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日记(合集12篇)

05-08

学生掌握写作文的能力会很加分,通过写作文能让我们的思维更敏捷、更深邃、更清晰。写作文的过程中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质量。如何在作文中全面的展现自己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过春节日记(合集12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过春节日记 篇1

才抄几个字,弟弟便来。妈妈说:“你怎么这么慢啊?”我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我写六页呢!太多吧!”妈妈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地说:“你还敢顶嘴,我罚你写完才能吃饭!”我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下午,舅舅说带我们去滑真冰,我高兴极。一下子就冲出门去,到溜冰场,我一下去就摔一跤。后来我越滑越快,越滑越好。渐渐地,我们的体力坚持不下去。于是,舅舅就带我们去吃KFC。妈妈说我很胖,不能吃很多。舅舅就给我买一份劲爆鸡米花和一杯可口可乐。在我吃的时候,妈妈被鸡米花的香味吸引住,就求我给她一颗。我不肯,她就说我是一个小气鬼。我被她弄得没法子,只好给她一颗最小最小的。我喝着可乐,可是,才喝几口,就喝不到。于是,我打开盖子,一不小心把管子上的水给溅到脸上,妈妈就说我是一只“落汤鸡”,大家都开怀大笑。

今天,真是一个让人又累又高兴的一天。

过春节日记 篇2

过年了!马年的钟声来到了,我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喝着新鲜的果汁,大人们谈着心、聊着天、拉着家常,我们小孩在院子里跳方格,享受着这美好的情景。但是,我觉得放鞭炮是最有趣的。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哥哥姐姐拿着各种各样的鞭炮到院子里。"砰砰!"哥哥点了一个礼花,当礼花骤然绽放,璀璨了整个天际。流星般的火花从天空直落,等待着人们许下心愿,那玉树琼花的世界,在夜色中重现天宫的花园。紫色烟花妖娆的展开笑脸,与漆黑的夜色相映成晖;绿色光圈羞涩的回眸一笑,那美丽极了,接着我点燃了一个仙女棒,我跑着,我喊着,不停地挥着仙女棒,火花一个个炸开,美得让我着迷、陶醉,姐姐点燃了一个摔炮,吓得我把手上的仙女棒扔在了地下,他们在哈哈大笑,我摸摸脑袋,可不是嘛,样子傻乎乎的,真有趣。

春节趣事放鞭炮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是炮竹声声除旧岁”,鞭炮燃放出美丽动人烟花,人人看了着迷,像一朵朵展开的花朵,人们常常这个时候许愿,祝愿自己

过春节日记 篇3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然后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然后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然后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礼貌、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过春节日记 篇4

今天,家家户户沉浸在合家欢乐的节日气氛里。那么,山里的老百姓大年过得怎么样?我想去看一看。

下午,我约了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一起到七里坪镇去看一看。

来到**村,路边有一家正在放鞭炮,我们径直走进一个小院,来到一户人家,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主人家名叫陈国和,家里还有老伴、儿子,一家三口。

陈国和高兴地说:"我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广州做建筑工,1个月能挣上5000元左右,虽然苦点,但高兴。家里老伴种粮收板栗,还有补贴,1年收入七、八万,我家房子就是靠打工挣钱,在20xx年建成的。"坐了一会儿,陈国和的儿子陈勇从舅舅家拜年骑车回来。小伙子憨厚中透出精明,我跟他聊了起来。

"今年多大了?结婚了吗?""25岁了,还没有结婚呢。"小伙子腼腆地回答。

"在哪儿打工?1个月能挣多少呢?""在深圳电子厂打工。1个月能挣3500块钱左右,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落个20xx块钱左右。""你有回来工作的想法吗?县新型产业园,有100多家企业,需要很多人做事。那里月工资两三千块的员工很多,多的能够达到八千多元。园区还配备了学校、医院、生活公寓,开通了县城至觅儿的专线客车,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县里正在开展‘春风行动’,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事做。""我回来就听说园区招工的事了,正准备去看看呢。说实话,不想往外跑,费用太大,又不方便。我已经约好了几个一起打工的,过两天就去,如果找到合适的事做,今年就不出去了。"

**村党支部书记陈均儒闻讯赶来。我问陈书记:"你们村外出务工是个什么情况啊?"陈均儒回答说:"我们村有1633人,有400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本县打工的大约有200人,有2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基本上要占到每家收入的一半以上。"我对方思意和陈敦学说:"全县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开展民情大调查,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成功人士底数,将这些情况和园区招工工作对接起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既方便群众,又服务园区,是富民强县的好路子。"

