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合集

06-08

在读完一篇作品后,我们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而写一篇读后感则是将我们的感悟和思考以文字的方式传达给自己或他人的一种方式。若您正在寻找如何快速写完一篇读后感的方法,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的相关知识,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1

yjs21.coM

爱和了解,才能让真正的教育发生||书评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时,在日本已经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书,它吸引了数千万读者去阅读,那么这本书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真正懂孩子爱孩子的教育家,办了一个巴学园,孩子们可以在巴学园自由的学习。

作者黑柳彻子就是从原来的学校被劝学后,到了这个天堂般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她被自由、平等的对待,这段求学的经历奠定了她辉煌的一生。(在书出版时,她是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读这本书时,我们的内心总会闪过这样的想法,要是我也是小豆豆那该多好啊!为什么我们渴望成为小豆豆呢?因为我们渴望被大人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在我们国内,有这样一位儿童教育专家,她就是李跃儿老师,她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里一直呼吁父母、教育者去爱孩子、尊重孩子,只有这爱和尊重的背景下,才能让真正的教育发生。

李跃儿老师本来是一位知名的油画家,在她给学生教画画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很多学生身上的问题,是父母和教育者引发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父母和教育者身上着手,于是她就转行专门研究幼儿教育,在北京创办了《芭学园》。

这个幼儿园曾经获得全国幼儿园“百优十杰”第一名的称号,她本人曾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七巧板》节目的嘉宾,获得过“教育木兰奖”称号。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李跃儿指出只有了解孩子,真正的教育才能发生,她还指出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能找回孩子的幸福,让孩子的学习更有动力。

一、爱孩子,了解孩子,真正的教育才能发生

爱不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在爱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爱孩子,就要去了解孩子。

作为教育者,包括父母和老师,要了解孩子就要去感悟童心,儿童还没有发展出能清晰表达自己心灵的语言,只有教育者去感悟这颗心灵,当心与心的连接发生,那么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被孩子接收。

过去我们有种说法,叫“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典型的就是对教育的曲解,棍棒底下只能出一个心灵扭曲的孩子。

孩子的一辈子都带着心灵的伤痛,严重的还有反社会人格。在书中,李跃儿谈到1999年的一场3死1伤的凶杀案,作案的3个孩子,他们在过去的家庭中都有被虐待的经历。

还譬如希特勒,希特勒就是从小在父亲的醉酒毒打中长大的,精神分析师认为他这样的成长背景才是他后天作恶多端的源头。

作为成人,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就要为孩子营造爱的环境,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吸取知识和营养,从一个自然人长成社会人,让孩子从一个吸收爱到能发现爱,感悟爱的人。

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很难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真正的爱

1.教育的误区。

教育,首先是让人成为人,其实是增长智慧、创达知识,然而现在几乎是本末倒置,一切的教育都是学习课本的知识,提升分数而努力。

学生、老师、家长都付出的大量的心血,就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孩子作为一个人要有的基本素养。

2.父母“望子成龙”的误区。

有个网上传的很广的说法。一个人努力学习是为了考重点大学,考重点大学是为了有好工作,有好工作是为了娶一个好媳妇,娶个好媳妇是为了生个好娃,娃长大干什么呢,当然是努力学习了考重点大学了。

父母“望子成龙”只是为了孩子将来好好的生活,父母的视界里一个人好好的生存是人生最终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生存是他一生的目的,他的生命会多么的干涸啊!

3.孩子自己的幸福观不被看见。

孩子的幸福观是享受生命,活在当下。可是父母、教育者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接受了这些焦虑,努力活成父母、老师想要的样子,他们背离了自己的幸福。

三、如何重新找回孩子的爱,获得幸福

1.父母走出教育的误区

打骂教育,严重挫伤孩子学习的信心,会让孩子更加的厌恶学习,当学习变成了一项任务,就很难尝到学习的乐趣了。

很多的父母从打骂教育过度到赏识教育,遗憾的是过度的,不正确的赏识教育一样会赏出一个问题孩子,正确的赏识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能做到,这是对父母的考验,这就要求父母重新去学习。

2.父母要把心带回家,营造有爱的家庭环境

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自己的心还在工作上,手机上,没有用心灵陪伴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很多父母抱着自己的痛苦不放,那么孩子也就无法在这样的环境感到安全和幸福。想要孩子幸福,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

3.教育者素质要提升

孩子从环境中吸收知识,老师是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老师要用爱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包括自己这个环境。

