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淡定1000字(精选11篇)

03-11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专题:“读后感淡定”。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整理的“读后感淡定”,作品令我佩服其中所蕴含的意志,佩服那顽强不屈的精神,被它感动,被它震撼,是⼼灵的震动与呼唤。对于读后感来说,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怎样才能打造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读后感淡定 篇1

看完《愿生命从容》,我此时想的不是书的内容,而是那个河北怀来的寄信人,那句“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

我们都是如此的渺小,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一句话叩问了周国平先生,也震响了我的内心。我们从哭啼而来,却在最单纯的年岁里,越加沉溺于俗世,头衔、身份、名利、财产等等,这些攀附的欲望,渐渐把无名变得虚荣,在这个幸运的星球里,比比皆是名利交换,甚至是争权夺势,我偏偏遇见你,遇见了你的读者。我们没有名字,我们都该是那个性情中人。

她点拨了周先生的性灵,我何尝不是?

人活着都该有一个姿态,或慵懒,或随和,而我却喜欢他的人生观,那就是真性情,他说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人生。而没有虚度的人,必然有自己真正的爱好,能活出个味儿来,我们不是要买一个人能称为思想家、科学家,不用长篇大论去探讨人生,可能只是静静的品一杯茶,聊一聊人生,碰一杯小酒,去唯有杜康。

“我惟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其实我很怕看励志书,抑或者是作者的人生观,其一是他的成功不属于我,其二,他已爬至高处,他的人生早已浮沉许久,那种云淡风轻不是常人可以借鉴。

故,我很敏感,但我却喜欢这样真性情的周国平。

想想这世间,很少有人能做到简单,从殷纣王的酒池肉林,到秦始皇的阿房宫,甚至是毫无节制的隋炀帝,其实很多人都可以过得很好,从温饱到肉体,从精神到物质,一个人要比富裕,一定有比你更富的人,舍取是一个大学问,而我却很喜欢他的态度,因为看清了物质的快乐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满足过简单生活的人,什么的疆域是更宽阔的。

当然理想是灵魂生活的寄托,我们需要的不是麻木的简单,而是内心存有灵魂,能对美有所憧憬且去爱自己,去做一个真实平凡的自己,去独立,去和自己做朋友,因为这样才是更高的自我。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依附在别人生活上的寄居者,如果没有被承认,他们就像行尸走肉,可我喜欢靠自己的本事去行走的人,因为可以不必去经营这样繁琐的人际关系,但这样的人在职场里,容易被淘汰,所以,周先生的态度适合去深山,也林野,却不适宜都市,他的处事态度,有好有劣,但我依旧喜欢这等随性。

我记得有问卷调查说,一半以上的父母是反对孩子去恋爱的,而周国平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的人,他支持大学生恋爱,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相互促进,互相激励,激励精神的向上、求知的努力和创造的冲动。

我记得这样态度文笔的人,除了周先生,还有冯唐和王朔,他们都很随意,是一匹放荡不羁的野马,我喜欢他坦承在上大学里,看到美女就觉得世界很美好,一个六十年代的人,多少在过去是封死的,不许恋爱,连握个手都不行。我想,可能越是得不到,越对那种美超越了渴望,但我支持这种渴望,恋爱没有错,错的是自己选择了超前。

我尚未做母亲,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受那种爱,从出生,到初为人父,从孩子突然的离世等等,“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本能是睡着的,一旦有了孩子,这个本能就苏醒了。”那个时候他们幸福了,而这种人性根底的东西,支撑了每一个富有抑或者贫穷人的快乐。

你瞧,幸福多简单。

幸福有的时候很抽象,就像他说,幸福属于天国,而快乐才属于人间。我们改变不了命运,可这个世界没有人拒绝幸福,哪怕它平凡,微小。

“我爱人世的不幸胜过爱天堂的幸福。我爱我的不幸胜过爱他人的幸福。”

我想这抑或许就是岁月淘洗出的真谛吧,幸福的远近都是自我的衡量,成功不是人世价值的标准,更重要的是真性情,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一本处世之道,一本寻真之书,我们要做的不是多成功,而是怎么去做一个人,懂得去自尊自爱,懂得承受压力负累,甚至是能配得上命运赐予的人。

孤独是爱最意味深长的赠品,是黑暗中并肩行走,我们安静的行走于喧嚣,我们相互去寻找爱的呼唤,我们都是自由人,我们不被束缚......

