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跑教案(集锦7篇)

04-15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50米跑教案”,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50米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笑和哭的表情。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现表现力和感知能力。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展现幼儿的表现力。

难点:感知笑和哭,了解其意义。

活动准备

一台照相机、一台放映器、一台电脑、氢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玩气球】

师:宝宝,来看看老师拿的什么?(带领孩子一起玩儿)

(二)基本部分 【照一照、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

1、让幼儿自己玩气球,老师为幼儿抓拍不同的表情。

(当宝宝们都想争着玩一玩气球时,有的宝宝没有拿到,表现出来的不同表情,有笑的、有生气的,有无奈的、有想哭的。)(抓拍各种表情)。

2、通过电脑和影视屏让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表情,并说一说,学一学。

(带领幼儿逐一观看各种各样的表情,并一一分析讲解)。刚才宝宝们的表情可多了,有笑的、有哭的还有生气的,样子真好玩儿。

3、通过电脑展示几张小朋友正哭着的照片,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他哭了),他怎么哭啦?那你们什么时候哭过呀?你怎么哭的呀?

(三)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并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充分观察了自己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在活动之前,我一直对班上孩子有一种担心,生怕他们不会配合我,但是通过我带领他们充分玩气球的场景,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3岁的孩子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会随着老师的引导充分的表现自我,很自然的流露出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唯有不足之处就是让孩子逐一观察照片时,时间稍微有点长,个别孩子表露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以后我再上这节课时,在经历这个环节时,我会选出很具有表现力的照片,供孩子观察和认识,并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50米跑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什么危险,什么东西不能碰,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其不能预见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而且他们好奇、好动,总是喜欢去摸一摸,碰一碰,从而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容易使手受伤。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护技能,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的手受伤了》。

【活动目标】

1、懂得爱护小手,不玩、不碰危险的东西。

2、指导手受伤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手受伤了怎么办》

2、视频《手划伤了》和《手烫伤了》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唤起经验

师: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二、手受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1.观察图片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样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样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观看视频《手划伤了》,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留意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样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4.观看视频《手烫伤了》

师:手烫伤了应该怎么办呢?

小结:除了热水以外,热油等许多东西会使我们的小手受伤了,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东西。当我们已经被烫伤的时候,应及时把手用凉水冲洗,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涂抹烫伤药膏。

【活动延伸】

每位幼儿与父母搜集其他有关安全问题的知识及处理方法,来园分享给同伴,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安全小技能。

活动反思:

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手。幼儿经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50米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 并且了解另类植物

2 鼓励幼儿学习动物表现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另类植物 及图片

2 投影仪 展台展板

3 教学光盘

活动过程:

1不止"另类"植物展览会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教师出示图片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

教师:大家都见过这些植物吗 他们都叫什么"(请幼儿相互解答)

2 召开另类植物的新闻发布会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有什么本领吗

教师:现在我们来召开一个"另类"植物的新闻发布会 请小朋友们轮流当新闻主持人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另类"植物的秘密(教师注意选择带有不同资料的儿童进行介绍)

3 播放"另类"植物的声像资料,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认识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植物资料,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根据已介绍的内容补充介绍教学光盘的内容

4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植物的特有的有趣本领

教师重点引导光盘中"有趣的捕蝇草"的介绍.

教师:这是什么植物 ?"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他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教师:捕蝇草真有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捕蝇草捕蝇的动作,叫两个小朋友 请他们商量 一个扮演捕蝇草 一个扮演小昆虫

请两个幼儿合作用动作的方式表现出"捕蝇草"捕食的样子

教师:你们还想表现那个植物的本领?(鼓励幼儿两两一组的进行表演)

50米跑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将一个实物或一个几何图形分割成若干块的问题,如将一条线分割成两段、一个蛋糕分成四份等,而这些分出来的部分是小于整体的,为了让幼儿认识整体大于任一部分,任一部分小于整体,我通过设计《切蛋糕》这个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二:《切蛋糕》

一、活动目标:

1、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知道部分少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3、学习对比观察的方法。

4、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生日蛋糕、选择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时组织此活动。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学习对比观察的方法。

2、活动难点:知道部分少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四、活动过程:

1、与幼儿讨论,今天是×××小朋友的生日,该如何庆祝。(与小朋友共同分享蛋糕。)