所以老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爱人爱几的能力,学生是通过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信息来学习的,而不是让学生来配合老师教学。

四、一个内心有爱、幸福的孩子学习事半功倍

一颗种子在爱和幸福的土壤里吸收营养,营养够了,才能破土而出,让自己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这里的枝繁叶茂就是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审美力、感受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技术学习能力。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和教育者的,他们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持续的为自己的爱和幸福注入力量。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李跃儿老师用将近200个活生生的教案,来唤醒父母,唤醒教育者,去真正的关心孩子,走到孩子内心深处,去读懂孩子。

给予孩子真正的爱,为孩子打造心中的巴学园,孩子才能真正的热爱学习,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有爱心,有人文素养,有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人。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2

李跃儿老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一本好书,读起来能让你感觉到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让人产生幸福的书。作者李跃儿是美术老师,书中,她从教育分析人性,从儿童画画的角度,介绍了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

我经常以为自己的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然而当我去读书,读这些教育的书籍,回想起自己的教育生活,是多么的失败,用李跃儿老师的话说:这些年,我一直在迫害孩子!不光是我的学生,还有我的女儿,我的理解就是:只要有热情,只要去付出。曾经罚学生抄写试卷、抄写课文,让学生回家十多遍的抄写那些枯燥的生字,把那些只考一两分学生排在教室的最后,女儿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被我赶出家门等等,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怎样的折磨啊?而我,又是何等的残忍。慢慢的,在教育这条路上,逐渐找到一些乐趣,性格也慢慢的柔和了许多,特别是女儿渐渐长大,让我对学生多了一些理解,少了些焦躁,原以为,自己磨练得可以了,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了,开始有些自满起来,这时候,《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及时拯救了我,我非常庆幸,我读过这本书!

孩子的童年本应该是幸福的,自由的,李老师说,教育是没有方法的,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方法,“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子合不合适,孩子知道。我不禁问自己:我的孩子们幸福吗?我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想得最多就是如何给孩子灌输更多的知识,让孩子们考试都是“优”,李老师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都由这类家长制造。”我不得不承认,我就属于第二类,自认为自己有责任心,其实不懂得什么是教育。

李老师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将人的素质比作一棵树的话,“人”是根、是干,“才”是枝、是叶。或者说,“才”里面的“能力”是枝,“知识”是叶。可我们呢,根本没有把孩子们看作是人,而是容器,努力容纳我们传授的知识,我们眼里只有分数,容不得孩子在试卷上出现错误,只要出错,孩子们便会遭老师的冷眼、批评。为了不出错,总是畏手畏脚,不敢自由的表达自己。李老师强调:要给孩子们出错的机会!我不得不说,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都在我们的斥责声中磨尽了。

每一次读书学习都是一次提升,《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永远处在自我提升的状态”。用心去教育,用真诚去解救受传统教育毒害的孩子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少一点作业,多让孩子们读些书,少一些管教,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把孩子们幸福的童年还给他们!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孩子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老师所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但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老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孩子。李跃儿老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孩子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3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教育方法的书,介绍了作者的一套不同于现有的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作者李跃儿老师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的经验结晶。

看完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思:试问,我的孩子幸福吗?我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正确吗?

如果从物质满足的角度来说,他是比以往的我们的时代富足。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零食呈大堆,玩具满天飞,音乐,动画,游戏更是玩不累,可是他真正从心理上幸福吗?

李跃儿老师说过“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孩子也不是得到更多物质他就幸福,如果一些家长以为平常辛苦工作,赚更多的钱,补偿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是幸福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特征。就是儿童还不能理解自然的规律,社会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认知,“经验”到“规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用“教”的方式告诉了她,就会切断她进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独立思维能力;成人如果过于干预,不但会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李跃儿还说过“教育只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教育,一种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设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夺性的;建设性教育促进孩子成长,帮助孩子进行内在建构,掠夺性教育阻碍孩子成长,破坏孩子的内在建构。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让孩子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

大多数家长和个别私立幼儿园在孩子两岁左右就开始逼着孩子认字、计算,以为这样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结果只能徒劳无功。不尊从孩子成长机制的行为是愚蠢的。

