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参考相关资料会让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更高。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畅想课件(范例1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6、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7、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同形状的瓶子、石子、细沙、勺子、筷子、盆子、漏斗、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吧。那谁来告诉我: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几个幼儿交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乌鸦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
过渡:对呀,故事里的乌鸦真聪明,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那是不是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都能喝到水呢?
二、幼儿实验探索,并记录
(一)用石子进行第一次实验
1、(出示有水的瓶子)老师这里就有两个装了水的瓶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水位线、水的颜色不同、水不一样多)
2、猜猜我把石子放进去,乌鸦能喝到水吗?(幼儿猜测)
3、有的小朋友说都能喝到,有的小朋友说都不能喝到,还有的小朋友说一个能喝到,一个不能喝到,那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我们小朋友呆会自己去试一下。试了以后要把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4、(出示记录纸)那我们怎样来记录呢?(幼儿讨论)
5、四个小朋友一桌,每人拿一个瓶子,操作完把结果记录下来,拿到红水瓶的记录纸贴到这边,蓝水瓶的记录纸贴到那边上,并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明白了吗?开始行动吧。
6、幼儿操作
7、交流:你在什么瓶子里加了石子,发现了什么?
8、你们都发现了:在蓝水里加了石子,水到达了水位线,而在红水里加了石子,水没能到达水位线。同样是加了石子,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9、小结:原来乌鸦能否喝到水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是有关系的。
过渡:那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红水呢?是吗?老师在那边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瓶子,和刚才是一样多的红水,我们换一种材料——沙子再来试一下,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水?
(二)用沙子进行第二次实验
1、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同样也要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2、幼儿操作
3、交流:你在红水瓶子里加了沙子,发现了什么?
4、哇,乌鸦终于喝到了红水。咦,为什么一样多的红水,加了石子没喝到,加了沙子能喝到呢?(两瓶比较)
5、哦,我明白了:石子比较大,它们之间的缝隙也大,而水很调皮就喜欢钻到下面的缝隙里去,不跑到上面去;而沙子比较细,它们的缝隙很小,
水不能再调皮了,只能跑到上面去了。
三、活动结束
1、总结:今天通过我们小朋友自己实验,知道了乌鸦能喝到水,除了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有关系,还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2、延伸: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秘密,譬如水的多少还和加入材料的多少有关系,我们小朋友下课后再去试一下。
活动反思:
《乌鸦喝水》一课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阅读。教学中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同时,教育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乌鸦如何喝到水设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怕孩子们会出现觉得乌鸦的这个办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绪。如果这样,就阻碍了学生去认真体会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提出像“说说你还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如果你是这个乌鸦你会怎么做?”这一类的问题。而是与学生一起,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感受这只乌鸦的高明之举。
在学完“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后,学生明白了乌鸦能喝着水在于它的仔细观察、爱思考,另外拓展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乌鸦想想办法,想到的请举手。”两分钟后,学生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用吸管吸。”“让瓶子斜倒下来,就能喝到水了。”“把瓶子打破上部,就能喝到了。”“把瓶子踢倒,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学生们的办法各种各样,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富有创新意识的,我想这堂课上我不仅与孩子们一起体会到了文中那个小乌鸦的聪明才智,更让我感受到学生们的智慧。
当然,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指导朗读不到位;由于时间安排欠合理,导致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匆忙进行。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撕画技巧。
2.大胆用撕、贴、喷的方法创作作品。
3.喜欢艺术创作活动。
教学准备:
1.喷壶
2.白色水粉颜料
3.彩纸
4.彩色硬卡纸
5.胶棒
6.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感悟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这是什么季节的大树?
——猜猜看,这幅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二、基本部分
1.看一看
——老师桌子上有很多这节课需要用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
——这是什么?他可以怎么用?
2.试一试
——没有剪刀,我们怎么样能把彩纸变成大树?
——你们谁来试一试自己的办法?
——像这样用手撕出来的图形再创作的画叫手撕画。
3.学一学
教师示范手撕画
用彩笔在纸上画出大树的轮廓,用手延大树轮廓撕出大树,将大树背面涂胶粘在彩色卡纸上,合理布局。
4.幼儿试一试
幼儿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雪花飘飘
——大树已经贴好了,可是怎么样才能把它变成下雪天的大树呢?小朋友们看一看,我们还有什么工具没有用到?
