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04-10

怎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范文文章呢?每天我们都会读到很多优秀的范文文章。学习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写作的策略和技能,“长征的故事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呈送的,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1】

《长征中的纪律故事》读后感800字:

长征,用伟大的迁徙谱写下了浩瀚的历史诗篇;长征,用超人的毅力铸造出了穿越时空的永恒丰碑。一部开始于江西瑞金的革命史诗,浩荡着两万五千里的历史长风;一曲荡气回肠的灵魂交响,鸣唱着铁流决堤的磅礴旋律。

《长征中的纪律故事》一书从纪律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历史。书中精选的33个纪律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这些故事感人至深,读来催人奋进,长征精神永垂不朽,作为新时代的铁路职工,长征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递下去。

读了《长征中的纪律故事》一书,我感触颇深。长征精神是党的重要精神之一,深入到每个党员心间。深挖这一精神不难发现,铁一般的纪律就是我们党纪廉洁从政的精髓。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敌人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期间,红军遵纪爱民、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深刻在每名红军战士的心间。红军所到之处,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唤醒人民群众,筹措组建苏维埃临时政府,组织起群众力量,建立人民政权,打土豪、惩劣绅,为老百姓分土地。群众无不扬眉吐气,与红军战士形成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关系,把红军视为自家亲人。红军长征这段光荣革命史实,给中华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即便在80多年后的今天,长征精神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指引我们奋发图强,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做为新时代的铁路党员,要经常自我警醒,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经常自律、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培养正确健康的生活情趣。只有秉持这一理念,我们在工作中才能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豪迈劲头,在生活中才会自觉抵制诱惑,避免误入歧途。这不仅事关党员干部个人道德品行,更事关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要始终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信任,珍惜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牢固树立不贪图安逸、不骄傲自满,艰苦奋斗,不断前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一名京铁青年,我们要保持、发扬遵章守纪的精神,对于公共利益不侵占一分,群众利益不贪恋一毫。从自我做起,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认真履行党组织的指示,把钢铁纪律践行到工作与生活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将长征精神不断传递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2】

你们知道吗?在暑假里有两个特殊的节日?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这两个节日对我们21世纪的幸福少年来说太遥远,太生疏了。

什么是党?什么是红军战士?什么是战争?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的认识都是来自书本和电视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暑假中,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在长征路途中红军遇到的重重困难和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的顽强精神。书中的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深深地感动了我。

书中写了好多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有《战友情深》,有《军民鱼水情》,有《一双布鞋》,最让我感动的是《总司令分饼》。在粮食非常紧缺的时候,炊事班的同志费尽心思弄来面,烙了两张饼,让总司令吃。总司令却拒绝了,他把饼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战士们一起吃。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在艰难时期,无论总司令还是普通战士,都怀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再想想现在每天热腾腾的饭菜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挑三拣四,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感到很惭愧,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生活在红旗下的我们是幸福的。怎能忘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呢?我们又怎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知难而退呢?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3】

中国人一向以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为世界著称,从秦始皇用暴政逼迫百姓修筑长城,到他的兵马俑,似乎中国人总是在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人的智慧与才能,以及中国式的忍耐与退让,再近看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一个壮举,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个壮举,不得不承认,长征让我联想到了长城,兵马俑,秦陵,中国的金字塔——成就这些奇迹的原因都是由错误造成的,古代的暴政是错误的并不难理解,可是为什么说长征的原因也是错误的呢,我并非说党开始这漫漫征途的决定是错误的,而是为什么非得做这样的决定不可呢,为什么当时是这样的局势呢,为什么清朝会衰败,国内会大乱,而蒋介石手握政权不对外开枪而对内放炮呢,任意一个为什么或许都能使长征不存在于历史上,然而还是走到了这一步,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接连的内战与抗战,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浩劫,如果没有党,今天的中国简直不敢想象。

如果说是忍耐与退让使中国走到了这一步的话,那也正是这中国式的忍耐与退让使中国走出了低谷,或许正是印证了这样一句老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或许可以让他们暂时忍受压迫,但当中国人不愿意被压迫,当他们想抬起头来,那无论是什么压在头上,也会被抬起来的头颅给甩到地上,陈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几乎顷刻间就推翻了强大的秦国,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而长征更是近代抗战的杰作,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造成红军伤亡惨重之后,党中央及时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正是这次会议,正是这样一位伟人,在当时的局势下,为了保存实力,为了抗战的胜利,开始了万里长征。