素质教育,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李跃儿老师认为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二类,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李跃儿老师在书中讲述了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如何改进现代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悟:教育,既不是像应试教育里的强制灌输知识,也不是像一些浅薄的人理解的素质教育那样给孩子报舞蹈班。钢琴班……而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爱的基础上给予帮助。请家长放下一些自己的虚荣心,不要在成绩,分数,以及其他方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和空间,或许他能飞得更高!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4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上书店的网友:读了开头就知道是一本教育书里不可多得的好书,开头的几个案例都当成故事读给孩子听,她也特别喜欢。读了好几天,读完以后的感觉是还应该再读一遍,应该好好思考好好消化消化。我也是美术老师出身,教了十年年的美术课,无论是上课还是美术教育的思想,自己感觉挺不一般,至少在辽宁的中小学美术老师里能排在前列,没想到一个宁夏少年宫的美术老师竟然能够在教育上达到这个境界和层次,不得不让我佩服。很多很多案例都可以拿来就上,就是一堂堂精彩的优秀课啊!她处理得是那么巧妙和自然,让每个美术老师只要看了就能感觉到,对就应该这么上,美术课就应该这样,这就是我们想找却没有找到的方式!其实李跃儿完全不是一个美术老师了,她的课不仅是“艺术教育,而是教育艺术”。不知不觉间就把书后面那些人的评论给借用了。我平时是从来不信这些评论的,虽然他们都出自专家,但是看完了书,我感觉这些评论是那么的贴切。都是我想说的话,干脆再抄几句吧:“但愿中国教育从《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开始步入正确的轨道!”“每次都看得我热血沸腾!”“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恨不得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看一看这本好书!”“孩子有救了!大人们有救了!”……如果你没看过这本书,你能想象这是对一本幼儿美术教育书的做出的评论吗?!正像里面的一个教育专家所说的,这本书真的这么好吗?不是这本书太好了,而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太失败了!!诚然……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5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关于选择与运用教育方法的书,介绍了作者的一套独特而新颖的教育方法,是李跃儿老师经过二十二年摸索的经验结晶。

她倡导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的本质是协助人类的生活。教育像是鞋子,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无论教师还是父母,就像是给孩子造鞋的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后,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感谢李跃儿老师,在这个时候,为我、为许许多多迷失在教育里的人们,倾情奉献了这样的一本好书,这样的一个理念,这样的一份情感,这样的一声爱的宣言。使我猛然醒悟,非常庆幸——今天我读到到了她。

教育的难点不在于有没有现成的方法,而是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只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教育要适合于孩子,不是适合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

我们遵循这一理念,使用建构主义教育,尊重儿童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信儿童天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在儿童的先天发展机制下,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协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

古人讲:药无贵贱,医病者良;法无高下,契机者贵,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平凡的,也许会因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方式,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了他们的幸福。

孩子的世界就像那儿歌里唱的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能打小怪兽。也许就是能有一点儿时间和朋友自由的玩耍,能睡几个懒觉,有点儿时间和父母抱抱,聊聊。

李跃儿老师已将自己教育孩子、教育教师、教育家长的经历、经验及成果写成一本书:她告诉读者:由于不懂孩子,本应给予孩子的幸福的成人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而没有幸福感,人就很难成材,因为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会获得足够强大的内在驱动。

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在了解孩子心声上多努力多探索,争取做一盏能照亮孩子心灵的明灯。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6

这本书是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李跃儿经典著作。她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阅读这本书就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提高家长和教育者自身的修养也有深刻的意义。

李跃儿从一个画家,到一个美术教育家,再到儿童教育家,现在更是创办了自己的幼儿园和小学,以独特教育思想支撑的“巴学园”,给无数茫然失措的家长带来了希望。一些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的人们追随者、探索着、发展着她的教育理念。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严苛和教条,也不同于西方教育的开放和自由,她给在中国社会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一条全新的发展尝试,更是给千千万万为教育发愁的家长们一条走向幸福的路径。

给你一个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场景,孩子要吃零食,使尽各种招数,哭闹、打滚、甚至摔东西。家长就是一句话:不行。越不行,孩子哭闹越厉害,家长越觉得不能纵容,矛盾越来越大,冲突不断升级。可是,仔细想想,孩子真的是那么想吃零食吗?他需要的是物质,还是物质背后的东西?

