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古代历史故事

02-22

请阅读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编辑的古代历史故事。文档的好坏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阅读一定量的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撰写文档。范文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古代历史故事 篇1

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

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这门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自然也概莫能外。

当人们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或者想要更完美时,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翻阅史料可以发现,汉代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关于整形美容术的记载。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人体的整形美容术最初都是从耳环、鼻环、文身和人造图案等形体装饰开始的。

古人也用鲜鸡蛋清做面膜

据史料记载,我国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穿孔吊环术,即民间盛行以审美为目的的穿耳、戴耳环的习俗。

但最初的样式并非像现代这样的耳环,而是腰鼓形的,其戴法也与后世不同,它是从耳垂孔直接横插进去,露其两端在耳外,以显其美。之后,才逐渐发展为各种式样的现代吊环。

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的整形美容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与中医治疗学专著。该书共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在这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鲜鸡蛋清做面膜,以治疗面部瘢痕的方法。之后还有以猪蹄熬成胶体状物做面膜等多种方剂和方法的记载。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

酒窝,亦称笑窝或笑大靥(y,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可以在面部的许多地方出现,多数人出现在颊部,其次是在嘴角旁。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颊部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被西方人看作是女性魅力的标记。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唐代就有人工酒窝吗?

唐诗中有当面施圆靥的佳句;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开两靥的赞语。所谓当面施圆靥,就是以某种化妆品在嘴角处加两小点胭脂,取两颊点妆靥之意,仿若酒窝一般。但在中医书中对靥又有类似痘痕之解,在《普济方》和《卫生易简方》等医药书籍中还有许多治靥方的记载。当然,无论靥字作何种解释,都说明了其作为整形美容术的一种手法,至少在唐代已经被采用。

南宋时义眼术已相当高明

美容磨削术在我国起步也很早,其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北宋。

北宋时期有一部医书名曰《圣济总录》,由太医院所编,共二百卷,分66门,每门又分若干病证,阐述病因病理,是北宋时期搜方较多的医学全书。《圣济总录》里就记载了用玉磨治疗面部瘢痕的事例,成为现代磨削术的先导,在以后的医著中也都有类似记述,而国外最早的报道仅见于1905年。

义眼术(装假眼)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术,在我国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述。如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所载,南宋时杭州张存,幼患一目,时称张瞎子,忽遇巧匠,为之安一磁眼障蔽于上,人皆不能辨其伪。巧匠为张瞎子装假眼使人皆不能辨其伪,可见南宋时的义眼术已经相当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南村辍耕录》的成书过程很有趣。作者陶宗仪勤于读书与写作,身上总是随身带着笔墨,就是下田劳作也不例外。辍耕时,在树下休息,就将收集到的各类史料、文献、资料,以及社会传闻、读书心得等记录下来,将稿子贮存在瓮中。前后写了10年,积了10瓮稿子。之后在学生的帮助下,抄录编纂,整理成书,共30卷,取名《南村辍耕录》。另有人说,陶宗仪为了记载资料,将树叶当做纸,《南村辍耕录》是写在树叶上的书。

唇裂修补术曾吸引琉球医生

《晋书魏咏之传》中记载了咏之生而兔缺(先天性唇裂),后来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有个医生,专门给人做修兔唇的手术。每次做完手术后,都告诉病人暂时只能吃稀饭,要注意少说话;唐代也有做兔唇修补的专家,名叫方干,因为唇裂修补术做得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叫他补唇先生。

明清时期的整形美容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明代《疡医准绳》、清代《疡医大全》等医籍中,都有关于唇裂修补术的记载。

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线订住二边皮,然后擦上调血之药,三五日内不可哭泣与大笑,又怕感冒打噱,每日只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线,即合一唇矣。从这一兔唇修补中,足见我国当时美容整形技术之水平。而在康熙二十七年间,琉球国曾派魏士哲医生来到中国福州,向福州名医黄金发学习唇裂修补术,回国后给皇室人员作整形美容术。

此外,《老子》有云: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鼻子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的孔道。其美观与否,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很重要。有大缺陷的鼻梁,自然需要修补。让人惊奇的是,在我国元代就出现了鼻梁修补术,可见古人对面部美容的重视。

