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反数课件(推荐7篇)”,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使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2.给出一个数,能求出它的相反数;
3.理解绝对值的意义,熟悉绝对值符号;
4.给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双重符号的化简法则。
首先,咱们来画一条数轴,然后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点:3和-3,1.6和-1.6,请同学们观察:(1)上述这两对数有什么特点?(2)表示这两对数的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3)请你再写出同样的几对点来?
(1)上面的这两对数中,每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
(2)这两对数所对应的点中每一组中的两个点,一个在原点的左边,一个在原点的右边,而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同。
说明:
(1)注意理解相反数定义中“只有”的含义。
(2)相反数是相对而言的,即如果6是-6的相反数,则-6也是6的相反数,因而相反数全是成对出现的。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除0外),在原点的两旁,并且距离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至于0的相反数是0的`几何意义,可理解为这两点距离原点都是零。
例(1)分别指出9和-7的相反数;
(1)9的相反数是-9,-7的相反数是7;
(2)-2.4是2.4的相反数,
同学们思考交流,老师最后讲解,学生交流得出: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而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
(1)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2,0.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2)数轴上表示有理数-5,-2,-0.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
(3)数轴上表示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出绝对值的定义: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通常把有理数a的绝对值,记作|a|。
如下图所示:在数轴上表示-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5,即-5的绝对值是5,记作|-5|=5。
下面咱们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来看一组题目:
同学们观察,完成题目然后总结规律: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0的绝对值是0。
因为正数可用a>0来表示,负数可用a
(1)如果a>0,那么|a|=a,
(2)如果a
(3)如果a=0,那么|a|=0,
上面这几个式子可合并写成:
由上面的几个式子可以看出,不论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为非负数)。
(1)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
四、课后总结:
1.通过学习,了解相反数的意义及找到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2.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它在数轴上表示的意思。
――; |―5| |-3.5|;
|―5| 0; |―3| |3|.
3、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绝对值不小于4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__,的绝对值等于5,则的值为______.
4、绝对值是4的数有___个,分别为_____.
1、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km处,小丽的家在学校东边3km处.
(1)你能将小明家、小丽家和学校的相对位置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小明家用点A表示,小丽家用点B表示,学校用点O表示)
(2)观察A、B两点表示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下列各对有理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
2和-2,0.8和-0.8,2和-2.
总结出相反数的概念:
3、学习教材22页例3,完成“练一练”23页第1,2题.
4、数a的相反数可表示为;
则-5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
而我们知道―5的相反数是___.
所以得结论:
5、学习教材22页例4,完成“练一练”23页第3,4题.
A.正数的绝对值是负数;
B.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C.π的相反数是D3.14;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1、填空:
-2的相反数是 ,3.75与 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是其本身的数是 .
2、-(+7)= ,-(-7)= ,
-= ,-= .
3、已知A、B两点分别为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且两点间的距离为7,则这两个点表示的数为_____和______.
教学目标:
1、 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 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重难点:
1、 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
2、 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小明的'家在学校西边3千米处,小丽的家在学校东边3千米处,以学校为原点,分别在数轴表示出小明的家和小丽的家。
问:数3与-3有什么相同点于不同点?4与—4呢?
1 结合数轴揭示绝对值的概念: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典型题:
2、在数轴上记出下列各数,并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
问题1:2 与3 哪个大?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问题2:-1 和-4哪个大? 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问题3:任意写出两个负数,并说出这两个负数哪个大,它们的绝对值哪个大。
问题4: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1、9.5与-1.75的大小。
2、 比较-3, -0.4 , -2 的大小,并用小于号把他们连接起来.
A. -5 B. 5 C. D.
5 、-2的绝对值是( )。
A.2 B.-2 C.±2 D.
相反数小班教案
引言:
相反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相反数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教案将针对小班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1. 相反数的概念
2. 相反数的性质
3. 相反数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相反数的运算规律
3. 能够运用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活动:
1. 活动一:相反数的概念引入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相反数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相反数是指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比如5和-5就是一对相反数。
2. 活动二:相反数的性质探究
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和验证,让学生发现相反数的一些基本性质。例如,让学生验证相反数的和为0,差为0等等。
3. 活动三:相反数的运算练习
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相反数的运算练习,加深对相反数概念和运算规律的理解。例如,让学生计算:(-7)+7, (-9)-(-3)等等。
4. 活动四: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相反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如果小明身上有5元钱,他再借了3元,然后又还了7元,他最后手上还有多少钱?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教学活动发现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对学生进行个别和小组评价。
2. 教师可以设计小测试,考察学生对相反数概念和运算规律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正确运用相反数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扩展:
1. 可以引入不同的运算法则和应用,如乘法的相反数、相反数的乘积等等。
2.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们可以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相反数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这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数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什么关系;
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
3.在具体进行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中,培养推理论证能力,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什么关系;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
教学难点:
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
1.根据绝对值与相反数的意义填空:
(1)|2.3|= , = ,|6|= ;
(2)|-5|= , |-10.5|= ,|- |= ;-5的相反数是______,-10.5的相反数是______,- 的相反数是______;
(3)|0|=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
2.(1)任意说出一个负数,并说出它的绝对值、它的相反数.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什么关系?
3.(1)2与3哪个大?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2)-1与-4哪个大?这两个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3)任意写出两个负数,并说出这两个负数哪个大?他们的绝对值哪个大?
(4)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1.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与这个数本身相等吗?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与它的相反数相等吗?
3.举例说明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本身或它的相反数有什么关系?
议一议:
1.数轴上的点的大小是如何排列的?
2.两个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那个数一定大吗?
(1) 与 ; (2)-3.5与-4.6;
(3)-|- 与-(-2).
三、课堂反馈
1.-2的符号是______,绝对值是______;3.5的符号是______,绝对值是______.
2.符号是+,绝对值是6的数是______.
3. 符号是-,绝对值是4.3的数是______.
4.一个数绝对值是3,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 ;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 .
5.计算:(1)|- +|- = ;(2)|-3|-|-2.5|= .
6.比较下面有理数的大小并且说明理由.
(1)-0.7与-1.7 ; (2)- 与-0.273;
(3 ) +(-5)与-(-3) .