——喷壶里装上白色的水粉水,对着大树喷一喷,下雪了,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三、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延伸
区域角手撕画创作
一、说教材
《飞天畅想》选自于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太空这个极具想象力的话题来实现想象画的练习,通过欣赏与太空相关的视频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从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并表现事物。他们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性和延伸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提升丰富的想象力,学会以绘画的形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热爱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想象力,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奇思妙想的太空城。
难点
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象绘画,能有所创新。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本节课我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提问法、情境法以及实践练习法等。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所选用的学习方法则是:直观感受法、实践练习法等。
六、说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彩笔、油画棒、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七、说学过程
(一)谈话畅想,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太空是一个无限而飘渺的空间,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和征服宇宙是我们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那么你们对浩瀚神秘的太空有哪些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二)拓展视野,认识太空
教师多媒体展示卫星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继而组织学生自主欣赏教材中神舟七号安全着陆、宇航员自主出舱的图片,并鼓励学生交流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宇航员的服装与我们的日常着装有哪些区别?
本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直观感知和了解卫星的造型与色彩,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交流探讨,神“游”太空
1、教师组织学生把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并分小组发言:太空那么神秘和美丽,仔细观察,太空中的人或物分别呈现出了怎样的状态?你们想不想去遨游一番?
小组内代表逐个发言,教师总结并向学生讲解人或物在失重状态下,会呈现出漂浮的情景。
2、教师追问:去太空“遨游”,需要做哪些准备?大胆说一说,你们在太空都会看到哪些奇特的景物?
小组交流,开阔思路。师生共同总结:需要飞行器、太空服等准备。在太空可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通过学生的深入交流和探讨,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太空,理解人或物在太空中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开阔眼界,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四)欣赏作品,大胆创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设置了学生实践环节,在具体的实践练习前我会为学生展示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他们所运用的绘画工具材料以及绘画技法,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
在学生直观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提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作品。”
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更多作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创作构思。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最后我会做出总结。在展示点评的过程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过程体验,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并引导学生课后将设计好的作品贴在教室展示区内,对比效果,进行赏析。
八、板书设计
为了方便学生更加便捷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系统、直观的设计,给学生起到提示以及梳理内容的作用。
一、学习水平:水平二(四年级)
二、教学目标:
1、从游戏中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感受冬天的乐趣,充分展示自我。
2、通过设置情境,展开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自主参与,能与他人愉快的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课的主题:冬的畅想
四、课的设计:
本节课遵循《体育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以雪花飘舞揭题,通过一系列情节或情境展开冬天的畅想。教师语言引导,场地器材的设置,伴着冬天的旋律,与学生一起走进冬天,享受冬的纯净、柔美,经历冬的欢快、愉悦。让学生自我尝试、思考、模仿、去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在尝试、练习、比赛的过程中展示运动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课的流程:
激发情感阶段:通过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伴随《雪花飘》的音乐去感受冬天的纯净、柔美。
自主参与:导入打雪仗情境,推导出投掷动作,体验乐趣。
延伸参与:导入圣诞老人的礼物,通过学生自我选择展示的空间――不同距离分层次的练习,完成投准的拓展,且师生互评。
创新活动:导入――雪球还可以怎么玩?学生分组探讨、活动,各小组创编游戏,师生互评。
调整放松:再一次感受冬的美丽,首尾呼应。
六、学习过程:
雪花飘(音伴)
飘雪花
打雪仗
合作探究动作
自主分层次练习
圣诞礼物
取礼物
评价、小结用脚踢、夹球跳
运球接力赛
创新活动(音伴)打弹球、保龄球等
各种抛、滚等
小结、放松(音伴)攻击活动的目标
整理环境、下课
活动目标:
1、感受演奏自制打击乐器(水杯)带来的快乐。
2、理解水杯内置材料影响其音色。
3、能看懂图谱(另附)并进行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1双筷子、6只水杯、1桶水;4张分谱、1张总谱课件;
幼儿探究材料(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布、黄豆等)。
活动过程:
一、探究与八音盒近似的音色。
教师出示八音盒,让幼儿倾听八音盒的音色。
幼儿用筷子敲击各种材料(纸盒、塑料积木、石头、木头、玻璃杯等),寻找与八音盒最接近的音色。
幼儿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玻璃杯的音色最接近。
二、探究如何改变玻璃杯的音色。
1、可敲击玻璃杯的不同部位从而产生变化。
2、可在玻璃杯内放人物品(纸盒、石头、木头、塑料积木等)。
3、探究当玻璃杯内放置不等量的水时产生的效果。
4、教师鼓励幼儿在6只杯子里倒入不等量的水,通过筷子敲击倾听效果。
5、幼儿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每个杯子产生的音色、音高均不同。
6、请幼儿将6只杯子(水量不等)按序排队。找找水最多的杯子、水最少的杯子敲一敲,听一听。
三、教师依次出示分谱,幼儿尝试理解图谱并演奏。
1、提问:X像什么?(小朋友手上的筷子)像什么?(桌子上的水杯)
(水杯从高到低,表示在6只杯子上滑奏)
(水杯从低敲到高,同上)
2、演奏总谱(4张分谱合起来)
第一次,幼儿单纯敲击水杯,无教师伴奏。
第二次,加入教师伴奏。
教师小结:往杯子里加点水,用筷子一敲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其实都能成为动听的乐器,希望小朋友能找到更多天然乐器。
延伸活动:
幼儿寻找身边哪些材料通过简单的改变、加工便能成为动听的音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星空畅想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我爱银河》《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木星──欢乐使者》《啊,高山》。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星空畅想的歌曲、乐曲的演唱和听赏,启迪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继续培养合唱能力和听赏器乐曲的兴趣。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歌曲合唱部分做到声音和谐优美。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我爱银河》,用自豪的声音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树立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的决心。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感受节拍优美抒情节奏平稳悠荡的感觉。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两首音乐情绪不同的合唱歌曲;初步理解器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并能用课堂乐器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两首合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要求音调准确、和谐。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歌曲《我爱银河》的每句起始都是弱起,这是歌曲的一个特点。可以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及歌词,注意弱起乐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乐句的准确起唱,还要注意第一、三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演唱。
