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后感

05-06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本。

时间之河总会留下一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图书,读后感书名是一部让人非常感动的作品,他的作者{作者人名}令人尊敬。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也是对阅读的作品一种复盘,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希望这份“苦难辉煌读后感”能够成为您喜欢的作品之一,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

去年就听过此书的介绍,后来一度脱销,没有机会拜读。上月逛书店,居然发现了此书,就赶紧买来拜读。

此书比较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历史,比我们曾经学习的教科书和市面历史材料都要现实些。此书不仅再现了我党历史上的辉煌,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发展中的艰辛苦难、思想的交锋、主义的变迁、思想的分裂、残酷的环境、惨烈的失败、艰苦的斗争、无情的事实、英雄的没落、严酷的考验。

英雄是怎样诞生的?不是天生的,是残酷的现实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小说故事里的横空出世、一落地一出场就是钢铁的身体和毅志、高瞻远瞩洞穿世界、百战不殆。

我们那些伟大的英雄和领袖们,怎样地从苦难走向辉煌,怎样把我们党发展壮大,怎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怎样缔造了我们的共和国的。我们缅怀辉煌同时也缅怀苦难,不仅是简单的`回忆和纪念,而是深刻解读那段真实的历史、激发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理想,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怎样确定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定位好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国际潮流、怎样看到国内发生的变化、怎样顺应潮代的发展。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流血拼命的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历史使命前,应该怎样的态度?面对新的环境和考验,怎样保持住党的先进性。现在的确是形势变了,发展目标变了,内外环境变了,矛盾变了,复杂程度变了,我们该怎么办?走向何方?也许,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些什么,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些什么,为我们的人生指示些什么。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2】

《苦难辉煌》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来源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个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通过先了解金教授再看他笔下的《苦难辉煌》更是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我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对照哪些为民族复兴、抵御外寇牺牲的先烈们,我需要进步的学习的方面太多了。《苦难辉煌》不仅是现在对我思想上有教育启发,更重要的是在今后工作、生活方面使我从出发点、行为、结果方面有了正确的指导。近期通过观看《苦难辉煌》使我对以下三方面感悟很多。

第一,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中国红军几个方面军如果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指挥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是很难突围敌人的我包围圈。如果都是各自为政,建立的根据地不可能发展壮大。如果都是各自为政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放全中国建立政权。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不需要服从组织和单位的领导,我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基层业务人员始终要在公司政策制度下开展工作。坚决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部门管理工作和业务销售工作。

第二,不怕吃苦,有目标有决心。现在是和平年代生活富裕很难体会到没有吃穿的痛苦。俗话说“温水煮青蛙”越是条件宽裕人越懒惰越没有干事情的激情越没有斗志。联想自己实际工作,从去年调到肥料部岗位,对我们公司来讲肥料销售作为一项新的业务扩展,缺乏经验指导,更为不同于其它农资产品销售的是肥料产品必须下沉到田地一线,如果我们没有吃苦的精神和干事情的决心是很难做好这项工作的。

第三,养成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天才领袖,更没有人天生就会神机妙算。毛主席带领中国红军能最终取得胜利,如果没有他爱学习爱分析对手爱总结战况经验的工作习惯是很难做出一次次正确的战略决策。回想起我从事销售工作以来,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个人发展成长方面进步太小,这次《苦难辉煌》纪录片的学习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所以在以后工作生活中我要尽量培养自己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把自己成长能力提升放在首。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3】

《苦难辉煌》是一本厚厚的书,共十六章,厚厚的书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我用了半年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看的很慢很慢,我时时是捧这本厚书,座在老藤椅上沉思、感慨,我看完了吗?但我又没看完......?

二十世纪的世界东方,最为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就过于救国与革命,这个世纪狂飙突进。没有那个世纪像这个世纪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金石掺瓦砾大浪淘沙。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军阀割据,谁能救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即使红色政权动员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基础。

我感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壮大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白色恐怖到五次反围剿,再到长征。在这段苦难的岁月里,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7000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献身.到1932年前达100万人以上,其中还有大批的优秀领导者皆被杀害,可以讲蒋介石集团在这个阶段制造了世界顶尖级的白色恐怖。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了最需要热血的长征。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以76岁的高龄跋涉一万多公里,完成了对工农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寻访,出版了,译名为《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序言里他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国防大学博导金一南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长征的艰苦以至于多年后许多伟人回忆起来都有切肤之感。

19毛泽东在出韶关时给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那个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及太多的仁人志士。蒋介石也算是个人物,只可惜到死他都不明白,共产党是靠什么发展成为如此强大,如此坚不可摧。大浪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常想,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反围剿,也许就没有长征;没有长征就没有西安事变,没有西安事变也就没有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可是历史没有假如,历史终究是历史。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尽了百年的历程。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死开我的翅膀。”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为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去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

我慢慢的合上手中那本厚厚的书,但我将会再次翻开那厚重书。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在他的新著《苦难辉煌》中感言,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么能获得腾飞的翅膀?近期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重新追寻了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慨然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轨迹。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中国革命史是一幅立体画,凝视其中的一部分都无法洞悉其原貌。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近期读了金一南先生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这部著作用通俗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从满目疮痍的“东亚病夫”到屹立世界之林的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再起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起大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所展开的殊死搏斗。作者查阅了大量的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客观而又独特的眼光展现了一幅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履历了百年的历程,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在享受着当日金钱给我们带来富足生活时,我们可会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点空白。

通过这本书重温了这段历史,让我感慨万千。苦难与辉煌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不履历苦难与磨难,难得辉煌,没有奋斗与挫折,哪有胜利。而可以或许承受住苦难的政党和民族,必定终将走向辉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

在他的《苦难辉煌》一书的序中写道:“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国防大学原校长马晓天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没有精神的崛起,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要感谢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敌人吧,正是因为他们的贪婪健忘和愚蠢狂妄,使中国人民思想觉醒、精神崛起的时代即将很快到来!”当那么多人参加这一队伍的时候,当那么多小推车全力以赴地支持这支军队战斗的时候,人民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做出了选择。选票是一种支持方式,行动更是一种支持方式。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奋斗至今,从制定政策到选择道路,都与国际因素关系极大。以前的党史,人们过多集中于党的内部,实际上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到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它是在全球大势之下,东方各种力量挤压、碰撞、较量的结果。中国革命的成功,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人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确实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理想,有追求,不要说得太多,干得太少,要做个能干实事的实干家。人间的苦难很多,但大多不能创造出辉煌,只有凤凰涅槃地对待苦难才能浴火重生创造辉煌。作为个人的我从不敢希翼一辉光芒,也永远不敢存此妄想。但我愿,愿与我丽医同仁共创新的辉煌。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将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本身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发明者。

读完《苦难辉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珍贵的年代,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我的答案是: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行动就是最好的缅怀。于我而言,我将继续以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为指引,将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我的具体行动中去,做一个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在政治上追求进步、在工作上敬业爱岗、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中奉献爱心,让信仰成为一种动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同志《长征》中的诗句。远征到底有多难,踏遍万水千山的征程又包含着多少壮怀激烈、九死一生?《苦难辉煌》这部书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用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重大历史关头,义无反顾承担起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历史使命的辉煌画卷。跟随作家金一南的笔触,重新审视这段于苦难中重生、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民族奋进之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饱受凌辱,在封建主义的余威中艰难求生,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欧美列强蚕食鲸吞、日本财阀军阀伺机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夹缝钻营、官僚资本主义蠢蠢欲动、各地军阀割据为王......动荡不安、屈辱挣扎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初期仅有53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能发展成引领千千万万同胞,抛头颅、撒热血、领风骚,建立新中国的中流砥柱;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那支长征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统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千难万险、沧桑坎坷之中,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信仰,早已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前途与辉煌。

“辉煌”是“闯”出来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革命道路应该怎么走?马克思、列宁经典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也一再失败,我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如何使破茧而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转危为安,怎样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危急关头,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领部队闯出重围,转战井冈山,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辉煌”是“打”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直处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白色势力四面包围之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毛泽东、朱德同志吸收群众智慧,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原则,连续粉碎了4次“进剿”、3次“会剿”,经历了“三月失败”、“八月失败”两次重大挫折,大小战斗近百次,取得了龙源口大捷、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保卫了革命根据地,让革命斗争得以继续坚持与发展。

“辉煌”是“斗”出来的。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中国共产党既要战胜恶劣的外部环境,又要摒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才能茁壮成长。革命过程中,党与红军需要在战胜反动势力绞杀的同时,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右”倾主义错误,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毛泽东等党的领导同志一方面用“四一二”、“七一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惨痛教训,与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斗,教育全党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方面结合敌我力量对比,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斗,教育红军依靠有力地形,采用游击战法,战胜敌人壮大自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并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气势磅礴的诗篇坚定必胜的革命信念,克服悲观主义、失败主义情绪;进行“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根除旧军队军阀主义陋习,淬炼出一支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铁军。

“辉煌”是“熬”出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和红军从瑞金出发,四渡赤水,淌过金沙江,强穿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惊涛骇浪、枪林弹雨中匍匐向前;翻雪山,穿草地,在弹尽粮绝、风雪沼泽中奋勇前行。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无时无刻不锤炼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的信仰、胆略、气概和毅力。一路走来,红军战士们战胜了各种挑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红军将士,以几近原始的武器同武装到牙齿的各路军阀浴血奋战。面对缺米少盐、皮带充饥的窘迫,将士们高唱“草根饭,野菜汤,味好香,餐餐吃的打精光”,这便是他们适应环境、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精神的最佳体现。

