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观后感精品

06-18

让我们一同了解“颁奖观后感”更多的信息吧。同一部影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欣赏完一部作品,我们的视野也会得到拓宽。只有用心观看,才能写出深刻的观后感。观后感不应该脱离原作,也不能仅仅是对作品故事的描述。那么,如何才能在观后感中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呢?

颁奖观后感 篇1

时代虽然在变,但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确从未改变,五四精神的精髓世代相传,已经成为了中国百年不变的历史文化。从就过存亡到报销国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每一个青年应该有担当。

五四运动103周年,这几日每一个地方都在为传承五四精神,激发青年担当而开展活动;当代青年在社会让被贴上了很多的标签,比如:安于现状、缺乏激情等等的一些不好的标签。其实作为90后青年的我们也并非都这样,我们心中也有自己的闷响,当代社会的压力不断的增大,站在新时达的路口,我们街追五四精神不断的前进,其实五四精神赋予了我们当代青年跟多的担当。五四精神告诉我们当代青年应该热爱祖国、懂得创新,最重要的青年担当就是我们要关心父母,因为他们是生我养我之人,青年们要要担当,尊敬父母;我今早看了一个微博“北大学子弑母”,作为青年我们要有担当,严重批判青年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不敬。

青年个体有担当国家才有力量,新时达的构造主要依靠的就是有为青年,因为中国在不断的进步,老一辈的学习能力怎么也比不上青年们的头脑,青年们有担当他们知道要研究岩屑内容,开发哪些新的技术;在这个五四精神时刻排在我们身边的和谐社会青年们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光荣使命,青年同志们要树立自信、坚强、不移之志的信念,担当社会的责任、担当国家的责任同时要有家庭责任的担当。

颁奖观后感 篇2

在我国,医术高超的专家比比皆是,梁益建凭什么入选?

今天,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梁益建时,他是这样回答的:“遇到别人不愿意收的病人,我愿意收,遇到能够帮的病人我愿意帮一把。”就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网页上对梁益建的介绍“四川爱心医生”,这就是他的上榜理由。

在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为2%至3%,而在成都三医院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都是脊柱侧弯超过130度以上,也就是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医无望后,找到了梁益建。

超过一定角度的脊柱重度畸形的矫治,曾经是医学上的禁区。为了那些信任他的患者,梁益建开始了向“禁区”的出发和挑战。

梁益建说不是因为我胆子大,是因为这些病人确实需要治病,很多病人是带着呼吸机来的,你想呼吸机一取是什么情况,他都会立即死亡,所以这些病人来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想到起能不能把他救下来。

当患者以生命相托之时,医疗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梁益建从一例例手术做起,逐渐攻克了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禁区。今年21岁的瘫痪女孩吴佩,怎么也没想到,经过梁医生不到一年的治疗,她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不仅是吴佩,从2008年到现在,在梁益建的主刀下,1000多名脊柱重度畸形患者重新站“直”了。照理说,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但梁益建却愿意做得更多。对于脊柱重度畸形患者,一年的治疗费至少得10多万,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梁益建又是联系公益组织,又是向亲朋好友募捐。

目前,梁益建已为近200位患者争取到500万左右的资助。得知自己成为2016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20名候选人之一,梁益建说很意外,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医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手术成功率向100%的成功率靠拢,让更多的脊柱重度畸形患者获得新生。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投票将持续到明年1月5日,评选结果将在春节后公布。让我们一起为梁医生加油,他是四川医生的骄傲。

颁奖观后感 篇3

随着主持人对最美教师评选标准的高度概括,最美教师的颁奖晚会结束了,然而内心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复。这些老师们,在一个个平凡而又忙碌的日日夜夜里,撑起了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的脊梁。yjS21.com

他们有的将做学术、教学生当作毕生事业,全情投入、倾尽全力、以身作则,演绎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的以“一个都不能少”作为教育信念,左右化缘,以家当校,无私奉献,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有的以激发梦想、点亮人生为教育宗旨,创造性地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大胆筑梦、勇敢追梦。