2.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第一乐段的歌谱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模唱,最后随琴划拍学唱。歌曲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但要特别注意“#4”和“#5”的音准。两声部合唱练习时,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能够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关注其他声部演唱。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教授法、模唱、划拍法、旋律记忆法、听赏音乐法、律动教学法。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是前两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和营造作品情趣和意境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主观创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畅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科的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造型与色彩,特别是主观色彩对造型艺术的创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对春天进行主观创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畅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造型和色彩虽已讲过,但在创作前,他们仍是前提,所以创作中造型、色彩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有限,而本课重在学生对春天的畅想,所以如何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在畅想中构思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研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和与大家交流合作的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技能技巧方面还很薄弱,对直观的东西更容易接受,并且在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上有一定优势,所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情况,配合我校“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本堂课我采用以直观和实践相结合的“学导互动”的教学方法。学,学生学老师,模仿老师上课的方式来赏析美术作品;导,教师用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互动,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准备
学生:画纸、铅笔、橡皮、上色工具
教师:课堂教学素材、多媒体、优秀学生作品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6分钟)
1、提问:一年四季中,同学们最喜欢什么季节?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季节的喜爱?(写作、歌唱、绘画、拍照)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找出歌词里代表季节的关键词(青翠山林、红花、绿草、小黄鹂)
3、回想描绘春天的文章、古诗,找出代表季节的关键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春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
4、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号,那美术家又是怎样通过作品来传达春天的各种信息呢?
(二)发展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15分钟)
1、预习展示:课本P15-16的六幅作品,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讲台讲述作品描绘的内容,以及作者如何来传达春天的信息的?
2、教师总结补充学生所讲,对评述到位的小组进行表扬与奖励。
3、畅想:同学们心目中春天的画面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
(三)实践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20分钟)
1、请学生拿出绘画工具,勾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
2、播放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奏鸣曲》、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春之歌》,帮助学生酝酿自己心中的春天。
3、教师巡回指导,在构图、创意、表现等方面点拨
(四)展示阶段(本阶段预计耗时5分钟)
1、选择学生作品中相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2.2 春天的畅想
春天关键词:青翠、绿草、桃花、温暖、柳树、
春风、春雨、生机、踏青、植树
设计意图:把春天的关键词写在板书上,便于学生在创作时有联想的对象,更有利于学生打开创作思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七、预设性反思
这堂课是对前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应当对前两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和点拨,创作初期着重在构图、色彩等方面,中后期多鼓励学生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情趣。七年级的学生在绘画的技能技法上还不够熟练,创作时间可能拉得过长,到课堂结束也不一定有完整的作品,但在课堂的最后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注重评价画面的构思和画面所突出的春天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在看一看、玩一玩、印一印、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印画兴趣。
2.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中,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3.了解对称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绘画。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树叶、豆子、动植物图片、绘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对称动植物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对称的特点。
2.出示对称印画作品,启发幼儿展开讨论,怎样才能让画面达到对称效果。
3.教师示范制作对印画过程,将纸分成两半,在纸的一半刷上水粉颜料,在颜料没干的时候,将另一半对折印上去,打开后即完成。
4.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对称的动物或植物,进行对称印画创作。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一、活动背景: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常说“察言观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时会哈哈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情,能够减少活动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
2、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3、结合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自制表情娃娃魔方。
3、操作卡片:小朋友活动情景图片(脸部表情为空白)、记号笔人手一支。
四、活动过程:
幼儿听《表情歌》进入活动场地。
(一)谈表情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你们看刘老师高兴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高兴时脸上的五官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哦,眉毛笑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嘴巴往上翘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师在笑了,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你还知道有哪些表情?