如书中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不是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精神创造出来的。共产党人铸就的'辉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前途命运最黑暗的时候,他们仍旧义无反顾地坚守自己的信仰。即使被敌人俘虏,即使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我们的共产党员们都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无论面对多么艰险的环境,无论遭受多么痛苦的酷刑,我们的共产党员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造辉煌,一段段血与泪凝结的苦难,一页页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争铸就了我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与辉煌。历史的沧桑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坎坷的苦难最终铸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荣光。硝烟弥漫的中国终于退却了它的阴霾,重见明媚的阳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从苦难中走来,一身尘土,一身鲜血,却依旧洋溢着那份执着与坚定的微笑,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趟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下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进我们的血液,化作身体的一部分,全身心投入到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坚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5】

作为一名年轻人,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继承传统、坚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早就想读一些回顾革命历史的书籍,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局发动广大职工开展“读红书”活动。近日,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写的《苦难辉煌》。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其中原委,最值得人们重视的,正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最需要热血”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使战斗的火种能够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人民不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神州。有了群众的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便有飞机大炮也徒劳;有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纵有千军万马也枉然。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金一南教授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今天,我们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靠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工作情怀,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共同努力奋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围绕这一盛事我局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一。开始是因为党支部的安排,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苦难辉煌》一书,但开卷以后,不能自抑,竟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后来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颇有收获,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历史,纵然已逝,但却永远魅力无穷。《苦难辉煌》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书中从平凡人的角度审视开国领导人,正视他们取得的荣誉犯过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但独独在赤水就吃了两次败仗,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

历史记载的非完全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是相对的。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到德国历史哲学都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笛卡尔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有完全歪曲事实,也总是非常普遍的做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但是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人类在认识和理解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认识的真实性,因为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有时候会落入一些由于人类自身的偏见而造成的陷阱。所以,在真正辩证理性的反思中,无论历史认识运动过程,还是历史认识运动结果,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二者从不分离开哪怕一秒钟。总的来说人类智能历史的理解存在,因为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先进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难”与“辉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回顾我党的历史,你会发现正是在经历无数的苦难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了辉煌。党的成长过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经历一次苦难都成熟、发展一点,直到走向辉煌。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正因为苦难的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道路转变;“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解开了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论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可借鉴的宝贵实践财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辉煌,虽然其中有不少弯路,但是共产党人能够果断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修正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生产建设,使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巍然屹立与世界名族之林。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身死存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责任心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时间、地点和历史使命而不断变化的。现时代主要体现在创造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看完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百感交集。这部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教授所著、长达52万字的著作.记录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过程中。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闯集团以法西斯主义.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展开的殊死较量。作者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对这段恢宏壮阔的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解读。

在这部著作中。读者可以看到一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中国现代史: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每一方的领袖和将领都在较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全部能量,从而在历史的年轮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斯大林纵横捭阖,蒋介石拥兵数百万,毛泽东只有率领工农红军穿越万水千山.既要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正是通过万里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炼狱,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形成的地狱之火.使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浴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音。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辉煌的万言书。更是一部关于苦难的沉思录。

一个普通的学者秉笔直书或许只是保持了应有的学术良心.一名身穿军装的战略专家。笔底波澜却与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身为一名国家安全战略专家,金一南却时时有一种“不安全感”。他喜欢引用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的名言:“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因此,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开门见山地发出了生命一般古老和久远的追问:“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由此扩展开来,120历史上下求索,几万里山河纵横捭闺.他从泛黄的历史深处摘下一个个或闪光或黯淡、或耀眼或隐晦的片段.从那些广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细节里,探索历史的秘密,寻找现实的钥匙.从而追问一个更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我们还将往哪里去?

金一南就写作本书的初衷解释说:“中华民族正面临关键性的历史进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具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也面,i盘着很多全新的矛盾和全新的问题。人们思维活跃.社会思潮激荡,选择空间可以说前所未有,不同选择的后果却又大相径庭。作为一名研究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学者。应该关注、思索、甚至解答这些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和忧惠意识,金一南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学者。金一南有一腔沸腾的血、一颗燃烧的心、一双冷静的眼。历史极其枯燥,但他的语言充满激情;史料浩如烟海.但他的求证严谨细致,这使得这部著作激情四射而又理性深刻,史料丰富而又鞭辟入里,虽50万言而不觉冗长,16章而不显繁琐。从作者滚烫的文字里。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与所处时代一起思考,为国家前途嘹望.为民族命运战斗的血性军人,脉搏的跳动是何等的坚强有力。

在该书的序言中,金一南写道:“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正是因为一大批革命先驱步履艰难却义无反顾地涉过历史长河中最汹涌澎湃、最危机四伏的部分,尝遍艰辛、历尽苦难,才有了我们今日之辉煌。在那个风云激荡、狼烟四起的时代,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道路充满未知,也充满可能。决定命运的一个个历史关头,我们享受过成功的喜悦,更经历过失败的痛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共产国际派来了维经斯基,派来了马林,派来了鲍罗庭,派来了米夫。派来了弗雷德,但派不来毛泽东。派不来周恩来,派不来真正懂得中国国情的共产党人。在那段用生命和鲜血为革命探路的艰难岁月里,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孙中山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走不通: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想走以占领城市为主的武装暴动道路,同样遭遇失败。最终,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有荆棘密布、时时有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有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新的发展?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建设成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这些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对中国当前的国力和未来的发展,夸大其词者有之,保守悲观者有之,欣赏赞叹者有之,恶意诋毁者有之。面对嘈杂的世界舆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和沉着,以“不盲从。不照搬”的清醒和冷静,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辉煌,我们淡然处之;苦难,我们勇敢嚼碎,创造新的辉煌。从《苦难辉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以钢铁般的意志擎起革命的旗帜。带领苦难中的国家和民族走向辉煌:而本书“背后的故事”展示的,是一名执着的学者,以朝圣般的虔诚思索远去的历史。寻找国家和民族走向新的辉煌的指南针。

《苦难辉煌》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是一部花费年心血才写出来的著作。写作过程中,金一南做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的资料查阅、积累工作。仅举一例:为直观地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党派、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得出新颖独到而又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结论.金一南以时间为线索制作了一个历史事件年表,将各派力量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活动放到历史的横切面下审视、思索。从这个时间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一时刻,敌人在做什么,友人在做什么.而我们又在做什么,行与思,因与果,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在这鲜明的对比中一目了然。可以说。研究的成果,思考的收获,一丝一毫都来自于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坚忍不拔和不迭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追求。对我们来说。这或许是最值得深思和学习的地方.也是干任何事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

种可贵精神。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无数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苦难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辉煌是一份等价交换的报酬。只有那些勇于将苦难掰碎了咀嚼的人们,才有资格收获耀眼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这一真理,作为后来者.我们除了仰望他们树立的这座精神的高峰,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想想如何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将他们开拓的道路走得更久远,走得更辉煌。

延伸阅读

《苦难辉煌》读后感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了,经常写作文可以引导我们去观察和探索生活,一片优秀的作文通常是叙述完整有韵致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写法吗?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苦难辉煌》读后感,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

历史是有趣的,因为它充满着无数种可能性,无数的假设;但历史同时也是无情的,它只允许一种可能性的发生。这就是历史的残酷之处。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从南湖小船开始,便一直充满着曲折与困难。中国共产党战士们都是有着血肉之躯的凡人,我们的伟大领袖也不是有着神力的圣人。所有人都会犯错,而每一次的犯错可能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伤亡损失。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实现中国的伟大革命,将中国从深重的苦难中拉出来,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失败与错误中汲取力量,从而能够在这没有彩排的现实与未来中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学习党史,不仅要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的艰辛,更应该将历史的学习贯彻到我们自己的人生中,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历史的智慧,从而集万一民众的力量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书为读者从最真实的角度刻画中国领导人的形象,详细真实举例领导人的事迹,让我们更加真切,富有感情地去了解这一段历史。例如第十一章中“不二过”的毛泽东,领导人的光辉伟岸的形象并不显得遥远模糊,反而十分亲切。

本书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立根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同时将事实真理用于解释过往历史与革命道路。从最初的国共合作到国共合作破裂,从有共产国际支援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线贯穿始终。尽管这一理念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才被邓小平总结出来,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领悟到了这一点。本书以小见大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一次次从艰难境地,从沉痛失败走出来的原因,给读者带来的感触也格外深切。当蒋介石背叛了共产国际时,共产国际领导人说过:“他们背叛的不是自己的阶级,而是我们的幻想”。共产国际的斯大林作风导致了他们一味地套用理论,没有从实际出发的盲目指挥注定要失败。

如今,我们学生很多的理论都是从书本中来的,而书上的知识与实践有着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一味地注重学习书上的理论知识而过分忽略我们的动手实践,当真正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就容易导致盲目的操作,从而导致失败。我们应该向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辈学习,不盲从,从事实出发,从实践出发,调查过再发言,不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看待事物。同时,也应该避免从单一方面去看事物,而是应该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去看待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深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够贯彻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自始自终走的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比如说走”农村包围城市”而不是盲目学习俄国“夺取中央城市”的方式领导中国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而做出的正确选择。他们始终以全面唯物史观的观点看待发生的问题,他们始终从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敢于梦想敢于实践,这大概是中国革命之所以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革命用自己的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并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一点。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因为正是这段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才造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创造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时过变迁,如今的中国逐渐强盛,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变高,物质条件也逐渐变好,当我们有美好的梦想和理想时,我们更应该重新学习回顾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信仰。

就像书中列宁讲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前进的力量?当我们享受着今天物质富足的生活时,我们应该翻开历史去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的心灵,学习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今年是建党的100周年,党史的学习至关重要,但是我们更加重要的是理解感悟这一段伟大的历史所蕴含的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精神与血肉通过实践所总结出的真理。与此同时,在认识到党史的真理性质和正确属性后,应该将其运用到当代,当有一天我们青年学生也真正走向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实际贡献的岗位上时,我们要能够运用我们在党史中学习到的一切。这也是我们学习党史的最重要价值之所在。

