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分享3篇

03-01

编辑为您搜集了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资料,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

关于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篇1】

2020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考验、世界动荡变革的巨大挑战、全球经济下滑的巨大冲击以来,我们成功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推动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增长。

2020 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考验、全球经济下滑的巨大冲击、世界动荡变革的巨大挑战,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推动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增长。

五千年大地沉浮,五千年岁月变迁,历史的长河沉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涵养了中国人厚积薄发的精神品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疫情和洪水的侵袭,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地方党政部门主动作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战疫情,斗洪魔。用强大的动员能力、战斗能力、保障能力,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成果,创造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进入第三季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4。9%”背后是中华文化“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必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快车道”。

危难时刻见真章,越是艰难越向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和国家果断决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按下“暂停键”,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 6。8%,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同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从第一季度的低迷到第三季度增速加大 4。9%,实现了“逆袭增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自信。“4。9%”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也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法宝,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磅礴动力。

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成就当代,人民面向未来。近年以来,歼-20、辽宁号航母、港珠澳大桥、复兴号、北斗卫星组网……无数的中国智慧在科学的星河里闪耀,为大国崛起、民族复兴提供了的强大科技力量。万众瞩目,面对疫情的影响,中国之“智”再提速,十天拔地而起的“雷神山”“火神山”方舱医院,用集成化、数字化创造了“不可能”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种“智慧”恰恰来自于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疫情大考下实现正增长,这样的“成绩单”来之不易,也实属不易。面对国际社会的复杂形势,党和政府高点谋划围绕“双循环”持续发力,企业实体齐心发展狠抓生产,不断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让中国经济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中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的背后,蕴藏着“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所致,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不息、奋勇拼搏的结果。

关于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篇2】

一、过去的模式(1978—1992年),是原始资本积累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一部分人员从事家庭工业,一部分人员走出xx市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大军。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从耕地上转移出来,xx市人坚持“自我改革、自求发展、自我投资、自我建设”的方针,采用简单的、分散的、以外延扩大为主的数量增长式的粗放型经济与xx市手工业小城市的传统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家庭工业;还有近10万农民跨出家门从事个体供销服务,他们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搜集市场信息,签订供货合同,采购xx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等物资,推销xx市产品,开拓新市场。

2、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而形成的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xx市的企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由于xx市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自有资金、人员、技术都较低,只能从事经过充分细分的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制造,促使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块状经济”。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的文化是xx文化,提倡经世致用,讲求事功,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强调个性、个体和能力,表现为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拥有财富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企业家精神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很少有企业进行分红,资金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4、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持,明确个体私营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

二、现在的模式(1993—20xx年),是正在形成的模式,即产业提升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是资金和技术的驱动,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投资,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水平随之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经过十几年的积累,xx市企业具有了资金优势。xx市的企业将资金投资于建造现代化的厂房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设备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2、产业集群与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雏形,相关的配套产业尚未具备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性开始体现。民间行业商会作用体现在行业自律、拓展市场、协调关系等方面,促进了五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行业自律工作:质量认证,质量检测,制订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标准,新产品维权,同行议价。拓展市场工作:举办展览会,组团参加国际展销会等。协调关系工作: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以及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表现为富而思进,不小富即安。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学习精神及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不断模仿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对优势产业进行引导,建立相关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将来的模式是全球竞争与合作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创立国际品牌和区域品牌,此阶段的竞争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产品附加价值的品牌竞争,只有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结合xx市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状况,应该塑造区域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和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加工区的国际竞争力已经确立,五大优势产业成为世界加工中心,并建立了全球经营网络,相关配套产业也具备了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实显现,区域经济持续繁荣;民间商会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同业商会将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参加相关的活动,向国际推出“xx市制造”概念,创立区域品牌。

3、xx市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变封闭为开放,开始与世界不同文化融合,表现为xx市人不再仅仅是依靠xx市人自己形成的网络,而是融入国际经营网络。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精神及成就欲,对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不断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政府的作用:发挥市场规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

xx市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方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不同,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从没有资源、交通不便、没有国家资金扶持、没有外资的投入,能够成功地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的典型。四个关键驱动因素——生产要素的作用、产业集群及民间商会的作用、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形成的xx市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于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篇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深化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的认识,更要明晰对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的实践路径,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的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在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剧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点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这一思想体系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二、围绕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的总结概括定调,十分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振奋。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瞄准“十四五”开新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八项重点任务既独篇成章,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又具系统思维,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三、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我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这一特殊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拿出切实举措,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部署,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本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二要提高科学谋划和决策能力,精准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挥创新优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升级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继续抓好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扎实开展 XX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培育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要努力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重点群体的多渠道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加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短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平安(综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精选阅读

中国经济读后感汇总


人这一生总会要接触到写作文,或早或晚。写作文可以增强我们的集中注意力和专注力。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主旨,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写进作文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中国经济读后感汇总”,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1】

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2500字: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2】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3】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4】

读《解读中国经济》有感1000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之前先把作者的身家背景、教育任职经历都看一遍,经了解才知道林毅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当年在台湾服兵役时,抱着篮球穿越台湾海峡来到厦门(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一直在北大,任CCER的教授,期间又去了世界银行任职几年。

言归正传,说说书中的内容。书中涉及到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浅显易懂,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观点自成一派,读了会觉得很有道理。在产业结构上,林毅夫一直强调“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源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主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不一样的,与在校书本上介绍的一致,指出计划经济中赶超型策略的不当,这对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国企改革中,林毅夫强调国企需要有“自生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国企有自生能力为假设条件,这也是导致这些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很多国企没有自生能力,这也是导致国企一直发展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同样身为一个国企,研究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添砖添瓦。

对于中国GDP的增长,书中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增长保持20年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很多,作者毫不避讳指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不解决对未来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很多,国外有,国内也相当多。一系列数据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后发优势还存在,主要看领导人的决策及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持高增长。

目前中国人对国内经济都有一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中产阶级,高房价、高税收,近些年高增长都是以抽中产阶级的血来维持的。但是放眼其他国家,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发展机会还是多的,因为我们有13亿的市场,我们虽然建了很多大楼,建了很多铁路,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欧美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低了,东亚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的来说,书中分节较多,有点像多个文章的拼凑,不过好在每个章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剥茧抽丝的分析,还是相当严谨有趣的。另外,对于很多常规解释的补充论证才是最大的亮点,以前我们学习,都是了解了我们实行这个政策,走那条道路,但是很少去探究为神魔,但是在本书中解释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做出了某种选择。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对于政策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感觉受益匪浅。

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学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林毅夫所说,数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华尔街,化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制造毒药。那我是否可以引申为经济学学的好的都在再担保呢?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5】

国企改革之路——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1000字:

提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国企的改革。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做了阐述,观点不一,最近读罢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受益匪浅,下面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国企的改革之路,是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果举世瞩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却饱受腐败、效率低下、巨额亏损等问题的诟病。同时,众多国企依旧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依靠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精神格格不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解决办法:要么从一个体系彻底过渡到另一种体系;要么完全恢复原来的体系。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证明行不通,那么国企改革之路只有一往直前,绝不能走回头路。

那么国企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国从1978至今还没有完全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林毅夫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国民经济存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因此,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法宝。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让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则可以有效降低呆坏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依靠行政来获得低息贷款,效率低下占用大量社会资源。

同时,中小国有企业,其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由于包袱较小,依靠经营其土地资源,就可以获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会。但大型国企相对困难,因为历史负担重,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经济中经营人员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竞争,则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只能完全剥夺经理人员的权力。改革后放权让利,试点区有效,但放大到全社会却无效,主要是由于舆论集中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市场,让竞争因素注入,这样参考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可以对国企的经营者进行考核,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近期,不少地方开展国企混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混改,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又可以减轻国家政策性负担,降低补贴,使得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增加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同时又保持活力。因此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预想的J型复苏曲线,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原因在于,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这段时间会导致GDP的下降;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能导致市场竞争,垄断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联系中断和生产萎缩;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由于苏东和中国都存在政策性负担,休克疗法的三个措施无法同时完成。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6】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7】

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所强调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发,对100个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多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与了问题的研讨,力求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与转变的蓝图。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紧扣100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回答如何从“我”做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为公务员、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急需的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百问百答,形式新颖,敢于直回矛盾,敢于揭示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力面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提出了破解之道,难能可贵。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经济之声作为专业化频率更有条件在创新内容、扩大市场、多渠道传播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结集出版是对节目生产的一种延伸。在无线传播、网络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市场传播,通过进入图书市场,实现了广音频产品的增值,有效提升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8】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9】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荐]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1500字


幼儿教师教育网推荐更多专题:“中国经济读后感”。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的财富需要阅读来挖掘,阅读作品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沉浸在他细腻的故事情节当中。我们可以抽空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感想。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1】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2】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3】

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2500字: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4】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5】

内容简介:本书借由80个指数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繁复的文字论述相比,数字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但同时,对非经济专业的其他职业者而言,却不够形象也不易读懂。作者将自己象牙塔式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最为平实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将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充满着复杂多样性的体系全方位地介绍给读者。即使从未接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也可以掌握把脉经济波动之方法,这是在其他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中不能体会到的。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通过指数来解读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尽管我对其中一些指数也了解,但是真要将这么多的指数集中在一起,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自忖还缺少这样的功力。好在,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点,将其买来,摆在书桌上,认真阅读、体会和咀嚼。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名词,不过,搂草打兔子,书中的一些观点倒也不妨读一读。在《假如美国没钱还债》这一篇中,作者认为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攒鸡蛋的事情,妈妈总是省吃俭用,老母鸡下了蛋也不舍得吃,要攒着,万一哪个亲戚朋友家有点事的时候,送给他们吃。那时,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呢,孩子可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啊,如果孩子的身体棒棒的,对孩子和家庭不都是一件好事吗?!╮(玨▽╰)╭,大人的想法有时也让人想不明白。《一眼判定国民富裕与否》一文,咋看题目的时候,激动了一把,不过最终还是没搞明白。个人富裕不富裕,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有感觉和判定,可是被那些专业的指数数量半边,却有点恍惚了,难道我本是个富人?只是我没感觉到?——忽然联想到了赵本山的《卖拐》……难怪有许多人会说,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忽悠,这样说来,赵本山绝对是天才的经济学家!O(∩_∩)O哈哈~

中国经济个人读后感【篇6】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600字:

通观此书,从中国经济的现状,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如何由强到弱,在逐渐腾飞。中国在腾飞的过程中,不同方面:发展战略、农村、城市、国企、金融等方方面面怎样改革,其劣势在哪,为什么不合理,出路在哪里,用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为我们勾勒出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

读完之后,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有了整体的一个了解,听得懂很多术语和分析,也对中央制定的一些政策理解更深了一些,至少是对听懂新闻联播是会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林毅夫作为经济大家,其分析事情的方式和逻辑,对事物剖析的角度都让我觉得很受用,每一章节的探讨循序渐进,都像是一篇严谨的论文。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他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例如作者指出,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这个观点大大有别于学术界普遍看法,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读后感·另外林毅夫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也是从新的视角出发,中国和西方的分界线在于工业革命,传统的试错法被实验代替,经验主义对于技术发明的贡献比不上实验,于是技术一落后便立马被挨打。

林毅夫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增长潜力,但也在书中涉及了它的不足,如由于双轨制经济导致的如金融结构不合理、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同时,书中也留下了许多框架让人填补,比如企业的自身能力包括哪些方面?职业经理人是否也是自身能力的一方面,长期缺失自身能力要如何恢复?林毅夫未深入探讨,但却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也许结合实际的思考更为可贵。

这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入门书籍,感谢推荐!