我们一起来看表情相册,观察表情。
(二)说表情出示表情相册,每出示一张,幼儿观察五官,教师画出表情。
1、高兴:什么事让你高兴?高兴时你会做什么?
2、哭:你哭的时候谁来安慰你,小朋友哭的时候怎样安慰她。
3、生气:幼儿模仿一下生气的样子,讨论生气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伤害,当别人生气时,你怎样让别人消气?
4、伤心:讨论伤心时你想什么办法解决?
5、吃惊:幼儿模仿一下吃惊的样子。
6、滑稽:什么样的表情会很滑稽可笑,做一个滑稽的表情让别人开心一下。
(三)看表情教师做出各种表情让幼儿猜,如:酸甜苦辣的味道
(四)做表情出示表情娃娃魔方,幼儿游戏。做出和表情娃娃一样的表情。
(五)猜表情
(1)听故事《碰碰船》。
师:这些表情都藏在一个故事里,你们想听吗?(结合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全体幼儿听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图讲述故事结尾。
师:小强和小语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强很开心,可是小语会怎么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和好朋友来讲。(幼儿操作讲述。)
(3)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并能讲讲为什么。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语会怎么样?(结合自己所选的表情图,填图讲述。)幼A:小语会哭,因为他们两人的船撞了,水溅到了她的眼睛里。
幼B:小语会笑,因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
幼C:小语会很生气,因为小强撞到了她的船。(评:图片上小语的表情没有表达出来,留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讲述的各种表情都符合逻辑,使孩子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懂得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4)扩散性思维:丰富幼儿对表情的认识。
师:小语除了会哭、笑、生气外,她可能还会怎么样?
幼A:她可能还会尖叫,因为她太害怕了。
幼B:她还会做鬼脸,因为太好玩了。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添画表情。
正值夏季,幼儿在家或在幼儿园的经常吃西瓜,加餐时经常发现有些幼儿舍不得把吃完的西瓜皮扔掉,而是相互说着:"看,我把西瓜皮啃成了圆形,像个大皮球""我还会把它变成房子呢!"……从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西瓜皮吸引了,并对它的造型产生了兴趣,还有进行想像和表达的愿望。再有《细则》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教学名称:大班语言《西瓜皮的畅想》
教学目标:
1、能对西瓜皮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2、能根据西瓜皮不同造型进行简单情节的创造性讲述,发展完整表达的语言能力。
3、体验语言创作与交流的快乐。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根据西瓜皮的不同造型进行简单情节的创造性讲述教学难点:
通过闯关游戏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并进行大胆、丰富的想象及创造性表达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有根据物体不同形态进行联想的经验2.物质准备---各种造型的西瓜皮、盘子、闯关记录表、即时贴剪成的小红旗、各种西瓜皮造型的记录纸、西瓜城堡(泡沫板做的)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育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中指出:教育目标应以《细则》提出的领域目标及内容与要求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发展实际情况来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大班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大班幼儿感知经验丰富,好奇心强、爱动脑筋、爱提问题、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学习活动中要有对他们已有感知经验的初步梳理、概括和提升。
3、《幼儿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细则》大班科学领域针对幼儿思维的分析也提出:5-6岁幼儿仍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但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今天的西瓜真甜呀!剩下的西瓜皮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二、西瓜皮展览会1、教师:接下来我们要参加一个《西瓜皮》展览会,请大家看看展览会的西瓜皮是什么样的,说说它们像什么?