李跃儿教育实践的总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这么强烈的欲望实际是在家长不断的限制中激发出来的。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庭中尤其突出,精神层面的缺失,只能从物质世界寻找补偿,而这时家长的限制就会将情绪逼到死胡同。不让玩就偏向玩,不让吃零食就更想吃零食,不让看手机就总想看手机。在许多家庭里,好像这个现象无解,进入了死循环。

突破口到底在哪里呢?我想应该就在对孩子的理解和心灵的陪伴中找答案。就如书中提到的“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美好的东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当孩子再吵闹着要零食时,在排除孩子饿了这种情况后,想想是不是好长时间没和他玩了,是不是对孩子很想和你分享的新发现置若罔闻了,是不是没有注意到孩子受了小委屈无人诉说了。是不是该和孩子交交心了。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伴随着孩子的降临,焦虑就从此不曾停止过。小宝宝的时候要焦虑吃奶吐不吐、睡觉总是睡不沉、长不长体重,会不会生病。慢慢的孩子长大了,焦虑也渐渐地变成了怎么还不说话,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怎么不爱看书,怎么画画都是乱七八糟的涂鸦。总之,她怎么总会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是不是也会像很多妈妈一样,无形的逼迫孩子向着我给她设定的路线前行,却不知不觉的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即使我没有说,即使我没有做,就是一个简单的眼神、一次皱眉,就让孩子缩回了探索的手,变得不敢尝试、不敢犯错。

我开始找各种育儿书籍,当我发现了李跃儿的书时,真是如获至宝,《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还给孩子》、《幼儿园那些事儿》,一口气读了三四本,也开始接触胡萍、尹建莉等儿童教育学者的著作。慢慢的我知道了孩子是有他自己的成长轨迹的,有共性、有个性。孩子心智发展参差不齐,有的语言发展早些快些,有的大运动发展的快,有的精细活动更好,但所有孩子共同的一点就是需要家长的关注和爱。而这个爱是孩子需要的爱,不是家长认为应该给予的爱。

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学习要有乐趣,思维要有创造性,精神上愉悦、心理上健康。但有些家长孩子两岁多就逼着孩子认字、计算,以为这样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结果只能是徒劳无功。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爱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家长要放下自己的虚荣心,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和空间,或许他能飞的更高。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7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谈到教育,总是与一系列矛盾和悖论联系在一起,比如管教与自由、慈爱与溺爱、幸福与痛若、希望与失望……人们在不断地探寻以期得到答案,养育者和教育者也在不断地反思: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吗?问题在哪儿,怎么解决呢?正是这些疑问,让《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具有了无比现实的意义。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所著,李跃儿从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巴学园”的教育实践,和自己育儿实践的切肤之痛中领悟到教育的真谛,然后用流畅的故事语言表达出来,出版了这本书,深受读者喜爱。在北京召开的一次这本书的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

著名育儿专家小巫把李跃儿称为“上天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认为她不仅精通教育,而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能让我们入迷地读着故事的同时,学习着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并在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中把它推崇为“一定要看的一本书”。她写道:“对读者,我想说,如果你想博览教育群书,我推荐你先看这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如果你懒得多看书,只想看一本,那我建议你别的书都可以不看,却一定要看这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别是“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幸福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机”。书中,李跃儿用她那爱与真诚的语言讲述着关于爱育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性格鲜亮的小精灵,告诉人们孩童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要人们去理解那个色彩斑斓而鲜活跳亮的心灵。用她自己的话说:“研究孩子和懂得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抓住了,所有的方法都是对的;抓不住,所有方法都是错的。”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封面语上赫然写着“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一行字。这是李跃儿的教育观,她的教育座右铭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舒适的先决条件就是鞋子适合于脚。对教育来说,只要适合于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她在书中表明,孩子总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说话、吃饭、写字,一切从无开始,就像生命之树,只要你种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出土,什么时候抽叶,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那是按预先设定好了的机制在起作用。婴儿实际上就是一颗准备长成精神大树的种子。

李跃儿告诉人们,一定要懂得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并尊重和理解这些规律。在一次家长会上,她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位家长:孩子6岁之前是属于大自然的,他们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是由养育他们的成人所决定的。正因为他们能够固执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带来的方式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和学习的方法,才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阅读本书,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爱育的宣言”。她大声疾呼,要为孩子营造爱的平台,用爱占有孩子的灵魂。

很多时候,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被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将来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发展。故事中的杨一凡,起初她的身体里像没有灵魂一样。她并不是天生就是这样麻木的,也不是不能改变的,我们成人完全可以避免孩子变成这样沉睡的状态。如果由于不懂使孩子成了这样,我们也可以引领她走出麻木和沉睡的状态。

读完《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我感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就站在眼前,感动着我。这本书的作者李跃儿是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李跃儿在书中所提到的教育,说白了就是“爱”的教育。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8

山坑小学周翔翔

读着这本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感动着,我被书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李跃儿是一个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人,所以她的书里处处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颤的实例。我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汗颜了!我离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太远了。

翻阅时,我不禁萌生了丝丝酸楚和歉意,因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剥夺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观念、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我们的孩子开始变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助、恐惧、孤独、愤怒。这绝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状态!

