋着的小妹纸,身体便不由自主的朝着她走去。我用书包蹭了蹭她的书包,她回过头一双大眼睛愕然地看着我,当时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翻天覆地般的冲击。

我轻轻问她:“诶,你们老师今天讲雷锋了吗?”

“有啊,老师说要学习雷锋。”

她甜甜的声音让我顿时充满了力量。

“恩恩,真巧我们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我要做一件好事学习雷锋。”

“你做什么好事啊?”

“啊……你觉得的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好事吗”

“恩,是吧!”她点了点头。

“好,那让我扶你过马路吧!”

“啊,我又不是老奶奶!”

“你现在不是,以后就会是啊,等你老了就是老奶奶了。”

“哦……”小妹纸突然顿悟的样子。

然后我们一边走一边欢快地聊着,她答应了扮演老奶奶让我扶她过马路。我十分的高兴。

走到马路边,我挽起了她的手,打算带着她一起实践雷锋精神。

这时突然看见一个阿姨在对面用恶狠狠的眼神盯着我,当时我就震惊了。我认出来那是她妈妈。

她妈妈飞快的朝我们走来,拉开了我挽着她的手。然后带着小妹纸慢慢远去。我伫立在马路中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人生第一次感到莫名的失落。

第二天,老师莫名其妙的把我批了一顿,说了一些我不太懂的话。

第三天,妈妈也把我骂了一顿,也说了一些我不太懂的话。

从那以后我就再没见过隔壁班的小妹纸,后来听说她转学了。

我还一直物色着一个能让我扶的老奶奶。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碰上一个。但我依然还记得那句话:

雷锋精神就是一首时代的歌、一首永恒的歌,永远召唤、引导、鼓舞、激励我们前进。

小编推荐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1000字通用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很便捷地观看影视作品,优秀的电视节目通常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观后感是我们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你知道写作品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一篇观后感的最基本的要从哪个方面开始写呢?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八佰》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1)

今天,爸爸带我看了今年第一部电影,名字很怪,叫《八佰》。电影讲的是1937年,日本人占领上海,400多名中国军人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为了壮大军心,四百壮士谎称八百人,最终以少敌多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的故事。四行仓库原先是个金库,有着厚实的墙体,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加上紧邻外国租界,导致日本人不敢使用重炮、炸弹等大型武器,从而展开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斗。

为了打下四行仓库,日本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爬墙翻窗进来,被喷火枪烧得满地打滚;他们用大型工程车撞仓库墙壁,车被煤气瓶炸毁;他们搭了盾牌阵要炸四行仓库,却被中国军人用身体扛着炸药包硬生生炸得撤退了;他们派飞机来扫射,但也被我们用机枪打了下来。虽然日本人被打退了,但每一次的胜利,我们中国军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人翻窗进来时,战士们措手不及之下伤亡惨重;用煤气瓶炸工程车的时候,爆破手也同时被火烧伤了;炸盾牌阵的时候,整个机枪队的战士一个接一个扛着炸药包从楼上就往下跳;再比如敌军飞机飞过来的时候,扶着旗杆的那些人到死都不松开。

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立正向大屏幕敬了一个礼,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英雄的保家卫国,哪里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你们都是我们敬佩的榜样,都是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2)

影片《八佰》影院正式放映以来,如同战场上枪炮齐鸣、流弹横飞,各种评论各种角度夹杂各种思维管涌刷屏,各类媒体平台“无人不道看片回”!趁着周末忙里偷闲的快乐时光,我也是和友人一起奔赴电影院观看这部疫情过后首部上映的“口碑炸裂”的视觉佳作,早有耳闻的我也是毫不含糊的备好了“心相印”纸巾一包,来欣赏这部由可歌可泣的历史真实事件而改编创作拍摄的国产战争电影。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而距离四行仓库战场仅河之隔另外一头,是租界区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可谓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片中军人们大量的抽烟镜头似乎和先前微博热搜的国家控烟协会的一段话有点背道而驰了。这个便是国家控烟协会之前提出的建议:“烟草过多影视剧应取消评优资格”,协会认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严重削弱人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抽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而该片的吸烟镜头贯穿了全片,既有着桥一边租界区权贵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点着香烟的愚昧不醒,也有着桥的另外一边几百名中国军人面对日本侵略者们点着香烟的生死看淡。更有着一句:“烟是我的命!”,体现着当下军人们生死看淡,为国牺牲的悲壮之姿。

《八佰》该片中,军人们在面临生死一线的国家危难之际,而自身薄弱的力量要面对的是人数上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以及更为精良的军事武器于装备。他们的内心害怕吗?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从影片开始之际几位军人不断抽烟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怯战的情绪,他们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甘。他们有的才十几岁,尚未体验够人世的灿烂,有的家有老小,他们还未尽到一名孝子或是父亲的角色。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便是剧里的羊拐,他是个军人,为战场而生。他拿起枪面对敌人时,倔强狠绝,浑身散发着“狼性”。他也时常沉默地抽着烟,说烟是他的命。他无妻无儿,说自己无所畏惧。但提到老母亲,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然后默默地点起烟。羊拐是被战争裹挟的底层士兵群像之一。他们有挣扎有牵挂,但大敌当前,却舍弃小家挺身而出,羊拐对人间真的无所眷顾吗,从他在影片中的不断的吸烟电影镜头可以看出,其实是有的。但是,点起了那根烟,便没有了。

影片中另外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镜头,便是羊拐对着那名酷似“汉奸”的记者方兴文说道:“有烟吗?”他楞了一会,默默地从口袋递了过去,而这包烟是他在和外国领事交流时出其不意的“顺走的”,当时的他与外国领事们侃侃而谈,看起来像极了卖国求荣的投机分子,但真正看到了这一幕又一幕军人们为国捐躯的场景,他也触动了。此刻你便会发现,只是不同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国家罢了。

影片结尾之际,从一开始羊拐也很看不上“害怕滴很”的“瓜怂”老铁,在最后的分别之际,两个人隔着栏杆说着向往,他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看成命的半包烟。生死关头他能分享出的最好的东西,就只有从方兴文那里讨要来的半包烟。这半包烟,老铁也只拿了一根,没舍得都带走。他的内心知道,很可能,他这辈子不会再有机会去抽完这包烟了。

影院里从掩鼻抽泣到哭成一片,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应该说,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也不同于当年的中国人了!放弃幻想,秉承血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断充盈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内生动力,外辟新局,以发展求得竞争的主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3)

电影《八佰》在正式上映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三亿,影片中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都给人很强的代入感。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4)

看电影《八佰》,第一次跟家人,感动于军人的英勇,悲恸于战争的惨烈。第二次跟同事,则多了几分理性,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这些所谓“逃兵”的转变,更深刻地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从下面两点,谈谈感受,一是动机,二是合作。

首先谈谈动机。影片中,一河两世界,一边宛若天堂,一边满目疮痍。影片主要讲述一支被收编不太正规的军队,可以说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有账房先生、有种地的、有跟原部队走散的……当看到河对面歌舞升平的景象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火光中闪现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让他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继续坚守四行仓库呢?

大家还记得沿着水道逃出来的端午和老算盘吗?虽然他们都回头了,但我想,原因是不一样的。老算盘是因为租界警察的警告,而端午,是因为使命感——当他听到租界的百姓们喊着“你是英雄!”“好样的!”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里,让我联想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同样都是返回了四行仓库,老算盘是因为外在动机,端午,是因为内在动机,所以最终,老算盘还是想方设法苟且偷生,而端午,与大家并肩作战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是什么让这些人坚守四行仓库呢?是他们的内在动机——为了身后租界百姓的安全、为了给谈判争取筹码、为了民族精神不倒……

反观我们,是什么让我们努力工作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说,为了赚钱啊!没错,为了赚钱,可是有没有想过,是为了赚小钱,还是赚大钱呢?如果,是为了当下的一份收入,你一定会去计算,我今天工作了多次时间,干了多少活儿,拿了多少工资。这是小钱。如果,是为了当下的生活不被轻易改变,为了未来的生活更有品质,为了深爱的家人有更多选择,你是不是会更加努力呢?因为你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你的内在动机,推动你赚更多的钱,这,是大钱。只要我们的内在动机足够强大,我们的意志也就会更加坚定,也许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跟我们期待的未来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那么现在想想,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