《中国经济》读后感精选7篇


一篇优秀的作品的读后感是怎么写成的?在读了作品以后,我们能够更好的感悟自己的生活。对于这类优秀的作品,动笔写下一份读后感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吸收获得的感悟,栏目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中国经济》读后感。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1】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2】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3】

内容简介:本书借由80个指数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繁复的文字论述相比,数字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但同时,对非经济专业的其他职业者而言,却不够形象也不易读懂。作者将自己象牙塔式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最为平实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将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充满着复杂多样性的体系全方位地介绍给读者。即使从未接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也可以掌握把脉经济波动之方法,这是在其他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中不能体会到的。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通过指数来解读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尽管我对其中一些指数也了解,但是真要将这么多的指数集中在一起,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自忖还缺少这样的功力。好在,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点,将其买来,摆在书桌上,认真阅读、体会和咀嚼。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名词,不过,搂草打兔子,书中的一些观点倒也不妨读一读。在《假如美国没钱还债》这一篇中,作者认为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攒鸡蛋的事情,妈妈总是省吃俭用,老母鸡下了蛋也不舍得吃,要攒着,万一哪个亲戚朋友家有点事的时候,送给他们吃。那时,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呢,孩子可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啊,如果孩子的身体棒棒的,对孩子和家庭不都是一件好事吗?!╮(玨▽╰)╭,大人的想法有时也让人想不明白。《一眼判定国民富裕与否》一文,咋看题目的时候,激动了一把,不过最终还是没搞明白。个人富裕不富裕,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有感觉和判定,可是被那些专业的指数数量半边,却有点恍惚了,难道我本是个富人?只是我没感觉到?——忽然联想到了赵本山的《卖拐》……难怪有许多人会说,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忽悠,这样说来,赵本山绝对是天才的经济学家!O(∩_∩)O哈哈~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4】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读完该书如下感觉:1、书中所提12个问题基本反映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度和广度都抓得不错,但对问题的解答不尽如意,基本是正反双方的意见罗列,而且在本书以外的很多媒介上可以看到。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遗憾,不太符合卫视香港台的做法。2、对书中所提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一般都多少了解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因此书中对一些基本词汇的解释显得画蛇添足,从而造成该书排版很难看,大字粗糙、小字难读。3、股市、楼市、金融、实体经济、消费、信心、就业、民生、国家战略、国家文化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权威资讯,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建立信心,应对危机。4、我喜欢敢说自己心里话的经济学家,例如郎咸平、谢国忠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和观点对决策有积极作用。中国的很多事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却很少有不可行研究,希望这方面的人士多一些……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5】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6】

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所强调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发,对100个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多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与了问题的研讨,力求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与转变的蓝图。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紧扣100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回答如何从“我”做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为公务员、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急需的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百问百答,形式新颖,敢于直回矛盾,敢于揭示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力面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提出了破解之道,难能可贵。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经济之声作为专业化频率更有条件在创新内容、扩大市场、多渠道传播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结集出版是对节目生产的一种延伸。在无线传播、网络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市场传播,通过进入图书市场,实现了广音频产品的增值,有效提升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国经济》读后感【篇7】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通过阅读好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可以使在我们大脑里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20xx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每读完一本书,都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分享我自己的心得,我也希望,用输出倒逼输入,提高我阅读的效果。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我20xx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在20xx年写的《读懂中国经济》。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我国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逻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国经济今后该如何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针对克里格曼教授提出的疑问: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没有什么奇迹可言,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典型观点,它忽视了东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蔡昉教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重要阶段刘易斯发展阶段(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劳动力相对过剩,一直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结构适宜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供给,没有发生边际报酬递减,我国发展了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有了我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

在分析了我国经历的刘易斯发展阶段后,蔡昉教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2004年左右普工的工资大幅度上涨,继而到20xx年左右,劳动力人口出现净减少,得出了我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拐点,开始了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增长手段的索洛增长。在分析中,他区分了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提出我们应该从供给侧发力,而不是在需求侧进行刺激。

在之后,蔡昉教授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仍然有很多潜能和短板。户籍城镇化率明显偏低,社保不健全,全国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企业间、在东中西部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配置,雁阵模型可以有国内版,还需要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参与率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本书无遗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从刘易斯发展阶段到新古典发展阶段的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逻辑,坚定发展信心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美好的生活从阅读开始,希望我们一起,在20xx年有更大的收获。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集锦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中国经济》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完作品,我们内心或许会与作者产生诸多共鸣。此时应该动笔将我们的内心想法更好的做好记录,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中国经济》的读后感"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1

读《解读中国经济》有感1000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之前先把作者的身家背景、教育任职经历都看一遍,经了解才知道林毅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当年在台湾服兵役时,抱着篮球穿越台湾海峡来到厦门(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一直在北大,任CCER的教授,期间又去了世界银行任职几年。

言归正传,说说书中的内容。书中涉及到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浅显易懂,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观点自成一派,读了会觉得很有道理。在产业结构上,林毅夫一直强调“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源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主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不一样的,与在校书本上介绍的一致,指出计划经济中赶超型策略的不当,这对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国企改革中,林毅夫强调国企需要有“自生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国企有自生能力为假设条件,这也是导致这些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很多国企没有自生能力,这也是导致国企一直发展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同样身为一个国企,研究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添砖添瓦。

对于中国GDP的增长,书中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增长保持20年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很多,作者毫不避讳指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不解决对未来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很多,国外有,国内也相当多。一系列数据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后发优势还存在,主要看领导人的决策及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持高增长。

目前中国人对国内经济都有一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中产阶级,高房价、高税收,近些年高增长都是以抽中产阶级的血来维持的。但是放眼其他国家,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发展机会还是多的,因为我们有13亿的市场,我们虽然建了很多大楼,建了很多铁路,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欧美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低了,东亚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的来说,书中分节较多,有点像多个文章的拼凑,不过好在每个章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剥茧抽丝的分析,还是相当严谨有趣的。另外,对于很多常规解释的补充论证才是最大的亮点,以前我们学习,都是了解了我们实行这个政策,走那条道路,但是很少去探究为神魔,但是在本书中解释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做出了某种选择。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对于政策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感觉受益匪浅。

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学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林毅夫所说,数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华尔街,化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制造毒药。那我是否可以引申为经济学学的好的都在再担保呢?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2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3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4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5

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通过阅读好书,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也可以使在我们大脑里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20xx年里,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每读完一本书,都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分享我自己的心得,我也希望,用输出倒逼输入,提高我阅读的效果。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我20xx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教授在20xx年写的《读懂中国经济》。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我国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逻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国经济今后该如何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针对克里格曼教授提出的疑问: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没有什么奇迹可言,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没有技术进步,没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是新古典经济发展理论的典型观点,它忽视了东亚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蔡昉教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重要阶段刘易斯发展阶段(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在这个阶段,劳动力相对过剩,一直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结构适宜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供给,没有发生边际报酬递减,我国发展了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有了我国近40年的高速发展。

在分析了我国经历的刘易斯发展阶段后,蔡昉教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在2004年左右普工的工资大幅度上涨,继而到20xx年左右,劳动力人口出现净减少,得出了我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拐点,开始了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增长手段的索洛增长。在分析中,他区分了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的决定因素,提出我们应该从供给侧发力,而不是在需求侧进行刺激。

在之后,蔡昉教授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仍然有很多潜能和短板。户籍城镇化率明显偏低,社保不健全,全国性的统一劳动力市场还不健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企业间、在东中西部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配置,雁阵模型可以有国内版,还需要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参与率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

这本书无遗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从刘易斯发展阶段到新古典发展阶段的历程,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经济逻辑,坚定发展信心很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心得。美好的生活从阅读开始,希望我们一起,在20xx年有更大的收获。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6

国企改革之路——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1000字:

提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国企的改革。国企为什么要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纷纷做了阐述,观点不一,最近读罢林毅夫先生的《解读中国经济》,受益匪浅,下面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国企的改革之路,是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成果举世瞩目。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中国经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却饱受腐败、效率低下、巨额亏损等问题的诟病。同时,众多国企依旧采取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依靠垄断权力攫取高额利润,这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开放精神格格不入,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之间存在摩擦与冲突,解决办法:要么从一个体系彻底过渡到另一种体系;要么完全恢复原来的体系。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证明行不通,那么国企改革之路只有一往直前,绝不能走回头路。

那么国企改革到底该如何进行?中国从1978至今还没有完全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尚未解决。林毅夫先生认为,一直以来,国民经济存在“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活-乱”循环。因此,银行商业化与利率市场化,是化解这一问题的两大关键法宝。通过给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让银行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则可以有效降低呆坏账。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依靠行政来获得低息贷款,效率低下占用大量社会资源。

同时,中小国有企业,其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由于包袱较小,依靠经营其土地资源,就可以获得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会。但大型国企相对困难,因为历史负担重,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经济中经营人员的自主权被完全剥夺,因为市场经济不存在竞争,则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只能完全剥夺经理人员的权力。改革后放权让利,试点区有效,但放大到全社会却无效,主要是由于舆论集中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计划地逐步开放市场,让竞争因素注入,这样参考行业平均利润率就可以对国企的经营者进行考核,从而制定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近期,不少地方开展国企混改,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混改,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又可以减轻国家政策性负担,降低补贴,使得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增加活力。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稳定,同时又保持活力。因此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休克式疗法”,结果并不是预想的J型复苏曲线,而是L型的长期萧条路径,原因在于,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这段时间会导致GDP的下降;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能导致市场竞争,垄断导致上下游企业经济联系中断和生产萎缩;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由于苏东和中国都存在政策性负担,休克疗法的三个措施无法同时完成。苏东的改革思想是存量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增量改革。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方式更为有效。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7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读完该书如下感觉:1、书中所提12个问题基本反映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度和广度都抓得不错,但对问题的解答不尽如意,基本是正反双方的意见罗列,而且在本书以外的很多媒介上可以看到。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遗憾,不太符合卫视香港台的做法。2、对书中所提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一般都多少了解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因此书中对一些基本词汇的解释显得画蛇添足,从而造成该书排版很难看,大字粗糙、小字难读。3、股市、楼市、金融、实体经济、消费、信心、就业、民生、国家战略、国家文化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权威资讯,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建立信心,应对危机。4、我喜欢敢说自己心里话的经济学家,例如郎咸平、谢国忠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和观点对决策有积极作用。中国的很多事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却很少有不可行研究,希望这方面的人士多一些……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 篇8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经济的窘境和困惑。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内需、出口几乎失效。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暴涨让内需显得动力不足;曾经辉煌数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涨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反观现实,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复从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土地财政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左右为难,改革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是阻力着实不小。因此,“最危险边缘”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本书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对经济社会进行监管。但是当今,我们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围不但大范围涉及社会治理,而且深度干预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服务和监管职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国有企业不但凭借垄断优势进入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银行长期成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以致民营企业不得不到资金支持,反观现实,这样的现状也滋生了大范围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P2P。因此,当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注重社会变革更深层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说,无论亚当·斯密,还是卡尔·马克思,他们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打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打击腐败的关键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其服务于经济社会,而非直接控制经济社会。我国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历史潮流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本书希望通过“解决国有企业虚胖问题”,“利率市场化比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在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比许多领域对外开放更重要”,“建立预算制度”,“减轻税负,藏富于民”等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紧迫。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1000字