历史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成功地将中国从苦难中指引到了光明的方向,如今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先辈的优良精神核心,带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2)

最近读了,本书描述了中国革命从孙中山起到长征结束这一段历史,用多种史料,对以往正史进行了补充。

对书中以下几段有所感想

1。有一点是两人(毛、蒋)共同的:皆以为自己必定且注定要完成某种不可言喻且不言而喻的历史使命

在写到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主席烟瘾很大,一天能吸几十支,但知道蒋不抽烟时,只要蒋在场就一根也不抽,会谈连续达4小时之久,以后他对任何政要皆无这种特殊的礼遇。我认为,虽然主席当年骂蒋为“蠢货”,但内心还是对蒋的某些方面有所敬佩的(我认为是蒋坚决不投日、不做傀儡这一点),所谓英雄之间猩猩相惜也。

2。西方领导科学认为领导力的形成依赖三大要素,一曰恐惧,二曰利益,三曰信仰。恐惧迫使人们服从,利益引导人们服从,信仰则产生发自内心的服从

信仰属于最高级,但需要高超的技巧,是一个长期过程,而恐惧、利益虽然低级,但马上见效

3。博古的幼稚

当出共产国际派李德作为送款员,送一笔1万元的款项到中国,用于解救被捕党员,博古在知道李德有军事教育背景时,将他奉为军事高参,而李德指挥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与国民党硬碰硬,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4。27岁那年,蒋在上海阅《曾文正公集》,竟至两目成疾,为蒋撰写年谱的毛思诚说,蒋“军事学即以巴尔克战术为基础,而政治学则以王阳明与曾文正二集为根柢也”

毛主席亦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5。陈毅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对黄克诚说,毛主席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二过

自己犯了错误,会反省,总结经验,避免重犯。看见别人犯了错误,会分析,假如自己遇到同样情况,如何处理才不犯错误

6。在各种危难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选择了毛泽东,而毛泽东也每每在危急关头,采纳了领导集体中最成熟和最深思熟虑的建议。所以邓小平后来说,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领袖的真正英明之处,并不在善于提出建议,也在善于采纳建议。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3)

最近读了金一南教授笔下的《苦难辉煌》,跟随着作家的笔墨去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此书中,金一南教授不仅仅明确地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更全面细致地用诸多事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这一精辟的论断。纵观历史,我收获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启发。

《苦难辉煌》让我们从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党史、历史。认真阅读《苦难辉煌》,让我眼睛一亮。作者怀着对历史和先人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筛选、甄别各种史料,真实地勾勒出重大事件发展的本来脉络和人物变化的本质特征,作者紧紧围绕若干重大事件,采取跳跃式、全景式、议论式相结合设计篇章结构和内容组合的方式,使得形像描述与理性分析有机统一,忠于历史原貌与提高文史著作可读性有机统一。我细细品味着其中的语言,被其生动、精彩的内容,理性、客观的分析和形象、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而不会感到乏味和枯燥。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要求当时共产党的领导人审时度势,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之路,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必然是充满坎坷的。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边摸索边前进。

书中反复出现的一句真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现在我们的年轻同志,经验往往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或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却很少是通过自身实践后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从革命先辈那里学习,不能盲从,不能武断,更不能任凭自己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对错。要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去看待事情,不能只注重事情的某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们始终都坚持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始终是以全面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

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也应该将所有事情从实际出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一员,要有信仰,不追求个人的私利;要有全局意识,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在实践中求真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从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难,坚持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的信仰。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4)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饥荒,只记得总被长辈们叨叨着,需对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先辈们怀有崇敬之心、缅怀之意。但因自己年幼还不太能深刻了解那其中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知识的充沛,如今在拜读《苦难辉煌》一书,跟随着作者追寻中华民族的人民军队在历史重大关头不畏艰险,勇于承担救国使命,突出重围,杀出血路,最终夺取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辛苦历程,期间终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就不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富足生活时,还应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缅怀一下那些为了我们今日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先烈。正是那段苦难的历史,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创造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看着书中描写的那些***战争年代一个个感天地、泣鬼神的壮烈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向前,也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祖国家园。我们应该积极发扬《苦难辉煌》中总结的***人独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保持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断汲取实现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苦难辉煌》吹响了当代中华民族扬帆起航前进号角。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的我们,要不断发扬中国***人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

历史是相对的,辩证的。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在人的一生中,一个人虽然不能把握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通过扬起目标的风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让生命的航船成功远航,从而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待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说:我奋斗过,我努力过,我不后悔。

我们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个人命运不可能不和国家的崛起紧密相连。一个人一生不仅在为自己,更是在为他人的幸福、民族的强盛拼搏奋斗,这样的人生会更充实、更有意义,也定会更加绚丽多彩。今天,对中华民族来说,需要前仆后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不论我们前进的道路如何艰难,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5)

《苦难辉煌》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历史上一些不可思议的时刻,向观众讲述了中国人民在经历苦难之后崛起的壮举。观看这部纪录片让人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部纪录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在磨难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经受了一个又一个的磨难和考验。这些难关足以让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民崩溃,但是中国人民却从未放弃,他们不仅顽强抗争,而且始终保持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纪录片中的一些真实镜头尤其让人深受震撼。比如,在苍茫的大漠中,中国人民为挖掘出终点站冒着生命危险每天都在地下作业,他们的双手已经磨破了,可是他们依然坚定地把工作做到了最好。这些人的行为让人想起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他们践行着“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信条。

另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片段是那些坦诚的老农民在不懈地劳动。他们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他们依然有着那种不屈不挠的信念。他们在烈日下耕作,从不惧怕劳累,用辛勤的汗水把田地变成了最肥沃的土地。这些人的存在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祖先,他们的不息的劳动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感染了我们这一代人。

此外,这部纪录片也体现了中国崛起的伟大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的人口众多,拥有着最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全球技术最领先和最激进的国家之一。这个强大的中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无限的机会和希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总之,本片以真实的镜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此外,还以鲜活的形式显示了中国的崛起过程,让人倍感自豪和信心。这部影片不仅值得每个中国人观看,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美好和真实。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6)

打开这本沉甸甸的书,一个伟大的时代画卷便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了---历史烽烟中、峥嵘岁月里,无数革命先辈、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在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磨难、挫折与失败后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饶、永不放弃……读完此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苦难到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历程。历史告诉我们,革命道路不是从辉煌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它是一个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一个历程。历史经验证明,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光明坦途,而一定充满坎坷,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边摸索边前进,强者是从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自己追求的事业的。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记录了众多我们敬仰和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陈毅、李立三、张国焘、蒋介石等等。同时也描写了许许多多迄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作者以真实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伟人其实也是凡人,他们也不会天生正确,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在革命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却永不放弃,最终走向胜利?---是信仰的无穷力量!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金一南教授说:当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时候,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绝不仅仅是腰包里塞满了钱,你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珍贵的年代,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答案是: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再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当中,做平凡的英雄。在现在这个信息科技的时代,什么都可以复制,连成功都是可以复制的,但是革命先辈的精神是不能复制的,革命时代虽然过去了,但革命精神不能丢。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须识时势。纵观百年历史,你会发现,历史给了国民党很多机会,他没抓住,历史给了共产党很少机会,但他抓住了。有谁会相信,当初只剩几千人的队伍会创造出一个新中国呢!回顾中国百年历程,这是部动荡不已的历史,你可以说他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但你必定惊叹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

作为我们这一代出生在和平年代,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年轻人,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就是信仰!信仰是什么?契科夫说: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当初无数革命先辈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就是信仰的无穷力量。作为今天的80后90后,就如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没有经历过阳光、风雨的洗礼,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在如今这个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应当坚信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大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崛起,是我们这代人到了该吃点苦头的时候了。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历史,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在政治上要追求进步;在工作中要敬业爱岗;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在生活中要奉献爱心,要让信仰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7)

中国人民是如何历经苦难而走向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的历程中闯出一条通往胜利之路的?坦率地说,这样一个极富历史感悟力的问题,长久以来于我而言若明若暗。文字深沉激越、豪迈雄壮,是我阅读《苦难辉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受。

《苦难辉煌》讲述了中国革命战争中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里面记录的大多都是时代的风云人物或者影响历史瞬间的重要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碰撞出属于自己的浪花,此书让我知晓汪精卫这个著名的汉奸代表人物,曾也有“慷慨歌燕市,不负少年头”的壮怀激烈;张国焘等一代人杰令人惋惜的蜕变;让我唏嘘陈独秀、李立三等烈士的悲情命运;方志敏、刘筹锡、胡天桃被俘后的大义凛然;书中还对历史细节的意义发掘也令人感动,如朱德同志保留下的南昌起义800人的部队,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的核心,其意义颇为深远;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力挽狂澜的历史功绩不容置疑;运兵如神的伟人毛泽东也曾有兵败土城、四渡赤水的纠结。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共产党人、国民党人、还是苏联人、日本人都很生动真实,颠覆了我以往对这段历史的简单认知。金一南教授让我们直视那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让我感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生逢其时,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置身于新时代的河海奔流中。这个新时代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是“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詹天佑曾经说过这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我们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是参与者投入其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时代”的道路,奋力踏上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8)

连日来,通过读《苦难辉煌》这本书使我明白,历史纵然已逝,但却永远魅力无穷。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史经历了百年的历程,就像书中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就不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富足生活时,还应翻开历史看看,去充实一下自己已经日渐空虚的心灵,缅怀一下那些为了我们今日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正是那段苦难的历史,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创造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次阅读历程使我明白了党和这支军队的力量从何而来;让我知道了星星之火何以燎原;让我再次认识到,人类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也更让我坚信“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曾沦为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在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需要完成的,这是和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事情。

