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案

05-31

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7篇)。

以下是编辑整理的《倒数的认识教案》,请阅读本文。教案和课件不仅涉及教学步骤,还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因此,编写教案和课件并非随意,做好了这些工作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要内容。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1)× × 6× ×40

(2)××3××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

(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0、1有倒数吗?是什么?

2、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六第2题: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3/5×( )=( )×4/7=( )×5=1/3×( )=1

四、课堂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

你联想到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教学后记

第十一、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2

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28—29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及倒数的特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学习重点:倒数的意义、特点和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1和0的倒数的求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1.出示算式,找特征。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1×=15×=1×12=1

问:“你发现了什么?”

2.引出倒数的定义。让学生看书。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独学质疑,合作探究。

1.初步理解

我们知道×=1,那么我们可以说:“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你能照样子,结合黑板上的例题,说说算式中两数之间的关系吗?

2.判断,加深理解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和7都是倒数。(关注到了倒数的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互为”)

b.+=1,所以和互为倒数。(关注了倒数概念中关键的词语“乘积是1。”)

c.××=1,所以、、互为倒数。(关注了倒数中的关键词“两个数”)

小结:对于概念的学习,应该充分关注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2)请任意写出三个数的倒数,要求,写完整:谁的倒数是谁?

三、点拨互动,应用提升。

1.出示例2,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学生汇报找的结果,并说说怎样找的?

(1)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看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否交换了位置。

3.根据寻找出的结果,探究倒数的特点。

4.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快?

5.设问:1和0有没有倒数?如果有,是多少?

(1)分组讨论。(2)学生汇报。

四、检测诊断,总结评价。

1.基本练习:完成教科书P28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2.加深练习:倒数一定比它本身要小吗?探究什么数的倒数比它本身要大,什么数的倒数比它本身要小。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中的例1、“做一做”及练习六中的部分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些实例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与整数求倒数的方法以及0、1的倒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合作交流、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板书“呆”)呆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呆”字如果上下颠倒就成了“杏”,语文中的文字有许多这样的构字规律,比如(杏——呆;吞——吴;音——昱;士——干……)那么在数学中的数也有这种规律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算式。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3/8×8/37/15×15/75×1/51/12×12

小组汇报交流

2、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你是怎样理解“互为倒数”的呢?能举例吗?

4、倒数的表达方式。

(二)深化理解。

1、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怎么理解?

4、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A:2/3是倒数。()

B: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C、7/15和15/7乘积是1,所以7/15和15/7互为倒数。()

D、0的倒数还是0。()

(三)运用概念。

1、讨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1:写出其中3/5和7/2两个分数的倒数。

(1)学生试做并讨论。

(2)生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怎样求整数(0除外)的倒数?请求出6的倒数是几?(出示课件)

3、1的倒数是几?0的倒数是几?

(1)学生试做并讨论。

(2)生汇报:

(3)师生共同小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4、小结。

求一个数的倒数(0除外),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16/97/84/1535

2、判断。

(1)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2)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3)0的倒数是0,1的倒数是1。()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数学第十一册19页----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求倒数,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0为何没有倒数。

一、游戏导入

教师: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的。如果我说1、2,大家就说2、1。那我说1、2、3,大家该怎么说?好!游戏正式开始。喜欢!我教育你!我吃西瓜!我打篮球!谁能说一说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在数学当中,我们还可以怎样玩这个游戏?继续玩,我说分数,大家倒过来说。3/8、15/7、1/80、3(板书)

二、探究意义

1.找特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四组数都有什么特点。

(生:分子、分母互相颠倒 )

师:请同学们把每一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看乘积是多少?

(生:每一组中的两个数乘积都是1 )师及时板书

师:谁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快一定找到了窍门,把你找到的窍门跟同学门说说好吗?

(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乘积是1)

师:那么乘积是1 的两个数数学给它起个什么名呢?

(生回答,师板书:乘积是1 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师: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哪个词比较重要?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讲解“互为”的意思,就是互相是的意思。例如:

3/8×8/3=1 我们就说3/8是8/3的倒数,或者说3/8的倒数是3/8,也可以说8/3和3/8互为倒数。而不能说8/3的倒数,或3/8是倒数。

师:谁来把黑板上的后三组数仿照老师刚才叙述的来说一遍,用上“因为”“所以”一词。

(指名叙述)

师:根据同学们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倒数不是指某一个数,而是指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相对两个数而言,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三、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倒数的意义,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呢?继续观察黑板上的四组数,看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分母调换了位置)根据这个规律我们试着求下面几个数的倒数。

出示:3/5 7/2 8/6 5/12 10/4

(指名回答师板书)

师:你们是怎么找出每个数的倒数的?

(说自己的方法)

师:除了这些分数外我们还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带分数)怎样求它们的倒数呢?求同学们试着求下面书的倒数。

出示:6 0.5 2 7/8 1

(生回答,师板书)并说说你是怎样求的?

师: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呢?同桌讨论

0为什么没有倒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得1)

师:通过同学们的练习,谁来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生总结,师板书)

四、小结并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重点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你们在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下面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没有,所以老师要考考你们,。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1、乘积是()的两个数叫()倒数。

2、因为7/15 x 15/7 =1 所以7/15和15/7( )

3、 5的倒数是( )。 0.2的倒数是( )。

4、()的倒数是它本身。()没有倒数。

5、8×()=1 0.25×()= 1

()×2/3=1 7/2×( )=( )×8=( )×0.15 =1

2、当把小医生。

1、得数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2a是一个整数,它的倒数一定是 1/a 。()

3、因为2/3×3/2=1,所以2/3是倒数。()

4、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5、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6、2.5和0.4 互为倒数。()

7、任何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

8、任何假分数的倒数都是真分数。()

3、面各数的倒数

2.5 4 1/8 2 6/7 0.12

4、列式计算

1、7/6加上它的倒数的和乘2/3,积是多少?

2、 1减去它的倒数后除以0.12,商是多少?