透过那二万五千里路,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一种信念,一种坚信战争能取得胜利的信念,正是这些骨子里的品质和信念,让红军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恶劣气候以及被自家人穷追猛打的疲乏心态,长征已经过去了70个年头,但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却正在不断的延续下去,而且会一直延续……。

虽说长征是中国史上的一篇光辉奇特的史诗,是一座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但我并不希望会再有第二次的长征,因为我不希望中国会再落入那样的境地,“落后就会挨打”,而为了不被挨打,如今的我们就必须开始另一段永无止境的“长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实上,这“长征”已经开始许久了,无数前人在这条“长征”路上奋斗前进,而我们也即将走上这条光荣的“长征”之路。

之所以清朝末期如此衰败,如今接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大概的主要原因,那就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以及国内自身的科技水平低下和国人素质较低所造成的,如今,中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使得国力在二十多个年头中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在喜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中国与世界列强相比仍有差距,在科学技术水平上尤为明显,今后的世界将是一个能源与科技的世界,所以在这两点上的发展就尤为重要,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是应打好稳健的基础,为将来接下前辈手中的交接棒继续漫漫“长征”之途做好充分的准备。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4】

“两万五千里长征”,我想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吧,我也不例外,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到长征的艰辛和漫长。当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以后,我对长征有了更加深刻的发现,它让我懂得了很多,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多么的穷困潦倒、艰苦卓绝……

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10日~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在长征途中,红军们共爬了18天山脉,且其中有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这对我们常人来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就算是有足够的物质资源和科学技术来维持生命也简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当时了,吃不饱、穿不暖,忍饥挨饿,还要穿越一个个荒无人迹的地方,完全就是要超越自己的'极限。在雪地上,一旦坐下休息,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在草地中,一旦迷失了方向、跟散了队伍,可能就要长眠于草地下;在荒野上,一旦踩进了泥潭,若没有人来救你,你就会被深深地陷进去……

在长征中,战争,也是必定会发生的。而当红军们遇到了敌人的攻击,幸运的,逃脱出去或打赢敌军,缴获了敌方的粮食和兵器,获得“丰收”。如果运气不好,则会被敌方打得落花流水,不过有我们能干智慧的长官们领导着和坚强拼搏的战士们为国战斗着,红军总是能顺利成功的取得胜利。

长征的一路上是艰苦的,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物质资源的缺乏,无一不让人痛苦。为了生存,红军们在饥饿之极的情况下,啃树根、吃草皮,连皮带都拿来煮着吃,你认为人到了什么情况下连皮带都会煮着吃呢?在爬雪山的时候,战士们没有厚实的衣服穿,但是又不能坐下来取暖,最后只有把毛毯拿出来披在身上保暖,真能用艰苦到了极点来形容红军当时的情况。

在长征的那段时间,中国是很穷困落伍的,一件衣服补了又穿,穿了又补,很多战士和领导及的人物,长征两年都穿同一件衣服或同一条裤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都舍不得把这些破破旧旧的衣衫扔掉,要是现在,拿这些衣服来擦地人们都不要,可是对当时的战士们来说,这些破烂的衣裳却能防寒,给他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暖。

但是,中国红军们能坚强勇敢的走完漫漫长征,这都是他们的信念和意志力所促成的,要是他们没有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要是他们没有对胜利的曙光怀有向往,他们是绝对不会勇敢地走下这二万五千里的漫漫旅途。所以说,“二万五千里长征”是追求理想与光明的精神象征,它会给人以动力,给人以希望。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要是没有长征,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祖先为中国、为人民所付出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虽然不能跟那些战士们一样为祖国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却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让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5】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借着暑假的大好机会,我可以尽情畅游书海,去寻找无尽的财富。的确,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很多的书,也有很多的收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书中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渡乌江》。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四年,红军要渡过乌江占领遵义城,但有句话叫乌江天险。是的,乌江很难渡,既有乌江天险,又有敌人重兵把守,红军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但是伟大、勇敢、团结的红军们却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渡过了乌江。虽然他们渡了一次又一次,退了一次又一次,但结果是一个连猛追三个团!江防司令林秀生从江边逃回,连他的文件电稿都不要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林秀生所谓的江防工事,重垒而坚,官兵勤劳不懈,挽险固守,可保无虞!结果只是莫道乌江堑,看红军等闲飞渡!、莫道重垒坚,看红军横扫江山!红军这种为了祖国而战斗到底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学习中,我也经常会遇到困难。记得有一次做奥数题,遇到一道难题,我用了所有所学公式,把方程式都用上了,还是想不出来。我想:不做了吧,反正也想不出来,还不如出去玩呢。再说了,思考是会消耗脂肪的。我又想:不行,飞渡乌江的红军在面对艰难险阻的时候,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他们连死都不怕,我怎么能怕这点芝麻大的困难呢?学习好比长征,同学就如敌军,我不能停下或是后退,否则就会被追上来的。想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有了一个新思路。于是我按新思路去解答,终于解出了这道题,我高兴地跳了起来,那一刻我知道了坚持的意义。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红军为了理想坚定信念、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因为我们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为自己而奋斗吧,让我们为祖国而奋斗吧!祖国是我们中华儿女唯一的家!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6】