其次,谈谈合作。整个影片升华的片段,也是全剧的泪点——送电话线。跑过去一个,被打死了。再跑过去一个,又被打死了。直到最后一位刀子,成功把电话线扔过去了,自己还是被日本人打死了,看得人全程泪奔。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去就是送死,但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舍身一试,才让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后成功了。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都是渺小的,如果因为自认为不可能,就轻易放弃,那我们的目标,将永远只是梦想。所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赚钱养家一个辅导孩子作业,各司其职,才能稳而不乱。在工作中,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全才,能够做好所有的事情,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持久发展下去。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组,要共同完成一篇论文,每个人写其中一个板块,要求由组长最后收集好提交完整的论文,可是到截至时间的时候,因为其中一人没有完成,导致组长没能按时提交,全组没有完成任务。下次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呢?没错,提前去跟每一个组员要作业,给自己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各种意外。本身这个任务里,并没有要求组长去提前叮嘱大家交作业,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二是以结果为导向。因为合作的时候,很难做到所有人的想法一致,而每个人又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不如简单一点,大家都以结果为导向,忽略过程中的分歧,多考虑对方的不确定性,我想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5)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6

《八佰》这部电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妈给我说这是一部抗战的片子,我本以为这是八百壮士抗争成功了呢?谁成想,最后的结果令人感到伤感!

《八佰》主要讲的是一九三九年,关于“淞沪会战”的故事,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是战火硝烟不断的”四行仓库”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却是英国人租借处,人民安居乐业,一条河流,将两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经过不断抗战,最后虽然失败,但依然有大多数战士存活了下来!

在《八佰》中,最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一个片段是在日军准备爆破大楼时,因为他们四面八方都有钢板防护,手榴弹一扔就弹开了。于是,一位士兵将炸弹绑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顾敌人重力的炮火攻击,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了一群日军所围成的钢板阵,随着一声响动—“咚——”他与一些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战士也像先殉职的那一位战士一样;身绑炸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其中,我还特佩服一个人,他叫“刀子”,他本来在难民过桥时拦下了一个想“逃”的军人,但在德国人运电话线受阻时,他却挺身而出,以身殉国,将电话线安全运到四行仓库!

从大体上看,他们的抗战已经输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所铭记,他们,才是真的中国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7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8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9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10

忆风雨,跌宕征程·兴;展江山,昂扬而起·鼎。——题记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这就是我的家,以前的家,《八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绝望和希望相缠绕所呈现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里面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及白,还掺杂着灰色的形象,想要逃跑的士兵,租界民众等等,他们是一个个等待“唤醒”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他们的“白”在于为八佰壮士捐物资,企盼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出现。

每一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又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和遗言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从栏杆对面伸出双手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真正唤醒了。

最后的那匹白驹,它就是希望,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永不屈折的希望。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6)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如果真的关心战争,那就拿起机关枪,瞄准敌人的心脏,给他一枪,而不仅仅只是在看戏。

如果真的关心战争,四行仓库里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只有400人?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7)

这里是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时中国人民拼死反抗,史称淞沪会战。

10月26日中国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余400人,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守着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当时为了保护大部队撤退,这400人留了下来,上面命令是死守四行仓库,这一年前原繁荣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战争残害,变得死气沉沉,因有英租界的存在,这是地狱,那边是天堂。因为是断后,所以他们没有援军,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有死。

10月27日,日军大肆进攻,投毒,凿墙来势汹汹,战士们抵抗了一天,筋疲力尽,晚上要休息,日军又突然进攻,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有人送来一面旗子和补给,也决定了明天要升旗,日军飞机不惜代价要击倒旗子,而国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洋人们见证了我们的“威严”。

这是历史上千万战争的一场,最后虽然失败,但也证明我们国家有希望,让外国知道,中国是怎么站起来的。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8)

最近,电影《八佰》的上映引发网友热议,对于这部有争议的战争片,大家的评论似乎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赞赏者认为这部电影制作精细,又有家国情怀,而批评者则认为这部电影许多地方违背真实历史,甚至为了煽情而刻意篡改历史。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八佰是怎样一个故事?现在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37年。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正式拉开序幕,在日本舰队、飞机和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猛攻下,国民部队最终放弃了上海,于10月26日下令后撤到苏州河以南区域,而电影《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之战正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斗。只是这场战斗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当时正值11月初准备召开九国公约国际会议之际,为了向欧美展现中国军人与日本侵略者惨烈搏斗的景象,同时博得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蒋当局命令留下少许兵力坚守苏州河北。在此情况下,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一个营大约420多号人退守四行仓库,选择此地的原因也是极为特殊的,除了四行仓库本身易守难攻外,就是为了让仅有一河之隔的租界看看中国军人为抵抗侵略者固守家园的牺牲精神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另外,为了能够多撑一会儿,谢晋元将军对外号称自己这边共有800人。这便是电影《八佰》讲述的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这场在电影里被描述得十分惨烈的战斗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日本海军陆战队对此事曾有简略的记录,档案中记载说日军在27日凌晨4点30分左右开始向闸北进攻,先后占领铁路管理局和中央造币厂,到27日夜间日军将四行仓库周围建筑全部占领,使得四行仓库彻底孤立无援。但是在日军的记载中却并没有28-31日的攻击记录,直到31日凌晨才开始对四行仓库进行炮击,然而在凌晨两点多后日军便完全占领了四行仓库。

虽然对日军记载的档案我们抱有怀疑态度,但是从中方亲历者记录(四行仓库第一营营长杨瑞符日记)中我们发现和日军记载的基本吻合。而且从其他可靠消息来看,日军攻打四行仓库的兵力远非主力军队,只有下辖的一支海军陆战队,并且双方均未使用重武器。至于电影中最为煽情的送国旗那一段,杨慧敏同志在自己的《自述》中明确说了,当时她身负国旗前往垃圾桥附近,被一名英国士兵阻止,在多番辩论后,终于得到许可,在历经两小时左右的路途后,杨慧敏同志终于将国旗送到了四行仓库,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在固守战进行到第四天后,蒋当局迫于英方施压,将八佰士兵撤退,当然,此时的420余名士兵能够撤下来的只有390余人,在将伤员转移到医院后,剩下的350余人被英军缴械,困于孤营。

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想必也知道了谢晋元将军被叛徒打死。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向英国宣战并攻入英租界,将剩余将士抓了罚为苦役。直到抗战结束,这些历经坎坷的中国军人才得以被解救,然而最终八佰勇士也只剩不到150人。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9)

《八佰》是导演管虎的作品。作为我国第六代导演中个人风格极其鲜明的一位,他的作品总是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故事、凌厉的剪辑以及热血的画面而令观众印象深刻。这次的新作《八佰》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那是每次想起都会让全体中国人灵魂震动的1937年,日本侵华行动极尽疯狂,中国国民革命军与其对阵的正面战场残酷而又屈辱。而当时淞沪会战已近尾声并全面陷入颓势,为了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持,国民守卫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八百勇士”,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打响了一场极其惨烈的守卫战。这是一场全无胜算的战斗,几百名国军战士面对的是武器精良、整备齐全且人数碾压的日军精英部队,而他们能拼上的,就只有热血和生命。《八佰》所呈现的,就是这个故事。

这部电影仿佛一张拼图组成的油画,它由一个个普通小人物的故事组成。这些人并没有超能力,甚至有些人连个军人的样子都没有。怯懦的老算盘,窝囊的老铁,牢骚超多的军油子羊拐,糊里糊涂的乡下小子端午,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守卫四行仓库的战斗,于他们而言就是阴差阳错的一场劫数。电影的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强调他们正面和英勇的形象,反而表现的是他们的卑微、自私、贪生、怕死。然而,在战争真正开始之后,观众却看到了那种根植于国人灵魂之中的坚定与血性。

似乎很少能在国产电影中看到如此直白的战争场面描绘,断肢、鲜血、枪弹、爆炸,很多镜头甚至可以说会让人产生不适感,那是一种真实的残酷,即使身在画面之外,都仿佛能切身感受到疼痛。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个年轻的士兵身绑手榴弹排队跳入日军的盾牌阵地,他们高喊着家乡和自己的名字,以血肉为国家与人民铺垫着通往胜利和自由的道路。