-4,+(- ),-(-1.5),0,|-3|
四、课堂作业 :
相反数小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相反数的概念,并掌握相反数的概念。
2. 能力目标:能够求一个数的相反数,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是相反数。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数是否是相反数。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现象,并引出相反数的概念。
2. 导入新知:通过示例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相反数的含义。
3. 操练与扩展:
a. 让学生互相列举一些数的相反数,然后让他们验证对方的答案是否正确。
b.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对,让他们判断是否是相反数,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c. 给学生出几道计算题,让他们计算这些数的相反数,并且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反数的特点和运算规律,并将其记录在板书上。
5. 深化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6.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7. 作业检查与讲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并进行讲评,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上学到的知识,并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用具:黑板、教具卡片。
2. 教学素材:相反数的定义、示例。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度等方面。
2. 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与讲评。
相反数的范文:
相反数是指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一对数。例如,2和-2就是一对相反数。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通过改变该数的符号来得到。判断两个数是否是相反数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数的符号是否相反来得出结论。
相反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和欠款就可以看作相反数,存款为正数,欠款为负数。当两个相反数相加时,结果为0。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在银行存入100元,然后又取出100元,那么我们的账户上的余额将为0。
相反数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从家里向学校出发,经过5个路口后,他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于是他返回原来的路口。如果小明开始时走的是正方向,那么他返回的时候走的就是反方向,这可以看作是相反数的概念的应用。
在数学中,相反数还有一些运算规律。例如,两个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两个数就是相反数。另外,相反数还满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换句话说,对任意的实数a和b,有a+(-a)=0,(-a)+a=0,(a+b)+(-b)=a,a+(-b)=a-b。
通过学习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正负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应用这些知识。
相反数课件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在数轴上关于0点对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研究相反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数学运算和数轴的概念,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和能力。本课件旨在通过讲解相反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反数,并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部分 相反数的定义
相反数是指两个数在数轴上关于0点对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为0。例如,2和-2是一对相反数,-3和3也是一对相反数。可以发现,只有正数、负数和零都有相反数。正数和负数的相反数互为相反数。数轴上每个点的相反数就是它在数轴上的对称点。
第二部分 相反数的性质
1. 相反数互不相等,互为相反数。
2. 正数、负数和零都有相反数。
3. 相反数的和为0。证明如下:
设a和-b是一对相反数,那么a+(-b)=a-b=-(b-a)。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b-a为另一对相反数,其和为0,即b-a+(-b)= 0,所以a+(-b)=0。
4. 相反数的积为负数。证明如下:
设a和-b是一对相反数,那么ab+(-ab)=0。因为a和-b互为相反数,所以有a=(-b),即ab+(-ab)=a(-a)=(-a)a=0-1= -1。
第三部分 相反数的应用
1. 实现加减运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数的加减运算。使用相反数,我们可以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从而简化计算。例如,10-5可以转化为10+(-5)。
2. 理解数轴和坐标系
相反数是在数轴上对称的,因此研究相反数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数轴的概念。另外,数轴的坐标系也是由正数、负数和0构成的,因此相反数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坐标系的概念。
3. 计算负数和绝对值
相反数的性质还可以用于计算负数和绝对值。例如,一个数的相反数加上它本身等于0,即-a+a=0,所以-a就是a的相反数。另外,任何数的绝对值等于它和它的相反数之间的较大值。例如,|-3|=3,因为-3和3都是3的相反数,而3绝对大于-3。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反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相反数的知识经常被应用,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和应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一步。
本文标题为:“教案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老师在备课前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对于还未完成写作的教师们,则应该尽快完成。希望这篇资讯能为您提供一些启示,解决您的问题。
自我感觉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 在新知识的引入及过渡语的设计方面:
⑴.由熟知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去掉一个点后,提出问题:“过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通过与学生共同画图,借助于《几何画板》的展示,直观的看出,过一点可以作出无数条直线,一点不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紧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直线的区别在哪?什么地方不同?”,学生通过图片很自然地看出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从而引入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概念——直线的倾斜角;
⑵.由初中学过的坡角、坡度的概念以及坡度与坡角之间的关系引入直线斜率的概念;
⑶.引导学生思考由两点既然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定了,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就定了,如果直线斜率存在,那么直线的斜率就定了,那么是否能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计算出这条直线的斜率呢?并设置练习,已知给定直线上两点坐标求直线斜率,在练习过程中自主发现直线上两点的坐标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而引入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⒉ 在细节处理方面:注重新知识与旧就知识的联系,注重概念的透彻理解,注重细节的强调。如对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性的本质理解,它不是规定的,而是由于 的正切值是不存的;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斜率的正负可以推导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概念的易错点,都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在课件上通过展示给了更直观的讲解;在习题的设置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
⒊ 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使概念更直观、易懂,能够更好的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以及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等,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⒋ 注重归纳小结,注重和学生互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尽管准备的很充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需要不断努力改进:
1 对学生的个别关注度还不够,还需加强。
2.时间安排不当。在“斜率存在性的探讨和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斜率的正负可以推导出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探讨”过程中时间过长,以至于后面讲解直线的斜率公式的推导和例题讲解的时间严重不足和拖堂的遗憾。
3. 教学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数学这一门严谨的学科决定了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确到位,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紧张,课堂中出现了说反了的现象。这些细节方面都需要严格把关,平时要反复琢磨。因为说到底,教师是要靠语言艺术去感染学生的。
4. 板书需要提高。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借助口头语言展示出来,摆在学生面前的板书也是重要的一环。优秀的教师,粉笔字潇洒大方,作图时一气呵成,让学生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教育人生的精彩源于课堂,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提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老师要做有效课堂的引导者,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体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和超越自己,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教学类型:探究研究型
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的猜想得出德.摩根律,但是这个结论仅仅是猜想,数学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论证它的正确性,因此本节通过剖析维恩图的四部分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并对德摩根律进行简单的应用,因此我们制作了本微课.
教学过程:
一、片头
(20秒以内)
内容:你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集合的运算——自己探索也能发现的数学规律(第二讲)》。
第 1 张PPT
12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4分20秒左右)
1.引入: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习了集合的运算,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课后,你举例验证了这个规律吗?
那么,这个规律是偶然的,还是一个恒等式呢?
第 2 张PPT
28秒以内
2.规律的验证:
试用集合A,B的交集、并集、补集分别表示维恩图中1,2,3,4及彩色部分的集合,通过剖析维恩图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使用
第 3 张PPT
2分10 秒以内
3.抽象概括: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验证,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是一个恒等式。
而这个规律就是180年前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德摩根发现的。
为了纪念他,我们将它称为德摩根律。
原来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也能发现这么伟大的数学规律。
第 4 张PPT
30秒以内
4.例题应用:使用例题形式,将的德摩根定律的结论加以应用,让学生更加熟悉集合的运算
第 5 张PPT
1分20秒以内
三、结尾
(20秒以内)
通过这在道题的解答,我们发现德摩根律为解答集合运算问题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第 6 张PPT
10秒以内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学生在学习集合时会接触到很多的集合运算,往往学生觉得这是集合中的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猜想,以精彩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下轻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层层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集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效果非常好.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对数函数的概念与图象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什么是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形状及画法,其核心是对数函数的图象画法,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画法及特点,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是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依据,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的重点是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与画法,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函数图象的一般画法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从而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再根据图象特点确定对数函数的一般画法。
二、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及画法。
2,通过具体实例,直观感受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的函数图象的画法逐步认识对数函数的特征;
3,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方法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析: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是来源于实践的,能从函数概念的角度阐述其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到能画草图,能分析图象,能从图象观察得出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值域、定点等;了解同底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能说出它们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知道它们的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函数带有逆运算的意味;
2,通过具体的实例,归纳得出一般的函数图象特征,并能够通过图象特征得到相应的函数特征,培养学生的作图、识图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类比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对数函数,让学生认识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上的一般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类比这一数学思想,即对相似的问题可以借鉴之前问题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的探究容易出现图象不对、归纳不全、有所偏差等情形。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作图能力、识图能力、归纳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通过让学生类比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探究,时时回过头看看之前是怎么做的,考虑了哪些问题,得到了哪些结论,让学生类比自主探究,必要时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得出结论,对于出错的地方要让学生讨论,教师做出适当的评价并最终给出结论。
学习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掌握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86~P88,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一元二次方程+bx+c=0(a0)的解法.