3、已知A×3/2=B×3/5,(A、B都是不为0的数)

求A、B的大小

六、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倒数的求法”中求一个小数或带分数的倒数学生可能有些困难。

今天教学倒数的认识后,我的感触很多。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我是直接让学生写出结果是1的算式,再从学生说的算式中把乘积是1的算式板演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理解互为的意思,最后总结出倒数的意义。现在想起来有一种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通过新课标理论的学习,我重新设计了教案。我觉得这样设计才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倒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通过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后有了真正的收获。特别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现了算式的特点,并让学生举例后发现,有这样特点的算式是写不完的。然后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通过例子说倒数的意义,并强调说倒数的关键字词。这对学生掌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很高兴的自认为是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我又给学生设计了障碍:怎样求带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倒数。虽然教材新授内容没有这些知识,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出现了。我把它提到前面来,大家一起研究。我觉得很有必要。这样,使学生避免把带分数的倒数也用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的方法来求。这样就不会给学生的认知造成误导。学生在知道了分数、带分数、整数、小数的求倒数的方法以后,我又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么?使学生想到0的倒数问题。以前我是直接问学生“0“有倒数吗?好像暗示学生”0“没有倒数。改换成今天这样问,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两种答案,”0“有倒数,另一种是”0“没有倒数。有了分歧意见,又一次把学生带入了问题王国。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大家一致认为”0“没有倒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也就是0不能作分母。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比以往教学有了本质的转变,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5

1、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质疑-自学-讨论-交流”活动展开:问题由学生提出,答案由学生找出,评价由学生判定。

2、“以学定教”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角色。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本教学设计的整个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质疑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在质疑与释疑中建构着自己的数学知识,发展着自己的数学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理,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在研究“整数”、“整数中的两个特例“1”和“0”、“小数”有没有倒数时,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是经过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来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问,然后辩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的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上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篇五: 对张建霞所上的教研课《倒数的认识》进行的评课

听了张建霞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很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具体评议如下:

1、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

2、充分体现新理念,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能做到引导到位,导、放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给自己所列举的数,通过观察去分析特征,引出倒数这个新名词,让学生试着相互说,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得出倒数的概念,求倒数的方法是由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出整数、小数的倒数,交流汇报,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3、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非常好。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更是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6

一、课时学习目标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培养观察、概括和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事物相联系的辩证思想。

二、课前预习导学

自学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倒数?

②怎样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

③“是倒数”这句话对吗?

④你能举出几组倒数吗?

⑤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课内学习研讨

1、1的倒数是()

2,、0有倒数吗?为什么?

趁热打铁

1: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算式,每人写一个,然后传给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类推,在1分钟内答对最多的组获胜。

2、5/6的倒数是()1/12的倒数是()

5的倒数是()2又1/2的倒数是()

7/4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

五、巩固训练

我是公正小法官,谁对谁错我来判

1、2是倒数,1/2也是倒数()

2、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3、因为1/3+2/3=1,所以1/3和2/3互为倒数()

4、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axb=1()

5、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它本身小()

选择

1、因为5/3x3/5=1,所以()

A、5/3是倒数B、3/5是倒数

C、5/3和3/5都是倒数

D、5/3和3/5互为倒数

2、2又5/6的倒数是()

A、16/5B、6/5

C、6/17D、17/6

3、最小的自然数的倒数是()

A、0B、1

C、不存在D1/2

精彩搭配

把互为倒数的数连接起来

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写在下面

倒数的认识教案 篇7

《倒数的认识》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本节课教师教学时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通过听何婷婷老师这节课给了我不少启示。

1、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好。通过运用游戏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对学生对倒数有形象的认识 。

2、把握住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出示预习目标,学生自学,通过自我探索初步理解什么是倒数,怎样判断两个数互为倒数,以及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发展,这三个问题不仅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一种是成功体验,另一种是生活体验,在开始就收获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会有兴趣,就有冲动感,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

3、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

4、本节课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着重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找了了倒数的意义的3个关键词语: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例如理解互为这个关键词语的时候就采用了引导3/8是倒数对吗?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学生马上意识到互为应该是两个,有相互之意。有学生马上说出了3/8和8/3互为倒数。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是用概念去解释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但是用实际的例子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方法很好非常值得学习。

5、练习设计精巧,有梯度,有特点。特别是对概念的判断,设计了两个数的加法,三个数的乘法试题,让学生对倒数的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切。

可是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些想法:

第一: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这堂课没有大胆放手学生学。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如果把这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会非常好。

第二:这堂课前半部分花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探究环节时间少了一些,学生练习的时间也少了。

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认识7数学教案六篇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优秀的教学课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想要了解“认识7数学教案”相关信息吗请看下文精心准备的资料,享受文章的味道让您感到惊艳!

认识7数学教案【篇1】


第1篇:《花儿朵朵》小班数学说课稿

这篇《花儿朵朵》小班数学说课稿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一、设计意图:

春意盎然,百花绽放,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瞧!花园里、路边,美丽的鲜花争奇斗艳,开得特别旺盛。每次散步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嚷着:\\\\\\\\\\\\\\\"老师,花儿真美啊!\\\\\\\\\\\\\\\"\\\\\\\\\\\\\\\"老师,我喜欢红色的花。\\\\\\\\\\\\\\\"看着孩子们被这些漂亮的花吸引,在那里流连往返,我想何不以此为兴趣点开展活动呢?于是我把花儿渗透到数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在美的熏陶下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说教材:

1、本次活动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游戏的形式,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整个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自信心上的发展,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按照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2、知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能用不同方式表达鲜花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定为:能根据颜色、大小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四、说教学准备:

1、六个花骨朵(红、黄、蓝各2个,反面画上大小标记)、幼儿人手一片花瓣(颜色、大小不一)

2、幼儿操作内容:

第一组:白色花朵若干、油画棒(中间印有3-5的点子)

第二组: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若干,彩色花瓣。

第三组:已画好的中间印有3-5的点子的彩色花朵。

3、音乐(春天来了、找朋友)

五、说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操作演示为主要方法,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启发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识,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六、说学法:

1、通过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验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学习的欲望。

七、说教学程序:

首先,活动一开始,幼儿扮演美丽的花瓣,在优美的氛围下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和花的绚烂;其次,让幼儿在找一找、说一说、贴一贴的游戏活动中对颜色、大小有进一步的理解,让他们能在愉快的情境下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最后,以邀请其余小朋友来欣赏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开始部分:

1、以听音乐唱歌曲《春天来了》导入活动。

2、幼儿以自身为花瓣,慢慢的开花展开活动。

基本部分:根据不同特征,将花瓣进行分类,匹配。

1、按颜色不同进行分类:认识颜色

2、游戏:找朋友是以找相同颜色的花瓣朋友为主。

3、贴花朵:提供标有大小标记的花心,让幼儿按大小标记、形状匹配相应的花瓣。

4、游戏:花儿朵朵开是装饰花朵、粘贴花瓣的小组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为出发点,更把幼儿对春天的喜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结束部分:

以邀请其他幼儿来欣赏这些美丽的鲜花来结束整个教学活动。

八、活动延伸:

将今天的操作材料置于\\\\\\\\\\\\\\\"数学区\\\\\\\\\\\\\\\"供幼儿复习巩固操作。

第2篇:《花儿朵朵》小班数学说课稿

给你一篇《花儿朵朵》小班数学说课稿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教材分析: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本次数学操作活动《花儿朵朵》,以“花”为载体,既迎合了春天这个季节,又是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更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圆点已有一定的经验,本活动以“小熊开花店”为名,设计了“送”花、“买”花、“插”花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5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巩固5以内相等数量的物体匹配。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以及多次操作活动的难度递进,考虑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学情

在小班数学教育活动中应当选择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探索对象,以真正帮助幼儿理解所学的东西。因此本活动以“花”作为载体。

小班幼儿对数学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需要,即使没有数学活动,幼儿还是能接触到数学,与数学共同“游戏”,因此小班的数学活动更应强调游戏性、操作性、趣味性和直观性,这样的活动才会深得幼儿的喜爱。因此本活动主要以幼儿的游戏操作为主,在“送”花、“买”花、“插”花的游戏中掌握巩固5以内的数量关系。

三、目标及重难点确定

1、进行5以内数量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

(这是相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设定的目标,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圆点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的一个能力目标。)

2、能根据圆点数量“买”花,“插”花,进行5以内圆点数量与物体的匹配。

(该目标在目标一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插”花相对于“买”花,对孩子又有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因此,该目标也是本活动的难点,希望在环节铺垫及层层递进中让更多的幼儿达成该目标)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小班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获得满足感)

活动重点:幼儿操作,正确进行5以内圆点与物体的相等数量匹配。

(本活动中,“买”花,“插”花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在进行)

活动难点:能够根据任务卡上的圆点及花盆上的圆点进行操作活动。

(这是本活动的难点,“买”花要求孩子根据圆点拿相应数量的实物,“插”花引导孩子根据手中的实物数量选择相应的圆点,以此巩固5以内数与物的逻辑关系。)

四、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对圆点已有一定的经验认识;

幼儿座位的安排:幼儿围坐成一个半圆便于教师的引导;“插”花环节,为了方便幼儿的操作,我在旁边准备较大的桌子,花盆分散摆放,便于幼儿在桌子旁观察及操作;

材料准备:小熊花店的场景布置;任务卡(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花盆(多余幼儿人数);1~5圆点卡片;

五、活动流程和教学方法

本活动总共有3大环节,第一大环节,设置动物客人买花的情境,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为目标一服务,同时为目标二的达成作一经验的铺垫。

第二环节,根据信中的圆点数量“买”花,第一次进行圆点与物体的数量匹配操作,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关系。

第三大环节“插”花,在“买”花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实物数量匹配圆点,选择圆点数量和手中花朵数量相同的花盆进行“插”花,巩固5以内数与物的逻辑关系。

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二进行,为了达成目标二而设计。

第一大环节中,由于小班下学期的孩子对数数已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我没有一一手口一致点数,而是以“客人买花”、“送花”的情境选择2,3,5,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在第二环节“买”花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二,引导孩子正确进行圆点与物体的匹配,我引导孩子一起对任务卡作解读,引导孩子观察任务卡的内容,说说自己对任务卡的理解,从而让幼儿更明确地去进行操作。

同时,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会特别关注选择了4个圆点和5个圆点的幼儿,因为难度相对大,因此在操作中,我会更多的去关注引导这些孩子。

第三个环节“插”花,能够正确选择一花盆,要求花盆上的圆点数量和手中的花朵数量一样多,根据实物找圆点,该操作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要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孩子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同时,我也让孩子一起观察花盆,在教师的示范下帮助幼儿理解操作要求。

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我将花盆分开摆放,方便幼儿选择,同时方便教师更多的去关注插5朵花的幼儿,保证更多的幼儿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

六、活动特色和亮点

该数学活动,更确切的说是和小班幼儿玩数学,注重的是让幼儿动起来,参加游戏、操作活动,积累经验,从而逐步内化数学知识。

操作是本活动最主要的方法,提供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数的知识,游戏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教师的讲解演示、幼儿的观察等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

小班的数学活动中,最应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指导做到三个“最”: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操作的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本活动中三次操作层层递进,同时教师更多的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有针对的观察指导,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才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有计划的观察中帮助孩子达成目标。

认识7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4添上1是5。并知道5所表示的含义。

2、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操作的结果。

3、巩固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一、通过游戏,复习1-4的形成,复习对1——4的认识。

1、让幼儿看数字,做相应的动作。

师:今天,我们的数字朋友又来到我们班里,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呢!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呢!请你们拍拍手吧!数字4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2、拍手游戏,复习数字1-4的形成。

师:我们好久都没有玩拍手的游戏了,我想和几个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我问到谁,那 他就要大声地回答我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鱼缸:(里面有4条鱼)师:小朋友,我们来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好吗?(老师边引导数边在黑板上贴小圆片)

2、教学认识“5”

教师又出示一个里面有1条金鱼的鱼缸,将两个鱼缸并列放在一起,问:现在一共有几条鱼啊?教师用另一种颜色的圆纸片在4后加1个。(让幼儿认识到比4多1就是5和4过后就是5)

1、拿雪花片(请小朋友拿4个雪花片,看看怎样变成5个雪花片,集体说说操作过程)

2、变手指数量。四、初步认识数字5.初步知道5所表示的数量。师:刚刚我们知道数字5可以表示5片叶子,那数字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体哪些部位的数量是5?

教师在室外操场上画若干圆圈,幼儿围成一个大圆,然后师生一起数:1、2、3、4、5,当数到5时,幼儿迅速站到圈里,每个圈只能站5人。给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认识7数学教案【篇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1—5的序数,理解数字的有序性。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房子(红、黄、蓝、绿、紫)、小动物图片、高楼一栋、记录表

活动流程:

找房子→举小旗→动物找家→ 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 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

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

3、幼儿回答:第1间。

4、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5、师:红房子在第一座,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6、幼儿:数字1。

7、绿房子在第几座?(第4座)用数字几来表示?(4)

8、蓝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

9、黄房子在第几座?(第5座)用数字几来表示?(5)

二、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快看,漂亮房子的小主人们出来欢迎我们了,它们都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猫、小兔)一共有几只?(5只)

2、师:要帮小动物搬家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3、师:先找一找小鸡排在第几个?(第3个)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3)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五面小旗,那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那面小旗举起来!呀,都举对了,小鸡在向我们跳舞呢。会玩了吗?

