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歌说课稿汇总(6篇)

03-17

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案的作用之大。教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保证,什么样的教案算是好教案?感谢阅读栏目小编为你整理的卖报歌说课稿,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卖报歌说课稿【篇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卖报歌》,我把本课分为一课时,课型为:综合课型。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一门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基于这一理念我对本课时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月段结构。这三段歌词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因此,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地表演歌曲内容。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音乐课的特点,结合了新课程的理念和三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新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三)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现。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报纸等与多媒体相结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我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导入新课是关键,因此,我采用了视觉图象法,讲故事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从而引出一位特殊的卖报人物——解放前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然后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环境当中,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接着,我再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范唱表演;

接下来,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我是这样设计这环节的:我边范唱边表演,让学生感受到小报童是非常乐观的,心情愉快的。我再让学生谈谈是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的,接下来我再提出新的问题——乐观的小报童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份卖报的工作呢?

卖报歌说课稿【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导入新课。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师生齐唱国歌。

2.教师导:你们指导《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曲的吗?(聂耳)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聂耳资料。

4.师:聂耳除了写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写了许多动听的歌曲。聂耳创作这些歌曲时,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的时代。下面,请大家展示你们搜集到的关于“一二八”的图片和资料。

5.教师播放《卖报歌》:《卖报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一读。现在,我们就去读课文。

(从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入手,展示聂耳的资料以及图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下文突破难点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

(1)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4.大家一起朗读课文。

5.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

(以学生自读为主,掌握生字新词,反馈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说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小毛头一家就是他们的缩影。聂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帮助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听写下列词语:

诞生、喇叭、商贩、聂耳、宽裕、轰炸、流浪、瑟瑟发抖

3.指名唱《卖报歌》。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导: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下列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3.师: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4.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5.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6.指导学生分角色地朗读第2至9自然段。

7.师: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

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8.指名反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9.师:就这样,《卖报歌》就这样诞生了。《卖报歌》很快流传开了。不但卖报的孩子爱唱,全国的儿童都爱唱这首歌。

10.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在读中了解人们的苦难生活,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三、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3.教师小结:

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卖报歌》的诞生

聂耳、同情、小毛头

创作歌曲帮助

卖报歌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了解《卖报歌》歌曲背景、人物介绍;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唱、聆听、分析、观看图片/视屏等形式贯穿课堂活动,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情绪、音色、节奏进行演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卖报歌》及其作品背景,让学生有感情的表达对作品的认识。从而喜爱、热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难点:让学生认唱音名,并能结合逻辑重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常规活动

律动——播放歌曲《卖报歌》

提示:请你与老师做相同的动作。注意节奏以及手势变化!

(教学意图:主要是放松训练,立足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歌曲的节奏、速度、动作把握的协调性。)

二﹒新授歌曲、激情学唱

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师:《卖报歌》是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的儿童歌曲。那么,你还知道聂耳的哪些作品呢?

生:

简要分析《卖报歌》背景故事

师:《卖报歌》也是当时战争时期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段视屏。请你说说你看完的感受。

观看描述报童凄惨生活的电影片段。——视屏

观看彩图,教师描述《卖报歌》作曲背景。

(教学意图:通过对作品的背景分析,让学生了解、感受、欣赏,从而为更好地演唱奠定基础。)

范听

师:是的,自从聂耳为小毛头写了这首《卖报歌》后,小毛头每次都高兴的唱着这首歌曲上街卖报。你们听——她又唱起来了!

模唱旋律

游戏:认唱音名6 1 2 3 5 6

教师弹奏旋律条,学生根据提示认唱音名。

出示旋律,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核对对与错,并完整跟唱。

静声模唱歌词

师:教师“唱”口形,学生模唱歌词。(琴伴奏)

静声模唱第二段

师:你能找出哪些字是逻辑重音吗?请结合逻辑重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

学生齐唱第三段

师:请你们用上逻辑重音齐唱第三段。

(教学意图:通过活动——认唱音名的展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从而用愉快的心情学唱歌曲。)

情绪、音色分析

师:想想小毛头会用什么心情来演唱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提示:演唱时注意口形、坐姿以及逻辑重音的运用。