一个个真挚、淳朴、勇于奉献的教师形象让我感动,他们的无私奉献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心系我们的教育事业,都要心系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他们做到了,为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为了自己的学生,他们付出着自己的努力,他们牺牲者自己的健康,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同样他们还洋溢着自己的微笑。教师是一个既光荣又普通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他们倾尽毕生精力,不计回报,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之余感人片段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故事中的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中谱写着爱的颂歌。当看到特岗教师代表在山村成家立业,决定一辈子驻守在大山的时候,内心激荡起的波澜许久未能平复。让特岗教师坚守在山村初衷不改的动力来自于那个感人的故事。上课前老师即将迈进教室,突然间感到脚下在晃动,再看看房子也晃起来,当时老师很恐慌,但看到孩子们更加害怕慌乱的神情,老师对着教室大喊一声:“不怕,同学们,有老师在,我们一个一个离开教室!”当最后两个孩子安全撤离时,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死拉着老师的手,这才让老师醒过来,孩子们那句话,便成为他们夫妻俩一生在大山奉献的动力:“老师,你为什么不走?要走一起走!”谁说山里的孩子没有教养,没有情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正是那份真挚、那份朴实、那份信任,才让师生的心在危难关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颁奖观后感 篇4

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今天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火箭将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航天员搜索救援能力;开展多领域的空间应用及试(实)验;综合评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各系统间的匹配性和协调性,为后续任务积累经验。

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稳定,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颁奖观后感 篇5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自6月17日发射以来,“出差三人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轨生活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他们身体状况怎么样?如何确保身体健康?太空生活又有哪些新鲜事?这不,最新一季的“太空生活”剧透来了,看似普通的每一件小事,可都不简单!

“自助式”体检和常规锻炼确保航天员身体健康

关灯睡觉?“摸黑”只为眼底检查

许多全身性疾病往往发生眼底病变,如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等,眼底检查宜在暗室中进行。

在太空中,眼底检查作为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的重要项目,有利于对航天员身体状况进行实时跟踪。特别是航天员已经在太空中生活了一个多月,可能会出现一些空间病症状,“体检”就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工作。

随后,汤洪波为聂海胜也进行了眼底检查,从三人交流的表情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应该是令人满意的。

热水泡脚?其实是在做骨密度测试

航天员在轨生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名为“骨丢失”的空间病理现象。随着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得越久,航天员的骨密度也会逐渐下降。如果不加以综合干预,甚至可能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对抗“骨丢失”,是空间站建设期间航天员和地面科技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骨密度测试需要将脚伸进测试机中进行检测。检查完后,聂海胜用纸巾擦拭脚部,好像是刚洗完脚,颇像我们平时睡前的准备工作。

颁奖观后感 篇6

新年开学集合,学校组织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晚会,虽然感动的情绪早已预知,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满衣衫。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而对于乡村教师而言,这种光辉更加闪亮,更弥足珍贵!虽然感动的情绪早已预知,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还是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泪水止不住的在眼圈里直打滚。“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鼓舞了我。

徐德光老师,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扇子林小学校长,当地群众都称他为“马背上的校长”。从17岁到今天,31年的时间里徐校长将自己的命运与学生仅仅捆绑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扇子林小学。扇子林小学地处贵州大板水次生带原始森林的大山深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学校覆盖区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徐校长把学校看作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起跑线,作为一校之长他自然成为了这些孩子走出大山的引路人,他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31年来,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有200多人,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20多人考上中专,100多人读完了高中。