当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的在我的眼前中播放,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着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湍急的河流、一片渺茫的沙漠、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坚韧不拔”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就会获取胜利!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7】

今年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墨默书屋看书。看完书妈妈准备带我离开的时候,我看见前台有一本书叫《长征的故事》在售卖,我对妈妈说我想看这本书,妈妈就给我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比如:他们长征途中吃的东西;战士们互相帮助;长征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红军战士勇抗敌人

书中有一篇名叫《张思德尝百草》的文章中就介绍了长征途中食物短缺,在过草地时战士们不得不用野草充饥,但是有些野草有毒不能食用,张思德战士主动承担起尝百草的艰巨任务,正因为有张思德这样的战士,红军战士们才得以吃到安全的野草,最终走出草地。

书中还有一篇名叫《革命的誓言》的文章中介绍的是一个叫陈树湘的战士率领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的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全军主力转移。陈树湘率领全师的战士与数量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除了一小部分战士突围外,其余6000多名将士全都牺牲在战场上。战场上血流成河,鲜血把湘江都染红了。在这场战斗中陈树湘战士身上多处受伤,腹部伤口不停地往外冒鲜血,最终昏迷过去了。后来,他被敌人俘虏了,敌人将昏迷的他用担架抬着,打算抬到县城当人质。在路上,陈树湘战士忽然醒了过来,为了不让自己被敌人利用,不给自己的同志们造成麻烦,他趁敌人不注意,忍着剧痛,将手从腹部的伤口伸入腹腔,将自己的肠子掐断了。就这样,陈树湘战士壮烈牺牲了。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很复杂,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这么多的革命先烈在长征途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高兴的是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又安全的生活。

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那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幸福和平的生活,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了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繁荣、昌盛。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篇8】

贵池区杏花村小学301班 张明志

指导老师:王玲

长征途中有不少惊心动魄的战役,过大渡河便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今天我读到的《长征的故事》,其中就有关于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篇章。

大渡河,自古以来水势凶猛、天险据守,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望而生畏,太平天国石达开更是在此处全军覆没,凶险可见。1935年5月23日,红一团接到强渡大渡河的命令。作为唯一的渡河点,安顺场只有一条船,有两个连的敌人把守,对岸还有一个团的敌人兵力和机枪大炮。面对强敌和天险,加上渡船稀缺,渡河的难度可想而知了。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不仅要不畏艰险、机智勇敢,更要依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一往无前。

一天晚上,战士们悄悄来到安顺场,利用夜色掩护,迅速控制了哨岗。驻扎敌人闻风丧胆、慌忙逃窜,天还未亮,战士们便拿下了安顺场,成功夺取了那条唯一的渡船。随后,17名战士组成突击队,分两批强攻渡河。冒着枪林弹雨,迎着惊涛骇浪,他们飞一般地冲向对岸。没有上山的路,就拽着树枝藤蔓,徒手攀爬,迂回登岸,成功占领了渡口,为红军打开了北上的通道。

陡峭的山崖、湍急的水流,重兵把守、重炮封锁,没有挡住红军前进的步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这不正是长征精神的生动展现吗!奇兵突袭、尖兵突击,临阵应变、决策果断,打得敌人仓皇逃窜,不正是长征胜利的坚强保证吗!

大渡河之战是伟大的一战、成功的一战。红军战士用顽强不屈的行动、不畏牺牲的精神,完成了开辟长征生命线的光荣使命,实在让人敬佩。

细细回味大渡河战役中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想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开始畏缩后退的软弱表现,心中十分愧疚。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了89分,面对成绩退步,我居然放声大哭。读了长征的故事,对照战士们勇敢的表现,可真惭愧呀!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虽然不再需要面对战争的考验,也无法亲身经历万里长征的艰辛,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平年代,我们一样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如果连输掉一场比赛,一次考试没考好都不能接受,又怎能面对未来工作中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呢?!

长征精神需要不断发扬光大,需要新时代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内涵。阅读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发扬优良传统。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