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读后感800字精选

03-08

读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渠道,作品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引起很多读者的思想共鸣。读后感要注意要读好原文,排好感点,选准感点,叙述要从简,联想要注意形式。此时此刻你正在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也许以下内容“《刀锋》读后感”合你胃口!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刀锋》读后感 篇1

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刀锋》的故事比较简单,但我喜欢这本书,以至于我真的很想做一点片段摘抄和故事梗概。YJs21.cOm

拉里。美国青年,一战中由于战友的牺牲开始追问内心,为探求人生终极价值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未婚妻),只身苦修。他放弃一切的追寻自我价值,就是一次刀锋之行。

伊莎贝尔。拉里曾经的未婚妻,热情善良但无法割舍上流社会的生活。

毛姆。毛姆常用的写作技巧,将自己作为角色之一代入小说中。

个人看来,伊莎贝尔的塑造比拉里更立体,一定程度上也为这类被定性为“爱慕虚荣”的人物去污名化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毛姆的小说,当时我并不知道毛姆喜欢的写作方式,是将自己作为旁观者纳入故事中去。(他好像很喜欢将小说写得像“小说创作历程记录”)加上毛姆在书中反复强调“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在这本书中,我只是试图追忆…”,所以当时的我探求了很久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最后,我并不相信毛姆是在记叙亲历的故事。(比如苏珊娜巧合出现就表明,毛姆依然将串联情节的任务交给了虚构人物)而令我疑惑的是:毛姆为什么不直接将它写成小说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故事背景是一战后的美国,而毛姆作为一名英国作家,对美国人俚语、性格特征等塑造,很容易失真。但我觉得毛姆之所以执着于旁观者这一角色,是因为毛姆本人对拉里、伊莎贝尔的人生,并非达到绝对厘清、可以下结论的地步。他需要这些角色自己去讲话,需要“毛姆”这个旁观者来为开放式的结尾作铺垫。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借“书中毛姆”之口,讲出“心上毛姆”的想法。

我愿意认为:拉里和伊莎贝尔都是毛姆自身,而书中“毛姆”,就是毛姆本人性格中的“拉里”和“伊莎贝尔”冲突时供他跨越的桥梁。写出过《月亮与六便士》的毛姆,不可能不是一位刀锋行走者。但同时他也清楚这些追梦者,这些苦行僧,这些一心狂热于梦想、牺牲自己、牺牲他人、为了一瞬间的颤栗光辉而掷世界于不顾的人,他们是自私的,自私得全世界只有自己的渴望,自私得连自己都可以为那刹那圆满而灰飞烟灭。

但一个被召唤的人,甚至是一个被选中的人,一个渺小的人类,他怎么可能抵抗那种苍茫的、圣洁的、让人甘之如饴的伟大感召呢?节选一段伊莎贝尔和拉里的对话。这是伊莎贝尔得知,拉里拒绝工作,要只身在巴黎苦修时的片段。

伊莎贝尔:“拉里,如果你一个字儿也没有,但愿意工作,我会毫不迟疑地嫁给你。我会替你做饭、收拾床铺。我不会在乎自己穿什么衣服,作文我可以什么都不要。但现在这种情况我跟你结婚,那我这辈子都只能过这种穷困潦倒的日子,什么盼头都没有了。可这是为什么呢?就为了让你这么多年寻找那些问题的答案?你自己都说这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

“可是拉里,”她绝望地打断他,“你难道不明白你是在要求我做一件我无法适应、不感兴趣也不想感兴趣的事吗?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我现在二十岁,十年后我就老了。”

拉里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有很美丽的梦,不管这个梦会不会成真,只要在这个梦境中,他就很兴奋。但无奈伊莎贝尔和拉里两人的价值观相差太远,倘若伊莎贝尔因为爱情而坚守和拉里在一起,伊莎贝尔牺牲的就是自己整个人生,她将会永远活着拉里梦想的阴影里。