邓丽老师,湖北恩施高原小学的教师,在她来到这所学校前,这里没有女老师,7位男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2岁。邓老师2008年从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毕业,在来到高原小学前是武汉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出入写字楼,月收入4000元左右。一年后,邓丽参加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并主动要求到海拔1800多米的高原小学任教。高原小学的老师们知识结构老化,不会说普通话,更不会教英语,学生流失比较严重,邓丽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家访,说服家长把辍学的孩子送来,哪怕一个学期先看看效果。结果从那以后,高原小学的学生减少不超过1人。邓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英语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宋玉刚老师,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教师。1997年,年仅22岁的宋玉刚从拉萨师校毕业,分配到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宋玉刚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上课、备课、改作业、关照孩子们起居、个别辅导、家访„„宋玉刚忙得不亦乐乎,许多时候忘记了吃饭,饿了就买些方便面。细心的藏族老师看见了,便邀请宋玉刚到他们家吃饭,拿出酥油茶、风干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师说:“我喜欢这个只有两千多人的乡,即使有机会调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学生的成绩能越来越好”。

于贵勤老师,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将一所破烂不堪、教学质量较差的村级小学逐步打造成固定资产达220多万元,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成为县、市、省、全国所关注的品牌学校。她帮助许多孩子走出深山,成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她却放弃多次进城机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线上。

还有肖山、刘效忠、陈万霞、阿力甫夏、吴金成、吴金成、马复兴等老师,我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他们阳光班的笑脸、动人的事迹。岁月常在,文化长青,但愿最美教师们好人一生平安,但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公平、充裕的教育,背起知识的行囊走得更远。

颁奖观后感 篇7

男:经过近(时间)的评选,今天我们十位最美村民脱颖而出,在这里我们向获得荣誉的十位村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女:向选择了这片土地,织就了这片乡情的各位父老乡亲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男 一程风雨,一程阳光;一路耕耘,留下一路收获。

女 一方水土,一方乡情,一个故事,带来一片感动。

男:他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的身上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xx村,他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能人”。请看大屏幕 播放刘志森

女:在村民眼中她还小,小不仅因为她的年龄,还因为她的职务。不错,她只是个村民小组长。可她的心不小,因为她的心里装着大家。

男:山不言高山自高、水不言深水自深,如今桦树村的李凤贤已经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可在乡亲们眼里李凤贤却没有一丝架子。大家的心中,李凤贤还是那个在家里有大事小情时来端盘子的李凤贤。

女:在桦树村,脱下军装的刘庆德却没有脱下军人的本质,老乡建房,不挣钱他也给干。身边的人困难,自已再忙也要伸伸手。

十 、男:掌声中请获奖者到台上、献花、请区领导颁奖 领导嘉宾下舞台

(插采访一:男 请李大哥留步,作为最美村民的代表,现场你有什么感言?)

男:在全市人寿保险行业中,郭xx是能人。她曾经作为行业精英走上过全国的领奖台;在桃园村,郭xx是热心人,乡亲邻里她给大家留下了乐于助人的印象。

女:二十多年,桃园村的辛云就是那么普普通通,伺候老人,伺候亲戚的子女。普普通通中她在乡亲们的口中留下了“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的佳话。

(插现场采访二:男 请大郭大姐留步 在很多人眼中,现在找份工作都很难,作为一人家庭妇女却能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里开创一片新天地,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大家?)

男:她是一位老人,十几年前正当她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不幸却来到了她的面前。儿子儿媳遭遇车祸,儿媳去逝、儿子瘫痪。十几年来,她含辛茹苦用布满劳茧的双手把孙女送进大学的校门,用并不厚实的臂膀为儿子,为自已撑起了一片生活的蔚蓝。

女: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美,同样在样子沟村有这样一位好儿媳,在公公婆婆有病过程中,她把亲情融化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已的爱心、孝心把中国女性的温柔、善良谱写的那样美丽。

她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那句名言——

十六、男:掌声中请获奖者到台上、献花、请区领导颁奖 领导嘉宾下舞台

颁奖观后感 篇8

一次兰考之行,一张老照片,一个名字,影响了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一生,四代人、五十年传承焦裕禄精神。

1966年2月的一天,正在读高一的阿布列林放学回家,从父亲的嘴里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这个名字。父亲说,报纸上登了一篇让人掉眼泪的文章,焦裕禄真是很伟大的共产党员,你要好好看看。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学校的阅报栏里口气读完穆青等人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被深深地震撼了,回到家,他向父亲谈起了看焦裕禄的事迹的感受,父亲告诉阿布列林,焦裕禄是个好书记,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应该像他那样做人。听了父亲的话,又连续几天反复阅读,阿布列林被焦裕禄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深深地折服。焦裕禄成了他心中仰慕的英雄,顶礼膜拜的偶像。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在他的心中萌发。