通过读《苦难辉煌》,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我们要在历史中找到影子找到寄托,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有多少人在感慨多少次历史的重演,然而殊不知事在人为,是人自身的意志决定了历史的相似性。每个人的一生并不一定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这便印证了“你所站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今天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当好历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正是这份从容,正是这份坚持,最终成就了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走向了灿烂辉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为新时期铁路事业的建设去贡献我们的力量。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9)

作为一名年轻人,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继承传统、坚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早就想读一些回顾革命历史的书籍,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局发动广大职工开展“读红书”活动。近日,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写的《苦难辉煌》。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著,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其中原委,最值得人们重视的,正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最需要热血”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使战斗的火种能够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人民不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神州。有了群众的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便有飞机大炮也徒劳;有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纵有千军万马也枉然。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金一南教授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今天,我们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靠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工作情怀,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共同努力奋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围绕这一盛事我局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一。开始是因为党支部的安排,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苦难辉煌》一书,但开卷以后,不能自抑,竟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后来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颇有收获,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历史,纵然已逝,但却永远魅力无穷。《苦难辉煌》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书中从平凡人的角度审视开国领导人,正视他们取得的荣誉犯过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但独独在赤水就吃了两次败仗,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

历史记载的非完全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是相对的。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到德国历史哲学都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笛卡尔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有完全歪曲事实,也总是非常普遍的做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但是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人类在认识和理解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认识的真实性,因为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有时候会落入一些由于人类自身的偏见而造成的陷阱。所以,在真正辩证理性的反思中,无论历史认识运动过程,还是历史认识运动结果,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二者从不分离开哪怕一秒钟。总的来说人类智能历史的理解存在,因为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先进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难”与“辉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回顾我党的历史,你会发现正是在经历无数的苦难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了辉煌。党的成长过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经历一次苦难都成熟、发展一点,直到走向辉煌。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正因为苦难的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道路转变;“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解开了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论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可借鉴的宝贵实践财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辉煌,虽然其中有不少弯路,但是共产党人能够果断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修正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生产建设,使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巍然屹立与世界名族之林。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身死存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责任心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时间、地点和历史使命而不断变化的。现时代主要体现在创造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看完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百感交集。这部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教授所著、长达52万字的著作.记录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过程中。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闯集团以法西斯主义.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展开的殊死较量。作者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对这段恢宏壮阔的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解读。

在这部著作中。读者可以看到一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中国现代史:内外矛盾冲突空前尖锐,相互斗争局面极其复杂.‘各派力量的策略转换空前迅速.每一方的领袖和将领都在较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全部能量,从而在历史的年轮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斯大林纵横捭阖,蒋介石拥兵数百万,毛泽东只有率领工农红军穿越万水千山.既要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正是通过万里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炼狱,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形成的地狱之火.使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浴火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音。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辉煌的万言书。更是一部关于苦难的沉思录。

一个普通的学者秉笔直书或许只是保持了应有的学术良心.一名身穿军装的战略专家。笔底波澜却与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息息相关。身为一名国家安全战略专家,金一南却时时有一种“不安全感”。他喜欢引用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的名言:“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因此,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开门见山地发出了生命一般古老和久远的追问:“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由此扩展开来,120历史上下求索,几万里山河纵横捭闺.他从泛黄的历史深处摘下一个个或闪光或黯淡、或耀眼或隐晦的片段.从那些广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细节里,探索历史的秘密,寻找现实的钥匙.从而追问一个更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我们还将往哪里去?

金一南就写作本书的初衷解释说:“中华民族正面临关键性的历史进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具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也面,i盘着很多全新的矛盾和全新的问题。人们思维活跃.社会思潮激荡,选择空间可以说前所未有,不同选择的后果却又大相径庭。作为一名研究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学者。应该关注、思索、甚至解答这些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和忧惠意识,金一南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时刻关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学者。金一南有一腔沸腾的血、一颗燃烧的心、一双冷静的眼。历史极其枯燥,但他的语言充满激情;史料浩如烟海.但他的求证严谨细致,这使得这部著作激情四射而又理性深刻,史料丰富而又鞭辟入里,虽50万言而不觉冗长,16章而不显繁琐。从作者滚烫的文字里。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与所处时代一起思考,为国家前途嘹望.为民族命运战斗的血性军人,脉搏的跳动是何等的坚强有力。

在该书的序言中,金一南写道:“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正是因为一大批革命先驱步履艰难却义无反顾地涉过历史长河中最汹涌澎湃、最危机四伏的部分,尝遍艰辛、历尽苦难,才有了我们今日之辉煌。在那个风云激荡、狼烟四起的时代,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道路充满未知,也充满可能。决定命运的一个个历史关头,我们享受过成功的喜悦,更经历过失败的痛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共产国际派来了维经斯基,派来了马林,派来了鲍罗庭,派来了米夫。派来了弗雷德,但派不来毛泽东。派不来周恩来,派不来真正懂得中国国情的共产党人。在那段用生命和鲜血为革命探路的艰难岁月里,遭受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孙中山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走不通: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想走以占领城市为主的武装暴动道路,同样遭遇失败。最终,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们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从而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有荆棘密布、时时有暗流涌动.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求、去创造、去改变。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尤其是有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机遇为新的发展?历史给出的答案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建设成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这些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对中国当前的国力和未来的发展,夸大其词者有之,保守悲观者有之,欣赏赞叹者有之,恶意诋毁者有之。面对嘈杂的世界舆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和沉着,以“不盲从。不照搬”的清醒和冷静,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辉煌,我们淡然处之;苦难,我们勇敢嚼碎,创造新的辉煌。从《苦难辉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以钢铁般的意志擎起革命的旗帜。带领苦难中的国家和民族走向辉煌:而本书“背后的故事”展示的,是一名执着的学者,以朝圣般的虔诚思索远去的历史。寻找国家和民族走向新的辉煌的指南针。

《苦难辉煌》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是一部花费年心血才写出来的著作。写作过程中,金一南做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的资料查阅、积累工作。仅举一例:为直观地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党派、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而得出新颖独到而又令人信服的观点和结论.金一南以时间为线索制作了一个历史事件年表,将各派力量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活动放到历史的横切面下审视、思索。从这个时间表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一时刻,敌人在做什么,友人在做什么.而我们又在做什么,行与思,因与果,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在这鲜明的对比中一目了然。可以说。研究的成果,思考的收获,一丝一毫都来自于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坚忍不拔和不迭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追求。对我们来说。这或许是最值得深思和学习的地方.也是干任何事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

种可贵精神。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无数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苦难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辉煌是一份等价交换的报酬。只有那些勇于将苦难掰碎了咀嚼的人们,才有资格收获耀眼的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这一真理,作为后来者.我们除了仰望他们树立的这座精神的高峰,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想想如何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将他们开拓的道路走得更久远,走得更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0)

《苦难辉煌》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依靠坚定的信仰,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翻阅了这本书使我真切地感受到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苦难中挣扎、觉醒中抗争、自立中图强的道路是如何走过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坚实迈向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通过阅读,有以下几个体会:

1。对党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以大量事实背后的事实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偶然与必然。很多党史知识是一般的教科书上没有的,是金一南先生从大量的珍贵文献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鲍罗廷对蒋介石走向国民党权力巅峰的所起的作用;又如九一八事变背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策划过程。这些细致的史实让我对民族苦难与党的英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历史偶然中的必然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2。对苦难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辉煌永远与苦难相伴,在苦中生,在难中长,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时时涌现眼前,让我感受到信仰的无穷。伟人也没有先知先觉,靠的是自己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在苦难中前行。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苦难辉煌》里叙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与非凡,毛泽东作为这个党的领袖的伟大与非凡,并不在于那种充满佛光神意的被神化的计划或者预言,而在于它的实践。不屈不挠的、百折不回的实践。”革命总是在无数挫折、转折中一步步走向胜利。金一南则在书中写到:“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形成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

3。对金一南先生的作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以往习惯于网上、微信、博客上的阅读,与书本比起来总觉得是碎片化的知识。通过对书本的全文阅读,感觉原有的历史知识能更系统的组织起来,对一些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很多观点和结论是金一南先生通过大量的文献材料分析得出的,他这种博学研究和对历史的科学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党校教师学习,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应用。

苦难辉煌读后感10篇


看完这篇作品,或许会有一些情节让我们感到迷惑。之后,若有了一些心得,我们可以动笔撰写自己独特的读后感,这篇关于“苦难辉煌读后感”的读后感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少启示,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

《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同时这也是一段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走进那段历史去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

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顽强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土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

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永远记住了他们,这本书带给我们青年党员的是一种精神洗礼,这种精神洗礼不会白费。今天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民族复兴,我们仍然需要一批与当年那样为了胸中的正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为民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已任的共产党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2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诚如金一南先生《苦难辉煌》所揭示:辉煌发端于苦难,苦难孕育着辉煌,在苦难与辉煌辨证交替中演绎着一个真理:没有精神的崛起,没有信仰的支撑,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多难兴邦,革命战争年代救亡图存的力量之源

透过战火纷飞的硝烟,《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一部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

天翻地覆慨而康,人间正道是沧桑!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羸弱然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恰恰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却永远记住了他们。中国的革命事业是靠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牺牲换来的,而支撑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动力就是信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革命的闪光之处正在于这个党有着纯粹的信仰,这个精英政治团体有着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舍生忘死追求真理的精神世界。他们为了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他们说真话、办真事、信真理,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中国革命才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才发生了沧桑巨变。

掩卷沉思,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尊严。我们要记住历史,更不能忘记苦难,才能继往开来。瞿秋白《多余的话》和刘志坚《带镣行》,不仅是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更是他们个人信念的源头。正是这样一批人,以可贵可佩的内心良知和使命自觉,强烈要求国家变革、强烈盼望民族富强,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成为国家民族的开路先锋。信仰,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最坚决、最勇敢、最能奋斗、最富牺牲精神政党,成为中国革命成功的力量之源。

以史为鉴,和平年代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基石

满纸铮铮言,一腔赤诚情。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和平年代,当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个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政党,能够在60多年执政生涯中,始终获得人民支持和信任?为什么这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能经受起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这些问题时,《苦难辉煌》为我们做了做好诠释:信仰是支撑共产党员执政为民的基石,这是党的根本利益、也是国家的根本所在!