在回来的`路上,我拨通了七里坪镇党委书记潘新华的电话,要求乡镇将"三万"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农户开展大调查,及时发布创业就业信息,为农民群众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服好务,既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又有利于推动园区发展。这是乡镇今年要抓的一件大事,必须牢牢抓在手上。

过春节日记 篇5

春节到了,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我们也应该有新的状态,大片大片的小草换上了金灿灿的衣衫;一棵棵巨树穿上了色彩缤纷的花裙,有黄,有红,有绿,有棕,浓浓密密,稀稀疏疏;花儿们也不甘示弱:腊梅早已现出了过年的新衣,白白净净……

大雪纷飞,雪娃娃把人间变成了诗意般的童话世界,到处是白的。雪,不停地飘下来,是谁的衣裳,飘落到麦苗的身上,积蓄着体贴的温度?一片又一片,很多片,是谁的知音,在片片雪花上写满爱的祝福?

在这一场雪里,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因为,没有什么比丰衣食足更高兴的了。孩子们呢?个个都在广场上堆起了雪人,每个人都玩得热火朝天。脸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四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看!一个个雪人站立在广场的两边,孩子们为它们穿上红衣,戴上红帽红围巾,都准备着迎接新年……

大人们也忙得不亦悦乎,你家蒸馒头,我家烧肉;家家户户的灶肚里满是灶灰;碗橱里满是大鱼大肉……

晚上,“噼里啪啦”的响声使平静的夜晚热闹起来,这家放鞭炮,那家放礼花,黑漆漆的夜空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菊花。一串红……“噼里啪啦”到深夜。深夜里,人们似乎还是不想睡觉,因为什么?是因为对新一年的期待,向往……

新年新的希望,新的起点,我们要好好把握,不再沉寂在过去,努力拼搏未来,我们要面对新的希望,新的起点。

过春节日记 篇6

今年春节期间,我慕名到漳州文庙参观,敬谒孔子。穿过修文西路那写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坊,跨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站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铜像,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这就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校——私塾。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对中国甚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怀着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我站在铜像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绕过铜像,拾阶而上,便到了气势磅礴的大成殿,殿前竖立着六根高大的蟠龙石柱,雕工精美,形象生动。进入大殿,孔子坐像端坐正中,仿佛正在谆谆教导他的弟子们。坐像前摆放着几、案,两侧站立着铜马、麒麟,做工细腻,造型优美。整个大殿显得古朴大方。

出了大成殿,漫步文庙四周,环境幽雅,花木飘香。两侧的厢房摆放着许多历代保留下来的碑文、石雕,显示了漳州文庙的悠久历史和显赫地位。而前来参观和祭祀的人络绎不绝,更说明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

参观完文庙,我为中国拥有孔子这样一位万世师表而自豪,为中华民族拥有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也更加激励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过春节日记 篇7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儿,我就不由得笑了起来。春节期间,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其中,我最期盼的就是大年三十放烟花的那一刻。

还记得去年吃完年夜饭后,我和哥哥一起去外面看别人放烟花,这烟花可真漂亮啊!只见空中色彩斑斓的烟花争奇斗艳:有的像开屏的孔雀在空中展开五颜六色的羽毛;有的像开放的菊花,鲜艳美丽……

天上烟花美,地上孩子乐。小朋友们有的放小鞭炮,高兴得手舞足蹈,灯笼的光映红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有的小孩子手拉手,在街上快乐的奔跑着,时不时欢呼起来……大家都陶醉在这快乐之中。

他们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我从家里拿出几个小鞭炮放了起来。我不停的把鞭炮往地上扔,只听见“啪啪啪”的声音。当我正放的起劲儿时,邻居家调皮的小弟弟把鞭炮猛地往我脚边扔过来,幸好被我发现了,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躲开了。小弟弟见我没有被吓到,很沮丧,气得直跺脚。看他又淘气又可爱的样子,我和哥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回忆到这里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妈妈跑过来,看我傻笑的样子,忙问道:“丫头,想什么呢。”我一下搂住妈妈的脖子:“妈妈,今年过年一定要多买些烟花呦。”妈妈笑着答应了。

真希望大年三十赶快到来,到时候,我一定会再一次尽情玩个痛快。

过春节日记 篇8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雪。由于姥姥住在叔叔家,所以今天应该到叔叔家去给姥姥拜年。可是天上下着雪,还会不会去呢?我可是非常想去的呀!还好,到了9点多,父亲父亲拿上一些礼品,和我一起去叔叔家了。