故,在一个失去了记忆的城市了,并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个居民都只是无家可归的外乡人,我们都在找寻灵魂的栖息地,找寻那一抹从容。

读后感淡定 篇2

拜读了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一书。

记得有人说过: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拿起这本《内在的从容》,舍不得一口气读完,这样的书是需要慢慢品的。把它当做最好的巧克力,每当忍无可忍时读上几页填补一下自己的渴求,补充一下身体的能力就够了。把读到的觉得最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以便不断咀嚼。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与悠闲。 这是周国平写在随感《内在的从容》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道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人活在世上,本来就该是从容与悠闲的,然后在物欲横流的现代讯息社会,总是有太多人的疲于奔命,为了太多身外之物而劳累奔波。周国平书中的财富观是我比较赞同的。

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体会就更为深刻。

祝愿每个人都能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

读后感淡定 篇3

内容简介:佛法即活法,淡定即幸福。车流人海,谁又知道谁的心事;满脸漠然的表情中,谁又理解谁的境遇。我们大喜过望、我们纠结恐惧、我们孤独寂寞……这一切都需要温暖祥和的包容,都需要一颗宁静致远、淡定从容的心来化解。弘一法师用一颗普度众生的佛心赋予你清透的灵悟、豁达的包容、淡定的智慧,带你回归真实的内心!

淡定的智慧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淡定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弘一法师修行,修得了一份淡定与超然。我们羡慕这份淡定,我们追求这种超然。淡定的智慧就像佛的修行,这种修行让一切回归内心,让人宠辱不惊。《淡定的智慧: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让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淡定中滋养心灵,在智慧中升华人生;它让人们的内心清澈如水;让生命重新回归平衡;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超凡脱俗。

淡定的智慧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的网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他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而且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其心灵修养与智慧方面的诸多作品都经久流传,深入人心。

读后感淡定 篇4

看了2遍,花了8小时,划线140条。

若让我说出点什么来也说不出什么来,但心静,心很静。

喜欢看里面的故事,并萌生出想找到这些故事佛法的真正的出处,以后有空必细细研读。

戳中自己几处缺点,1,话多,尤其是自以为为他人好的事,比人家还急,但人家也不见得听进去。以前,我想,这是我的善意,我当朋友才说,就算被人烦也必须劝说(以后我再也不会勉强他人了,无论什么事,有心的自然能听,无心的随缘)

2,自己总是无意就会争辩,其实内心的想法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在言谈间也不由自主的想去证明自己是对的。(也无须争辨,无论对方是对是错,自己心中明白就行,何需通过争论向他人来证明,旁生是非议论。一切随缘。)

其实这是两件非常简单的事,鸡汤也到处可见,随缘二字也常说,但在以前,随缘二字带有情绪,一种反正也是事不关己不如随他去的想法,但心里并未真正认同他。而现在已明白随缘二字的真正含义,却是真正的随缘,尊重他人的决定,因为没有经历就难以感悟,看书万遍不如去实践体验,好坏等经历过心中便已分晓。

以前总不爱听那些大道理,总认为,话谁又不会说呢,关键是做。而现在明白,那些经历过后的感悟,总是值得推敲的,无论自己认为对或不对,也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一番体会。自己因没有经历无此感悟,但教诲还是该认真听的。

读书,都是半懂不懂的,也便随心去吧,总是好过不读了。时间浪费在看电视打游戏刷朋友圈,不如读一本让人心静的书。就算一知半解又何妨?