两年后,经过悉心准备,他完成了一次“朝圣之旅”,圣地兰考,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笔直的田埂,高大的泡桐……,焦裕禄忍着肝病折磨,带领当地群众战“三害”的壮举,让他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他更加坚定了信念——像焦裕禄一样为人做事。

这次“朝圣之旅”影响了他的一生。以至于后来,这个曾经的年轻学生成为了一名闻名遐迩的铁案法官,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而他将这一切都归功于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学习。

48年过去,阿布列林已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在他的家中,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记录着那次难忘的兰考之行,这也是他缅怀偶像并用以时刻警醒自己恪守誓言的信物。

回忆起起那次经历,老人的眸子像照片中的年轻人一般清澈剔透。

自从得知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焦裕禄”三个字就刻在了年轻学生阿布列林的心里。他想:如果有机会去焦书记工作生活的地方看一看,该多好啊!

1968年2月,距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这个名字两年后,阿布列林和几个同学到上海。在返回新疆途中,和同学们商量,到兰考下车,去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书记墓前献花篮,大家都非常赞同。

下车后,阿布列林一行6人每人出1块五毛钱,凑够9元钱买了一只花篮, 边走边问,找到了焦裕禄的陵墓,献上花篮。

他们在墓前站成一排, 向陵墓深深的鞠躬,并用维吾尔语唱起了《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这首歌:“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己;学习他,不怕艰苦不怕牺牲……”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阿布列林和同学在兰考中学找到焦裕禄的子女——焦国庆和焦守云,请焦国庆和焦守云带着他们去家里看一看。

让他们震撼的是焦裕禄的家只有一个大房间,中间用木栅栏隔开分成两间,墙上糊着厚厚的报纸,根本就不像一个县委书记的家。

在焦家,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听说是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客人,端出刚蒸好的红薯招待他们,说:“红薯很甜,你们一定要尝尝。”徐俊雅的话语让他们甜在心里。

临走前,阿布列林和焦国庆把焦裕禄家对面一个小照相馆的师傅请来,与焦家人留下一张珍贵的照片。

回到哈密不久,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收到与焦裕禄家人合影的照片。为了让弟弟妹妹接受焦裕禄精神教育,他把照片装裱在镜框里。同时在心中默默下定决心:一辈子要像焦裕禄那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出力。为了践行心中的信念,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哈密火箭农场接受再教育。

从兰考回到哈密不久,阿布列林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选择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哈密火箭农场四分场接受再教育。当时,正是春耕大忙的季节,天不亮就扛着坎土曼下地了。至今,他还记得第一天下地干活的情景:

“那天在平地打埂子,只干了一小会儿,我的双手就磨了好几个水泡,破了后疼得钻心。但我没有退缩,焦书记为了改变兰考的面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手上起几个水泡算什么呢?”

凭着这股子劲,阿布列林成为农场一把好手,先后被评为“夏收积极分子”“优秀知识青年”。

后来,阿布列林又调入哈密县、哈密市和哈密地区中级法院、地区检察院工作。工作以来,在焦裕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的激励下,阿布列林不管是当农民、当工人、当检察官、当检察长还是法院院长、高级法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

谈及自己从知青到工人再到检察官、法官的角色转换,阿布列林感慨是焦裕禄精神一直陪伴着他的成长。“不论工作怎么变化,职务怎么变化,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想法和行动一直没有变。”

“我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无论是知识青年下乡当农民、回到城里当工人、还是后来当检察官、法官,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阿布列林深情地说。

2013年春节,阿布列林的女儿阿孜古丽补发了1万多元的工资,想陪父母到兰考走一走,了却父亲多年心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忙碌起来:挑选花帽、披肩,买哈密大枣、葡萄干,准备送给焦裕禄的家人。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阿布列林母亲病情加重,一家人兰考之行的愿望没能实现。