4、小狗排在第几个?(第5个)赶快把你的小旗举起来。

5、小猫排在第几个?(第1个)应该举第几面小旗?

6、小鸭排在第几个?(第4个)举第几面小旗?

三、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1、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家。瞧!这幢新楼房里都住了哪些小动物?

2、幼儿回答: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

3、师:原来是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住在新房子里,它们可真高兴呀!可是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它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动物新村的居委会要请他们自己做一张门牌卡,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屋子,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我们得先来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楼?(五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5、第一层住的谁呀?(小鸭)小鸭住在最底下,当然是第一层啦!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1)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把小鸭子住在第一层记录下来。

6、看看,第一层楼里还住了谁呀?(小猫)

7、那我们就在小猫旁边的格子里也记上一个数字1。

8、请小朋友告诉我老鼠住在第几层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数好后,请一个小朋友把结果用数字卡片记录在小动物旁边的第一个格子里。

9、师:你们真能干把小动物住在哪一层楼都找了出来。那它们都住在第几间呢?我们从左往右数就可以知道了。首先 我们先来仔细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屋子?(五间)我们知道小鸭住在第一层,那我们在来看看小鸭子住在第几间。(4)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10、师:现在老师来找找小狗找住在哪,你们看看老师找对了没有?

幼:错了,小狗住在第四层第4间。

11、下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就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帮他们找找。

四、幼儿操作记录每一个动物住的层号和第几间房,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一个幼儿都动起小手来。

五、结束活动

真棒,你们可真聪明,都做对了,我们今天帮了小动物那么多忙,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去吧!

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相关内容:中班数学活动:过桥中班数学:装水果篮中班数学:图形朋友碰碰乐中班数学:开宝箱—认识数字9中班数学教案:5的相邻数中班数学活动:里外辨识与计数中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搬新家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双向排序查看更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认识7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米尺正方体盒子等。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两种长度单位?

(2)1米=()厘米

(3)13厘米-7厘米=()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空间,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什么?(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 )毫米、铁钉长( )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 )毫米 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 )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 )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四、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八第1、2题。

2、动手实践量一量:

(1)《品德与生活》这本书的长、宽、厚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2)10张纸大约有多厚?

(3)橡皮擦的长、宽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认识7数学教案【篇5】

总计第2 1节 课题 地砖的周长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教具 挂图   教学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 动 一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观察 探 索 方 法 1,出示情境: 2,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4,讨论交流: 5,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6,小结: 1.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独立思考 3.  讨论交流 4.  ,回答问题 练习反馈   巩固提高 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2,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3,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1.  测量 2.  计算 3.  游戏     板 书设 计 地砖的周长 10cm   6cm  6cm 2cm 2cm 6cm        第21 页       总计第 22节 课题 练习六 课型 练习第 1课时 教具 尺   教学目 标 1,能够熟练的掌握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图形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的掌握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 话 导 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求周长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周长的练习课。       说一说     做中学做中得 1,求出下列各图的周长 2,填表 3,综合练习        练习        实践应用     新心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是20米的花坛,你能设计不同的花坛吗?     画一画     板 书设 计 练习六     学生练习  第  22 页     总计第 23节 课题 交通与数学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 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 境   激发兴 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交通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交通问题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说一说   探 索 新 知   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 2、学生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 3、第(4)个问题,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     1,观察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 2,小组交流   巩 固 训 练       完成练习    1,生独立思考、改正错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交流方法。     板 书设 计 交通与数学 280+150+190=620(米)     第 23 页       总计第 24节 课题 分桃子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教具     教学目 标 1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 境   激发兴 趣   同学们,在开学初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说一说   探 索 新 知 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除法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4、学生独立计算“48 ÷ 2”。 5、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算法。 1.  提出问题 2.  根据问题列出除法算式 3.  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拓 展 应 用 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1.  动手分一分 2.  独立列式计算 3.  组织交流     板 书设 计 分 桃 子 20 ÷ 4 = 24。   2  4 )4  8   4  8    8  答:  第 24  页     总计第 25节 课题 淘 气 的 猴 子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教具     教学目 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 境   激发兴 趣 1)结合教科书,教师可以创设“4只猴子来到桃树下,想分吃桃树上的果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 (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3)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 (4)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一说“0÷7、0÷8”等于多少。       观察情境图     探究方法 1、出示题目(1)408÷4= 2、出示题目(2)612÷3=  840÷6= 3、比较分析:三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4、练一练     比较分析  练一练         应用   出示: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216张照片,每本相册50页。   (1)如果每页放2张照片,2本这样的相册够吗?   (2)如果每面放4张照片呢?       问题解决     板 书设 计 淘 气 的 猴 子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 25  页

认识7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归纳推理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流程

(一)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双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数学与语文,与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体内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观看投影《恐龙》,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它们吗?

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再出示1只恐龙,问: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然后问:对于1吨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导入,创设了情境。再让学生自己谈想要了解的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吨的形象,并且赋予吨生命,以吨的语气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1吨=1000千克。

(借助直观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吨,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2)让两名学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问:如果1吨大米得搬几次?

(学生亲自体验,再次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3)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即金班同学的体重表。从中选一位体重接近25千克的学生为例,看看金班谁的体重接近25千克。问:有多少个这样的同学约为一吨?(让学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请40个同学出来,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吨的东西掉下来的声音。

(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一实践中,不但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和谐发展。)

(4)学生自读,小组交流对吨的认识。

(5)学生质疑,释疑。

(6)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找找吨和千克的关系。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用“……是……千克,……为1吨”的形式造句。

(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挖掘生活中吨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拓展认识,。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图旁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2)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问:这两句你能换个说法,使它意思不变吗?

(3)出示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因材施教,先基础,后拓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都有获得成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请看小马虎日记。

5月30日星期五睛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妈妈给了我50元钱,让我买一些好吃的。我来到超市,1吨重的巧克力,我买了两块,250吨l袋的薯片,我买了两袋,500吨的饮料我买了两瓶,我还买了1吨的桔子,2吨的香蕉。购物完毕,我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问:这个小马虎的'日记质量单位用得一塌糊涂,你们能帮他改正吗?