组组配合表演唱

师:请结合歌词以小组为单位来演唱这首歌曲。比一比,哪组唱得最有感情、声音最和谐、最统一。

(教学意图:通过对歌曲的精细处理,让学生学会分析、主动感受、尝试体验的能力,从而更热爱音乐课堂。)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出示道具——报纸

让学生说说报纸的用途

观看手工制作图片

律动演唱——《卖报歌》

(教学意图:通过报纸这一道具,让学生了解“它”的其它用途,从而有利地做到环保、制作、创意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卖报歌》,你会唱了吗?请你们一起唱着卖报歌有序的走出教室吧!(带上报纸)

卖报歌说课稿【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报歌》。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实验教科《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爷爷奶奶唱过的歌》—卖报歌。这是一首明快,节奏鲜明,讲述一个卖报小孩儿的歌?/p>

2、 教学目标:

我根据义务教程以及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确立了一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同学们对过去战争时代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进入到卖报场景中去体验卖报小孩儿的卖报感受。

(3)能力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去尝试当个小报童。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次课的重点是:准确的掌握四二拍的节奏。难点是:在创编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表现出报童的心情。

二、说教法

1、音乐是伴随着我们人成长的,所以我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讲解。2、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歌曲,我将运用“直接教唱法”以及“身临其境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人物,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多唱,并参与创新编程中去感受音乐与我们人是息息相关的。

四、说学情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教、唱、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和主动兴趣。

2、 新课教学:首先,我会对《卖报歌》这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卖报童产生兴趣;其次,我开始分句教唱,注意四二拍的节奏是强弱关系的。再次,我将调动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卖报童的心情。最后,我将抽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来检验本节课。

3、 深入: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使学生对聂耳进一步了解。

4、 拓展:回顾以前唱过的歌曲。增加学生的记忆力。

5、 创编:叫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卖报童,让学生感受卖报童的心情。

6、 总结:复习学生唱歌情况,结束半节课。

卖报歌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3.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聂耳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

2. 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聂耳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2/4 1234|5 -|ⅰ5 ⅰ5|5432 | 1- ‖

二、导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我们现在也经常能够听到,(播放国歌)它的名字叫什么?它的词曲作者是谁?

三、介绍聂耳

(出示课件图片)介绍聂耳,他是一位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的声誉,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41部作品,其中有一首歌曲是专门为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报童创作的,它就是《卖报歌》(出示课题)

四、歌曲学习

1、这首卖报歌脍炙人口,我们的爷爷奶奶会唱,爸爸妈妈会唱,而且老师发现一说歌名很多同学也会唱。我想同学们都想马上欣赏和学习这首歌曲,是不是?下面我们就来听赏《卖报歌》(提出要求,出示歌曲范唱视频)

2、用“啦”模唱歌曲旋律。(要求声音)

3、歌词演唱。(速度慢一些,旋律)

4、完成节奏练习

2/4 хх ххх |хх х| ххххх | хх х‖

5、带歌词读节奏

6、整体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用有弹性、颗粒状的声音演唱歌曲。原速)

7、同学们歌曲唱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谱。

8、整体完整演唱歌曲。(拍强弱节奏。每组同学用的形式不同,第一组第二组拍桌子和腿;第三组和第四组拍手和肩膀。)

9、师:下面我们从四个组里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一个卖报的表演。(教师提出要求,两名报童,一位富人,一位阔太太)

表演,其余学生作为背景音乐,为表演伴唱。(评议)

五、拓展积累

聂耳先生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的声誉,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41部作品,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其中的两首。

1、欣赏聂耳作品《毕业歌》。(出示视频)

田汉词、聂耳曲,齐唱,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六、随伴奏演唱歌曲,总结下课。

卖报歌说课稿【篇6】

一、案例背景

那是在这学期的一天,我在三年级上音乐课,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这节课是让同学们学唱《卖报歌》。可在学xxx曲之前,却发生了一件有趣而“出格”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从而引出了本案例。

二、情景描述

那天上课前,我进行了认真备课,心想这节课应该能完成教学任务。上课铃声一响,我充满自信地走进了教室。随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视唱训练(发声训练)各环节的结束,进入了导入学唱新歌《卖报歌》环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新歌《卖报歌》。”