苦难与辉煌,伴随着90年的风雨征程。如果说“立党为公”是共产党生命之源不竭的“天”,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共产党生命之树常青的“地”,共产党员的信仰需要顶“天”立“地”,在这样的天地之间横贯运行,纵横驰骋。当年苏区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蹬草鞋,穿布衣,住草棚,吃红米,喝南瓜汤,开荒种地,修桥铺路,打井抗旱,他们心中有群众、办事为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建立了血肉相联的党群、干群关系。和平年代,如果所有共产党人都向当年一样,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工作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我坚信,广大群众对党的事业会发自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信仰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依然需要精神的力量。发现信仰,需要智慧;跟随信仰,则需要勇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仅应该是政治家、军事家的政治抱负,而应是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政治情怀。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和巩固靠的是民心所向、民力所聚。既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大落大起的征程,那么执政为民就是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当我们高举科学发展旗帜时,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只有真心实意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广阔、我们的政党基础才会更加巩固。

继往开来,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的灵魂和旗帜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信仰是艰难的、痛苦的,但没有信仰,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将会更加艰难、更加痛苦。

历经苦难成辉煌,淘尽黄沙始见金。近代中国政治精英集团都有自己的社会主张,洋务派、维新派力求“变法图强”,国民党信奉“三民主义”,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追寻真理救国救民,很可能我们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和徘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正是他们点燃了中国人心中信仰之火,才使我们至今未曾被黑暗吞没。正因为信仰中蕴涵着中华民族获得精神力量和集体自尊的源泉,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灵魂和旗帜,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说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吹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那么当年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团体凭籍坚定信仰,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成为引领潮流、创造历史、开拓未来不可更阻和逆转的伟大力量。1921年建党至今,90年过去了,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建设的锤炼,岿然不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信仰力量的化身,如地壳深处喷涌欲出的岩浆,如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诚如凤凰涅磐,重获新生。当下,也正因为集聚着无数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历史没有割断,也不可能割断。没有信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意味着崩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延续。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否定自己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不要忘记,我们是以先烈的血泪洗面才得以容光焕发的。信仰支配共产党员行动,使得这个精英群体凝聚的政党能够忍受一切苦难,而达到所选定的国富民强目标,实现辉煌!

光来自东方,烛照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薪火

历史无声走,潮流滚滚来。1840年以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中华民族这样巨大的跌宕起伏,经受过如此多的苦难!诚然,多难兴邦。但翻遍世界史,曾在历史星空闪烁辉煌的民族几乎都在苦难中消亡,唯有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浴火重生,堪称奇迹!《苦难辉煌》昭示出一个真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记忆的民族之所以能坚韧不屈,唯在于信仰的精神薪火烛照前行的荆棘!

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仰望星空的人,“为民众谋福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世代相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一份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份担当,“天下为公”是一种责任,正是这种信仰精神薪火世代相传,使得我们民族在历次苦难中实现了更高层次动态平衡的辉煌!近现代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是多少代中国人的追求,几百万优秀中华儿女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成立,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性号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胜利,培养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产党人,告别了长期延习颓丧萎靡之气,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精神洗礼,是任何财富都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39年,国稍强、民稍富、军稍强,中国的崛起举世公认,与此同时商业大潮的汹涌荡涤了国人的灵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信仰有所缺失。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因此,一个民族的崛起,不能仅仅是物质的堆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世界背景来看,一方面是西方人权民主的裹挟下的舆论霸权,一方面是武力至上信奉实力的军事霸权。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几次足以载入世界史册的事件已经教会了善良的中华民族如何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世界中生存。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已成为现代大国执政党的中共党人需要的是全党坚定不移的崇高信仰,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也是烛照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薪火使命使然!

春秋花自开,时代有情怀。“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有什么样的未来。”个人如此,民族国家亦如是。没有信仰的人,处繁华而空虚,临困境而失措。没有信仰的民族,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走进新时代,中华民族仍需有信仰力量的薪火相传,“不忘本”“莫丢魂”“扎稳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只有为国为民者,才堪称“民族的脊梁”,才可能不惜以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毋庸讳言,我们这代人身上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没有风霜雨雪的洗礼。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完成我们的担当,唯有坚守信仰,不断提升思想、精神、品格,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真信”“真学”“真作为”的行动。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3

二十世纪史学大师吕西安·费弗尔说过一句话:“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中央在全党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非常必要。在这种原动力驱使下,认真研读当代军事战略专家金一南先生创作的纪实文学《苦难辉煌》,这是一本大书,也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一本会燃烧的书。读之让人心潮澎湃、感悟颇深。

我们回首过去,传承红色基因。苦难可以造就辉煌,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地向前碾轧。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苦难与辉煌相伴的历程。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在黑暗动荡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方力量,抗击外来侵略者、推翻压迫剥削的旧社会。书中写到,“世界上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伟大领袖到普通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而正是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面对艰难困苦,抛头颅、洒热血,以大义凌然的英雄气概谱写可歌可泣的赞歌。才有了现在的我们,可以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年代,没有炮火硝烟、没有枪林弹雨。试想,如果没有艰苦卓绝的五次反“围剿”,没有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的?当下,我们学习党史、学习经典著作、观看红色影视作品,追寻共产党员和中华儿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担救国使命,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事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礼。这种革命献身精神,应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烙印而延续。

我们感悟党恩,倍感骄傲自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发展的道路,经过顽强奋斗,党团结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重要决策,勇敢打开对外开放大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坚决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回顾一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感悟祖国的繁荣与富强,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我们展望未来,坚定信心决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是为了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一百年,她沿途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精神坐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这种奋斗状态,我想任何时代都需要。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事业、人民生活都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了新台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化解了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的风险挑战,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了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让世界瞩目,足以载入史册的完美答卷。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苦难不仅仅是震撼,而更是警醒。如果摒弃苦难的历史,那我们仿佛是无根之木、无本之源,丢掉了属于自己的宝藏。那些峥嵘岁月是何等曲折艰辛,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强大而奉献了青春与热血的民族脊梁,正是苦难至辉煌的历史,是我们前进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带着历史沉重的积淀而更加坚定的迈向远方。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4

在“学百年党史谈真知灼见”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阅读了由金一南教授创作的《苦难辉煌》一书,下面汇报与分享我的学习成果。

《苦难辉煌》的历史纪实,让我看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悲壮画卷,听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呐喊,感受到了中国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之路,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艰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奋斗不息,顽强地从年轻走向成熟,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挺拔的脊梁,给中国命运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奋斗。“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说我们现在整体上处于国与民大步向前的状态,更不能忘记往昔的“苦难”,也是“辉煌”。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青春寄语,清晰标定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的分量,激励当着我们继承发扬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自觉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突如其来的磨难,青年人也能扛起重担。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英勇奋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牢牢把握构筑人民生命健康坚固防线这个根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深度”和“温度”,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于今日再看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领悟到的便不仅仅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工作部署,多了些许与青年相关的整体性情感。疫情爆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我青年作风。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救死扶伤的病房和手术室里,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上,机场、地铁、高速公路保障交通运输正常的第一线,都有青年主力军的身影,在每一个我们看得到、看不到,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拼尽自己的力量,守卫自己的祖国,守卫自己的人民,守卫自己曾经或许熟悉到厌烦但此时想来却格外亲切的一切。

不负韶华,共谱华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一座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巍峨矗立,光照千秋,永不褪色。国家的发展需要青年,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年。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拥护者、更作为一名爱国青年,我们有责任将岁月流淌下的民族大义与渐渐凝实的个人担当化为行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刻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一份光,发一分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自觉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将青春之梦想融入伟大中国梦,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5

去年就听过此书的介绍,后来一度脱销,没有机会拜读。上月逛书店,居然发现了此书,就赶紧买来拜读。

此书比较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历史,比我们曾经学习的教科书和市面历史材料都要现实些。此书不仅再现了我党历史上的辉煌,而且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发展中的艰辛苦难、思想的交锋、主义的变迁、思想的分裂、残酷的环境、惨烈的失败、艰苦的斗争、无情的事实、英雄的没落、严酷的考验。

英雄是怎样诞生的?不是天生的,是残酷的现实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小说故事里的横空出世、一落地一出场就是钢铁的身体和毅志、高瞻远瞩洞穿世界、百战不殆。

我们那些伟大的英雄和领袖们,怎样地从苦难走向辉煌,怎样把我们党发展壮大,怎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地,怎样缔造了我们的共和国的。我们缅怀辉煌同时也缅怀苦难,不仅是简单的`回忆和纪念,而是深刻解读那段真实的历史、激发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理想,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怎样确定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定位好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国际潮流、怎样看到国内发生的变化、怎样顺应潮代的发展。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流血拼命的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了,在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历史使命前,应该怎样的态度?面对新的环境和考验,怎样保持住党的先进性。现在的确是形势变了,发展目标变了,内外环境变了,矛盾变了,复杂程度变了,我们该怎么办?走向何方?也许,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些什么,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些什么,为我们的人生指示些什么。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6