《八佰》是一部残酷的作品,不仅仅在于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描绘,更重要的是其基于历史而呈现的故事张力。一道苏州河所隔开的仿佛阴阳两界,英租界的歌舞升平与四行仓库的尸横遍野两相对照,让这个电影的内核更加深刻与悲凉。守卫仓库的四天四夜,填进去了多少年轻战士的生命,却并不能改变国军在抗日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结局。甚至连这场护旗之战斗本身,都是面向国际政治舞台的一场表演。电影的剧情让人分外无力,而更残忍的是,这并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看完这场电影,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虽然从一开始围绕着这段历史、这部电影以及导演的争议就很多,但是作为一部脱胎于真实历史的作品,它确确实实地感动到了我。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团长谢晋元与每一个士兵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和热血,都是鲜活而澎湃的,那是冰冷的政治所浇不熄的。

经历了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更加能够体会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那种深入骨髓的血性和坚韧,每每在民族遭遇危难、人民陷于苦痛之时,都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而与当年相比,而今我们不再需要向国际社会呈上我们的苦难,以寻求其施舍的帮助。我们完全能够依靠国家和人民的力量,与一切困难对抗并最终取得胜利。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底气,我们必须感谢曾经的先烈,他们为抗击外族侵略付出的鲜血,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我很喜欢《八佰》中那匹白马的意象,它那么神圣而绚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每一个士兵乃至每一个国人心中最纯粹、最美好的向往。历史总会有曲折,要流汗、更要流血,但人的精神却是永恒的,那是我们所共同守护的最后的家园。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10)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虽然这些战士被称作“八佰壮士”但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首绚烂的爱国之曲,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也有几个画面让人记忆犹新,潸然泪下。

绑 紧 点 儿

四行仓库外,战火喧天,日军将坚固的盾牌高高地举在头上,一路闯到了仓库的围墙,在盾牌的掩护下,日军开始疯狂地砸起了墙。“队长!日本人的盾太厚了,子弹打不穿!”陈树生在心里暗暗地咒骂了一声,回身拿起几包炸药“娘!孩儿不孝!”说着便冲着奔向窗户,失去了遮挡,他的身体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了敌人的火力下,子弹射穿了他的身体,可是他却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早已抱有必死的决心了。他奋力一跃,紧紧抱着炸药,带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撞开了日军的铁盾,伴随着陈树生的一声怒吼,炸药火光冲天。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拿起炸药包,一个山东兵抱着一大捆炸药跑到一个小战士面前笑着对他说:“孩子,绑紧点儿。”日军退去了,这是由无数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试问这样的场景谁能不泪目。

升 旗

坚守四行仓库的第三天早晨,团长,对着四百多名身负重伤的战士们说道:“战士们!昨夜河对岸的租界为我们送来了一面旗帜,你们说,我们是升还是不升?”“升!”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团长谢晋元看着他们,心中感慨万分:升起 军旗便是对日本人极大的挑衅,这会使本就十分困难的防守难上加难。

众人来到楼顶,看着 军旗缓缓升上天空民,那是一种无声的呐喊,那是对罪恶的侵略者的藐视,是对英勇抵抗者的赞扬!然而好景不长,日军显然无法忍受这种行为,派来了一架飞机来轰炸,楼顶的战士们立刻进行隐蔽并开始防御,可随着一声巨响,旗杆断了,就在 军旗即将倒下落地之际,一名士兵冲了上去双手紧紧地撑着旗杆,可飞机很快就射穿了他的身体。还没完!无数的士兵用自己的身体抵住了旗杆,直到飞机被击落,战士们的心脏不再跳动。

冲 桥

坚守四行仓库的第四天傍晚,一纸“总裁手令”使战斗提前结束,所有的战士被命令于当夜全部撤退至租界。信号灯亮了,战士们开始分组过桥,敌人罪恶的子弹疯狂地舔舐着战士们的鲜血“不要恋战!一口气冲过去!“可是情况并不明朗,战士们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奔去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地上,还没有倒下的战士不顾自己安危,拼尽全力想将受伤的队友拉入安全区。“活着就是胜利!”谢晋元拖着自己满目疮疾的躯体,扯着沙哑的嗓子吼道:“我们的民族病了,只有我们才能治好它,才能鼓舞我们背后四万万国人的心!”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落后就要挨打。”“活着就是胜利。”历史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但是我们不能懈怠,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使新中国紧随时代的洪流,让我们的祖国更上一层楼!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1000字通用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写作文,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加强别人对你的印象,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1000字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1

在父亲节前一天,我走进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亲未完成为自己的国家夺得金牌的梦想,之后发现两个女儿有“打架”的天赋,就让女儿进行魔鬼般的训练,两位女儿成为摔跤手,成为全国冠军,又代表印度参赛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吉塔离开父亲的训练,忘掉父亲的教诲,她放纵自己,导致在几场国际比赛中失败。她失败后在妹妹的劝说下,最终鼓起勇气去寻求父亲的理解,也寻求父亲指导。在拨通爸爸电话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泪流满面。通电话后,吉塔开始重认清自己,爸爸也来到体育学院附近租屋,在父亲无私的父爱和严厉的训练下,进入决赛。

最终吉塔听从了父亲的指导,最后关键时刻,在父亲缺席的赛场,吉塔沉静下来想起父亲的话:“爸爸不能时刻都能来救你,你要靠自己”,“你如果赢了这场比赛,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在印度永载史册!”她最终依靠自己的积蓄的能量及智慧反败为胜。当吉塔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给女儿戴上金牌,爸爸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双眼,任感动与幸福的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我看着感动的画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对我既严厉又鼓励呢。

我记得去年,我班语文老师选我参加“魅力玉林,五彩田园”的征文比赛。我就信手拈来在小记者网发表那篇《秀丽的荷花》抄上去后,就开始看《熊出没》。

看着看着,我听到开门声,我立即拿数学练习册出来,一边写一边看动漫片。

“晓峰,这天在校园有什么收获?完成作业了吗?”爸爸笑呵呵地问。

“语文作业是一篇征文,我完成了。此刻正在写数学练习呢。”我兴高采烈地说,心里想着得到老爸的赞许。

爸爸拿过我刚才的“杰作”一看,眉毛就皱起来一怒“那怎样行,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吗?你不开展思维想一些新颖的,还有字体不够工整美观,上到初中语文卷面书写有6分,那你就吃亏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么亏?”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几年书写都工整美观,做什么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潜力作好才行。”老爸说,“还有做作业要认真而细心,不要赶着完成,或者一边写一边看电视,这样容易作错题。”

“为什么这样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边听歌一边写。”我和老爸对质起来。

老爸火冒三丈,关了电视机,藏起遥控,关掉了手机音乐。从这天开始,要进入复习状态了,不许看追星电视剧。

老爸又拿来征文“杰作”,在身旁辅导我,打开思路,重新写作。最后,在征文比赛揭晓时,我获得二等奖。我把奖状交给老爸,老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的骄傲!做什么事要有始有终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对女儿不严厉训练与心理辅导,女儿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会落在别人身上了。由此,我读懂了父爱,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2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中,我相信同学们都看过一部名叫《摔跤吧!爸爸》的电影,当然,我们一家也去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印度,有个全国摔跤冠军,梦想是当上世界冠军。他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摔跤的事业,为国争光。可是很遗憾,第一次他的`妻子生了个女孩,于是他开始听信村民的方法,可惜第二、三个还是女孩,他仍然不放弃,当第四个也是女孩的消息散播开时,她爸爸就完全放弃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大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很有摔跤的天赋,便开始了“魔鬼特训”,把她们变得像男孩子一样,这位“心狠手辣”的父亲说过一句话:“爸爸不会任何时候都会在你们身边,不会每次都来救你们。我只会教你怎么摔跤,教你们方法。而其他的,由你们来决定。”

终于,持之以恒的吉塔获得了女子世界摔跤冠军,而巴比塔同时获得了全国冠军。他热泪盈眶,对自己的女儿说了一句吉塔和巴比塔等了十年的话:“你们是我的骄傲!” 如果吉塔和巴比塔不去摔跤的话,她们在14岁就该出嫁了,所以,她们的父亲是为了她们,也为了给印度历史上添上一块世界金牌。吉塔、巴比塔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们的爸爸为了教女儿摔跤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3

有这么一个人,他总是默默地走在你身后,无论你走多快,不论你走多远,当你回头时,他都在你身后,他就是父亲,伟大的父亲!