判别式=.
当0,方程有两根,为;
当0,方程有一根,为;
当0,方程无实根.
复习2:方程+bx+c=0(a0)的根与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图象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
问题:
①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②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③方程的解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坐标为.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相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
你能将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吗?
新知: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x叫做函数的零点(zeropoint).
反思:
函数的零点、方程的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三者有什么关系?
试试:
(1)函数的零点为;(2)函数的零点为.
小结: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探究任务二:零点存在性定理
问题:
①作出的图象,求的值,观察和的符号
②观察下面函数的图象,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在区间上零点;0.
新知: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讨论:零点个数一定是一个吗?逆定理成立吗?试结合图形来分析.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的零点的个数.
变式:求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
小结: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动手试试
练1.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2).
练2.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①零点概念;②零点、与x轴交点、方程的根的关系;③零点存在性定理
※知识拓展
图象连续的函数的零点的性质:
(1)函数的图象是连续的,当它通过零点时(非偶次零点),函数值变号.
推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是连续的,且,那么函数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2)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函数值保持同号.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
1.函数的零点个数为().
A.1B.2C.3D.4
2.若函数在上连续,且有.则函数在上().
A.一定没有零点B.至少有一个零点
C.只有一个零点D.零点情况不确定
3.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A.B.C.D.
4.函数的零点为.
5.若函数为定义域是R的奇函数,且在上有一个零点.则的零点个数为.
课后作业
1.求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并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2.已知函数.
(1)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零点;
(2)若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在原点右侧,求值.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数学知识: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
2、数学能力: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类比学习,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
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研究方法;
3、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类讨论,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如何通过类比利用等差数列学习等比数列;
难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数列——等差数列。
问题1:满足什么条件的数列是等差数列?如何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学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要想确定一个等差数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项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板书)an=a1+(n-1)d。
师: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关键是一个“差”字,即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第一次类比)类似的,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问题2: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数列。
(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对于“和”与“积”的情况,可以利用具体的例子予以说明: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和”(或“积”)等于同一个常数的话,这个数列是一个各项重复出现的“周期数列”,而与等差数列最相似的是“比”为同一个常数的情况。而这个数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数列了。)
2、新课:
1)等比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
师:这就牵涉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回忆一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怎样得到的?类似于等差数列,要想确定一个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要知道什么?
师生共同简要回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导:(师生共同完成)
若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和首项为a1,则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数列的性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等比数列的性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发现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之间似乎有着相似的地方,这为我们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提供了一条思路: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通过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性质。
问题4:如果{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有哪些性质?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寻找规律,如:
3、例题巩固:
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2,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项的值。__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项等比数列{an}中,a6·a15+a9·a12=30,则log15a1a2a3…a20=_10____.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这个数列中取出一些项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使得{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若能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本题为开放题,没有的答案,如对于{cn}:2,4,8,16,……,2n,……,则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2k-1项。关键是对通项公式的理解)
1、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它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由类比——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的过程。
2、作业:
P129:1,2,3
思考题:在等差数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项:6,12,24,48,……,组成一个新的数列{cn},{cn}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请指出{cn}中的第k项是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一、 引入课题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思考(P9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二、 新课教学1、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Union)记作:A∪B 读作:“A并B”即: A∪B={x|x∈A,或x∈B}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例题1求集合A与B的并集① A={6,8,10,12} B={3,6,9,12}② A={x|-1≤x≤2} B={x|0≤x≤3}(过度)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intersection)。记作:A∩B 读作:“A交B”即: A∩B={x|∈A,且x∈B}交集的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例题2求集合A与B的交集③ A={6,8,10,12} B={3,6,9,12}④ A={x|-1≤x≤2} B={x|0≤x≤3}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用彩笔图出)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3、例题讲解例3(P12例1):理解所给集合的含义,可借助venn图分析例4 P12例2):先“化简”所给集合,搞清楚各自所含元素后,再进行运算。4、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B A,A∩B B,A∩A=A,A∩ = ,A∩B=B∩AA A∪B,B A∪B,A∪A=A,A∪ =A,A∪B=B∪A若A∩B=A,则A B,反之也成立若A∪B=B,则A B,反之也成立若x∈(A∩B),则x∈A且x∈B若x∈(A∪B),则x∈A,或x∈B三、 课堂练习(P13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象与原象的概念,和一一映射的概念.
(1)明确映射是特殊的对应即由集合 ,集合 和对应法则f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知道映射的特殊之处在于必须是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对应;
(2)能准确使用数学符号表示映射, 把握映射与一一映射的区别;
(3)会求给定映射的指定元素的象与原象,了解求象与原象的方法.
2.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映射概念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一一映射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而且函数也是特殊的映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表示出来,如图:
由此我们可从集合的包含关系中帮助我们把握相关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映射和一一映射概念的形成与认识.
①映射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初中所学对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应集合 中的唯一这点要求的理解;
映射是学生在初中所学的对应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应本身就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包括集 合A和集合B及对应法则f,由于法则的不同,对应可分为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其中只有一对一和多对一的能构成映射,由此可以看到映射必是“对B中之唯一”,而只要是对应就必须保证让A中之任一与B中元素相对应,所以满足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就能体现出“任一对唯一”.
②而一一映射又在映射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要求,决定了它在学习中是比较困难的.
教法建议
牐牐1)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 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再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一、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在刚开始学习映射时,为了能让学生看清映射的构成,可以选择用图形表示映射,在集合的选择上可选择能用列举法表示的有限集,法则尽量用语言描述,这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可以比较直观的认识映射,而后再选择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示映射,比如:__
这种表示方法比较简明,抽象,且能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映射的一般表示方法为 ,从这个符号中也能看到映射是由三部分构成的整体,这对后面认识函数是三件事构成的整体是非常有帮助的.
(3)对于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可以在给出定义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出映射的例子,教师也给出一些映射的例子,让学生从中发现映射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加以概括,再从中引出一一映射概念;对于学生层次较低的学校,则可以由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映射的特点,一起概括.最后再让学生举例,并逐步增加要求向一一映射靠拢, 引出一一映射概念.
(4)关于求象和原象的问题,应在计算的过程中总结方法,特别是求原象的方法是解方程或方程组,还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不同情况(有唯一解,无解或有无数解)加深对映射的认识.