以下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经济的读后感”。书籍可以净化你的心灵,将你的思想带至全新的高度,从作者的作品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更多的感想。在读了作者的作品之后我有很多感想和收获,读后感能让自己多回忆书中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1)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经济的窘境和困惑。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内需、出口几乎失效。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暴涨让内需显得动力不足;曾经辉煌数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涨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反观现实,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复从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土地财政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左右为难,改革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是阻力着实不小。因此,“最危险边缘”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本书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对经济社会进行监管。但是当今,我们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围不但大范围涉及社会治理,而且深度干预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服务和监管职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国有企业不但凭借垄断优势进入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银行长期成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以致民营企业不得不到资金支持,反观现实,这样的现状也滋生了大范围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P2P。因此,当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注重社会变革更深层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说,无论亚当·斯密,还是卡尔·马克思,他们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打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打击腐败的关键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其服务于经济社会,而非直接控制经济社会。我国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历史潮流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本书希望通过“解决国有企业虚胖问题”,“利率市场化比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在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比许多领域对外开放更重要”,“建立预算制度”,“减轻税负,藏富于民”等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紧迫。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2)

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2500字: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3)

说是20xx,其实是20xx的总结,各热点问题都有提到,中美贸易,股市,房产,芯片,税改,企业,互联网,消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把握有些参考价值吧。摘录一些要点。

中美贸易

1.贸易战背后,是以中美为首、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严重失衡,“世界大战”已经开打。贸易战开打绝不是哪个国家的阴谋或阳谋,更不是一个国家总统的性情使然,而是世界贸易高速发展突破了国家机器承受的底线和边界。

2.贸易战剑拔弩张的背后是世界贸易失衡,首当其冲的是中美间的结构性贸易。失衡必然带来混乱,而这正是当今世界呈现的景象。混乱为寻找再平衡创造前提,可以预见,一场世界再平衡的“大战”已经打响。

3.中国最终赢得贸易战的底牌是消费,但目前尚未做好以消费取胜的准备。

4.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止于内部提振消费升级,还在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更在于发展一个有深度、交易活跃且开放度高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以求形成“人民币—人民币债券”的内外循环机制,为中国迎接大消费、进入逆差时代做好准备。

金融:

1.世界金融危机以10年为周期爆发,第四次金融危机已然开始。第四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近10年政府滥发货币形成的过剩货币的蒸发”,美国将是危机根源的制造国,是危机的主战场。作为危机能量释放国的原辅材料提供国将构成危机的第二主战场。经历第四次危机冲刷之后,美国将彻底丧失全球引领力,中国却将获得更大的机会。

2.实体经济创造过剩,外贸创造过剩,再加上金融行业创造过剩,三个过剩,导致了第三次金融危机爆发

3.大家都想规避战争,因此爆发战争是小概率,但是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蒸发货币将是大概率事件。

4.每逢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进口成本都变得特别昂贵(进口的“毒瘾”又戒不掉),相反,出口价格却格外低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原材料、矿产、能源的价格迅速走跌。这样,经过货币扩张和紧缩,原辅材料提供国的财富将遭遇浩劫,陷入金融危机的沼泽地。

5.货币风暴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原因有经济结构单一和双赤字风险;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问题;过度依赖外资,外债,但外币储备不足

6.伴随第四次金融危机的两大主战场战火越烧越旺,中国将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

7.金融从大放到大收大治,明着是钱太多惹的祸,归根到底是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和关系,以致今天如此混乱,或倒逼金融成为大市场、大政府的第一战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4)

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所强调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发,对100个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多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与了问题的研讨,力求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与转变的蓝图。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紧扣100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回答如何从“我”做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为公务员、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急需的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百问百答,形式新颖,敢于直回矛盾,敢于揭示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力面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提出了破解之道,难能可贵。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经济之声作为专业化频率更有条件在创新内容、扩大市场、多渠道传播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结集出版是对节目生产的一种延伸。在无线传播、网络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市场传播,通过进入图书市场,实现了广音频产品的增值,有效提升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5)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6)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中国经济的读后感(篇7)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1000字9篇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学识渊博的人谈话一样,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你知道如何写出一篇有感染力的作品读后感吗?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收集整理的“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1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读完该书如下感觉:1、书中所提12个问题基本反映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度和广度都抓得不错,但对问题的解答不尽如意,基本是正反双方的意见罗列,而且在本书以外的很多媒介上可以看到。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遗憾,不太符合卫视香港台的做法。2、对书中所提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一般都多少了解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因此书中对一些基本词汇的解释显得画蛇添足,从而造成该书排版很难看,大字粗糙、小字难读。3、股市、楼市、金融、实体经济、消费、信心、就业、民生、国家战略、国家文化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权威资讯,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建立信心,应对危机。4、我喜欢敢说自己心里话的经济学家,例如郎咸平、谢国忠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和观点对决策有积极作用。中国的很多事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却很少有不可行研究,希望这方面的人士多一些……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2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600字:

通观此书,从中国经济的现状,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如何由强到弱,在逐渐腾飞。中国在腾飞的过程中,不同方面:发展战略、农村、城市、国企、金融等方方面面怎样改革,其劣势在哪,为什么不合理,出路在哪里,用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为我们勾勒出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

读完之后,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有了整体的一个了解,听得懂很多术语和分析,也对中央制定的一些政策理解更深了一些,至少是对听懂新闻联播是会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林毅夫作为经济大家,其分析事情的方式和逻辑,对事物剖析的角度都让我觉得很受用,每一章节的探讨循序渐进,都像是一篇严谨的论文。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他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例如作者指出,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这个观点大大有别于学术界普遍看法,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读后感·另外林毅夫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也是从新的视角出发,中国和西方的分界线在于工业革命,传统的试错法被实验代替,经验主义对于技术发明的贡献比不上实验,于是技术一落后便立马被挨打。

林毅夫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增长潜力,但也在书中涉及了它的不足,如由于双轨制经济导致的如金融结构不合理、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同时,书中也留下了许多框架让人填补,比如企业的自身能力包括哪些方面?职业经理人是否也是自身能力的一方面,长期缺失自身能力要如何恢复?林毅夫未深入探讨,但却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也许结合实际的思考更为可贵。

这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入门书籍,感谢推荐!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3

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所强调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进一步改革开放等方面出发,对100个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多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家参与了问题的研讨,力求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与转变的蓝图。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本书紧扣100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帮助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方面面,回答如何从“我”做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为公务员、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急需的解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百问百答,形式新颖,敢于直回矛盾,敢于揭示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力面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提出了破解之道,难能可贵。

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经济之声作为专业化频率更有条件在创新内容、扩大市场、多渠道传播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转变100问”的结集出版是对节目生产的一种延伸。在无线传播、网络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市场传播,通过进入图书市场,实现了广音频产品的增值,有效提升了广播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4

内容简介:世界的规则永远就是几条以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应对一切。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经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当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怎样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把我们的经济程序规划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机,以及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垫脚石?继《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之后,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再次以独到深刻的分析,把脉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农业、商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的问题,结合金融世界的运转逻辑与规则,预测未来经济即将面临的危机。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本书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剖析中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讨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经济走势做出的预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经济,视野开阔,观点独到,极具启发性,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现在的刘军洛和10年前的刘军洛一样悲哀,但10年后的历史将会证明今天的他是多么的深谋远虑......2020年再来回首本书对本人的意义时,在全球化中孕育出的美国私人企业已经进化成21世纪的超级霸王龙,而中国这头本该强大的大象却只能永远俯首称臣......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5

这是一本研究并解析“中国之迷”的书籍。其风格、其意图、其目的,明显地在解析“中国经济与发展之迷”。内容如此风格如此、表现的手法和逻辑也如此!

中国为何自明代以来发展停滞了,为何历史上一直持续领先全球,自明代之后停滞了。李约瑟之迷与中国的兴衰的根由。中国为何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为何搞了统制经济。为何出现了东亚奇迹、中国何以没有采取“休克疗法”而取得成功。为何中国优选首先选择农村进行改革,城市改革中又采取了何种措施,解决了何种矛盾与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工业的发展,为何优先发展重工业。金融改革困难在何处,与国有企业改革有何关系。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如何显现,双轨制何以有市场,其利弊为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迷与路径,分析国际化权威对中国之迷的解析的正误。等等。

看了这本书的十二个部分及其附录的三篇资料,真让人从文化、治理、人口、交换、社会等视角,明白中国的清代之后的屈辱,以及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能够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和创新的视角,解析了财富原始积累、体制改革、开放性竞争、资源秉赋与作者不主张跨越式发展的种种理由。也对作者评价“华盛顿共识”的异议的非通用性,并对作者的比较优势战略予以认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开放程度、金融深化与改革、宏观稳定、就业结构与城市化、收入分配,对于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华盛顿共识是指:强化政府的财政纪律,增加政府在改进收入分配和过去受忽视而有高回报的领域的公共投资,扩大税收的基础,统一汇率,贸易自由化,消除外国直接投资的障碍,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市场准入的管制,保护私有权。

对于作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一种资本,作为一种投资,这是我的首次接触这个理念。这真是一大发明。这也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故意识形态的投资及非权力相关的“干股”,其实就是技术入股

,是知识产权!

对于构建的复杂的关系中抽象简单而实用的逻辑关系,这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质的任务。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关键的变量从而建立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这需要知识分子的丰富社会科学知识作支撑!