当我正要播放录音时,忽然听到教室后面的一个角落里像春雷一样响起了一句“怪声”,随之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我一听这腔调就知道是谁在唱。说起来有趣,这位同学在课余时,经常在走廊上或上下学路上即兴式地演xxx曲,有的是自己新编的,有的是将流行歌曲改了歌词并“变了调”“瞎唱”的。因此,同学们把他xxx叫作唱“洋戏”,我从同学们的哄笑声中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在嘲笑他。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我想了许多关于如何处理这突发事件的方法。为他竟然敢在课堂上瞎唱,实在是胆大妄为。他明显违反了课堂常规,应该受到严厉批评。然后继续上课,聆听录音《卖报歌》。可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个同学时,我发现他低下了头,还用音乐课本挡住了自己的脸。我明显感受到,他正在等待“挨训”。我的心被触动了。在刹那间把他的行为再反思了一下:这一行为虽然违反了课堂常规,但它有没有闪光点呢?“新课标”理念告诉我,我们应“鼓励创造”。难道这不是即兴创造吗?难道我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认为他在“瞎唱”?虽然听起来并不是很优美,但是否可以借机鼓励其他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呢?“新课标”理念告诉我,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难道这不就是他在课外表现出来的最大兴趣吗?如果我严厉批评他,他还会对唱“洋戏”感兴趣吗?

“新课标”理念告诉我,我不能扑灭他本能的“创造火花”;我不能扼杀他对创编音乐的兴趣;我不能歧视行为习惯上有偏差的他。相反,我要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音乐创造潜能的开发。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同学说:“刚才,我们被你突然演唱的歌声吓了一跳。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但我觉得你编的歌还是很风趣的,否则,同学们也不会被你的歌声逗笑了。你能再为大家唱一遍吗?”他似很羞涩地站了起来,又唱了一遍。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教室里一下子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我笑着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小看他这一句演唱,你们可知道,我们有许多作曲家也是这样哼唱出来的。但要编唱得好听,也是很困难的。不信,我们来试试!”于是,教室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哼唱声。经过同学们的尝试哼唱,我让一些同学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同学评评哪位同学编唱得好听。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求演唱自己的新作,他也恢复了生机,积极参与到表演的行列。创作结果真的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展现了每个同学不同的个性。有的情绪比较欢快,有的情绪比较抒情,有的很有情趣性……,我及时地对每一位同学进行了鼓励。让他们能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体验到创作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时,同学们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我看到他们一张张充满自信和喜悦的脸,知道他们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已经完全打开。最后,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鼓励:“有的同学能把电视里经常播放的歌曲用笛子吹奏出来,今天又能把同学编唱的歌曲吹奏出来,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有一双灵敏的耳朵。今后,只要我们多听、多比较、多动脑,相信你们会编唱出更动听的歌曲。”

三、分析与思考

创作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这个领域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善于捕捉时机,助燃学生的创新火花,诱导学生进行各种创新活动。本案例中,一个“调皮学生”唱了一句“洋戏”,触动了我对创作教学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即兴编唱音乐短句。在音乐教学中,这样的机会其实是非常多的,但这种时机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教师不能做有心人,就不能捕捉住这种时机。因此,音乐教师必须成为音乐课堂中的“有心人”,睁亮眼睛,从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中寻找和捕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有利时机。

我通过对本案例的反思,觉得下列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保护学生本能的创作兴趣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基础。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是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2、保持与发展创作兴趣是保持创作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

本案例中,采用学生展示、教师及时进行鼓励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并将创作教学融于审美体验之中,较好地保持与发展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愉悦的状态。

3、创作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注重实效。

某些人的头脑里存在着一种十分固定的概念:音乐创作就是写谱。谁都明白,对于“谱”而言,“乐”才是本体。音乐可以不依赖乐谱而存在,音乐才能是人类的天性,人人生来就有。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学生用写谱进行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创作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的音乐创造天性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读谱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较好地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和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室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传统教学以“教案为本位”,导致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中,教师把“以教案为本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显示出动态生成的过程。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本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地接受。同时,教师还学会了欣赏学生,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的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如果我们把宽容和欣赏换成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情绪,恐怕从此对音乐课都会失去兴趣。

相信《卖报歌说课稿汇总(6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卖报歌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