(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实例中去观察,比较,启发学生寻找共性,共同讨论映射的特点,共同举例,计算,最后进行小结,教师要起到点拨和深化的作用.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熟悉。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本质,把握单调性的证实。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实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实,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实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熟悉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熟悉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熟悉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实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非凡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开始,逐渐让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时,就比较轻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如)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正确理解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了解等比中项的概念;
(2)正确认识使用的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的首项、公比、项数及指定的项;
(3)通过通项公式认识的性质,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品质。
3.通过对概念的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是另一个简单常见的数列,研究内容可与等差数列类比,首先归纳出的定义,导出通项公式,进而研究图像,又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最后是通项公式的应用。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教学难点 在于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①与等差数列一样,也是特殊的数列,二者有许多相同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可根据定义与通项公式得出的特性,这些是教学的重点。
②虽然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曾接触过不完全归纳法,但对学生来说仍然不熟悉;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猜想能力;第一项是否成立又须补充说明,所以通项公式的推导是难点。
③对等差数列、的综合研究离不开通项公式,因而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建议
(1)建议本节课分两课时,一节课为的概念,一节课为通项公式的应用。
(2)概念的引入,可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由学生概括这些数列的相同特征,从而得到的定义。也可将几个等差数列和几个混在一起给出,由学生将这些数列进行分类,有一种是按等差、等比来分的,由此对比地概括的定义。
(3)根据定义让学生分析的公比不为0,以及每一项均不为0的特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对比等差数列的表示法,由学生归纳的各种表示法。 启发学生用函数观点认识通项公式,由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画数列的图象。
(5)由于有了等差数列的研究经验,的研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需把握课堂的节奏,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出现。
(6)可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讲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的定义的归纳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方法
讨论、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给出以下几组数列,将它们分类,说出分类标准。(幻灯片)
①-2,1,4,7,10,13,16,19,…
②8,16,32,64,128,256,…
③1,1,1,1,1,1,1,…
④243,81,27,9,3,1, , ,…
⑤31,29,27,25,23,21,19,…
⑥1,-1,1,-1,1,-1,1,-1,…
⑦1,-10,100,-1000,10000,-100000,…
⑧0,0,0,0,0,0,0,…
由学生发表意见(可能按项与项之间的关系分为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数列、摆动数列,也可能分为等差、等比两类),统一一种分法,其中②③④⑥⑦为有共同性质的一类数列(学生看不出③的情况也无妨,得出定义后再考察③是否为).
二、讲解新课
请学生说出数列②③④⑥⑦的共同特性,教师指出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变形虫分裂问题。假设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每个变形虫都分裂为两个变形虫,再假设开始有一个变形虫,经过一个单位时间它分裂为两个变形虫,经过两个单位时间就有了四个变形虫,…,一直进行下去,记录下每个单位时间的变形虫个数得到了一列数 这个数列也具有前面的几个数列的共同特性,这是我们将要研究的另一类数列——. (这里播放变形虫分裂的多媒体软件的第一步)
(板书)
1.的定义(板书)
根据与等差数列的名字的区别与联系,尝试给下定义。学生一般回答可能不够完美,多数情况下,有了等差数列的基础是可以由学生概括出来的。教师写出的定义,标注出重点词语。
请学生指出②③④⑥⑦各自的公比,并思考有无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③是这样的数列,教师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例子,让学生再举两例。而后请学生概括这类数列的一般形式,学生可能说形如 的数列都满足既是等差又是,让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当 时,数列 既是等差又是,当 时,它只是等差数列,而不是。教师追问理由,引出对的认识:
2.对定义的认识(板书)
(1)的首项不为0;
(2)的每一项都不为0,即 ;
问题:一个数列各项均不为0是这个数列为的什么条件?
(3)公比不为0.
用数学式子表示的定义。
是 ①.在这个式子的写法上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如写成 ,可让学生研究行不行,好不好;接下来再问,能否改写为 是 ?为什么不能?
式子 给出了数列第 项与第 项的数量关系,但能否确定一个?(不能)确定一个需要几个条件?当给定了首项及公比后,如何求任意一项的值?所以要研究通项公式。
3.的通项公式(板书)
问题:用 和 表示第 项 .
①不完全归纳法
.
②叠乘法
,… , ,这 个式子相乘得 ,所以 .
(板书)(1)的通项公式
得出通项公式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认识通项公式。
(板书)(2)对公式的认识
由学生来说,最后归结:
①函数观点;
②方程思想(因在等差数列中已有认识,此处再复习巩固而已).
这里强调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方程中有四个量,知三求一,这是公式最简单的应用,请学生举例(应能编出四类问题).解题格式是什么?(不仅要会解题,还要注意规范表述的训练)
如果增加一个条件,就多知道了一个量,这是公式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下节课再研究。同学可以试着编几道题。
三、小结
1.本节课研究了的概念,得到了通项公式;
2.注意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要与等差数列相类比;
3.用方程的思想认识通项公式,并加以应用。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三。
1.的定义
2.对定义的认识
3.的通项公式
(1)公式
(2)对公式的认识
探究活动
将一张很大的薄纸对折,对折30次后(如果可能的话)有多厚?不妨假设这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
参考答案:
30次后,厚度为,这个厚度超过了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如果纸再薄一些,比如纸厚0.001毫米,对折34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还记得国王的承诺吗?第31个格子中的米已经是1073741824粒了,后边的格子中的米就更多了,最后一个格子中的米应是 粒,用计算器算一下吧(用对数算也行).
【教学目的】
通过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讲解,使学生得到一种较简单的、较现实的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1.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此定义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应用排列、组合知识,是顺利求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重要方法。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事件A包含m个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等可能事件A的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试验中出现的结果个数n必须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是相等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800C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零;是不可能事件的有
A.②B. ① C. ①②D. ③
2.下面事件中:①连续掷一枚硬币,两次都出现正面朝上;②异性电荷,相互吸引;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C结冰。是随机事件的有
A.②B. ③ C. ① D.②③
3.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当x∈R时,sinx+cosx≤1”是必然事件;
②“当x∈R时,sinx+cosx≤1”是不可能然事件;
③“当x∈R时,sinx+cosx<2”是随机事件;
④“当x∈R时,sinx+cosx<2”是必然事件;
3.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击中10环,有3次击中9环,有4次击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频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问中靶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4.上抛一个刻着1、2、3、4、5、6字样的正六面体方块出现字样为“3”的事件的概率是多少?出现字样为“0”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上抛一个刻着六个面都是“P”字样的正方体方块出现字样为“P”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
二、新课引入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这种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比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出来的概率,有更简便的运算过程;有更现实的计算方法。这一节课程的学习,对有关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三、进行新课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向上,反面向上。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可以认为出现这两种结果的可能发生是相等的。即可以认为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也是1/2。这与前面表1中提供的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又如抛掷一个骰子,它落地时向上的数的可能是情形1,2,3,4,5,6之一。即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可以认为这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发生都相等,即出现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都是1/6。这种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现在进一步问: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由于向上的数是3,6这2种情形之一出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记作事件A)发生。因此事件A的概率P(A)=2/6=1/3
定义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亦可表示为P(A)=? 。
四、课堂举例:
【例题1】有10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6个,二等品3个,三等品1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各个杯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是从10个杯子中任取1个,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又由于其中有6个一等品,从这10个杯子中取到一等品的结果有6种。因此,可以认为取到一等品的概率是。同理,可以认为取到二等品的概率是3/10,取到三等品的概率是。这和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例题2】从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作事件A),那么不论抽到哪一张都是机会均等的,也就是等可能性的,不论抽到哪一张花色是红心的牌(记作事件B)也都是等可能性的;又不论抽到哪一张印有“A”字样的牌(记作事件C)也都是等可能性的。所以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1,P(B)==,P(C)==
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包含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因此从集合的角度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I))的比值。即P(A)==
例如,上面掷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A的概率P(A)===
【例3】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计算:
(1)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
(2)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
分析:抛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两种结果。因而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可根据乘法原理得出。由于硬币是均匀的,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中,两枚都出现正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可以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同样,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也可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解:由乘法原理,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2=4种,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
(1)记“抛掷两枚硬币,都出现正面”为事件A,那么在上面4种结果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1种,因此事件A的概率
P(A)=1/4
答: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4。
(2)记“抛掷两枚硬币,一枚出观正面、一枚出现反面”为事件B。那么事件B包含的结果有2种,因此事件B的概率
P(B)=2/4=1/2
答: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是1/2。
【例4】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计算:
(1)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
(2)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3)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
分析: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就是从、100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由于是任意抽取,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由于在所有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1件合格品、1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与从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的积,从而可以分别得到所求各个事件的概率。
解:(1)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种,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有种。记“任取2件,都是’合格品”为事件A,那么事件A的概率
P(A)=? /? =893/990
答: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为893/990
(2)记“任取2件,都是次品”为事件B。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有C52种,事件B的概率
P(B)=? /? =1/495
答: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为1/495
(3)记“任取2件,1件是合格品、I件是次品”为C。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1件合格品、l件次品的结果有?种,事件C的概率
P(C)= /? =19/198
答: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为19/198
【例5】某号码锁有6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当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某一个六位数字号码(开锁号码)时,锁才能打开。如果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从0到9共有十个。6个拨盘上的各一个数字排在?起,就是一个六位数字号码。根据乘法原理,这种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由于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开锁号码只有一个,从而可以求出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解: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有10种可能的取法。根据乘法原理,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的六位数字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又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且开锁号码只有一个,所以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P=1/1000000
答: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1/1000000
五、课堂小结:用本节课的观点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首先对于在试验中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认为是相等的;其次是对于通过一个比值的计算来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不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试验。因此,从方法上来说这一节课所提到的方法,要比上一节所提到的方法简便得多,并且更具有实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
1.(口答)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毫米。从中任取1根,取到长度超过30毫米的纤维的概率是多少?