毛姆让伊莎贝尔充分地讲了,他让她的绝望、她的痛苦充分表达了,也就是让毛姆本人生命里挣扎着归入尘世的那部分释放了。但20多年过去,《刀锋》的结尾同《月亮与六便士》的结尾殊途同归。毛姆都最终倾斜,将自己献身于那份感召。

他为什么要写?因为他挣扎。为什么挣扎之后结尾依旧?因为那就是毛姆内心深处的声音。就是我要走遍世上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去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刀锋》读后感 篇2

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

全书现实中最普通的人,拉里,却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

读完全书的我是懵逼的,甚至有点气愤花了这么久时间就看了这么个故事,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作者要告诉我什么,只是详尽地叙述了一件件故事,让我看到每一位角色的鲜明的特征,坦白而言自己的观点与除了拉里以外的角色有很多交汇之处,有功利,有自私,有欲望,有享受,所以我也根本无法理解,哪怕一丁点,拉里“疯狂”的思想、滔滔不绝的哲学理论、对世俗的看法以及他高尚的灵魂,说实话每当读到拉里的章节时我是很不耐烦的,几次都合上书,所以才读了很久。从初始我就是抱着解密拉里的心态去读的,但我发现我错了,越往后读,拉里越是神秘,我唯一知道的仅有拉里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以此为乐,我放弃了,我不是他,我根本理解不了,只知道他始终处于一种状态,一种沉醉的其中状态,并不是说抛弃现实与感情了,而是把它们压到最低,一切他人眼中的评价,追求,生活,灾难对他来说都那么平淡无奇,是去追求最高层次的真理与自由,虽然不是很懂,但是觉得蛮酷。

如果硬要想一想读完本书我的收获的话,能汲取拉里追求自我时的一点点“状态”,我就心满意足了。当然,还要像可爱又可悲的艾略特舅舅那样,让善良成为由内发散的美德。

《刀锋》读后感 篇3

好奇怪,一直感觉这本书是读过的,所以图书馆里无数次拿起又放下。可是翻开了印象全无。读着读着,某些情节又仿佛可以预料。我现在都不能确定,到底之前有没有读过。

从故事立意上算得是《月亮和六便士》的姊妹篇吧?“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本书的主人公拉里类似《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列文和《乱世佳人里》的阿希礼,有种贵族式的骄傲和悲天悯人,以及不与主流大众一致的遗世独立和即便不被认同依旧能保持风度的君子形象。让我联想到孙师兄呢,那种温和却坚定的坚持。书里关于拉里的思想感悟,我只能远远得表示理解,并不真正懂得,还需要更多的阅历和思考。

艾略特,你很难说他的人生是个喜剧还是悲剧。求仁得仁,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上流社会认可,甚至“修正”了祖先的身份,获得了爵位,用毛姆的话说“同时摆平了财神和上帝”,临死前,得到了最想要的那个请帖(虽然是个谎言),主教亲自来给他祈祷。最让他安慰的是,他相信天堂里也有阶级区别,他自己会处于天上的上流社会,会像人间一样,跟他耻与为伍的中产阶级保持距离。

伊莎贝拉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知道如何获得所需,有适度的热情和表面上的温柔,拥有俗世的幸福,可不知道为什么,故事的结尾,那种看着完满无缺的幸福让我有种强烈的孤独感,那一切好虚幻。

索菲恰恰拥有伊莎贝拉缺乏的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可惜不够幸运,当她失去最在乎的东西时,就不能像伊莎贝拉那样理智冷静,生活变成了地狱,她无法再维持表面的安好。飞蛾扑火,只求坠落毁灭得痛快。

我们对他人的了解是我们以为的了解。毛姆在里面作为旁观者,以作家的角度尽可能得诠释一个个角色,可角色之间,是并不互相认同的,就像人间的我们。

总有些人,不能满足于庸常生活的提供或者可能提供的那些,大多数人走的路很拥挤,当然未必有能力走在前面,可是无论如何内心有抵抗,想着另辟蹊径,冷清,却也许比在人群中不孤独一些,至少不用一遍遍得向人徒劳无功地解释,解释得自己越来越糊涂,别人始终不理解。