2、参观守则,与幼儿讨论参观时的注意事项3、参加展览会。幼儿自主交流,教师及时回应幼儿。
三、闯关游戏1、介绍游戏玩法:根据每关的要求进行游戏,闯过一关就会得到一面红旗2、闯关开始:
第一关'选一块西瓜皮,用像……说一句话'如:这块西瓜皮像小船,老鼠用它来过河第二关'再选一块西瓜皮,说说它像什么?用这两块西瓜皮说句话'如:这块西瓜皮像小草,(结合第一关所选的西瓜皮)老鼠坐船来到对岸的草地上。
第三关'两人一组,选两块或两块以上西瓜皮,说说它们像什么,并说句话'(老师在西瓜皮型的纸上记录幼儿讲的结果,幼儿陆续将其呈现在西瓜城堡里)四、闯关结束,分享成功组织幼儿看西瓜城堡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三块瓜皮进行创造性讲述五、活动延伸:西瓜皮拼摆幼儿通过创造性讲述活动,对西瓜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随机利用这些西瓜皮组织幼儿进行拼摆游戏。
1、幼儿自选瓜皮以切、割、挖的方式做成自己想要的形状2、幼儿把切割好的瓜皮进行拼摆,组合成有情境的拼摆作品3、根据拼摆出的情境进行创造性讲述教学评析:
《西瓜皮畅想》活动以幼儿身边常见的西瓜皮为活动的主要玩教具,通过加工创造,看、听、说、拼摆等手段,引导幼儿展开联想,培养其创造性讲述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活动设计的符合大班合作化共同学习的特点,目标定位较准确,可操作性强。包含情感、认知和技能目标,具有弹性,遵循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上限~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下限~保证学习的基本要求,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
2.教学环节设置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每个环节都围绕目标层层递进,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3. 选择的教学手段富有挑战性,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幼儿兴趣浓厚,活动氛围宽松自主,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
4.教师活动组织与指导生动活泼,语言激励性强,能引导幼儿的主动学习与探索,有效促进了幼儿语言讲述能力的提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秩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课堂上把幼儿的情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教师所追求的,但过分活跃没有秩序一定会影响教育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在日后的工作中应逐步积累控制课堂秩序的经验。
在幼儿的创造性讲述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激励幼儿再次积极表现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动中多次让幼儿进行想象描述、想象添画,其中每一个环节,我都充分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创造,使幼儿更有积极性投入下一次创作中。
生成背景:
在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我们带孩子们外出参观,突然孩子们被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吸引住了,他们欢呼起来:老师,这里多漂亮呀!我一眼望去,确实,那一丛丛毛茸茸的狗尾巴草,青翠欲滴,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美丽。我和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赞叹着。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充满欣喜的眼睛,我想,这不正是一个教育活动的最佳契机吗。于是《漂亮的狗尾巴草》主题活动就这样在田野边自然地产生了。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狗尾巴草,运用语言描述狗尾巴草外型特点,,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狗尾巴草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一、亲近狗尾巴草。
师:孩子们,一眼看过去这种植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象什么?
幼:很漂亮,绿油油的象美丽的绿地毯;象美丽的图画上面还有漂亮的花呢?(在这里幼儿所说的花,其实是狗尾巴草中间抽出的毛茸茸的穗子。)师:小朋友说的花是什么样的,它又象什么呢?那让我们一起去和它做个好朋友吧!亲近一下,轻轻摸一摸、闻一闻,仔细地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
幼:老师,他的花是毛毛的(有的幼儿马上说:毛茸茸的)手摸上去可舒服啦!把它放在脸上有点痒痒的;象小松鼠的尾巴;象毛毛虫;象麦穗;象小刺猬;象羽毛;象芦苇;它低着头,象胆怯的小姑娘幼:老师,这肯定不是花,我妈妈说没有绿色的花?(幼儿之间产生两种争论:有的说,有绿色的花、有的说没有绿色的花。)师: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知道答案?
幼:我们可以回家问问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可以到网上查一查;可以到百科丛书上找一找;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师:好啊,这个问题交给你们回家后去寻找答案,我们来比一比谁答案找得又快又对。
师: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幼:麦子、稻子、大蒜、野草幼:我知道,妈妈带我到乡下去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他象狗的尾巴,就叫狗尾巴草。
二、赞美狗尾巴草。
师:原来,它们竟然是一株株的小草,你们看,没有任何人来关心它,给它浇水、施肥,它竟然长得这么旺盛,我要写首诗来赞美赞美它了(教师即兴朗诵):狗尾巴草,真能干,不去大公园,满山满野跑。向着青天长,大风刮不倒,全身绿油油,大地更美丽。(幼儿一起和老师说一说)小朋友,你想怎样赞美它呢,你们自己找棵狗尾巴草,把的赞美告诉它们!
