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选

05-12

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每个人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内心都有不一样的感悟。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把对这个作品的理解加深。想了解“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的内容吗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挑选了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

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真的无关紧要嘛?

本书截取明史中的一段时间即万历十五年前后,以“大历史”观的角度推测明朝灭亡或者说中国官僚制度发展到愈趋保守僵化的原因,虽说并不很准确,但观点却新颖独特!再加上文笔通俗不失内涵生动不失严肃,的确值得一读。

书中将万历将皇帝这个高高在上的符号变为普通人,让我们了解到明朝皇帝的痛苦一面。就因为你是皇帝,所以你就得为朝廷为全天下做出表率,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有明一代,皇帝多是十分个性,文臣多是十分强势,所以便有了宦官当道,皇帝在臣子那里得不到的在太监那都能找回。张居正深知自己要想成事必须与宦官联盟,然十年首辅,死后成灰。他的改革本可以延长明朝寿命,奈何他为人强势,作风独断,令文臣压抑反感,在世时尚可维持,死后立刻被抄家清算,实在唏嘘。继任申时行洞悉人性的阴阳两面。他小心翼翼的维系着群臣与万历的关系,虽被人说成不作为、和事佬,但评价历史人物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因前有张居正前车之鉴,申时行的确是想作为,然那个保守的官僚政治却不允许他做。戚继光则利用与张居正的关系,有了一番作为,因为他明白,要想做事就必须与文官集团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只有在不超越体制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可怜的一代清官海瑞却没能那么“幸运”,他始终奉行儒家传统济世思想,清贫一生却实在也没多少的贡献,他与那个政治体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别人都在“阴阳”两面,在官场谈笑风生,他却能始终坚守令人敬佩。另一个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是李贽,看起来颇有魏晋之风。他不愿被官场被道德伦理所束缚,可他依然逃脱不掉那个时代的局限,他依然还是信奉孔孟儒教,他的思想或许在当时是另类但与西方早期启蒙思想相比还是属于儒学之列。

纵览全书,首先,明朝本质上是由数不清的农村合并而成的集体,以农业为基础,以道德伦理代替法律,以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其次文官集团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形成巩固的政治集团,联合起来皇帝也要忍让几分。其三,两位首辅迥异的行政风格使其命运十分不同,并不是全赖个人原因,这与官僚体制政治上十分保守不无关系。

相比英国13世纪就发生大宪章运动限制王权,继而光荣革命君主立宪,中国在政治上的保守可见一斑,历任改革者也只是缝缝补补为之续命,直到1840年的炮火,1894年的甲午海战,然而那已是两百多年以后的事了,和万历十五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万历十五年》,书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闻其名,只是在内心一直怯于去读它,因为始终觉得它是一本史书,给人一种厚重感,一翻书序就谈及财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代万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轴渐渐在眼前展开……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决心打开这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读来,才发现它并非我以为的那样艰深晦涩。看不多时,我发现《万历十五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奇书,带给人以震撼的感觉,并非是因为作者写明朝史写得非常生动,而是因为作者的视野非常广,摆脱了普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感觉。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万历、被清算的前任首辅张居正、调和文官阴阳的现任首辅申时行、古代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九岁登基而早熟的万历皇帝懈怠了皇帝这份工作,宁可躲在宫中看宦官掷银游戏,也不愿上朝面对百官议政。张居正励精图治,仍无法挽回王朝走向衰败的现实,海瑞一身正气,却在官场处处碰壁无法立足,戚继光抗击倭寇立下大功,申时行深谙官场之道,也未能带给明帝国任何起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现在的历史书籍,因为大都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底蕴,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际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社会上离经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少知,痛定思痛,从明朝到现在,有许多东西是变了,但也有许多是没有变的。礼为一切社会行为之规范,但道德却不能代替法律,与此同时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抛弃。健全法制体系,提高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们自己手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00字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3

我和很多人一样,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那部被高育良反复提及的史书。第一次读史书类书籍,说实话有点乏味,后半部分几乎是听完的,有点不求甚解了。