就在今天,我看了《摔跤吧!爸爸》我才渐渐地了解到了父亲。

电影中的父亲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成为傲世办的摔跤冠军。每天五点准时叫自己的两个女儿起床,进行残酷的魔鬼式训练。看到这里时,我的心情与这两个女孩一样的气愤。这个爸爸怎么那么残忍?把自己两个漂亮的女儿“折磨”成这样。

但当我看到她们的成功以及别人人以前的嘲笑、讽刺变成了崇拜和羡慕,看到她们原本自悲的脸上扬起了自信的微笑时,我才想起一位流泪的新娘说的话:“你们的爸爸为了改变你们卑若的命运。”

看到这里,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难道不像电影中的爸爸一样吗?让我努力学习,买了许多教辅资料,为的就是要改变自己女儿的命运,而我却像电影中的两个女儿一样,一理解自己的,想方设法地与父亲抬杠。

电影到这儿就已足够我反思的了,可接下来故事更让我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随着大女儿的一天天进步,她成为了全国的摔跤冠军,她选择了离开父亲,去“国家体育学院”继续学习。但事情并不顺利,教练的不负责以及同学们的不务正业使大女儿开始放松了训练,只顾玩耍,当她回家乡看望亲人时,她的爸爸被她的退步怔住了,为了告诉大女儿,她所学到的”新“东西毫无所用,与她进行了摔跤比赛,但最终因为爸爸的年迈,他输了比赛,并且受到了自己女儿的蔑视。

我在心中常常地责备起了大女儿,爸爸教她的技术让她有了现在的成功,可她却压在了自己父亲的头上。得不到自己女儿的认可,父亲一定很伤心,想到这里,我不禁开始反思起自己又何尝不像大女儿一样呢?总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看不起自己的爸爸……

终于,在世界比赛后,大女儿在初赛就被打败,经过妹妹的劝导,大女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与父亲沟通后,决定改变自己的训练状态,她开始相信自己的父亲,在比赛场上,教练的话女儿不听,她只听父亲的,这使教练感到生气,在决赛时将父亲关在了一个房间里。但大女儿并没有忘记父亲的话:“爸爸不能永远帮着你,你只能靠你自己!“在最后五秒,用父亲教她的彩虹式摔法,以五比四赢得了比赛。当父亲在房间里听到了自己国家的国歌后,流动地流下了眼泪。

看完这部电影,心中已经感慨万分,电影中的父亲跟我的父亲有什么区别呢?都是望子成龙的心情,却无法诉说给女儿,而我与电影中的女儿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年少轻狂、叛逆却也迷茫。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父亲的严厉是一种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4

看过一部电影,如果第二天还能想起它,一定是部好电影。

《摔跤吧!爸爸》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这说明以前我看不上印度。通过这部电影,印度赢得了我的尊重。印度是个极其复杂的国家,可能比中国更复杂,更丰富的丑和更丰富的美同时存在,从任何一批事件来形成整体印象都更显得断章取义。印度人没有中国人幸运的地方在于,没有出现嬴政刘彻朱元璋乃至毛泽东这样的人物。我从不关心历史和政治,但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我们能够在面对印度人时有一点傻的优越感,可能就是国家统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带来的好处。

关于价值观:

有人批评《摔跤吧!爸爸》(这个中文译名好傻,后文改用《Dangal》)的值观有问题。

我认为如果看一部电影还在乎价值观的话,就没必要看电影,看新闻联播就好。勉为其难谈一波价值观,我认为电影的价值观没问题。

批评者说“实现梦想的工具并不比做家务生孩子的工具高尚”。

我认为任何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工具,中国人如此,全世界如此。父母就是小孩子生存的工具,商人就是消费者获取商品的工具,城市的白领们就是资本增值的工具,每个人都是DNA样本延续下去的工具。成为某种工具并没什么不好,换句话说是实现了某种价值。而《Dangal》的重点并不是从一种工具沦为另一种工具,而是从毫无选择变成多了一个选择,这是质变,能多一个选择就能多很多选择。

批评者还说“那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只能在印度这样的语境成立”,言外之意带有某种优越感,言外之意是离我们很遥远。

然而,一个小孩的成长路径,从毫无选择变成能有选择,我们也正在为此奋斗,且还远远看不到成功。

我认为多元化是美,单一是丑;有选择是美,没选择是丑。

我这一代人小时候,有很多选择吗?大多数人没有。除了老老实实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到一个公司或者机关上班结婚生小孩,没有别的路径。在这条路径上,我们有过偏离这条路径的梦想吗?大多数人有过。

为此我还问了生于发达省份的90后朋友,他们中学一个班不追求升学而去做生意的只有一两个,也就是说,生于90年代的发达省份的绝大多数小孩,依然没有选择。更不用说落后地区的年龄更大点的人。据我观察,这几年出生的大城市的小孩,依然看不到太多别的选择。

前段时间有个生活在深圳的朋友跟我讲,

是,我们都幻想过,我们的小孩不要像我们当年那样一直被逼着干毫无兴趣的事,可是真的有小孩了,周围都那样,你敢不那样吗。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生活在南京的大学同学的朋友圈,

昨天被幼升小面试刷屏了。相比于以前,现在的小朋友竞争太激烈,压力也大。我想说:宝贝,在这个大环境下,妈妈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程度来让你既不失童年的乐趣,又可以接受所谓相对好的教育。只能期盼我们一起在纠结中快乐前行吧。

题外话,我为有这样的同学感到骄傲。

所以我能理解《Dangal》中的爸爸是在做一件什么事。他在违背全村人的习俗,他在违抗自己信仰的宗教,他在忍受天下人的嘲笑,让女儿有多一个选择。我们从小时候就为之挣扎,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后代挣扎。

关于梦想:

小时候我喜欢踢球,我想过要在没有选择的路径之外多一个选择。为此我一个月要踢坏两双双星牌胶鞋。我特别希望有一双皮质足球鞋,但是买不起。初中时我们踢的还是橡胶球,买不起皮质足球。

后来我把这些事讲给朋友听以示艰苦,一个只比我大几岁的比我踢得更好的人说,那你家里有钱,我们那时候是光脚踢。

《Dangal》中的爸爸为女儿训练却买不起一块摔跤垫这样的事情,同样离我们并不遥远。

高三时,我意识到不再能把踢球当成一种选择时,我也想过,如果将来我有儿子,希望他能替我走这条路。多年后我真的有儿子时,朋友问我怎么说,我说他如果真喜欢且踢得极好,我也不希望他走那条路。因为我知道了职业体育是一条多么艰难的路。且不说踢得好和成为职业完全是两件事,单是两条腿每天都处于酸痛的状态,如果不是真的热爱,那也是可怕的折磨。

《Dangal》中的女儿在意识到自己多出来的这个选择有多么艰难的时候依然决定走这条路,需要怎样的`勇气。从那一刻起,那已经不是爸爸的梦想,而是女儿自己的梦想。

关于金牌:

到了今天,我们不再拿金牌当回事,拿得多了。

可是我还记得,三十年前,酷热的夏夜,没有空调的房间似乎也没有风扇,我和父辈们围坐在一个十四寸的黑白电视前,看跳水或乒乓球的场景。

我还记得那种感受,不管是失掉一块金牌还是拿下一块金牌。我不记得那时每天吃的什么,那时也没有这么多购物节,没有这么多的美食这么多的数码产品这么多的漂亮衣服这么多的口红包包,那时候只有金牌。

如今我们不再关注金牌,因为想拿的金牌中国人都拿过了,还没拿到的在有生之年也不抱希望。

有时候我看DOTA2的国际大赛,某场没有中国战队的比赛,主持人说,看两支外国队打,好无聊。这只能说明中国是DOTA2强国,如果中国的足球迷也要看到有中国队的比赛才觉得有趣,那一辈子也看不到几场比赛。

这就是多样化的好处,这就是能有更多选择的好处。我永远看不到中国足球拿冠军,但我可以看到中国DOTA2拿冠军拿到麻木,然后又可以去看别的竞技体育,斯洛克、网球、攀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似乎比印度人略微幸福一点,略微领先半个身位?可是无论如何,《Dangal》中一切离我们并不遥远。搞不好,在电影领域,印度还要领先中国半个身位。