真是大家!此老兄真不愧为世界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让人从中看出其写此书的意图。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投资,作为资本,作为人类进步的最重要因素!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6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7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8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经济的窘境和困惑。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内需、出口几乎失效。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暴涨让内需显得动力不足;曾经辉煌数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涨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反观现实,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复从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土地财政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左右为难,改革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是阻力着实不小。因此,“最危险边缘”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本书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对经济社会进行监管。但是当今,我们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围不但大范围涉及社会治理,而且深度干预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服务和监管职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国有企业不但凭借垄断优势进入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银行长期成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以致民营企业不得不到资金支持,反观现实,这样的现状也滋生了大范围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P2P。因此,当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注重社会变革更深层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说,无论亚当·斯密,还是卡尔·马克思,他们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打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打击腐败的关键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其服务于经济社会,而非直接控制经济社会。我国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历史潮流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本书希望通过“解决国有企业虚胖问题”,“利率市场化比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在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比许多领域对外开放更重要”,“建立预算制度”,“减轻税负,藏富于民”等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紧迫。

2023《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9

内容简介:本书借由80个指数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繁复的文字论述相比,数字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但同时,对非经济专业的其他职业者而言,却不够形象也不易读懂。作者将自己象牙塔式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最为平实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将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充满着复杂多样性的体系全方位地介绍给读者。即使从未接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也可以掌握把脉经济波动之方法,这是在其他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中不能体会到的。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通过指数来解读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尽管我对其中一些指数也了解,但是真要将这么多的指数集中在一起,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自忖还缺少这样的功力。好在,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点,将其买来,摆在书桌上,认真阅读、体会和咀嚼。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名词,不过,搂草打兔子,书中的一些观点倒也不妨读一读。在《假如美国没钱还债》这一篇中,作者认为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攒鸡蛋的事情,妈妈总是省吃俭用,老母鸡下了蛋也不舍得吃,要攒着,万一哪个亲戚朋友家有点事的时候,送给他们吃。那时,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呢,孩子可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啊,如果孩子的身体棒棒的,对孩子和家庭不都是一件好事吗?!╮(玨▽╰)╭,大人的想法有时也让人想不明白。《一眼判定国民富裕与否》一文,咋看题目的时候,激动了一把,不过最终还是没搞明白。个人富裕不富裕,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有感觉和判定,可是被那些专业的指数数量半边,却有点恍惚了,难道我本是个富人?只是我没感觉到?——忽然联想到了赵本山的《卖拐》……难怪有许多人会说,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忽悠,这样说来,赵本山绝对是天才的经济学家!O(∩_∩)O哈哈~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900字汇总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推荐你阅读“《中国经济》读后感”等专题内容。

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会产生很多思考和感悟。此时写成一篇读后感,可以防止遗忘对该作品的想法与心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1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2

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林语堂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几乎不可能。”——本书P89实际上,中国不仅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中国本身就很奇怪。中国历来是“有天下无国家,有江湖无社会”。而其实,这些奇怪的人所拥有的,恰恰就是现代的所谓公民意识。本书分为A、B、C、D四编,前三编主要在谈房价,最后一编是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反省。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认为老先生(本书作者)分析的真是太透彻了!房价可以说是今天中国最大的政治。透过房价,我们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什么房价暴涨?为什么所有人都相信房价只涨不跌?为什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你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为什么很多物价三十年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你的工资却连三倍都不到?为什么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却拥有世界第二多的贫困人口?……这样的问题,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或许从来没想过,或许还可以问出更多。98年出过一本书,叫《现代化的陷阱》,曾经把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用经济学的思维,剖析得入木三分。可惜的是,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好像总是走错路。而今天中国的高房价,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叫做“自己屙屎给自己吃”。高房价已不仅仅是普通人住不起房的问题,而是使整个中国经济癌症化,不断挤压消费,也就是不断挤压其他行业的生存空间,导致整个经济环境进一步的恶化,这是饮鸩止渴的愚蠢行为!而问题的产生根源,就在于市场失灵,而权力显灵。本书一个独特的观点是,房价的泡沫其实已经破裂,只不过还在上涨的假象,导致不少人以为政府不会让房价大跌,但其实房价是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在不断下跌,而不是通过售价的直接下跌。也就是说,假设你原来月供是2000元的……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3

读《解读中国经济》有感1000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之前先把作者的身家背景、教育任职经历都看一遍,经了解才知道林毅夫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当年在台湾服兵役时,抱着篮球穿越台湾海峡来到厦门(不知道是真是假),后来一直在北大,任CCER的教授,期间又去了世界银行任职几年。

言归正传,说说书中的内容。书中涉及到的农村改革、国企改革、城市改革、金融改革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浅显易懂,没有太多专业词汇,观点自成一派,读了会觉得很有道理。在产业结构上,林毅夫一直强调“比较优势”,是发展资源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主要看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是不一样的,与在校书本上介绍的一致,指出计划经济中赶超型策略的不当,这对我们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在国企改革中,林毅夫强调国企需要有“自生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国企有自生能力为假设条件,这也是导致这些经济学家唱衰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很多国企没有自生能力,这也是导致国企一直发展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同样身为一个国企,研究国企改革本身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发展添砖添瓦。

对于中国GDP的增长,书中还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增长保持20年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很多,作者毫不避讳指出有些问题相当严重,不解决对未来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在唱衰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很多,国外有,国内也相当多。一系列数据显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我们的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后发优势还存在,主要看领导人的决策及深化改革的决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保持高增长。

目前中国人对国内经济都有一定的恐慌情绪,尤其是中产阶级,高房价、高税收,近些年高增长都是以抽中产阶级的血来维持的。但是放眼其他国家,跟其他国家对比,中国的发展机会还是多的,因为我们有13亿的市场,我们虽然建了很多大楼,建了很多铁路,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建设还很落后,欧美国家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低了,东亚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总的来说,书中分节较多,有点像多个文章的拼凑,不过好在每个章节都是从问题出发,剥茧抽丝的分析,还是相当严谨有趣的。另外,对于很多常规解释的补充论证才是最大的亮点,以前我们学习,都是了解了我们实行这个政策,走那条道路,但是很少去探究为神魔,但是在本书中解释了很多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做出了某种选择。了解了背后的原因,对于政策的了解就更加深入,感觉受益匪浅。

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学科,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林毅夫所说,数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华尔街,化学学的最好的人都在制造毒药。那我是否可以引申为经济学学的好的都在再担保呢?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4

内容简介:世界的规则永远就是几条以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应对一切。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经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当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怎样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把我们的经济程序规划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机,以及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垫脚石?继《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之后,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再次以独到深刻的分析,把脉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农业、商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的问题,结合金融世界的运转逻辑与规则,预测未来经济即将面临的危机。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本书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剖析中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讨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经济走势做出的预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经济,视野开阔,观点独到,极具启发性,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现在的刘军洛和10年前的刘军洛一样悲哀,但10年后的历史将会证明今天的他是多么的深谋远虑......2020年再来回首本书对本人的意义时,在全球化中孕育出的美国私人企业已经进化成21世纪的超级霸王龙,而中国这头本该强大的大象却只能永远俯首称臣......

最新《中国经济》读后感 篇5

内容简介:本书借由80个指数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繁复的文字论述相比,数字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但同时,对非经济专业的其他职业者而言,却不够形象也不易读懂。作者将自己象牙塔式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最为平实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将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充满着复杂多样性的体系全方位地介绍给读者。即使从未接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也可以掌握把脉经济波动之方法,这是在其他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中不能体会到的。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通过指数来解读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尽管我对其中一些指数也了解,但是真要将这么多的指数集中在一起,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自忖还缺少这样的功力。好在,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点,将其买来,摆在书桌上,认真阅读、体会和咀嚼。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名词,不过,搂草打兔子,书中的一些观点倒也不妨读一读。在《假如美国没钱还债》这一篇中,作者认为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攒鸡蛋的事情,妈妈总是省吃俭用,老母鸡下了蛋也不舍得吃,要攒着,万一哪个亲戚朋友家有点事的时候,送给他们吃。那时,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呢,孩子可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啊,如果孩子的身体棒棒的,对孩子和家庭不都是一件好事吗?!╮(玨▽╰)╭,大人的想法有时也让人想不明白。《一眼判定国民富裕与否》一文,咋看题目的时候,激动了一把,不过最终还是没搞明白。个人富裕不富裕,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有感觉和判定,可是被那些专业的指数数量半边,却有点恍惚了,难道我本是个富人?只是我没感觉到?——忽然联想到了赵本山的《卖拐》……难怪有许多人会说,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忽悠,这样说来,赵本山绝对是天才的经济学家!O(∩_∩)O哈哈~

疫情期间对人生的感悟与心得分享3篇


疫情一次又一次间歇性地爆发,它可谓在精神与肉体上折磨着我们,但是有时候在灾难面前,才真正的考验人心,事实证明,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伟大!相信不久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相信黑暗也终将有退去的时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写疫情期间的感悟心得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整理的“疫情期间对人生的感悟与心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疫情期间对人生的感悟与心得 篇1

20xx年是新的开始,在举国欢庆的时刻却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出门。而学生们也由于特殊原因的影响,只能在家自学。这样很大幅度减少了听课的效率。自学无法像在课堂中一样吸收更好的内容,也没有老师的指导。于是,针对此种状况,网络授课停课不停学这种新型方式展开。 对待此种授课方式网络中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这样学习并无效率,但大部分声音都赞同线上教育。让学生们即使在家都可以接受老师的授课。

第一次上网课的体验我认为是很好的。虽然是在网上教学,但老师尽心尽力。比起在家自学效果显然好很多。网课开始了,还是老师熟悉的声音,但是网络好卡,老师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原来热闹的课堂,一下了冷清了。我看看周围,没有了同学们你争我抢回答问题,也没有了大家一起的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同学们,跟老师也不能互动,心中不免失落,但比起先前发自学 效果还是更好些。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即使我们不能相见,但在网络上的孜孜教诲,仍把我们相连。停课不停学,让我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点点前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疫情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数字,都牵动我们的心绪。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此时更应努力学习。

疫情期间对人生的感悟与心得 篇2

20xx年刚刚到来,就来了一个考验我们人类的灾难,一种来自蝙蝠身上的新型病毒让很多的人感染,这些病人住在了医院里接受治疗,严重的失去了生命。蝙蝠竟然会使自然界最高级的动物―人类生病?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伤害使用野生动物造成的。这种病毒在蝙蝠身上不会感染,而一进到人的肚子里,就会开始发作,更可怕的是发病者会传染给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越来越多的人感染到病毒。这次病毒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整个假期人们都害怕感染病毒不敢出门,每天都只能呆在家里,非常的无聊。只要出门都要戴口罩,而没有口罩就要去买,有些人就借着机会提高口罩价钱。回老家想返回来的人们也不能回。路都被封了,就算回来了,也要自己在家里隔离十几天。还有我们学生的假期也变长了,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就变短了,有些学生就会跟不上进度,学习也会更加退步。

一只蝙蝠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告诫我们人类要保护野生动物,不乱杀乱食用野生动物,只有维持生态平衡,人和自然界才能达到和谐相处。

疫情期间对人生的感悟与心得 篇3

生命是可贵的,生命本该是缢彩斑斓的,应该是美丽无比的。当然,生命也仅有一次。生命就如烟花,只可绽放一时,却不可再重来。生命也是脆弱的。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是短暂的。

这个假期,我们本该快快乐乐、兴高采烈的观看城市的街景,去各种各样的地方玩耍,旅行。当我正对着每好的未来充满希望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这使原本满心欢喜的我,霎时面如灰土,垂头丧气。往年热闹非凡的街道蒙上了一层灰尘,只有那美丽的花灯孤零零地闪烁着。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人民人心惶惶,顿时国家便开展了对于疫情的全面治疗一疫情无止休一次次快速传播,快速地侵入人体。一次次变多的患病人数让人们心惊胆颤,战战兢兢。

无数的白衣天使不顾一切的冲一线她们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了穿上防护服,她们把那美丽的长发剪下。她们说过:“头发还可以再长,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他们为了救人,被防护型口罩勒下一道道红印由于长时间佩戴手套,手上都起了泡,看得人好不心痛。经过护士和医生的治疗,已有几位病人成功克服病毒。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欢呼雀跃。

令我震惊的是:这次强大的新型病毒竟原由一些弱小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具有强烈的毒素,但是,人类竟然随意捕食,那些野生动物毒素传播至人类体内,从而造成了这次规模宏大的冠状病毒,这可怕的病毒都是人类自身引起的。保护野生动物吧!关爱大自然吧!

