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感悟系列

03-03

下面由栏目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二十大精神感悟》,当我们在一些重要的获奖场合或者其他重要场合。若是被触动了内心,就可以写篇感言发表想法,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见证难忘时刻,一篇优秀的感言究竟该怎么写呢?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1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国内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大国间的博弈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不惜爆发贸易战,甚至热战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撕裂,面临衰退风险,我国周边环境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新冠疫情肆虐,人民生命生产生活遭受重大影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见证历史。在充满迷雾的人类命运海洋中,党的二十大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具有锚位定向的重大意义。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些挑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是要保持定力?还是乘机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面临复杂严峻形势时,能够做到政治坚定、素质过硬。

一、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定力。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可供耕种和建设的面积占比不足1/3,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生态、农业适宜区与城镇适宜区高度重叠。我国人口众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在不断冲击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陆域生态极脆弱和脆弱区达到48%,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充足的耕地面积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自给率80.6%,低于95%的基本自给率)。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安全,所有发展和稳定都是空中楼阁。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频率明显升高。生态遭受破坏,不仅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更是直接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长远道路上,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要求我们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时,必须统筹布局,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限定,避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

一是要坚持总量管控,构建拥有安全底线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建设用地总量管控,限定总量、盘活存量、用活流量,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结余的同时保障全省GDP年均增长7.3%,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事实证明,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可以倒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国土空间规划应科学设置建设用地规模等规划约束性指标,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统筹考虑人口、经济等因素,结合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战略中的职能分工,对各地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指引。

二是要划定空间边界,优化清晰明确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划定农业、生态、城镇空间边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对农业、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耕地是支撑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粮食产量是以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的,必须坚持以现状为基础,对耕地实行应保尽保,将稳产高产高质量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予以特殊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应当坚持系统性思维保障生态安全,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优先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将具备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地全部划入予以严格保护,协调人为活动矛盾冲突,保障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在剩余空间内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并严格管控,限定城镇建设。同时预留一定弹性空间,合理保障发展需要。

三是要落实严格管控,确保国土空间格局落地。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第一,强化“五级”规划自上而下传导。将国家、省级规划理念和格局逐级传导到市、县、乡镇,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落地。第二,加强规划协调性。对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协调,需要各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各项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必须落实统一底图底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期限、统一信息平台的要求,不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和布局,相关专项规划间强化协调衔接。第三,强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审查和监督功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报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对各地建设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对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实施预警,对约束性指标落实情况、三条控制线管控情况进行监督。

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下精确施工,最终定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找到好的平衡点,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格局,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2

10月16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迈向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重要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报告,总结概括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当合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深,报告高屋建瓴、铿锵有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严格要求自己,并在今后工作中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更加努力的做好本职工作。本职岗位是党员干部最大实践平台,干好本职工作也就是最大的“对党忠诚”。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要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二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能力素质。在提高能力素质上,除加强学习外,还要注意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能力素质。必须要总结或反思,每个工作阶段,都要利用点时间总结归纳,成功的要总结经验,失败的要反思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三要更加努力的开展业务学习。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规范性,提高工作前瞻性,努力学习新方法、新理念,提升工作本领。及时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始终把握主旋律,指导工作和生活。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专题,关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最新重要论述,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三卷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篇章,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生动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鼓舞人心,是一份指导性很强的纲领性文献。报告提出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内容,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明确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能源资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我国是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自给不足,对处依存度高。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0%、40%以上。而近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矿产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国内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刻不容缓。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看望慰问石油工人时说:“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能源资源的重要性,为自然资源工作者立足国内,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有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自然资源部已从深化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的作用、推动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强化地质找矿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部署。

作为省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把握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新形势,落实 “两统一”职责,加强制度创新、深化管理改革,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转变,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是加快推进建立矿业权出让区块项目库建设。依据地质工作成果和市场主体需求,广泛征集矿业权出让区块项目建议,结合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内合理确定拟出让矿业权出让范围,建立矿业权出让区块项目库,统一纳入厅综合业务审批“一张图”并实施动态管理,科学统筹省、市、县各级矿业权投放。

二是加强矿业权“净矿”出让前期工作。按照国家关于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管控要求,积极做好勘查开采与用地用林等事项衔接,加快研究确定我省“净矿”出让标准,严格落实“净矿”出让要求,明确后续办理用矿、用地、环保、安全、取水、产能建设等涉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的相关要求,力争拟设矿区范围内的采矿行为不存在政策障碍,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时效。

三是持续开展矿产资源差别化管控。根据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优先保障煤、铁、铜等重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我省玻璃用石英岩等优势矿产开发力度;根据矿产资源禀赋和市场供需变化,科学调控水泥用灰岩新增产能;严格执行钨矿总量调控;提高砂石资源供应能力。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促进大中型矿产地综合利用和整体开发,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是落实生态保护和能源资源保障的多目标平衡。根据国家统一安排时序,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差别化管理政策,充分考虑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需求,努力实现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多目标平衡,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贯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全过程。加强监管,督促矿权人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勘查开发责任,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