2、教师取出蛋糕,引导幼儿发现蛋糕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是一个完整的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要将蛋糕分一半给男孩子,一半给女孩子,应该怎样做(启发幼儿发现切一半的方法。)

4、教师将蛋糕切一半,然后让幼儿观察切开的蛋糕是什么样子的。

和原来的蛋糕有什么区别(引导幼儿发现,蛋糕切一半成了两个半圆,每块都比以前的小了。)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蛋糕如何分给每个小朋友(教师好幼儿共同为每个小朋友切蛋糕。)

6、每块蛋糕切好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每块蛋糕和以前比,有什么不同?(更小了)

7、教师小结:圆圆的蛋糕是一个整体,切开的蛋糕都是一个部分,部分都会比整体小。

8、小朋友分吃蛋糕。

五、活动评价:

1、能认真对比观察。

2、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3、能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

该活动设计比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基本能自己的找出相同的部分,并能拼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活动中基本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使这节课的活动进展比较顺利,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50米跑教案(篇5)

动作建议:

A段:随着音乐的渐强,用肢体动作夸张的表示西瓜一点一点的长大。

B段:西瓜长大后保持不动,等待“老爷爷”挑瓜,被挑到的“西瓜”,转一圈。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

2.倾听音乐,能在音乐的“咚”处,做出“转圈”的动作,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3.在游戏活动时,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老爷爷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提问:西瓜长什么样子?

小结:西瓜长的圆圆的、大大的。

二、倾听A段音乐,感知西瓜长圆长大

1.倾听音乐,教师示范西瓜长圆长大。

提问:小西瓜是怎么长成大西瓜的呢?

三、根据音乐的强弱,尝试表现出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

1.尝试根据音乐的强弱变化,表现西瓜逐渐长圆长大的样子。

2.完整随A段音乐游戏。

四、随B段音乐,熟悉“挑西瓜”的游戏规则,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圈”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感知音乐的有趣。

提问:西瓜成熟了,轻轻拍一下,会有什么声音呢?

2.在教师的哼唱声中知道游戏玩法,能在被挑到时,做出“转圈”的动作。

3.随B段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游戏中控制自己的动作,不与别人碰撞。)

五、完整随音乐玩“挑西瓜”的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

提问:老爷爷来挑西瓜,会挑什么样的西瓜呢?

1.师幼共同游戏,体验挑西瓜游戏的乐趣。

2.站立游戏,尝试表现更大更圆的西瓜。

六、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里给大西瓜涂色、装饰大西瓜。

50米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作者在建德__边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

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读)

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

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

三、明诗意,悟诗情

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

3、反馈:第一句:(1)、生读句子,说诗意重点理解:移舟:移动的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__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日幕:黄昏时分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人淡淡的哀愁。)第二句:(1)、生读句子,谈感受。(2)、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

四、总结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2、师小结

五、布置练习

1、搜集有关孟浩然的其他诗歌

2、为《宿建德__》配画。

板书设计:

宿建德__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__清月近人。

50米跑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2、体验洗澡的乐趣,养成爱洗澡的习惯。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活动准备:我爱洗澡

音乐《我爱洗澡》、课件、浴花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音乐,教师带着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二、根据生活经验,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洗澡的各种动作。

1、启发提问:开始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一起做游戏?(因为小猪脏,不爱洗澡)哪后来呢?

2、你平时喜欢洗澡吗?都是怎么洗澡的?幼儿描述、表演生活中的洗澡动作。

三、看图创编动作。

小朋友知道这么多洗澡的动作,那我们洗澡应该先干什么呢?再干什么呢?

1、依次出示图片,幼儿创编动作,并分段随音乐表演。

2、听音乐师幼一起完整做一遍。

小朋友洗澡的动作做得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拿起我们的小浴球洗洗澡吧?(播放音乐,老师带着幼儿一起做一遍)

四、教育幼儿养成爱洗澡的好习惯。

小朋友洗澡开心吗?你们都喜欢洗澡,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洗澡吗?(变干净,会有好多朋友•••••)

教师小结:洗澡不仅舒服,卫生,还能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养成爱洗澡勤洗澡的好习惯。

五、活动延伸

播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一遍。

结束:小朋友都洗干净了,真漂亮,让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师带幼儿退场)

相信《50米跑教案(集锦7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50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