加油!一定可以挺过去的,我们相信困难绝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加油!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通用(9篇)


是时候应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了,趁思维还很活跃时,不妨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写心得体会时,语言风格要“朴实不虚夸”。心得体会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1】

今天,我去了历史博物馆参观,而这次参观让我真正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进门,就有一种浓厚的古代艺术气息,有很多的陶瓷、首饰出现在我眼前,接着我向里走去。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古代工艺品、钱币、武器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种著名遗址,有姜寨聚落遗址、玉门关遗址……我突然想起我学的古诗中就有玉门关这一地名。据工作人员介绍,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九十公里的祁连山西端疏勒河南岸隔壁,真是壮观。在第一展厅中,我发现了古代人的由来,先是南方古猿变成能人,再变成直立人又变成早期智人,最后才是人。从图片中看出人的脑子越来越大,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技术,旁边介绍了麦积山石窟和彬县大佛寺石窟。让我对历史遗址大有了解。

此次参观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丝绸之路。它讲述了张骞出使罗马13年开辟了这条路。从沙盘上可以看出,这条大路横贯亚欧。从洛阳出发,一直通到欧洲罗马,途中经过撒哈拉盆地、天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一路上应该翻越不少山峰,并且要经过匈奴奇兵出没的地方,路上水源极少,戈壁风沙极大,一路上真是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仿佛我也穿越了上下五千年,给我上了一节无比奇妙的历史课。这次参观让我永生难忘。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2】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宏伟的博物馆,虽然路过无数次,但还没进去参观过,所以,一直很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宝贝呢?今年春节,爸爸妈妈都放假,于是,我们一家人终于有机会去博物馆看一看了。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一下子就被大厅里巨大的动物雕塑震撼到了,最大的有2层楼那么高,外观很像大象,却又披着大象所没有的长长的、厚厚的毛,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它来自哪里?现在又哪里呢?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走进了一楼展厅,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原来,我们生活的这篇广袤的松辽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一片海洋,经过一次次的地壳运动,又演变为古大湖,今天的东北,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这几个城市,在几百万年前都还是大湖的一部分,这个曾经的古大湖比现在的青海湖还要大十倍。经过一次次的地理变迁,古大湖面积逐渐缩小,湖水逐渐干涸,渐渐才露出陆地,形成东北的平原、湿地和湖泊。后来,人类的出现、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城市。

但是,大厅里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到了三楼展厅,答案终于揭晓,通过展厅里巨大的动物化石和考古学家复原的动物模型,我了解到,这种像恐龙一样巨大的生物原来叫猛犸象,成熟的猛犸象体长有6-7米,体高4-5米,体重7-8吨!它们在几百万年前就生活在我们脚下的这篇富饶的土地上,它们来自美洲大陆,经过很多年、一代代的迁徙才逐渐来到中国东北,但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的时候,这个物种却从地球上消失了!虽然有人类猎杀、火山爆发、气候变暖等假说,但关于猛犸象的灭绝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不过,我相信,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猛犸象的灭绝一定会找到答案!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防止气候变暖,才能使得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不断的生存、繁衍下去!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3】

放寒假了,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放松一下我的心境,我和爸爸妈妈一齐来到北京看望我的哥哥。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早晨,哥哥带我去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那天,老天爷仿佛是不太高兴一般,黑着脸刮着凛冽的北风,天气干冷干冷的。我一出门,就和刺骨的北风撞了个满怀,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哇塞,好一个透心凉啊!”我大声地对哥哥说。刺骨的寒风似乎也压制不住我喜悦的心境,我一路上说啊笑啊,不知不觉就到了今日的目的地——中国军事博物馆。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辆黑色的老牌红旗轿车,它们分别是毛爷爷和朱爷爷所使用过的专车。车身黑亮亮的闪闪发光,款式虽然没有此刻的轿车时髦,但也不失庄重和气派。让人看到它就能够想象得到,它的主人必须是两位了不起的伟人。

顺着走道向里走,就更让我们大开眼界了。我的左边是一排老式的战斗机,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p-51野马和079两架战斗机,别看它们的外表脆弱,但因为强大的攻击力使其屡屡立下战功。虽然他们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依然保存着昔日的光亮和荣誉的光芒。

战斗机的后面,是一排整齐的美式重机枪,还有山炮、迫击炮、火箭炮和高射炮,这些大多是从小日本和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我的右边排列着各种坦克和战车,有超大笨重的美、苏式的大型坦克和精致小巧日式的坦克,它们有的是苏联红军馈赠给我们的,但大多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八路军、解放军从敌人手中缴获的。让我最喜欢的坦克59式中型坦克和83式水陆坦克,我想,战争年代它们肯定为我们的军队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吧。

尽管一楼的军械很精彩,可是二楼的军刀和各种各样枪支的展示,更令我兴奋不已。我们沿着楼梯向上走,走廊两旁的陈列柜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军刀和各种类型型号的枪支。左侧主要陈列的是军刀,大多是抗战时期我军缴获日本鬼子的长、短军刀和战刀,它们款式精致做工十分精细,由此可见当时小日本的手工业还是很发达的。右侧展示的是枪支,枪是主要的作战工具,我的眼前越发的光亮了起来。

陆续映入我眼帘的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哇哇噻!”我的眼睛不够用了,有我在电视上最熟悉的“王八盒子”、“三八大盖”、“歪把子”等等。我盯着眼前的这些军械,被那帅气、霸气、威严的“名枪们”给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的用我手中的照相机“啪嗒、啪嗒”使劲儿地拍着照……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中午,我和哥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军事博物馆。

人回到了家里,我的心我的脑仿佛依然还停留在军事博物馆的展厅内。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来回翻转着那精彩的一幕幕,我激动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我一向在想,那么多的老式武器,基本都是打仗时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祖国还很贫穷落后,没有像样的兵工厂,更没有我们的军工科技。打仗时所使用的武器,有些是苏联友军支援我们的,更多一些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

能够想象,当时伟大的中国人民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顽强。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他们英勇抗战、不畏牺牲的精神,在武器物资极其缺乏的情景下,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痛恨,用“小米加步枪”赶走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打败了武器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无数革命先烈用自我的鲜血很生命,捍卫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大伟大战役的最终胜利。

时过境迁,如今我们伟大祖国已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弱国了。我们祖国的军事科技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的军工科学家们自我研制,我们自我的军工企业制造武器装备,“中国产”的新式武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一辈又一辈的中国人,用自我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着我们的家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国防科技人,进一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为祖国国防科技的发展,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能更加繁荣富强,在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继续奋斗着!他们辛劳的付出和辛勤汗水,换来了更高科技含量的军工科技成果!

参观了军事博物馆以后,我的内心很受感触。小小的我,也是骄傲的中国人中的一员,在祖国妈妈强大的怀抱中,过着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的生活。经过看到的、想到的和我深刻地感悟反思,我已经明白今后的我应当做些什么,应当怎样样去努力了!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4】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汽研中心于20xx年4月24日,组织团员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增强爱国精神。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x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新开放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透过《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全面、艺术、形象地展示中华礼貌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复展是以超多珍重历史资料和文物,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个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盛世中华团结和谐的繁荣景象。

在参观主要资料之前,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复兴之路的序厅,序厅紧扣“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主题思想,彰显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伟大壮举和辉煌成就,体现自强不息、探索奋斗的民族精神。它将古人的艺术想象和航天技术发展透过时空进行对接,前者是古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后者是现代空间技术的顶峰,两者都代表了人类的最高追求。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厅,这五大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很多具有该阶段代表性的物品陈列,其中最为典型的也是展示篇幅最大的有虎门抗英、渡江战役、开国大典和飞天揽月这几点。

虎门抗英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意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而向虎门发动进攻时清军官兵英勇抗敌的英雄事迹,虽然在该战役中英军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关天培因此壮烈牺牲,但是当时的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预示着中国人们的觉醒。

以前一向以为此刻的所有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下!日本人大肆地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透过自己的发奋最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最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最后能抬起头来应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中人民能够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就应用自己的发奋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此刻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换来得!

这次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再一次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华礼貌曾对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5】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馆的最后一步时,不禁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礼貌的瑰宝呀!我很庆幸这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学们一齐观光,一齐分享,一齐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从一层逛到五层,映入眼帘的一切都一向在充实着一颗空虚的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岁月在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前的东西,这天依旧那么清晰。看似简单的,其实这些全都是让人洒尽汗水的。远处金碧辉煌,活灵活现的佛像,往近处细细斟酌,才知道这一道道的刻画有多么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一样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北京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期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品味着这一本收获,触动着笔尖,记录着这一段记忆。在千里之外,好像又听到了赞叹。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6】

为了弥补我因当时年龄小而未能前往世博会参展的遗憾,也为了满足我对世博会的兴趣与莫大的好奇心,我在8月11日那天前往位于浦江西岸的世博会博物馆。

我用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看遍了所有展区,总体令我感受到极大的震撼,也学到了很多。现在我就总结一下我的收获与观点。

世博会最重要的一点是反映科技与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可以结合普遍的社会问题,呼吁世界共同关注问题、解决问题。首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英国志在展示工业革命后本国的发达工业品,其卓越成果普惠了教育、农业及多种传统行业。此后的几届世博会,“机械”成为关键词,各国将本国的优秀工业产品带往世博会,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工业的好奇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工业来往。“它们发出的震耳欲聋的隆隆声正是进步和发展之声”,在那个民用工业与军用工业迅速发展的年代,诞生了许多新的科技产品:用于代替马车的电车、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众多农业机器。

但世界并非一成不变,世博会的主题经常会发生变化。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冷战开始。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的口号是“太空时代的人类”,那届世博会顾名思义,美国意在展现自己在太空探索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与巨大突破,同时对苏联进行反击,这反映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之激烈。而那一届世博会,苏联并未参加……

世博会这个大型盛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世界格局的改变,时常在更新着它所包含的理念与表现方式,如何从过去汲取经验,又如何展望未来,这是世博会带给人类与世界的瑰宝,也是它最核心的价值。

抛开世界,让我们以一个普通民众的视角来看待世博会,我们会发现,世博会是一个充满友好氛围的大型展览,人们有机会体验最新科技,还有很多娱乐设施可供人们玩耍。但更多的,世博会真正给当地人带来的,可能是未来的蓝图与城市的改变,这些城市伴随着世博会的筹备进行了优化与新建。譬如1970年大阪世博会,大阪为了解决人口稠密的问题,在世博园区与大阪市区间规划并建起了一块人造居民区——吹田市。其设计理念集绿地、紧凑住宅区与往返城市的交通设施于一体,机场也得到了扩建。同时,连接东京的特快铁路也修葺完毕。上海世博会也有类似的例子:世博专线在世博会闭幕后成为了轨交13号线的区间。

我用世博会博物馆中的两句话,来作为本文感悟部分的结束语:“世博会孕育的文化精神将是不朽的”;“世博会的故事会经久流传”。

其实还有很多是我在博物馆中学到但未能跟大家一一介绍的。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世博会,一定要去博物馆实地考察。无论是各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还是馆内的众多藏品或是模型,都会让你感到震撼。甚至各场馆的bgm,都是那么地自然、恰到好处。当我看完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一些影像资料,眼里泛起了泪花,我也不知道彼时的我是什么情感。

总之,眼见为实。欢迎去到,世博盛宴。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7】

《博物馆奇妙夜2》是一部奇特,富有历史色彩的科幻影片。其中讲述了一个全球最大,陈列着成千上万的艺术珍品的博物馆发生了一场戏剧性的科幻之夜,博物馆的保安,在夜里看到了博物馆里所有的艺术品都奇迹般的复活,全是骨架的恐龙、美国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像林肯总统,还有卡斯塔将军和牛仔加迪亚等等,仿佛时空倒流,几千万年的生物和当代的人类一起与拉里走进了这奇幻世界,领略从中的情节。

