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课件

05-06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什么?这份“咏华山课件”是我创新思维的体现希望您会喜欢,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咏华山课件【篇1】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和先生登华山的事,歌颂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美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我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生动、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书声琅琅。

一、教学直观化,充分感知内容。

为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读文的情境,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阅读,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采用了多种直观化教学的手段。如播放华山的录象,让生动、传神的图象去激发学生阅读、表达的兴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设计了一组简笔画,化抽象为直观。课堂上,我还让学生参与板画的设计,在想想、画画、说说、议议中,促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

二、朗读情感化,真切体会意境。

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苏教版教材将朗读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咏华山》一课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给学生时间充分地读,通过朗读这座桥梁,引导学生走向课文,走进课文。

三、气氛和谐化,驰骋自由思维。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说过: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自由、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不仅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自由思考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思维的独创性。课堂上,我不断鼓励学生思考提问,自我表现。如在教学第二段25句话后,我设计了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来还原美丽的语言文字,并组织学生评价,发表不同的意见。观看华山的录象时,引导学生理解情不自禁时,都给学生的各抒己见以肯定。教师给学生所营造的宽松气氛,使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

咏华山课件【篇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 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 山路远 远近 近山 腰间

艰难 情不自禁 吟诵

3、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1、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3)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4)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5)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6)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7)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8)学习第四、五句

(9)指名读

(10)说一说句子意思

(11)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12)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13)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14)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15)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16)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7)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8)交流

(19)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0)师读诗,生接句

(21)指名读诗

(22)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23)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3、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

(1) 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

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 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 给生字找朋友

3、 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 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设计意图:

《咏华山》是“文藏诗”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1、围绕诗展开讨论.学习。

古诗是全文内容所在,先出示古诗设疑,围绕古诗学习课文,展开讨论。

2、借助文来解诗。

诗句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笔画,简明.形象化古诗。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本课教学要求主要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同时认识1个偏旁。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4)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这才具备了阅读的基本条件,先要跨进门槛,而后才能登堂入室。所以识字、写字、读书无疑成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这课的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阅读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要时也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在新课伊始,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爬过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觉,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华山风光镜头,引发学生的向往与遐想。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古代有个7岁的小男孩,不但登上华山还念出一首赞美华山的诗呢!这样,学生便可带者急于知道详情的.强烈愿望进入阅读。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个“高”字依次展开,先以“艰难地爬”暗示华山的陡峭高峻,次以两个感叹号渲染华山的陡峭高峻,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的陡峭高峻。华山巍巍,耸入云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华山如此的壮观非凡?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如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学生观察那悬崖峭壁上那条飘带似的山道,学生自然能体会到爬山之艰难。让学生欣赏那美丽的山顶景观,随机飘出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让课文语言在孩子头脑中变成美丽的风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山,去读课文,同时助以表情动作来看蓝天,看群山,看太阳,看白云,体会文中人物观察角度的变化和不同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体验。

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赞。“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但这词很难说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当自己获得成功时,情不自禁地说……

咏华山课件【篇3】

一:关于教学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会“间、岁”两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呈现华山的景色,用语言描绘登山的真情实感,用音乐渲染寇准“咏华山”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从而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另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创设了让学生动脑找一找“华山的景色”,动手贴一贴“华山的景色”,动口读一读“华山的诗”等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2、朗读感悟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并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比赛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课一开始,我先跟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我说“华山可是一座很有名的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顿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的气氛也轻松愉快。

二、品读感悟,入情入境

(一)第二自然段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段,既要让学生领悟本段的文,又要让学生把诗和文联系起来,借文悟诗。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这一段中的文,无论是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啊!华山真高啊!”。那该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读出华山的“高”呢?