缠足是一种有害的整形术

除了义眼术、唇裂修补术等古代整形美容的有益实践,在我国古代的整形美容术中亦有糟粕。

与古代西欧女性习以绫帕束腰和在18世纪后期英国女性效仿伊丽莎白一世女皇用铅粉搽脸以资美容,而造成众多妇女中毒身亡等有害美容类似,我国古代在贵族女性中也出现了缠足等整形美容术。据史料记载,南唐李后主令宫嫔窘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于是宫女们竞相效仿,并很快普及到民间,到宋代已形成风尚。

这种另类的整形美容术给古代妇女的身心带来沉重的摧残,以伤害身体为美,实为一种陋习。

古代整形美容术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渊远流长的中医发展史表明,包括整形美容在内的中医外科起步很早。

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手术疗法,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受封建思想的禁锢,特别是礼教的约束。在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就宣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自汉代之后,这种观念就深入人心且根深蒂固,因此整形美容就被认为是不孝无德的行为,以至封建统治机构下令禁作剖腹和尸解等伤毁发肤的医学举措,视之为洪水猛兽,这就阻碍了中医手术疗法的发展,使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日渐式微。

二是由于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历来只有天下的观念,而没有世界的意识。换句话说,当时中国看不到有一个世界,不知道中国只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份子而已。这就导致了我国古代的社会及其文化长期处于封建的封闭状态,使医学得不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借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三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代统治者对医学发展都不够重视。由于长期处于农耕文化,经济一直不够发达,致使统治阶级无力资助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使包括整形美容在内的中医外科失去了应有的发展机会,起步早而发展慢。

古代历史故事 篇2

历史故事:古代避讳的故事:李贺犯讳 晋进风波

全国叫国庆的人无计其数。姓名相同,如今是常见的事,并没什么是非,可在古时,姓名相同,会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非。如果与帝王的姓名相同,那怕是同一个字,或是一个字同音,都是不许可的,往往会受帝王讳名之祸。

《容斋随笔帝王讳名》中曰:帝王讳名,自周世始有此制,然只避之于本庙中耳。避讳,初时,范围很小,只避于本宗庙。可自秦始皇后,帝王讳名,渐渐风起云涌。《容斋随笔帝王讳名》曰:唯秦始皇以父庄襄王名楚,称楚曰荆,其名曰政,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秦始皇父名楚,为避讳,改楚地为荆地。秦始皇名蠃政,政字与正字同音,所以,秦始皇自避讳,把一年十二个月中的正月改为一月。

不可一世的帝王如此避讳,大臣、草民谁敢不避讳?讳害之风因此越吹越凶。大臣、草民与皇帝姓名相同,就得马上避讳改过来,不然,吏民犯者有刑。后来,讳名之害不断扩大化,讳害扩大到皇室、皇事,扩大到同音。

唐代就出现过这样一次讳名风波。唐代三李(李白、李隐商、李贺)之一的李贺(790一816),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据《新唐书列传李贺》载: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变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学子,为了圆进士梦,在家境不太好的情况下,从小坚持读书。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18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进士资格。李贺将向京城进军,参加京城进士考试。

李贺才高八斗,及第十分有望。这就招来一些文人的妒忌,那些竞争者想出了避讳计,大造舆论,把李贺父亲名晋与进(士)同音提到讳名的高度上。制造了晋进风波。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原来,争名者发现李贺父亲李晋肃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字同音,于是说,李贺应避讳,不能参加京城的进士考试。

虽然秦始皇后,帝王讳名愈演愈烈,但唐代太宗时,李世民对于帝王讳名,并不当回事。但死后却是另一样风景,唐高宗时,讳害使大臣改名,朝廷民部改为户部。讳害之势在高宗时期开始扩展。

中国古时科举考试,源于隋代,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选贤心切,新开了进士科。读书学子,只要考中进士,就会官运亨通。进士,是每个读书学子一生的奋斗目标。所以,竞争十分激烈。

晋进风波愈吹愈烈,有人说李贺因父名犯了讳,即使参考,考官也会将他弄消失,弄不好,还会因考招来横祸。有人劝李贺,为避讳,还是不要参加进士考试好。这种声音传到韩愈耳里,韩愈很生气,给李贺写了一封信,劝李贺参考。韩愈的信,也成了当时议论的焦点。