看完影片,我们可以很自由的联想到中国的历史,有时,我幻想着在中国,也出现这奇幻的世界,所有的皇帝,像歼灭六国的秦始皇、实现大一统的汉武帝、出现“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博物馆奇妙夜2》的情节实在是炙手可热,比第一部还疯狂,把所有历史的见证人和所有的影视巨星都搬上萤幕,好像所有的人都在讲述生前的经历,无所抗拒的探险和精彩纷呈的幽默对话。一切都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奇,自由自在地联想到了一定的深度,把想象变为事实,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出色的地方。

把自由自在的联想和奇妙疯狂的世界结合起来,就是联想的世界心灵飞的最远的地方。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8】

今天,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位于城市市的西面,走进博物馆,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种介绍。在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对鲨鱼最感兴趣。

鲨鱼标本的体形比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样,我还知道鲨鱼眼睛视力很不好他几乎看不到东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觉性。

你们知道为什么在沙漠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沙漠的阳光很强烈,阳光反射过来,就形成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就像在杯子里倒水,然后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在外面朝里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断了一样,海市蜃楼跟这个的原理是一样的。

关于参观博物馆个人心得【篇9】

6月14日是世界文化遗产日,我们二十几名小记者跟随南宁晚报大记者来到广西博物馆参观,今天这里游人络绎不绝,可是秩序井然有序。参观后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很多百越文化文物竟出土于我的老家百色市。我最感兴趣的是参观汉字馆,我了解到了汉字的历史源流,品味了汉字的妙趣横生,感受到了汉字的旺盛生命。真正体现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欣赏这些文化遗产!

考研个人心得推荐8篇


基于您的需要,我们整理了考研个人心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校园生活是充满快乐的,在校园中我们会因学习而不断反思自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动笔写一篇详细的心得体会,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加强我们的学习效果,让我们得到成长。

考研个人心得(篇1)

一、考研数学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数学经过前一个阶段的强化复习,对各个知识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但由于知识点分散、涉及面广而多,学员们通常是看到哪,前面部分又忘光。大部分知识点还很生疏,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只能是做题较多的部分,印象会深刻些。由于我们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难以将所学数学知识系统化,导致当一门课程复习结束后,另一门课程的大部分知识被遗忘。这些情况都是在该阶段复习数学中会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既然无法逃避,就正面解决。既然没办法全记住,就各个击破。我们在强化阶段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知识点通过做题、改题、总结的形式巩固起来。

二、考研数学复习时间安排

这段时间可能不如暑假那么富足集中,但要坚信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那就必须要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建议每天保持三至四个小时的数学学习时间,对于具体学习时间安排在何时,同学们可以自由决定,但学习时间必须得到保证。将时间安排在上午或者晚上,因为上午精神旺盛,思维敏捷,在这段时间内,学习数学将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晚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训练,进一步强化记忆,使得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数学的复习是一项长期工程,关键在于恒心和坚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因此,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够保证每天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本阶段,由于政治的学习时间要增加,你可能会觉得无法均衡花在各科上的时间。但请注意数学在满分500分中的比重大,所谓“得数学者,得天下”,无论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保证每天3—4小时复习数学。每一轮复习保证这样一个进度:高等数学用20天时间看完,线性代数用7天,概率论用7天。

数学做题的具体要求是:求稳而不求多、不求快,力争做到做完此阶段应该做完的题,对每个题的知识点和相应的题型都有一定掌握,要多思考,做到举一反三。由于每个同学的复习情况不完全一样,但是要提醒你的是数学复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拿到的数学题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算出来,这是一种计算能力的训练。

近几年考研数学的一个命题趋势是:难题偏题怪题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础题型,至少占有60%,中档题占30%,难题大约占有10%,而对于中档题或者较难题,如果对知识点掌握扎实熟练的话,那么难题在此也不是很难了。所以现阶段仍是要抓基础,巩固基础,争取在强化阶段有所突破。

考研个人心得(篇2)

一、基础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时间从大三下学期开学至暑假,每天3到4个小时,以为大三上学期学校课程本身比较繁重,所以建议用一个下午或者晚上的整块的时间来专门复习数学。复习根据历年考研数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系统进行,打好基础,特别是对大纲中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系统理解和掌握。在这个阶段把基础打扎实,是考验数学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这个阶段,建议大家分为两轮来复习。

第一轮精读材料:10月到次年6月中旬,9个月时间。这一阶段主要是复习教材,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的课后习题,通过练习掌握教材知识和内容。教材的编写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我们也要按照规律来复习,重复复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轮练习测试、巩固基础知识:6月中旬到7月中旬,约1个月时间。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测试、巩固所学知识。建议大家使用教材配套的复习指导书或习题集,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在练习过程中遇上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题目要认真对待,多思考,不要一看不会就直接看答案,应当先查看教材相关章节,把相关知识点彻底搞懂。建议按要求完成练习测试后,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对重点、难点做好笔记,以便于后面复习把它消化掉。

第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靠自己,遇到难点和不会做的测试,这样能够帮助基础阶段复习有效的节约时间,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为之后的强化阶段夯实基础。

二、强化巩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时间从7月中旬到11月初,约4个月时间,每天保证3小时以上。通过对辅导材料和真题的学习,了解考试难度和明确考试方向,进行专项复习提高自己的解题效率和质量。本阶段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对考研成绩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轮: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8月底两个月,主要任务是完整的、认真研读一遍考研辅导书和分析2 套考研真题,全面了解考查内容,熟悉考研数学的重点题型以及其解题方法。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参加一下考研培训行业中比较好的辅导班。

第二轮:大概用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9月10月初一个多月,主要考研辅导书与专项模拟题、真题或习题的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

第三轮:本阶段的最后时间段,时间是10月初到11月初。主要是学习笔记的梳理和套题的训练,检测你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查漏补缺、薄弱加强,目的是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三、决胜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了。时间从11月到考前,约一个半月,要做到:

通过做题进总结和梳理(做题训练应当重点放在按考试要求的套题上);

2、复习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平常不常用的、记忆模糊的公式,经常出错的要重点记忆。

3、保持水平和状态,复习和做题一定要坚持到考前;

4、进行补缺补漏,轻松应考。

考研个人心得(篇3)

我在20_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政治去得了92分的优异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里我就说一说我的政治复习方法,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复习政治是从文都暑期强化班开始的,在暑假重点听了徐之明老师讲的马哲,马哲是政治中最难理解的,所以上课仔细听老师的分析讲解并做好笔记就十分重要了,并且课下要及时做好复习的工作。暑假基本上就只看了马哲,用的是文都的讲义,都是精华。把基础打好,不要纯粹的追求进度,这很重要。之后还有李海洋老师的课,是马哲的提高班,如果前一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这个课听起来会很吃力的。十月份的时候买了本“超级红宝书”,开始看毛中特和近代史,我认为考试大纲是最权威的,考试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这本书我看了四五遍,第一遍看的比较慢,上面没有标注重点,需要自己边看边画边理解。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看的时候要把每段文字细化成题目,哪里可以出选择,哪里可以出分析,做到心中有数。配合做了《梯度训练》,其实做题也是为了把书看的更细,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接着是思修,听的是蒋中挺老师的课,讲的很好,思修比较简单,只要听听课,平时注意一下选择题,考前把老师画的重点背背就可以了。

老师常说多选题得高分政治才能得高分,而多选题的高分是要在一遍遍看书中取得,往往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最后的分数是成正比的,我想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理解书上的每段话,要在脑中构建起知识框架。把书看透后再做几套真题,看看出题的陷阱,考试时认真阅读题干,不要被陷进去,这就足够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大题了,老师到最后都会划重点,这个是要背的。同时也要知道答题的思路,这样才能做到在考场上答题得心应手。在这里预祝大家20_年考研成功,只要有平时的努力加上考场上的自信,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令自己满意的分数。

考研个人心得(篇4)

对于考研数学中的高等数学,可能大家觉得最难的就是微积分了,但是微积分又是整个高等数学复习的要点,如何在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更有针对性地将微积分学透,就成为广大考研学子现在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今天,就微积分的复习,我们大概谈一下,希望对大家复习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历年微积分考试命题特点

微积分复习的重点根据考试的趋势来看,难度特别是怪题不多,就是综合性串题。以往考试选择填空题比较少,而今年变大了。微积分一共74分,填空、选择占32分。第一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复习,选择填空题很重要。几大运算,一个是求极限运算,还有就是求导数,导数运算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当然,还有积分,基础还是要把基本积分类型基础搞清楚,定积分就是对称性应用。二重积分就是要分成两个累次积分。三大运算这是我们的基础,应该会算,算的概念比如说极限概念、导数概念、积分概念。

二、微积分中三大主要函数

微积分处理的对象有三大主要函数,第一是初等函数,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在初等函数的基础上对分段函数,在微积分的概念里都有分段函数,处理的一般方法应该掌握。还有就是研究生考试最常见的是变限积分函数。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三大基本函数。

三、微积分复习方法

微积分复习内容很多,题型也多,灵活度也大。怎么办呢?这其中有一个调理办法,首先要看看辅导书、听辅导课,老师给你提供帮助,会给你一个比较系统的总结。老师总结的东西,比如说我在考研教育网辅导课程中总结了很多的点,每一个点要掌握重点,要举一反三搞清楚。从具体大的题目来讲,基本运算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应用方面,无非是在工科强调物理应用,比如说旋转体的面积、体积等等。在经济里面的经济运用,弹性概念、边际是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包括经济的函数。还有一个更应该掌握的,比如集合、旋转体积应用面等等,大的题目都是在经济基础上延伸出的问题,只有数学化了之后,才能处理数学模型。

还有中值定理,还有微分学的应用,比如说单调性、凹凸性的讨论、不等式证明等等。应用部分包括证明推断的内容。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三个基本函数要搞清楚,三大运算的基础要搞熟,概念点要看看参考书地都有系统的总结,哪些点在此就不一一列了。计算题、应用题、函数微分学延伸出的证明题都要搞熟。

考研个人心得(篇5)

准备考研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因为一方面这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锻炼自己毅力和心态的时刻.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先确定考研的方向,对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出路要有清楚的认识.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千万不要目标过高,这样很容易导致考研失败。一旦确定了方向,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料,从该方向全国排名以及每年的录取比例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此阶段大家都比较迷茫,不用盲目确定报考学校,因为确定方向后,大体所考的专业科目差不多。如果你还没有定下考研方向,那么可以先从基础课开始复习,一边复习基础课一边确定报考方向;如果你已经确定考试方向,就可以给自己列一个大体计划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即可。

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和别人比,也切忌和自己比。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不断地鼓励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考研的战线拉的太长的话,那么在后面的时间里,就会松懈掉,没有当初的斗志.所以不用那么早就开始准备.战线过长是会影响毅力,但是只要你在准备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我认为复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和方法,不要打疲劳的时间战和死记硬背,这样不但使自己很累,而且长此以往让自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每天保证6个小时高效率的学习。学习累了,可以去锻炼一下身体,打一下乒乓球,缓解一下紧张的思维,再回去开始学习,这样效率很高。复习的环境也很重要,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让自己全心身地投入到复习中。同时也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考研同伴,一起互相监督鼓励。要注意身体,考研是持久战,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很好的学习效率。