我对明朝皇帝的印象,只觉得明朝的皇帝都挺有特色的,其中木匠朱由校是印象最深的。现在又有了一个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看书之前在综艺一本好书上看了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故事。纵使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可我却无法觉得他是一个不用功的皇帝。他十岁继位,在位了四十八年。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同时也深深地约束着他。政治或者历史我不懂,单从人情,我总觉得万历的人生有些悲哀。所以,我总愿意把他的不上朝看成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和怨恨之意,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处理方式上便能看出。而张居正又很难能用忠臣和奸臣来判断他,他不是一个清官,甚至敛财无数,把控朝政。但他辅佐万历的那十年却被称为万历新政,在政治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居正身后,申时行接其位,成了历史上著名了和事佬。印象最深的便是万历十五年,明朝官员间不和,申时行发挥和事佬能力,努尔哈赤得以不被围剿。明朝的覆灭便从那时开始。黄仁宇先生说,万历十五年不只是明朝走向覆灭的一年,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开始沦为殖民地的一年。历史的失败,给中国日后的发展留下了机缘。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海瑞深知这一点,可他却无法改变什么,他将清官做到极致,得到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排挤。无论是戚继光还是李贽,他们都深知那个国家的症结所在,可是他们又毫无办法。尽力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整本书,总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剧。

这本书我还会看第二遍的,会看纸质书的,到时候一定好好理解。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4

张居正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推向辉煌的'历史顶峰。以前只知道张居正生前身后的强烈反差,兀自归咎于万历的“逆反报复心理”。读后感触颇深,幡然醒悟其真正原因乃是他的强势行政模式和作风同当时的“文官政治体制”格格不入。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发挥他旷世的精明干练发现“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的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他忽视了他所要改变的东西正好是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政治现实相平衡的产物,他忽视了中国两千年来封建体制的症结就在于道德代替了法制。于是他的失败和海瑞被视为异端就理所当然的。张居正十年鼎力革新,也受尽怨谤,最终人亡政息,至他身后,与他交好的还屡受其株连,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政治家最大的失败。而在其后的申时行,也许就领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同文官体制妥协,甚至宁可被看作是大和事老,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依旧坚持折中调剂的原则。一切的一切,目的也是为了让国家机器的稳定运转。

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变成文官体制与封建皇权的缓冲剂。一旦缓冲失效,夹于中间的首辅就不得不“引咎辞职”,成为冲突的替罪羊。首辅犹如深陷历史漩涡的一叶扁舟,注定沉沦。

所以说,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政治家为保障社会的稳定,而有可能采用保护落后来作为手段之一,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政治家的睿智,因为当时落后的一方占据主动权。因为这样,无论从国家资源还是个人资源以及发展中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都有可能是最小的。

在上层文官集团和下层成千上万的农民之间,在多达两万人的文官集团内部,明朝如此庞大的国家所赖以维持秩序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换句话说,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并不是靠现代化的法律和理性的制度而是依靠道德来维持的。但是,道德不过是一些抽象的准则,真正在人与人之间起作用的是“礼”,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礼保证了整个社会运行秩序。

无奈的是,这腐朽的制度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不断创造一幕幕历史的悲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5

我和明史不熟。想得起来的渊源大概只有《明朝那些事儿》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是多年前在公交车和地铁上读完的,记忆本就不深。而后者画面强烈,读这本《万历十五年》的过程中,每每看到熟悉的名字,总想起电视剧里的情节画面:年幼的朱翊钧非冯保不能哄,嘉靖皇帝隐于幽深天牢的阴影中与海瑞对峙,大骂他无君无父,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谭纶,以及胡宗宪和戚继光。

但这本书让我很偶然地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历史了。

1.习得性无助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其实没太读进去。我在想万历初登大宝之时似乎明朝也有过一段时间的中兴,我在想为什么自万历十五年后曾经那个雄心壮志的少年就突然沉寂了。

读到关于君臣就立太子一事反复而持久的拉锯战时,我突然想到了“习得性无助”。大概这就是某种原因吧。万历皇帝幼年登基,政事全靠大臣辅佐,事事遵从教导。守礼守制,该上朝就上朝,该行礼就行礼,大概张先生说什么都不会错的。而慢慢长大的小皇帝渐渐发现,但凡他想要依自己的意愿做些什么,就往往受到朝臣的劝谏与阻拦。想骂人不能骂,要忍着,以示宽厚仁爱。想立喜爱的儿子为太子不能立,长幼有序,不可逾制。当他的一切所欲所想一一被驳回,他除了做个提线木偶,还能要求什么呢?