2.在10支铅笔中,有8支正品和2支副品。从中任取2支,恰好都取到正品的概率是多少?
七、布置作业:课本第120页习题10.5第2――-6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了解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4)能利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能够进行较简单的分类讨论,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求解简单的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6)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7)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辨证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弄清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教与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Ⅰ.设置情境
问题:
①解方程
②作函数 的图像
③解不等式
【置疑】在解决上述三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
【回答】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方程的根,不等式 的解集为函数图像落在x轴上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能。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表格。扼要讲解怎样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色彩或彩色粉笔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集中反映在相应一次函数的图像上!)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类似地,我们能不能将现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讨论找到其求解方法呢?
Ⅱ.探索与研究
我们现在就结合不等式 的求解来试一试。(师生共同活动用“特殊点法”而非课本上的“列表描点”的方法作出 的图像,然后请一位程度中下的同学写出相应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答】方程 的解集为
不等式 的解集为
【置疑】哪位同学还能写出 的解法?(请一程度差的同学回答)
【答】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我们通过二次函数 的图像,不仅求得了开始上课时我们还不知如何求解的那个第(5)小题 的解集,还求出了 的解集,可见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下面我们再对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与 来进行讨论。为简便起见,暂只考虑 的情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如果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分别有两实根、惟一实根,无实根的话,其对应的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的位置关系如何?(提问程度较好的学生)
【答】二次函数 的图像开口向上且分别与x轴交于两点,一点及无交点。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并写出相应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以下表格)
【答】 的解集依次是
的解集依次是
它是我们今后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工具。应尽快将表中的结果记住。其关键就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 的图像。
课本第19页上的例1.例2.例3.它们均是求解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却都没有给出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其解答过程虽很简练,却不太直观。现在我们在课本预留的位置上分别给它们补上相应二次函数图像。
(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稍差的同学。)
Ⅲ.演练反馈
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4)
2.若代数式 的值恒取非负实数,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3.解不等式
(1) (2)
参考答案:
1.(1) ;(2) ;(3) ;(4)R
2.
3.(1)
(2)当 或 时, ,当 时,
当 或 时, 。
Ⅳ.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关键是抓住相应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再对照课本第39页上表格中的结论给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五)、课时作业
(P20.练习等3、4两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Ⅰ.设置情境
(通过讲评上一节课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复习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主要操作过程。)
上节课我们只讨论了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肯定有同学会问,那么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何来求解?咱们班上有谁能解答这个疑问呢?
Ⅱ.探索研究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仍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有的说将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求解,…….教师分别请持上述见解的学生代表进一步说明各自的见解.)
生甲:只要将课本第39页上表中的二次函数图像次依关于x轴翻转变成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再根据可得的图像便可求得二次项系数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生乙:我觉得先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将二次项系数变为正数后直接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求解就可以了.
师:首先,这两种见解都是合乎逻辑和可行的.不过按前一见解来操作的话,同学们则需再记住一张类似于第39页上的表格中的各结论.这不但加重了记忆负担,而且两表中的结论容易搞混导致错误.而按后一种见解来操作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第19页例4.
(待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再简要讲解一遍.)
[知识运用与解题研究]
由此例可知,对于二次项系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将其通过同解变形化为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来求解的,因此只要掌握了上一节课所学过的方法。我们就能求
解任意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请同学们求解以下两不等式.(调两位程度中等的学生演板)
(1) (2)
(分别为课本P21习题1.5中1大题(2)、(4)两小题.教师讲评两位同学的解答,注意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
训练二 可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的不等式.
目前我们熟悉了利用“三个二次”间的关系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虽然对任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都适用,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让我们感到有点麻烦.故在求解形如 (或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则根据(有理数)乘(除)运算的“符号法则”化为同学们更加熟悉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现在清同学们阅读课本P20上关于不等式 求解的内容并思考:原不等式的解集为什么是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待学生阅读完毕,请一程度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该问题.)
【答】因为满足不等式组 或 的x都能使原不等式 成立,且反过来也是对的,故原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
这个回答说明了原不等式的解集A与两个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B是互为子集的关系,故它们必相等,现在请同学们求解以下各不等式.(调三位程度各异的学生演板.教师巡视,重点关注程度较差的学生).
(1) [P20练习中第1大题]
(2) [P20练习中第1大题]
(3) [P20练习中第2大题]
(老师扼要讲评三位同学的解答.尤其要注意纠正表述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讲解P21例5).