我参加了考研政治辅导课程,对于政治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辅导班的老师可以很系统的把整个教材熟悉一遍,让你捋清楚政治的大体框架,同时分清重点难点。让你大体上对政治考试心里有个数。还有辅导老师所讲解一些解题技巧答题方法也是比较受用的。今年押题部分五道大题全部命中,所以只要好好复习,成功是很容易的。平时复习政治的时候,单选题范围大,灵活,所以要多做所选题练兵,通过做题掌握理解政治方面的知识点。大题的话只要平时熟悉那些基本知识点,学会用政治语言答题,政治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同时注意每年发生的热点问题,结合政治理论分析。所以政治报了班,只要把课上的内容学习好,要塌实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活,这样无论遇到怎样的题都能应付自如。

英语基础很重要,要重视平时积累,另一方面考试复习时的冲刺也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词汇量,这对阅读和写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背单词也要讲究技巧。可以边阅读边来背单词,但是英语复习的时间一定要尽早开始。中外文章在写作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要始终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同时阅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必每一句都要看懂,有很多答题技巧,比如符号和转折词的运用,当出现转折词的时候,只要看转折的部分即可,前面的内容看不懂也不要紧。写作部分也很重要,一是靠平时多读多背一些经典的语句,二是要学会用一些模板,很简单的单词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同时要注意审题,切忌跑题,注意掌握答题时间。英语真题很重要,虽然不会出现相同的阅读写作文章,但是重要词汇重复率很高,可以通过做真题来被重点词汇。平时一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来练习。而其它年份的真题当成是练兵,不做单词查阅等工作。现在可以试着做两套真题。看看自己的实力大概是多少分。然后看看自己哪个部分比较弱,最后冲刺阶段要学会合理安排答题顺序和时间,把自己把握大的分值高的部分先做,保证会做的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丢分。

专业课准备工作很重要。各个学校同一种专业的偏重点是不一样的。首先要准备好报考学校的考试用书,找到考试科目的笔记和真题,可以向在读研究生学长请教经验,询问复习资料。对他们本校老师出的教材,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一般学校指定的教材不是自己的老师自己出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参与其中的几个章节的编写。对这部分,一定要认真复习的.出卷的老师一般就喜欢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拿到历年的试卷,然后对试卷要进行认真研究,尽量找出他们的命题规律,就算是考过的,不要以为不会再出现.也要认真的把握.至于连续几年都出现的题目也有可能是今年的重点.很多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内容每年变化不大,这种学校一般不公布真题。如果有办法找到回忆版的真题会帮助很大的。以上问题,在读的研究生学长一般会给很大的帮助的。我自己专业课就是按照上面两个方法来复习的.我觉得这样子的复习方法还是挺有用处的.最后达到灵活运用,要能看着目录,写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学会利用往年真题,反复研究真题,尽可能抓住真题出题范围及重点内容。对于真题一定要做至少三遍以上。第一遍真题按考试要求认真做,分析出错的原因,了解自己在哪方面知识还不足;第二遍熟练掌握往年真题,做到每题必会。第三遍找出各部分内容得重点,及整个试卷的重点出题范围,要对每一章节分值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有侧重点地复习各章节。掌握近几年的出题重点后,学会通过换位思考,以一个出题者的角度分析哪个部分可能又出一道大题的规模和机会。但不可完全靠押题,还是要全面掌握重点。对于记忆性较高的科目来说,不必死记硬背,重在理解,理解后再找到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归纳总结成自己的语言。

考研是在冬天1月份,两天4门的考试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考前不要过度紧张,适度放松,但考试中要始终保持专注度,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两科,速度和效率同样重要,答题尽量往前赶。对于政治和专业课,把你知道的写满答题纸,一定会收到效果。考完后,好好放松自己,_x公布的答案还是很及时准确的,可以考完后对一下答案。感觉差不多的话,可以提前准备下复试。总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搞到所报考院校的复试真题,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复习方向,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复试,如果能联系到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因为复试中的不确定因素极大,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到了复试时,你专业基础薄弱的劣势会尽显无疑,所以掌握好院校的内部信息非常重要。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考研个人心得(篇6)

1、为什么选择考研

谈到考研,首先希望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更是如此,所以请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的选择,对自己负责。今年来研究生扩招,从近处看,缓解就业压力,我们也更容易考上;从远处看,三年之后我们仍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扩招带来的必然后果。所以现在攻读硕士学位,并不是说前途一片光明。从就业市场来看,媒体已经人才饱和,聘任制也使得从事媒体工作并非待遇丰厚。

当然,开场所传递的信息让人感觉有些消极,但现实如此,本不应该回避。之前谈这么多,就是想明确一点:我们在看专业书之前,请做慎重地考虑。考研绝不是一件小事,下面我想讲考研的意义。

⑴改变专业的一次重要选择。

很多人抱怨自己本科专业不好,自己不喜欢。可以说读研是改变专业的最佳机会,以后很难再有既提升学历又改变专业的机会了。所以,如果这次选择不合适,或者凑合着选,将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选择合适,本科的“专业不适”也没什么关系了。

⑵改变学校的一次重要选择。

就新闻就业来讲,学校的地位影响很大,至少需要保证是211工程院校。所以本科“出身”不好可以通过读研来弥补。

⑶决定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选择。

研究生学习阶段可以决定将来是从事实务还是理论研究,特别对于理论研究,是深入学习的必经阶段。

⑷为工作铺路,挑选将来就业城市。

一般读研之后就是就业,如果在读研城市工作会在就业时减少麻烦,降低就业成本。除非将来回家工作,对这个问题可以淡看一些。

2、如何选专业和学校

下面谈挑选专业和学校。我觉得应先决定专业,后确定学校。下面仅谈及新闻传播专业范围内,我所了解的情况。

我的观点是,学科层次越高,外延越广,所要复习的内容就越多。拿最简单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相比,传播学就会比新闻学涵盖的内容要多,起码新闻不会要求复习广告、公关理论。但传播学的视角就更开阔一些,高屋建瓴。总之,有利有弊。

选专业还是应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一来对就业有利,二来复习过程也不会那么枯燥。以我来说,我更喜欢以宏观的视角研究媒介现象,所以我选择传播学专业。

挑选学校:一般从以下方面考虑:学校的专业排名——一般上网一搜就能发现全国新闻传播专业排名情况。排学校的情况需要自己多去了解。好学校还是很多,也应该量力而行。

其实学校从排名上也看不出什么差别,可能我们会接下来考虑城市。我在挑选学校的时候,最难的就是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考虑的是,我到底要去哪里。离家的距离、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在南方还是北方等等,制约因素又增添不少。城市的因素还包含就业环境,对学新闻的人来说,最好还是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你读新闻史也能发现,发达的新闻业都在大城市。也只有经济发展快、信息变异程度高的地方才可能利于新闻业的发展。

所报学校的报录比——体现竞争的激烈程度;招生人数很关键,如果招10以下,对新闻传播这种超级热门专业来讲,如万人过独木桥一般恐怖,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而招生专业目录上的招生人数,是包含保送名额的,所以这一点要了解清楚。还可以看看真题和参考书目,只要看着不觉得压力特别大,一般就可以。

综上,要信息搜集全面,准确评估报考难度和自身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选择。

3、下面就谈信息搜集

⑴搜集渠道

网络——考研论坛是我使用最多的论坛。选择什么论坛也要看报考的学校。论坛上资料很全,历史遗留问题、普遍问题都会有解答,所以你能想到的问题,一般不会超出“大众水平”。所以你只要看别人的帖子,做一条会“潜水”的鱼就OK了。一般论坛上有所报学校的相关问题解答、真题、笔记、复习方法、答题技巧等等,虽然零散而无头目,但只要你有心,你绝对不会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人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沟通。不要忽略考研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在备考几个月过程中,人际上的交流比网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你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个时候最好像老师、同学求助,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很有效的。考研过程也会有一些补充信息,你越擅于交流,你就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多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公共课的经验,获益多多啊。这个是我特别的经验之谈,除了从别人那里了解你不知道的信息,请记得主动提供你知道的信息。只有在互相帮助中,大家才能互推互进。你会发现,你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与信任,这也是孤胆奋战中的一剂温热剂。要知道,没有谁比考研人更了解你的心情,大家总能在交流中唤起共鸣。另外,知识信息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都可以早些开始,它会成为学习中前进的动力。这一段我着墨如此之多,可见我是感触多深,而这一段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⑵搜集内容

学校历年报录信息、招生专业目录(最好和往年比较一下)、真题、笔记、报考学校导师论文(不是所有老师的都有必要看,结合指定书目推敲)等。

另外可以利用网络联系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他们确实可以提供很实用的信息,寻找方式多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信息搜集的能力是作为一个新闻人的基本能力,应该具备和重视。

考研个人心得(篇7)

"结果出来已经有几天了,这两天一直瞎折腾,考研之初看见网上前辈们的各种经验,就想着自己如果能考上的话,就一定要写一篇感想来给学弟学妹们借鉴,现在总算能静下来好好写点东西啦。

一、英语

同济的英语线一向很高,这是个必须要攻破的壁垒,很多同学都望英语而生畏,特别是那些英语一直都不太好的同学。但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以前英语好的,考研英语不一定能考好,六级一直考不过的,英语也许能够考到70+,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好惭愧的说一句,我六级考了四次才过,还就是去年12月在我背完考研单词之后才考过的,最后英语一考了73,考研英语有它独特的解题方式,需要好好琢磨。

单词。一切的前提是你有充足的词汇量,以前学姐就跟我说过,真题里绝对不能有你不认得的单词,也有人说要把真题阅读背下来,我个人觉得不用刻意,在你把真题做了五六遍的时候,看到第一句你就已经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了。背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靠阅读背单词,也有些人喜欢啃单词书,我是后者。这里我只介绍我背单词的方法。首先是一本《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就是绿色壳子那个,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法,重复的背,还要准备几本笔记本草稿纸,在你背单词的时候不能光脑子背,要动手写,边背边写会让你加强记忆巩固,而且不止要写单词,碰见好的句子一样要写,这样单词就不仅仅是个枯燥的单词,而是被赋予进一个语境里,方便记忆,这或许和在阅读里背单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真题。真题是最重要的,没有东西能取代。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2002年之后的真题价值比较大,2005年之后才有新题型,个人不建议真题太早做,你词汇量不够,拼命做真题那是在浪费,以后等你能力提高了却没有真题可以自测了不是很可惜么?我是暑假之后才开始做真题的,之前一直在背单词,当我觉得词汇量已经差不多了,才开始做,真题要慢慢咀嚼,英语阅读是大头,而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远不像六级的那么直白,它的规律你要掌握,这里推荐一个视频,范猛的阅读讲解,不用花钱,网上有免费的。

作文。买了一本星火的《作文万能组合》,作文其实都差不多,模板别人整理的再好也要自己重造,整几个自己熟悉的句子,编自己的万能模板套用才是最有效的。

也有同学问要不要做什么150篇之类的,个人觉得意义不太大,文章都还不错,题目和真题相差甚远,太过针究可能反而会对你造成误导,练练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增加点感觉还不错。新题型我用的是新东方那本,总觉得新题型没太大规律,凭感觉的成分重一点。总之,英语学习就是一步步来,投机取巧是不行的。真题一定要多做,单词永远不能停,还有就是最后半个月几乎是没有时间给英语了,可适当留一套真题自测,不宜过多。

二、数学

数学其实是我一直最有信心的,没想到最后却考的最差,所谓世事难料啊……虽然考得不好,但是有些经验和教训还是能够说一说的哈。

首先在暑假之前我把四本书看完了,把主要知识点做了笔记,后来发现好像没太大用。暑假开始做数学全书,好打击的说……很多都不会,数学一的题目格外的多格外的难,一下午只能看几页纸,题目不懂的各种标记,好在我对数学的感觉比较好,不懂的自己慢慢琢磨都能弄明白,这样差不多一个暑假把全书给做完了,进度不够快,因为在8月初我就回家了,月末才回来,在家那半个多月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到最后超级后悔为什么浪费了这半个月,但实际上后来想想,8月份的半个月和12月份的半个月虽然时间上一样,但意义和心态差的何其多呢?