为了抨击晋进风波,韩愈写了《讳辩》一文,尽管韩愈在《讳辩》中说尽了道理,但讳害并未因理而减弱。李贺听从韩愈劝说,进京参考,但最后还是未得准许。《旧唐书列传李贺》曰: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可怜一代才子,就这样被讳害害了。

古代历史故事 篇3

西施,中国古代出名最早、影响最大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声,与吴越春秋、与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沼吴复仇联系在一起:伍子胥忠贞被谗、伯嚭(pǐ)奸佞亡国,与女色祸水的信条联系在一起;与巾帼报国、与红颜薄命、与浣女范郎的悲喜姻缘联系在一起;与西子捧心、东施效颦、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联系在一起比起其它美女来,它身上负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负荷。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及西施的是《管子》: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庄子》中,三次提到西施。西施病心而矉(pn,即颦字)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这就是东施效颦成语的来源。《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的话。《韩非子》亦云: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看来,西施确实是先秦时代的一位知名度极高的美女,不过,与后世传说不同的是:她并未与吴、越争霸的政治军事斗争发生关系,而且,管仲比勾践灭吴还早二百多年呢。

《左传》和《国语》等先秦史传,都提到了勾践向吴王献美女之事,但并未提及西施其人。西汉时代的《史记》也是如此。在贾谊的《新书》、刘向的《说苑》、陆贾的《新语》及《淮南子》中,西施也仅仅是作为美女出现。

只有《墨子?亲士》篇提到,西施因为太美,结果被沉入江中,可见太盛难守云。

最早把西施与吴越争霸联系起来的是东汉时的两部野史《吴越春秋》和《越绝书》。

在《吴越春秋》中,文种向越王献破吴九术,其四为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勾践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縠(h),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越绝书》的记载大致相同,不过西施的结局却迥异。前者说,亡吴后,越人认为这尤物是祸根留不得,把她沉于江中,算是对被吴王杀害的鸱(chī)夷子也即伍子胥的祭奠,这是一个残酷的悲剧。后者则让她与范蠡结为伴侣,泛五湖而去,以喜剧而告终。后世关于西施的种种故事和传说,率多由此生发开来的。

魏晋以后,在文人笔下,在民众的口中西施的故事进入了酝酿、发酵、增饰的阶段,这在志怪、拾遗小说中都有反映。唐、宋诗词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西施为吟咏对象的篇章。其主题,多咏叹红颜薄命或谴责女人祸水、美色亡国,倒不如歌咏王昭君的诗多出新意。比如王维的《西施咏》: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五美吟》中还翻此诗意: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其实二者都无多少可道的深意。当然也有不乏卓见之作。如晚唐崔道融《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罗隐《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它们都是较为突出的。

对西施故事的再创作,杂剧传奇最为充分。元代,关汉卿有《姑苏台范蠡进西施》,赵明远有《陶朱公范蠡归湖》,可惜今天我们只能从《录鬼簿》中看到这两出剧目,其内容,也只好根据剧目及有关评介来推测了。西施故事的集大成者,当推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

《浣纱记》充分地占有了有关吴越争霸与西施故事的种种资料,细加区别整合,编织成了一部45出的戏剧故事,以范蠡和西施悲欢离合贯串了吴越两国的兴亡历史,因为西施和范蠡初次见面时以一缕浣纱作为定情之物,故剧名《浣纱记》。与前人不同的是,该传奇将西施范蠡的爱情故事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爱情服从爱国,开始是牺牲割爱,最后在爱国主义的实现中使个人爱情也得到了实现。第3出迎施中,范蠡向西施表示歉意说:为君父有难,拘留异邦,有背深盟,实切惶愧。西施反安慰他:尊官拘系,贱妾尽知,但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之微,有负万姓之望。后来范蠡要西施入吴,西施表示犹豫,范蠡又劝她:若能飘然一往,则国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会有期,未可知也。若执而不行,则国将遂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亲,小娘子,你和我必同作沟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故《浣纱记》看似爱情故事,实则以爱国主义作为主旋律。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后人为纪念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就在苎萝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着名诗人李商隐写下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的诗句;稍后,女诗人鱼玄机又有《西施庙》诗。这些是目前能见到的关于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现在的西施殿位于浙江诸暨,1990年落成,景区占地5000平方米,由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等景点构成。西施殿景区在重修过程中还从民间征集了12000余件从老式民居上拆下来的古建筑构件,其中包括梁、柱、门、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这些木、石构件雕刻精美,工艺水平高超,大大增强了西施殿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使它更具有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代历史故事 篇4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日子一长,安禄山的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出来了。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手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玄宗开始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或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十五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相信,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也慌了起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十天,一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古代历史故事 篇5