读后感淡定 篇5

同学们,如果你们的脚上盘着一条眼镜蛇,你们是镇定,还是惊慌?不用说,那么吓人的事,谁能淡定啊!一定都会吓得要死!

今天,我读的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却和大家恰恰相反!她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真让人肃然起敬!

故事是说,有一天印度的一位太太宴请宾客。席间,女主人发现自己脚下盘着一条眼镜蛇!她急中生智,轻轻吩咐女佣人几句,女佣人吓得脸色发白,急匆匆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阳台上。蛇闻到奶香,被吸引爬过去,女佣人随机关上阳台门,避勉了一次生命危险。

\"它在我的脚上盘着呢!\"当我读到这儿,我真替女主人捏了一把汗!她可真镇定啊!仍然有说有笑,她\"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大家,只好装做没有事。”我真佩服女主人的镇定!要是换成我,一定吓得半死,惊慌失措,一定会大难临头!我这么胆小,怎么能和女主人相比呢?她可真了不起呀!在生活中,我也曾遇到过小危险。有一回,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自己蛋炒饭,我往锅里倒油,油在锅里劈里啪啦地响,还往处蹦油花。我当时就吓得不得了!会不会伤到我?会不会引起火灾?……后来还是硬着头皮,把饭一股脑儿倒入锅里,才化险为夷!这件事让我后怕很长时间。它和文中的女主人相比,简直沒有可比性,真是小巫见大巫啊!

读了这篇故事,女主人给我上了一堂自救课!我终于明白:遇到危险要像女主人那样镇定,找出脱离危险的最佳途径!同学们,榜样就在故事中,让我们都来为女主人喝采吧!

读后感淡定 篇6

内容简介:《唐朝从来不淡定》当杨广杀兄弑父,淡定地登上皇位,对天下咧嘴而笑的时候,李渊和他的朋友们便开始了不淡定的人生:“近亲造反户”杨玄感反得很不是时候,造反运动被杨广准备远征高丽的精兵无情扑灭;“专业造反户”宇文化及反得正是时候,多年潜伏,趁杨广被突厥打得找不着北时出手,将杨广无情扑灭;“业余造反户”李密造反失败,被一步步逼上瓦岗,以瓦岗寨老二的身份击杀大隋第一勇将张须陀后,成功造老大翟让的反,成为瓦岗寨的大龙头;东有王世充,西有薛仁果,南有沈法兴,北有刘武周……这些造反的朋友,都不是“最牛造反户”李渊的对手。这是他的大业,要建立一个王朝,你让他如何淡定?淡定,是一种虚弱的表现。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大唐王朝,300年王事从不淡定。

唐朝从来不淡定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唐朝是日本人至今的精神故乡。唐朝内心的阔大和强盛根本不需要淡定。解史解人,读史读今,淡定从来都是一种虚弱,守虚莫若强心。一个真正的唐朝,300年王事从不淡定,1000年评述,也没有淡定的史观。写史新星小豆子,挽狂澜巨史,书唐朝新篇,不轻松的幽默,开创以心写史新风。天涯社区“煮酒论史”重量级人物,因一部唐史在网上遭到数百万读者围观,新浪、天涯头版头条强力推荐,创造历史论坛留言奇迹。

唐朝从来不淡定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很好很过瘾!难得一见的唐史啊,作者很有思想,风格独特,犀利死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大爱后头的结尾,我还头一次见有人把用这种独特的风格展现人物个性的。越往后看越过瘾,拿起来就放不下,准备再买十本,送给朋友看。这是第一部,希望第二部和以后的赶紧都出来(当然也别太快),强烈推荐啊~~~此书不红,天理难容!

