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5篇

02-25

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更多专题:“名人孔子故事”。

考虑到你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整理了“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每个人都遇到过要制作一些文档,范文借鉴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写作中,优秀的范文可以教会我们写作的方法。

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2

孔子见麒麟的名人故事

早在西周时期,有关麒麟的各种说法,就已经传遍天下,与凤、龙、龟,并称为“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之外,麒麟、凤和龙都被认为是传说。龙和凤,后来被皇家所独占,成了禁口之物,人们也就不敢妄议了。而麒麟,民间则俗称为“四不像”,说它身体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脑袋像龙。实际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称,而羚牛却不是麒麟。

有人说,麒麟是真实存在的灵兽,一般不为老百姓所见,如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它才会出现,所以,人们常将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征;而又有人认为,麒麟只是神话传说之物,只是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在古人眼里,麒麟还是长寿的象征,据说有2000年的寿命,与植物中的银杏树一般。

那么,麒麟到底存在过没有?

有人提出,从造字上来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见过龙、凤和麒麟,否则,造出这些字就没有依据,就是凭空想象。这个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类,想来造字的古人也没有见过,但还是造出了这些字。不过,从“麒麟”二字都以“鹿”为偏旁来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从鹿演化过来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麒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孔子见过麒麟。孔子是我们尊崇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谨行,从不说怪力乱神,不谈论虚妄不实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义,有所指摘;他所修订的《春秋》,向来以记载谨严著称。就是在这部书里,却记载了有关“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人们捕获了一头即将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后亲往察看,并将此事写进了《春秋》里,充分证明孔子是见到过麒麟的。因为,孔子绝对不会骗人,所以,人们就坚信历史上曾经有过麒麟;至今再也见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笔者以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见,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动物学家,他在记下“西狩获麟”之前,也没有见过麒麟。所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传说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见到这头麒麟后掩面大哭,涕泪沾襟,认为它作为“灵兽”,在早已“礼崩乐坏”、世事混乱的时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从此不再操刀捉笔,遂有“获麟绝笔”之说。

至于那头被孔子亲自察看、并被他记载于《春秋》里的“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只能存疑了。

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3

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4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5

树德与树怨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喜欢《最新名人孔子的故事5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故事,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名人孔子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