全书做一遍是肯定不够的,暑假来了以后我开始第二遍,这一遍会顺很多,但是很多知识点会遗忘,大一学的本来就不好,而且本科的高数考试和数一的难度差太多了,学习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第二遍全书也花了差不多一个月吧,这个时候已经9月末了,政治大纲也出来了,开始有点着急,实际上我的进度真的不够快……两遍全书之后我开始做660题,名字叫660题,实际上有800道,都是选择填空,做完你会发现有些是和全书有联系的,也有一些是你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题型,这个时候你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适当标记,最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一些经典的,有套路的,易错的题目记录下来,记住不能过多,宁精勿滥,这样才有典型的效果。

在做660的过程中我也有不定时的去翻阅数学全书,算下来全书也看了三遍左右吧,660题第一遍做完后,我再把其中标记过的题目又做了一遍温习,明显会的题目不做,然后开始做真题了,隔一天一套,弄张纸按时间自测,第一天做第二天分析整理,做到2013年也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我的时间安排,各位按照自己的习惯自行定。真题做了的差不多了我开始做440题,这套题的难度明显高于真题,不求高分者可以放弃,不会影响你计划之内的分数。

总结一下,最后我是复习全书做了三遍,660题两三遍,真题两遍,440题做了部分,题目做的不算多,时间上的限制也有原因,看到有人发帖说做了好多好多,不可否认如果你有时间做多巩固自然更好,我希望同学们在我这的基础上能够加深,最好是只多不少,比我这做的还少的话想考高分的确有压力呀。

三、政治

这门课出乎意料,竟然考了77。

有人说7月份就要开始看大纲了,也有人说10月份也是来得及的,我相信了后者。最后七拖八拖的我就到10月份的下半个月才开始看政治……时间超紧有没有,当时我还在网上查到什么80天攻克政治之类的,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拖到这么晚了,一天天时间过得太快,多看点数学背点英语时间就过去了,不建议大家这样,风险很大,9月份大纲出来最好就要看了。

时间虽然很紧,但是该有的步骤必须要有,我由于开始的晚,所以后面其实花了蛮多的精力去琢磨。首先是大纲,这本我认为是必须的,当当上买的正版很贵,也有买高仿的比较便宜,由于政治字数多字体小,正版虽然贵但是还算物有所值吧。大纲的东西很多,看的也会枯燥,但是个人觉得还是必须要看,还要仔仔细细的看,有时候考研考得很细,比如有一年还考了和美法两国签订了什么合约,很多考生都一眼带过了,一个多选题2分丢了很可惜。

看大纲很耗时间,我建议最好先看完一节大纲,再掠过一遍,然后再做那一节的题,我用的是《1000题》,也有很多人用风中劲草,看个人喜好吧。这一阶段完成后,大纲基本上看了两遍,题目也做了一遍,这个时候我的时间也剩下不多了,你对政治讲了什么也会有印象了,第二遍1000题也开始了,大纲继续带着看。都说真题的价值不大,的确作为选择题来说,近三年考题不会再考,但是作为自测还是很有用的。

我觉得吧,做完两遍及以上1000题之类的资料,看完两三遍大纲,选择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另外我还有本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说实话看的不多,大纲和题目是关键。等到11月12月份就有时政出来,不多,只考选择题基本你看过了记住了也就差不多了,到了12月份下旬就会有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大题基本就背这个,不信不行啊猜的真是准,14年的卷子只有最后一道全球化没猜对,佩服之至。

四、专业课

专业课不能放松警惕,同济一向对专业课比较压分,14年比较特殊吧,818管理学考了40道单选,分数好像也都比较高,另外817今年也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也有同学考的不理想,况且就以往的情况而言,过线的人也有很多徘徊在九十多到一百分之间,考到110多就已经很高,120分极少。

这次具体的情况我不太清楚,自己考了119,相信应该不算低了,这里讲一下我的方法吧。

暑假的时候把两本书都看完了,我喜欢边看边列提纲,就是那种一节一个大括号下面的分支,这样能对课本有全面的掌握,帮助人理清思绪。资料的话我买了一本周三多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里面还有各个学校的真题和解答,不过同济的基本没有,工作做得好也从来不公布答案,淘宝上买到的真题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有参考答案的,和政治一样,看多了背多了也大概就知道会考什么怎么回答,还有一点就是字要写好,排版要好,也会给老师加印象分,每题下意识多放个一两分积累下来是很可观的。

网上有各种资料,买哪种或者买不买全凭个人意愿,不买的话论坛里有各种大神总结的资料下载,像是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之类的,自己打印出来也是一样的。但是无论你有多少资料,记得一定要以课本为主,理清脉络,我背诵的时候主要是根据课本结合资料来的,不要相信别的窍门,管理学算是文科的东西吧,你背了自然有收获。

暂时就这么多吧。下面附一份这次818管理学真题记忆版,有问题在下面发帖,我有时间会来解答各位的疑问的。

一、选择题,40个每个1分

二、简答题,6个每个8分

1、罗伯特卡茨的三个管理技能

2、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局限性

3、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

4、先发制人的战略给企业经营的影响

5、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6、不记得了

三、案例题,30分

海底捞火锅店的经营模式和特点。

1、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火锅业的竞争强度

2、用两种领导理论分析案例中的海底捞的领导模式

3、海底捞持续经营有哪些隐藏的风险及你有什么应对

四、计算题,32分

1、根据最大可能值,优势原则,意愿水准原则,最大最小后悔值原则分别选择方案

2、根据条件画出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路线,算出最短工期,给出某道工序,算出最早和最晚开始时间

考研个人心得(篇8)

一、考研中完全不必花时间纠结的事情

考研的时间有多宝贵我就不再赘述了,可是我看到身边的不少学弟学妹们却因为一些完全不必纠结的事情浪费时间,我希望大家看完这段之后再也不要在这些事情上面浪费时间了,因为争取更多的时间才能有更多的可能取得胜利!

1。到底要不要考研:有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好像觉得我说的是废话。对,我承认对于下定决心要考研的同学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句大废话,可是对于那些迷茫的同学来说,他们现在一定在纠结这个问题,当别人开始搜集关于考研的信息和资料的时候他们还在纠结要不要考研,这是多浪费时间的事情啊?!对于信念不太坚定的同学我想说,你们不要总是纠结于这个事情,你们也不要去问其他人到底要不要考研,能为你的前途做主的只有你自己,别人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你们需要找一个时间自己冷静的思考一下,到底为什么要考研?不考行不行?我想只要把这2个问题想清楚,你就应该有答案了,但一定是你自己在不受任何干扰下做的决定才可以。

2。到底要不要报各种辅导班:我的经验是辅导班的作用不大。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包括鄙人在内)幻想着通过辅导班帮自己迅速提高实力,这是不可能的,无论辅导班把自己吹的有多么神,无论是知名的还是非知名的,他们都不可能代替你去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学习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速成的事情,那些牛人也不是通过辅导班迅速牛起来的。所以千万不要对辅导班有过高的期待。如果还是不放心一定要报个辅导班的话,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至少把书看3遍然后再去上辅导班,这样他们讲的内容才能帮助你理解你之前不懂的或者记不住的知识。如果没有之前的铺垫你去上课也是很被动的跟着老师走,那样效果就不会很好。

3。到底要不要做计划:答案是肯定要做计划,但是计划是因人而异的。千万不要看到论坛上的别人的建议就完全的照搬,只能是借鉴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制定合理的计划,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准备,不要说你早准备到后来就坚持不住了,这都是借口,只要你想考研想考上研就必须要有毅力,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还有一个我要说的重点是:不要轻信2个月就考上研的传闻。也许真的会有那样的牛人,但前提是他在考上研之前就已经是牛人了。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踏踏实实早早开始复习比较把握。

二、考研中一直迷惑大家的陷阱

1。关于怎样选择参考书:关于英语最好的参考书就是真题了,但是仅仅用真题是不够的。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先以背单词为主,然后通过一些阅读材料巩固和复习单词,但是不要急于做题,这个阶段只是被单词适应考研文章的长度,要把文章读进去,加强长难句的练习。换句话说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过单词关,过语法关,然后读一些辅助的阅读材料。这些资料网上都有很多,大家大可不必去花重金买很多书到头来根本看不完。政治的参考书我想大家没有必要完全追随所谓的名家大师。我唯一要推荐的一本书就是红宝书。大家会说那书根本看不进去更不要说背了,但是事实证明红宝书就是一本不得不迷信的书,它真的很值得膜拜。市面上其他的参考书也都是根据它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或者改写,如果你真的读不进去就再买本某大师的书将2者对照来看,这样效果会好些。数学我不考,所以没有发言权。专业课的书大家都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参考书的作用就是参考,教材才是重中之重。

2关于政治可以等到9,10月份再开始看的谣言:

这绝对是个谣言,也许有些人很聪明或者基础很好,他们也许可以这么说。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希望政治拿高分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谣言。虽然现在政治大纲还没有出来,但是可以通过旧大纲去学习。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变化不会很大,比如马哲,政经。而且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里面有很多知识需要理解,只会背不会用应付考试肯定不够。政治虽然大家大学里都开这门课程,可是真正学好的没有几个吧,现在让大家看那么多纯理论的书大家肯定想睡觉,所以不如趁现在时间还充裕的时候多多适应下政治的学习方式。

3。关于押题的谣言:等到明年12月份后期会有很多的押题班押政治大题的最多,还有押英语作文的。而且押题也是每年各大辅导班的必争之地。其实押题根本就是个骗局,我今年就上了这个当。虽然说考试是有技巧的,但是学习是不能偷懒的。我的经验告诉我学习必须脚踏实地,这样无论出题人从哪个角度出题,我们都能应付得来。

4。关于坚持:有些人会说坚持到最后就能考上之类的话,他们说的不全对。坚持是指有效的坚持,不是说每天坚持去自习室睡觉这样的坚持也可以考得上。我在考场里看到很多考生,在考场里睡觉,我想他们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不仅浪费了考研的时间还浪费了一次考研的机会。我想说大家如果真的下定决心考研就要有效的坚持到最后,应届生看到周围的同学找到了好工作那你也要坚持住;考研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所以遇到困难要挺住;越到最后压力越大越容易坚持不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然后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

以上只是我经过一年的复习之后总结的一点点经验而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哪里讲的不妥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指点。2011年的考研路上我们共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