时光如梭,岁月如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未停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从腐朽的“东亚病夫”成长为如今的“东方巨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百多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复兴崛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检察人,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这本书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奔走高呼,牺牲奉献的英雄史诗,叙述了建党、反围剿、长征等历史故事,内容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完此书,虽无入木三分之理解,但亦有囫囵吞枣之浅触,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华民族从战火中探索到了民族出路,坚定不移的跟着共产党走”,因为这条路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才铸就了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国。

金一南教授从不同的视角,用丰富的史实给我们讲述党的辉煌历史,也为当代党史研究学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如他所说,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提醒世人,让我们知道曾经有一批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只为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而我觉得这个初衷正是当代的我们应推崇、铭记和学习的。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通过阅读《苦难辉煌》让自己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尤其在建党之初,面对外部的围剿堵截,内部的争论与迷茫,有背叛、有退缩、有失误、有幼稚,读到此处,内心感慨不已,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小小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继而夺取了全国的胜利。通读之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共产党人的信仰,这信仰中有对党的忠诚,有对人民的热爱,有对道路的坚信,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和智慧铸就了一部百年的党史,而这百年党史正如曲青山教授而言,“苦难中铸就辉煌,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败后拨乱反正,奋斗后赢得未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向辉煌,这里面也离不开另一种能力,那就是学习,中国共产党通过学习,发展壮大,最终实现救国兴国的夙愿。

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读史明理、读史力行,作为当代青年,在今后的工作中想怎么做,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做,我觉得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应该思考的,我将以时不我待的工作劲头投入到检察工作中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检察工作增光添彩。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7

经过六天时间《苦难辉煌》纪录片的观看和讨论,使我感触颇深。本不喜欢看纪录片的我每天跟大家在培训室里将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一集不落的看完,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苦难辉煌》这部纪录片以宽广纵深的角度,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对它未来的可能命运放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去观察。

这部纪录片生动的纪录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近代中国所涌现出的一批革命同仁为了探索中国新的出路作出了巨大牺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人敢相信,仅有50多人的小小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尤其是共产党员们是怎样从国民党的包围和封锁中突围出来,通过长征扭转败势,建立起陕北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新中国。对这段历史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从小在课本上就学到了许多有关于革命烈士的课文,还有小时候观看的一些抗战电视剧上,都对这段时期的事迹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也许是年纪小,那时的我根本无法深刻理解那时人们的苦难以及面对苦难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不知在这表象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印象中只是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至今日,在看到《苦难辉煌》这部纪录片后,共产党员的那种感人肺腑的事迹才真正的引起我内心的轰鸣。

记得学过毛主席的一篇文章《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书写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与豪迈万丈的气概。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长征是共产党人用鲜血书写的一部可歌可泣壮丽的诗篇。这部诗篇值得我们永远为他们歌颂,长征精神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在长征的路上多少革命同志倒下了,但是他们倒下后其他人依然会继续前行,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这只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最终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反观那段历史,再看看现在,在和平岁月里,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可是很多人却并不满足,整日抱怨自己的生活很艰苦,工作不如意、学习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挣钱不容易、当不上官……很多人时常感到寂寞、空虚、无聊,有的人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报复社会。和革命先烈们相比,我们现在的所谓的“苦难”何足挂齿,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先烈们用鲜血给我们铸就的新中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我们为什么不珍惜?

革命先辈不变的信仰始终留在我们的心中,鼓励着我们沿着革命的道路不断前行。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将秉承先辈们的遗志发扬不怕吃苦受累,不畏艰难险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工作精神。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用真正的信仰书写自己生命的里程碑!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8

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读罢长篇巨著《苦难辉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该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就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徒步二万五千里,翻过皑皑雪山,趟过滔滔急流,走过茫茫草地……是何等的艰险,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没有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装备低劣、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该书的作者金一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7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官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所经历的不再是前辈们需要面对的恶劣生存环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来自哪里,不能忘记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付出生命的那一群群可敬、可爱的人。只有不忘记他们,我们才更能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力量与伟大。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以为缅怀革命先烈的最好方式就是行动。于我而言,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将先烈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我的具体行动中去,做一个真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工作上敬业爱岗、在生活中奉献爱心,让信仰成为一种动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也许,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踏踏实实地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必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9

去图书馆借书,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吸引了我。书本以翔实的史实、散文的笔法,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革命的雄浑壮阔、艰苦卓绝呈现在我面前。

书中讲述了上个世纪的中国,各种国际势力在中国倾轧造成了中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李立三、蒋介石等等,每个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有一些无名英雄,他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奉献了自己血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的火种引燃在这块劫难缠身的土地上,他们不断的探索,历经炼狱之火,硬是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带领导到世界的大舞台上,实现了从困难走向辉煌的华丽转身。

《苦难辉煌》重点详实、生动的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记录了革命战争中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紧要关头,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对中国之路的探索、也记录了他们的失败和在失败中奋进崛起。书中,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既要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又要面对党内争论、妥协、分裂、弥合。正是通过万里长征这一艰苦卓绝的历程,通过严酷的围堵、漫漫的跋涉、惨痛的牺牲、锥心的背叛形成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史诗一般的伟大壮举。如同毛主席所说:长征就是播种机、长征就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而支持中国共产党人走过这艰苦卓绝岁月的并最终走向辉煌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息追求。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段历史已然过去,但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民族复兴理念没变、为人民谋福祉理念没有变。新时代下,我们一部分人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耽于享乐,忘记了党和祖国赋予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法规治国,以党章治党,不断发声要求每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我们要不断夯实自己的政治素养,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时刻牢记,我们能够享受现在的岁月静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斗争而来的,是无数的建设者奋斗而来的。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奋斗,用自己的汗水再续写祖国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 篇10

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地共响。列宁讲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我们是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忘却曾经的苦难,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去面对艰难险阻,去铸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最根本的特色就是进一步还原历史,让史实说话,让真实的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史展现在人们面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苦难的历程换来了革命的真谛和最后的成功。作者以“重新思考”的姿态不断发现历史的价值,这恐怕是本书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们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因为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性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苦难辉煌》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较好,提炼的思想也很深刻,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给自己、给别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

《苦难辉煌》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书中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默默无闻的英雄,这让我更加敬重每一个为革命奋斗的人,也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从苦难走向辉煌,而不是从苦难跌入深渊,就是因为他们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艰苦中不懈奋斗,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的豪迈和气概!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然而每颗尘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多少伟大的人物,出生时是那么地平凡无奇甚至平庸,“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但是我们所要做的是扮演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守护我们平凡无奇的伟大。所以,不要为自己籍籍无名而忧伤。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永恒的人民的事业中去。

历史是辩证的。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过去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八篇


图书是年轻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和指导者。读完一本书后,心中常有许多感触,总想用文字来表达出来。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从心底出发。这里我们特别为您推荐了“苦难辉煌读后感”,希望它能给您带来惊喜。同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更好的成果,提供更多的帮助方案!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1】

打开沉甸甸的书本,一个个伟大的时代画卷便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了---历史烽烟中、峥嵘岁月里,无数革命先辈、共产党人在探求救国救民、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孜孜以求、舍生忘死。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挫折和失败,我们依然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卷合,心不能长久平静。中国历史经历了从苦难到辉煌的一百年。历史告诉我们,革命道路不是从光荣到光荣,从胜利到胜利,是从失败到胜利的过程,也是从苦难到光荣的过程。

历史经验证明,发展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光明的,但必须充满坎坷。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探索、前进。一个真正的强者决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他的事业。

《苦难辉煌》详细、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它记录了许多我们敬仰和认识的伟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陈毅、李莉

三、张国焘、蒋介石等等。同时也描写了许许多多迄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作者以真实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伟人其实也是凡人,他们也不会天生正确,也会犯错误,也会打败仗。虽然他们在革命道路上一路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最后走向胜利!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尤其是书中金一南教授所提到的“当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时候,绝不仅仅是物质的强大,绝不仅仅是腰包里塞满了钱,你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珍贵的时代,什么能打动我们?什么值得我们尊敬?

有什么能让我们追随?”“是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再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机会,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当中,做平凡的英雄。

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一切都可以复制,甚至成功也可以复制,只有革命前辈的精神永远不能复制。

我们现在出生在和平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工作稳定,衣食住行。口袋有钱,精神穷,房子大,灵魂却小。我们读历史,却忘记过去。

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什么?

契科夫说过: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当初无数革命先辈能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牺牲,就是信仰的无穷力量。

而许许多多作为今天的80后90后,就如生长在温室中的花草,没有经历过阳光、风雨的洗礼,相形之下显得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因此,在这个科技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大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崛起,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更要看到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义无反顾地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当好历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在政治上,要积极要求进步;在工作上,要敬业爱岗;在学习上,要进取;在生活上,要充满爱心,让信念成为一切进步的动力!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2】

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一定要仔细阅读,慢慢琢磨。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眼就有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人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历史事件纵横交错,是非曲直。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读过的一些史书,往往给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容易,但不一定符合历史的真理。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可能不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形容。我们只能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尽管真相可能残酷、令人费解或尴尬,但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

3、 同时,张国焘和蒋介石也描写了许多至今仍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

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者、落难者、逃亡者和反叛者占绝大多数,最后只有几千人坚持下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使我更加关注这位历史伟人和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认识中国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奉若神明,把他们的话语当作指示,“一句顶一万句”?