读后感淡定 篇7

即使是出自内心需要的匆忙也并不可取。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在书的右下角,如此一小段摘录便吸引了我。向来喜欢读周国平的作品,于是在闲暇的下午,在图书馆中安静地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在周国平的《内在的从容》中领悟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当生活变得没有空闲时刻,是否可以暗自欣喜甚至仰着头倍感自信地说,我把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我的大学生活正在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呢?确乎,我曾如此问过自己,然而我却搜寻不到任何解析,脑袋里思绪犹如那天空的风筝,毫无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的

当书页在指尖翻起、落下时,似乎在恍然间,那些许的困惑也随之烟消云散了。现代人活得太热闹了,我总怀疑仁爱的背后是空虚。 周国平在书中如是说也。在周国平看来,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那么我的问题明朗了,在这一个阶段中,我的热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在热闹的背后,除了欢声笑语,除了好闺蜜间的聚餐聊天,除了社团活动我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内心是否依旧在周遭的热闹下偶尔如此的不安,当将这些问题一一地罗列出来时,才能够发现自己实质上做过了多少事,而其中又有多少事是值得那流逝的时光去纪念的。

追随着周国平笔下的文字,最基本的生活内容原是最平凡的,但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才明了平凡二字的分量,明了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热闹。

读后感淡定 篇8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这本书用平实的文字讲述了我们生活中切实存在的关于感情、婚姻和家庭的一些故事,发人深省,感人肺腑。作者用朴实的话语告诉读者,在当今社会,想要成就自我,就务必学会淡定地生活,要耐得住寂寞,要活在当下。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原因很简单,一来是为笔者清新淡雅的文字所吸引,二来是身为铁路职工无法避免坚守寂寞的辞藻常常在耳边萦绕。透过阅读此书,作为励志前行的明灯和慰藉心灵的食粮,让人能怀揣着感恩、理解和信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建功立业。

在我看来,寂寞亦是人生中的一种美丽。参加工作二十余年间,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同事中有许许多多寂寞而美丽的身影,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当代铁路工人淡定从容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守住一份属于自我的平淡生活,我们是幸福的。妻子常问我,作为铁路职工,应对聚少离多的生活,我们的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便是当我离开单位明白都市的霓虹里有盏灯在等我;在冬夜,有一个人为我添衣盖被,有一个人需要我嘘寒问暖这种平淡的幸福源于铁路人特有的情愫,源于铁路人对企业和家庭深沉的爱。

古人云:开卷有益。阅读着书籍,欣赏着美文,我仿佛听到了铁路人在深山老林中传来的节奏有力的打夯声,看到了在荒漠戈壁里大战风雪沙害的工务人和风区小站坚守岗位的扳道员。那里远离闹市交通不便,那里偏僻荒凉通讯不畅,但凭借着拓荒者的豪放和细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变戈壁为绿洲,变荒芜为繁荣,变寂寞为美丽。当我们真正理解和认知铁路老前辈的坚忍不拔和顽强毅力时,我们才会更加珍惜这天的幸福生活,感受企业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才能更加坚定地立足本职、好好工作。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寂寞让我们如此美丽。当我们心静如水,才能踏实工作;当我们淡泊名利,才能有所建树;当我们坚守寂寞,才能快乐地生活。不畏尘世喧嚣的困扰,不畏儿女情长的乡愁,因为淡定的铁路生涯从来不寂寞,因为寂寞的铁路线上有它独特的美丽。

读后感淡定 篇9

在芳香四溢和充满绿色的春天里悠闲的捧着一本书籍进行阅读,这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我是个喜欢读课外书的小女孩,像往常一样,我拿着饭卡到图书馆借好几本书。那一次,我在浩瀚的书海中看到了它——贾平凹《愿人生从容》。书借到之后,我每天都会抽空来看,并且边阅读边摘抄精妙的句子。