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

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正确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整理,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通过出示日记,让学生知道正确使用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如果疏忽就会出错,闹出笑话,甚至会酿成大错。又通过交流,整理,使学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还培养了学生自学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语文中有数学,使数学、语文、生活有机地进行了整合。)

5.质量王国里的三兄妹要感谢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是你们把他们整理得这样清晰。你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吗?找到五处并记录下来。

(注重课外延伸,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6.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手段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揭示吨的概念,用实物投影仪、电脑演示,既直观又形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吨,了解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吨的认识

1000千克是1吨

1吨=1000千克

点评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我上的《吨的认识》一课,是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学得有趣,学得高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直观演示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本课中,首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本课一开始就气氛热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求新知架起了桥梁。然后再通过电脑,以新颖的教学形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新知有创造性的理解。

(2)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体验中掌握。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实践、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实践、体验交流等活动,发现吨与千克的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理解新知。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且使数学、语文、生活有机的进行整合。

(3)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勇于探索。

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提倡“让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为此,我有意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因材施教,先基础,后拓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堂课深刻的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与语文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我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在一起,平等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精选7篇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从教案的编写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新颖的教案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哪些地方可以提供优秀的教案来参考呢?下面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帮大家编辑的《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平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回教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正方体》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3)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认识正方体》

【活动设计】

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与探索欲。这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目标的积极贯彻。设计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的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并能与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几何形体相区分,发展他们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在对正方体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乐趣。

【教材分析】

《认识正方体》的活动是大班幼儿上学期的课程,本节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幼儿的知识体系框架也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正方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知什么是正方体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各环节上依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装饰正方体——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通过拆盒子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形体感知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操作与反复的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和某形体的特征。教师为幼儿提供制作正方体的材料纸质应有多种多样的规格,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对正方体六个面的认识积累更多感性经验。

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体与形的差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常见正方体与其特征

2、能在活动中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动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废旧纸盒和积木,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拿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让幼儿说出名称,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折一折、比一比,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对边或对角折都能对齐。教师可以边折边问幼儿:“你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啊?”“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中幼儿可能无法说明“对边与对角”,教师可以折纸演示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对边与对角能对齐的特征。

你们想给爸爸妈妈礼物吗?想送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出示正方体的魔方。询问幼儿礼物的形状。引导幼儿初步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要用一些形象的儿童语言描述面与体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体是鼓鼓的。”“礼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礼物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提示记录方法)。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三、装扮礼物

让幼儿利用手边的纸给正方体的礼物包装漂亮,一个面只能贴一张正方形的纸,等幼儿完成后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装扮用了几张纸?你是怎么装扮的?发现了正方体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呀?”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而成。

四、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用书: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5)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教案网!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篇7)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形与体的不同概念。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骰子、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重点是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认识正方体。难点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幼儿的有: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平面图形,但在生活中仍会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的无:形与体的概念还不了解。

提升点:从认识正方体开始逐步建构有关立体图形的经验体系,这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对立体图形感兴趣,在探索中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磁力片人手7个。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体吗?

我们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纸不能做骰子。

设计意图:利用磁力片导入,唤醒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已有经验。

二、自主组合正方体,观察、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的特征。

1、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相同与不同。

材料:人手7块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与正方体一样大吗?

数一数几个磁力片组成一个正方体,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幼儿会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纸片重叠在磁力片每个面上比比是否一样大。

共同去数一数磁力片有几个正方形的面。

设计意图: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分发到小组内,便于幼儿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学的一种经验来了解形与体的不同特征。

2、师幼共同验证。

小结:像这样用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叫正方体。

观察教师手中每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组成。

设计意图:利用平面图形的组合和拆开,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体。

1、交流: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2、图片分享:找找正方体。

我家里的积木,玩过的魔方……

设计意图:观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体,获取更多立体图形的经验。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1000字精选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或许"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1000字精选"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

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与各种不同的形状拼接组合而成的,从而形成很丰富的形状和图案,现在要从最基本的图形开始着手,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和记忆。

目标:

1、学习按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2、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长方形形特征的认识。

准备;贴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卡片一张,九只小框,图形卡片每人一组,小盘子每人一只。

活动过程:

1、 教师变魔术出示图形的卡片,请幼儿观察。

它长的很特别,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见到过的什么东西也是三角形的?

(同上依次介绍圆形、正方形)

2、 请幼儿看看自己椅子上的卡片,说说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师:你们的椅子上有许多的图形宝宝,请小朋友们跟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师:都介绍过了吗?xx你来介绍一下图形宝宝吧!(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图形)

3、 游戏帮小兔子铺路

师:555555,是谁在哭呢?原来是小兔子伤心了,(请一位小朋友去问问)我们一起帮它铺路好不好?

幼儿:好的。

4、 结束

师:恩真棒!小兔子太开心了。我们一起和小兔子跳个舞吧。

按照小朋友自己身上的图形到老师那里排队

(开音乐跳兔子舞结束)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3)

实录:

今天下午周老师教幼儿画地铁,播放了一辆地铁缓慢驶出站台的视频,但是状况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幼儿很多都说是火车,只有少部分幼儿能够说出是地铁,当然这个是很难解释的,因为首先他们本来就很像,幼儿没有实际经验的话,很难去区分。以致于到活动结束的时候,部分幼儿还是把自己的画说成是火车。不过,除去认知这个层面,我们班的大部分幼儿在画地铁这方面还是可以的,大部分幼儿都能够画出地铁车厢的结构,一个长方形有两个轮子,每节车厢是连起来的。只是在线条上不够直,轮子的大小控制不好。不过会发现不认识地铁的幼儿在画画时候缺乏兴趣,他们并没有很投入进去。在陈稀煜喊出“我不会”的时候,又有三四个幼儿对老师说不会。

分析:

首先这次活动的内容很好,因为世博了,我们要乘地铁去看。大部分幼儿都很开心的画着自己的地铁,还带上了家人,看出来他们都很憧憬着去。但是由于是在海岛上,生活在这里的幼儿没能够像市区的孩子乘地铁频繁,有很多幼儿没乘过,所以直接导致在认识地铁上产生了偏差,把地铁说成是火车,而且有几个一开始没动笔,甚至像吴丁凯从头到尾没画,只是涂鸦。从而我们可以这样想,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愿意画,是因为不会,他们没有经验,这样就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他们的绘画兴趣,绘画活动不仅仅是儿童对一种技能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儿童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儿童的绘画创作过程正是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过程。所以,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去了解他们的经验。有的放矢的培养他们的会话能力。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小猫1只、兔子2只、小鸡3只;1—3数卡。

活动过程:

1.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卡片。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字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

2.认识数字1、2、3。

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一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

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子、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1、2、3的字形。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教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2只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4.幼儿分组操作。

5.交流与评价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5)

1、引导幼儿体验玩水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合作和创造意识。

3、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水的特征。

塑料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矿泉水瓶、毛巾、塑料袋、小篮子等。

一、引出课题

1、今天,我和水妈妈一起带着水宝宝来到了这里,可是看样子水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们一起问问她好吗?“水妈妈,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录音:“我的孩子水宝宝不见了,我很伤心。”我们一起把水宝宝找出来好不好?