《Dangal》的叙事极其克制,打动人不需要大开大合无中生有。人物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只是买不起鸡肉,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官员的不作为和教练的平庸。全是小事。本来摔跤这种对抗性竞技项目,受伤很自然,就算受严重的伤都毫不过分,但是电影中连伤病都没有。电影高潮前人物遇到的最大障碍竟然只是爸爸不在场而已。大女儿整个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竟然只是可能被体育学院开除而已。影响竞技状态的事竟然只是头发留长涂个指甲油而已。电影中几乎所有细节都是我们大多数人有过实际体验的小事,甚至不需要通过隐喻或者联想,而是真的实际体验。就是这些活生生的小事,离每个人都很近的小事,这些毫不夸张极端朴素的细节,给我带来巨大感动。

最后的重点来了,《Dangal》中二女儿童年的样子真是好可爱,我都想有个女儿了。阿米尔·汗竟然逼这么可爱的女儿练摔跤,不管怎么说,他是个坏人。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5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印度拍的,印度的女人一般是在十四岁出嫁,为的是减少家庭的负担,出嫁以后,也只能在厨房中做饭菜。可这部电影中的女孩,却是摔跤冠军。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中的父亲在国际摔跤比赛上输了,这位父亲立下誓言: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摔跤手,为国家荣获一枚金牌。可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全是女孩。

某一天下午,父亲下班回家,偶然发现两个男孩子站在院子中,原来老大和老二打了那两个男孩,父亲起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念头,让两个女孩去学摔跤。

在训练中,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技能已经练得越来越厉害了,父亲每天让吉塔、巴比塔跟一帮男孩子在一起练习摔跤,父亲在这一天,带着一家人去看摔跤比赛。结果,吉塔输了。

下一次比赛,吉塔又赢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连串的胜利,最后又杀进了苏连邦比赛。

吉塔比赛前一天问父亲策略,父亲对吉塔说,:“你只要防守,不让对手得分,对手得不到分,就很着急,到时候你再找机会得分”

最终比赛时,父亲被人骗入了一个小房间,吉塔在第一个回合中取得胜利,而在第二个回合中却没有,到了最后一个回合,吉塔已经输了四分,最后十秒钟,吉塔这时抱住对手,朝身后扔去,五、四、三、二、一吉塔对手落地了,吉塔获得了五分竟奇迹般的赢了。

这部电影其实只讲了一句话:父亲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枚金牌而付出的努力,在吉塔小时候,父亲让她每天五点起床,把头发剪了,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6

有梦想,有追求,不放弃,我们这一生才不虚此行!

影片介绍了一位伟大的父亲训练女儿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懂得的坚强,明白了爱的真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父亲训练女儿的过程中,母亲的付出也是艰辛的。家庭中父母能够相互配合,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难能可贵。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很大,使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迷迷茫茫一生,家庭教育是基础。

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训练的过程中,女儿们也曾放弃,最终她们还是按以往进行训练。贝诺进入国家级训练后,一度放弃父亲的方法,结果连失比赛。父女通话后相互原谅,最后赢得比赛。成功有方法,并不是盲目的进行,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自己才不会迷失方向。

国家级教练未能对贝诺的优势进行分析,错乱指挥,导致比赛失利,目光短浅,一味保守,也将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人生要有好老师,听从正确的指导,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发挥最大的潜能。

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羁绊,纵然有大风大浪,也要奋勇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有梦想,人生就不会有黑暗,胜利的朝阳正向我们走来。加油吧,朋友,在这个奋斗的年纪不应选择安逸,加油!

摔跤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6

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是一部体育竞技类电影。印度摔跤运动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饰)一心想为国家赢得一枚摔跤奖牌,却因为生活所迫无法完成梦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的女儿们有运动天赋和潜力,他不顾社会和周围人的反对和嘲笑,开始对女儿们进行“魔鬼”训练,最终培养出获得国际竞赛冠军的一流女性摔跤运动员。

在观影的同时,观众被片中深深的热血励志氛围所打动,并多次击中泪点,140分钟的紧凑的片长更让人“无尿点”,观众的心被紧紧的抓住了,尤其是三场扣人心弦的竞技对决,更是看得不少观众心跳加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在观影后说,“从剧作到表演,从节奏到音乐都相当惊人。”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励志电影,也是一部口碑爆棚的商业电影。

剧中演员蛮拼的!此剧背后,我们了解了戏骨级演员阿米尔·汗的拍影经历。虽然他有“印度刘德华”之称,中国观众对他也不陌生,但为了出演这部电影,他在戏外也是一个励志典范。为了最真实的表现剧情,他在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后;短时间内从130多斤增肥到200斤,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然后又在五个月内减掉25公斤的赘肉去拍壮年的戏份。而剧中扮演两个女儿的女演员也进行了一年的摔跤培训,这也是为什么片中摔跤场景看来很真实的原因。可想而知,从胖大爷到型男,这一增一减,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执着!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汗水非常人所能承受!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现无遗!

在给演员点赞的同时,我们不禁要为那些假唱事件的主角,惊险时刻靠替身的“明星”汗颜,职业的操守哪去了?专业、敬业的精神哪去了?是走心还是走钱?仅靠颜值圈粉,注定不会深入人心。影片戏里戏外体现出的实力、专业、敬业,何尝不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

演艺界如此,其他行业也如此,只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是当下最有生命力的。C919首飞,以工匠精神铸就高品质的中国制造。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我们每个人对所干的工作不懈努力,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才会有更多的完美,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

奇迹电影观后感1000字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能在线上观看大量电影。我们观看优秀电影的过程,也是与导演和编剧的思想碰撞的过程。在观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心中产生了许多想法。有没有写作品观后感的技巧呢?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呢?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奇迹电影观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奇迹电影观后感 篇1

没想到居然含着泪看......

我一直觉得自己能够成为歌手是个天大的奇迹,但是从电影里我看到了爸爸妈妈的影子,看到了我爸爸妈妈创造的奇迹。

想起我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城市白手起家,靠着一个扁担挑着卖东西,到处跑,然后开始租了第一个房间,整个屋里堆积了货物,由货物加纸板组成了唯一的家具“床”,去同学家玩的时候,看到的每一个家具都觉得是“奢侈品”。

小时候只知道父母没时间陪我,但是无法去想象他们经历的“世界”。看完电影很想抱抱我的“奇迹”父母,你是不是也忽略了你身边的“奇迹笨小孩”呢?你怎么知道,你不是一个“奇迹笨小孩”呢?

暮色燃尽,白昼铺开!

渺小也不认败!

生活总该迎着光亮,

所有温暖最终回到你身旁!

奇迹电影观后感 篇2

大年初三我带着女儿去看了《奇迹笨小孩》,我不是哪个明星的粉,只是个普通电影爱好者,在多部新年档中挑选了半天选了这个,主要原因是希望透过电影能让12岁的孩子看到一些生活之外的生活。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不自觉的提前勾画了电影的走向,应该有起伏,有灾难,有喜有泪最后美好大结局收场。其实电影确实也没有跳出这条线,但是整个情节让你不由自主的共情很难轻易跳出来。

可能做为一个母亲,我的感触有些不同,我身边的很多年轻同事,大多处在生活要求不高,压力不会很大的环境中,面对生活基本都是倾向躺平的,只是躺平的角度不同罢了,5000元一个月能过,10000元一个月确要拼命还是算了,不是不工作,只是不要那么努力工作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我认为是主动性规避责任,生活的压力就来自责任,就如同电影中的景浩,如果他放弃了抚养妹妹,放弃了给妹妹做手术,他会生活的轻松很多,打个工好好读大学,而且我觉得生活中也没有人能指责他什么,毕竟他也不过是个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很正常。可是他接下了责任,当了爹,就要面对生活中的一应开支,就要去拼命给妹妹一个活下去的机会。我很感动看到一句电影分享中提到导演对千玺说,“妹妹不是你的累赘,而是你的希望,守护她是守护你的爱你的希望。”当然这守护的过程是很难的,是要流血流泪的。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脱离生活?其实真的是被父母保护的太多,看不到学习之外的生活。当景浩爬上高墙的时候,女儿问我为什么不能用机器擦玻璃,这么危险。我回答她人应该比机器便宜,也比机器擦的干净。越漂亮的城市就越需要这些人,因为房子越来越高,玻璃越来越多,她听了沉默了许久。