例5 解不等式
因为(有理数)积与商运算的“符号法则”是一致的,故求解此类不等式时,也可像求解 (或 )之类的不等式一样,将其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略)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1练习中第3、4两大题。
(等学生完成后教师给出答案,如有学生对不上答案,由其本人追查原因,自行纠正。)
[训练三]用“符号法则”解不等式的复式训练。
(通过多媒体或其他载体给出下列各题)
1.不等式 与 的解集相同此说法对吗?为什么[补充]
2.解下列不等式:
(1) [课本P22第8大题(2)小题]
(2) [补充]
(3) [课本P43第4大题(1)小题]
(4) [课本P43第5大题(1)小题]
(5) [补充]
(每题均先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扼要板书求解过程)
参考答案:
1.不对。同 时前者无意义而后者却能成立,所以它们的解集是不同的。
2.(1)
(2)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
解集为 。
(3)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集为
(4)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5)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解集为
Ⅲ.总结提炼
这节课我们重点讲解了利用(有理数)乘除法的符号法则求解左式为若干一次因式的积或商而右式为0的不等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方法对符合上述形状的高次不等式也是有效的,同学们应掌握好这一方法。
(五)布置作业
(P22.2(2)、(4);4;5;6。)
(六)板书设计
一、教学类型
新知课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其奇偶性。
2、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四、教学用具
投影仪
五、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与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板书)
(1)关于对的规定:
(2)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板书)
(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板书)刚才分别认识了指数函数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指数函数,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指数函数,其中(3)可以写成,也是指数图象。最后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七、思考问题,设置悬念
八、小结
1、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2、体会数学实验的直观性、有效性,提高几何画板的操作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
2、体会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强化类比、联想的方法,领会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
2、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激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优化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
【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教室,四人一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上述教学手段,一方面: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学生在旧知和新知形成过程中的障碍(静态到动态);另一方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模式】重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演示】许多人认为天体运行的轨迹都是圆锥曲线,
曲线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兴趣。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均不是细胞器。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1.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3.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
4.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植物细胞中参与了细胞壁的形成。
5.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包括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
6.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溶酶体吞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7.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与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有关。
8.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一个中心体有两个中心粒组成。
二、分类比较:
1.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膜)。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膜、类囊体薄膜)。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2.植物特有:叶绿体、液泡动物特有(低等植物):中心体。
3.含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dna)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rna)。
4.增大膜面积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叶绿体。
5.含色素:叶绿体、液泡。
6.能产生atp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7.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8.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中心体。
9.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0.与主动运输有关:核糖体、线粒体。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集合》(第一课时)。集合这一课里,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常用集合的表示。把集合的初步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以及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从知识结构上来说是为了引入函数的定义。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模块中,集合就显得格外的举足轻重了。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以及教材地位和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习惯,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集合的学习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同时通过自主探究领略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元素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接下来则是说教法、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以遵循启发性原则为出发点,就本节课而言,我采用“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布白”相辅助的方法。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体验,凭借有趣、实用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更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等。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教法和学法,每节课都应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接着我来说一下最重要的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目标)、自主探究(感知目标)、讨论辨析(理解目标)、变式训练(巩固目标)、课堂小结(自我评价)、作业布置(反馈矫正)。
上述六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开始我将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这里我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事实上小组合作的形式是本节课主要形式。
待学生讨论完毕以后我将作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同时我将板书标题:集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为了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
(1)有那些概念?
(2)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空间,让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以上实例,辨析概念:
(1)集合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而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3: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问题4:某单位所有的“帅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问题5: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问题6:咱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我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感受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动力。
问题7:设集合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4,5,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问题8: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问题9: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问题10: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设计意图:由于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相互得到启发,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形成知识系统.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一点评,让学生的思想敞亮的发挥出来。
1.必做题课本习题1.1―1、2、3。
2.选做题已知集合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的值。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为了让学生直观易懂的看笔记,板书应设计得有条理性、概括性、指导性,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3.常见集合的表示?
以上,我是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并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学生们享受丰富有趣的课堂体验,关键在于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编写自己的课堂教案和课件了。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核心要点,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呢?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有理数课件”相关,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有理数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2. 掌握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
3.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
3.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1)有理数的定义;
(2)有理数的分类;
(3)有理数的性质。
2. 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有理数的加减法;
(3)有理数的乘法;
(4)有理数的除法。
3.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1)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3. 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 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1. 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物体和数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并探讨它们的规律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定义:“什么是有理数?”
3. 观察和讨论:由探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出有理数的例子,并进行分类。
4. 总结和归纳: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
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 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的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
3. 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演示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和探究:通过练习和探究,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第三节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1. 多媒体展示和讨论: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有理数解决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展示和分享:将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展示给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
1.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有理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律;
3.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七、学生练习册参考答案:
1. 有理数的比较:根据数的大小关系,将下列有理数从小到大排列。
答案:-2,-1,0,2,3.
2.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和或差。
答案:(1) 3+(-2)=1;(2) -4-(-5)=1;(3) -6+4=-2;(4) 3-(-8)=11.
3. 有理数的乘法:计算下列有理数的积。
答案:(1) 5*(-2)=-10;(2) (-4)*(-3)=12;(3) -2*3=-6;(4) (-5)*(-5)=25.
4. 有理数的除法:计算下列有理数的商。
答案:(1) (-12)/4=-3;(2) 15/(-3)=-5;(3) 8/(-4)=-2;(4) (-36)/(-6)=6.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和实际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了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有理数的深入研究和拓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要把握两点:第一,运算问题;第二,符号问题。如果这两点弄清楚了,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就基本掌握了。上完这节课后,我感到有优点,也有不足。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特对这节课做了以下反思总结:举范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了对混合运算的认识和了解。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弄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第三级运算;以及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给同学们几个混合运算,并提出:你能读出这个式子吗?你能快速找出出它的运算符号吗?你能快速说出它的运算程序吗?然后让学生在组内采取你答我评的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运算顺序,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再进行运算,比一比谁的计算更快更准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板演。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
1、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应再次强调,讲明道理,并进行总结,最后再加强几个同种类型的训练题,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对于学生的激励不足。比如在进行24点游戏中,后来陆续得出正确答案的同学也应给予赞扬和鼓励,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体现了坚持就是胜利!
3、教学的安排未能更好的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部分学生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还有疑虑,后期还得加强练习,分批过关。
总之,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使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得以发展,才能再教学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
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提示:
本节课是学习有理数减法的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通过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借助于已有知识,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如何省略加号,并且还要正确掌握省略加号后它们表示的是哪些数的和,强化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教材23-24页。
(二)、导学练习 [活动1]:学生课前自主完成。 1.减法法则: ,用字母表示为:
2.计算(1)1-5= (2)8-11= (3)6-9=
(4)9-(-9)= (5)(- )-(- )=
[活动2]:学生先课前自主,然后在课堂上一起和大家交流讨论。
1、红星队在4场足球赛中的战绩是:第一场3:1胜,第二场2:3负,第三场0:0平,第四场2:5负。红星队在4场比赛中总的净胜球数是多少?