其中,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纷争与喧嚣,而是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人生的旅途,苦与乐总是相随,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而杨绛先生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两者都向我诠释了同一个道理:即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它,不向命运低头,看淡世俗,保持自己的初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精神生活不总是与物质生活同步的,这就需要平衡两者间的关系。否则,将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精神生活状态欠佳或者更大的伤害。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曾经,有个小女孩上初中,不久就离家出走,并写下了满满三四页的遗书,缘由是她忍受不了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几乎不回家,把她单独留在家中。信中写到:爸爸妈妈,我走了,你们不要再来找我,就当没有我这个女儿,我想我死了,你们也不要太愧疚,这是我的选择……。读来令人心寒,这个小女孩的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可以的,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虽然女孩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上不去,内心常年空虚,精神上缺乏滋润,无人听诉,便让她自己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年华。

小女孩若还在世,她应该正为梦想而奋斗,为中考而战,正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其实,身边不乏这样的事情,每年我们都能听到哪个谁跳江了或是跳楼了,令人听了既感到惋惜也替他们感到不值。贾平凹先生也在书中讲到:那些自杀的人,看似有勇气,实则是自私,逃避和没有勇气的表现。人活一世,哪能不会遇到一点风浪呢?哪能总是不会碰到阻碍你前行的拦路虎呢?世事变化无常,命运总会在你毫无防备之时,给你重重的一闷棍,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都不相信自己有跌倒还能再站起来的勇气。观古今圣贤,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和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要说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从容潇洒的看淡人生,能从过往中看到自己的升沉与得失,且再前进中以微笑迎之。

孔子我们从小就知道,他是一位伟人。然而,他一出生就是圣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从“丧家之狗”到“至人先师”的过程亦并非一帆风顺。他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较深的鲁国,诸侯征战不断,他知道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并非易事,毕竟宗法礼制观念深入人心。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即使饱受冷眼,不被人理解,仍坚持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学说。最终他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至人先师”和“万世师表”等。又如第16位美国黑人总统林肯,他从小在贫困家庭且带有多种族背景,不被人认可,曾经因此自卑而堕落过。那么可曾想过各种陋习缠身的“叛逆少年”是怎样成功废除黑人奴隶制,并担任美国总统的呢?原因很简单,他坚定自己的内心,衷于实现人生而平等,不怕困难向着理想奋进。没有当总统之前,没有任何依靠,四处奔波谋生的他,为今后当上总统的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可见,遇着困难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从容看待,不得过且过,还有可能把它转化为机遇哩。

经历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我,并没有跨进心中理想大学的门,心中是有些许失落的。

读罢《愿人生从容》一书,我顿悟了。对“从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了,从容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淡定,而是明知环境改变不了,却还是不强求,只管做好自己;从容也不是简单的随缘,其中是有你努力拼搏的汗水,是接受结果之后的再次奋起;从容更是在人生的一系列束缚之下仍跳出优美的舞蹈,不为他人认可,只求心中无憾。

读后感淡定 篇10

阅读贾平凹先生这本书让我知道,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喧嚣与纷争,而是平静地对待生活。人生要经历无数的人和事,对于不同的人和事我们会有不同的思考,但是对于这些思考我们不能过度的斟酌,面对不同的事我们需要保持内心宁静。只有保持内心平静,才会感到轻松,只有平静的面对困惑与烦恼,我们才能好好享受人生。

书中以朴实而又睿智的笔触,讲述贾平凹先生的所见所闻,通过解析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那些纷扰羁绊,让我们感悟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真正意义,并告诉我们:真正的从容在于安然淡定地度过这一生。语言并不深奥,不会让读者不知其然;相反,文字干练、浅显,却很容易让人进入境界,一瞬间安静下来,认真享受时光,思考人生。

贾平凹先生说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淡定从容地过这一生,所以不论生活给了你什么打击、失望和苦难,你都要逼着自己去勇敢面对现实,哪怕在风暴中自己的羽翼会被风雨折断,那也要时刻保持着起飞的高姿态。你看雄鹰之所以活得得那么高傲、优雅、威风和倔强,大概就是因为它是通过跌落悬崖才学会飞翔的吧,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吃过苦、受过罪、遭过难之后他才能变得处事不惊、无懈可击。因此不管前路多么孤独、莫测、凶险和迷茫,你都一定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晰、精神的安逸和灵魂的安宁,因为活着的本质就是要从容的面对一切苦难和欢愉。