当景浩为了追回货物撇断了手指,警察说为了这点货不至于拼命,景浩看着妹妹说至于,这个场景我瞬间泪奔。生活中我们都有超过自己极限的拼命,当然不一定是指生死,哪怕你只是加班到了撑不下去的边缘,哪怕你是被领导骂的狗血,压着辞职的念头转去继续。这些都是平凡人的“至于”,没有人能懂,只有自己。

看完电影出来,保洁员立刻开始做卫生,我拉着女儿的手在影厅门口站了一会,我告诉她,那个做卫生的阿姨一个月大概只有3000多的工资,而我们今天的一场电影应该正好就是景浩擦玻璃外墙一天的工资。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孩子分享了我工作中的艰难,让她知道我努力的支撑是来自我作为母亲的责任,其实也不知道她能否理解。

感谢导演和主演,我没有专业度去剖析镜头和剧本,只是感谢你们把题材对准生活中艰难的一群人,现实中的奇迹可能基本没有可能出现,但是电影给了普罗大众一束光,给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给了下一代人勇敢的鼓励,总会有人去尝试担起责任,并最终遇上奇迹吧。

奇迹电影观后感 篇3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是一个少年的青春奋斗史,是给予每一个笨小孩的启示。

故事的开始是年仅二十岁的手机维修小店老板景浩与妹妹独自生活。由于父亲抛弃妻子,母亲几年前病重离世,景浩自然已不再读书,开店、租房,与妹妹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

无意间从朋友手里买下了一批废旧手机,决定从中取得商业经济链。而这一切的原因是沉痛的,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要在八岁之前手术,这就需要一大笔钱,并且他只有两年时间局限了。似乎老天在与景浩作对,正当他决定一赌买下废旧手机后,以旧抵新商业链被废除了,也就意味着景浩赌输了。

他带着沉痛的内心对待生活,但这时,一丝希望的光芒洒向了他。景浩当即怀着期待的心找到了一家公司老板,希望可以与他们合作。但由于老板要出差,推迟了他的交谈,可景浩知道,妹妹的病不能再等了!他立即买票,要与老板赶上同趟火车,他一路行驶超速,被车撞倒后,又忍痛爬起,他的胳膊在滴血,但他的意志是坚定不可移的!终于,他找到了老板,老板给他时间限制,且不出本金,如果产品质检合格,则可与他交易合作。

景浩牢牢抓住了在悬崖边上他唯一的希望。他租下一间小铁屋,招聘了“特殊”的厂工,他们是耳背的女服务员,是刚出狱的拳手,是网吧里的游戏迷,是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这个仅有十几人的队伍组成了“好景手机厂”,大家都努力、细心地拆修每一个细小零件。他们在景浩最困难时不关心工资,只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

一晚,一些违法洗金犯将这些废旧手机偷去,景浩不顾一切地追上车,与违法犯罪在车内厮打,他不再冷静了,他的生命也被自己忽视了,他只想要救妹妹!最后,他摔下了车,手指折弯了两根,但那些货物被拦下来了,他似乎认为一切都值得了。

奇迹电影观后感 篇4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方热土深圳,逆转人生的拼搏传奇故事。父弃妻女,母亲早亡的20岁大学生景浩,带着因患遗传性先心脏病的6岁半妹妹景彤来到深圳打拼。眼看还有一年半就无法挽救妹妹生命的景浩,孤注一掷,赌上了他的一切在,这过程中他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斗争,在经历无数困难、感受无数温情之后,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挽救了妹妹,完成了学业,实现了梦想。

景浩,20岁的小伙,正当青春年华,却担起了超出一般人的责任。为了妹妹的手术费,先是做翻新机市场,市场倒闭后,货全砸在了手里。不甘心的景浩又找经理找老总,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开发新市场—电子元件。为了见到赵总,他堵车飙车,奔跑着追赶,终于被他打动了,接受了他的请求。之后,景浩开始找员工、找厂子,为了养活整个厂子,他还铤而走险给自己找了一份额外的工作—高空清洁工。与此同时,员工们一起互帮互助共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慢慢的一起开始步入正轨,但灾难再次降临。一群非法炼金的人来强行带走了这批手机,景浩历经千辛万苦好容易才夺回手机,却因打斗中损伤3、4指而失去了养活厂子的工作。善良的人总会有回报,景浩的努力与坚持,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大家动员了邻里乡亲来帮忙,一起度过了这最后的难关。最终,在大家们的不懈努力下,按时完工,并且通过了质检。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妹妹,与其说她被哥哥养着,倒不如说她在支撑着哥哥活下去,奋斗下去。她总是在哥哥最累,最苦的时候安慰他,对他说:“哥哥,你会一直在吗?”“哥哥,你累了”,千言万语抵不上彤彤的这一声哥哥。“哥哥”足以慰籍哥哥劳累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导演文牧野与主演易烊千玺,也是这样一个背景。导演是硕士毕业后,正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迅速追上并超越同行。易烊千玺,小时候因容貌被人瞧不起,大家都骂丑,没有本事,但在这么多年以来,他的努力与成功给了那群人一个很好的回击。同样,我也是个笨小孩,我的人生也需要自己去努力,努力后的我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只要肯努力,这个世界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笨小孩。

易烊千玺说过一句话:“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是啊,在这个新时代的中国,只要肯拼搏,每一个笨小孩总会创造奇迹。

《奇迹笨小孩》一个关于努力与创造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故事。

没有降智的剧情,没有天降神兵,只有受苦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创造的奇迹。

我自己可以三刷的电影,故事常看常新,一点儿都不觉得无聊。

好似《请回答1988》,情节熟悉到可以背下来,却还是会隔三差五重温。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对于配角的群像刻画非常成功,仿佛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背后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二刷的时候我对学校门卫室的孙爷爷很感兴趣,他的话不多,除了门卫室,他没有家。他的人生会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昨晚把《我不是药神》补完课了,听说很揪心,因此一直没敢看。看完以后却觉得,还好。比起《我不是药神》,这一次的《奇迹》明显在进步。

《我不是药神》更多是对于这个社会的愤怒,《奇迹》多了温暖与幸福,文牧野导演自己也在成长吧,一个人的成熟在于“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经历苦难,仍然怀揣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善意与希望。

文牧野导演对于小人物有着深深的同情与爱,《奇迹》里,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名字,比如房东、华强北的店老板、景浩的赌鬼老乡…唯独坏人是没有名字的,因为他们不配,也因为抛开错误的路,他们可以重生拥有全新的身份。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却经得起细细品味。

世界那么大,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起早贪黑的人却那么渺小,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个普通人。

剧中主角们即便是弱势群体,但那种对生活的希冀真的很有力量。在黄昏下奔跑的那个少年,像你,像他,也像我。

人生有两条要走的路,一条是必须走的路,它决定了我们生存的基础。另一条是想走的路,它代表了我们理想的升华。把必须走的路走好,然后去走自己想走的路,寻找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奇迹电影观后感 篇5

时光不可倒流,亲情永不磨灭。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拍的电影《奇迹》时长两小时,我从一开始不耐烦到越来越被感动,深深地体会到虽然时光无情,但是亲情最为可贵,奇迹并不存在,但我们仍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父母离婚后的航一和龙之介兄弟俩迥然不同。航一性格内向但很有自己的主见,也很有行动力;龙之介性格乐观、善良,还愿意照顾潦倒的爸爸。我想像航一那样梦想着火山爆发,梦想着离家出走,梦想着奇迹发生,但是,我从来没有行动力,因为我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更安于现状。航一和龙之介就不一样,他们团结同学,想出计策,一起筹钱,一起研究地图,一起行动。我越看越羡慕他们,想象着自己如果有小伙伴一起行动,该多好啊!我想像龙之介那样坚强乐观,从来没有困难可以难倒自己,相比之下,我还经常抱怨父母对我不好,抱怨学习、生活太累,难以理解龙之介为何能如此对各种事情充满兴趣和正能量。我也想做这样一个不被困难打倒的人。

影片里最让我羡慕的还有航一和龙之介的外公、航一的校医和惠美的外公、外婆。他们都很理解我们小朋友的想法,付出很多亲情和友情,让大家能实现梦想,他们都是很善良的人。我觉得,只要这个世界有亲情存在,奇迹能不能发生就不重要了,亲情就是最大的奇迹:惠美见到了从没见过的外公、外婆,航一和龙之介也会面了,父母虽然不能复合但他们一家也团聚了!而火山爆发、高铁相遇就能实现奇迹的想法在亲情面前就不重要了,连弹子的去世大家都能接受了。因为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已经尽全力努力了,因为梦想得到了亲情的支持,因为这种执着得到了肯定,大家就可以继续努力下去,不断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时间不能倒流,很多事情发生了就不能改变了,但我也希望能珍惜大家相处的时间,在父母、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的帮助与支持之下,克服困难,不断地向自己的理想奔跑!