幼儿自由分散在草丛中,投入地和小草讲话。
三、了解狗尾巴草作用幼:老师,狗尾巴草有什么用呀?
师:你们认为它可以干什么呢?
幼:可以打扮环境呀;可以清新空气;它肯定可以结果子,可以给小羊当粮食,小羊最喜欢吃新鲜的青草了师:狗尾巴草究竟可以干什么?这个问题谁最清楚?(在田野里,正有几个人在劳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和他们交流。)幼:农民伯伯。
师: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幼儿来到田边:老爷爷,我们是实验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向你问几个问题吗?(孩子们把老爷爷请到狗尾巴草旁边)幼:老爷爷,狗尾巴草有什么用呀?
老爷爷:嫩能的狗尾巴草可以给小羊吃,小鸟也喜欢狗尾巴草,他们喜欢吃狗尾巴草里的草籽。但是,田里的庄稼可并不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长在田野里会吸收麦子的营养,狗尾巴草在田里多了,麦子就长不好了。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也很喜欢狗尾巴草,他们喜欢拿狗尾巴草编许多的小动物玩呢!你们也可以摘些狗尾巴草编一编。(老爷爷随手编了一只小鸟,孩子们开心极了。)孩子们还趁这个机会问了刚才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毛茸茸的是狗尾巴草的花吗?可惜老爷爷也不太清楚。
四、畅想狗尾巴草师:原来狗尾巴草还可以编织呢,真有趣!小朋友,我们也来试一试,看看我们能用它编出什么东西?
幼:他们一个个忙碌开了,女孩子喜欢用狗尾巴草编项链、戒指、爱心等,男孩子用狗尾巴草编手枪、坦克等等,还有很多小朋友编了小兔子、马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虽然作品显得非常稚嫩,但是却处处显示出孩子的灵性。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头上戴了一顶小帽子,她灵机一动,把狗尾巴草插在他的帽子上,帽子上的草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于是,这又触动了孩子们的灵感,有的女小朋友把狗尾巴草索性插在自己的头上,跳起了漂亮的舞蹈,给田野增添了许多的生机。有的男孩子请老师帮忙,编了顶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有的孩子就把狗尾巴草插在自己的口袋上,领口上,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关注幼儿的操作和发现,和孩子共同进行创造,当孩子遇到技能方面的问题时,老师耐心地给予帮助。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打结,老师就适当地教给他这个技能。
五、延伸活动:
眼看着时间一分分的过去,可是孩子们的兴致还非常浓厚,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在比划着、交流着。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你们准备一下。
幼:老师,我们还想摘点带回家玩玩。
师:你们准备带回家怎么玩?
幼:我们可以放在区域里玩;可以贴画;可以把它插在花瓶里观赏;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于是,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采了许多狗尾巴草,带回了教室,在区域活动时间继续玩耍。
活动后记:
孩子们第二天就带来了关于狗尾巴草关于花还是果实的答案,李敏小朋友的爸爸是生物教师,他把相关是知识写在纸上带到了幼儿园。孩子们明白原来那象狗尾巴的狗尾巴草抽的穗子,花开在穗子上,开的是很小很小的白花。花谢了之后结籽。另外,绿色的花一般来说是不能生存的,花的颜色与叶子的颜色如果反差不大,不够显眼,不易吸引蝴蝶与蜜蜂来传授花粉,在自然界中会遭到淘汰。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出现,由于科学技术发达了,通过人工培育,我们也培育出一些绿色的花,比如说:现在出现了绿色的菊花等等。
教学反思:
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周围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无穷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这个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远源泉。将儿童教育重心转移到自然,将教育环境转移到蓝天下,田野边,让孩子在知识、语言、美的活的源头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这正是这个活动的精华所在。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是用他们特有的灵性主动去发现、去把握、去享受大自然所特有的生命的活力。孩子们主动去交往,去创造和表达,老师在其中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激发着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让孩子们体验着自由表达和创造的乐趣。应该说,这个活动为孩子们推开了亲近自然之门,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灵性,激发了孩子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使教育涌现出生命的活力。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狗尾巴草的畅想》
生成背景:
在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我们带孩子们外出参观,突然孩子们被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吸引住了,他们欢呼起来:“老师,这里多漂亮呀!”我一眼望去,确实,那一丛丛毛茸茸的狗尾巴草,青翠欲滴,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美丽。我和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赞叹着。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充满欣喜的眼睛,我想,这不正是一个教育活动的最佳契机吗。于是《漂亮的狗尾巴草》主题活动就这样在田野边自然地产生了。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狗尾巴草,运用语言描述狗尾巴草外型特点,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运用狗尾巴草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一、亲近狗尾巴草
师:孩子们,一眼看过去这种植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象什么?