2、一20十3十(十5)十(一7)(读作 , , , 的和 ) 3、 计算:(一20)十(十3)一(一5)一(十7). 注意: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该先将减法按规则统一成加法后再计算;第一个数前面的一常用括号括起来,但熟练后,第一个数带负号时,通常可以不用括号手起来。 4、 计算在做有理数运算时,易出 符号错误。
计算:(1)(一5)一(一4)一(十1)=(一5)十(一4)十(十1)
=(一9)十(十1) =一8
(2)(一7)一(十4) 十(一8)十(一3)一(一8) =一7十4一8一3一8 =一22. 以上两个小题均有错误,指出错在哪里,并改正。 [学法指导:有理数混合运算,只有将减法按规则统一成加法后,才能省略加号,而减号不能省略。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当我们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为了书写简便,常常省略加号和括号。] 5、分别指出下列两个式子的读法,表示那些数的和,并计算: (1)8一7十4一6 (2)(一8)一(十4)十(一7)一(十9)。
(三)自学疑难摘要:
自主学习小组长检查等级 等,组长签字
二、合作探究
计算:1、-5+3-2 +6+7-8-9; 2、-0.5-(-3 )+2.75-(+7 )
3、 4、
[学法指导:在完成以上计算题时,一定要注意当把 减号变为加号时,减数必须变为原数的相反数,再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时,当减法转 化为加法后,可以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样可以使运算简便。]
[小组活动:1.在进行小组交流时,各位组长一定要注意每一位组员,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减法法则,特别是交流一下如何把减数变为原来的相反数。2.特别小心在省略加号时是否正确。3.组长注意自己小组到黑板上交流的任务,安排好展示的人员,督促大家掌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展示提升
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每个组根据分配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 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 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
四、反馈与检测
1.计算:(1)(-41)-(-18)-(+39)-(-72) (2) 2.活动与探究:23. 1 ―3 +5―7 +9―11++97―99= 。 [学法指导:这个环节的处理方式是第1题在课堂上完成,第2题在课外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活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五、课后 反思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3=
b.-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3=
c.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3)=
d.(-2)×(-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3)=
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2)学生归纳法则
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同号得
(-)×(+)=异号得
(+)×(-)=异号得
(-)×(-)=同号得
b.积的绝对值等于 。
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P76练习1(1)(3),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P75例2,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多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当负因数个数有 ,积为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 。
4、讨论对比,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有理数乘法有理数加法
同号得正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6把绝对值相加
(-2)+(-3)=-5
异号得负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乘
(-2)×3=-6(-2)+3=1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小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零得零得任何数
5、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案例
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郑华萍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在学习了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之后,以有理数减法法则和减法运算为主要由容的一课。本节课的学习是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的减法运算的拓展,在已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对有理数减法的学习,初涉解决“较小数不能减大数”的问题。利用化归的思想将加与减两种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同时也为学习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一发现法组织教学:
本节课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完成本节课教学饪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减法运算到加法运算的转化,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中,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甩。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有理数减法的意义,并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阅读一则北京过去三天的天气预报。教师提问:你能发现每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吗?怎么计算呢?
学生:第一天是31-19=12,第二天是31-18=13,第三天是26--2O=6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知道温差等于最高温度减去最底温度,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青藏高原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4℃,最低气温是一3℃,问青藏高原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怎么计算呢? 学生:4-(-3)教师:在这个减法算式里出现了减负数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减法。【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挑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评析:教师能够准确找出知识的生长点,善于从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形象、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2.探究尝试,突破难点
教师:那么4-(-3)等于多少呢?借助于多媒体演示温度计中水银柱从零下3℃上升到零上4℃,温度上升了多少度?温差是多少? 学生:上升了.7℃,所以温差是7℃。教师:即4-(-3)=7,并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温度上升了7℃,由温差等于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不难得出4-(-3)=7】
教师:将水银柱平放,可以抽象地看成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表示4的点与表示一3的点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学生:7 教师:非常正确。表示4的点与原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原点与表示-3的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所以4+(+3)=7℃,并板书到黑板上。
教师:由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4-(-3)=?可以转化成加法式子是什么? 学生:?+(-3)=7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可启发:被减数等于差加减数】 教师: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等于多少? 学生:?=7 教师:故4-(-3)=7 评析:这部分是学生实践、探究与尝试的过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3.数学交流,释疑解惑。.
【有理数的减法对于刚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面向全体,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设计了以下活动】
教师:将被减数4换成0,-1,-5这些数,看看他们减-3与加+3的结果相同吗?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请每一组的代表说他们的方法】 学生1:相同,0-(-3)=3,0+(+3)=3. 学生2:相同,-1-(-3)=2,-1+(+3)=2 学生3:相同,-5-(-3)=-2,-5+(+3)=-2 【教师板书三组式子】
0-(-3)=3,-1-(-3)=2,-5-(-3)=-2,4-(-3)=7 O+(+3)=3,-1+(+3)=2,-5+(+3)=-2,4+(+3)=7 教师:请学生观察、比较四组式子,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 【在教学中充分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交流,充分体现课改所提倡的“做数学”的过程,教师及时做出纠正和补充。】
学生1:每组式子里的被减数相同。
学生2:运算结果相同。
学生3:每组式子里的被减数相同,加号变成减号,减数变成了它的相反数,结果相同。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演示这些式子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 教师:谁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请举手。【培养了学生语言归纳能力】
学生: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师:非常正确。谁又能用字母表示法则? 学生1:a-(-b)=a+(+b).
学生2::a-b=a+(-b)。
教师:在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里有两点要注意:1.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2.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擘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和展示自我的空间,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学生进步理解所学知识,在交流中解决问题。经过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达问题,多种策略恩考问题等活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同时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教师:下面进行一组抢答题,看谁答的有好又快? 将下列减法算式转化为加法算式,看谁说的又快又好。(1)2-(+39)=(2)4-(-7)=(3)(-6)-7=(4)(-1)-(-8)=(5)O-6=(6)lO-(-5)= 学生1:2+(-39)学生2:4+(+7)学生3:(-6)十(-7)学生4:(-1)+(+8:)学生5:0+(-6)学生6:O+(+5)【从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负数减、负数、O减正数、O减负数这6个方面进行设计,直接针对本节重难点进行训练,以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妁学才更积极主动】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给他们掌声。学生:很高兴地给同学们鼓掌。教师:出示例1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3-(-5)(2)O-7(3)(-)(4)(-)- 学生:到黑板演板。
【教师给予纠正格式,使学生解题规范化】.