2014年2月27日,已经从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的阿布列林从《哈密日报》上看到,哈密地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举办“焦裕禄精神报告会”,邀请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来哈密作报告。

看到这个消息后,阿布列林十分激动,立刻找到哈密地委领导,表达了想见焦守云同志的急切心情:“我要亲手把一张珍藏了46年的照片送给焦裕禄书记的家人。”

当年6月份,阿布列林随哈密地区先进模范代表团赴河南,把珍藏46年的那张老照片交给焦家姐弟。

焦裕禄墓碑前,63岁的阿布列林眼含泪花,用维吾尔语唱起《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歌声久久回荡,“学习他,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己;学习他,不怕艰苦不怕牺牲……”

2010年,阿布列林退休后,成为焦裕禄精神的积极传播者。他要求自己的女儿要立足岗位学习焦裕禄精神,做一名红红的共产党员,更向各族干部群众宣扬焦裕禄精神。今年9月7日,因颈椎顽疾做手术还未痊愈的阿布列林,来到哈密市中南路社区服务站“家庭党校”,为离退休党员讲党课,此次党课主题为《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不久前,阿布列林还走进校园,为哈密市一中转赠了焦裕禄铜像,为哈密市二中“焦裕禄书屋”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图书。

哈密市一中是阿布列林的母校,在这里,他与共青团员们一起开展了“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的主题团会。

2014年11月,焦裕禄书记的女儿焦守云从河南专程到哈密,把她父亲的铜像赠给阿布列林,阿布列林又把铜像送给母校。他希望更多的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颁奖观后感 篇9

王中美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电焊作业,有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她被公司委以重任,带领团队承担了一系列重大工程的焊接任务。

她曾主持完成了公司参建的武汉天兴洲、南京大胜关、安庆、黄冈、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等30多座知名桥梁钢梁制造的前期焊接试验任务。这些桥梁钢梁制造项目,都是采用新钢材、新工艺,试验焊接难度一个比一个大,但都被王中美攻关小组悉数攻克。特别是在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钢梁焊接试验中,她提出采用m以上钢板熔透焊接必需开双面坡口。双面开坡口熔透焊接,工序繁杂,工效不高。王中美通过不断试验,不断优化,采用开单面坡口焊接工法,实现了厚度16mm至28mm的钢板熔透焊接无需开双面坡口。这一焊接工法,工序简单易学,工作效率高,既能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后变形,又减少了钢板重复翻身开坡口,这一技术创新成果被公司命名为“王中美焊接工法”,并在公司内被广泛推广使用。她进一步优化该工法,拓展使用范围,成功应用于广西郁江桥锚箱角立焊焊接。

在鄱阳湖大桥钢梁制造中,她采用自动焊接代替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解决了鄱阳湖大桥横梁整体节点内侧棱角焊缝,因板材厚、坡口大、焊缝合格率低难题,既提高了焊接工效,又达到焊缝美观、质量可靠的目的。xx年,中铁科工集团九桥公司二分厂添置了一套板单元生产自动设备,其中“双头六丝自动焊”设备交由王中美带领的电焊班负责操作,她在吃透设备各项性能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将单机单道改为双丝单道的焊接工艺,使工效提高了30%。

她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也值得我们颂扬!

颁奖观后感 篇10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以来,空间站环境已经变得整洁舒适和秩序井然。除了有航天员辛勤整理的功劳,也有空间站结构上的收纳便利。

原来是天和核心舱内部大有乾坤。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期间,行李包裹是用特制的包装袋收纳起来,捆绑在核心舱内壁。这样航天员进驻的时候,就能够更直观更方便的看到所有包裹的内容和状态。但如果任由这些包裹留在舱内,看上去不够整洁,并且会占用航天员大量的活动空间。那些暂时用不到的包裹,就会被收纳进空间站的夹层之中。