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描写山顶景观的句子突破这一难点。以问题“站在华山上,小寇准和先生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动脑找一找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其间还让学生动手贴一贴“华山的景色”,比如“远远近近的山、太阳、白云”等,在不断的互动下,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因此,我还让学生在以上基础上充分地读,通过抓住关键词语“除了、都、远远近近、那么”等品读感悟。然后以问题“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自己的脚下,白云也跑到山下面了,太阳公公离我们那么近?”自然而然的引出关键句“啊!华山真高啊!”,接着以个人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欣赏体味,入其境,悟其情,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并读出华山的“高”。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爬这么高的山,容易吗?”从而引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体会登山的艰难。

通过上一部分“文”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华山的“高”。我抓住寇准的激动、惊讶的心情展开追问“小寇准看到这幅美景心情怎么样?”让学生想象寇准的心理。随后我说“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咏华山》。”通过借助学生的内心体验,自然的引出了古诗。《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着这条原则,我在教学古诗时安排了这样的流程: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节奏。第二步:要求学生能读懂。让学生找一找第二自然段中哪两句话就是诗意。并稍加点拨“齐、举、回首”的意思。第三步:要求学生读得有韵味,有感情。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让学生在一读、二读、三读中尽情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二)第三、四自然段

等学生读好古诗后,我也入情入境地学先生的样子“好诗!好诗!”,抓住关键词“好诗、连连点头、称赞”读好第三自然段,明白先生为什么要称赞寇准。接着,我问“这么好的诗,寇准几岁就写出来了?”让学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才华。

三、总结深化,升华情感

我回到课题指出:用诗来赞美华山就叫——《咏华山》。然后配乐让学生齐读全文。《新课标》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最后,我简介华山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升华了情感。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在教学生字时,应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通过让学生“读生字,记字形和笔顺,学偏旁,看范写,动手写一写,评议你我他”这几个过程来教生字“间和岁”。凡是学生能说、能讲、能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课文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我通过在黑板上描绘美丽的画面展现《咏华山》这首古诗的情境,旁边呈现重点句“啊!华山真高啊!”。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咏华山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当之无愧”、“敛气屏息”、“峻拔”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华山的图片、影像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资料,激趣引入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座名山吗?(本诗作者是北宋的寇准,诗名为《咏华山》。)

2、“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便是这五岳之一,它以“险”而名闻天下。请大家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华山的资料。

3、听完同学们的介绍,你对华山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勾画出新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学习工具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再在全班交流。

3、采取在小组内轮流读、全班抽读等方式检测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4、学生再自由、小声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读一读课文旁边批注的话,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批注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不明白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梳理出共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

4、读第二段,抓住关键词,体会华山山崖的“险”,有条件的可欣赏华山的风景,帮助学生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等词语。

5、学习第三段。

(1)小声、自由地读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2)从哪几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华山“险”得有味?(“苍龙岭”、“老君犁沟”、游人爬山之险)

(3)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读,看看它“险”在哪里。

(4)结合这一段的批注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险”,学习作者抓住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5)采取抽读、合作读、师生赛读等朗读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播放有关华山的录像资料或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

(7)结合批注,诵读诗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惬意。并提供“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等诗句让学生欣赏。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和作者同游华山,领略到了华山的“险”,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再去领略峨眉的秀、泰山的雄、嵩山的峻……

咏华山课件【篇5】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咏华山》教学设计一年级,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诗文对照,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读出“文”与“诗”的不同节奏和韵味。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诗”和“文”联系起来,借文悟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谈话导入:

刚才同学们背了那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真厉害!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的积累就是你明天的资源。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你们读过没有?(出示古诗《咏华山》)

学生读古诗,

问: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地方?(板书:华山)

2、明确目标

仅仅会读还不够,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加大难度,我们学习第九课,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出示大屏幕)

学习目标:

1、会背古诗,读出韵味,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

3、效果预期:

孩子们,怎么样?难不难?有没有信心达到这个学习目标?

二、民主导学

古时候,有个小孩跟他的先生去登华山。今天,高老师也带着咱们一年二班的同学去登华山,好不好?

任务一:“登”华山(大屏幕出示)

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华山真高?