这大概是做皇帝的孤独吧,所谓“孤家寡人”,是真的没有人真心实意和他站在一起的,除了贵妃郑氏。万历为何如此宠爱郑氏,大概也是这一原因。世间只此一人不把他,万历皇帝,看做一个大宝玺印,一个皇权的代表——只此一人眼里,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在终于了解了自己于万事万物的无能为力之后,年轻的皇帝大概是突然就看开了。既然无能为力,不如就“无为而治”吧。无为他做到了。“治”却太难。

2.海瑞的母亲

海瑞这个人,怪。从看《大明王朝1566》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怪。他活得像一部道德法典,清白高尚得不近人情,甚至不像个人了。

说起来这一点大概真的承自他的母亲。这位孀居数十年的寡母以坚硬的性格对海瑞言传身教,他于如此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如何能学得世事圆滑?

书中也说到,海瑞休妻丧妻,未尝不与他的母亲有关。而这又让我想起陆游和唐婉、焦仲卿和刘兰芝,只是不知道海瑞这个在从未有夫妻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家庭中长起来的男人,是否真能对他的妻子生出那种生死不渝的感情。

说到底,一个母亲,一个自三岁之后既当爹又当娘的母亲,对儿子的影响会是全方面的。她教导他孔孟之说伦理之道,也就教会了他克己与寡情。

3.以史为鉴

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最后的最后提到了他的“大历史观”,而我在读这整本书的过程中想到的是“旁观者清”和“上帝视角”的“全局观”。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过去世界里发生的事于今而言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让今人抽离于当时当世之外,能将与事件有关的众多因素一览无遗,这种全局视角让我们有机会看清历史究竟是如何行进,所谓“因果轮回”是如何在超越人生范畴的时间尺度上应验。我们便是在这个尺度上以史为鉴,以知兴替。也只有在这个尺度上,历史才真的具有意义。

我终于理解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从来不能把历史学明白。因为那时候局限于历史而学习历史,全然不懂所谓“历史意义”其实指的是事件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和对后世的长久影响。背各种“历史意义”一度让我苦不堪言,而我从未曾想过已经湮没于千百年时间里的那些人和事,究竟为什么而有意义。

归根结底,我上学的时候没把历史学明白,是因为从没有一个老师明白地把这种“旁观者”姿态,“上帝视角”,或者“全局观”讲出来。我只能靠自己参悟。于是才疏学浅悟性平平如我,被历史裹挟,被历史戏弄,被历史抛弃。【277433.cOM 正能量句子】

所以我历史没学好的锅,我自己绝对不背。

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6

万历十五年前后,帝国看似风平浪静,可惜只是粉饰太平。明朝以文官集团极度推崇的封建礼教来取代真正的法治,以道德的名义解决技术问题,使得社会结构极度僵化,无法与时俱进,最终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王朝的覆灭。

如《易经》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国家只有改革创新,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变化,才能减少阶层固化,激发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具有穿越时空的魔力,而道德标准的时代烙印较重,因此改革创新的前提是法治先行,而非道德先行。法律前置、权利义务明晰的地区,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天性,也因而成为创造力滋长的土壤,因为人们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禀赋选择想过的生活,哪怕有点“非主流”。相反,人治会束缚人的手脚,把革新思想和行为扼杀在摇篮中。在权利义务边界模糊,缺乏法律底线这一参照系时,民众总是趋于保守,主动或被动地向主流价值观靠拢,因而会受到历史局限性的影响,愈加故步自封,直至毁灭性冲击将这种恶性循环打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7