收纳的秘诀,就在地板上的这些储物空间。视频中,聂海胜和汤洪波打开了摄像头最近处的储物间。汤洪波整个人趴在地板上,将手探进去寻找包裹,聂海胜手中还拿着一支手电筒帮他照明。在他们的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大型包裹。

像这样的储物空间,在空间站中还有不少。可以说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轨生活,空间站设计者们集智巧思,设计出了很多人性化的使用模式,并且在应用方面进行了反复验证。

颁奖观后感 篇11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

看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后,感受颇深,触动很大。一贯坚强的我,在看的时候也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他们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

“马背上的校长” 徐德光,所在的扇子林小学地处贵州原始森林的大山深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为了孩子们上学少走点路、少些危险,仅凭一把镰刀披荆斩棘,徐老师硬是用双手打开了一条山路。一日又一日,一天又一天,徐老师和自己的老伙计白马,将水泥沙子一点点运上山,一点点铺就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马背上的徐老师,双手因为长时间握镰刀割草砍树,残废了;徐老师的白马,因为一次雨天护送学生回家,滚落山崖,被树枝扎伤了一只眼睛,几近失明„„这一人一马,依旧走在山路上。

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奉献,为的是让山里的娃娃走出大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作为对广大乡村教师的一声问候!叫一声老师太沉重!!

身高一米八的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是学生的校长,也是老师、保安、保姆、厨师。很难忘他们生活的一个片段,假期里老师们护送着孩子回家,要翻越陡峭的山壁,要趟过湍急的大河,甚至还要翻越雪山。翻越雪山时,风雪太大了,为了安全8位护送的男老师要用绳子在身上打好结,前后的人都要连在一起,再把学生揽在身旁,整整3个小时,才能走出这片风雪之地。

同样是作为教师,我深感愧疚,我没有他们的伟大,没有他们的无私,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希望今后能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干好自己的教学生涯,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相信自己可以的。

颁奖观后感 篇12

昨晚我们一家观看了央视一套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每看一位人物介绍,我和老公都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泪,老公又不时的给儿子讲解,时不时地教育儿子。我真的感觉看完之后是对人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净化。我感到在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无怨无悔的做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他们从来都没想到要得到什么。他们做什么都无怨无悔,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护胡培兰老人,都98岁高龄,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主持人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对于病人,开药要以有效为原则,在有效的原则上,要以便宜为原则”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深刻,如果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像胡老这样的医生,那我们的社会又多一点和谐,少一点矛盾。当主持人又问她最怕的是什么,她说:“最怕的是躺在床上,什么都叫人做,叫人烦。”我听到下面有一些善意的笑声,真的是一句大实话,最让感动的是那么大岁数心中装的全是病人,真的叫我们这些年轻人汗颜。

还有两位老师,一位是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还有一位老将军夫人龚全珍。同为老师的我深深地为他们所感动,感染。格桑德吉是一位藏族姑娘,师范毕业后放弃城里优厚的.工作依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向村老师,每到周末护送孩子回家,孩子回家的路上都是悬崖,下面是滚滚江水,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我估计就尸首都找不见,看着都惊心动魄。培养学生是事业,关爱学生是本能。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这样做的。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我真的感到震撼,我作为教师自认为很有爱心,但在这位老师面前显得真的太渺小了,很格桑德吉这位少数民族的老师我能理解她做的一切都无所求,无所回报,她对孩子对家乡的爱是出于一种本能,而我有时很多的是有一种功利心,做什么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在这位老师面前我真的感到特别羞愧。还有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随将军一起回乡务农,当起了小学老师。当主持问她:说最美老师张莉丽想问她做一时的好人难,但做一世的好人就那么不容易了,问她是怎么做到的。“龚老师说:”其实一点都不难,我每天晚上都在想自己白天做了什么,看看是不是“好逸恶劳了”。我听着真的特别感动,真的是发自肺腑,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我不知道那些打着为慈善名义作秀的人看到这位本可以“高官厚禄的古稀”老人会不会脸红。读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读她,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们净化一次灵魂。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

真的,看着这些“动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我的灵魂真的得到了一种净化,我们真的应该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学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