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就不能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也不需要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的一些事情与中国的实际不符。因此,他们将限制他们本应发挥的作用。结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

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将促进和发展国际认证和认可活动。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更加为我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也说,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你想做的,尽力而为,热爱生活,做好工作;创新在于坚持,只要用别人的打牌和看电视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8个小时之外。

通过他的文字,我了解到这部巨著的几十万字,来自于他多年来积累的两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以及他多年来独立而细致的思考。因此,我认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要工做出成绩,不能半途而废;要工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类有很多苦难,但不一定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能最终创造辉煌。我们希望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道路上再创辉煌。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如何艰苦奋斗,走向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革命,在斗争、挫折和再斗争中,开辟一条胜利之路?坦率地说,对于这样一个极富历史感悟力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志若明若暗。

在中央党校学习的课余时间,仔细阅读了金一南教授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感慨良多,获益匪浅。该书钩沉稽古,发微抉隐,立论深邃辩证、朴实公允,史料小中见大、新中求实,文气深沉激越、豪迈雄强。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激情的情感和精辟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革命史的全景,这场革命历经艰难曲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阅后掩卷长思,心绪不能自已。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

实事求是实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一切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

不言而喻,他们都来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

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历史充分证明,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一条铺满鲜花、荆棘丛生、暗流涌动的宽阔道路。它要求我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追求、创造和改变。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挑战转化为机遇,把机遇转化为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的结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建设成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

这些年,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十分热门的世界性话题。对中国当前的国力和未来的发展,夸大其词者有之,保守悲观者有之,欣赏赞叹者有之,恶意诋毁者有之。面对嘈杂的舆论,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和沉着,以“不盲从,不照搬”的清醒和冷静,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的困难比任何其他政治团体和政党都多。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很少有人相信不足100人的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

其中,最值得人们关注的原党委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群众基础。“最需要热血”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使战斗的火种能够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人民不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神州。

在群众的帮助下,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和大炮是徒劳的;在人民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是徒劳的,马是徒劳的。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失败,绝不是偶然的。与其说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勿宁说这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因为人民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书写历史的真正主人。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体现了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自身错误而不断进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更是体现了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让炎黄子孙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树立了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让苦难深重的华夏儿女重新焕发出昔日上邦大国的胸襟与气度,乐观积极,豪迈大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充分证明:“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历史还昭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天、明天乃至后天,我们依然面临着人民的选择!

我们将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续写辉煌的业绩、甘当公仆的情怀来继续赢得人民的选择。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我们不仅需要有这种清醒,尤其需要有这种自觉。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写《苦难辉煌》,写那个时代,最终的目的就是写那代人的真正信仰。”他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

20世纪8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76岁高龄、怀揣心脏起搏器跋涉两万里,写就《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在书中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曾经通过《阿q正传》等著作“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鲁迅先生,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向中共中央发出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将来。”没有品尝过理想信念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是苦涩萎靡的。

一批批革命先烈牺牲奉献、英勇奋斗,绘就出了一幅幅壮美鲜活、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演绎出了一部部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为过去、现在、未来那些已经成为或希望成为民族脊梁的人们树立起崇高的信仰标杆。

坚定不移的信仰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表里相依、内在统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正确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

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古罗马曾是地跨欧亚非的强盛帝国,但随着腐化奢靡之风日盛,最终难逃民族分裂和崩溃的命运。

遍阅《二十四史》,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权门兴衰,随处可见因励精图治、克勤克俭而建功立业,因骄奢淫逸、享乐自怡而衰退败亡的事例。今天,当我们嗟叹美酒淹没宝座、金玉压倒豪舍、骄奢倾覆政权的时候,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3】

两个人也有不同之处,历史上评价蒋介石是一个独裁者,他实行法西斯专政,独断专行,手下的人对他十分惧怕,诚惶诚恐,唯命是从,提着脑袋办事,这样不得军心的队伍输掉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一点上曹操做的就好多了,他广泛听取谋士意见,爱财如命是人尽皆知的。在注重民心上,蒋也不如曹。曹操为取得民心,曾经下令“毁坏麦田者,斩!

”的命令,而自己由于战马受惊而踏坏麦田,为了惩罚自己,曾留下“割发代首”的美名:蒋介石则滥杀无辜,使他彻底失掉了民心,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说到蒋介石就不得不联想到与他亦敌亦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了,毛主席具有极大的智慧与坚韧的品格,他曾作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如此的豪气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在红军长征时期也发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朱德的扁担”、“倔强的小红军”都令生活在安康的年代的我们十分敬佩。

在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毛主席就像那闪闪的红星,带领着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坚定目标,建设“民主、平等、富强的新中国”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和坚定信仰。他们坚信“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冲上来,红军勇渡黄河的时候,后面的人踩着前人的尸体继续奋战,流血了顾不上痛队友牺牲了顾不上流泪,继续为了心中的目标、信仰二勇往直前。

合上书我进行了深深的沉思,一幅幅红军战士抗争的画面还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觉得生活在今天真的是极大地荣幸感谢那些革命先辈们,感谢那些个有名无名的英雄们。作为结果历史的接力棒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同样扛过前辈们的信仰与坚定目标,为了建设祖国而奋斗。如果这学期我有幸成为上级老师批准的共产党员,我会感到更加光荣,肩上的担子也会更加沉重。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4】

假如没有国民党五次围剿,就不会有红军长征;假如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淬炼,没有遵义会议的召开,就不会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假如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统一战线,不会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然而,历史并没有一个假设。历史就是历史。一开始,它充满了机会,然后又包含了必要性。从金沙江安顺场17勇士、大渡河泸定桥22勇士忘却生死的拼杀中我们看见了这种必然;从天心圩军人大会上朱德“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铿锵话语中我们听到了这种必然;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中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必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是一首儿时的抒情诗,更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思考和回答。当世界追根溯源到20世纪中国之谜的由来时,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既是《苦难辉煌》的开篇之问,更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各方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破产,“农村崩溃,失业人数遂以激增,而野心家因以施其操纵”。

蒋介石列举了五个原因:多年来军阀的兵变;红色帝国主义(苏俄)的毒计;白色帝国主义(英、美、日)的经济侵略;过去糟糕的教育制度;中国社会组织的松散。

美国作家布莱恩·克罗齐给出了他的最终答案——运气。

是的,历史曾给予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和成长的机遇:辛亥革命的成功让中国的革命形势一浪高过一浪,第一次国共合给予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建党和革命的经验;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共产主义由深奥的理论成为生动的现实,共产国际的成立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连年的军阀混战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那么这些就是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原因吗?

是,又都不是。

“四·一二”政变让共产党人经过残酷的血腥洗礼,最终看清了“党内合作”的结局;斯大林在中国最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苏俄和共产国际最初甚至将绝大部分援助给予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对于共产国际的经费援助却伴随着“依赖”和“服从”;军阀割据为红军长征让出了通粤之道、打开了湘江之门,却也让红军无立足之地,苦苦寻找根据地而辗转一年之久,从长征之初的八万多人锐减至几千人。

对于这个谜题,毛泽东在1928年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也列出了五点理由: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民主革命影响下的工农群众基础;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国革命形势;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部分经费,但是没有送来工农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出政权,没有送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始终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不仅看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更寻找到了通向胜利的路径,在民族存亡的历史转折点把握住了机遇。这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的伟大,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1978年,当当前的历史转折点徐徐到来时,中国共产党又一次展现了伟大,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时代主题从革命转向建设,从斗争转向发展。“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实践、坚持,才一次次地创造了奇迹,真正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的涅槃。

历史在发展,也在创造新的问题。从问题开始,它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它将以问题结束。对于历史的思索,蕴含着对未来的解答。

新世纪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新挑战。我们不仅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的肩膀上,更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肩膀上。一个世纪的硝烟已然散去,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伟大的事业依然在继续。对于我们而言,重新追寻这段苦难的岁月,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肩头伟大的使命和身后厚实的精神支持,才能更好地续写未来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5】

办公室李生勇

如果没有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中向共产党人举起屠刀,就不会有八一南昌起义,以及起义中涌现出的红军六个元帅八个将军;如果没有国民党五次围剿,就不会有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长征过后留下那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如果没有上海无线电台被缴,就不会有独立召开的遵义会议,以及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新领导集体的形成……如果没有苦难,可有辉煌?

近些时间,有幸拜读金一南先生的倾心巨作《苦难辉煌》。该书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分析,给我们介绍了长征前后关系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简述了日本军国主义肇始到盛行的历史踪迹,以及苏俄(苏联)对该时期国共两党的深刻影响。这本书以生动的人物为引子,生动地描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历史,使我的反思、震撼和崇拜情绪跌宕起伏。

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是自信。第一次共国合作前,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同孙中山签署《孙文越飞宣言》,在第一条明确指出,两人皆认为中国不存在马列主义发展的土壤,两人皆认为中国不存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条件。苏联顾问鲍罗廷一手安排的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苏联把90%的援助给了国民党,共产党所获不过十分有一。

即使是像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乐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会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任何成就。但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自觉的肩负起救人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的历史重任,自信的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担子。基于这样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不能惧怕流血,在最困难的环境中仍然保持最乐观的态度。长征以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带领人民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经济自主是革命自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牢不可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绊脚石,都与共产国际的干涉有关。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忽视这种干涉,但由于经济受制与共产国际,因此没有革命自主权。

在中共党史上,有三位中共领导人物(陈独秀、李立

三、毛泽东)皆着力于中共独立于共产国际。然而,南昌起义前,共产国际提供给中国共产党的经费甚至占中国共产党总支出的95%。没有独立的经济支持,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独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任命需要共产国际的同意;二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执行的共产国际的指示。

正因为如此,共产国际许多背离中国国情的错误指示,被中国共产党无条件地执行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走了许多弯路。南昌起义后,工农红军进驻井冈山,苏区有独立的工商税收入,共产党开始逐步摆脱共产国际的束缚。然而,真正实现革命自治是在遵义会议之后。也就是说,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熟,革命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无数险途。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在张家坊被清乡队抓住,险遭不测;1935年9月9日,工农红军内部分裂,毛主席险遭张国焘算计,毛主席“三个九月九”中的前两个就是中共早期险象环生的真实写照。