幼:很漂亮,绿油油的象美丽的绿地毯;象美丽的图画……上面还有漂亮的花呢?(在这里幼儿所说的花,其实是狗尾巴草中间抽出的毛茸茸的穗子。)师:小朋友说的花是什么样的,它又象什么呢?那让我们一起去和它做个好朋友吧!亲近一下,轻轻摸一摸、闻一闻,仔细地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
幼:老师,他的花是毛毛的(有的幼儿马上说:毛茸茸的)手摸上去可舒服啦!把它放在脸上有点痒痒的;象小松鼠的尾巴;象毛毛虫;象麦穗;象小刺猬;象羽毛;象芦苇;它低着头,象胆怯的小姑娘……幼:老师,这肯定不是花,我妈妈说没有绿色的花?(幼儿之间产生两种争论:有的说,有绿色的花、有的说没有绿色的花。)师: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不是很清楚,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知道答案?
幼:我们可以回家问问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可以到网上查一查;可以到百科丛书上找一找;可以向爸爸妈妈请教……师:好啊,这个问题交给你们回家后去寻找答案,我们来比一比谁答案找得又快又对。
师: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
幼:麦子、稻子、大蒜、野草……幼:我知道,妈妈带我到乡下去的时候,妈妈告诉我,他象狗的尾巴,就叫狗尾巴草。
二、赞美狗尾巴草
师:原来,它们竟然是一株株的小草,你们看,没有任何人来关心它,给它浇水、施肥,它竟然长得这么旺盛,我要写首诗来赞美赞美它了(教师即兴朗诵):狗尾巴草,真能干,不去大公园,满山满野跑。向着青天长,大风刮不倒,全身绿油油,大地更美丽。(幼儿一起和老师说一说)小朋友,你想怎样赞美它呢,你们自己找棵狗尾巴草,把的赞美告诉它们!
幼儿自由分散在草丛中,投入地和小草讲话。
三、了解狗尾巴草作用
幼:老师,狗尾巴草有什么用呀?
师:你们认为它可以干什么呢?
幼:可以打扮环境呀;可以清新空气;它肯定可以结果子,可以给小羊当粮食,小羊最喜欢吃新鲜的青草了……师:狗尾巴草究竟可以干什么?这个问题谁最清楚?(在田野里,正有几个人在劳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和他们交流。)幼:农民伯伯。
师: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幼儿来到田边:老爷爷,我们是实验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向你问几个问题吗?(孩子们把老爷爷请到狗尾巴草旁边)幼:老爷爷,狗尾巴草有什么用呀?
老爷爷:嫩能的狗尾巴草可以给小羊吃,小鸟也喜欢狗尾巴草,他们喜欢吃狗尾巴草里的草籽。但是,田里的庄稼可并不喜欢狗尾巴草,因为,它长在田野里会吸收麦子的营养,狗尾巴草在田里多了,麦子就长不好了。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也很喜欢狗尾巴草,他们喜欢拿狗尾巴草编许多的小动物玩呢!你们也可以摘些狗尾巴草编一编。(老爷爷随手编了一只小鸟,孩子们开心极了。)孩子们还趁这个机会问了刚才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毛茸茸的是狗尾巴草的花吗?可惜老爷爷也不太清楚。
四、畅想狗尾巴草
师:原来狗尾巴草还可以编织呢,真有趣!小朋友,我们也来试一试,看看我们能用它编出什么东西?