世间有很多,是你可以无限接近但永不能抵达的。譬如让人感到自由的财富、永恒的爱情、无上的荣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人能媲美的学识………每个人的遭遇和感受不同,你靠近的那个东西也不同,无法完全地分享和互相理解。你觉得不能放下的一切,在外人看来会像个傻瓜。作文艾略特终身追求的阶级优越感是,拉里走的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可他们在别人的眼里,可能都是傻瓜,后者、甚至更加不被理解。可我们又常常盲目地深信,了解自己看见的大部分人事。事实上他们抵达的那个地方和沿途的风景,别人可能连想象都不曾有。当然,那些别人,作为个体,也在自己的身份里,矇昧或清醒地,尽可能的,探索着自己的人生:仅此一次的人生,境遇各不相同,长度不一且不可预测。

所谓沟通,或许就是再某些细枝末节上达到一些统一,或者作为旁观者,以自己的阅历和理解力对他人的生活进行一定程度的解读(中间包括误读),这错误不会被察觉,直到我们自己有了进步或体验。巴别塔已毁,略有互相懂得,都是奇迹了吧?

掩卷沉思:会不会因为能写书的人基本都文艺,所以我把这个世上或者占少数的文艺的意识形态错当成“大部分”的理所当然了?我把我想象的书中人的理想世界当成现实世界了?还好明天要上班了,回到烟火气的世界,热热闹闹不解释意义的人间。

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各自看见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也是不同的世界。来人间一次,所求为何,得到什么,求仁得仁吧。

《刀锋》读后感 篇4

花了六个小时略读了这本书,虽然跟大家一同见证整个故事的开头与结尾,但还是有种一知半解的感觉,可能作者以这种旁观者的方式写作出来,就是要展现给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感觉吧。再接下来说说剧情,给我以印象最深刻的好像就是拉里,他那种为了求知和解放自己天性的无所畏惧并且敢想敢做的行为深深的震撼到了我。然后不禁的想到了自己,如果拉里换算到我现在的处境他会如何去做呢?浑然不觉的同时混身却又充满了力量,就好像阴暗的房间里突然间打进来一道阳光,我好像看到了未来好像看到了希望

《刀锋》读后感 篇5

读书、做劳力、游历、修行,从法国、德国到西班牙、五年印度,拉里最终带着平静淡然又幸福溢满的心归到故里美国,希望生活在世俗里,享受世界万物,接受形形色色的人生,不再害怕忧伤痛苦。因为好友为自己牺牲,他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何在,邪恶为什么被创造,终究开悟出善恶相伴而生,人们所珍视的价值也和邪恶并存。

世间万物都有终点,事物的本质就是改变,物质的满足只是暂时的,唯有追求永恒的精神世界。拉里说,人要晓得在自己的灵魂里寻求慰藉和鼓励,学会体验快乐与痛苦,而我以往习惯依托于他人,不免觉得自己灵魂的真我不够超脱,也不智慧。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已经阐述过生命的意义是没有意义,不论忧郁还是喜悦,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命中精美的装饰,不过是让生命的图案美丽又丰富,总之应该笑对人生。而《刀锋》则是从哲学的角度,再度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刀锋》是《枷锁》生命意义的升华版,但对于人性的诠释,《枷锁》淋漓尽致。