呵!路上的人真多,人来人往的。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提着食用油,还有得提着一箱箱的牛奶。有的人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坐公交车,有得打出租车。真是别有一番风趣。我想这些人也都是走亲访友,去拜年吧。

到了叔叔家,我先给姥姥、叔叔、婶婶拜过年后,就忙着和叔叔家的小妹妹乐乐玩去了。乐乐今年6岁了,长得很可爱,聪明伶俐。他特别喜欢和我玩儿,今天一大早还给我打电话,让我一定早点过来呢。所以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做了好多游戏。如12345,迈步逮人。

正玩得高兴时,大人们就叫我们该吃饭了。我和乐乐洗完手,坐到了餐桌旁,午饭可真丰盛哪!鱼、红烧肘子、大虾等。我和乐乐比赛谁吃得多、吃得快,结果我先吃完了。等她吃完后,我们又一头钻进屋子去看书了。看的书有:《哪吒传奇》、《一千零一夜》、《故事大王》等。由于我是姐姐,我什么都让着她。

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了,父亲说该回家了,可我还不愿走,在我的一再恳求和姥姥叔叔的劝说下,父亲只好同意了。我和乐乐又高兴地跑进屋里,关上门,玩开了。吃过晚饭,我和乐乐再见,依依不舍地跟着爸妈回家了。

到了路上一看,天不知何时放晴了。我望着满天的`星云,回忆着这个快乐的今天,心里美滋滋的。多么令人愉快的一天哪!

过春节日记 篇9

过年≡诤⒆用堑幕渡?τ镏校戳?ldquo;马”年。处处喜气洋洋!除夕一大早,爷爷在门口贴春联,妈妈在厨房里准备年夜饭,家中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品尝着一道道美味佳肴。我们边吃边聊,耳边时不时响起阵阵鞭炮声。吃着吃着,我就产生了疑问:“妈妈,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贴春联,放鞭炮呢?”妈妈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传统民俗!想听吗?”我点了点头,妈妈接着说:“放鞭炮在古代是为了驱赶‘年兽’,避邪,现在则是为了增添喜庆,图个好彩头;而贴春联则来自古代的挂桃符,最初春联是用桃木板制作的,刻上门神的名字,希望避邪挡灾,所以贴春联、门神是同源的,贴福字又是福临门的美意;走亲访友是相互祝贺新年,增加感情;红包是压岁钱,谐音压祟,希望压住邪气,平安过年。”我瞪大眼睛,恍然大悟,“原来过春节是这么有讲究的呀!”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一片祥和与温馨。

这时,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异彩,它们形态各异,五彩缤纷,有的像子弹发射一样直冲云霄,有的像花儿一样欣然怒放,还有的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耀眼夺目……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节真是一个热闹而温情无限的节日,我喜欢过春节!同学们,你喜欢过什么节?也来说说吧!

过春节日记 篇10

今年春节之前,我参加了黄子阳组织的小队活动——寻找新年味道,感受腊月风情。

那天天气很好,大家相约在安昌古镇景点门口集合,我到那里时,看到小伙伴们非常兴奋,叽叽喳喳像清晨的小鸟一样快活,所有人到齐后,在爸爸妈妈们的带领下,我们排队进入安昌古镇老街。

老街很有特色,一条长廊伸向前方,地面是石板铺成的小路,长廊右边是一间间老房子,它们主要是由木头、砖头搭建的,一间连着一间,看上去非常漂亮。长廊左边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时而看见载着游客的乌蓬船划过,时而见到一座石桥从小河上跨过,如同一条彩虹落在河上,非常迷人。

一路沿着长廊,酱香的味道一直伴着我们,我看到几乎每家都摆着摊位,走廊、家门口到处挂着各种各样的酱货,有腊肠、酱鱼、酱鸡、酱鸭等等,一串串、一排排,非常好看,十分诱人。我的小伙伴们像馋嘴的小猫,时不时地扑向那些摊位,可惜那些东西需要煮熟才能吃。接着我们看到一位爷爷边扯着白色的、像面粉一样的东西,一边喊着:“卖扯白糖喽!”,听到糖,小伙伴们更加兴奋了,纷纷涌上前去,摧着爸爸妈妈们买……最后,我们来到仁昌酱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大的酱缸,还有天然晒场,了解了酱油、豆酱的制作过程,也听说了安昌酱货的美味来源于仁昌酱园的酱油。