爸爸电影观后感1000字


看电影和看书很相似,只不过书的呈现形式是静态的,电影是动态的,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观看结束后动笔写下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时要循序渐进地写出作品的特色,切记不着边际的发表感想。观后感的基本结构是哪些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爸爸电影观后感”,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1)

下午,我和妈妈看《摔跤吧!爸爸》。里面的内容非常精彩,这是我看到最好看的电影了,而且也是我第一次在电影主题里看见爸爸两个字的,这感到让我迫不及待的想看这一部电影。电影共播放了2个多小时。

里面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着印度有个运动项目叫“摔跤”,爸爸想把自己的女儿训练成摔跤的高手。讲的是:有个爸爸非常想要一个男孩,可是生的都是女孩。可是,有一次两个女孩把两个男孩打的鼻青脸肿,爸爸从这里来看,觉得自己的女儿有天赋,就开始训练两个女儿。每天5点起床,练习跑步、举大众、拉木头、高抬腿、对付让对方让对方摔倒。于是,经过10年的练习,大姐姐在全国摔跤比赛中取得了胜利,就去大的体育馆练习了。可是,教练没有爸爸教的好,让自己的女儿更退步了。妹妹过了2年也来了,但他们都没有忘记爸爸给教的。在全世界的摔跤比赛上,经过了努力的拼搏,最终,姐姐赢了,响起了印度的国歌,大家都激动地抱在了一起。从此,姐姐就成了大家的骄傲。

这个电影结束了,我懂得了有努力才有成功,要有坚持才有好的结果,所以大家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坚持不懈哦!要向电影中的两个女儿学习。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2)

《爸爸的爱》,千万泪雨演绎深情父爱,万千雨泪换来人间真情。

事情是这样的:

男主角高帆是一位大学教师,妻子因难产早逝,留下一个女婴盼盼和他相依为命,这位父亲因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她交给邻居大妈照看,可是有一天,那个名叫盼盼的小女孩突然发高烧、流鼻血,经医生诊断后说盼盼患的是血液病,为了给女儿盼盼治病,他历尽千辛万苦,受尽百般磨难,最后经过好心人和媒体的关注,在社会的捐助下终于医好了女儿的绝症,然而他自己却瘫痪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盼盼长大了,输血量在逐渐增多,一次要有几个人贡血,因此出现了排异反映,为了挽救小盼盼,他的爸爸在不顾医生的劝阻下,强烈要求把自己的血输给小盼盼,自己却因输血过多和营养不良昏倒在讲台上。

最近,有位教授研制出了一种药,可以治疗血液病,可高帆为了女儿的病已经山穷水尽。医生对高帆说:即使不算你以前的住院费,这种药也要31万元。没有办法,他所教班的同学和同事,把这感人的情况向社会呼吁,共募捐到了180万,他把多余的钱都捐给了各大医院。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出了泪水,想:父爱是多么的伟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我们的父母。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3)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爸没本事,只能供你们其中一个上学,还是按老办法。”说着便拿出一只特大号的勺子,“看谁运气好。”勺子转啊转,最终停在了石娃面前。“噢!我能上学喽!”上学,在我们的眼中最如此地平常,如此地理所当然。可石娃和他姐却要通过勺子来决定谁有上学的权力,这不是很让有心酸吗?而现在有些同学却毫不珍惜上学的机会,成天沉醉在电脑游戏里,试问他们面对像石娃这样的孩子时,会不会内疚?会不会脸红?

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很大。石娃的一位女同学在过小河时,不幸身亡了。石娃很伤心,三天都没去上学。被爸爸知道后,是一顿暴打。“你对得起谁?你对得起你姐吗?”从此,石娃便很用功读书。那些不好好学习,成天想着玩儿的同学,试问:“你对得起谁?”

“姐,我觉得爸有些偏心。”和许多同学一样,石娃刚开始,并不理解爸爸。认为爸爸只送他读书而不送姐姐读书是因为偏心。可他哪里知道父亲对他深沉的爱啊!

“有句话,叫‘山窝里飞出金凤凰’今天在我们这应验了!石娃同学获得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甘肃区一等奖!”有付出,就有回报。石娃通过不懈地努力得到了这么高的奖项。可我们有些同学现在虽说生活条件比石娃好多了,可考试都还没及格,难道石娃真的比那些同学聪明吗?

“爸,我要留在家照顾你!”一边是行动不便的父亲,一边是好不容易才考到的师范大学。石娃,选择了父亲,那时的他,已经读懂了爸爸深沉的爱。没想到爸爸异常气愤,竟摔倒在地上!石娃呀!看来你还是知道你爸对你的爱呀!你知道你爸是怎么熬过来的吗?你以为不上学就能表示你的爱吗?不!一天晚上,爸爸竟跳井自杀——为了自己不拖累石娃,他竟想到了死!“爸,我去上学!”

“你到城里读书了,那你爸咋办?”“我背着我爸去上学!”“老石,你真让石娃背你上学?”“我都听石娃的。”

初阳下,小河边,父子俩相视一笑,这一刻,所有的不解都烟消云散。父亲松开了拐扙,石娃以十几年前爸爸背他过河的.姿势,背爸爸过河。石娃以自己和方式,报答了父亲。那同学们呢?你们可曾想起了你们的父母?他们的恩情绝不低于石娃的父亲。石娃背爸爸上学,那你们呢?你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报答父母了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其实不用等到长大后,我们也可以报答父母,用自己的方式,你,行动起来了吗?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4)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印度拍的,印度的女人一般是在十四岁出嫁,为的是减少家庭的负担,出嫁以后,也只能在厨房中做饭菜。可这部电影中的女孩,却是摔跤冠军。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中的父亲在国际摔跤比赛上输了,这位父亲立下誓言: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摔跤手,为国家荣获一枚金牌。可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全是女孩。

某一天下午,父亲下班回家,偶然发现两个男孩子站在院子中,原来老大和老二打了那两个男孩,父亲起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念头,让两个女孩去学摔跤。

在训练中,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技能已经练得越来越厉害了,父亲每天让吉塔、巴比塔跟一帮男孩子在一起练习摔跤,父亲在这一天,带着一家人去看摔跤比赛。结果,吉塔输了。

下一次比赛,吉塔又赢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连串的胜利,最后又杀进了苏连邦比赛。

吉塔比赛前一天问父亲策略,父亲对吉塔说,:“你只要防守,不让对手得分,对手得不到分,就很着急,到时候你再找机会得分”

最终比赛时,父亲被人骗入了一个小房间,吉塔在第一个回合中取得胜利,而在第二个回合中却没有,到了最后一个回合,吉塔已经输了四分,最后十秒钟,吉塔这时抱住对手,朝身后扔去,五、四、三、二、一吉塔对手落地了,吉塔获得了五分竟奇迹般的赢了。

这部电影其实只讲了一句话:父亲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枚金牌而付出的努力,在吉塔小时候,父亲让她每天五点起床,把头发剪了,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6

有梦想,有追求,不放弃,我们这一生才不虚此行!