愿精神世界抵得过物质欲望。

《刀锋》读后感 篇6

《刀锋》是英国作家毛姆的又一部经典力作,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以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创作原型,就如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月亮与六便士》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一样,属传记小说,但《刀锋》则更兼具了毛姆的哲学思辨。应该说他一生的哲学思想都融汇在这部作品里。特别是在第六章第六节中将东西方的哲学割裂开来,更推崇东方的哲学思想。作者借主人公拉里.达雷尔之口说:“你可曾想到过,轮回既是世间有恶的解释,也是恶的存在理由?如果我们受的恶报是我们前生造孽的结果,我们就会服服帖帖地忍受,并在今生努力行善,使来生少受些苦。但是,自己忍受恶报比较容易,只要硬挣一点就行;使人不能忍受的是看见别人受苦,而这些苦难看起来往往不是应得的。如果你能够说服自己,认为这是前世作的孽,你可以怜悯人家,可以尽力减轻其痛苦,而且应当如此,但是,你没有理由抱怨或者不平。”而在整个一个章节当中,让每一个中国读者,读来尤为亲切而易懂。正如书评所言:“东方文化和宗教中,通过求诸内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追求自我完善等思想所关注的是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强调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是主人公拉里为何能在印度领悟人生的真谛。毛姆塑造的拉里,体现了人之精神纬度。追求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至高境界,也是毛姆为现代人探索的一条精神出路。”

《刀锋》读后感 篇7

“你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是书里出现最多的对白。毛姆先生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里不顾世俗的斯特里克兰德,还是《刀锋》中特立独行的拉里,都毅然决然地走在朝圣路上,倾尽一生去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像那句诗一样: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毛姆先生以其诙谐幽默而又尖锐的笔调,直书人性,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刀锋》讲述的是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来的年轻人拉里,在目睹了战争时代民不聊生、人们流离失所的惨状,经历了自己的战友为救自己而牺牲之后,开始思索世界与生命的本质问题。为了寻找这些终极问题的答案,他放弃了与伊莎贝尔的婚姻,逃离了上层社会物欲横流的生活开始自己漫长的读书求知生活,沉浸于大学图书馆中,不亦乐乎,像印度哲人求知求道。同时,他尽己所能一次又一次救助了生活中痛苦的人们,帮助其摆脱精神和身体的疾苦。

我时常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世上,终得激起几声回响,才不虚此行。拉里这一生轻的像风中的羽毛,不那么引人注目,可是却又厚重的如山间的磐石,正气长存于天地间。他曾说:“上帝最喜欢的崇拜者是那些按照你的知识尽力而为的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行走在刀锋之上,向着你心里炙热的灵魂,把你追求的事做到极致,做一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奥义书》有言:“一把刀的锋刃是很不容易跨过的,所以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我们常常执念于物质生活的利益得失,对于锋刃的精神生活总是望而却步。而拉里,却是一个如同刀锋般锐利的人,他以锐意精进的姿态追寻着解脱之道,为此不惜斩断一切,越过刀锋,即使越过刀锋之后,在刀的那一面,无人等候。拉里曾经说过,不急燥,对人显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像兰道尔南的诗是那样活着:

我从不与人争,没有人值得我与之争。

我爱自然,其次爱的是艺术。

我向生命之火伸双手取暖,火快烤残了,我也准备离去。

也许,在尽力追逐心之所向之后,以拉里这样“晃膀子”的姿态,做杨绛笔下的“隐身人”去过此一生,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跳脱时间的束缚,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高度。这样的人生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吗?

《刀锋》读后感 篇8

蔡康永在《奇葩说》上曾说过,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总是在两极之间摇摆。比如理性和感性之间。我曾有段时间特别迷恋灵修,但之后数年又将身心灵那一套全部束之高阁,而坚定地走向科学理性的另一极。

我已经好久没读小说了,毕竟那只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与实实在在的科学不沾边。这次完全受貌美封皮的诱惑拿起毛姆的《刀锋》,却让我意外发现科学之外有更为广阔的世界。