南昌起义后龚楚叛变革命,差点使陈毅项英落入敌网;周恩来长征时突患恶疾,被彭德怀陈赓抬出雪山草地;更有飞夺泸定桥22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冰冷刺骨的铁索桥……个人如此,集体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国民党五次对苏区的围剿,意图把工农红军全部一锅端下;蒋介石的中央军,加上刘建绪、陈济棠、白崇禧、王家烈、刘湘等诸路军阀设下十面埋伏,工农红军突围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一次次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正式靠着无数共产党员的坚贞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的生存下来,成为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还待十年期。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层层考验,成为了人民的主心骨。他的能力是无可争议的,他的功劳是永记史册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天我们不必抛头颅洒热血,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坚持修养。我要注重传承。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在工作中随时准备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继承老一辈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研究精神和进取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高经商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

要注重学习。通过学习党史,可以了解我们党的苦难和光荣,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务实、更加坚强。要注重感恩。

感谢党和政府创造的发展环境,感谢父母,感谢身边所有人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片希望的土地和可爱的人民。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6】

铭记苦难感悟辉煌思考未来

——读《苦难辉煌》有感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将军用15年时间倾情著写的《苦难辉煌》,为我们再现了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在这本书中,金一南教授以崭新的视角、鲜活的语言、激昂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生动地展现了眼前纷繁、博大精神、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在畅游文字海洋的同时感悟那一份厚重,一份悲壮,一种精神,一种辉煌。

“……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较,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一部枯燥、干瘪的室内标本,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每次读到这一段,心底都会产生一股共鸣,体会一种心酸。不历苦难与磨砺,哪有辉煌;未经奋斗与挫折,难得胜利。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上帝给的机会,而是上万人的英勇奉献。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我们党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革命先锋队仍然坚持的那种信念。正是这样一种信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摧不毁,打不垮,战不胜,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和平和发展作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仍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光荣走向更大光荣。作为一名军人,我们要牢记革命前辈的教诲,继承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信仰,完成他们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昔日的战场已经筋疲力尽,伟大时代的宏伟图景正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是相对于现在的历史,现在是相对于未来的历史。

作为后来者,我们继续写历史。我们要接过先辈的指挥棒,走自己的道路,做历史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7】

《苦难辉煌》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乐章。这本书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写的。金教授广泛阅读书目500余篇,整理笔记200多万字,10年著述52万余字。这是第一本从国际背景解读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书,也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和战略意识评论历史的书。

该书以其独特得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时间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评价:“谈长征有什么意义?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是一个宣言,一个宣传队和一个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帝五帝来到今天,我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长征吗?... 总而言之,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毛主席的无畏精神和伟人已经逝去,回声墙上的轰鸣声依旧雷鸣。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

他们不爱钱,不做官吏,不怕死,只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教条。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躲闪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

但这些人是我们军队、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真正骨干。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些真人并不局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就不能把北伐当作一场浩劫。

“我认为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念。他们相信为了中国的未来可以放弃一切。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信仰。国民党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扬自己的信念,在困难和机遇面前犹豫不决,错过了良机。共产党人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机会,为自己的学说舍弃一切。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人,却把这种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大量的企业家们用污染中国观景而挣得的钱移民国外,官商勾结榨取人民的血汗钱,为了名和利抛弃家人,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而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断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

我们党也走过了弯路,受到了左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是,它最终可以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能够实事求是地面对党内外的形势,不能调整和改变战略,要主客观结合。红军长征从初期陷入困境到后期走上平坦道路的过程,实质上是用是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战胜教条主义,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重复。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等同志带领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少胜多、弱胜强的战争局面。

我知道,中国人骨子里是不会变得,现在现象正是崛起前得黑暗,历史是不停前行的,历史是不断产生问题的,人类就是不断解决问题,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历史才会进步。但我又很担心它,这样的苦难真的是不想再经历,希望中国人能深深的记住这次苦难,在下一次苦难来临前,未雨绸缪,让苦难能缓和些。

(二)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这本书一定要仔细阅读,慢慢琢磨。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眼就有十行。因为字里行间的信息量太大,人物之间的关系复杂,历史事件纵横交错,是非曲直。

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以前读过的一些史书,往往给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以片面或单一的主观色彩。虽然读起来容易,但不一定符合历史的真理。金一南认为,历史的真相可能不清楚,没有办法用三色、六色、十二色甚至二十四色来形容。我们只能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尽管真相可能残酷、令人费解或尴尬,但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

3、 同时,张国焘和蒋介石也描写了许多至今仍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掩卷而思,不禁感叹:伟人其实也是凡人,没有神的智慧与力量,不会天生正确,他们也会犯错误,他们也会打败仗,他们也会发脾气,他们也会出尔反尔,他们也会拉帮结派,只是被太多的影视文学作品美化、提纯或剪切了,反倒给人一种距离感、模糊感、平面感;我更加感叹:

这些伟人的的确确又不是凡人,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和体魄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了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人文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做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牺牲者、落难者、逃亡者和反叛者占绝大多数,最后只有几千人坚持下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本书使我更加关注这位历史伟人和和平的生活。

这本书里阐述的洋为中用的道理让我也颇有启发。白求恩也好,李德也好,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革命,难免在不了解情况,甚至在根本就不理解情况的情况下,从他们原有的条件、环境,从他们原来接受的知识和受到的训练出发,发出一些对我们革命情况不尽适合的命令与指令来。关键是我们的态度。我们是学习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长处,引导他们了解中国的国情,还是把他们的经验当作神,把他们的话当作指示,“一句话抵万句”?

不把握这一点,不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不用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某些东西与中国实际的脱节,结果反而限制了他们本来应该发挥的作用。结合我们的认证认可工作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像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认证认可也是'泊来品',是洋玩意,需要洋为中用,无论是模式、程序,还是标准,甚至名词术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结合中国人的心理、教育和接受程度,在深刻理解认证认可精髓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丰富。

如果当初我们引入iso9000的时候,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不会造成现在'滥'的局面。所以,我们在设计新制度的时候,如当前紧迫需要研究建立的碳评价制度,一定要融入中国的国情,无论是管理措施还是技术指标,直接拿来主义的懒汉做法要不得。如果我们做成功了,对国际认证认可活动也是推动和发展。

金一南撰写这本书的精神更加为我所感动。从网上资料获知,金教授曾当过工人,被赞为'天生就是个好工人',他曾当过兵,被誉为'天生就是个好战士',他现在是大学教授,又被叹为'天生就是个教书的料'.金教授自己说,没有天生的事情,只是做什么就要用心、尽全力,热爱生活就要干好工作;创新贵在坚持,只是把别人打牌、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搞研究了;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八小时以外。

通过他的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几十万字的巨著来源于他经年累月积累的二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独立缜密的思考。因而我想,做人要做个有心的人,做事要做出个结果,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做出自己的风格,不能机械照搬。人活一辈子要有热情、有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见异思迁,不要说的多,干的少,不要做批评家和空想家,要做实干家。

人间的苦难很多,但不一定都创造辉煌,只有凤凰涅盘式的苦难才最终创造辉煌。愿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富国强民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篇8】

《苦难辉煌》这本书描述的是我们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应该说,一路走来,我们党和军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取得了无数辉煌胜利。为什么金一南选择了这段历史?他想解释什么问题?我觉得从我党我军发展史看,这段历史确实惊心动魄,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大书特书,最能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

但仅仅是这样吗?我觉得还不尽然。这本书似乎谈论历史,但实际上它谈论今天;它似乎询问过去,但实际上它询问未来。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合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但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然会与到精神上的东西。当物质丰富的时候,我们的信仰和精神在哪里?

社会上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伦理危机、丑恶现象?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走向未来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

金一南同志的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问题,显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宝贵认识。从一开始,它将以肯定结束;从一开始,它将以问题结束。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达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时代声音。

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创造性。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牛顿的问题意识很强。苹果在他面前从树上掉了多少年?只有当牛顿把它看作一个问题时,他才有了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对长征的一番评价:“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是一个宣言,一个宣传队和一个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帝五帝来到今天,我们历史上有过这样的长征吗?……。总而言之,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

”毛主席的大无畏精神,伟人已逝去,回音壁上的轰隆声,仍然如雷贯耳。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

他们不爱钱,不做官吏,不怕死,只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教条。今天,有些人可能觉得职业和教义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但是,那时候的共产党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教条,总是抱着同样的信念,所以我要特别写这些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

但这些人是我们军队、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真正骨干。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些真人并不局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就不能把北伐当作一场浩劫。

”我想,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只为中国的未来。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信仰。国民党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扬自己的信念,在困难和机遇面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共产党人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机会,为自己的学说舍弃一切。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人,却把这种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大量的企业家们用污染中国观景而挣得的钱移民国外,官商勾结榨取人民的血汗钱,为了名和利抛弃家人,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而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断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

我们党也走过了弯路,受到了左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是,它最终可以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能够实事求是地面对党内外的形势,不能调整和改变战略,要主客观结合。红军长征从初期陷入困境到后期走上平坦道路的过程,实质上是用是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战胜教条主义,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重复。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

我知道,中国人骨子里是不会变得,现在现象正是崛起前得黑暗,历史是不停前行的,历史是不断产生问题的,人类就是不断解决问题,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历史才会进步。但我又很担心它,这样的苦难真的是不想再经历,希望中国人能深深的记住这次苦难,在下一次苦难来临前,未雨绸缪,让苦难能缓和些。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