2、每个小朋友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提问:你怎么知道这里面藏的是水宝宝?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谁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

5、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6、请小朋友告诉水宝宝以后不要再调皮了,并把水宝宝送到水妈妈的身边。

7、现在老师要送给水宝宝一个小礼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睁开眼看看是什么?(小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

二、帮水宝宝搬家

1、老师:水宝宝都找到了,水妈妈怎么好象还有心事,我们再一起问问她:“水妈妈您怎么还是不高兴?”录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没办法帮他们,怎么办呢?老师:我们来帮水宝宝搬家好不好?录音:那太好了,你们若帮水宝宝搬完家,我就告诉你们一些水宝宝的`秘密。

2、教师介绍材料:出示各种材料,幼儿说出其名称。要求孩子帮水宝宝搬家时,可以用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两手捧水等,看谁想的办法好,再帮水宝宝搬家时,还要注意观察、发现水宝宝的秘密。

3、幼儿操作,(先往小篮子里搬)教师巡回指导。

4、老师:拿起小篮子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宝宝?他们到哪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他不能住在这里,他会流出来的,那干脆我们就把水宝宝搬到这个小动物盆里吧,看那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儿操作。

6、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帮水宝宝搬的家,你在帮水宝宝搬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7、个别提问,问题同上。

8、小结:谁会流动。

三、水妈妈告诉幼儿水宝宝的小秘密(小结):水宝宝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是透明的,还会流动哪,你知道了吗?

老师:水妈妈刚才说的这些,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小朋友真了不起,为自己鼓鼓掌。

四、游戏:快乐的小溪流,并提问有关水的特性的问题(复习巩固)。

简单介绍水的用途,并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的亲自感知、操作、摆弄为主。如: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帮水宝宝搬家等,了解水的特性,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所以活动中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借助这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小班的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把东西拟人化,赋予他们感情、思想,于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宝宝和水妈妈,利用帮水妈妈找孩子、帮水妈妈的孩子搬家等情节把整个活动串起来,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内容。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到时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准备:

选择好有柳树的地方。

活动重点难点:

认真观察柳树的外形特征,知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变绿。

活动地点:

户外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院子里柳树边,请幼儿围拢在柳树边,说:“小朋友,你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树?”

2、观察柳树。

①教师请幼儿摸一摸柳树的树干,说一说柳树的树干摸上去是怎样的?

②请幼儿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③请幼儿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柳树发芽了,有嫩绿的小芽孢)请幼儿想一想,小芽会变成什么?(柳树叶)。

④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枝在风中飘动像什么?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⑤让幼儿抱抱柳树,和柳树做个朋友。

3、讨论柳树什么时候发芽,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4、教师总结: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7)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四个复合方向。(课件出示小动物方位图)

1、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准备六一的表演,小动物们进行了紧张的排练。今天,它们要进行试演了,看小老虎出场了。(课件出示)它的好朋友小猴也来了(课件出示),它站在小老虎的哪个方向?(北方)还有小老鼠、小羊、小兔呢,你们看看它们分别站在小老虎的哪一面?(出示三个小动物,课件指向南西东)还有小猪呢?它可是要表演踢踏舞的,它会从东面和西面之间出场的,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手指出是哪一面吗?(一起指,课件出示箭头)那你知道,这一面应该怎么说吗?(东北面)真棒!看小猪出来了。(课件出示小猪)小牛会从西面和南面之间入场,这一面该怎么说?(西南面)为什么叫西南面?(在西面和南面之间)你们同不同意?(课件出示箭头)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小牛)你们猜小狗会从哪面入场?(西北或东南)哪里是西北?用手指一指,西北面在哪两个方向之间?东南面呢?小狗出来吧(课件出示小狗)它是从哪一面出来的呀?(箭头指向西北)还有哪一面没有表演?(东南面)你猜会是谁?快出来吧小鸡!大家都等你呢!(课件出示鸡)

2、刚才我们确定小动物们的位置时说出了几个方向?(八个)你能一次说出这八个方向吗?自己说说。你记住了几个?你呢?小结:以小老虎为中心,小猴在它的北方,与北相对的是南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四个复合方向,它们是:东与北之间的东北方,东与南之间的东南方,西与北之间的西北方,西与南之间的西南芳。根据小结板书:北西北东北西东西南东南南

3、仔细观察老师画的方向盘,你觉得这几个方向之间有什么特点?(东和西总在南和北前面,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东北与西南,西北与东南,字是相反的方向是相对的)小朋友真爱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特点。

4、刚才我们都是以小老虎为中心来确定小动物的方向的,你能以别的小动物为中心说说它的周围有哪些小动物吗?如:小羊的西南面是谁?小兔在小羊的哪一面?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新学的四个复合方向提问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谁愿意考考大家?

二、练习,熟悉方向。

1、下面来看看我们熟悉的校园。(课件出示校园平面图)学校大门在哪个方向?(北)从大门进来就可以看到精致的小花园。教学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实验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如果请你当小导游,用四个复合方向向游人介绍我们的校园,你能行吗?先自己试试。谁愿意?指名答。

2、刚才只是小练兵,小导游们,我们要走出校园,去向游人介绍我们美丽的长沙,你们敢吗?让我们去五一广场看看。(出示五一广场图)你能找出图上哪一面是北面吗?真了不起!(南门口是地名,一听就知道它在南面,那与它相对的就是北面,所以这一段叫黄兴北路,那图上哪一面是东,哪一面是西)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五一路与黄兴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上,春天百货、平和堂、东汉名店、绿化广场分别在十字路口的哪一面呢?小导游,你能介绍一下吗?先说给你的同学听。谁有信心站起来介绍?我要从平和堂往东汉名店去,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从春天百货出发,想去绿化广场坐坐,往哪个方向走呢?谁能当游客,考考小导游?

3、下一步,我们要走出长沙市,到湖南各地去看看,好吗?先买张湖南地图研究研究。(出示湖南地图)图上每有块就是一个地区。我们住的长沙市在哪里?早听说张家界风景如画,我想去看看,你们说我应该往哪儿走?(西北方)湘西的永州也很有名,我也想去,从长沙出发该往哪里走呢?(西南方)从永州到长沙,又该往哪个方向呢?