历史故事:古代皇帝与皇后的洞房之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春宵一刻值千金,对于普天之下寻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对于那些一朝选入君王侧皇后嫔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

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皇帝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哪位皇后被废了,皇帝就还有可能再来一次大婚的机会。也就是说另有一位美丽女子就要欢度皇宫大内新婚的洞房之夜。

如清顺治皇帝福临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因与朕志意不和,便被降为了静妃,于是,另一个女人便走入了洞房,这第二位女人就是孝惠皇后。除了皇后外,后宫的嫔妃再多,也难享受大婚的排场。顺治时的董鄂妃,虽然宠冠后宫,但是也只能悄悄地被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进宫,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皇帝的后宫的嫔妃,除了皇后这位正妻外,其他都是不需要大婚的妾室。

一个美丽的女人进入皇帝的后宫而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被选上皇后的女方,也能接到皇帝派人送来彩礼,但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隆重地送上门。

皇帝彩礼对皇后的娘家人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如在汉代,仅黄金就要送万斤以上。东汉时权臣梁冀的女儿被选上皇后时,汉桓帝刘志聘黄金二万斤,纳采鴈璧乘马束帛,一如旧典,礼金翻了一倍。实际上,在完成六礼的每一个过程中,皇帝家都要送彩礼。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也是不是那么随便的,要花大价钱的。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的习俗不一样,皇后与皇帝结婚的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也没有固定的洞房,一般都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作大婚之夜的洞房。

明清两朝皇帝结婚一般在坤宁宫举行。坤宁宫是皇宫中后三宫的第三宫,在明朝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将东面两间设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面五间则改为祭祀萨满教的神堂。清朝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的礼仪相当隆重,也极为讲究。新皇后要从大清门被抬进来,经天安门、午门,直至后宫。而一般妃嫔进宫,只能走紫禁城后门神武门。

晚清母仪天下的慈禧太后,也未能从大清门走进来,这成了她一生中心头的痛。慈禧当初仅是嫔妃,公元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先称贵人,后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公元1854年进封为懿嫔。虽然母以子贵,亲儿子载淳后来做了皇帝,但也改不变了她与咸丰皇帝那段的婚史。所以,后来,儿媳妇阿鲁特氏,也就是同治皇帝的皇后,仅仅是奴才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的一句话,便惹恼了慈禧太后。同治皇帝死后不久,慈禧便逼她自杀殉葬。

古代历史故事 篇6

历史故事:古代男子逛青楼都去干什么?

青楼这个词,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几千年里,它曾经演绎了多少风月情事,也涌现了一批才貌双全的苦情女子,更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捧场,不过,我们最想了解的还是它有什么魅力让许多男子跨进了它的门。

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青楼指的是妓院,其实高级的妓院才叫青楼青楼原本指的是贵族富贵人家豪华精致的青砖青瓦的楼房,后来,由于贵族之家的许多姬妾,家妓大多住于这些楼房之内,到了唐代的时候,就逐渐成了烟花之地的专称。大诗人杜牧的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里面的青楼指的就是妓院。

其实,古时的青楼并不是我们平常所以为的那样俗丽庸华的,青楼也不仅指一栋楼房,几个房间而已,实际上,大多数的青楼是一个大的庭院的总称,里面的建筑一般都是比较讲究的,门前一般有杨柳等树木,窗前一般也少不了流水之景,至于院子里的花卉,水池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姑娘们的雅阁内,陈设也不寒碜,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是必须要有的,其它的还有摆设的古董瓷器,床前的屏风都是很精致的。

古代青楼里的女子虽然有的世俗肮脏,但是极品也不少,而极品的大多是艺妓,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卖艺不卖身的,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演艺明星所作的事情比较相同,而大多数艺妓都是才貌双全的,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才华和气质非常出众的,象苏小小,鱼玄机,严蕊,李香君等都是非同一般的女子她们跳舞唱曲,吟诗诵词也是极为风雅的事情。