点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运用意识有初步的形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问题解决,形成初步的迁移能力。5.巩固提高,突出应用
教师:出示例2:
油井8O6深米.(记为-3985.3米),在它的不远处是油井807,深米(记为-4746.7米),问这两口油井的深度差是多少? 学生:到黑板演板-(-)= 教师:很好!【这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的要求。】 点评: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在诱导启发下,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并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6.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教师:(1)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认为你有哪些方面的进步?(2)给你印象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何看法? 学生:畅谈体验:收获和疑惑。
教师:同学们谈的都很好,我们这节课主要是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刚才我们说的那两点。下面我们做两组练习:,(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一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2)课后练习
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交流答案。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话动中去。及时给予纠正和辅导】 教师:思考题已知:︱a︱=2,︱b︱=5,求a-b的值。【独立思考,然后交流】
学生:a=2或-2,b=5或-5;a-b有四个值,3或-3或7或-7。
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给予鼓励
点评:这里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小结本节知识,使学生回顾得到结论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渐养成学习总结的好习惯。
在本节课每一个教学流程,教师都设法让学生在心里留有余味,为后面的学习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把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在课堂小结中反思,在反思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应用。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___
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ab=_________
(2)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
(3)乘法分配律:(a+b)c=_______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
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________可能转化为__________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注: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辅导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后,各小组进行交流,总结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有理数大班教案
【导语】:有理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涉及到整数、分数、百分数等数形式的统称。在中学数学中,有理数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区分有理数与无理数。
2. 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能够熟练应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合作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3. 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方法。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等知识点,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构成有理数的概念。
2. 提出问题:你知道有理数与无理数有什么区别吗?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3. 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答题和讨论。
二、讲解与演示(20分钟)
1.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详细介绍有理数的分类和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巩固知识点的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
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练习和巩固,包括有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2. 布置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些有理数的运算题目,比较用时和正确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四、应用与拓展(30分钟)
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有理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比如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求解比例问题等。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和分享。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点。
2. 和学生一起回顾课堂讨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坚持的力量。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练习册、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品。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练习册和思考问题的准备。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态度。
2. 检查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教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练习和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方法。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乘除法运算中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练习和巩固。下节课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训练。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大班教案
一、教案概述
本节课主要围绕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以及实际应用展开,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建立与应用有理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定义及性质;
(2) 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4) 掌握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2. 能力目标:
(1) 能够灵活应用有理数进行问题求解;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1. 有理数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4. 有理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引入有理数的概念,通过讲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存在是为了方便描述和比较各种实际情况。
2. 基础知识讲解:
(1)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讲解有理数的定义,包括整数和分数,以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性质。
(2)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如同分母相同、同正负比较、换算法等。
(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口诀和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练习。
3. 拓展应用:
(1) 实际应用中的有理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比例尺、购物折扣、游戏得分等,将有理数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2) 探索问题: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并总结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巩固练习:
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以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
1. 教学评价:
(1) 师生互动的评价:通过课堂上的问题解答和讨论,教师可以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2) 作业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教学总结:
(1) 总结所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以及实际应用进行总结;
(2)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对他们的合作、创新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表扬和鼓励。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系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将有理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理数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三、教学难点:
1. 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教学实物等。
2.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15分钟)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有理数的相对大小。
Step 2 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30分钟)
1.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教师详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示范。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Step 3 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30分钟)
1. 教师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2. 教师详细讲解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并通过具体例题进行示范。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Step 4 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30分钟)
1.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可以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2. 教师通过具体例题的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Step 5 总结与拓展(15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自主拓展,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有理数运算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准备下节课的知识内容。
七、板书设计:
有理数大班教案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理数的概念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是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乘除法仍存在一定的困惑,需通过更多的练习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5 有理数的减法
题 目
有理数的减法
课时1
学校教者
年级七年
学科数学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
重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难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将有理数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昨天,国际频道的天气预报报道,南半球某一城市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你能求出这天的日温差吗?(所谓日温差就是这一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2.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8848米和-155米,问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
探索新知:
(一)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探索
1.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8)-(-3)=?
也就是求一个数“?”,使 (?)+(-3)=-8
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 (-5)+(-3)= -8
所以 (-8)-(-3)= -5 ①
2.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让我们再想一想有其他方法吗?
试一试
做一个填空:(-8)+( )= -5
容易得到 (-8)+(+3 )= -5 ②
思考: 比较 ①、②两式,我们有什么发现吗?
3.验证:
(1)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2)如果某天A地气温是-3℃,B地气温是5℃,A地比B地气温高多少?
(-3)-5=(-3)+ ;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归纳
1.说一说:两个有理数减法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2.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计算?
3.试一试: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由此可推出如下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字母表示:
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思考】:两个有理数相减,差一定比被减数小吗?
说明:(1)被减数可以小于减数。如: 1-5 ;
(2)差可以大于被减数,如:(+3)–(-2) ;
(3)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
(4)大数减去小数,差为正数;小数减大数,差为负数;
(三 )问题:
问题1. 计算:
①15-(-7) ②(-8.5)-(-1.5) ③ 0-(-22)
④(+2)-(+8) ⑤(-4)-16 ⑥
问题2.(1)-13.75比少多少??
(2)从-1中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
(四)课堂反馈:
1.求出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1)表示数10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2)表示数2的点与表示数-4的点;
(3)表示数-1的点与表示数-6的点。
归纳总结:
1.有理数减法法则2.有理数减法运算实质是一个转化过程
达标测评
【知识巩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两个相反数相减是零. D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C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D零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3.若两个数的差不为0的是正数,则一定是( )
A被减数与减数均为正数,且被减数大于减数.
B被减数与减数均为负数,且减数的绝对值大.
C被减数为正数,减数为负数.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3)-(—3)= —6 B 0-(—5)=5
C(—10)-(+7)= —3 D | 6-4 |= —(6-4)
5.(1)(—2)+________=5; (—5)-________=2.
(2)0-4-(—5)-(—6)=___________.
(3)月球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0C,半夜是-153oC,则中午的温度比半夜高____.
(4)已知一个数加—3.6和为—0.36,则这个数为_____________.
(5)已知b ,则a,a-b,a+b从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
(6)0减去a的相反数的差为_______________.
(7)已知| a |=3,| b |=4,且a,则a-b的值为_________.
6.计算
(1) (—2)-(—5) (2)(—9.8)-(+6)
(3)4.8-(—2.7) (4)(—0.5)-(+)
(5)(—6)-(—6) (6)(3-9)-(21-3)
(7)| —1-(—2)| -(—1)
(8)(—3)-(—1)-(—1.75)-(—2)
7.已知a=8,b=-5,c=-3,求下列各式的值:
(1)a-b-c;(2)a-(c+b)
8.若a0, 则a, a+b, a-b, b中最大的是( )
有理数大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及运算规则;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理数运算的应用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大小比较。
2.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
1.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如:小明去商店买东西,买了一些东西后又退了一些,这个过程中小明所花费的金额是个什么数?
2. 概念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理数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有理数的性质和定义。
3. 实例分析:教师给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4.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一些有理数的运算题,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加强对运算规则的理解和熟练应用。
5. 拓展应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知识解决问题,并写出解决过程。
6. 小结复习: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重点内容,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五、教学评价
1. 教学评价方式:采用个人练习成绩、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和课堂讨论参与度等综合评价方式。
2. 教学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有理数大班教案
1. 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大小比较。
2.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3. 有理数的应用问题解决。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应用场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丰富教学过程,加强实际应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联系实际,加强理解,体会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小学所学过的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出发,介绍了乘方的概念,然后,结合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讲述了乘方的运算方法。跟这部分内容有关联的是后面“科学计数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部分内容。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法: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
引语:同学们,珠穆朗玛峰高吗?对,它的海拔有8848千米,可是将一张纸连续对折30次,会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你们感觉神奇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神奇走进数学课堂。要求学生折纸试验,对折一次变成了几层?对折2次变成了几层?连续对折30次,应该列一个怎样的算式?对折100次呢?如果把这些式子写出来,太麻烦,下面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数学新朋友,相信他能帮你解决这个难题。
板书课题: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每个学生都试验一下,思考回答问题。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揭示学习目标:电脑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感悟、使学生了解本节学习内容。
学生自学:请大家认真自读课本71-72页,思考下列问题。约六分钟后,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比谁的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电脑展示:
1.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2.理解幂,指数,底数。
3.一个数本身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次方。
4. (-a)n与-an一样吗?为什么?
电脑展示:
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
(-3)×(-3)×(-3)×(-3)
-2×2× 2×2×2×2×2
2.你自己能找到同样的例子吗?
3.计算:(–2)³ (–13 )³ -26
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此组练习具有梯度性,可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完成下列计算:
2² 2³ 24 25
(-2)² (-2)³ (-2)4 (-2)5
观察计算结,想一想:正数幂的符号与指数有何关系?负数幂的符号与指数有何关系?
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做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从思考问题到问题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中间围绕“自学-交流、更正-点拨、归纳”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的能力。不足之处:在练习的讲评上,应给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幼师资料《高数课件(推荐15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数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