4、湖南省也看过了,湖南在首都北京的什么位置呢?我们看看全国地图。(课件出示全国行政图)讲解:图上每一块就是一个省,这绿色的一片就是湖南,画了五角星的就是北京。湖南在北京的什么位置呢?(南方或南偏西、西南,一般说南偏西)在北京的西北方向有一个盛产葡萄、哈密瓜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新疆)你猜是哪一块?指四川,这里是四川省,那里的人和我们一样爱吃辣椒,四川在北京的什么方向?(西南)在湖南的什么方向?(西北)台湾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东南)你猜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指:在东北方向连起来的三个省)

三、总结。

最新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8)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

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

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

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

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6像什么呢?"

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

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

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

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薛力伟、顶顶、马子悦、德德、这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最新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精选


成功的人民教师总是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也非常的优秀,好的教案能让学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教案可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如何在设计教案中让内容更直观呢?你也许需要"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这样的内容,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柳树的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懂得爱护树木。

二、活动准备

园内的柳树下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许多的树都发芽长出了新的叶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树长出了新叶子好吗。(好)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出去一定要听老师的口令,不能随自己走好吗?(好)那出发散步到柳树下。

(二)观察谈话。

1、小朋友,谁知道我们现在站的树是什么树?幼儿回答:昨天我妈带我去过小普陀,那里也有,妈妈说叫柳树,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告诉我:我也看见过了,树枝长得长长的细细的,叶子是绿色的',会弯下来的,还可以做花环戴在头上很好看。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们现在站的树就叫柳树。

2、老师小结:柳树的树枝细细长长的、轻轻地往下垂,看上去一条一条的,我们叫它柳条,柳条会随风摆动,风一吹来,它就会左右摇摆,柳条上会长出绿色的树叶,好看极了,它们可以挡住夏天的太阳,老师小时候不好会折柳枝做花环戴,现在明白了,要保护树,不能折柳枝,对吧!

那我们小朋友就不要去折,如果妈妈折了要及时阻止,告诉妈妈好吗?(好)另外,老师告诉你们:柳枝的生命力很强,把柳枝用剪刀翦下来插在泥土里很容易生根成活,柳树的根很发达,不怕湿,不怕风沙,还能抵挡烟尘,因此一般柳树都种在工厂区、河滩边、沙地中,能防止河水冲击河岸的作用。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认识数字“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

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见图一),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见图二)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见图三)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环境布置

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l、2、3"。

【活动过程】

一、集体尝试活动设置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一封信):师:今天啊,老师收到了一封数字王国的国王写给我们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师读信)

师:我们一起开汽车去动物园,好不好?(音乐声,幼儿做开汽车的动作)出示幻灯片(一),到达"动物园"。

尝试一

分别出示幻灯片(二)、(三),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我们到了××馆,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取出相应的'数字。

尝试二

出示幻灯片(四),请幼儿目测动物数量,认识数字"6"。

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

"6像什么呢?"

请小朋友从盘中找出数字"6",集体认读数字"6"。

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尝试三

游戏"看数取物"。

师:这是数字几?(出示数卡)请小朋友从小盘内试着拿出相同数量的玩具,边拿边说:l、2、3……,×个玩具和数字×做朋友。教师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师:现在我们到数字王国去玩好不好?

二、小组活动

介绍每组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小朋友看,数字王国有三个进口,分别为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门内都有一组游戏。

第一组看数字做点卡

师:请小朋友先看清数字是几,再画圆点,边画边说:1、2、3……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

第二组看数字印图形

师:请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数字是几,就在旁边的格子里印几个实物图形,边印边说:1、2、3……×个图形和数字×做朋友。

第三组看实物贴数字

师:先看卡片有几个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数字贴在上面的格子里,边贴边说×个什么数字和数字×做朋友。

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组游戏,随欢快的音乐声进入作业区。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检查操作过程及结果。

三、活动评价(师生互评)

1。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卡片,集体进行评价,表扬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2。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以"寄信"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想不想和数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信封,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寄给它们好不好?

幼儿粘贴,教师讲解寄法:请小朋友先试着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数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对应的信箱里,边放边说:数字×和×个圆点做朋友,这样信就能寄出去。

幼儿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薛力伟、顶顶、马子悦、德德、这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护绵羊的情感。

2.培养幼儿较细致的观察力和灵敏的思维力。

3.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绵羊模型、水彩笔、画好绵羊轮廓的纸、磁带、多媒体设备。

活动分析:

绵羊对于幼儿来不是太熟悉,因为幼儿很少见到绵羊,绵羊具体长得什么样子,幼儿并不清楚,所以本活动,以让幼儿初步感知绵羊的外形特征作为重点,让幼儿了解绵羊于人们的关系作为难点。在活动中,教师主要运用启发法、提问法,通过问题:你知道绵羊长得什么样子吗?绵羊的头上有什么?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引导幼儿从整体、头、躯体、四肢等分别进行讲述)你知道绵羊喜欢吃什么?它怎样叫吗?幼儿通过观察法、讨论法突破重点。在突破难点时,教师主要运用了启发法、鼓励法、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本活动的延伸活动是:动手操作《我的小绵羊》。

活动过程:

导入:

幼儿随音乐开汽车进入教室,停在自己喜欢的车位。

展开:

1.幼儿观看课件,猜谜语,激发幼儿对认识绵羊的兴趣。丰富词汇:绵羊sheep。

2.引导幼儿观察绵羊:

(1)绵羊长得什么样子?

(2)绵羊的头上有什么?

绵羊头上有两只弯弯的角、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

(3)绵羊的身体上有什么?

绵羊的身体上长着卷卷的柔软的毛,绵羊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

3.教师小结绵羊的外形特征。

4.提问:

绵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

5.启发幼儿了解绵羊与人们的关系。

(1)绵羊的毛可以做什么?

(2)绵羊的皮可以做什么?

(3)绵羊奶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4)绵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

6.教师简单小结。

7.激发幼儿爱护小绵羊的情感。

结束:

1.教师简单小结活动情况。

2.延伸活动:完成小绵羊的画。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许多标志,这些标志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特设计了本活动,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作用,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标志,并将与幼儿园生活有关的标志张贴在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带孩子再生活中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

2、各种常用标志、图片若干。

3、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参观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2、请幼儿讲讲知道的安全标志有哪些?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表示什么?