影片介绍了一位伟大的父亲训练女儿完成自己梦想的故事,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懂得的坚强,明白了爱的真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父亲训练女儿的过程中,母亲的付出也是艰辛的。家庭中父母能够相互配合,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难能可贵。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很大,使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迷迷茫茫一生,家庭教育是基础。

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漫长的,甚至是痛苦的。训练的过程中,女儿们也曾放弃,最终她们还是按以往进行训练。贝诺进入国家级训练后,一度放弃父亲的方法,结果连失比赛。父女通话后相互原谅,最后赢得比赛。成功有方法,并不是盲目的进行,向有经验的前辈学习,自己才不会迷失方向。

国家级教练未能对贝诺的优势进行分析,错乱指挥,导致比赛失利,目光短浅,一味保守,也将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人生要有好老师,听从正确的指导,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发挥最大的潜能。

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羁绊,纵然有大风大浪,也要奋勇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心中有梦想,人生就不会有黑暗,胜利的朝阳正向我们走来。加油吧,朋友,在这个奋斗的年纪不应选择安逸,加油!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5)

在父亲节前一天,我走进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亲未完成为自己的国家夺得金牌的梦想,之后发现两个女儿有“打架”的天赋,就让女儿进行魔鬼般的训练,两位女儿成为摔跤手,成为全国冠军,又代表印度参赛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影片中最使我感动的是吉塔离开父亲的训练,忘掉父亲的教诲,她放纵自己,导致在几场国际比赛中失败。她失败后在妹妹的劝说下,最终鼓起勇气去寻求父亲的理解,也寻求父亲指导。在拨通爸爸电话的那一刻,她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爸爸也泪流满面。通电话后,吉塔开始重认清自己,爸爸也来到体育学院附近租屋,在父亲无私的父爱和严厉的训练下,进入决赛。

最终吉塔听从了父亲的指导,最后关键时刻,在父亲缺席的赛场,吉塔沉静下来想起父亲的话:“爸爸不能时刻都能来救你,你要靠自己”,“你如果赢了这场比赛,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在印度永载史册!”她最终依靠自己的积蓄的能量及智慧反败为胜。当吉塔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给女儿戴上金牌,爸爸说出你是我的骄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双眼,任感动与幸福的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

我看着感动的画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对我既严厉又鼓励呢。

我记得去年,我班语文老师选我参加“魅力玉林,五彩田园”的征文比赛。我就信手拈来在小记者网发表那篇《秀丽的荷花》抄上去后,就开始看《熊出没》。

看着看着,我听到开门声,我立即拿数学练习册出来,一边写一边看动漫片。

“晓峰,这天在校园有什么收获?完成作业了吗?”爸爸笑呵呵地问。

“语文作业是一篇征文,我完成了。此刻正在写数学练习呢。”我兴高采烈地说,心里想着得到老爸的赞许。

爸爸拿过我刚才的“杰作”一看,眉毛就皱起来一怒“那怎样行,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吗?你不开展思维想一些新颖的,还有字体不够工整美观,上到初中语文卷面书写有6分,那你就吃亏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么亏?”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几年书写都工整美观,做什么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潜力作好才行。”老爸说,“还有做作业要认真而细心,不要赶着完成,或者一边写一边看电视,这样容易作错题。”

“为什么这样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边听歌一边写。”我和老爸对质起来。

老爸火冒三丈,关了电视机,藏起遥控,关掉了手机音乐。从这天开始,要进入复习状态了,不许看追星电视剧。

老爸又拿来征文“杰作”,在身旁辅导我,打开思路,重新写作。最后,在征文比赛揭晓时,我获得二等奖。我把奖状交给老爸,老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的骄傲!做什么事要有始有终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对女儿不严厉训练与心理辅导,女儿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会落在别人身上了。由此,我读懂了父爱,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让我泪流不已的电影——《爸爸的三轮车》。

电影主要讲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为自己的女儿付出所有的动人故事:小倩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每天靠拉三轮车来维持生活,可即使这样他还是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最好的中学读书,希望女儿长大后能生活的更好。可是她的女儿并不懂事,为了自己的“面子”,甚至在同学面前都不承认这是自己的父亲,只说是自己的亲戚,这让我很是气愤。

一天小倩因为自己的虚荣心作祟,对自己的父亲说:“爸,我想要一台MP4,这对学英语很有帮助,您就给我买吧。”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就这样,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每天没日没夜的干活,风里来雨里去,直到有一天一台崭新的MP4递到女儿的手中,女儿开心地笑了,可是她并不知道这台MP4里饱含着父亲多少的汗水和辛劳。看到这儿,我的眼模糊了,对这个不懂事女儿也“恨”了起来。让人又伤心又感动的是还在后面……

一次,小倩到她的同学家玩,正好她的父亲去送沙发,当我看到那位父亲佝偻着身子,顶着大沙发,冒着酷暑,一步步艰难地捱上六楼,放下沙发,却等来的是心爱女儿的不敢相认,那句是我家亲戚的话语,犹如利箭射入父亲的心脏,也如尖刀刺入我的胸膛。我为这位父亲落寞的回头一望动容,还有这不被女儿理解更让人伤感的吗?此时我的眼中已噙满泪水,当女儿的虚荣无情地锤击亲情,我知道这种伤害该有多么深重。接着我又看到了地板上留着那位父亲的鲜血,女儿拿出纸巾,流着泪水擦拭,女儿再也无法躲避,那通红的血印在了她的脑海,父亲为了供女儿能够读最好的高中,他舍不得买一块钱的包子,舍不得买顶用的新鞋,流汗,哪怕是流血也不让女儿受一点难为。但是他换来的是什么,不管女儿怎样,有三轮车在,就有希望。

当这位父亲为妻买药走出药店发现车子被偷时,他的一切美好愿望破灭了,这位坚强的汉子再也扛不住打击,他只好借酒消愁,此刻我禁不住又流出了泪水。我想为了孩子,父母可以献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当我看到走出自卑的小倩勇敢地走上讲台演讲,听到她大胆地流着泪水说出对于父亲的敬爱时,我又轻轻擦拭我眼角的泪水,那时我也想到了我的父母:每次吃鱼,我都是独享鱼肚子,他们只吃鱼头、鱼尾,我却以为他们喜欢吃鱼头;每天早晨妈妈都早早的起床为我打理好一切,甚至连鞋带都为我解开、系上;夏天停电,都是爸爸给我不停地扇扇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曾经那爱的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天地宽大,不如父母恩大,我希望天下的儿女能怀一颗感恩的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爸爸电影观后感(篇7)

它,是一部让同学影响一生的故事。它,是一部让朋友感动不已的电影。它,也是一部值得学习的电影。它,就是《背起爸爸去上学》。

故事讲诉的是,在甘肃有一个既偏远又穷苦的一个村子里,住着石娃一家子:姐姐,爸爸和自己,因妈妈早年去世,不幸的石娃从小失去了母爱不禁让我伤心落泪,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但是7岁的小石娃并没有备受打击。他坚强的爬了起来。并在转勺子中幸运的选中!读上了小学。正在上学的第三天早晨。他正要过河,遇见了一个小女孩也要过河。当他们一同走向河时,石娃很快走到了河中央。而可怜的小女孩,被汹涌的河水冲走了,只有漂浮在河面上的那只书包。石娃呆呆的站在那里,望着那滚滚河水,心中不时出现了那目残忍的影子,他变得恐惧起来,三天未去上学!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使劲的往石娃身上打去,并要求他必须去。终于,在父亲的再三要求下,石娃走向了那条汹涌澎湃的马莲河!石娃正跑到被河水冲走的小女孩那边时他哭了起来:他害怕,他恐惧,但他不能把心中的情怀大声的发泄出来。正在这时,父亲背起了石娃走过了可怕的马莲大河。之后,石娃勤奋努力,历经坎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娃年年考第一且奥林匹克化学第一名,并顺利的考上了大学,但父亲已是饱经风霜的人了,脚也瘸了,石娃有想放弃上学,照顾父亲,但父亲知道后,为了不拖累石娃,想跳井自杀,最终,这一举动,感动了石娃。石娃上大学了!为了不让父亲孤独,最后,石娃背起了恩重如山的父亲,走过了拿到充满回忆的马莲大河!

是啊,父爱如山,母爱如山。我们都该感恩父母,不是他们给了我们这么多,哪来今天戴上红领巾,穿着整齐校服的我们啊?石娃从小苦,是一个靠着运气得到的上学的权利。如今,社会上有许多没钱上学的人。毛泽东4岁时被迫辍学,但他勤奋好学,成为了人人爱戴的毛主席,匡衡没钱上学,连油灯都买不起,只能去敲人家的墙,让光线招进来,借光看书……而我们爱,有父母爱,有知识学,有东西吃,有同学玩……多好啊,但为什么我们这样舒适的环境去上学却比不上他们没钱上学的知识丰富?最主要的,就是勤奋。人的大脑,有一个勤奋使者,和一个,懒惰恶魔,你如果只想着玩儿,上课不认真,作业潦草了事,那就让懒惰恶魔得逞了,我们绝对不能让恶魔控制你,我们要用勤奋去对抗恶魔。这样,你就是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要勤奋努力,要帮助山里的孩子……

请让爱散满全世界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