贾平凹先生说:“是命也是运也,缓缓而行;为名乎为利乎,坐坐再去。”这就告诉我们急躁、贪心、犹豫和浮躁是会让人迷失本心的,所以为了不让自己误入歧途、多走弯路,那你就要学会从容、冷静、理智、谨慎的去走每一步路,只有这样才不会闯入泥泞不堪的沼泽里,也不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其实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美好,也没有你预料中那么糟糕,所以千万不要被未知、彷徨、迷茫和无措的枷锁把自己束缚起来,不然你就会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失去了自由、向往和生机。

从容是一种心态,亦或是一种乐观、豁达、淡泊、平常心对待的态度,生活中我们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只有我们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才能更加的“从容”。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一颗从容之心,做事情都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适得其反。从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要过早地顺从强悍的命运,唯有默守初心,才能做成真的自己。(陈霞)

读后感淡定 篇11

都说“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现实的评价在传递,《愿生命从容》让我了解周国平的文章并有所收获。

闲搁在书架上的这本书一直未开封,当初说不上什么缘由就购买了此书,或许是对生命有所期待,或许希望通过别人那里多了解一些。由于工作原因,最近一个月出差次数也有点多,火车上总想看看书,就随手拿了这本,阅读至今日结束,期间大约有两周左右。值得细细品味的一本书。

一开始,未打开书本,觉得是周国平先生一个系列版本的作品,未曾想到这个只是他的随笔。从博客上由一位主编精挑细选59篇随笔记录,这些都是评价极高的文章,所以文章质量很有保障,看起来倒也不乏味。

《愿生命从容》共有八个章节,每个章节大概有6~8篇文章,囊括了人生观,价值观,孤独与安静,爱情与婚姻,孩子与教育,怀念友人,阅读感想,以及回归心灵家园八个方面的内容。

生命是一段旅程,有终点的旅程,在生命旅程中,我们应该想想自己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个体存在?我们是一个个个体,我们生命短暂,苍茫宇宙,有如蚍蜉。但是我们生于尘世,短短70,80载人生,却也需要经历各种磨难,考验,经历痛苦,折磨,那么你是否又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是符合你自己的标配?书中从真性情的个性,简单生活,理想主义,做自己,享受生命的快乐,人性等几个方面着重介绍,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主义,权贵钱财,从来不是周国平先生的追求,生活是自己的,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物质主义,权力都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追求,致使精神受累。理想主义,深受其中一句话感染: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的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有未免幼稚的可笑。理想是灵魂生活的寄托,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所以文章建议人做一个温和的理想主义者,今天又听了赵雷的理想,自己动容了,含着泪听完的。

幸福是一种能力,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以前听过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幸福这个词跨越文化,地域,空间而存在,它既是一种满足,又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投入,最后还有一种意义。自己的幸福需要自己去体味,这个和欲望快感不一样,这是一个更加高级的概念。当然,人生于世,比幸福和成功更重要的是做人。懂得自尊自爱,让自己有一个坦荡而充实的灵魂,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幸福是生而为人之上的情感体现,做人是更加底层的基石。如果做人不行,幸福,事业,成功都是都将会失败。

孤独与安静,一个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处于繁华闹市,人群之中。生活总会让你回归宁静,静静的深夜,你是否会去思考,是否会进行自我揣度。孤独也是一项能力,白岩松先生的《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让人感觉这种情感并不可怕。欣然接受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透彻,换另一种说法,思想境界才会提高。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到达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的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

爱情与婚姻,孩子与教育章节,拜读之后,也是意味深长。周国平先生的生活体验,给了一种很好的模范作用。爱情与婚姻,我们需要追求更加内在的精神契合,孩子与教育,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孩子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学习?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见解。

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是心态原来可以在阅读中如此宁静。

感谢此书,带给我阅读上的舒适感,和对生活的一些感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