五是根据国家部委修订完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新政策的出台,及时研究制定我省矿权人自行出资探明矿产地探矿权转采矿权出让收益政策,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加大找矿成果转化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商业性矿产勘查,形成国有地勘单位、市场主体、社会资金多元化共同参与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提升矿产资源供应保障水平。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我国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晰了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阶段、新征程,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结合地调中心职能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强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发展全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工作思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勘查部署,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而地质勘查工作是先行,必须超前谋划和部署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统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近年来,中心编制或参与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安徽省“十四五”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其中对地质、找矿、环境等工作均有部署,对于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重要成矿区带清洁能源及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战略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对我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中心参与编制的《安徽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作出重点部署。这些规划与方案,都是谋划地质工作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主要围绕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重点勘查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部署煤、铁、铜、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并增加资源储量,积极开展晶质石墨、萤石等新兴矿产和煤层气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采取设项目与上专项、开新区与挖老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质找矿成效,“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开拓找矿新区,扩大找矿空间。进一步巩固我省“北煤、气,南钨钼,中铜铁”的找矿格局。

二、坚持绿色方向,把控矿业全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谋划矿业发展新路径,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水平,实现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注重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的要求贯穿于地质勘查全过程,降低地质勘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其做好勘查区内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治理,推动勘查装备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勘查模型可视化、勘查工艺环保化、恢复治理生态化。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勘查地方标准的发布,制定绿色勘查项目管理规范,逐步健全绿色勘查地方标准体系。

中心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立项上下功夫,注重绿色勘查。在生态红线内本着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要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等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勘查,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督促勘查单位对受扰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推动绿色开发。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项目、技术、资金等建议,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规划准入关,开采中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水平要求。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矿山特点,构建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格局。

中心将协助完成“安徽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开展绿色矿山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的评估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企业标准,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标杆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徽样版,推动我省矿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依据我省“一心两屏四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坚定守护好山好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主体责任,实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

中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修复项目督导和技术服务,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全面施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不断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成果应用,促进矿业低碳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地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工作,厚积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突破。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找矿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建立找矿模型,动态评价区内资源潜力,开拓新地区、新类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自然恢复的科学生态治理模式,总结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地球科学固碳机理研究与增汇技术研发,开展岩溶与土壤碳汇、利用地下采矿空间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研究。加快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资料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高远的战略谋划、系统的理论构建、有力的现实佐证,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立时代之基、应时代之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立足新发展阶段,百年大党如何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对这些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将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回顾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战略清醒,作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联系国际环境深刻变化,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只有在学深悟透上功夫,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党的发展史学深悟透,把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二、守正创新 与时俱进

宏伟蓝图要变为现实,离不开理论的指引。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将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科学理论深刻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

近年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第四卷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学习第四卷,要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体会其独到的理论创新、思想创新之处。

    举其要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个结合”开阔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视野,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真正实现相融相通。一方面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文明;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理论唯有常新才能常青。翻开第四卷,这样的创新还有很多。例如,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空间,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了动力;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阐明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概念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新的希望;把党的自我革命作为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案;等等。这些鲜活厚重、论述精辟的理论创见既以中国之理引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又观照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三、伟大实践 笃行致远

实践是理论之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第四卷生动记录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解答治国理政“怎么看、怎么干”的新实践新探索,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写照。

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中国共产党交出的这份优异成绩单,愈发彰显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彰显出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学习第四卷,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创造历史伟业的根本保证。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指导的强大政治优势,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奋进新征程。

第四卷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指导党从历史走向未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权威教材,同前三卷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和思想财富。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学懂弄通这本时代之书、思想之书、实践之书,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我们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通过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探索新型基础测绘模式、强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测绘科技创新等工作,实现技术保障能力全面发挥、数据资源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的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切实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推动我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高标准发展。

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6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回顾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时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展望未来着重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结合近期在党校理论学习,粗浅谈谈对绿色发展的学习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第一,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机构成。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与时俱进。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创新性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

第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的建设和保护,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

第三,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在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支配下,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污染物大量排放,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如果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如何在确保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进行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之一,推动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增强了我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心。但绿色发展毕竟是一场深刻地生态文明变革,之所以是深刻地,就在于它从理念到实践、从经济发展到生活方式、从城市到乡村,都必须完成艰难的绿色转身。当我们在经济运行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还要不要坚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9年就已经给出来答案,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发展,既要考量一城一地一企的得失,更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远做选择,这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在我们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过程中,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也不容再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统筹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两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为关心、强调最多的“国之大者”。但一些地方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产生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争地”现象。如占用耕地造林绿化、挖湖造景等。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主要还是对绿色发展内涵把握不全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应相辅相成,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挚肘制约。因此,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按照耕地优先序要求,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要尊重自然规律。对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并严格依规划实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前提是科学,要依据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

三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特别是要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更为长远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产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出多次指示批示,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引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转变。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土地资源流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统筹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四是严格落实绿色发展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作出系统安排,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法规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不力,有的是缺乏执行能力,有的是缺乏执行底气。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不能打折扣。一分部署,九分执行,不执行,再完善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再好的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再美的夙愿只能是镜花水月。执行的关键在人。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认知能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次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执行能力。这方面,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执行法规制度具有极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执行的效果在严格。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要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要不打折扣、不加选择、不搞变通。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到位的要严格勒令整改或坚决追究责任,用监督检验执行效果。执行的质量在科学。良规是善治的基础,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要以科学制定制度为前提,要增强生态文明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二十大精神感悟系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二十大精神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