《刀锋》主人公拉里是美国人,因为在战争中亲历伙伴的死亡,战后踏上游历世界、苦寻终极问题答案的旅程。

第一站他去到巴黎。“我看了很多书,一天看八到十小时……你是不知道看《奥德赛》的原著多带劲。那种感觉就好比踮起脚尖,伸出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辰……我一两个月前还读了斯宾诺莎的作品,尽管我看得不是特别明白,但那样的作品真叫人兴奋。就像你从乘坐的飞机上走下后,来到一片被群山峻岭环抱的大高原上。四周万籁俱寂,纯净的空气如同美酒佳酿一样令人心醉神迷,你感觉像是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我想弄明白世上有没有上帝,想弄明白世上为什么会有罪恶。我想知道我的灵魂会不会不朽,是不是我死之后一切也就结束了。”

《刀锋》读后感 篇9

《刀锋》读后感300字:

一把刀得锋刃很难越过,因此智者说得道之路是困难的。这本小说描述了很多人物:一生醉心于挤入上流社会的艾略特、追求奢华生活享受的伊莎贝尔、可怜的苏菲、探求人生意义而不断阅读旅行最终开悟的拉里……

其实这篇小说相比于《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塑造,基调及结尾都更加积极美好一些——除了主人公及作者,其他人物都有美好的一面,同时又有一些小恶的一面——也许这就是人性。

其实,这本书的各个人物,即使在如今这个社会,仍然不过时,仍然能够找到一些对应。尤其是拉里一直追寻的问题也困扰了当今很多的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所谓明了的答案,答案需要每个人经过一番苦苦寻找才可能最终领悟——而且每个人领悟的结果可能也有所差异。

其实,我觉得文中已经给了作者针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上帝可能根本不存在,轮回可能存在(既相信又不相信),得道之人具体在哪里做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对世界热情、无私、平和、宁静、节制。

其实我觉得: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值得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刀锋》读后感 篇10

小说通过纷繁复杂的人物——满怀野心一步步迈向社交上层名流界的艾略特;为了稳定富贵生活舍弃心中爱人的伊莎贝尔;最初出卖肉体勾引画家而生存的苏珊;放荡形骸嗜酒、吸毒最后客死他乡的索菲;以及放弃物质生活、心爱的人以”晃膀子”名义周游列国寻找答案,四十几岁散尽财富,但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的拉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选择,不同的选择构成不同的道路,结局不一定完美,但看上去都幸福合理。

作者最后说”觉得自己不多不少写了一部以“成功”为题材的小说,因为书中和作者有关的人物无不如愿以偿: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伊莎贝尔在社交界取得巩固地位并且有一笔财产做靠山;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苏珊得到生活保障;索菲获得死;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

也就是说,经管历经种种波折,有的人物欲享乐至死,有的人放荡形骸至死,有的人追求知识至死。人们无一不是在过着自我信念里认为自己该过的生活,这也属于某种“成功”吧。

《刀锋》读后感 篇11

“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也常常会思考,刀锋简介里涉及这个话题,于是便抱着从书中寻找答案的想法去读一读。

开关主人公拉里的气质(其实也可能就是帅气)一下就吸引了我,我迫切地想知道他会有怎样的故事。那就先从拉里说起吧。能沉浸在书里连续超过十个小时,这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人呢!如果没有经历战争,他应该和伊莎贝尔一样,生活在上流社会,经常参加各种宴会。但目睹了战友的牺牲,他不能再从容如常地生活了。他需要找到一些东西,至于这些东西是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毅然决定独自去巴黎生活,后来也是做出了许多常人甚至可能无法理解的决定。从书中寻找答案,这一找就是许多年,至于答案到底找到没有,我觉得是没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拉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人生非常精彩。