学生明确任务以后,开始读课文。

1、你从哪个句子感受到了华山真高?

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学写:“真”

这是我们要学写的生字,前鼻音还是翘舌音,上下结构十字头。伸出右手跟老师书空。“真”在这里是实在、的确的意思,与它意思相对的是“假”。

问:华山究竟有多高?谁回家查了有关华山的资料了?

(华山约2200米那么高,和我们的教学楼相比差不多有600多层楼那么高)

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华山真高。

2、华山真的很高,可是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画简笔画:山)

大家在书里找一找,还有那句话说明了华山的高?(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指名读。

我觉得这里景色真美!我来画一画这远远近近的山,远处的我画这里,近处的画哪里合适?(学生说老师画)这山可真多啊,谁来读好这个词?生读词:远远近近

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些山本来也很高,为什么在这里就变矮了

呢?(对,华山太高了,别的山都不能跟它比)

这句话中,哪里说明了华山比别的山都高?(加点:都在自己的脚下)

谁来用朗读来表现华山很高?点名读,齐读

读毕: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不得不说:啊,华山真高哇!(再出示句子)

3、站在山顶,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指名读

太阳应该画在哪里?为什么?

白云应该画在哪里?山腰间在什么位置?

理解:山腰(同学们,你们摸摸自己的腰,看,腰就在我们的身体中间,那么山腰呢)教师画

理解:朵朵(那我画一朵云行不行?那我应该画几朵?为什么?书上怎么说?这里一朵,那里一朵,这就是朵朵)大屏幕在下面点点

看,华山都在白云上面了,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毕:啊,华山真高哇!

4、看,华山都在白云上面了。它实在是太高了,你要想爬上这座山会觉得怎么样?这句中哪个词能体现爬山很不容易?齐读:艰难

词读好了句子也能读好。来,我们把这句话读一次。

指黑板说:爬上这么高的山,的确很不容易,必须付出努力才能爬上山顶这就跟我们的学习一样,。但是到了山顶就能看到不一般的景色。

出画面:这景象你们觉得怎么样?你想做什么?让我们再把这美景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第二段,大屏幕出示这段话

任务二、咏华山

1、小寇准跟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心情十分激动,于是他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华山,这就叫“咏”华山。板书课题出示任务二。

2、任务呈现:

读古诗,自己从课文中找到古诗的意思,然后给同桌读一读

背会古诗,加入动作,看谁的动作跟古诗很合拍。

3、诗意理解了那我来考考你们,古诗中的齐和首是什么意思?

(请在书上做好批注)

4、诗意理解了,关键字义也知道了,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次课文,读出华山的高大和美丽吧。

5、拓展:背诵有关山的古诗。

三、检测导结

1、检测题:古诗填空

2、小对子互批

3、反馈交流

咏华山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去过紫金山吗?今天,老师想再带领大家来认识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齐读)这个“华”字是个多音字。(板书)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图片,简要介绍)华山在我国的陕西省,它又高又险,被称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折难走。

3、古时候,7岁的寇准登上了华山,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做“咏华山”。(板书,齐读)这首诗,大家都会读吗?试一试吧!(齐诵古诗)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分行带读

3、再次自读课文 ,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分段学习

1、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高、美丽等等)板书:高

2、是呀!课件出示:华山真高。(指名读)

3、华山的最高峰有2160.5米,而我们熟悉的紫金山只有448米,就是说,要5座紫金山加起来才能和华山相比。或者说,要600多层楼才有华山那么高。课件出示:华山真高哇!(再指名读)

4、华山这么高,爬到山顶容易吗?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读一读?(理解“艰难”)。(指名读词、句子)

5、虽然难爬,但华山顶上却是别有一番景色,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配乐范读三、四两句,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6、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蓝天、山、太阳、白云)

7、自由读这两句话,边读边想想蓝天、山、太阳、白云在哪儿?课件出示: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8、(指名读,指名说它们的位置)相机在黑板上画上简笔画:在头上、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

9、看到的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可以做动作)

10、你们读得真好!老师比原来更喜爱这这雄伟的华山啦!我想要赞美它一下!师朗读第一节。

11、你们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赞美华山吗?课件出示: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2、站在华山顶上,小寇准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华山的雄伟、高大,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已经--情不自禁了。(出示词卡,指名读)

13、小寇准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课件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齐读

14、你读懂了那一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其实课文里就藏着这首诗的意思,你能找出来吗?