那么,家长也好,老师也罢,我们似乎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启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一开始是没有棱角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这张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画上一个方框后,从此它就成了一个永恒的矩形,这时,除了在方框中发挥定格的形态外,再也没有其他发挥的余地了。这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当孩子心境未定格时,才是教育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拉成平行线,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孩子才能获得有益的发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另外,她也告诉我们:要使孩子幸福,我们不仅要对孩子有爱心、责任感,更要使这份爱心充满智慧。所以我们首先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要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行为,学会“等待孩子”。书的作者李跃儿在发现自己的错误教育行为时,她不惜花几年时间等待孩子自然发展,还孩子童真。其实这也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欠缺的。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错误”时,我们往往会采取这几种方式:大声呵斥指责批评、立即上前加以制止、亲身上去帮助完成,我们缺少了耐心和对孩子的信心,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等待”。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在平时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之事,难免会有不如意或心情差的时候,当看到孩子闹事闹情绪时,有时就会发脾气。这是一个弊端,我们每个老师都得改。周弘老师有句话讲得好:“当你改变不了社会,你就学会改变自己。”孩子的任性、顽皮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我们改变自己,自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我们与孩子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空间,就如盒子里的两个肥皂泡,当一方压力大时,另一方就会不攻而破,只要我们能够细心琢磨孩子的心态,顺着孩子的意愿,善意引导,用心去赏识孩子的对与错,走进孩子的心灵,正确引导孩子逐步走向成熟,才能使孩子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茁壮幸福地成长!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时就像在一面光洁的镜子前观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虽然距她的教育观点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向着“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方向去努力。读后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9

寒假中有幸阅读孩子给我一本书籍——《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我被作者书中列举的在教育过程及生活当中的不同实例,解读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以及客观地评价教育者的各种状态,深深地吸引进去。其中,李跃儿说"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

书中,李跃儿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教师也可以分成这3类呢?虽然,教师上岗前都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吗?我有点惴惴不安了。李跃儿说: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我们将孩子喜欢的漫画书撕得粉碎的时候;当我们将兴致盎然地玩着电脑的孩子从电脑前拉开的时候;

此书有些事例,使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教师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获得成功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复制的,为什么老师家长想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孩子的未来呢?现在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也很无奈:老师家长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双方的关系有的甚至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些地区甚至有弑父、弑母的悲剧发生。可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吗?异化的教育,异化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试想一个孩子不再用童贞、纯洁的语言和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还是一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我们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真的需要嘛?这样合适吗?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我们一双双无形的手控制着,这样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动而出的幸福感吗?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亲切地问他,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的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灵,那么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保护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拥有幸福的每一堂课,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又从何谈起呢?虽然,巴学园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李跃儿老师那样俯下身子,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关爱。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时就像在一面光洁的镜子前观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虽然距她的教育观点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我会向着“爱自己的班级的幼儿,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的方向去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10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读了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触颇多。我知道是教育者在不经意间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可是,在我痛下决心要把幸福还给孩子的时候,我又在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吗?几年前,我们都了解过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那时你是否有关类似的决心,期盼着自己的赏识能催开孩子幸福成功的花蕾,可是现如今谁又是赏识教育的拥趸,谁又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坚守赏识的信念?再后来,又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教育名词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就在这些理念的“轰炸”下过着反思自己、责备自己的生活。

您不觉得这些教育理念就如同药房里出售的营养药剂吗?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的教育方式是营养不良式的教育,我们要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加“钙”加“锌”。

其实我们的教育里最缺少的微量元素就是“坚持自己的爱”!我们不是没有爱,可是我们的爱被分崩瓦解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不能做“墙头草”,随风倒;也不能邯郸学步,迷失自我。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爱。

每个人都有爱孩子,爱学生的方式。在不断地学习之后,我们汲取了很多新鲜的元素注入了自己的爱。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信奉“严师出高徒”;在没有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愿意以过来人的身份去揣摩学生的心理,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走上教育之路十载左右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学生毕竟是个孩子,我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个时候我们自己的儿女也蹒跚学步,当他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探索世界的时候,我既急于自己无法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照顾,又期盼于孩子的老师能带给他幸福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身份,难道我不是一样生活在别人的期盼当中吗?可是期盼不能代替实际的爱。我们也不能在期盼中忘记自己的职责,因为我们都必须做好“母亲”。