一般来说,要见青楼里面的头牌或红牌姑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有钱就能如愿的,这些花魁之类的青楼女子,一旦成名之后,背后大多都有权势富贵人物作为靠山,即使客人们见了这些女子,大多也是客客气气的,所以一般的色鬼饿狼也是不敢动手动脚的。

古时青楼女子也并非全然都是无情的,也产生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情爱故事,历史上如唐代的崔微,段东美,宋代的刘苏哥,陶顺儿等人都为了爱情身死,所幸,他们的恋人也都是深情之人,不过,尽管如此,青楼里面的女子和进入青楼里面的男子大多都是不容易动真感情的。

男人们进了青楼到底在干什么呢?由于青楼是比较高级的妓院,普通的人一般也进不来,客人的素养或者社会地位一般都很高,主要以文人士大夫,富商,江湖豪客为主,其中尤其以文人居多,他们中间有的人游戏人间,笑傲江湖,有的寄情于红粉知己,享受温香软玉,不过也不是每个上青楼的男子就会和那里面的女子们发生性关系,其实里面的许多人不过去坐一坐,喝几杯清茶,吃几块点心,听几首小曲,的还下下棋,吟吟诗的,喝点小酒什么的,然后就离开了。

我们把话题拉回来,男子为何要去上青楼,柳絮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这个男子的家庭生活不是很温馨浪漫,大家都知道,古时的女子大多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再加上大多不是自由恋爱,有感情的夫妻不多,还有古时的贤妻良母要端庄,做事不能不合体统,也就没什么风情可言了,而最好的夫妻关系是相敬如宾。

宾者那还有亲密感浪漫感可言,青楼里面的女子就不一样了,相对而言,那个更有诱惑力可想而知了。更何况有的妻子从来就没有和丈夫沟通的欲望和想法。其次,有的男子上青楼是由于事业的关系,功名不成时,来青楼逃避现实,醉生梦死,获得一份或虚情或真意的安慰。功成名就时,则是为了来青楼寻求享乐和刺激。或者寻求一两个红粉知己,得到身心放松。还有呢,有的男子上青楼,则是为了交际应酬,朋友聚会,或商人谈论合作事宜,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当然了,还有一类男子本来就花心好色,他们来青楼的目的就不言自明了。

虽然,如今,青楼这个词已经成了历史名词,它所有的风花雪月都成了昨日尘烟,但是,关于爱情的忠贞,家庭的和谐,知己的贴心,这些话题永远不会结束。

古代历史故事 篇7

历史故事:古代四大美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分别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曾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也有第二种说法有沈约,曹植。

版本之一:

一、潘安

人们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又名潘安仁,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潘安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丈夫。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很坎坷,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自古潘安与陆机齐名。潘安诗歌名列钟嵘《二十四诗品》上品,另外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则证明了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安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

二、兰陵王

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兰陵王的,可见兰陵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啊,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最后却因太过完美,而惨遭嫉妒,含冤而死。

北齐的徐州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

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邙山之战,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

但究其真实历史,并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北齐书》等史书记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明确记载他戴的是头盔不是面具。史书中的东魏北齐西魏都有铁面装备的军人出现,也就是头盔和铁护面一体的,必须摘下头盔才能露出脸的重骑兵防护装备,并非后世所流传的面具。尽管如此,兰陵王的美貌却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美类妇人。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长子文襄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记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记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这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因太过完美。邙山大捷后,后主高纬问他: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开始有所忌讳。兰陵王察觉皇上对他的敌意,便开始收受他人贿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后又听从别人建议称病对朝政退避三舍。可就是如此小心谨慎,兰陵王依然没有躲过被赐死的命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

三、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当今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宋玉《神女赋》中的神女,体现了先秦女性美的观念,他在汉民族集体意识中积淀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从曹植一直到曹雪芹,每当文人欲表达女性的美艳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回溯到这个原型。宋玉名篇《神女赋》和《高唐赋》把巫山的女神(巫山神女)的美貌描述得让后人垂涎了几千年。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其中《九辩》确信为他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曾经到过楚国的京城,在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也一度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实际上不善为官的,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四、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人物生平