幼:他们一个个忙碌开了,女孩子喜欢用狗尾巴草编项链、戒指、爱心等,男孩子用狗尾巴草编手枪、坦克等等,还有很多小朋友编了小兔子、马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虽然作品显得非常稚嫩,但是却处处显示出孩子的灵性。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头上戴了一顶小帽子,她灵机一动,把狗尾巴草插在他的帽子上,帽子上的草一晃一晃的,可爱极了,于是,这又触动了孩子们的灵感,有的女小朋友把狗尾巴草索性插在自己的头上,跳起了漂亮的舞蹈,给田野增添了许多的生机。有的男孩子请老师帮忙,编了顶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有的孩子就把狗尾巴草插在自己的口袋上,领口上,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关注幼儿的操作和发现,和孩子共同进行创造,当孩子遇到技能方面的问题时,老师耐心地给予帮助。例如,有的孩子不会打结,老师就适当地教给他这个技能。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
(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三)发展认知阶段
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
1、欣赏文学作品《春雨后》,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朗诵得非常好。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断。请同学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术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师: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答:通过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农民们正在抓紧一年的大好时光,进行辛勤的劳动,以换取秋天的丰收。
师: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播种的春天。
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请同学谈感受。
生答: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们年轻、美丽、有朝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春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师: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了艺术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请同学欣赏这两幅作品,它们美吗?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现漓江春色的美景。
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另一幅是国画创作。
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那两者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
生答: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师:很好。我们应了解每位艺术家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这不同,使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差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认识几种不同的作品风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与吴冠中的《春如线》,通过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师: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里的众神欢聚在果林里,重现春之来临的畅想。是一幅写实的作品。
B生答:《春如线》通过一些线条来表现春天。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是一幅抽象的国画作品。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其实与自然对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具象表现手法,而这种与自然对象较少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我们称它为抽象表现形式[多媒体出示概念]接下来,我再欣赏几幅作品,请你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7、请同学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师: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学生讨论)。
A生答:欢快的,非常有节奏的,热闹的场面。是抽象的。
B生答:表现的是一个月园的晚上,人们在江边散步,小孩在嬉闹,江边灯火通明。
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师: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8、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师: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生答:是抽象的。
师:这是一幅表现音乐的美术作品,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答: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的构图形式,添加了明黄色、红色和蓝色有节奏的排列,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
师:非常好。明黄色的线象征着铜管乐器,这些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让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百老汇夜晚华丽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可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吗?
生答:可以
教师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形式的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师: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好么?
生:好。
师:在作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多媒体展示)
生:开始创作
师:巡回辅导
生:多人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师总结: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也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一、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感受雪天的美景。
2、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运用线条表现出自己对雪天的感受与快乐。
二、准备:
废旧水笔、小石子、树枝、冰棍棍
三、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欣赏雪景。
教师:下雪了,小朋友发现周围有了什么变化?
幼儿:大地、房屋、树木全落满了雪,一片白色。
教师:大雪实怎样覆盖的屋顶?树木、房屋上给人们的感觉怎样?盖满白雪的房子、树木、道路象什么?
2、引导幼儿在雪地上绘画
教师故做神秘地用身边的树枝或小石子做笔,在白雪地上绘画,幼儿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你在做什么?教师请幼儿猜测。幼儿猜:老师一定在写字。老师在画画。教师绘画好后带领幼儿到远处或高处观望,孩子们看到整体画面,欢呼雀跃是房子,是我们幼儿园的楼房。还有一个幼儿:老师,我也能画。教师:那你们就试试吧!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工具(石子、树枝)在雪地上绘画,在落满雪的椅子或玩具上画(只要有整片雪的地方)。
3、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同时欣赏同伴的作品。
4、带领幼儿打雪仗、堆雪人,感受雪带给人们的快乐。
教师:我们可以用雪来作画,还可以来做什么?
幼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教师带领幼儿打雪仗,喜爱堆雪人的幼儿可以在一边堆雪人、雪房子
四、延伸活动:
用多种材料参照自己的意愿和形式表现出下雪时打雪仗、堆雪人、玩雪的情景。
五、反思:
由于活动产生于生活,贴近幼儿,从幼儿兴趣出发,充分发挥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我采用在雪地上绘画,打破了常规,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与刺激,幼儿喜爱变换的形式,所以,积极性极高。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水果》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样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个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辆小推车带来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用西瓜皮做盏灯、做只船……,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JZd365.CoM 迷你句子网)
本次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秩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课堂上把幼儿的情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教师所追求的,但过分活跃没有秩序一定会影响教育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在日后的工作中应逐步积累控制课堂秩序的经验。
在幼儿的创造性讲述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激励幼儿再次积极表现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动中多次让幼儿进行想象描述、想象添画,其中每一个环节,我都充分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创造,使幼儿更有积极性投入下一次创作中。
喜欢《畅想课件(范例15篇)》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畅想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