3、引导幼儿认识几种主要标志。

(1)、防毒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物品是有剧毒的,千万别乱动乱用。

(2)、防触电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哪些地方有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最后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我们不要用手摸,更不能进去玩,要远离这个地方。

(3)、防火标志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小朋友应该怎样防火?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贴有这个标志的地方不能随便点火,一个小火星就能引起火灾,也要远离这个地方。

4、识标志竞赛。

(1)、出示不同的场所图,让幼儿为其贴上相应的标志。

(2)、哪些地方可以贴上"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5、让幼儿练习抢答,答对者奖星星一颗

教案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5】

一、阅读绘本《123,数兔子》。

和幼儿共同阅读绘本《123,数兔子》,引领幼儿进入情境:兔妈妈生了好多兔宝宝,小兔子们好调皮呀,兔妈妈忙得照顾不过来,小朋友可以帮它照顾小兔子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能力照顾小兔子。

二、感知5以内的数。

展示课件《点数5以内的物体》,引导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

如,图中有几块面包,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游戏:照顾小兔子。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有能力照顾小兔子。那你们知道怎么照顾小兔子吗?

1、教师讲解操作规则,并清个别幼儿示范。

(1)领任务。

从盘子里选择一张任务卡(数卡),由任务卡决定要照顾几只小兔子,从盘子里挑选要照顾的兔子。

(2)给小兔子喂食物。

——小兔子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了,我们给它们喂点食物吧!那我们应该喂几个萝卜呢?

——哦,对了,有几只兔子就喂几只萝卜。兔妈妈说了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就够了,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的。

(3)给小兔子选衣服。

天好冷啊!兔妈妈给小兔子准备了好多衣服,我们给小兔子选衣服吧。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观察幼儿的操作,并适时给予指导。做完任务的幼儿经教师检查后可以更换任务卡,继续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小结。

四、和小兔子做游戏。

——看来小朋友把小兔子照顾得很好,小兔子想和你们做游戏,一起来玩吧!

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便表演。

附儿歌:小兔子

一只小兔蹦蹦跳,

两只小兔啃萝卜,

三只小兔荡秋千,

四只小兔转圈圈,

五只小兔拍手笑。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活动过程: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症状:

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她们发生了什么。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不吃变质的食品,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活动延伸:学习五步洗手法。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

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8】

36个月前的宝宝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支配能力差。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塑料瓶,在小熊吹泡泡的情景下,既能较容易地操作,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对色彩产生敏感。

2.在家长的指导鼓励下,愿意自己动手画画。

3.感受活动的乐趣。

物质准备:

泡泡枪,人手一份画有熊猫吹泡泡形象的作业纸,各色(红、黄、蓝)颜料,没有瓶盖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经验准备:

宝宝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一)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引起宝宝的注意。

1.引导宝宝观察泡泡的形状与颜色:看,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3.有一只小动物也喜欢吹泡泡,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印有熊猫吹泡泡图案画纸:原来是一只可爱的熊猫,熊猫可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吗?

(二)教师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颜料在画纸上印泡泡。

1.边印边说:红泡泡、黄泡泡……

2.泡泡圆圆的,小心不能让他破哦!

3.给予宝宝更多有关泡泡的经验。

4.提示幼儿换颜色作画时,应用抹布将瓶口抹干净,再蘸其他颜色。

5.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三)宝宝自主选择工具印画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鼓励宝宝蘸取不同的颜料印画泡泡,表扬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宝宝。

(四)展示作品,引导宝宝相互欣赏。

本次活动在开展之前,请家长带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戏并观察。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正确辨认数字4、5,学习按数字取相应的棋子。

2、增强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正确辨认数字4、5,会手口一致地点数。

活动难点:

了解4、5的实际意义,并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

活动准备:

动动板、棋子; 教师演示板,1—5的数字卡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2、3

1、“请小朋友听音乐取动动板。”

2、游戏“1、2、3拍拍手”。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拍手(教师可灵活的将拍手改成拍腿、拍头、拍肩……)

3、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幼儿复习1、2、3。“数字1像什么?请在动动板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插上一个红色的棋子宝宝。”(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复习2、3)

二、认识数字4和5

1、认识数字4。

①教师在演示板上贴4个棋子:“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棋子宝宝?”(带幼儿一起点数棋子,教师注意正确的示范)

②提问:“说一说数字4像什么?”“伸出你的小手指描一描。”(教师带领幼儿书空练习数字“4”,加深幼儿印象。)

③讨论:“说一说,4还可以表示什么?”(如:4个苹果、4辆汽车等,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并注意指导幼儿数量词的使用)。

④小结:“小朋友,4可以表示生活中所有数量是4的事物。”“现在请你在动动板第4行数字4的后面,插上4个黄色的棋子宝宝。”(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给完成操作的孩子击掌鼓励。)

2、相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数字5。

三、游戏“看谁插的快”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认识了2个数字宝宝4和5,现在我们和他们玩个游戏好吗?”

2、交代游戏方法:“老师手里有1—5的数字卡,当老师出示数字几,小朋友就在动动板上插上几个棋子宝宝,颜色可自选!看谁插的又对又快!”

3、幼儿游戏。(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自我检查,培养幼儿独立完成操作并自我检查的好习惯。对做得快、做得对的幼儿以击掌或贴红点的方法给予鼓励)。

4、送棋子宝宝回家,听音乐收动动板。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带领小朋友读一读身边的数字;

2、在区域中投放数字点卡,让幼儿继续操作;

3、家园合作: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认一认周围的数字,巩固对数字1—5的掌握。

关于认识数7小班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2、能从现实生活环境中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正方形一个以及与大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一根;

2、材料配套:操作册。

3、PPT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快",复习对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举得快"。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托盘里放了三角形和圆形图片,比如:老师说圆形,小朋友就要把圆形举起来;老师要是说三角形,那小朋友就要把三角形举起来,我们来比比看谁举得最快。

(二)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并感知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种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形状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与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请幼儿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让幼儿直观感知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

师:老师在每个桌子上准备了正方形卡片和小棒,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小棒来量一量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像小猫一样地到位置上测量,量好后请你回到椅子上坐好。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回答。

3、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

(三)游戏"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1、师: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另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正方形娃娃找朋友。"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的东西,有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2、出示正方形娃娃和PPT,让幼儿辨别。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找出图片中是正方形的物品。

(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示范操作册内容,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等一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完成操作册,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

2、提要求:

(1)在操作的时候,不要大声讲话。

(2)操作完后请把彩色笔放回托盘里,拿着你的操作册回到椅子上坐好。

师:现在请你像小猫一样走到位置上操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册内容。

4、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教学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小百科: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90°;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有一个角是90°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幼儿园教案《倒数的认识教案精选(7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倒数认识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