书中有个孩子叫马月,有人认为李茂璞与她有些类似,我觉得不然。在没有遇到李圣珍老师之前,马月遭受了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侮辱,使得她一次一次走向深渊。可是李茂璞不是这样,他虽然没遇到像李圣珍老师一样能做到像上帝一样爱孩子的老师,但他也没有遇到那毁了所有孩子的恶魔老师。我觉得李茂璞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孩子的好与不好,与其家长的做法是息息相关的。李茂璞的奶奶很负责,她在以祖辈的身份尽着母亲应尽的责任。虽然他的父母找到了很好的理由告诉我们“工作很忙”,但是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让孩子过上了“亲生后母”式的生活,他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应得到的全面的.教育和爱抚。因为我从李茂璞的奶奶那里得知李茂璞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经常是被送到别人那里寄养着,几乎就是张家三天,李家四天的状态。你试想一下,一个小孩子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时,他会得到怎样的教育,无非就是“别饿着,别出事”就行。可是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是学习能力突飞猛进的三年,我们不能忘记“三岁看大”的古训。其实当今社会又有几个孩子能如愿以偿地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呢?年轻的父母们又有几个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呢?又有几人了解了教育关键期、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呢?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做得很好吗?不然。

经常有人告诉我,要像爱自己孩子那样爱学生。可是反过来,我又多么希望能像爱学生那样爱自己的孩子。推及其他的家长,我又多么希望他们能像对待工作那样认真负责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时间的匮乏?是时代的脚步?是社会的制度?还是我们想给孩子幸福但又无奈地退出……

翻来覆去地想,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爱和别人的理解。作为老师我们无法给学生父母般的爱,但我们可以尊重孩子,让他们体验获取智慧,获得尊严与理解的喜悦。

嗨,我们为何要为孩子失去幸福唱挽歌,我们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去追求幸福。告诉孩子,幸福就在不远处等他。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篇11

她通过画画为载体(非常适合儿童),便于读懂每一个独特的心灵,“作画“等于“表达“,表达了并且大人读懂了即是一种疏通,无意识的儿童画表达出了儿童的潜意识,小孩子也有许多的苦恼和愿望的,大人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到孩子身上可就是大事了,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需要大人学会读懂。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载体,比如沙盘、梦境,也有一些零散的载体,保持敏锐性即能捕捉到,折纸、物件、言语习惯、爱好、微信头像、拍的照片等……

第一个惊艳到我的观点:让孩子自然发展也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她把家庭教育分三类:1.懂教育的家长管理孩子,这种孩子很大概率会优秀;2.不管孩子,任其自然成长,这种孩子也可能出现优秀的;3.最可怕的是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的,大量失败的孩子都由这类家长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不会教,就让孩子乱走乱爬吧,大脑也可以充分发育的,家长们放下焦虑便是最大的帮助,这是家长和孩子都察觉不到的影响。

不由得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小学初中期间爸妈没空管,他们经常很晚才回家,中午饭是自己吃的,自己烧或者外面买,喜欢什么吃什么,放学了可以看电视或者自己看书,晃荡晃荡回家路过报亭买本杂志,有时候大晚上不写作业看电视玩手机,有时候放学了去图书馆,日子很舒心,轻轻松松成绩也不错,挺喜欢上学的。中考考了个不错的学校,他们发现自家女儿学习还挺好,开始“负责”了,可是他们没怎么读过书,不仅学习上帮不到,还只会用强制的命令,为什么总有人觉得必须有刻苦的姿态而无视效率呢?(长大后发现不止是父母会这样)。可能是高中时期厌学的一部分原因,为了和父母角力而角力。所以,懂教育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随便负责!懂才是真正的负责。

因为我还没有孩子,只是把这本书当做《读者》来读,不料受益匪浅,书籍可以帮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自己又在职高当老师,很自然地就会用和以前不一样的视角关注学生们,读书再差的孩子身上也会有值得赏识的地方,这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爱学生不仅一件很快乐的事,也是工作的最大乐趣呢。老师的目光有限,目光触及到了便是师生的缘分。

缺点:过多的重复堆叠,后面部分不太想读,勉强翻翻完。多人批判文笔差,但这不是重点好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