少有盛名

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他的祖父卫瓘说卫玠与众不同,只是自己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阶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卫玠长大后,好谈玄理。其后多病体弱,他的母亲王氏常不让他多说话。遇到有好日子,亲友有时请他说几句,没有不赞叹的,认为他说到了精微之处。琅邪人王澄有名望,很少推崇别人,每当听到卫玠的言论,就叹息倾倒。为此当时的人说:卫玠谈道,王澄倾倒。王澄与王玄、王济都有盛名,都在卫玠之下,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的岳父乐广全国闻名,评论的人认为岳父像冰一般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

因乱迁居

后来,朝廷多次征召卫玠入朝为官,征召的命令到来,卫玠都不赴任。很久以后,担任太傅西阁祭酒、太子冼马。卫玠的兄长卫璪担任散骑侍郎,在宫内侍奉晋怀帝司马炽。

永嘉四年(310年),当时中原战乱渐起,卫玠因天下大乱,打算搬家到南方,他母亲王氏说她不能舍下你哥哥卫璪离开。卫玠把道理讲得深透,为了门户大计,王氏流着泪答应了他。卫玠临别前,对兄长卫璪说:恭敬父、师、君的道义,是人们所看重的。如今可以说是献身事君,哥哥自勉。于是护送母亲搬到江夏(今湖北武汉)居住。

正始之音

卫玠的妻子乐氏很早去世,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很是器重钦佩他。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贵贱,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儿嫁给卫玠。接着卫玠进入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豫章,长史谢鲲先前就一直尊重卫玠,相见后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王敦对谢鲲说:过去王弼在朝中的谈吐像金声,此人在江表的言论如玉振,精微言论,断绝了又续接。没想到永嘉末年,又听到正始年间的声音,何晏如果还在,一定倾倒。卫玠经常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受士器重

卫玠因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国家的忠臣,于是谋求到建邺(今江苏南京)。京师的人听说其姿容,看他的人挤成人墙。卫玠因劳累成疾而加重病情,于永嘉六年(312年)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当时的人都说卫玠是被看死的。卫玠死后葬在南昌。卫玠死时谢鲲哭他很悲痛,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悲伤,谢鲲回答说栋梁断了,因而悲哀。咸和年间(326年―334年),卫玠改葬于江宁。丞相王导告论说:卫洗马确实该改葬。此人是风流名士,海内仰望,可以准备薄祭,来勉励旧日好友。后来刘惔、谢尚共同议论朝中人士,有人问杜乂可以和卫玠相比吗?谢尚说他们二人怎能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容得下几个人。刘恢又说杜乂是貌清,卫玠是神清。卫玠就是这样受到有识之士的器重。当时中兴名士,只有王承和卫玠为当时第一。

死亡之谜

看杀卫玠

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唐朝仍有人感叹卫玠之死,诗云京城媛女无端痴,看杀玉人浑不知。

清谈而死

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王敦便邀来谢幼舆。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其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最终去世。

思梦患病

卫玠幼年时,询问尚书令乐广人为什么会做梦,乐广说是因为心有所想。卫玠说: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这哪里是心有所想呢?乐广说:是沿袭做过的事。人们不曾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或者捣碎姜蒜去喂铁杵,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些可模仿的先例。卫玠便思索沿袭问题,成天思索也得不出答案,最终想得生了病。乐广听说后,特意坐车去给他分析这个问题。卫玠的病有了起色以后,乐广感慨他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得无法医治的病!一代美男英年早逝。

版本之二:

潘安、曹植、沈约、卫玠(流传较广)

曹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之子。他生得神清骨秀,气宇轩昂,而且性慧敏,善文章。被后世广为传诵,堪称才貌双绝。

沈约

南北朝梁代人。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

其他说法评论:

但对于曹植来说其才学或许更为人所传颂,对于其相貌历史上并未用过多笔墨评价,只是说长的神清骨秀,足够俊朗而已。

对于沈约历史的笔墨或许更多的是围绕其细腰娓娓而谈。

诸如邹忌、徐公、周瑜、吕布、韩子高、嵇康、赵子龙等人在历史文献资料中或有一两部提及或更多表述他们的其他才能,而非专注于夸赞其英俊的外表。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精选古代历史故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故事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古代历史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