15、配乐朗诵诗歌,加上动作。

16、寇准用短短几句诗就写出了华山的高和美,怪不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谁能学着先生的样子来夸夸他?

17、7岁的寇准已经能写这样的好诗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18、再次配乐朗诵诗歌。

19、小朋友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对华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们喜欢华山吗?(通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

1、小寇准的诗得到了先生的赞扬,小朋友们,你们想和他一样吗?那么,老师要看看今天哪个小朋友写字时最认真,姿势摆得最端正,老师也会对你连连点头称赞的。

2、看与、齐、称三个字的笔顺。

3、这三个字,你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很好的记住它们?

4、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笔画。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咏华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文章妙在作者先点孩子随同先生登山,末点孩子姓名和年龄,重点放在登山吟诗上,以此表现少年寇准的才华出众。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华山真高啊!”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壮丽的景色,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和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孩子之前也有过接触,所以想尝试用一课时上完,部分生字的书写留到写字课进行。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孩子年龄小,本身的登上经验也很少,所以无法想象登上高山后的感受。再加上我班学生调皮的`较多,上课注意力坚持不长久,易走神,所以教学时我采用了图片、画简笔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和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四、说教法、学法:

四、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境

用多媒体、情境图等手段再现华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华山有一个比较鲜明的感性认识。

(二)读中感悟

语感的形成重要途径就是读,因此在本课中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读为主,并以情导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多谋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简笔画的展示,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三)自主参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新理念。在阅读华山风光的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读、找、议、悟,体现华山的高而美,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生字教学

在教学生字时,应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它的笔顺应该怎样,凡是学生能说、能讲、能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笔顺和部首时,利用动态演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突出一个高字,配以简笔画,理清课文脉络。

咏华山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毖岜究紊字,理解文中“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当之无愧”、“敛气屏息”、“峻拔”等词语的意思。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崩斫饪挝哪谌荩感受华山的险,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华山的险。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华山的图片、影像或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资料,激趣引入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一座名山吗?(本诗作者是北宋的寇准,诗名为《咏华山》。)

2“五岳归来不看山”,华山便是这五岳之一,它以“险”而名闻天下。请大家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华山的资料。

3碧完同学们的介绍,你对华山有什么初步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弊杂伞⑶嵘地读课文,勾画出新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学习工具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

2毖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再在全班交流。

3辈扇≡谛∽槟诼至鞫痢⑷班抽读等方式检测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

4毖生再自由、小声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量挝模并读一读课文旁边批注的.话,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批注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2痹谛∽槟诮涣髯约旱氖栈瘢不明白的问题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3比班交流,梳理出共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

4倍恋诙段,抓住关键词,体会华山山崖的“险”,有条件的可欣赏华山的风景,帮助学生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等词语。

5毖习第三段。

(1)小声、自由地读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2)从哪几个地方可以感受到华山“险”得有味?(“苍龙岭”、“老君犁沟”、游人爬山之险)

(3)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分读,看看它“险”在哪里。

(4)结合这一段的批注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险”,学习作者抓住关键词表情达意的方法。

(5)采取抽读、合作读、师生赛读等朗读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6 录像资料或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

7苯岷吓注,诵读诗句,感受登上山后的惬意。并提供“无限风光在险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古华山一条路”等诗句让学生欣赏。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贝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苯淌ψ芙幔赫饨诳危我们和作者同游华山,领略到了华山的“险”,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再去领略峨眉的秀、泰山的雄、嵩山的峻……

喜欢《咏华山课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华山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