历时10天花费将近12个小时,终于将黄仁宇先生编著的将近25万字的万历十五年看完,将这本书最后一页合上的时候,其实脑子里是空白。可是当自己将自己的目光凝聚于书的封面,脑子中飞速地激荡着书中故事的画面,突然间如醍醐灌顶,感受到万历从励精图治到自我堕落的无奈,这之中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以及戚继光人生的起起伏伏以及在跟固若金汤的文官集团的斗争中的无力。

作者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的角度不偏不倚地描述人性的本质,通过人性“阴”与“阳”的矛盾,以六个关键人物独特鲜明的特色,在明朝这种政治制度与文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逃不出自己固有的结局。虽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当政治制度与文化这一总方程式的确定,一个人人生结果的好与坏在于因变量选择是否处于指定范围。

明朝是一个儒家学说的统治的朝代,重文抑武,立国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文官集团为支柱。明朝的统治思想是在于维持现状,并不在于破格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不能自主的万历,他十岁登上皇帝的宝座,在这样的一种年龄,很多朝政大事都需要受到群臣牵制,被制度约束,就连之后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常洵都不能如愿立储,他渐渐看透文官“阴”与“阳”尤其张居正事件之后,他开始怠政懒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出色的改革家张居正,他凭借万历的信赖,在不能为的局面下依靠个人才干力挽狂澜,干出自己的事业,到他死后北京的粮仓有足够的存量以满足此后九年的需要,我们还看到善于当“和事佬”的申时行,以及在精英阶层集体腐败的同时仍坚持自己内心的海瑞,同时也给我另外一种的角度去看一代名将戚继光,他如何在以文官为核心的体制下,周旋地去行使武官的职责,抵抗倭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万历十五年我也深知自己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一名办公室的见习生,应该敬畏生命,敬畏职责,调节各部门间和同事间的矛盾,促成一个和谐向上的项目部。又有破格创新的勇气,在学习了解人事制度与办公室制度的前提下,思索如何把办公室形成一个小而精干的组织,作为项目部后方的依靠,快速而精确地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处理好自己的私欲,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初心即解决好后方问题,以优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方法服务项目部人员。不管是宣传工作,总务工作,人事工作以及文书工作。核心都是对人的工作,工作的好坏,来源于别人对你主观服务的感觉,所以在坚持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更好服务项目上的工作人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万历十五年中六个关键人物人生经历中,我觉得每个人都要自己的特色,不能人云亦云,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虽然最后他们的结局悲惨,但是坚持自己,坚持初心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非常感谢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这个时代支持你有不同意见,支持你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支持你独立发展,你不需要为某个集团服务,你可以在法律的前提下为自己认为幸福的事情服务,珍惜时代,有所努力,有所建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8

读完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笔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迹便要属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却并没有像一个寻常的的清官一样受人赞扬。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终归到底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说,他的理想本身在当时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说是出于恻隐和义愤。他同情饥寒困苦的流民,也为别人被欺压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而不是借官职谋私利。如此看来,他的确是官员中的典范。

海瑞这种精神的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当朝文官们的行事标准就是在上层颁布一个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却不懂这种所谓阴阳之道。他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仅如此,海瑞的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详细的法律。

海瑞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也确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他想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强大,但因为对当时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他的操之过急,而干不成实事。他既没有对情形做过周密考察,又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仅仅有他自己奋力践行维护的伦理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明朝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缺乏有效的商业法律和货币制度,经济制度也较为僵硬。想要改变这些,明朝现有的政府机构是没有能力办到的,要在当朝力挽狂澜,就要依靠有力的技术与组织。而海瑞偏偏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瑞以为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实行新制度就能改变现状。

关于海瑞,还有一件小事:海瑞简朴的屋舍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但只能说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败,在于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却不知制度早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最终,海瑞也对官场,对政治死了心,在贫寒困苦中离世了,想必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的吧。(张正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