这次游安昌古镇,大家的收获都很大,我也非常开心,我不仅看到了古镇老街的美丽风景,还感受了腊月风情节的淳朴民俗。

过春节日记 篇11

“一对红衣小伙,遇火眨眼发怒,一阵劈里啪啦,个个扯碎衣服。”你们猜这个谜底就是什么?你必须明白谜底就就是————鞭炮,怎样样,很容易的谜语吧,玩炮火可就是我们小朋友最喜爱的活动,再过二天就过春节了,妈妈早就帮我们买好了烟花,还买了大炮仗,就是准备给长辈们拜年时放的,妈妈一进家门,让我和弟弟我俩眼睛都直了,然后竟然买来了两大袋!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接过来,打开一看哇!品种真多,有金山角蝴蝶王、芭蕉扇、鞭子炮彩王。。。。。。数都数可就是来!我门开始分了,你一扎、我一扎,你一个、我一个,你一把、我一把的来,我们姐弟俩乐得合不拢嘴。

一会儿,我们分好了烟花,又从妈妈拜年用的大炮仗中拿了几根“鞭子炮”下楼放,虽然平时人称我“假小子”,但此刻多少有点害怕,所以就把点燃炮仗这个伟大的任务让给了弟弟,弟弟还真不负使命,可真够大胆,只见他拿着炮火就点,我在一旁不停的晃着烟花,让烟花划着优美的曲线,玩得正尽兴,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宝贝———醋瓶子,我捡了起来,想把手里的烟花放进瓶子里,可我怎样塞也塞不进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们挤进瓶里,烟花们就像被困的小鸟在抗议着,不一会儿放完了,我们捡起醋瓶一看,黑了。这时只听得在旁边张罗半天的弟弟在嘀咕着:“恩?怎样不响呢?”我循声望去,喔!原先前面的那个鞭炮引线松了。弟弟只好又开始点燃第二个引线,“鞭子炮”被点燃引线后噼里啪啦的欢叫起来,然后全身红袍被它们用劲力气儿撕扯着,恰似谜语中描绘的,不一会儿,然后新衣服变成了花衣服,爆竹们也累了,停歇下来。可我们姐弟俩还意犹未尽。

放爆竹真好玩!

过春节日记 篇12

中国人对过年是情有独钟的,是任何洋节日都无法替代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仿佛那年一过,所有的不快和厄运都随之烟消云散,好日子就会如春风扑面而来。其实,这就是一种盼望,“爆竹声中一岁除”,于是家家“总把新桃换旧符”!除旧布新中,满含着对腊日寒冬的告别,对新年新春的憧憬;寄托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孩提时盼过年,盼的是又可以长大一岁;盼的是蒸了一锅又一锅的豆包子、菜团子;盼的是三十初一吃饺子。虽然不一定有新衣,不一定有鸡鱼,可父母忙忙碌碌的身影,亲戚间你来我往的热情,乡邻们互相拜年的真诚,无不让人感受到年味的暖意融融!至今,我还常常想起那二十响一挂的小鞭炮,想起那五分钱一块的柿饼干,想起年初一啥活也不用干,可以疯玩一整天……不知为何,那种过年的感觉后来怎么也找不到了,不经意间,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年,又一年。

在煤矿上班后,便很少能回家过年了。只身在外地,“每逢佳节倍思亲”,看着工友们匆匆回家的样子,听着窗外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便想父母,想故乡;想奶奶做的油炸糕,想姥姥家的麦芽糖;想沿凌溜冰的小河,想学骑车摔倒的场院……于是就盼着春节快些过去,盼着远离新年的氛围,甚至年初一还主动去下井,让工作去冲淡对亲人的思念,可那回家过年的愿望却无时不萦绕在心间。

等成家有了孩子,过年就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总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港湾,所以就学着父母当年的样子,剁馅子,炸丸子,买鞭炮,放烟花,挂灯笼,贴春联,之后煎炒烹煮准备晚宴,一家人边吃饭边欣赏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唱的多少人泪水涟涟,才想起父母还远在故乡,是否也在盼着儿孙能回家过年?于是就盘算等工作不忙了,等经济宽裕了,等孩子再大些,一定回家去陪双亲过个团圆年!可年年盘算却年年不能成行,这盼望就成了多年来难了的心愿。

到如今对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不再盼吃,不再盼穿,也不再抢着看文艺界年终总结似的春晚。过年过的自己不再年轻,过年过的父母老态渐显,没有了七彩幻梦,不再指望有什么奇迹会出现,只想着金融危机过去,企业形势好转,房价回归理性,股市牛年大长。还有,儿女都放假了,单位是不是也要放假?但愿今年春节能带妻儿回家,父母年纪已迈,还有多少个年能够等待?

说到底,每个人心里都还是有所期盼的,毕竟春天里充满了希望!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