所以对于拉里,我是极其喜欢的,甚至会有些嫉妒他,因为他可以独自游历山川,去深山看日出为自己庆生。当阳光穿过树林,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时,作文幸福是会溢出来的。面对如此醉人的美景,留恋忘返也是自然。如果从外貌家世来看,他和伊莎贝尔毫无疑问是般配的一对,但精神追求不同的人是注定无法走到一起。他穷尽一生寻找精神上的答案,她在现世生活中忙碌而无法抽身。而大多数人啊,虽然内心是拉里,却只能像伊莎贝尔一样生活在现世。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伊莎贝尔从走出小旅馆的那一刻起便和拉里越距越远,看似得到了许多,却也只能抱撼终生。贯穿全文的宴会达人艾略特,到死的前一刻都不放弃回复宴会邀请,看起来很可笑,但这也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从某种层面讲,艾略特也是用一生追求一种东西的人,只是和拉里追求不同而已。人的精神总是要有依托,否则只能是浮萍。

全文涉及到的人物不多,每个人几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归宿。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书中没有答案。遵从内心,也许是最好的答案吧。

《刀锋》读后感 篇12

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毛姆的《刀锋》。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伊莎贝尔和拉里。伊莎贝尔漂亮出落,热爱社交、出行和橱窗里的富丽堂皇;拉里则有着禁欲系的超然,追逐知识带来心灵的丰盈和哲思带来人生的自由。

生活中,伊莎贝尔和拉里的身影我们大多数人中影影绰绰,有的人喜欢或者因为习惯慢慢依赖上富足简单的生活:工作之余,网红地点的打卡,新款轻奢商品的追逐,手机层出不穷的短视频…有的人就像不知魏晋的桃花源人,文字中缱绻的故事,清冷的人物,偶尔让你按下暂停键的哲思,亦或是对红尘滚滚商业社会的解构,希望逐步掌握世界或者商业社会构成和运行的奥义。精神世界中深层次的泵感才能让你变得更快乐。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物质流俗和精神丰盈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两面:我们沉醉于诸多感官的快感之中,我们也同时希望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刺激和满足。只是,作为芸芸众生,我们很难游离于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之外。一者,我们作为社会秩序行进的齿轮,被社会和工作的工具理性支配着,不断的KPI和重复劳动,已然让我们疲于奔命。二者,我们会首先认为要有更多的财富自由度,才会有、才能够追寻精神的自由度。最后,就是海量的游戏、爽文小说、社交视频app充分占据着碎片时间,沉浸在即时的享受和简单的快乐之中。

我们好像渐渐无力去追逐或拓宽诗和远方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年岁趋大,职业定型,再无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心力来对抗社会的谄媚和冷漠。我们匍匐在社会物欲的泥淖和森严秩序之下,在所有的获得和deadline之后才能喘息,进入片刻的贤者模式。

部分男性有着较为明确的指向,事业、养家和财务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推力和身段。部分女性,则没那么幸运,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契机。有时候会试图尝试斜杠青年,以期同时获得内心期望的品质生活和独立女性的赞许。

之于爱情,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似乎是唯一可以不需要理性来解释的现象。伊莎贝尔爱拉里,可能是因为拉里身上恬淡超然的稀缺特质。伊莎贝尔也可以全身心得交付给格雷,同时,还维系着与拉里的情感牵绊。突然觉得,人的内心和感情其实弹性十足,你所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并非你真的无法接受,而是因为你从未接触,你有足够的自由度选择离开。当某种外力或者契机让你置身于和第一眼并不喜欢之人的稍长相处中,情愫会暗自滋生,诚如《诛仙》里的张小凡和那一袭水绿。

我们司空见惯并切身经历,挚爱之人的炙爱逐渐冷却、熄灭。我们更习以为常的是,那个微信上初次联络、初次见面的人,少了些许幽默和吸引,就好像洞察全貌,缺失了一期一会因缘际会的耐心,匆匆进入下一段的奔赴之中,周而复始。殊不知,站在更长的时间节点回望,未来几十年的流年早已将初次的悸动稀释得荡然无存。

别高估我们感知和理解一个人的能力,别低估我们内心情感的张力和弹性。不是要勉强自己委身屈就,而是,有时候我们可以变得钝感一些,别把价值连城的际遇,轻易推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